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

诊断学课程学习指导(专科)

一、诊断的概念

诊断是指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所得到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理、判断,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常见症状与问诊——症状诊断学体格检查——体征——检体诊断学

实验室检查各种器械检查

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病人感到不适或痛苦的主观感受。

体征:是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能客观观察到的异常改变。

一、定义

问诊又称询问病史,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了解疾病的历史和现状而获取临床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也称为症状诊断。

二、问诊的重要性

三、问诊的方法和技巧限

四、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感受最明显、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主诉也是病人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三)现病史

内容:起病情况主要症状的特点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

诊疗经过一般情况

(四)既往史

包括: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急慢性传染病、外伤手术史、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五)个人史

1、社会经历

2、职业及工作条件

3、习惯与嗜好

4、冶游史

5、吸毒史

(六)婚姻史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方健康情况。

(七)月经生育史(menstrual history,childbearing history)

行经期(天)

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LMP)

月经周期(天)或绝经年龄

(八)家族史

主要询问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

一、概述

发热定义: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有效控制下,保持

相对恒定的正常范围以内,当某个人的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体温范围:※口测法(舌下):36.3—37.2℃腋测法(腋窝):36—37℃肛测法(直肠):36.5—37.7℃

二、病因及分类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为常见病因,占50—60%。

非感染性发热:非病原体物质引起的发热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

内分泌型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分为:

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

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风湿热、败血症、重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炎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大,可达几度,间歇期(体

正常)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反复发作。见于三日疟、间日疟、急性肾盂肾炎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性。见于:结核病、胸膜炎、心内膜炎等

其它:回归热、波状热。

四、诊断

1、起病急缓、发热高低、热型及热程

2、职业、居住地区、既往史、传染病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

3、了解伴随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一、概述:

疼痛是由于机体组织受损伤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的痛苦感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二、临床特点

1、疼痛部位疼痛部位往往是病变所在部位牵涉痛放射部位

牵涉痛(又称放射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病变引起的疼痛出现在远离该器官的某一部位的体表。

2、疼痛发作特点、强度及持续时间

3、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4、诱发与缓解疼痛的因素

5、伴随症状

三、临床常见的疼痛有头痛、胸痛及腹痛

一、概述:水肿

当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即称为水肿。

全身性水肿: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液体积聚在体腔内称为积

水(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局部性水肿:液体积聚于局部组织间隙

凹陷性水肿: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甲减——粘液性水肿

二、发病机理

引起水肿的主要因素有:

1、钠、水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Cap小A端静水压↑如右心衰

3、Cap通透性↑如急慢肾炎、过敏等

4、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丢失)

5、淋巴液回流受阻如丝虫病

三、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的病因与特点

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的表现

特点(1)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逐渐向上漫延至全身,呈上行性。(非卧床者为下肢、踝部,长期卧床者则为骶部)严重者可有胸腹水。

( 2)伴有右心衰的其它表现eg:

机理:主要是cap静水压升高所致。

病因:引起右心衰的心脏病如肺心病、心包炎、先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

2、肾源性水肿

特点(1)水肿首先从眼睑、颜面开始,向下发展至全身,呈下行性。

(2)常伴有尿的改变、高血压、肾功能异常,以肾病综合征为严重,可有胸腹水。

机理:cap通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病因: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特点(1)主要表现为腹水,在腹水出现前常有轻变的下肢踝部水肿,逐渐向上漫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2)伴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两大临床症侯群

机理:门脉高压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4、其它:营养不良性水肿、粘液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特发水肿

(二)局部性水肿:局部炎症、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肢体V血栓形成、上下腔V阻塞综合征)、淋巴回流受阻、神经血管性水肿

四、诊断

1、水肿出现的时间、急缓、部位、全身性或局部性、凹陷性或非凹陷性、是否对称。

2、有无心、肾、肝、内分泌及过敏性疾病史和相关症状。

3、水肿与药物、饮食、月经及妊娠的关系

一、概述

呼吸困难定义:是指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或呼吸急促,客观上表现为呼吸用力,并有

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发生异常。严重者出现端坐呼吸、鼻翼扇动、紫绀等。其

是呼吸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

二、病因和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道狭窄或梗阻: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TU和异物等所致的狭窄或梗阻

肺部疾患:肺炎、肺淤血、肺气肿、肺不张、肺梗塞、广泛性肺纤维化、严重肺结核。

胸廓和胸腔疾病: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积气、严重胸膜增厚粘连。

(1)吸气性呼吸困难: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或梗阻所致。

特点:吸气显著困难,伴有干咳及干性啰音。高度狭窄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表现出“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T弹性↓及细小支气管痉挛狭窄而致。

见于:喘息型慢支炎、哮喘、肺气肿。

特点:呼气费力、缓慢,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呼气性哮鸣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

广泛肺部病变致呼吸面积↓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见于:肺气肿并感染,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急性肺水肿、重症肺炎、严重肺TB、ARDS。

特点:吸气及呼气均费力,呼吸浅而快,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属于混合性呼吸困难

由左心、右心或全心功能不全引起,而以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同时呼吸困难又是左心功能不全的最早期症状。

表现特点: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在劳动(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

缓解或减轻,仰卧位时加重,坐位时减轻,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呈混合性呼吸困难。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时出现喘息、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紫绀,双肺布满湿性啰音和哮鸣音,HR↑——心原性哮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发生)见于: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和心肌病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深大呼吸):尿毒症、酮症

药物中毒:吗啡、巴比妥类药物、有机磷农药中毒。

(四)血源性呼吸困难: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CO中毒。

(五)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CNS疾病、癔病

四、诊断

1、临床特点:

2、伴随症状和体征: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哮喘、喘息型慢支炎

伴咳嗽、咳痰——支气管肺疾病伴胸痛——肺炎、胸膜

伴NS症状、体征——颅内病变

3、胸部X线、CT和支气管镜检查

4、实验室检查:血糖、尿糖、血气分析等

一、概述

紫绀亦称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Hb(脱氧Hb)↑,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二、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血液中还原Hb↑

