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岔定位更换

道岔定位更换

道岔定位更换
道岔定位更换

第四节普通单开道岔的铺设与养护

一、单开道岔的铺设

(一)警冲标

警冲标:是指示机车车辆停车时,不准向道岔方向或线路平面交叉处所越过的地点停车的标志。根据机车车辆限界规定,由线路中心计算,一侧最大宽度为1800mm,当机车车辆停于道岔内方,相邻线路有机车车辆运行.两线路中心线之间必须保持不小于3600mm.才能顺利通过过。另外还需考虑机车车辆运行中摆动等因素,所以规定警冲标设在两条线路会台处,两线间距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还要按限界加宽。例如在道岔后附带曲线内侧设置警冲标时,应按曲线内侧加宽办法计算,将警冲标与附带曲线的距离加大。

1、作用

如图5-43所示,警冲标是信号标志的一种,其作用是为了使停放在I线上的列车或车辆,不妨碍相邻Ⅱ线上的列车安全运行。规定I线的车辆末端不得越过警冲标。所以警冲标就是为保证岔后两线的列车能相互安全通过而设置的。

在进行车站设计、计算股道有

效长和铺设道岔等工作时,都须涉

及和运用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

l警。

2.位置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

警冲标应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为

4m的中间。为保证行车安全,可采

用警冲标至一股线路的垂直距离

f=2m,如图5-44所示。

3.l警的长度

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可

根据下列两种情况确定:

(l)警冲标位于岔后两线路间的

直线部分时,l警可按下式确定:

常用的9、12、18号道岔,由岔心至警冲标的距离l列于表5-11中。

在铺设道岔时,应考虑到运用道岔中心至警冲标的距离。单开道岔的铺设,基本上可分为新线铺设道岔和运营线铺设道岔两类。由于两类铺设道岔的现场施工条件差别很大,故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将一般正常条件下的施工步骤、方法介绍如下。

(二)新线铺设道岔

在新线上铺设道岔,有人工铺设与机械铺设两种方法。

1.人工铺设道岔

人工铺设新道岔的工作过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检查整理工作。

准备工作:为保证新铺道岔的质量,在铺设前应充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熟悉道岔布置图

不同轨型不同号码的道岔,各有其相应的标准布置图,铺设前应熟悉该道岔的类型、构造、主要尺寸、各部配件及数量等。

(2)料具准备

①材料:道岔材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可按转辙器、辙又及护轨、连接部分及岔枕四个部分,仔细清点数量和检查类型的规格。各部钢轨、垫板及岔枕等都应丈量长度,并用白铅油标注型号尺寸,分类堆码整齐。垫板在工厂已分组捆好的,不要拆开,以免混乱或丢失。如发现有缺少或尺寸类型不符者,应及时补充或修改。此外,道岔前后所用的短轨,异型夹板等也应事先准备好。

②工具:铺钉道岔用的各种工具如撬棍、道钉锤、夹轨钳、杠子、钢轨锯、枕木夹钳、道尺、方尺、木钻、间隔绳、钢尺及粉笔等,都应事先准备齐全。

(3)整平路基面:道岔范围内的路基顶面如有凹凸不平现象时,应进行铲平或填夯,使之平整,以便于铺放岔枕和钉连轨件。若道岔范围内事先已铺轨时,应将道岔前后轨道仔细拨正,然后将道岔位置内的轨节拆除。

(4)测定(校核)道岔位置桩:如图5-46所示。根据站场图中坐标的里程,在路基面上首先确定道岔中心桩,然后分别由道岔中心向前量测道岔前部长度,钉出岔头桩,向后量测,道岔后部长度,钉出岔尾桩以及侧线岔尾桩。钉立道岔位置桩,必须用钢尺精确丈量并核对。若道岔侧线后设连接曲线时,应将连接曲线的交点桩、曲线起、终点桩等一并测定。

由于岔头、岔尾桩不一定恰好在

铺设的接头位置上,因此,还需在道

岔前后插入短轨。但为了使基本轨前

面尽量不铺设短轨和减少锯轨的数

量,允许将道岔实际钉设位置较站场

布置图中的设计位置向前或向后移

动6. 25m,但不能影响股道的有效长

度。

基本工作

(1)铺摆岔枕:沿道岔直线上股枕

木头位置,由岔头至岔尾插立间隔绳(绳距直线中心巡为1. 25m),绳上标有岔枕间距尺寸标记,作为散布和摆放岔枕的依据,并注意将岔枕由岔尖至岔尾按规定长度及根数依次对正标记摆放,大致方正。

(2)散布配件:按照道岔布置图中规定的部位,散放相应的垫板、夹板、轨撑、螺栓和道钉等,注意有些配件有左右之分和前后之别,防止颠倒错放,散布时可放在岔枕顶面上或枕木头外侧的路基面上。

(3)岔枕钻孔:由于道岔内的垫板形式、尺寸以及钢轨在岔枕上的位置不同,因此,在钻孔前必须仔细正确地打出道钉孔位置印,然后按照孔印位置进行钻孔,其方法如下:

①直股:铺设平垫板的岔枕,可用普通轨道的枕木钻孔样板打印,铺设其他垫板(如滑床板、辙前垫板、护轨垫板及桥型垫板等)的岔枕,要根据轨距、轨头、轨底和垫板尺寸,计算出枕木端头至垫板的距离,划出垫板的边线位置,然后摆上垫板(如滑床板),按垫板孔眼打印。

