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会计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会计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会计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会计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为什么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

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活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如同企业产品的生产,会计信息系统是经过一系列复杂阶段活动产出的产品,这种产品也必须经过设计、授权和过程控制。会计人员应该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完整性。

会计信息系统用于向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活动。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活动,能够使系统开发专业人员明确他们的问题和需求,确保会计信息系统遵循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建立、健全、执行了恰当的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留有充分的审计线索。

2.什么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文档是什么?

广义上讲,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 Life Cycle)。任何系统开发工程基本上都要经历相同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概念为计划和控制具体的开发活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文档如下表:

生命周期主要任务主要文档

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

进行初步调查,明确现行系统存在的问

题,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建立

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建

立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

与可能,提出拟建新系统的备选方案。

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

性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项目建议书

系统分析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现行系统进

行详细调查和全面分析,描述现行系统

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

不足,对现行系统提出修改方案,确定系统分析报告书。系统分析报告书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未来系统验收的依据。

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

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信息系统

建立的关键阶段,是建立信息系统与一

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

系统设计报告书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书中规定的功能,结

合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

技术方案。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概念设

计、评估与选择方案和详细设计。

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个阶

系统测试报告等

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

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人员培

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

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

试之后写出操作手册、系统测试分析报

告等。

系统运行与维护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

系统运行日志等

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

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3.结构化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经典型的开发方法,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开发过程规范,思路清楚,适合于开发大型、复杂的系统。采用这种开发模式,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在调查中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可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发的工作量很大,开发周期较长。

(2)采用原型化方法开发信息系统,有效地增进了用户与系统分析人员的沟通,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用户处于主导地位。可实际运行的原型系统可以帮助系统分析人员辨认动态的用户需求。某些需求在用户缺乏系统使用经验时,用户本身也无法预先知道。在原型运行过程中,用户可以发现这些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告之开发人员。对于开放性而无固定需

求范围的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更适合用原型化方法进行开发。原型化方法以用户为中心开发系统,,加强了用户的参与和决策,能够快速地构造系统的原型。但是易导致人们认为最终系统过快产生,在开发工具上要求较高,对于中小型的信息系统开发效果较好,对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在原型的制作上有相当的困难。

(3)面向对象法是从系统的构成入手,希望将系统的最基本结构搞清楚,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系统组成的基本实体——对象。对象是构成所要开发的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如果将这些对象描述清楚了,就可以以比较大的自由度来构建信息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就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对象来应对环境的变化。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缩短开发、维护和测试的时间,降低费用,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对用户的支持并提高灵活性。面向对象法的局限性在于对计算机工具要求高;在没有进行全面的系统性调查分析之前,把握系统的结构有困难,因此,目前该方法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

6.数据源、数据存储和数据流之间的区别?

数据源是指数据的来源,数据存储是指数据保存的地方,数据流是指现实环境中传递的一组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流是数据流程图中的基本元素。

7.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是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将数据的存储、流动、处理加工和使用情况综合进行描述,以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抽象地反映系统的全貌。数据流程图既能表达人工系统的数据流程和逻辑处理功能,也能表达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流程和逻辑处理功能。

数据流程图一般由以下基本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图形解释

外部实体描述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向、流程的开始或结束

数据处理描述输入数据被转换成输出数据的逻辑处理功能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动的方向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的存储形式

8.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的另一工具,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

程图中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详细逻辑内容、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的某些数据特征。数据字典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对数据流程图起着注解的作用。数据字典由不同的条目组成,不同类型的条目有不同的属性需要描述:

(1)数据元素条目数据元素(数据项)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对每个数据元素,需要描述以下属性:数据元素的名称、别名、类型、取值范围和取值的含义、数据元素的长度等。

(2)数据结构条目数据结构描述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对数据结构需要描述以下属性:数据结构的名称和编号、简述、数据结构的组成。

(3)数据流条目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对数据流要描述以下属性:数据流的来源,数据流的去向,数据流的组成,数据流的流量,高峰时期的流通量等。

(4)数据处理条目数据处理条目需要详细描述数据处理逻辑。其描述内容有:处理逻辑的名称及编号,处理逻辑的输入和输出,处理逻辑等。

(5)数据存储条目数据存储条目主要描述数据的存储结构及有关的数据流。具体包括:数据存储的名称及编号,流入、流出的数据流,数据存储的组成等。

(6)外部实体条目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在数据字典中关于外部实体主要描述外部实体的名称,有关的数据流等。