1、中心性紫绀:由于心肺疾病所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不足引起。

特点:为全身性紫绀,除四肢及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

肺性紫绀:见于各种严重RS疾病。

心性紫绀:见于紫绀型先心病(法洛氏四联征)。

2、周围性紫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

特点:常出现于肢体的下垂部位和末梢部位如颜面、耳垂、肢端,并有皮肤发冷,若局部皮肤按摩和加温紫绀消退——与中心性紫绀鉴别。

原因:静脉瘀血,组织耗氧量↑,见于右心衰。

动脉缺氧:见于严重休克、脉管炎等

3、混合性紫绀

见于心功能不全(肺瘀血,血液在肺内氧合不足)以及周围血流缓慢,

(二)血液中含有异常Hb

1、药物或化学物品中毒所致的高铁Hb血症(达30g/L),

特点: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危重。见于:亚硝酸盐、苯胺、磺胺类药物中毒。

2、先天性高铁Hb血症:自幼即有紫绀而无心肺疾病或异常Hb的原因。

2、硫化Hb血症

(三)伴随症状

一、概述

咯血是指喉、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排出的过程。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多数由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所致。

二、病因及机理

1、支气管疾病:支扩、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支炎。

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脓肿,其中肺结核是我国成人最常见的咯血原因。

3、循环系统疾病:二尖瓣狭窄

4、其它:血液病等。

三、临床特点

1、年龄:青壮年——肺TB、支扩、二尖瓣狭窄

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20支/日、20年↑——肺癌

2、咯血量:小量咯血:<100ml/24h、痰中带血:肺癌:持续数周或数月痰中带血。

中等量咯血:100—500ml/24h 见于肺结核

大量咯血:>500ml/24h 伴失血性休克、窒息。

见于:肺TB空洞、支扩、慢性肺脓肿

3、咯血的颜色和性状

鲜红色——肺TB空洞、支扩、肺脓肿、支气管内膜TB、出血性疾病

铁锈色血痰——大叶性肺炎和肺吸虫病

砖红色胶冻样血痰——克雷白氏杆菌性肺炎

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致肺瘀血

4、伴随症状

一、概述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屈氏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及胰腺、胆道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亦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二、病因

1、消化性溃疡

2、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

3、急性胃粘膜损伤(应激性病变)

应激性病变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损害,出现糜烂、溃疡和大量出血,病死率高达30—50%。

诱因:严重创伤和大手术、颅脑疾病、烧伤、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药物及酒精等。

4、胃癌胃癌引起出血非常多见,但大多数为持续性小量出血,OB Test持续(+),

故贫血严重,到晚期或溃疡型胃癌也可引起大量出血。

5、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的发生往往由于剧烈呕吐、咳嗽等因素造成胃内压和腹内压骤然增高产生食管下段及贲门粘膜撕裂而发生出血。

6、其它:胆道出血:急性出血性胆管炎、胆石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

全身性疾病:白血病、TIP、DIC、血友病、尿毒症。

三、呕血、黑便的临床特点

1、先兆:恶心、呕吐、上腹痛——呕血、黑便,急性大出血可表现为暗红色血便。

2、呕出血液的颜色、性状取决于出血量及胃内贮存时间的长短。

3、不同部位出血的特点

4、上消化道出血向下排出时经过肠道细菌作用Hb的铁转变为硫化铁而呈黑便,为柏油样、粘稠而发亮,但有的病例由于突然大量出血→肠蠕动↑→暗红色血便。

1、有呕血和黑便

2、有引起出血的病因如PU、肝硬化、胃癌及应激状态等。

3、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

一、概述黄疸

定义:是指由于血清中胆红素(BIL)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致使皮肤、巩膜、粘膜及某些体液发黄的现象。

T—BIL正常值:2—17umol/L

显性黄疸:T—BIL超过正常值2倍即>34 umol时黄疸肉眼可见称为显性黄疸。

隐性黄疸:T—BIL >17 umol/L,<34 umol/L时则肉眼看不出黄疸即不能发现皮肤巩膜黄染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黄疸明显的部位为CT丰富的部位如巩膜、舌系带等

二、胆红素代谢

三、黄疸的病因及分类

1、溶血性黄疸RBC破坏↑,I—BIL形成↑,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肝细胞功能不全,BIL代谢异常导致D—BIL和I—BIL↑

3、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

肝外胆汁淤积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清胆红素及尿二胆

血清BIL 尿BIL 尿胆原

溶血性黄疸 I-BIL ↑(-)(+)

肝细胞性黄疸 I-BIL ↑(+)(+)

D-BIL ↑

阻塞性黄疸 D-BIL ↑(+)(-)

(二)其它检查

溶血性黄疸:RBC及Hb↓

Ret↑

骨髓红细胞系列增生活跃

肝细胞性黄疸: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阻塞性黄疸:AKP↑总胆固醇↑

体表标志骨性标志体表垂直标志即人为划线

自然陷窝及解剖学区域

胸骨角( Sternal anagle )又称Louis 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交接处向前隆起的骨性标志。

第七颈椎棘突:为背部颈胸椎交界处较明显的骨性突起。肩胛下角:为肩胛骨的最下部。

二、胸廓

1、正常成人胸廓:呈椭圆型,两侧基本对称

2、扁平胸:前后径↓,呈扁平状

见于: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TB。

3、桶状胸:前后径↑,呈圆桶状见于:矮胖体型或肺气肿。

4、佝偻病胸:鸡胸、漏斗胸、佝偻病串珠。

5、胸廓一侧或局部隆起或凹陷

三、乳房

(一)呼吸运动

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均等

呼吸过程:吸气——主动运动呼气——被动运动

呼吸的形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意义:1、当胸部有病变时,腹式呼吸代偿性增强。

2、正常人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均等。

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积胸、胸膜增厚粘连。

一侧病变可引起对侧呼吸运动增强

3、呼吸困难:

(二)呼吸频率

正常人平静时呼吸频率:16-20次/分,新生儿约40次/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R:P=1:4 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频率:> 24次/分——呼吸过速< 12次/分——呼吸过缓

(三)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库斯莫尔呼吸)

见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eg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四)呼吸节律

正常人呼吸节律规整,受RCNS的调节,故当CNS病变时则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

潮式呼吸(Cheyne—Stoks呼吸,又称陈—施式呼吸)

间停呼吸(Biot呼吸,又称毕欧式呼吸)

