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卷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共25分)

1.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弱

B.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强

C.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2.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3.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管理

4.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

5.(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

6.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A.长期预测B.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

7.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 )人为宜。

A.5—10 B.10—15 C.15—20

8.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 )原则。

A.因事设人,视能授权B.因人设职,视能授权C.任人唯贤

9.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

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

A.管理方格理论B.权变理论C.管理系统理论

10.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

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

A.60—70%B.70—80% C 80—90%

11.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 )中的观点。

A.劳克林在1896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B.塞缪尔·纽曼在193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C.弗雷德·马歇尔在1892年出版的《工业经济原理》

12.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13.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

14.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目标的( )。

A.层次性B.多重性 C. 变动性

15.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

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C.分工合作关系

16. ( )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A.亨利·明茨伯B.马克斯·韦伯C.威廉·詹姆斯

17.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 )组织结构。

A.M型B.U型C.H型

18.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模拟情景训练法( )

A. 角色扮演B.无领导小组讨论C.结构式面谈

19.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B.行为理论阶段C.权变理论阶段

20.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估计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有四种情况:需求量较高、需求量一般、需求量较低、需求量很低,对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无法预测。为了生产这种产品,企业考虑了三种方案。该产品准备生产5年,据测算,用折衷法所选择最佳方案是( )。(假设给定最大值系数为0.7)

A. 甲方案B.乙方案C.丙方案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共25分)

1.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3.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4.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5.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6.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7.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8.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9.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10.对于规模较小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来说,一般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三、名词解释共25分)

1.企业文化

2.人员配备

3.激励

4.分层控制

四、简答题(共25分)

1.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2.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3.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4.构成管理外部环境的内容有哪些

高等师范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答案—、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B 6.C 7.B 8.A 9.C 10.C

11.B 12.C 13.C 14.A 15.B16.A 17.A 18.C 19.A 20.A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20分) 1.计划改为决策

2.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改为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3.智慧改为心智模式

4.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改为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

5.销售预测改为市场预测

6.正比例改为反比例7.对8.成正比改为成反比9.对10.分层控制的方式改为集中控制的方式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2.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16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3.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4.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次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2.(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则集权程度越高。

(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如果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高,分权程度越低。

3.(1)知人善用的艺术。也就是用人用其德才,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所干扰。

(2)量才适用的艺术。帮助职工找到自己最佳的工作位置。

(3)用人不疑的艺术。对委以重任的员工,应当放手使用,合理授权,使他们能够对所承担的任务全权负责。

4.(1)社会环境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

(2)政治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3)经济环境

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

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等。

(5)文化教育环境

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6)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2.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水平、能力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矛盾关系 D.同等关系 3.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A.组织结构模式 B.权力分配关系 C.职位设置 D.管理幅度与层次 4.作为地方自治团体,法国大区行政机关的首脑是() A.大区行政长官 B.大区秘书长 C.大区特派员 D.大区议会主席 5.英国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 A.基层人员参与绩效测评 B.减轻部长管理工作负担 C.基层人员参加部长决策 D.加强部长对本部工作的控制 6.地方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称为()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分离制

7.中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群分开 8.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部门的设置依据是() A.业务性质 B.管理程序 C.管辖地区 D.成立时间 9.1992年,奥期本和盖布勒提出了() A.中央集权理论 B.法理性权威理论 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权变组织理论 10.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内设司级机构的撤消须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A.国家人事部 B.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1.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执政官 12.下列行政组织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区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精简机构 B.精简人员 C.转变职能 D.放松规制 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 A.经费 B.目标 C.人 D.人际关系 15.在划清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制度是() A.财政包干制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制 D.统收分支制

管理学基础2011重点答案·武大

○管理学基础 chapter1 1.组织的基本结构要素:6 *组织要有一个由一定的经过挑选的相互依赖、彼此合作的人员组成的集体,其成员必须按一定的角色和分工进行组合,且具有一定时间的持续性。 目标章程权力体系技术沟通物质技术装备 2.试析组织管理的职能结构:11 *如图所示:决策是管理额内核,它涉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职能的发挥;其中组织、领导、计划和控制作为基本的管理职能,体现在组织的各个方面的业务活动之间;在此基础上,管理的沟通职能、协调职能、代表职能、指挥职能、激励、监督、评价、和创造以及其他职能(文化职能)得以综合发挥。 3.简述管理的性质和管理职业素质:12 *管理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体现在管理对自然界的作用和管理科学的创造性上,后者体现在管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作用上。 自然属性:自然条件性、客观规律性、自然创造性、科学性、信息特性; 社会属性体现在: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作用。(5+5)chapter2 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当时的代表性思想主要有哪些:34.34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科学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经济效应,从根本上改变着工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式。面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传统的管理方法正经受来字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人们从多

