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随着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新规范的颁布,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发现沥青用量的范围普遍偏窄,并且偏低,影响了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在这里,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沥青面层的最佳沥青用量的计算和各位同行、专家作一个探讨。

1 规范的规定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的实际密度(ρs)、空隙率(VV)、饱和度(VFA)、稳定度(MS)、流值(FL)五个指标中,对OAC影响最大的是VV和VFA两个指标。按新规范的规定:(1)试件的理论密度采用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只有当粗集料的吸水率>

1.5%时,才采用表观相对密度与表干相对密度的平均值;(2)试件的密度测定,当吸水率>2%时,采用蜡封法;吸水率<2%,采用水中法和表干法;(3)沥青的体积百分率(VA)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ρa——油石比,%;

ρs——试件的视密度,g/cm3;

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ρw——常温水的密度。

(4)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MA)由沥青体积百分率(VA)和空隙率(VV)相加而成。

2 发现的问题

在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中,发现按此法得出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很窄,很难正确地设定最佳沥青用量,勉强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路用性能也不够理想。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地研究和试验论证,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在于:试件的实际密度的测试方法;理论密度的计算;空隙率的计算。

3 解决的步骤

为了精确地计算最佳沥青用量OAC,我们采取以下做法:

(1)马歇尔试件密度的测试以浸水有无气泡为准,一旦出现气泡,就采用蜡封法,不以吸水率2%为界。

(2)矿料的间隙率(VMA)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G

——矿料的单位重,g/cm3;

ρs——试件实测密度,g/cm3;

Ps——油石比,%;

V

——矿料的单位体积,即单位重时的体积;

P1……Pn——各矿料占总矿料重的百分比,%(矿料总和为 );

γ’1……γ’n——各矿料表干相对密度,g/cm3。

(3)试件的理论密度(ρt)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γ

α——沥青相对密度,25/25℃;

P

a

——油石比,%;

γ

1……γ

n

——各种矿料的表干相对密度和表观相对密度的均值,g/cm3。

(4)试件的空隙率(VV)采用下式计算:

VV=(1-ρs/ρt)×100

(5)沥青体积百分率(VA)采用下式计算:

VA=VMA-VV

(6)饱和度(VFA)采用下式计算:

VFA=VA/VMA×100

采用以上的方法计算:(1)较好地避免了由于试件表面开口空隙对试件实际密度的测试造成的误差;(2)采用矿料表干相对密度直接计算矿料的单位体积,能实际地反映矿料间隙率的大小;(3)由于无法准确测出沥青渗入矿料表面开口空隙的量,因此采用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干相对密度均值计算理论密度较为精确。

4 实际的运用

以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沥青上面层AC—16B型为例。

4.1 级配

表1

4.2 集料、填充料试验汇总

表2

4.3 沥青试验汇总

表3

4.4 采用规范的计算方法所得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

表4

根据以上的数据绘得的沥青用量与各项技术性质关系曲线求得:

表5

4.5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所得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

表6

沥青用量与各项技术参数的关系见图1。

图1

据图1得:

表7

4.6 结果

据规范算得结果(表5),允许沥青用量范围较窄,考虑±3%误差范围,最佳沥青用量OAC只能取4.5%;而按照新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表7),允许沥青用量范围较宽,使我们能

结合这条路等级和地理位置选择OAC为4.8%。

AC—16B型沥青混合料是有别于AC—16Ⅰ和AC—16Ⅱ的折型级配混合料,它含有较多

的大于4.75mm的粗集料,在试验段的实际施工中,最佳沥青用量采用4.5%,密水性差,粒

料的粘结、抗变形和耐磨能力不够理想,而采用4.8%,从测试结果来看,较好地达到了沥

青上面层所要求的热稳性,构造深度,抗渠化能力的要求。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范围估算

第 1 讲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最佳沥青用量问题研究

0 问题的提出
?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 核心内容之一 ? 马歇尔试验法需要拟定5个沥青用量进行击实 试验,试验工作量既大,试验周期又长。 ? 如何减少马歇尔试验工作量,而又不影响最佳 如何减少马歇尔试验工作量 而又不影响最佳 油石比的确定应是积极探索的问题。 ? 估算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范围或最佳沥青用量