以上两种异常呼吸均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提示呼吸中枢严重受抑制。临床上以潮式呼吸较为多见,而间停呼吸提示病情更为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见于中枢系统疾病Eg: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安眠药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海洛因吸食过量中毒等。

(一)呼吸运动(胸廓扩张度)

(二)语音震颤(又称触觉语颤,简称语颤)

定义:被检查者发出声音时产生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导到胸壁引起振动并可用手触及称为触觉语颤

方法:

影响触觉语颤强弱的因素:

语颤的强弱与发音强弱、音调高低、胸壁厚薄、支气管是否通畅等密切相关。故正常人语颤的强弱与性别、年龄、体型、部位等有关。

意义:根据触觉语颤强弱的变化,可以判断胸内病变的性质

增强:肺实变:肺炎

肺梗塞

肺内空洞,接近胸壁并与支气管相通

见于肺TB空洞、肺脓肿。

减弱或消失:大量胸腔积液/积气,胸膜增厚粘连,支气管阻塞,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

气肿。

(三)胸膜摩擦感见于①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肺炎、肺梗塞

②胸膜Tu或转移Car ③尿毒症

(一)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与实质性脏器重叠部分呈浊音(二)肺部定界叩诊

肺上界(肺尖的宽度)

肺前界:正常肺前界相当于心脏的绝对浊音界

肺下界:正常呼吸时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

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隙

腋中线第八肋间隙

肩胛下线第十肋间隙

意义:病理情况下:上移:肺气肿

下移:肺萎缩、腹水、肝肿大、腹腔Tu

肺下缘的移动范围:6-8cm。

(一)正常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

听诊特点:①呼气时明显,音调较高,时相较长,吸气时减弱,音调较低,时相较短

②类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夫——”音

③部位:正常人大部分肺野均可闻及肺泡呼吸音

2、支气管呼吸音

听诊特点:①呼气时明显,声调较高,时相长

②声音很像将舌抬高后再呼气时而发出的“哈——”音

③部位:喉、胸肾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两侧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听诊特点:①具有上述两种呼吸音之特点

②部位:胸骨角两侧及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

(二)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a、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见于胸腔积液、肺气肿、气胸、胸膜增厚、支气管阻塞、重症肌无力等

b、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发热、代酸等

c、呼气延长:肺气肿

d、呼吸音粗糙:见于支气管炎及肺炎早期。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定义:在正常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称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见于:肺实变: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肺梗塞

肺内大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

(三)啰音:啰音为正常呼吸音以为的附加音。

1、干性罗音

产生机理:

分类:鼾音:哨笛音(哮鸣音):

听诊特点:①持续时间较长,呼气及吸气时均可闻及,但呼气时明显,吸气时减弱

②具有多变性、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意义:见于喘息型慢支炎、支气管哮喘、心原性

哮喘——双侧

局部持续存在且部位固定的哮鸣音是肺癌的特征,也可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

2、湿性啰音(水泡音)

产生机理:

分类:粗湿罗音(大水泡音)中湿罗音(中水泡音)

小湿罗音(小水泡音)

听诊特点:①常出现于吸气时,尤以吸气末更清楚

②部位较固定,可变性小

③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意义:双肺布满(大、中、小)水泡音:见于急性左心衰而致的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双肺底有中小、水泡音:见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肺梗塞

局部:提示该局部肺脏有炎症存在,肺TB、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等

(四)胸膜摩擦音

(一)心前区隆起

见于:某些先心病儿童时期即患风心病,伴右心室显著增大时挤压胸廓所致。

(二)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直径2.0—2.5cm。

2、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因素:体形、年龄、体位

病理因素: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向左移位

胸部疾病——左右移侧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向左上移位

(一)心前区搏动

抬举样搏动:见于左心室肥大

(二)震颤:用手掌置于心前区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称震颤,又称猫喘

意义: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见于:瓣膜狭窄及某些先心病。

按震颤出现的时期分为: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连续性震颤

(三)心包摩擦感

(一)心脏浊音界

1、正常成人心浊音界

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故正常心脏浊音界以相对浊音界表示。

2、心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病变

左心室增大:使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故称靴形心。

见于:主闭、高心病,故又称主A型心。

左心房及肺A扩大:使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增大心腰部充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子,称梨形

心。

见于:二狭,故又称二尖瓣型心。

双心室增大: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左下扩大,称普大型心。

见于:扩心病、克山病、心衰。

心包积液:向两侧扩大,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心,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是心包积液的特征。

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由于同时有心脏顺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显著,但不向下增大。

见于:肺心病。

(2)心脏移位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传统的有5个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肺A瓣听诊区

主A瓣听诊区主A瓣膜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二)听诊内容

1、心率(HR):正常人HR范围60—100次/分,大多数为70——80次/分。

>100次/分,心动过速

< 60次/分,心动过缓

2、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听诊能发现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早搏及房颤

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律心跳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较长间歇。

见于:洋地黄中毒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正常人(偶发)

心房纤颤(房颤):

听诊特点:快慢不等、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见于:二狭、冠心病、甲亢等。

3、心音:

正常人心脏搏动时可听到两个性质不同的心音交替出现,分别称为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正确区别S1和S2是心脏听诊最重要的一环。

心音产生机制

S1:主要是由于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瓣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所产生——瓣膜起源学说。故其出现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S2:主要是由于心室开始舒张时,主A瓣和肺A瓣突然关闭和血流在主A和肺A内突然减速,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其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改变:增强、减弱、强弱不等

心音性质改变:“钟摆律”——提示病情严重见于:重症心肌炎、大面积心梗

心音分裂:S1分裂见于右束支传导阻滞

S2分裂生理性分裂:见于健康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性分裂:

通常分裂最常见,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A瓣狭窄、二狭、二闭、室

缺。

固定分裂反常分裂

额外心音:在S1、S2之外出现额外的附加音,大多数为三音律。

收缩期三音律

舒张期三音律奔马律开瓣拍击音

4、心脏杂音

特点:是心音以外的异常声音,持续时间较长,性质特异,可与心音分开或连续,甚至掩盖心音。由于心脏杂音的不同特性,对某些心脏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产生机制:(1)血流加速