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经纪人理论”、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 5.&分析面向未来管理学发展(如面向企业创新):53 *?近三十年来,与其他领域一样,管理学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面向未来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已成为当前管理创新的主流。其中最突出的,有以新的组织文化为背景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学习型组织与第五代管理理论、组织再造与管理信息化等。+书本chapter3 6.简述管理的社会责任的演化过程:91 *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社会责任模范经历了范伟扩大和强度增加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归为四个发展阶段:所有者与管理层、组织内所有成员、组织与具体环境中的各种成分、更为广阔的社会(产品、信誉和客户关系)及其他人(完整的社会责任)。 *第一阶段:管理者只是对组织的所有者和管理层次负责,通过寻求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管理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阶段:管理者将所承担的责任扩大到所有组织成员,为组织成员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扩大他们的权利,确保应有的各种利益。 第三阶段:管理者扩展了责任目标,包括企业产品的公平价格、可靠的质量、合格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对外业务活动信誉和客户关系等。 第四阶段:管理者开始履行其完整的社会责任。从社会整体运行的角度看,一切企、事业组织部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管理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其原则是有利于社会、他人和大众,以符合社会利益为第一的准则,与此同时对组织及成员负责。 7.&试析管理监督的社会体系结构(从哪几个方面):94 *管理的社会监督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行为监督、组织活动的后果监督、

行政组织学 易考通(含题目及答案)

1、认为组织是一个活动体,是一群人为 B动态的组织观 2、法约尔的科层组织理论是静态组织 B否 3、动态的组织观是以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 B否 4、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 ABCD 5、关于组织的四要素,柏拉图提出 B否 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 ABC 7、亚里斯多德把组织的基本要素 ABCD 8、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 BD 9、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 C 10、以下组织哪些属于群众性组织 AC 11、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 C 12、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 D 13、美国着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 ABCD 14、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 BCD 15、艾桑尼将组织分为强制性功利性和规范性 A是 16、以下哪些组织属于企业组织 ABC 17、文化性组织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要为 A是 18、以下哪些组织属于互利组织 ACD 19、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 ABC 20、依据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组织性质 AB 21、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 A是 22、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 B功利性组织

23、服务组织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的提高 B否 24、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组织属于 C服务组织 25、政治性组织是一种以追求运用分配社会 A是 26、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 D经济性组织 27、的主要受惠对象是全体公民 D公益组织 28、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和司法关一样 B否 30、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 A是 31、行政组织是追求 A公共利益的组织 32、行政组织不可以使用暴力 B否 33、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 ABCD 34、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 B19世纪末 35、理想国是的着作 A柏拉图 36、人们习惯与将的组织理论发展 A20世纪初到30年代 37、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 ABC 38、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 A是 39、韦伯的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 B否 40、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 C泰勒 41、泰勒认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 A是 42、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事务 B管理的例外原则 43、1911年泰勒发表了一书,掀起了 B科学管理原理 44、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 B否 45、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 B法约尔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国开《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行政组织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判断题 1.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对 2.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不成熟-—成熟理论”。\\对 3.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错 4.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错 5.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对 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森茨韦克。\\错 7.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 8.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 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 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对 10.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对 1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斯宾塞用“组织”来指涉“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对 12.与个别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过程相关联的更具体的力量被称为行政组织的工作环境。\\对 13.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非正式组织。\\错 14.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规范性组织。\\错 15.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对 16.规范地讲,行政组织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组织。\\错 17.韦伯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错 1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对 1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对 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错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 (本试题依据湖南师出版社仲崇高教材所编,题后为出题编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下列关于管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P11 A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 B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管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D管理的本质是控制 2.下列关于管理的职能不正确的是。() p12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协调 3.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理论下面哪个不属于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p22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认识技能 D概念技能 4.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p29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B马基埃维利提出的四项领导原理。 C孙子提出的《孙子兵法》 D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5.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p11 A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B有效实现目标 C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 D知道别人干什么 6.管理环境中的一般环境共有几种? p49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7.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 p168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8.组织文化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组织文化有四个层次,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的是()p55 A.表层组织文化 B.浅层的行为文化 C.中层的制度文化 D高层的权利文化 9.组织文化的塑造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下列哪个不是组织文化塑造的基本原则() p57 A.组织环境分析 B.重在领导 C.以人为中心 D.凸显特色 10. 早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现在意义上的企业就有了充分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的()p65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看不见的手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1.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要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对社会的贡献。P68 A. 管理者 B.企业 C. 环境 D.个人 12.计划是为了从事某些工作预先规划好的详细方案。这句话是()p81 A. 动态的含义 B.静态的含义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3.在管理实践中,假话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还渗透到其他管理职能之中他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82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计划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C.计划是组织协调的前提 D.计划是指挥实施的准则 14.组织的计划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计划目标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计划工作不包括那个过程()p89 A.环境分析 B.确定目标 C.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D.拟定可提供的方案 15.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这句话说明了()p108 A.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实施 B.决策要有明确目标 C.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D.决策的本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2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2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优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 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D、资金的合理流动 2.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为重要标准. A、情感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效率的逻辑D.高度的责任心 3.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 ). A、科研部门 B、军队 C.学校D.工业企业

4.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 A、专题计划B专项计划 C、预算 D .数量计划 5.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组织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o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价为80元.若企业日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 ). A、12500件 B、25000件 C、20000件D.40000件 7.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墓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这是( ).