9.系统设计时,用什么图来说明系统目标与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在系统设计阶段,通常用系统(功能)结构图说明系统目标与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模块化,是将一个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模块”。结构化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系统结构图”,系统结构图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一个主要工具,描述系统结构和系统中模块的层次关系与联系。

系统结构图中各层次功能与系统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是对应的,系统结构图可以由数据流程图转化而来。但是,系统结构图与数据流程图有着本质的差别:数据流程图着眼于数据流,反映系统的逻辑功能,即系统能够“做什么“;系统结构图着眼于控制层次,反映系统的物理模型,即怎样逐步实现系统的总功能。

10.功能结构图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功能结构图中模块的划分以“低耦合度、高内聚度”(耦合度表示模块之间信息的关联

程度,内聚度表示模块内部各部分联系的紧凑程度)为原则,一方面,各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分别设计实现,另一方面,可将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数据传递、调用)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说明,便于系统的修改与维护。

1. 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资产、生产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策略?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发展,会计部门开发出了更加完整的辅助会计工作的财务系统,如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存货系统、成本系统、应收账款系统、应付账款系统等。企业除了在会计部门应用计算机开展管理工作,企业中的其他部门也将计算机应用到管理工作之中,开发出了适合各部门工作需要的业务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库存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销售系统、采购系统等。

由于各部门都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原始凭证数据要输入到相应的系统中,业务部门要将原始凭证输入到业务系统,以进行业务统计与管理,财务部门要也要将其输入到财务系统,以进行账务处理。如果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都输入相同的数据,不但造成数据重复输入,浪费人力资源和计算机资源;而且,由于对原始数据处理的时间不一致,在某一个时点上的数据处理结果也不一致,如果企业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决策的依据就不可靠。

将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集成应用,当业务系统输入原始数据时,财务系统不再输入相同的原始数据,只需要与业务系统共享原始数据;也可以在财务系统输入原始数据,业务系统共享财务系统的原始数据。这样,就获得了填制记账凭证的数据来源,再通过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数据关系的定义,就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数据。人力资源、资产、生产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如图所示。

当财务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成本系统)与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传递 自动 生成 原始数据 记账凭证 共享 业务系统 总账系统

工资 系统 固定资产 系统 成本 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时,原始凭证数据在财务系统或业务系统中输入。如果在业务系统中输入,将其传递到财务系统,在财务系统中,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对具体的经济业务设置相应的记账凭证模版(确定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之间的数据来源关系),将凭证模版数据保存在凭证模版数据文件中,计算机系统根据已经获取的原始凭证数据和定义的凭证模版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数据(记账凭证数据的生成过程类似于总账系统期末转账凭证数据的生成过程,只是数据的来源和凭证模版所体现的业务及业务处理的结果不同),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并传递到总账系统,继续进行账务处理过程。

一、思考题

1.通用会计报表软件中,数据来源通常采用用户自定义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何优缺

点?

通用会计报表软件,数据来源通常采用用户自定义方式,一般是为每一个报表项目定义一个数据传递公式,当报表项目常需要调整变动时,这种方式无疑给用户提供了重新制表的余地,同时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软件维护的工作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也对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带来了负面影响,自定义虽有别于报表数据修改功能,客观上却因为人为因素起到了修改的作用。对于通用会计报表软件,加强内部控制和严格审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会计报表有哪些数据来源?如何定义?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归纳为:

(1)来源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账务处理子系统;

(2)来源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本身(如报表项目间的运算结果和报表间报表项目的运算结果);

(3)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外部数据输入。

报表内需要填制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数,可以在定义报表格式时逐个表元直接填入;另一类是变动数据,通常从账(表)中获取数据,或将获取的数据进一步加工生成。通用报表软件通常用公式或函数来定义报表的数据来源,说明从什么地方取数、取什么条件的数据、数据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等。

3.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我国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网上会计报告的披露始于2000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1999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上市公司在刊载年度报告摘要的同时,应将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我国许多企业在自己建立的网站主页上公布的内容主要是年报、中报、临时公告和其他财务信息(自愿披露)。企业发布财务

信息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文件格式:Adobe可移植文档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iles,PDF)、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文本文件格式(.TXT)、MS Office 文档格式(DOC.XSL等)等等,比较流行的方式是HTML和PDF文件格式。