(2)瓣膜关闭不全见于:二闭、主闭

(3)瓣膜口狭窄见于:二狭、主狭

(4)异常血流通道见于:室缺、房缺、A导管未闭

(5)心脏异物或异常结构如心室内赘生物、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的残端漂浮,干扰血流产生湍流层而形成杂音。见于心内膜炎、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心脏杂音的听诊要点

(1)部位:杂音的最响部位与病变部位相关,其次与血流方向也有关。

(2)时期(心动周期中的时期):不同时期的杂音反映不同的病变性质。根据杂音出现的时期不同分为:收缩期杂音:器质性和功能性杂音

舒张期杂音、连续性杂音及双期杂音均为器质性杂音

连续性杂音:杂音连续出现在收缩期和舒张期。

双期杂音: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出现杂音,

收缩期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的鉴别要点

鉴别点功能性杂音器质性杂音

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

部位肺A瓣区和心尖区不定

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为全收缩收缩

强度一般为3/6级以下常在3/6级以上

震颤无 3/6级以上可伴有震颤

传导局限沿血流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心脏大小正常有心房或心室增大

(3)性质:杂音性质是指由于杂音的不同频率而表现出音色和音调的不同。心脏不同病变产生的杂音性质不同,临床上常以生活中的类似声音来形容。

按音调高低柔和:常为功能性杂音粗糙:器质性杂音

(4)强度与形态:收缩期杂音的强度可分为6级(Lemice 6级分级法)

杂音形态是指在心动周期中杂音强度的变化规律,用心音图记录,构成一定的形态,常见的杂音

形态有种:递增型、递减型、递增递减型、连续型、一贯型。

(5)传导:杂音沿着产生杂音的血流方向传导,亦可向周围组织扩散,一定的杂音向一定部位传导,所以,根据杂音最响部位及其传导方向,可判断杂音来源及其病理性质。

(6)与呼吸、运动、体位的关系

5、心包摩擦音

产生机制:同胸膜摩擦音

听诊特点:性质粗糙呈搔抓样,音调高,与心跳一致。

鉴别:与呼吸无关,屏住呼吸时其仍然存在,若胸膜摩擦音则消失。

意义:见于心包炎(TB性、风湿性、化脓性)、尿毒症、急性心梗、SLE。

血管检查

一、脉搏

脉率(P)60—100次/分,平均约72次/分,女性稍快。

注意是否与HR一致,正常人P与HR相等,房颤时P<HR——脉搏短绌。

脉律:正常人脉律规整,脉搏的节律可反映心脏搏动的节律。

二、血压

1、测量方法

2、血压标准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次改变,主要根据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获取。目前我国采

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

正常成人血压:90—140/60—90mmHg

脉压(差):30—40mmHg >40mmHg——脉压增大,并出现周期血管征。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

为高血压1、2、3级。

3、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

低血压:凡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

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心衰、心包填塞等。

双侧上肢血压差别:正常双侧上肢血压差别达10mmHg,若超过此范围则属于异常,见于多发性大动

脉炎。

上下肢血压差别: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Hg,若上肢血压高于下肢——主A狭窄。

脉压(差):30—40mmHg >40mmHg——脉压增大,并出现周期血管征。

见于:甲亢、严重贫血、主闭等。

<30mmHg ——脉压减小,见于主狭、心包积液。

三、周期血管征

意义:脉压差增高见于:主闭、动脉导管未闭、甲亢、严重贫血

1、毛细血管搏动征:正常人cap搏动很难看出,当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脉压增大时则可出现cap搏

动。方法:

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方法:

3、枪击音:指在四肢大动脉处(股A、肱A)听到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同射枪时的声音,故称枪击

4、杜氏双重杂音(Duroziez 双重杂音):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于股A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

期双期吹风样杂音即为~~。

一、体表标志

前面:肋弓下缘、剑突、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腹直肌外缘、腹股沟lig、腹中线(腹白线)、腹上角。

后面:第十二肋骨、肋脊角、腰方肌外缘。

二、腹部分区

(一)九区法

定义:在腹部作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区。

内容:右上腹部(右季肋部)上腹部左上腹部(左季肋部)

右侧腹部(右腰部)中腹部左侧腹部(左腰部)

右下腹部(右髂部)下腹部左下腹部(左髂部)

(二)四区法:

一、腹部外形

(一)正常人腹部外形

两侧对称,常描述为平坦、饱满、低平。

平坦:指前腹壁与肋缘至耻骨联合大致在同一水平面。见于正力型成年人。

饱满:前腹壁略高出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见于儿童及肥胖者。

低平:腹部稍凹陷,前腹壁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见于老年人及消瘦者。

(二)异常腹部外形

1、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

全腹膨隆

(1)腹腔积液(腹水 Ascites)

特点:腹部外形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意义:见于肝硬化、右心衰、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肾病综合征。

(2)胃肠胀气

特点:腹部呈球形,两侧腹部膨出不明显,改变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变化。

意义:多见于肠麻痹、肠梗阻

(3)腹腔巨大包块

(4)其它

局部膨隆

意义:见于腹腔脏器的肿大、肿瘤、炎性包块、局限性肠曲胀气、腹壁上的肿物及疝气等。

2、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

意义:见于消瘦及严重脱水患者,常发生在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

局部凹陷:较少见,见于腹壁瘢痕收缩。

二、呼吸运动

三、腹壁静脉

腹壁静脉显露正常

腹壁静脉怒张门静脉循环障碍:见于肝硬化及其它原因所致的门脉高压症

上下腔静脉阻塞

如何进行鉴别检查血流方向

检查血流方向的方法:

四、胃肠蠕动波

正常人腹部看不到胃肠的蠕动波,若见到明显的胃肠蠕动波则提示胃肠道发生梗阻即有外科疾患存在。

1、胃蠕动波:蠕动波自左肋缘下开始向右缓慢推进,到达右腹直肌下消失。它的出现提示胃蠕动增

强,见于幽门梗阻。

2、胃型:即自右向左的更为强烈的逆蠕动波,形态似胃的轮廓故称胃型。见于幽门严重梗阻。

3、肠蠕动波及肠型;提示肠道有机械性梗阻,见于肠扭转、肠癌等。

当发生肠麻痹时肠蠕动波消失。

五、上腹部搏动

一、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腹壁紧张度描述为腹壁柔软,当腹部有病理变化时可使腹壁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一)腹壁紧张度增加