一、马氏设计方法简要回顾 马氏设计方法简要回顾
?矿料级配设计
z 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对高速公路和 级公路,宜在工程设计 宜在工程设计 级配范围内计算1~3组粗细不同的配合比, 绘制设计级配曲线 分别位于工程设计 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 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 z 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 量,分别制作几组级配的马歇尔试件, 测定VMA ,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 初选 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 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4


二、估算法确定最佳油石比范围的 技术思路
? 考虑到最佳油石比不过是上述较大沥青 含量范围内的一个点值,所以,在进行 了各种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 了各种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 对密度的测试与矿料级配设计后,先不 进行马歇尔试验 而是依据空隙率 矿 进行马歇尔试验,而是依据空隙率、矿 料间隙率及沥青饱和度等技术标准的要 求 通过相关公式的推演 计算 来寻 求,通过相关公式的推演、计算,来寻 求最佳油石比的范围,认为同时符合上 述体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构成最佳油石 比范围。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92—96)中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按表2选定。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即可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沥青混合料类型表2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模板

控制编号:TJSZ—512—02 报告编号:2005—LQ0752 委托协议编号:2005—LQ0752 报告总页数:12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AC—13型改性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GTM配合比设计方法) 委托单位: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 天津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报告日期:2005年07月27日

报告批准: 报告审核: 负责人及报告编写: 参加人员: 注意事项:1.本报告无质检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涂改作废。 3.本报告结果只对来样负责。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39号邮编:300074 电话:(022)23351120

1. 任务来源 受路桥集团一局内蒙古二赛项目二合同委托,进行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原材料性质分析 二赛一级公路二合同表面层采用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各原材料产地为:内蒙朱日和石料厂产玄武岩粗集料,朱日和石料厂产机制砂、天然砂,苏尼特右旗碱矿产石灰岩矿粉及生石灰粉;盘锦中油辽河沥青有限公司产SBS改性沥青。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 3.1 沥青 对石油沥青按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该SBS改性沥青样品符合I-C级沥青技术要求。

3.2 矿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和生石灰。 3.2.1 粗集料 粗集料规格为10mm~15mm、5mm~10mm、3mm~5mm,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各项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3.2.2 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和天然砂,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各项指标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每平方用量规范要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乳化沥青每平方用量规范要求 篇一:沥青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工艺标准 3.1沥青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标准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2编制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xx)《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xx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xx《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05-9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及要求 1.沥青等材料已检验、试验完毕。 2.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2材料准备及要求1.乳化石油沥青(1)乳化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2)乳化石油沥青可利用胶体磨或匀油机等乳化机械在沥青拌合厂制备,乳化剂用量(按有效含量计)宜为沥青用量的0.3%~0.8%。制备乳化石

油沥青的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宜为40~70℃,石油沥青宜加热至120~160℃,乳化剂沥青制成后应及时使用,存放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2.液体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使用前应由试验确定掺配比例。 3.煤沥青 (1)煤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煤沥青使用期间在储油池或沥青灌中储存温度为70~90℃,并应避免长期储存。经较长时间存放的煤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测,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4.集料(1)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矿料要求,颗粒状集料(大于1㎜)应选用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耗的砂石集料。 (2)稀浆封层所需集料适宜用矿渣、碎石,不适宜用轻质材料、页岩及泥岩等。对于小于5㎜的细集料,应选用坚硬、干燥、洁净、无泥土和有机杂质,级配适当、砂当量不低于445%的石屑或砂。 5.填料:可用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等作为填料,要求松散、干燥、不含泥土。 6.水:水质应满足洁净水标准,盐水、工业废水及含泥水不能使用。 7.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规格和用量见表3.1-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阶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三 阶段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配比设计阶段:目的是确定已有矿料的配合比,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第二阶段——生产配比设计阶段:目地是确定各热料仓矿料进入拌和室的比例.并检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第三阶段——生产配比验证阶段:目的是为随后的正式生产提供经验和数据。 1、目标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设计基本上是在试验室内完成的,是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和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配合比例称为目标配合比。具体设计步骤: (1)混合料类型与级配范围的确定 (2)原材料的选择与确定 (3)矿料级配选用 (4)进行马歇尔试验 (6)路用性能检验 (5)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2、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调整要结合拌和楼进行,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拌和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连续式拌和楼,对于连续式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整只要调整到冷料仓的流量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就可以加热拌料了,不需要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类是间歇式拌和楼,要对集料进行加热、筛分,而后在各热料仓称重、回配,回配的比例,就是生产配合比。由于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与目标配合比各矿料的配合比例会有所不同,就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现场称二次级配。生产配合比调整的目的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冷料仓的流量使之符合设计合成级配要求,对间歇式拌和楼则还要确定出各热料仓矿料的配合比例。具体设计步骤:(1)冷料仓流量的调整 (2)确定各热料仓矿料配合比例 (3)确定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 目标配合比是在试验室完成的,生产配合比虽然启动了拌和楼,但没有正式拌料,生产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正式拌料,并铺筑试验路。同时对配合比作进一步的调整,并最终将配合比确定下来,作为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依据,此配合比称为生产标准配合比。生产标准配合比是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确定拌和温度和进行混合料材料、性能分析。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题计算题50道