②曲股:曲股的道钉孔,应在直股道钉打入后,根据支距及轨距尺寸划出垫板的边线,再照垫板孔眼打印。

(4)铺钉轨道:铺钉道岔钢轨,一般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①铺钉直股及辙叉

抬摆钢轨:按图5-47中所示Ⅰ-1~Ⅰ-9的顺序,将基本轨、中轨、主轨及护轨、尖轨及辙叉抬摆到岔

枕上,使岔头、岔尾与中

心桩对齐。

②铺导曲线上股钢轨

抬摆图中Ⅰ-1~Ⅰ

-3的上股尖轨和导曲线钢

轨,连接好接头。

③铺导曲线下股钢轨

抬摆图中Ⅲ—1~Ⅲ

-3的导曲线下股钢轨和护

轨,连接好接头,放入垫板,以导曲线上股为准,按规定的轨距及递减距离(前三后四),钉好下股。

④安装连接杆

在两尖轨中间部分安装连接杆,第一根长度最短,系用方钢制造,其余几根系用扁钢制造,第三(四)根长度最长。要求两根尖轨应连成一个整体,使摆动

灵活,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动程尺寸在142~152mm之间。

最后是安装转辙机械。

检查整理工作

(1)检查各部间隔尺寸

①全面检查道岔各部轨距,其容许误差在尖轨尖端处为土1mm(指有控制锁的遵岔),其他处为+3,- 2mm。

②检查139lmm及1348mm两个间隔尺寸是否符合规定数值。

⑧全面检查各部垫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错置倒放以及轨底未落槽等现象,结合检查进行岔枕的全面方正。

④检查核对导曲线支距尺寸,容许误差为±2mm,或用5m长度的线绳检查导曲线正矢,容许误差最大、最小差数不得超过3mm。

(2)检查尖轨密贴情况

扳动转辙器,检查尖轨摆动是否灵活,是否与基本轨完全密贴,如果发现不密贴时,应找出原因进行调整。影响尖轨不密贴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闸座位置不对,应进行调整;

②连接杆长度不合适,应对连接杆的顺序、长度及类型进行检查,有无颠倒安错等情况,最后可将尖轨的接头铁(耳铁)螺栓进行调整,使尖轨全部密贴;

③尖轨本身弯曲不直或有硬弯,背面有肥边或顶铁过长等。

(3)整理

①补足全部道钉,上紧各部螺栓;

②仔细拨正道岔位置,使之与前后轨道连接方向顺直;

③若铺设完毕后向直线开通(侧向不开通)时,应将道岔转辙器加锁,或用夹板及道钉将尖轨钉固,以保证安全。

2.机械铺设道岔

为进一步提高道岔铺设的效率和质量,或由于地区条件和劳力等的限制,可采用机械化铺设的方法进行,即把需要铺设的道岔,在轨排组装基地预先钉好,再拆开分成三个或四个分块,这些分块按铺岔顺序装在轨排运送车上运至现场。麓工时利用起重设备或铺轨机进行铺设,如图5-48所示。

分块的划分应考虑道岔中接头的位置、起重设备的起重能力,以及分块的先后铺设顺序(逆向铺设或顺向铺设)等因素。分块不宜太多,以免过于分散。图示为一组道岔分三块的铺设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道岔基本上分成转辙器、连接部分及辙叉三个部分,分块的吊装是按从转辙器部分顺序向辙叉部分进行的。

(三)运营线铺设道岔

在进行股道延长,增设支线以及专用线接轨等工程时,都需要在既有线上镶设新道岔。

在运营线上铺设道岔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其特点是在不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封锁线路时间内,做到准备工作完善,施工组织严密,既安全又离质量地完成铺设工作。

1.道岔位置的测定

在现地测定道岔位置时,必须掌握出岔点、道岔号码及道岔主要尺寸。具体测定方法如图5-46所示。

(1)拨正出岔处及其前后的

线路方向,定出直线中心位置。

(2)根据设计图规定里程位

置,在直线中心线上定出新铺道

岔的中心位置。一般可利用原来

的钢轨接头作为新铺道岔的基

本轨前接头(岔头),相应的定

出岔心位置和岔尾位置,这样可

避免岔头配短轨。

(3)以岔心为基准,向前量取

道岔前部长度,定出(校核)岔

头桩,向后分别沿直线、侧线各

量取道岔后部长度,定出(校核)

岔尾桩,以岔尾距检查是否正

确。

2.道岔铺设的施工方法

运营线铺设道岔应遵循的

原则:首先必须充分作好准备工

作,把一切能预先做的工作(即不需封锁线路所能做的工作)尽量放在准备作业内完成,争取最大限度的压缩基本作业(即需要封锁线路才能进行的工作)时间;其次,应集中力量先铺直股,开通直线保证行车,侧线在不封锁线路的条件下,利用列车间隔进行铺设与整修。

现将一次双股铺设法的作业步骤介绍如下:

准备作业

(1)施工前的调查

主要调查内容为施工条件、工作情况、材料堆放位置等,作为编制作业计划的依据。

(2)测量道岔长度

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前对道岔中桩要用钢尺进行精细的丈量核对,以防错误,同时对道岔前后的钢轨长度,也应进行精细量测,以便锯配短轨和确定两端接头位置及轨缝大小。

3)调整道岔前后轨缝及锁定线路

道岔前后的线路轨缝如有连续瞎缝或大轨缝时,应先调整并加强防爬锁定,防止拆开线路铺入道岔钢轨时,发生钢轨拨不进或连不上的现象。

(4)运送材料、工具及岔枕钻孔

将道岔所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配件、配轨、岔枕以及异型夹板等)及所用工具运至施工现场’并逐一核对是否有误。在岔枕头上写明顺号及长度,按铺设次序堆放好。道岔前后所配短轨进行准确量锯,并钻好螺栓孔。