全腹腹壁紧张度增加

1、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

《医学分子生物》习题和复习资料

医学分子生物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基因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概念: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 的遗传单位,是RNA和蛋白质相关遗传信息的基本贮存在形式, 是指存RNA序列信息和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序列信息,以及表 达这些信息所必须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大部分生物中构成基因的 核酸物质是DNA,少数生物(如RNA病毒)中是RNA。 2.DNA双螺旋结构:DNA是反方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DNA分子 是右手双螺旋、疏水性碱基堆积力和氢键是DNA双螺旋结构的稳 定力。 3.多顺反子mRNA:在操纵子结构中,数个功能上有关联的结构基 因串联排列,共同构成信息编码区。这些结构基因共用一个启动 子和1个转录终止信号序列,因此转录合成时仅产生一条mRNA 长链,为几种不同的蛋白质编码。这样的mRNA分子携带了几个 多肽链的编码信息,被称为多顺反子mRNA。 4.质粒:是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 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 DNA上。 5.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 伸,前导链连续合成,随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DNA片 段成为冈崎片段。 6.端粒酶:是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共同组成,能以自身的 RNA为模版反复延伸端粒的重复序列。 7.切除修复:切除修复是生物界最普遍的一种修复方式,通过修 复系统将不正常的碱基或核苷酸除去并替换掉。依据识别损伤机 制的不同,可分为碱基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两种方式。 8.碱基切除修复:依赖于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特异的DNA糖基化 酶。整个修复过程包括:识别水解,切除,合成,连接 9.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所贮存的遗传信息通过RNA转录和蛋白质 生物合成产生具有生物功能的RNA或蛋白质的过程。 10.氨基酰tRNA合成酶:参与肽链合成的氨基酸需要活化并与相应 tRNA结合,该过程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所催化的耗能反应。 11.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单位。 12.顺式作用元件:一个基因的调控区和结构基因位于同一个DNA 分子中的相邻部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顺式调节,相应的DNA序 列称为顺式调控元件或成顺式作用元件。 13.G蛋白三聚体:是一类和GTP或GDP相结合、具有GTP酶活性的 位于细胞膜胞质面的膜蛋白。 14.遗传病: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或者由致病基因控制的 疾病称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15.原癌基因:(是指细胞内或病毒内存在的,编码产物能促使正 常细胞恶性转化,即发生恶性变的基因)。存在于反转录病毒中 的成为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细胞中的成为细胞癌基因或者原癌基 因。 16.抑癌基因: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 当其受阻碍,失活,丢失,或其表达产物丧失功能可导致细胞恶 性转化;反之,若导入或激活它则可抑制细胞的恶性表型。 17.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 火。 18.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形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 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 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 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见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 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 间或者RNA与RNA分子之间形成,这种现象成为核酸分子杂交。 19.基因诊断:凡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体的DNA序列及其产 物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都称为分子诊断,通常又将针对DNA 的分子诊断成为DNA诊断或基因诊断。 20.基因治疗:是以改变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即通过 一定方式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DNA片段导入人体靶细胞以 矫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的基本结构:结构基因呈断裂式,以单顺反 子转录,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远小于非编码区域,存在 多基因家族。内含子等于外显子减一 3.DNA复制的共同特点 ①半保留复制方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忠实传递。 ②基因组DNA都有固定的复制起始点。 ③复制子是基本复制单位 ④双向复制形成复制泡和复制叉 ⑤半不连续复制方式客服了DNA空间结构对DNA新链合成 的制约 5.遗传密码的特点: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通用 性。 6.试述cAMP –PKA 介导的信号途径及PKA的功能 A 途径:此类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细胞外信号分子包括胰高血糖 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G 蛋白,释放活化的ɑ亚基,ɑ亚基活腺苷酸化酶(AC)。AC催化 产生小分子信使cAMP。cAMP结合PKA,通过变构调节作用激活 PKA。 B PKA通过磷酸化作用激活或抑制各种效应蛋白,继续传递信 号。①调节代谢②条件基因表达③调节细胞极性。 7.简述基因克隆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①用PCR技术获取基因 ②用反转录PCR技术获取基因③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④人工合 成基因 8.简述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导入, 筛选及克隆 9.简述基因诊断的基本流程:样品的核酸抽提,目的序列的扩 增,分子杂交,信号检测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 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 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 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 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 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精品课程网址

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entry/uqjedAc4/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 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 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资料 方剂学视频: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fjx/shikuang.htm 方剂学网络课件: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fjx/index.htm 实验中医学视频: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syzyx/shikuang.htm 中医内科学课件: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zynk/cai/ctm.rar 安装须知: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zynk/cai/setup.rtf 内科学视频: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j/zynk/shikuang.htm 针灸学网络课程http://61.129.75.54/zhenjiu/zj_demo/index.htm 辽宁中医学精品课程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article_index.asp 天津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网络教学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 帐号:test/密码:test 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50.htm里面的视频都可以下载!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http://210.38.96.15/index.htm http://210.38.96.15/zjtn/index.htm http://210.38.96.15/zynkx/CONTENT/SHIPIN.HTM http://210.38.96.15/shl/index.htm 福建中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JPKC.HTM 暨南大学精品课程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精品课程 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xlx/jxlx.htm 海南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210.37.79.3/jingpin/index.htm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诊断学http://219.221.200.61/2003/58/classonline.htm 药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3/show.asp?id=63 病理学http://219.221.200.61/g2003/show.asp?id=57 护理学基础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7 生理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33 生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5 口腔修复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52 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11.76.26/ 河北医科大学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jpkt.htm 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curriculum/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 人体解剖学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rtjp/ 病理生理学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blslx/asp/ 药理学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ylx/index.htm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shenbao/lcyx/lcyx01.htm 牙体牙髓学https://www.sodocs.net/doc/3f17754512.html,/jpkc/ytysbx/index.html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 1.(4分)骨皮质(A) ? A. 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 B. 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 C. 两者均是 ? D. 两者均否 ? A. 肾及肾周脂肪囊 ? B. 升、降结肠 ? C. 十二指肠 ? D. 胰腺 ? E. 下腔静脉 3.(4分)24小时尿量小于400 ml,见于下列情况(E)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 B. 尿崩症 ? C. 糖尿病 ? 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E. 慢性肾小管功能衰竭 4.(4分)“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描述,哪项不妥(E)