A.组织的一般含义B.组织的动态含义 C、组织的静态含义D.组织的臂理学含义 8.依据控制的( )分,控制可以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A.内容B.环节 C、对象D.对象的性质 9,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稍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较少,这是否意味着该组织:( )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凋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I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10.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1.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 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 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 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 1.宏观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②经济体制。③科技、教育体制。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②经济结构。③市场利率。④汇 率水平。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 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 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 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市场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各种影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因素。 内环境: (三)企业内部条件要素 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能力要素 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管理资源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和企业文化等; 能力要素包括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等。

行政组织学试题库+答案

行政组织学试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 A.政治性 B. 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治性 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 A.1640年 B.1649年 C. 1660年 D.1688年 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 ) A.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 A. 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1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1949年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 D.国务院

12.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家篇》 C.《政治学》 D.《君主论》13.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的学者是( ) A. 汉密尔顿 B.密尔 C.威尔逊 D. 泰罗 14.《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A.威尔逊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泰罗 B.威尔逊 C. 韦伯 D.法约尔 16.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巴纳德 D. 西蒙 17.提出“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三种行政组织模式的学者是( ) A.高斯 B.里格斯 C.帕森斯 D. 弗雷德里克森18.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掌好舵而不是划桨的组织理论是( ) A.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B.决策组织理论 C.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 D.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19.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 A. 礼 B.仁 C.法 D.礼法结合 20.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组织中专业化分工的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1.主张政令统一,提出“尚同”组织原则的古代思想流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2.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首长负责制 23. 实行首长制的典型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4.下列属于美国总统的直属机构的是( ) A. 国防部 B.外交部 C.白宫办公厅 D.中央情报局25.英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

管理学基础各章重点问答题剖析

管理学基础各章重点问答题(请同学们仍然要看书) 管理及其性质。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外部环境可以理解为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构成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1)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性作用。(2)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3)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管理的作用 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 .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金钱并非是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土气(所谓士气,就是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啡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简称BPR)是迈克尔·海默与杰姆斯·钱皮在《企业再造工程》提出的新理论。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再造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的理念,对企业整个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加以彻底的改革。企业必须把重点从过去的计划、控制和增长转到速度、创新、质量、服务和成本,以便吸引顾客、赢得竞争和适应变化。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行政组织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安心下载,放心使用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O分) 1、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是(4) ①公司②学校③法院④政府 2、在古埃及掌握着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的是(2) ①长老②法老③国王④元首 3、在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全国人事的是(3) ①礼部②户部③吏部④刑部 4、在我国历史上提出政权和治权相区别,主张实行“五权分立”的是(2) 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宋教仁 5、职位是(4) ①目标与权责的结合②权责与人的结合③目标与人的结合④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6、下列不属于辅助机关的是(4) ①政策研究室②办公厅(室)③统计局④镇政府 7、影响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的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方面是(1) 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文化环境④国际环境 8、行政组织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是。(4) ①利益、目标上的不同②价值观念上的不同③性格爱好的不同④分配资源的有限 9、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核心环节是(1) ①制定目标②执行目标③检查成果④反馈 10、不属于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的是(1) ①执政党执政程度和方式的变化②行政组织的规模过度膨胀 ③行政组织职能的不断扩张④行政组织人员的变化 1: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2 )理论。 1.期望 2.需要层次 3.公平 4.权变

2: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3 )。 1.“团体动力小组” 2.“拓展训练小组” 3.“组织发展小组” 4.“T训练小组” 3:本课程教材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 3 )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1.彼得.德鲁克 2.马斯洛 3.阿吉里斯 4.约翰.法莫尔 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1 )个层次。 1.3 2.4 3.5 4.2 5: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 3 )的统一领导。 1.全国人大 2.同级人大 3.国务院 4.全国政协 6: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 4 )。 1.哈特 2.孔茨 3.西蒙 4.烈文 7: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 1 )。 1.《战略与组织结构》 2.《组织管理战略》 3.《战略管理》 4.《组织与战略》8:( 1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1.选择方案 2.科学预测 3.调查研究 4.收集情报 9:行政组织是追求( 1 )。 1.公共利益的组织 2.利润最大的组织 3.公共价值的组织 4.行政权利的组织10: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 2 ) 1.规制型管理 2.情感型管理 3.市场化管理 4.规范化管理 11: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3 )。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1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4 )。 1.罗森茨韦克 2.卡斯特 3.孔茨 4.帕森斯