(5)划岔枕间隔及抽换岔枕

①划岔枕间隔印:根据已测定的道岔位置,在原线路钢轨的腹部内侧,按照道岔布置图上规定的岔枕间距尺寸划上标印。

②抽换岔枕:根据已划好的岔枕间隔印,每隔6根枕木将原铺枕木换成岔枕,交错进行,并注意将每根新岔枕下面的道床捣固密实。上述工作完毕后,应对轨

距、水平全面检查一遍。

(6)散布道岔垫板、道钉及各种零件将道岔各部垫板按顺序位置散布于岔枕头上,连杆、轨撑等零件散布于所在位置的枕木盒内。

(7)松动螺栓加垫圈

将计划拆开接头的螺栓,逐个松开涂油并加垫垫圈再拧紧。若接头为六个螺栓时,可先拆去2、5螺栓,只拧紧四个。这样可以节省封锁线路后拆卸接头螺栓的时间。

(8)做好下股基本轨的弯折工作

新道岔的下股基本轨如尚未弯折时,如12号道岔的基本轨应按图5-49的规定尺寸进行弯折。

(9)连接道岔钢轨构成轨

将道岔直股钢轨(包括道

岔前后所配短轨)分别连接成

钢轨组,留够轨缝,上紧螺栓,

然后将已连接好的道岔钢轨组放在道心内拨正位置,注意新轨组距原有钢轨头部内侧的净距,应不少于200mm,轨面不应高出原轨面25mm,并用道钉将轨组临时钉固,轨组两端安装木梭头以保证行车安全,如图5-50所示。

(10)检查料

上述各项准

备工作完成后,

施工负责人应进

行一次全面检

查,确认材料、

工具、人力及防

护用品均按计划

准备落实后,召

集全部人员交待

施工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准备施工。

基本作业

(1)防护

施工负责人得到车站值班人员允许封锁线路的施工命令后,应按施工地点的防护办法设好防护,方可进行施工。

(2)起道钉、卸螺栓

根据施工计划分工,负责拆除原有线路两端接头的工人,分别在两端接头卸下螺栓及钢轨夹板,其余各号工人在规定范围内起下全部道钉。

(3)换轨

将原有钢轨向外横移拨出,然后将置于道心的道岔轨组横移拨入原轨位置,随即将两端接头连接好。

(4)钉道

将旧垫板撤出,逐根插入道岔垫板,摆正位置钉入道钉(钉道作业顺序与新

线铺设道岔作业相同,不重述)。

(5)检查整修质量,

道岔铺完后,由施工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部轨距、间距、水平、方向无超限,配件、螺栓、道钉齐全,尖轨与基本轨完全密贴合格后,方可命令撤去防护,设

置减速信号,通知车站开通直线线路,准许第一趟列车以15~25km/h的速度通过。列车通过后应进行第二次全面仔细检查和整修,必要时再作一遍全面捣固,经确认各部完全符合规定无误后,方可结束工作。

如电务部门相继安装轨道电路及信号设备,则在互相检验有关部分之后,由施工负责人和留下少数人员配合工作。

注意事项

(1)在运营线上铺设道岔的特点是不能影响列车运行,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应与电务、运输部门密切联系配合,以确保行车安全。

(2)全部基本作业应在封锁线路时间内完成,如遇故障困难时,应保证直线线路开通。未完成部分在不封锁线路的条件下,利用列车间隙铺钉侧线。因此,在安排作业顺宇时,也应遵守先直线后侧线的原则。

(3)预换岔枕,是针对在运营线上铺设道岔的特点,为了压缩封锁时间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必须注意少钉道钉,换轨后废弃的钉孔,应及时灌注防腐油,打入木塞并削平。

(4)尖轨跟及护轨间隔铁、辙后垫板以及连接杆等零件,安装时应注意检查,避免出现左右颠倒、前后错位等现象。

(5)钢轨长度应用钢尺精确丈量,最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同一钢尺,若道岔轨型与原线路轨型不同时,应在道岔前后各铺一节长度不小于6. 25m与道岔同类型的钢轨,其与邻近道岔连接的一端,长度可减小到4. 5m。

两邻近道岔间距小于9m时,道岔轨型应一致。

(6)在运输较繁忙的线路上铺道岔时,可以采用小封锁点即封锁线路时间短的方法进,行单股铺设,用两个施工点即可开通直线,侧线部分利用列车间隙完成。注意采用单股铺设法时,必须先铺带护轨的外直股,以保安全。

(四)道岔连接曲线

道岔连接曲线是一种紧接于道岔后面的曲线。其定义是:岔后两股轨道平行,且线间距下超过5. 20m。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岔后曲线,可按一般曲线对待。

1.连接曲线的技术要求

由于连接曲线紧接于道岔之后,它的位置、长度等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尤其是方向圆顺与否,将直接影响列车通过道岔和曲线的平稳与安全。因此,在设计、铺设和养护道岔时,应将某与道岔视为一个整体,一并进行检查、维修和整正,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半径:连接曲线半径值应与其所连接的道岔号数相配合,既不可小于导曲线半径.也下宜超过导曲线半径的一倍半,并应取为50m的整倍数;

(2)夹直线:即道岔终端至连接曲线起点间的距离。站线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 5m;在困难条件下或道岔后的两线间距较小时,不得短于6m;

(3)轨距:连接曲线轨距.根据半径大小按一般曲线轨距标准进行加宽。加宽递减,在正常情况下应按1‰进行,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

(4)水平:连接曲线外轨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宜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

(5)方向:连接曲线采用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方向应保持圆顺.用10m 弦量正矢时,其连续差在正线、到发线不超过3mm,其他线不超过4mm;