? A. 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 B. 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 C.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 D. 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 E. 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5.(4分)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哪类疾病(B)_ ? A. 细菌感染 ? B. 病毒感染 ? C. 贫血 ? D. 白血病 ? E. 免疫缺陷病 6.(4分)女,22岁,干咳,乏力2周,近五天来发烧、胸痛伴气促,胸部X光检查: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比重1.020,蛋白定量35g/L,白细胞380×106/L,红细胞210×106/L,最可能的诊断是(B) ? A. 化脓性胸膜炎 ? B. 结核性胸膜炎 ? C. 病毒性胸膜炎 ? D. 风湿性胸膜炎 ? E. 癌性胸腔积液 7.(4分)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D) ? A. 妊娠中、后期

? B. 产后大出血 ? C. 急性溶血 ? D. 高原居民 ? E. 6个月~2岁婴幼儿 8.(4分)患者尿沉渣镜下所见大型红细胞,胞浆呈葫芦状畸形,多形性变化达50%,其血尿是由哪种疾病所致(B) ? A. 急性膀胱炎 ?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 C. 尿道炎 ? D. 肾盂肾炎 ?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4分)引起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疾病是(C) ? A. 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症 ?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 血友病(甲、乙、丙) ? D. 血管假性血友病(VW病) ? E. DIC后期 10.(4分)下列有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哪一组正确(D) ? A. 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 B.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 C.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分子诊断学复习题

基因组概论一、A型题: 1。一个典型得基因不包括( ) A、增强子 B。5′非编码区 C. 3′非编码区 D。启始密码子 E。终止密码子 2. 基因序列中保守性最高得序列( ) A. 内含子 B、外显子 C、整个基因 D。5′非编码区 E。3′非编码区 3。基因组最大得生物( ) A。人 B。某些藻类 C. 某些细菌 D、某些显花植物与两栖类动物E。某些哺乳动物 4. 基因总数最多得生物( ) A、人 B。藻类 C。水稻 D。显花植物与两栖类动物 E、某些哺乳动物 5、HGP研究得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物理图 B。SNP图 C. 连锁图 D、序列图 E。遗传图 6、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不包括( ) A。秀丽线虫 B. 酿酒酵母 C. 黑腹果蝇 D。小鼠 E. 大鼠 7。后基因组计划得主要目标( ) A、基因功能比较 B、基因功能鉴定 C。基因组测序 D. 基因数据分析 E。基因结构 二、X型题: 1。基因编码得功能产物( ) A、多肽 B。蛋白质 C。tRNA D. rRNA E。某些小分子RNA 2、基因组学(Genomics)研究得内容包括( ) A. 基因组作图 B. 核苷酸序列分析 C。基因定位 D. 基因功能分析 E. 疾病基因定位 3。功能基因组学得主要特征、( ) A、高精度 B。高通量 C. 大规模 D、计算机分析 E。高分辩率 三、名词解释: 1.开放阅读框 2.密码子偏爱 3.C值矛盾 4.基因组学 四、问答题: 1.简述基因得特点与鉴别标准。 2.简述基因组学研究对医学得影响。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A 2、B 3。D4、C5、B 6。E7。B 二、X型题: 1。ABCDE 2.ABCD 3、BCD 三、名词解释: 1.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 ORF)就是由始 于起始密码子并终于终止密码子得一串密码子组成得核苷酸序列。 2.在不同物种得基因中经常为某种氨基酸编码得只就是其中 得某一特定得密码子,这种现象称密码子偏爱(codon bias)。 3.生物体得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得现象 称为C值矛盾。 4.基因组学(Genomics)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 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与基因功能分析得一门科学、 五、问答题: 1.对于数量很少得编码tRNA、rRNA与某些小分子RNA得基因,我们较易通过核酸序列加以判断。而对于数量极大得蛋白质编码基因,目前可根据其特点使用五项标准来鉴别: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 ORF);②序列特征与密码子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前言《医学影像诊断学》,包括传统X线、数字化X线成像(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等,介入放射学和超声诊断为独立教学课程。本课程就是利用上述各种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传统的X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也是本学科讲授的重要内容,CT诊断在国内已经较为普及,且诊断价值较大,因此扩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对目前应用日趋广泛的MRI也将部分章节介绍。总论部分重点讲授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图象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与限度。各论部分授课顺序均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即各个系统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疾病诊断。重点讲授正常、基本病变及疾病诊断。各系统讲授重点根据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所不同,如呼吸系统以X线及CT为主,骨关节系统以普通X线为主,中枢神经系统以CT、MRI为主。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能初步独立分