管理学基础卷2答案

《管理学基础》(非经管专业)题库卷2 答案 一、填空(10分) 1. 管理就是决策 2. 数量有限、预测的结果、最优、满意 3. 需要、动机、目标、潜在的 4.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新性 5. 因事择人原则、因材器用原则、用人所长原则、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6.指挥、协调、沟通和激励 7.正规、权威性强、责任心、义务感 8.直接控制 9. 国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多种组织创新形式,主要有学习型组织、柔性化组织和虚拟企业。 10. 近细远粗 二、单项选择(10分) 1. D 2. B 3..A 4. C 5. D 6. D 7. C 8. D 9. A 10.B 三、多项选择(10分) 1. A、B、C 2.A C D 3.A C D 4. ABC 5. B、C、D 6. BCD 7. C D 8. ABC 9. ABCD 10. ABD 四、判断正误(10分) 1.B 2. A 3. B

4.B 5.B 6.B 7.B 8. A 9. B 10. A 五、简答题(20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管理是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过程的自然需要,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 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2.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内容及对实际工作的启发?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分为5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人在衣、食、住、行、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和欲望。安全需要是人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求和欲望。社交需要是人在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求和欲望。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希望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尊重需要包括人在受人尊重方面、及在自我尊重方面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在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称为人的低层次的需要,而把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称为较高级的需要。 (2)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金字塔状的层次结构,并指明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3)人的行为受到人的需要的影响和驱动。但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已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4)人的需要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同时具有这5种需要且保持它们之间的同等需要程度。这样,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一时期的主导需要。 需要层次论的应用价值在于,管理者根据五种基本需要,对组织内部员工的需要加以归纳和确认,针对员工未被满足的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实现这些需要的动机,再通过目标导向,使员工行为以组织目标为核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目标,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 3.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有哪些?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于:为职工提供在正式组织中很难得到的心 理需要和满足;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最终改变正式组织的工作情况。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在于:如果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可能会束缚成员个人发展;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思想认识上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客观必然性、必要性;在行为上为其提供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建立宣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含义(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计划。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请参见下表:

行政组织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O分) 1、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是(4 ) ①公司②学校③法院④政府 2、在古埃及掌握着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的是( 2 ) ①长老②法老③国王④元首 3、在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全国人事的是(3 ) ①礼部②户部③吏部④刑部 4、在我国历史上提出政权和治权相区别,主张实行“五权分立”的是( 2 ) 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宋教仁 5、职位是(4 ) ①目标与权责的结合②权责与人的结合③目标与人的结合④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6、下列不属于辅助机关的是(4 ) ①政策研究室②办公厅(室)③统计局④镇政府 7、影响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的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方面是( 1 ) 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文化环境④国际环境 8、行政组织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是。( 4 ) ①利益、目标上的不同②价值观念上的不同③性格爱好的不同④分配资源的有限 9、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核心环节是( 1 ) ①制定目标②执行目标③检查成果④反馈 10、不属于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的是( 1 ) ①执政党执政程度和方式的变化②行政组织的规模过度膨胀 ③行政组织职能的不断扩张④行政组织人员的变化 1: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 2 )理论。 1.期望 2.需要层次 3.公平 4.权变

2: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3 )。 1.“团体动力小组” 2.“拓展训练小组” 3.“组织发展小组” 4.“T训练小组” 3:本课程教材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 3 )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1.彼得.德鲁克 2.马斯洛 3.阿吉里斯 4.约翰.法莫尔 4: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1 )个层次。 1.3 2.4 3.5 4.2 5: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 3 )的统一领导。 1.全国人大 2.同级人大 3.国务院 4.全国政协 6: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 4 )。 1.哈特 2.孔茨 3.西蒙 4.烈文 7: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 1 )。 1.《战略与组织结构》 2.《组织管理战略》 3.《战略管理》 4.《组织与战略》8:( 1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1.选择方案 2.科学预测 3.调查研究 4.收集情报 9:行政组织是追求( 1 )。 1.公共利益的组织 2.利润最大的组织 3.公共价值的组织 4.行政权利的组织10: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 2 ) 1.规制型管理 2.情感型管理 3.市场化管理 4.规范化管理 11: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 3 )。 1.非正式沟通 2.单向沟通 3.双向沟通 4.正式沟通 1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4 )。1.罗森茨韦克2.卡斯特3.孔茨4.帕森斯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