(6)连接曲线切线长T及曲线长L:根据图5-51所示。

无论在新线施工或运营线养护维修中,检查验收连接曲线时,都应符合上述技术要求。

常用连接曲线切线、曲线长度列于表5-12中。

2.连接曲线整正

在旌工或养护工作中,若发现连接曲线的位置、方向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结合全面整修或维修进行整正。一般可采用直股支距法和长弦矢矩法两种。但因长弦矢距法所用弦较长,宜在无风天气情况下进行。由于条件限制,误差也较大,故只介绍直股支距法。

用直股支距法整正连接曲线,是以道岔终端后的直线内股(内直股)工作边为基准线,用支距法定出连接曲线外轨工作边上各点的位置,如图5-52所示。支距点的点间距,从连接曲线终点0 ’开始,一般为5m,最后一个支距点到连接曲线起点n间的距离为小于5m的横距。而坐标纵距(支距)则是由各横距的点投影至曲线外轨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整正前,应确定有关数据

道岔号N:皆为已知。

线间距E:新铺线路应根据设计值E。旧线则用钢尺精确实量线间距,一般量取三处,每处相隔20~30m,最后取用三处平均线间距值E。

连接曲线半径R:新线应采用设计半径R,旧线则用10m长弦沿曲线外轨连续量取三处正矢,取其平均值f平,根据F平用下式求算现有连接曲线半径R。

然后,仔细拨正道岔直股方向,因为岔后内直股工作边是量支距的基准线。可根据图5-52进行下列主要数据计算:

常用9、12及18号单开道岔,线间距E- 5000mm,不同半径的连接曲线支距值,列于表5-13。

注:表列各横距及支距值,是接线间距E=5m计算的。若实际线间距为大于或小于5m的E’值时,可将表列各点支距及曲线横距予以调整。其调整计算方法为:(1)计算线间距差数ΔE=F’-E;(2)调整后的横距(自辙叉尖或辙叉跟端至曲线起点的横距)x’=xn±N·ΔE;(3)调整后各点的支距Y’1=Yi±ΔE。在计算调整值时,若E’>E用“+”号,若E<E用“-”号。

二、单开道岔的更换

单开道岔更换工作,包括局部更换和整组更换两类。

局部更换,是指更换道岔中磨耗超限或损伤的尖轨、基本轨、辙叉,及其他钢轨和零件等。

整组更换,是指将整组旧道岔更换为新道岔的工作。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不改变道岔型号与改变道岔型号两种。后者是指道岔设备陈旧或型号偏低,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运量发展和速度不断提高的要求,需整组更换为较大号数的新道岔。这种小号改大号的更换,除道岔全长发生变化外,道岔位置亦须向前或向后移动,并引起连接曲线的半径、长度的改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道岔前后锯轨或配置短轨。所以,更换道岔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仅着重介绍改变道岔型号(小号改大号)的道岔布置原则、更换方案、配轨计算及更换施工方法。

(一)新道岔布置原则

1.尽量不缩短原股道的有效长度;

2.保持原道岔转辙器的拉杆位置不动或少动,以避免引起电务设备的改动;

3.新道岔与相邻既有道岔间插入的钢轨长度必须符合规定。为了不恶化线路的平面条件,使之便利养护和保证行车平稳,规定如下。

(1)两对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正线上一般情况为12. 5m,困难情况为6. 25m,到发线上为6.25m。

(2)两顺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正线上6.25m,到发线上4.5m,其他线上为零。

4.新道岔岔后与曲线连接,应符合连接曲线的技术要求和有关规定:

5.全面考虑站场发展规划,远近结合,预留其他道岔的更换发展位置;

6.注意新道岔位置对站场既有设备的影响,使拆移、新建工程量减少到最

低限度。

上述诸原则往往是互相制约和矛盾的,应会同运、工、电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既改善运营和养护要求,又充分发挥站场设备效能的目的。

(二)道岔更换方案

当采用小号改大号的道岔更换方案时,由于新旧道岔长度不同和各种条件限制,必然出现新道岔位置向前或向后适当移动的现象,现将有连接曲线的道岔向前后移动情况分述如下:

1.道岔更换受前部控制:如图5-53所示,当道岔始端之外有相邻道岔设备或因电务设备限制时不得向前移动。这时,新道岔始端只能仍在原道岔始端位置不动,而新道岔连同连接曲线向道岔后部延伸移动,其移动距离以连接曲线后移量表示。

2.道岔更换受后部控制:如图5-54所示。这种情况的特点,是以股道有效长为控制条件。即警冲标或连接曲线终点位置不能变动,新道岔及连接曲线只能向道岔前方移动,其移动长度以道岔始端前移量表示。

3.道岔更换不受前后控制:这种情况是因道岔前后无限制条件,应使前后移动量尽量减少,并尽量使岔后侧向无短轨和连接曲线横向拨移量最小。

此外,尚有无连接曲线的道岔更换等情况,如更换单渡线道岔即是。因岔后无连接曲线且线间距不变,故道岔位置仅受新岔号(辙叉角)的控制,其测定及配轨等工作也较简单。

(三)配轨

更换新道岔,进行小号换大号道岔时,由于新旧遒岔长度不相同;道岔侧线长度(夹直线、连接曲线半径及长度)和位置引起变动。因此,必须在道岔直线的前端或后端配制短轨。

上述道岔前后配的短轨,其长度应根据新旧岔号不同和新旧岔前后移动大小及其他条件,经计算和实量确定。并应注意,位于正线道岔前后的配轨长度不应小于6. 25m.位于站线上的短轨长度不应小于4. 5m。