析主要影像学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能初步独立分析CT及MRI征象。教学方法上,常规使用多媒体教学,配讲议。要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解。除此,每次理论课后都有相应学时的实验课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视、听教材如X线片、CT片、MRI片、录象、标本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2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为1:1,即理论授课116学时,实验116学时,分两个学期授课。四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吴恩惠,2版,2006年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以影像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流空效应:从开始激励到信号采集有一段时间间隔,由于血液在流动,所以采集信号时,受激励的血液已经流出了切面,流入切面的是未受激励的血液,所以在图像中血液是没有信号的,称为流空效应。 PACS: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由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图像信息传输系统、图像信息存储系统、图像信息处理系统由四个系统组成。肺纹理:在肺部X线片上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 空气支气管征:当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可在实变的高密度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气支气管征(air bornchogram)。 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包括肺内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哑铃状征象. 心胸比率:心脏横径(T1+T2)与胸廓横径(Th)之比即为心胸比率(CTR)。正常≤0.5.最大不超过0.52。大于此值为心脏增大。 肺门舞蹈:肺动脉段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及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呈扩张性搏动 龛影(niche)又称壁龛,是由于胃肠道壁上的溃烂缺损,达到一定程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腔外的影像,轴位上则呈致密钡点或钡斑与器官重叠,适当加压,轮廓不改变。 憩室(diverticulum)由于胃肠道管壁的局部组织薄弱和内压增高形成,或由于管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各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消化管腔内的隆起性病变以致钡剂不能在该处充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均减少,而比例仍正常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为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发生软化 青枝骨折:儿童青枝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常见于四肢长骨骨干,表现为骨皮质发生皱褶,凹陷或隆起而不见骨折线,似嫩枝折曲后的表现 骨疲劳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又称应力骨折,系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如集中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地发生慢性骨折,到发现检查时,骨痂已形成,局部骨膜增生,部分病例可见骨皮质有裂缝。 柯莱斯骨折(colles’fracture)是指桡骨远端距离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远侧断端向背侧移位和向掌侧成角,桡骨前倾角减小或成为负角,使手呈银叉状畸形 Codman三角是由于骨膜反应性新生骨的中央部分被迅速发展的肿瘤组织破坏,两端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向外掀起而形成的三角阴影. 1.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2.软X线摄影用于软组织,特别是乳腺的检查;高电压摄影主要用于胸部检查。 3.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性支气管扩张;曲张性支气管扩张。 4.局限性胸腔积液包括: 1包裹性积液2叶间积液3肺底积液 5..结核病的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3.继发性肺结核(Ⅲ型)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5.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6.心脏大血管X表现中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较直,为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的复合影。下段弧度大密度高,由右心房组成。左心缘由三段组成上段为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起始部

分子诊断学复习题.docx

基因组概论—、A 理: 1. 一个典型的基因不包括() A. 增强子 B. 5’非编码区 C. 3’非编码区 D. 启始密码子 E. 终止密码子 2. 基因序列中保守性最高的序列() A. 内含子 B. 外显子 C. 整个基因 D. 5'非编码区 E. 3’非编码区 3. 基因组最大的生物() A. 人 B. 某些藻类 C. 某些细菌 D. 某些显花植物和两栖类动物 E. 某些哺乳动物 4. 基因总数最多的生物() A. 人 B. 藻类 C. 水稻 D. 显花植物和两栖类动物 E. 某些哺乳动物 5. HGP硏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物理图 B. SNP 图 C. 连锁图 D. 序列图 E. 遗传图 6. 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不包括() A. 秀丽线虫 B. 酿酒酵母 C. 黑腹果蝇 D. 小鼠 E. 大鼠 7. 后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 A. 基因功能比较 B. 基因功能鉴定 C. 基因组测序 D. 基因数据分析 E. 基因结构 二X理: 1. 基因编码的功能产物() A. 多肽 B. 蛋白质 C. tRNA D. rRNA E. 某些小分子RNA 2. 基因组学(Genomics )研究的内容包括( ) A. 基因组作图 B. 核苜酸序列分析 C. 基因定位 D. 基因功能分析 E. 疾病基因定位 3. 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特征。() A. 高精度 B. 高通量 C. 大规模 D. 计算机分析 E. 高分辩率 三、名词解释: 1. 开放阅读框 2. 密码子偏爱 3. C值矛盾 4. 基因组学 四、问答题: 1. 简述基因的特点和鉴别标准。 2. 简述基因组学硏究对医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l. A 2.B 3.D 4.C 5.B 6.E 7.B 二、X型题: l. ABCDE 2.ABCD 3.BCD 三、名词解释: 1.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是由始于起始密码 子并终于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密码子组成的核苜酸序列。 2. 在不同物种的基因中经常为某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某 一特定的密码子,这种现象称密码子偏麺codon bias \ 3. 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称 为U值矛盾。 4. 基因组学(Genomics )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 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苜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 五、问答题: 1. 对于数量很少的编码tRNA、rRNA和某些小分子RNA的基因,我们较易通过核酸序列加以判断。而对于数量极大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目前可根据其特点使用五项标准来鉴别:①开放阅 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 );②序列特征和密码子偏爱; ③序列保守性;④转录产物;⑤基因失活。但这些标准使用起来

医学影像诊断学4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影像诊断学1 医学影像诊断学 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64 学时适用)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9. 08 目录课程介绍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头颈部影像呼吸系统影像循环系统影像肝胆胰脾影像胃肠道影像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介入放射 2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英文名: Rad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 64(大课讲授 32,习 32)学分: ?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 余建群,主任医师, 85423155, cjr. yujianqun@vip. 163 课程负责人: 余建群课程秘书: 黄子星, 85423360, zixinghuang@hotmail 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 1 / 20

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 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 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 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四、教学计划表六、教材 1、《医学影像学》(八年制),金征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第二版(8 年制使用) 2、《医学影像学》,周翔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8 年第一版(非 8 年制专业使用)七、主要参考资料 《实用放射学(第 3 版)》,郭启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影像解剖学》,(丹麦)彼得弗莱肯斯坦(丹麦)特雷纳詹 森,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3 《人体断层解剖学》(研究生教学 用书),刘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八、成绩评定成 绩构成成绩比例 60% 考核方式笔试图片考试基础理论 知识阅片能力 20% 平时见习测验 10% 机考(见习)学习态 度、纪律 10% 观察(带习教师) 4 一、总论一、知 识点与教学要求 1、了解内容: Know: the general statu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了解: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2、熟悉内容: Be familiar with: 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复习课程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

第一节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高 热;超高热。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 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和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②;③。5.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常见的功能性低热 有:、、、。 7.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②;③。8.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③。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 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②;③。 11.临床上常见的热型 有:、、、 、、。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3.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 ②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 稽留热型() 不规则热型() 波状热型()回归热型()驰张热型() 4.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5.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6.低热是指37.3—38℃。() 7.高热是指39.1—41℃。()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2016秋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C剖析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6-08-31 17:32:37 一、单选题 1. (4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CT扫描最优越处在于 ? A. 显示软组织肿胀 ? B. 显示小的骨破坏和小死骨 ? C. 显示骨皮质破坏 ? D. 显示骨膜增生 ? E. 确定死骨的存在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 (4分)下述不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的一项是 ? A. 软组织肿胀