1、现有三组混凝土试块,试块尺寸都为100mm×100mm×100mm,其破坏荷载(kN)分别为第一组265、255、320;第二组310、295、280;第三组320、220、270,计算三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答:分别比较每组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是否超过中间值的15%,结果表明: 第一组中只有最大值320超过了中间值的15%,所以直接去中间值260kN,其抗压强度为 f=260×1000÷100×100×0.95=24.7MPa 第二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均未超过中间值的15%,所以首先计算平均值,其抗压强度为 f=(310+295+280)÷3×1000÷100×100×0.95=28.0MPa 第三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了中间值的15%,所以试验无效。 2、已知某普通水泥混凝土,其水胶比(W/B)为0.45,砂率(SP)为35%,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M w为185kg,,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的掺量(M f)为水泥用量(M c)的15%,减水剂掺量(M j)为2.5%,假定其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为2400kg,试计算其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若工地所用砂的含水率为3%,碎石的含水率为1%,求: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答:胶凝材料总质量=M w÷W/B=185÷0.45=411.1kg M c=411.1÷1.15=357.5kg

M f=411.1-357.5=53.6kg 因为,M砂+M石=2400-411.1-185=1830.9 且SP=35% 所以,砂质量M砂=631.4kg,碎石质量M石=1199.5kg 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粉煤灰:砂:石=357.5:185:53.6:631.4:1199.5(1:0.52:0.15:1.77:3.36) 施工配合比:水泥用量M c =357.5kg 粉煤灰用量M f==53.6kg 砂用量M砂=631.4×(1+ 3%)=650.3kg 石用量M石=1199.5×(1+1%)=1211.5kg 施工配合比为水泥:水:粉煤灰:砂:石=357.5:185:53.6:650.3:1211.5((1:0.52:0.15:1.82:3.39) 3.有一根直径为20mm的HRB335钢筋,其初试标距为断后标距为119.2mm,其断裂位置如下图: 20mm o S 65 .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材料准备 按相关试验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法,取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沥青及矿料试样。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材料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各项性质,当检验不合格时,不得用于试验。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所处的结构层位选定。 (2)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 各国对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D)同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的关系均有规定,除前苏联规定矿料最大粒径分别为面层厚度的0.6倍与底基层厚度的0.7倍外,一般均规定为0.5借以下。我国研究表明:随h/D增大,耐疲劳性提高,但车辙量增大。相反h/D减小/车辙量也减小,但耐久性降低,特别是在h/D≤2时,疲劳耐久性急剧下降。为此建议结构层厚度人与最大粒径口之比应控制在h/D>2。尤其是在使用国产沥青时,h/D就更接近于2。例如最大粒径的30-35mm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7cm,D为20-25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5cm,D为1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最小结构厚度应为3cm。 只有控制了结构层厚度与最大粒径之比,才能拌和均匀,易于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3)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 (4)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 ①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析试验。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同时测出各组成材料的相对窃度”供计算物理常数备用。 ②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各组成材料的筛析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③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 a.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2.36和4.75删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限。 b.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一般道路、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c、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3.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计算的方法求得。但是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按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方法修正,因此理论方法只能得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计算新论 随着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新规范的颁布,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发现沥青用量的范围普遍偏窄,并且偏低,影响了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在这里,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沥青面层的最佳沥青用量的计算和各位同行、专家作一个探讨。 1 规范的规定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的实际密度(ρs)、空隙率(VV)、饱和度(VFA)、稳定度(MS)、流值(FL)五个指标中,对OAC影响最大的是VV和VFA两个指标。按新规范的规定:(1)试件的理论密度采用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计算,只有当粗集料的吸水率> 1.5%时,才采用表观相对密度与表干相对密度的平均值;(2)试件的密度测定,当吸水率>2%时,采用蜡封法;吸水率<2%,采用水中法和表干法;(3)沥青的体积百分率(VA)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ρa——油石比,%; ρs——试件的视密度,g/cm3; 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ρw——常温水的密度。 (4)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MA)由沥青体积百分率(VA)和空隙率(VV)相加而成。 2 发现的问题 在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沥青面层试验段施工中,发现按此法得出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的很窄,很难正确地设定最佳沥青用量,勉强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路用性能也不够理想。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地研究和试验论证,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在于:试件的实际密度的测试方法;理论密度的计算;空隙率的计算。 3 解决的步骤 为了精确地计算最佳沥青用量OAC,我们采取以下做法: (1)马歇尔试件密度的测试以浸水有无气泡为准,一旦出现气泡,就采用蜡封法,不以吸水率2%为界。 (2)矿料的间隙率(VMA)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G ——矿料的单位重,g/cm3; 料 ρs——试件实测密度,g/cm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设计方法