1.道岔连接曲线基本要素计算

如图5-51所示,当道岔型号N,a、、b,线间距E,连接曲线半径R等为已定条件时,可按下式进行各基本要素计算。

2.配轨长度的确定

(1)道岔前部控制不动,连接曲线后移时

①测定新道岔及连接曲线位置桩

由道岔始端沿直线方向量取长度L平定点,再将此点的精确地方至对面侧线

两股轨面上划上标印,该处即为连接曲线终点。最后,全部测定道岔中心桩位置。

②实际锯轨量l锯的计算

各部中桩测定后,必出现侧线岔跟越过旧道岔跟端而伸入夹直线内的现象,形成一段新旧轨搭叠长度Δ搭,为使新道岔顺利铺入并与侧线连接,必须将旧轨这段多余的Δ搭锯掉。

式中实量上、下股长度——指由旧道岔跟端实量至新连接曲线终点的上、下股长度;

计划上、下股长度——指由新道岔跟端计算至新连接曲线终点的上、下股长度;

∑δ计、∑δ实——分别为计划轨缝总和与实量轨缝总和。

⑨配轨长度的确定

(a)当l锯值较小时,可不锯轨,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调整

(b)当l锯<8. 0m,可按下式直接配短轨(以l标表示标准轨长度,采用12.5m)则

l短=l标-l锯

(c)当l锯>8. 0m时,应连同相邻标准轨一并考虑计算,最后确定出两根长度皆大于4.5m的配轨。

(2)连接曲线终点控制不动,道岔始端前移时

①测定道岔主要桩点位置

先将连接曲线终点方至对面直线直股钢轨定一点,再由此点沿直股钢轨向前量取长度L平,该处即为道岔始端位置,并测定全部道岔各主要桩点位置。

显然,这种情况必然出现侧线岔跟桩与旧道岔跟端之间有一段空隙空,即旧道岔拆除后,新岔跟与后面的侧线钢轨无法连接。因此,必须在此之间增加一段钢轨,填补空隙以利连接。

⑦实际增轨量l增的计算

式中各项意义及符号与前述同。

③配轨长度的确定

(a)若l增值较小时,可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调配钢轨的办法解决。

(b)若l增<4. 5m时,应连同相邻标准轨一并考虑计算,最后确定出两根长度都大于4.5m的短轨或采取焊接短轨的办法。

(c)若l增>4. 5m时,可按其计算长度直接配短轨。

3.配置岔后短轨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实量岔后连接曲线上、下股长度时,还应逐个量测轨缝值,使更换后的轨缝符合规定;

(2)配轨长度应符合规定,并尽量利用既有钢轨,避免锯截标准轨;还应满足岔后绝缘接头至警冲标的距离,保持3. 5~4. Om的要求;

(3)配置连接曲线下股短轨时,应连同因曲线半径、长度的变更而引起的缩短轨的缩短量、根数和位置等的变化;

(4)道岔前后(含侧向)应各更换一根与道岔轨型相同的新轨做为引轨;

(5)所配短轨,不应与道岔直接连接,都应在引轨之后铺入,或布置在连接曲线范围之外;

(6)如线路爬行严重,当进行方正接头或拉方道岔有困难时,可通过配短轨方法保持道岔前后接头方正,并考虑轨枕间距应布置合理,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间距。

(四)更换道岔的施工方法

在运营线上更换道岔的施工方法,与在运营线上铺设道岔的施工方法基本相似,前者是原铺旧道岔改铺为新道岔;后者是原铺轨道需增铺道岔。施工方法可采用分组分股更换法或采用整组预铺更换法,可根据列车密度、施工条件等情况而定。

1.分股更换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所需劳力相对减少,对行车干扰较小,且对道岔的基础破坏也较小,大部分工作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施工,它与铺设道岔的施工方法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原道岔岔枕不必一次全部更换,在准备作业中可先重点抽换几处,如拉杆处的两根长岔枕,尖轨跟端(活接头)的两根岔枕,辙叉趾端及跟端的岔枕预先换入,其余岔枕可待道岔换完后,再逐根抽换。

(2)新道岔的钢轨组,应根据岔位的靠前或移后情况,灵活布置,必要时可拆开分段连接,一般都布置在旧道岔的钢轨外侧。

(3)当原道岔的部件对铺设新道岔有妨碍时,可在封锁线路之前,先行拆换(如原道岔的辙叉,对铺设新道岔的内直股妨碍较大,可临时以短轨代替),以免在封锁线路时间内工作受干扰,贻误开通。

2.整组预钉更换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原铺道岔的旁边或附近平阔处,将欲铺换的新道岔整组预钉,待封锁线路时间内,先将原道岔全部拆除或拨出,整平道床,然后用滚轮、滑轨使新道岔纵、横移动就位。

显然,整组预钉的优点是方法简单,一次完成,且岔枕的钉孔伤损少,其缺点是需用较多人力,且对原道岔基础破坏较大,整道捣固作业量较大,慢行时间相对较长。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及注意事项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及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9mm、即1444mm;43、50-12号为7mm,即 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压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第四处。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 4mm,即143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8)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号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处;43、50-12号在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 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 (11)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 1445mm)。 (12)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mm范围内。