? B. 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并存 ? C. 片状或条状死骨 ? D. 层状及花边状骨膜反应 ? E. 骨包壳形成,骨干不规则增粗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E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3. (4分)经导管周围动脉内溶栓术,国内最常使用的溶栓药物为? A. 尿激酶 ? B. 链激酶 ? C.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D. 菱精纯抗栓酶 ? E. 蝮蛇抗栓酶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二十章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二十章第四节:导管药物灌注治疗4. (4分)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首选方法是 ? A. MRI ? B. CT ? C. X线平片 ? D. ECF ? E. DSA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骨肿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5. (4分)胰腺CT检查前口服造影剂的主要目的是 ? A. 充盈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 B. 同时观察胃病变

? C. 同时观察十二指肠病变 ? D. 排除胃内气体 ? E. 排除十二指肠气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十四章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十四章第三节:胰腺检查技术6. (4分)痰镜检查到色素细胞最常见于 ? A. 心衰引起肺淤血 ? B. 肺包囊虫病 ? C. 阿米巴肺脓疡 ? D. 支气管哮喘 ? E. 以上都不是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实验诊断学第四章 展开解析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答案

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生长特性,遗传和繁殖能力,应激能力,进化。 2 微生物发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有哪些? 在医药方面,很多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都是医学方面很重要的药品,比如胰岛素的大量制取,抗生素的大量制取等。在食品方面,酵母菌发酵制酒,醋,黄色短杆菌发酵制味精,以及一些高蛋白含量的细菌的菌体就是很好的食物。在农业方面,转基因的农作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微生物体内的质粒作载体,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圆褐固氮菌等。在生物工程方面那就更多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根据科学的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植物的育种,用到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植物,加快植物进化,选取出更优良的植株。在工业发酵,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3 为什么说微生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人类生活中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之相接触,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微生物千姿百态,有弊也有利,有害之处:它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流感病毒。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致命性的危害,但对人类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先进而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有致病性微生物入侵的时候,人体往往还得靠这些共生菌一起将它们驱除。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有一部分也意味着维持人体和共生菌之间的微妙平衡,而达到一种互利的关系。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4 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各自组成和各自特点? 天然免疫,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屏障结构为:(1)皮肤粘膜屏障—体表皮肤与腔道黏膜(2)物理屏障(3)化学屏障(4)生物屏障(5)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其效应分子有:(1)补体系统(2)细胞因子(3)溶菌酶(4〕其他分子;其免疫细胞有:(1)吞噬细胞(2)NK细胞(3)肥大细胞(4)嗜碱性粒细胞免疫效应:从即刻起到96小时之内被启动。由于是非特异性的,所以抗原识别谱广,无免疫记忆,且作用时间较短 适应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体提呈抗原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年股份自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2. 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3.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诊断学基础Z作业答案

诊断学基础Z作业5答案 (2014-10-23 19:04:49) 转载▼ 标签: 健康 A型题: 1、高钾血症就是指血清钾: A、>5、0mmol/L B、>6、0mmol/L C、>5、8mmol/L D、>5、3mmol/L E、>5、6mmol/L 2、关于HBV得叙述,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为乙型肝炎得病原体、 B、为一直径42nm得球型颗粒、 C、外层为一厚约7nm得胞膜,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内层得抗原称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 E、主要由肠道传播、 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就是反映: A、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B、远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C、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D、、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E、、肾血流量、 4、反映远端肾小管功能得试验就是: A、酚红排泌试验、 B、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试验、 5、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得原因就是:

A、化脓性胸膜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癌性胸膜炎 D、缩窄性心包炎 E、肾病综合症 6、鲜红色血丝痰常见于、 A、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 D、早期肺结核 E、、急性肺水肿 7、痰液涂片找癌细胞最好选用得染色方法: A、Wright 染色 B、Gram 染色 C、Papanicoalou 染色 D、抗酸染色 E、H-E染色 8、血清钠降低不见于 A、慢性肾炎并发尿毒症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D、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大量出汗 9、关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得血清转氨酶测定,下列哪项就是正确得? A、在发病之前,ALT与AST不高、 B、重症肝炎时一度上升得ALT,如在症状恶化得同时,ALT反而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 C、最高值可达200U 以上、 D、多数情况下AST>ALT、 E、转氨酶阳性率<80%、 10、脑脊液呈微绿色改变常见于 :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蛛网膜下腔粘连梗阻 C、病毒性脑膜炎 D、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脑膜炎 E、化脓性脑膜炎、

分子诊断学填空练习题

技术所需的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和修饰酶。 2、根据标记方法不同,核酸探针可分为放射性探针和非放射性探 针 两类。 3、微阵列芯片是由生物材料微阵列构成的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等。 4、生物信息学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各种工具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量的生物学意义。 5、分子诊断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机体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 6、分子诊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 采血输血和器官移植和药物遗传学的分子诊断。 7、PCR反应体系包含 DNA模板、寡核苷酸引物、 DNA聚合酶、 dNTP 及含有必需离子的反应缓冲液。 8、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置包括试剂贮存和准备区、标本 制备区、 扩增区和扩增产物分析区四个工作区域。 9、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化学合成法、PCR扩增法、构建基因组文库、构建cDNA文库等。 10、病毒的基因诊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11、质粒一般具有以下特性:自主复制性,不相容性,可扩增性,可转移性。

12、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化学合成法、PCR扩增法、构建基因组文库、构建cDNA文库等。 13、根据性质及来源不同,核酸探针又可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寡核苷酸探针等几类。 14、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方法、靶分子扩增技术检测方法。 1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研究内容和具体成果主要体现为三张图谱:物理图谱、 遗传图谱和序列图谱。 16、SNP的主要用途有:疾病的连锁分析与基因的定位、指导用药和药物设计和 用于进化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 17、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特点是整体性、揭示生命的动态性过程 和 体现生命现象的复杂性。 18、核酸提取的主要步骤包括:核酸的释放、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和 核酸的浓缩、沉淀与洗涤。 19、重组DNA技术所需的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和修饰酶。 20、重组DNA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重组子的筛选鉴定和外源基因的表达与分离纯化。 21、PCR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由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CT 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窗宽:是指 CT 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 CT 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 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 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 5. PACS( 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 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 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 分利用。 6.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 中、外带。 7.肺纹理:胸部 X 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 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 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 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 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 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 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 17.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 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克氏 B 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 间隔线,称克氏 B 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