我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该标准最终确定采用XBRL的技术规范。XBRL是企业网络财务报告编制、发布、数据交换和财务报表及其所含信息分析的一种标准方法。开发XBRL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全球企业报告供应链的架构,规范网络环境下会计报告的披露和信息的交换标准,使财务结果的报告和分析更加简便、可靠。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企业可将经审计的报告存储在Internet上,任何网上的使用者随时都可以调用。同时,信息的公开程度也将大大提高,企业在网上提供的不仅有综合信息,还有层层细化的信息,如同一个金字塔结构,使用者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阅读,即从综合的信息开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点中链接,进入下一层测览,再不断重复这种追踪的过程,直至进入感兴趣的最原始的数据库为止;也可以按从下而上的顺序阅读,从原始数据库向上阅读综合信息。阅读者甚至可以自己逐层汇总信息编制自己需要了解的报表。这种网络化的传递方式不仅在信息的实效性、充分性上获得了巨大进步,而且在信息的真实性上也将获得突破。

4.如何在计算机系统中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不同,且其自身主表与附表的编表基础也不同。要解决期末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困难,最好的办法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时,就将与现金流量变化有关和与现金流量变化无关的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计算机系统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直接在表中将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项目的数据分类列示。具体的做法是:现金流量表数据可以采用“双轨制”的方法生成,即在账务处理系统中分别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输入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的科目数据,并在输入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科目数据的同时,输入与现金流量表项目相对应的标识。这样,在会计报表系统中,就可直接生成现金流量表数据。

5.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报表分析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是:(1)会计报表子系统现成的数据;(2)账务处理系统的数据;(3)其他子系统的数据;(4)会计信息系统以外的数据。计算机系统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流程如图所示。

6. 会计报表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怎样?

会计报表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如图所示。

通过总账系统和会计报表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了编制会计报表的自动化,这种将总账系统和会计报表系统集成应用,根据总账系统账簿数据自动生成会计报表数据的过程就是账表一体化。

当总账系统与会计报表系统集成应用时,会计报表的编制就有了现成的数据来源,不再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只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总账系统的账簿数据链接到会计报表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会计报表数据,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

会计报表子系统 总账子系统 其他子系统 报表数据文件 账簿数据文件 原始数据文件 输入数据 数据筛选 报表分析数据文件 输出 分析表 分析图 总账系统 会计报表系统 其他子系统 账表一体化 数据调用 外部数据 (EXCEL 等)

一、思考题

1.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中是否还存在手工控制?

就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看,还存在手工控制。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依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手工控制是直接通过手工操作实施的控制。程序化控制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控制。手工控制不仅适用于手工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非并全部采用程序化控制,手工控制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处理数据文件之前,操作员要认真检查文件的外部标签,确认所要处理的文件;计算机在对数据文件处理前,检查文件的内部标签。外部标签的设置是手工控制,内部标签属于程序化控制。

2.信息系统控制的类型和措施有哪些?各类控制和措施分别针对系统控制的哪些方面?

对不同类型内部控制的考察,便于充分理解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的含义。

依据控制实施的范围,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审计准则均以此种分类规定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和主要内容。一般控制有时称管理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开发、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一般控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为每一个应用系统提供环境,普遍适用于某一单位的会计和其他管理系统。一般控制主要包括组织与管理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硬件和软件控制、系统安全、数据通信控制及文档控制等。应用控制是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应用控制有特殊性,不同的应用系统有不同的控制要求,但应用系统一般都包括会计数据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结果控制三个方面。一般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应用控制是一般控制的深化。一般控制以程序为主,而应用控制以数据为主,审计人员可以独立于应用控制之外评价程序。

依据控制的意图,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预防性控制用来防止不利条件发生的原因;纠正性控制用来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调查和纠正已被发现的问题的原因。预防性控制是一种积极的控制,在于事先进行计算检查。检查性控制主要是指试图在不利事件发生时就能够发现。纠正性控制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控制,是使用审计线索,纠正已发现的错误和问题。这种分类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表示了控制的意图,更在于它们表明了如何使用这些控制。

依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手工控制是直接通过手工操作实施的控制。程序化控制是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控制。手工控制不仅适用于手工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非并全部采用程序化控制,手工控制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依据实施控制的部门不同,可将内部控制分为电算化部门控制和用户部门控制。电算化部门控制是指由电算化部门人员或计算机程序实施的控制。用户部门控制是指数据使用部门对计算机数据处理施加的控制。这两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用户部门控制有时可以弥补电算化部门控制的不足。

3.什么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是否能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决定是否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机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改进审计程序的效果和效率。在非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能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审计人员在决定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技能和经验;(2)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可用性和合适的计算机设备;(3)不能施行手工测试;(4)审计测试的效率和效果(5)时间性考虑等。

名词解释:XBRL、ERP、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字典、信息系统审计、数据流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