更换道岔步骤

更换辙岔步骤 1.更换辙岔前,进行班前会议,由CP讲述现场情况, 例如;如何摆放工具,当轨道车到达位置后,如何放置新的辙岔,旧辙岔卸下后如何摆放,人员如何分配问题,换完辙岔后检查工作,还有需要哪些工具,出现意外情况时该如何应付。 2.准备工具; 6把单口扳手2把活扳手4把大锤 一把支距尺一把道尺10根撬棍 12根滚筒一个压机2个枕木墩 3根吊带一根活接头2把钳子 螺纹拐子2把四六拐子2把2盘50线盘 一个角磨机一个拉钩一把剁斧 扭力距扳手一把一把劈刀10个接头螺栓梅花垫圈和弹簧垫圈各10个10cm细铁丝各型号轨距块10个4个磨片 准备完工具后检查是否能用(建议把工具装到轨道车上,用工程车的话,一方面工具不好搬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节省时间) 3.更换辙岔,将所有工具装到轨道车,穿好防护用品, 等EPIC建完工程领域后,做好防护措施,由2-3人把新辙岔卸下放到摆好的滚筒上,特别注意,在卸辙

岔时一定要看好辙岔的方向,辙岔心向尖轨方向,其余人员把所有工具摆放到指定的位置,卸完工具和辙岔后所有人离开轨道,CP把轨道车调走,由四人拆卸夹板(建议有四人配合拆除夹板,那样会节省时间)然后让信号人员剪去电缆,把夹板和电缆卸完后,在用剩余的滚筒铺到旧辙岔旁边,用撬棍把旧辙岔放到滚筒上,然后用活接头和吊带把旧辙岔拉出,检查辙岔下面的垫片是否齐全,清理垫片和道床上混凝土,然后把新的辙岔换上,上好夹板,砸好扣件,在由CP 调动轨道车,把旧辙岔装好轨道车,固定牢固,,让轨道车离开撤区,然后检查辙岔的几何尺寸是否合格,用扭力矩扳手拧紧接头螺栓,最后让信号人员焊上电缆,最后清理道床,清点工具,把所有工具装上轨道车,出清现场,如出清无异常,CP通知EPIC更换辙岔作业已完成,所有人员已离开现场,防护已撤除,可以注销。 野鹏 2012年5月11日

道岔检修流程

电动转辙机检修流程与要求 一:联系登记:检修前到站调处登记联系取得同意带好对讲机二:箱外部检查:到现场后向信号员要点,确认道岔号。 1,道岔尖轨处两杆外观检查:1)尖轨处的尖端杆安装螺栓是否紧固良好无松动,其绝缘装置如绝缘管是否无破损,是否无短路情况。2)工务第一连杆安装螺栓是否紧固,其绝缘装置如绝缘管是否无破损,是否无短路情况。 2,电动转辙机安装支架检查:1)安装支架各部螺栓紧固无松动。2)长角钢在钢轨处的“L”型铁安装紧固,其绝缘装置如绝缘管是否无破损,是否无短路情况。 3,转辙机动作杆及表示杆与密贴调整杆和表示连杆连接螺栓检查:螺栓紧固无松动,开口销是否齐全,是否油润。4,转辙机箱外部检查:1)各部大小螺钉是否紧固;2)箱体有无裂痕;3)引线皮管是否卡牢,电缆分线盒是否端正无破损。4)箱盖是否密封良好、开启自如。 三:开箱内部检查 1,紧固电机、减速器、自动开闭器的安装螺栓。 2,检查自动开闭器及移位接触器、电机接线端子等电气螺栓是否松动,按压移位接触器。 3,检查电机碳刷,(碳刷短于3/5的要更换,整流子拉弧烧坏的要更换)。 4,清除箱内杂物;油润齿条块、检查柱、开闭器拐轴等。

四:调整 1,先调整尖轨伸出位密贴:1)尖轨工务第一连杆处与基本轨接触面大于4mm就调整密贴调整杆的调整螺母(或在工务 第一连杆处加垫片)再调动作杆拉入位密贴,要求同上。 密贴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 应在5mm以上。 2,先调整伸出位表示缺口:左右调整尖端杆上的螺母可以调出伸出位的缺口到1.5—2mm. 3,再调整拉入位的表示缺口:旋出箱体上表示杆的保护套筒,松开表示杆前段的一个螺栓(加强型表示杆的螺栓在后 端),再用一字起子或扳手调整表示杆后端的一个螺栓可调 整缺口到1.5—2mm,调好后紧固前段的螺栓。 4,调整自动开闭器动接点在静接点的打入深度不小于4mm。 动接点在静接点内有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深度不少于2mm。5,摩擦连接器的调整:道岔在正常转动时,摩擦连接器不空转;道岔转换终了时,电动机应稍有空转;道岔尖轨因故 不能转换到位时,摩擦连接器应空转。 五:试验 1,调整完毕后,联系室内操动道岔往返各2遍,查看密贴及缺口、动静接点深度等有无异样。如有变动再调整。如无 变化则上好套筒关上箱盖,向站调交付使用。 六:消记:道岔检修计划完毕,到站调处登记,返回对讲机。

