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2019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五篇)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洛克

2.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C】。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

作用,协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

发展具有【D】。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的学者是【D】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A】。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6.美国和中国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B】。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7.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B】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8.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相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C】。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9.“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C】。

A.建设者角色

B.引导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促动者角色

10.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1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A】。

A.人—人关系

B.人—物关系

C.授—受关系

D.朋友关系

12.班级规章制度包括【B】。

A.教学方法

B.考勤制度

C.学生心理

D.学习成绩

1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水平与态度的课程属于【C】。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14.一级课程属于【A】。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5.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D】。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B.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科书

C.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

D.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水平练习题及答案2

1.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是【D】。

A.教学目标

B.教学任务

C.教学大纲

D.教学模式

2.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来说,其重要的改变是【A】。

A.教育形式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理念

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体现了教学原则的【C】。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是【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6.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使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体现了【B】。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

A.实验法

B.谈论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8.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A】。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9.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D】。

A.复习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教材实行巩固和加深

B.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C.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当堂即时巩固

D.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水平

10.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实行教学属于【C】。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法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C】。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B】。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13.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课程可分为【B】。

A.新授课和复习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4.对某种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的是【D】。

A.测量

B.考试

C.考查

D.评价

15.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水平练习题及答案3

1.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来说,改变的不但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B】。

A.教育制度

B.教育理念

C.教育机构

D.教育政策

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以致用的名言是由谁提出的?【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3.对l9世纪以后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4.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A】。

A.教育领导权

B.受教育权利

C.教育目的

D.教育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持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合,随之出现的新变化应该是【B】。

A.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教育的结构

C.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的政策

6.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或期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C】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7.一个人适合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D】。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8.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提升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B】。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9.注重增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课程,都属于【B】。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活动型课程

10.以下选项不属于教科书编制的要求的是【D】。

A.内容体现思想性与科学性

B.考虑到我国教育现状

C.内容有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

D.教学法建议

11.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模式

C.CIPP模式

D.对立模式

12.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提问质疑是贯彻了哪条教学原则?【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两个维度目标的交叉,这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指【A】。

A.教学内容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B.教学方法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C.教学手段目标、心理操作和发展目标

D.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法和发展目标

14.下列哪四个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的含义?【B】

A.知、情、信、行

B.知、情、意、行

C.知、情、体验、行

D.知、信、意、行

15.德育的认知模式在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它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A.瑞士学者皮亚杰

B.英国教育家彼德?麦克费尔

C.美国的班杜拉

D.美国学者柯尔伯格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水平练习题及答案4

1.17世纪对班级组织实行论证,奠定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C】。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供答型试题包括【A】。

A.简答式试题

B.是非题

C.多选题

D.组配式试题

3.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实行“小干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择班级干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C】。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和意志的再现

B.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干扰

C.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D.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

4.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B】。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堂目标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D】。

A.联系与静止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6.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C】。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7.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D】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8.为适合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9.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D】。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0.学校按政策就近入学,各校办学是有计划按需实行,适龄者都可享有教育权利,校际之间不受竞争影响。体现了学校组织的哪一种特征?【B】

A.程序性

B.垄断性

C.非自愿性

D.公益性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D】的理解。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2.发展关键期或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D】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1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

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D】。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表式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水平练习题及答案5

1.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动学生的【B】。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

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D】。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4.【B】是品德教育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锻炼法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C】。

A.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7.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A】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8.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0.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C】水平为标志。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1.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A】。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12.素质教育是以【B】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动学生全面发展

D.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1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14.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A.管理水平

B.控制水平

C.教育水平

D.研究水平

1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C】。

A.知识、智力、水平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