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批准人: 状态: 持有人: 分发号: 11月1日批准 11月25日实施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 电话:、2600330 传真: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 1.1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经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在温度60℃、轮压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 1.2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1.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3.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才来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1.3.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1.3.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

AC25沥青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综合设计试验报告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1班 学号:631301030109 姓名:邱麟栋 指导老师:黄维蓉、赵可 完成时间:2016 年 5 月—2016 年7月

目录 1. 设计试验目的与内容 (1) 1.1 试验目的: (1) 1.2 试验内容: (2) 2. 验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 (2) 2.1 沥青 (2) 2.2 粗、细集料 (3) 2.3 填料 (3) 3.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 3.1 矿料筛分与级配曲线 (4) 3.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6) 4. 配合比设计试验 (14) 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14) 4.2 冻融劈裂试验 (14) 4.3 车辙试验 (14) 4.4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检验 (17) 4.5 渗水试验 (17) 5. 配合比设计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沥青混合料综合设计试验体会 (19)

AC-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1.设计试验目的与内容 1.1试验目的: 随着国内外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对于路面而言,随着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品质不断提高,路面形式不断翻新和发展,如从砂石路面,块石路面逐渐演变为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直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各类新型沥青路面。但随着交通量逐年递增,重载、超载车辆的比例日益增加,使得交通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面对这一现状,传统的沥青路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公路的需求。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等。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了解熟悉材料的组成结构、基本技术性质(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等)掌握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参照规范推荐的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过试验设计满足工程要求的下面层AC-25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在原材料(沥青、矿料)选择好的基础上,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明确目标级配范围。在此基础上熟悉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马歇尔试件成型、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路用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计算与分析等);同时了解各地区的气候分区、降雨量和各季节的气温等,在进行综合设计试验时各等级公路的交通量、设计车速等也必须考虑。 通过理论知识和参考文献的学习,得知重庆处于为夏热冬温地区,气候分区为1-4-1,本地年平均温在18℃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6-8℃,7月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常年降雨量在1000-1450mm,满足气候分区为1-4-1的特征。所以将本溪综合设计试验背景设定在重庆地区的一级公路上,该公路沥青路面层采用