道岔大修作业标准及流程

道岔大修作业标准 1、作业条件 ⑴施工负责人不低于副段长。 ⑵办理施工封锁手续,设置停车信号防护;电化区段,停电作业;开通线路后,放行列车或单机时按规定限速。 ⑶书面通知电务、供电、车务人员等配合。 2、作业程序 ⑴作业准备 ①施工机械:轨道车、铲车、道岔预铺机、发电机、无齿锯、钻孔机; ②工具、材料:液压起道机、齿条压机、吊轨车、搬手、钉道锤、滚轮、冲击镐、锹、镐、耙子、叉子、大绳、钢尺、卷尺、抬筐、滑轨、接头夹板、接头螺栓、长短枕头。 ③校对量具,检查施工机械状态,检查作业工具。 ④道岔测量:根据实际需要,施工前对岔区进行平纵断面测量,确定线路中心桩及道岔需清筛深度。 ⑤预卸石碴:预卸备足石碴,用编织袋装,堆放在道岔附近不侵限位置备用,不得影响施工及行车安全。 ⑥施工前,将所用需要更换的配轨、岔后长、短岔枕按编号运到位,按照规定标准做到“一对一”摆放,固定牢固,并做好防侵限和防联电保护工作。 ⑵封锁作业 ①按规定办理线路封锁,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②拆除、拨出旧道岔及岔枕:封锁后,按照分工,施工人员进行扣件拆卸、拨出道岔各部钢轨,抬出岔枕。 ③清挖清筛道床:使用铲车清挖道床,或采用人工对枕下道床进行清挖、清筛,撤到规定标高;填入新碴,在石碴填够后,并用爬子扒平整,保证净碴深度不低于岔枕范围内枕底下300mm。 ④位移新道岔:在预铺道岔的走行轨上安设滚轮,道岔钢轨上栓好横移拉绳;在整平的道床上设置新铺道岔横纵向走行轨,并于原走行轨连接。滑入新道岔到预定位置后,撤出走行轨;当道岔需前后移动时,可使用预铺机进行调整;无预铺机时,可将滑车轮朝上,垫入鱼尾板,用撬棍移动道岔,道岔就位。 ⑤拨正道岔,并于前后及侧向线路连接,拨顺方向,找平轨面,起道捣固,回填道碴,开通前10分左右,施工负责人检查设备是否达到开通条件,联系电务人员进行道岔扳动试验,出现问题及时调试,确认良好状态,方可开通线路。 ⑥轨道车回收旧轨料。 ⑶开通后限速条件下作业 ①回填道碴,改正各部几何尺寸,复柠接头螺栓及扣件螺栓,整理道床。 ②整理旧道岔及旧岔枕、零配件,回收、分类堆码,清理场地。 ③留有足够人员巡养,安排专人检查,发现超限处所及时安排整修。 ⑷次日整修。开通后次日,利用封锁时间,对道岔、附带曲线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全面改正道岔各部几何尺寸;回收旧轨料,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和检查方法

附件17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普速线路常用单开道岔基本参数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 (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直向 护轨 (m) 侧向 护轨 (m) 辙叉长 度(m) 1 TB399.1-75 43-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28.848 13.83 9 15.00 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900 3.90 3.588 2 TB399.2-75 43-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36.815 16.85 3 19.96 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500 1.50 4.557 3 专线4141 50-9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28.848 13.83 9 15.00 9 6.450 6.450 11.200 11.200 3.600 3.60 3.588 4 TB399.3-7 5 50-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28.848 13.83 9 15.00 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900 3.90 3.588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 (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直向 护轨 (m) 侧向 护轨 (m) 辙叉长 度(m) 5 专线(02)4151 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28.848 13.83 9 15.00 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600 3.60 3.588 6 CZ2209 (CZ2209A)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 9 15.00 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600 3.60 3.588 7 TB399.4-75 50-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36.815 16.85 3 19.96 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500 4.50 4.557 8 专线4147 5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37.907 16.85 3 21.05 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600 4.60 5.927 9 专线4198 5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37.907 16.85 3 21.05 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600 4.60 5.927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适用范围 、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缘槽内,当右手拿道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比如右开道岔就应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 (1)普速道岔(P43、50及P60 9#道岔)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1、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1.2、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2.1、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2.2、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2.3、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2.4、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2.5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2.6、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3.1、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

道岔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道岔故障应急处理演练流程 1、车间生产调度接到车站综控员通知××站7/8号道岔故障无表示,记录故障地点、时间。并立即通知线路抢修班组长。 (车间生产调度:轨道检修工区 抢修班组长:轨道检修工区有,请讲 车间生产调度:××站7#(7/8)号道岔定位故障无表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进行抢修。 抢修班组长:××站7#(7/8)号道岔定位故障无表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进行抢修,明白。) 2、工建抢修班组长接到通知,组织人员准备工器具,进行班前点名、劳保检查、作业内容交底、人员分工、安全讲话及工器具确认。 抢修班组长:接到××站7#号道岔定位故障无表示,人员准备工器具集合。(1)点名:抢修人员整齐站立成排,由抢修班组长开始点名。要求被点名人员喊“到”(抢修班组长:现在进行班前点名)。 (2)劳保着装检查:对抢修人员工作服及安全帽、荧光衣、防滑绝缘鞋进行检查;对安全帽后箍及帽带调节合适,对荧光衣反光条检查确认,对绝缘鞋鞋带检查确认。要求抢修人员动作一致、协调。 (3)作业内容交底:今日作业项目为国际机场7#(7/8)号道岔故障无表示检查及处理,主要对道岔转辙部分各部位尺寸(包括轨距、水平、高低、轨向)、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有无异物、连接零件是否齐全有效进行检查。 (4)人员分工:作业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负责设置红闪灯,××道尺轨距水平检查,××高低轨向检查,××连接零件及尖轨密贴检查。 (5)安全讲话:安全员根据天气、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人员、机具等情况,

