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1.以下对科举制产生、发展、废止的脉络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新中国成立后

2.唐代继承了隋大运河的建设成果,利用运河交通形成了以北方长安为政治文化中心,依靠东南财富生存的格局,唐人记载“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这说明()A.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政治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B.大运河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唐代统治者利用大运河压迫南方人民

D.大运河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4.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

5.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A.平等开明B.民族歧视

C.大汉族主义D.少数民族至上

6.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求取佛经精义

D.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7.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安史之乱

8.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10.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成为()

A.檀渊之盟B.靖康之变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11.率领部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将领是()

A.寇准B.李纲C.岳飞D.秦桧

12.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老百姓吃占城稻大米饭B.政府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苏轼和辛弃疾讨论宋词D.勾栏里表演《窦娥冤》

1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广东沿海B.四川地区C.中原地区D.浙江沿海

14.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15.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哪一城市的经济繁荣景象()A.临安B.景德镇C.泉州D.东京

16.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

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1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民族知识普及读物《走进中国回族》。书中一定会谈到回族形成于()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1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资治通鉴》B.《史记》C.《三国志》D.《汉书》

19.中国封建社会丞相制度的形成和终结分别是在()

A.秦朝和明朝B.秦朝和清朝C.夏朝和清朝D.夏朝和明朝

20.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的是()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贸易的兴盛D.商帮的活动

2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22.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标志这一趋势的顶峰是()

A.设立锦衣卫B.废除宰相制度

C.设立东厂D.设立军机处

2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网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D.吐蕃

24.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个说法的法律依据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