燃烧法测沥青含量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采用燃烧炉法测定沥青混合料量中含量,也适用于对对燃烧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分析。 2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 2.1 燃烧炉 2.2 试样篮:可以使试样均匀地摊薄放置在篮里。能够使空气在试样内部或周围流通。2个及2个以上的试样篮可套放在一起。试样篮由网孔做成,一般采用打孔的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做成,通常情况下网孔的尺寸最大为2.36mm,最小为0.6mm。 2.3 托盘:放置于试样篮下方,以接受从试样篮中滴落的沥青和集料。 2.4 烘箱:温度应控制在设定值±5℃。 2.5 天平:满足称量试样篮以及试样的质量,感量不大于0.1g。 2.6 防护装置:防护眼镜,隔热面罩,隔热手套,可以耐高温650℃的隔热罩,试验结束后试样篮应该放在隔热罩内冷却。 2.7 大平底盘(比试样篮稍大),刮刀,盆,钢丝刷等。

3准备试样 3.1按本规格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宜趁热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合,待温度下降到100℃以下时,称取混合料试样,准确至0.1g。 3.2当用钻孔法或切割法从路面上取得的试样时,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然后置烘箱125℃±5℃加热成松散状态,并至恒重;适当拌合后称取试样质量,准确至0.1g。 3.3当混合料已经结团时,不得用刮刀或铲刀处理,应该将试样置于托盘中放在烘箱125℃±5℃加热成松散状态取样。 4试验方法和步骤 4.1将燃烧炉预热到设定温度(设定温度与标定温度相同)。将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 f输入到控制程序中,将打印机连接好。 4.2将试样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4.3称量试验篮和托盘质量m1,准确至0.1g。 4.4试验篮放在托盘中,将加热的试样均匀地摊平在试样篮中。称量试样,试样篮和托盘总质量m2,准确至0.1g。计算初始试样总质量m3(即m2-m1),将m3作为初始的试样质量输入燃烧炉控制程序中。

最佳沥青含量计算

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研究 曹先扬 1 胡钊芳 1 邵腊庚2 (1 江西省公路管理局南昌 330006) (2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长沙 410076) 摘要:对25种沥青混合料,采用5种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试验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现行OAC方法和美国Superpave方法确定的沥青用量对应的体积指标均满足工程要求。两种方法确定的沥青用量差值平均仅为0.0368%,说明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是适合的。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方法 0 前言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沥青用量太大易导致泛油和车辙,沥青用量太小易出现耐久性问题,如水破坏、沥青老化等。因此,寻找一种合理的沥青用量确定方法,使得所确定的沥青用量适中就显得尤为关键。 为了寻找一种合理的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结合交通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参照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五种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进行比较。五种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如下: ①我国现行规范的方法:采用OAC1与OAC2的平均值,称为OAC; ②日本的方法(我国以前规范的方法):采用各项马歇尔试验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的中值(相当于现在的OAC2)作为OAC(统一暂称为OAC2); ③美国MS-2原来的方法:求取密度及稳定度最大值及空隙率中值(相当于4%)相对应的3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相当于我国规范的OAC1)作为OAC(统一暂称为OAC1); ④MS-2 1995年版的方法:按空隙率4%确定沥青用量,由此沥青用量检验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采用各项马歇尔试验指标都符合规范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的中值(相当于现在的OAC2)作为OAC(统一暂称为OAC4); ⑤美国Superpave方法:由空隙率4%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统一暂称为OAC sup)[1]; 本文主要是引用大量数据对这五种方案进行比较论证,以确定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了比较的方便,第④种方法不单独比较。 1 试验数据及统计分析 选取近年来7条新建或改建的高等级公路(河南商丘—开封高速公路、京珠段耒阳—宜章高速公路等沥青面层混合料室内马歇尔试验数据。对每次配合比分别采用OAC1、OAC2、OAC、OACsup四种方法确定沥青用量(各指标要求见表1),并计算各种方法所得沥青用量对应的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值,结果见表2。 指标要求 现行规范要求空隙率3%~6%,实际上若设计空隙率为6%的话,假设现场压实度达到97%,那么现场空隙率将达到9%(有研究证明,空隙率小于8%路面不渗水,而大于8%的话路面将会出现大量渗水),再考虑施工中出现的沥青混合料摊铺的不均匀性,局部地方空隙率会更大,空隙率过大,极易出现耐久性问题,如水破坏、沥青老化、疲劳破坏等等,所以规范空隙率要求值应降低,空隙率在3%~5%范围内是合适的。