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注意事项。 (讲话内容:今日作业项目为××故障检查处理,上道进入轨行区时,人员携带工器具不得高举肩扛,必须与接触网带电部分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人员行走时前后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工具碰撞伤人;作业期间不得脚踏钢轨,手脚不得放入尖轨与基本轨之间;作业结束后人员工器具必须全部带出线路。安全讲话完毕。) (6)工器具检查确认:安排专人对工器具性能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对状态性能 (工器具检查:抢修班组长:下面进行工器具检查确认,人员按分工检查各自负责工器具。 ××:道尺一把、检查完毕,状态良好。 ××:弦绳一副、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把、检查完毕,状态良好。 ××:红闪灯两盏,检查完毕,状态良好。各检查人员检查完毕,逐一汇报。 抢修班组长:确认工器具检查完毕,人员携带工器具前往故障车站。)3、组织人员及工器具赶赴道岔故障车站;工建抢修班组长前往到达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铺设主要是根据地理环境、位置减少占地,降低站场造价,可以减少咽喉区长度和站场长度,减少运营费用,相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道岔组数,设备维修量也相对减少。但是在结构上复式交分道岔较复杂,由菱形交叉的2组锐角辙岔、2组可动心轨钝角辙岔,8根尖轨、4根可动心轨、4根导曲线和4根护轨组成,而且在检查及维修中较困难。在日常作业中,不少班组作业负责人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掌握不多,尤其年轻工班长层人员对交分道岔掌握的更少,甚至对交分道岔的前后锐角部位都分不清楚,导致作业时对各级检查发现的超限处所不能准确定位,对作业组织及劳动效率造成极大的浪费。 由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存在问题,本人就对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共同交流检查方法,以确保证今后对复式交分道岔的及维修提供便利条件。 全面检查复式交分道岔几何尺寸状态,发现病害状况,即时处理,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首要前提。交分道岔保持状态良好首先是几何尺寸符合要求,需做好如下检查: 首先检查几何尺寸中的轨距、水平(包括三角坑)是保证车辆顺利通过的关键尺寸,需用道尺按从头至尾的顺序检查;道尺的检查位置《修规》的附表上只有检查名称,没有具体位置,致使实际操作时,难以把握标准。经过核查资料只有道尺放置位置准确,所测轨距、水平数据才有标准,才能正确反映轨道的实际质量状态;其次复式交分道岔导曲线半径小、长度短,保持其位置的正确、方向的圆顺,也决定着列车能否平顺通过。导曲线的位置、圆顺度是按支距的偏差检查;最后检查各主要组成部位的伤损及零配件情况。 一、交分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交分道岔岔跟端面向车站、分左右(简单来说左手方向为甲股,右手方向为乙股)、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交分道

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方法

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道岔概述 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链接及交叉设备分支称为道岔。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业务中的列车到发、会让、越行、机车摘挂、车辆调车、编解、机车车辆整备修理、货物装卸作业以及铁路路网与矿山港口工厂专用铁路的连接等等,无不借助与道岔方能实现。二、引入 线路提速以后,线路维修管理实行检养修分开,线路维修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其中线路状态的检查是关键,因此检查监控工区及各级检查人员检查的数据尤为重要,如何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找准下尺的位置是决定设备检查准确度的关键,在下面的讲解中将会一一提到。 三、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 (一)检校道尺 用干卷尺校验道尺中轨距是否符合标准,误差在1mm范围内,校正水平,将道尺左右股调换,检查误差控制在1mm范围内。 (二)轨距检查 1.前顺坡终点 轨距值为1435mm 检查地点:在基本轨接头后110mm-130mm处测量。 2.尖轨尖端 轨距值:1/9道岔:1450;1/12道岔(不含60kg/m—1/12AT尖轨):1445mm;60kg/m—1/12AT尖轨:1437mm;50kg/m—1/18道岔:1435mm;60kgAT—1/12Ⅱ型提速道岔、60kg—1/18可动心轨辙岔1435mm。 检查地点:在尖轨尖端前20-40mm处测量。 3.尖轨中 轨距值:60kg/m—1/12AT尖轨:1435mm;50kg/m—1/18道岔:1435mm;1/9道岔:1445mm; 1/12道岔:1442mm。 检查地点:尖轨长度的1/2处测量(刨切点)。 4.尖轨根端直向轨距,除60kg/m—1/12AT尖轨和1/18道岔为:1435mm,其余 43kg/m,50kg/m单开道岔均为:1439mm。 检查地点:43kg/m,50kg/m等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式道岔在跟端轨缝后第一螺栓孔处测量;60kg/m—1/12道岔在尖轨后接头第一螺栓孔处测量。 5.尖轨根侧向轨距:轨距值与第四处相等。 检查地点:在第四处测量点相对应出。 6.直线前轨距:各类单开道岔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尖轨跟端轨缝后1.5m处测量。 7.导曲前轨距,直尖轨时:1/9道岔为1450mm:1/12道岔为1445mm;曲尖轨时, 不加宽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尖轨根跟端后3m处测量。 8.直线中轨距,各类道岔轨距值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直线中部测量。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薄”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 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 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 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 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 于1435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9mm 即1444mm;43、50—12 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34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34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15mm即1450mm,43、50—12 为10mm,即1445mm)。 (8)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 处;43、50—12 在距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15mm即1450mm; 43、50—12 为10mm,即1445mm) (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 (11)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规矩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12号道岔则为加10mm,即1445mm.) (12)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mm范围内。 (13)第十三处:叉心中直股。在辙叉心宽0~50mm范围内。先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即91、48)此处不检查水平,道尺游标应放在心轨一侧。 (14)第十四处:叉心后直股。在距岔跟100mm范围内。 (15)第十五处:叉心后曲股。在第十四处对应位置。 (16)第十六处:叉心中曲股。在辙岔心宽0~50mm范围内(即13处对应处)。先检查轨矩,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此处不检查水平,游标应在叉心一侧。 (17)第十七处:叉心前曲股。在第12处对应的位置。(即辙叉趾端100mm内) 三、检查完轨距水平后,检查道岔方正情况和尖轨是否相错。检查前端方正时,如有相错,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号,反之为“-”,如相错大于20mm,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尖轨相错大于10mm时,也应记录在上述栏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