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检验类别:委托试验 委托单位: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试验单位: 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批准日期:2010年5月21日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 邮政编码:410015 电话:3 传真:3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 试验报告

主检: 审核:审批:

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

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

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采用AC-13C型级配。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施工地点为热带雨淋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35℃左右,最高气温40℃-45℃,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相应的工程级配。 2.AC-13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 (1)集料:取样地点为萨哈采石场。碎石规格和数量:0/0.3mm3.4kg, 0/2.36mm13kg,0/4.75mm22kg,0/16mm19kg,9.5mm20kg, 16mm29kg。 (2)沥青:道路石油沥青60/70,重量5kg。 (3)沥青抗剥离剂:江西省上饶市恒大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3.按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0℃,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5℃。 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的确定

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用量的确定 河北省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筹建管理处(石家庄市 050021) 【内容摘要】: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是近年来沥青路面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加入纤维后,使得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和水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同时,由于纤维的加入,原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会有所增加,本文从比表面积的角度进行分析,定量的计算出矿料和纤维的总表面积,从而计算出纤维面积对矿料总表面积的影响,为确定加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纤维比表面积沥青用量 1.0概述 现代交通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国外几十年和国内十几年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实践,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突出的工程问题是路面的使用寿命不足和路面的早期损坏。目前,在改善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一方面是改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结构、多碎石(SAC)结构、大粒径沥青混凝土(LSAM)等;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善沥青性能品质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增强抵抗变形能力,如SBS 改性沥青、SBR改性沥青、PE改性沥青等。近年来,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加筋材料以改善其整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应用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博尼维(BoniFibers)纤维对沥青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 2.0博尼维(BoniFibers)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 博尼维是1970年由美国DuPont(杜邦)公司的化学工程师Boni Martinez研制开发的,这种纤维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由KAPEJO公司拥有该项专利。BoniFibers于1998年引进中国,首次在新疆高速公路、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应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省份的省道、国道项目也进行了应用。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如下: 直径:0.02mm±0.0025mm 长度:6.35mm±1.58mm 比重:1.36±0.04

AC_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

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 报告日期:************ 检测编号:*************

**************检测有限公司 第1页,共6页 检测报告 检验项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样品规格AC-13C 委托单位************** 检验类别委托检测 工程名称样品名称 70#沥青、破碎卵石、机制 砂、矿粉 生产单位集料规格70#沥青、机制砂0-5、石灰石碎石5-10、破碎卵石 10-15、矿粉 抽样地点样品数量 石料各100kg、矿粉50kg、 70#沥青20kg 送样者送样日期 见证人证号 使用部位沥青路面工程

检验依据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主要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SYD-4508F 自动双通低温沥青延度仪;SYD-2801F 型低温针入度;SYD-2806E 全自动 沥青软化点试验器; Φ300mm 国家新标准方孔砂石筛;PG6002-S 电子天平; HZ101-3S 电热鼓风干燥箱;DSD-2电动砂当量仪;DM-II 型洛杉机搁板式磨耗试验机;CF-B 标 准恒温水浴;LMS-3电脑数控马歇尔稳定度仪;H-1826.5F 沥青混合料理论密度仪负压 表;LJS-2数控大型马歇尔击实仪等。 检验结论 AC-13C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矿粉:0-5:5-10:10-15=5%:42%:29%:24%; 沥青用量(油石比):4.5% 。混 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签发日期: 日 备 注 该检验报告仅对本次送样检验结果负责。 批准: 审核: 检测: 1材料 第2页,共6页 1.1沥青材料 AC-13C 采用70#沥青。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 1.2集料筛分 AC-13C 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破碎卵石、碎石。破碎卵石规格有: 试验项目 沥 青 实测性能 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 )0.1mm 25℃ 70.0 60~80 延 度(5cm/min )cm 15℃ >100 ≥100 软化点(R &B )℃ 51.0 ≥46

沥青表干法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 核心提示: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5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5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成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1.2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2、仪具与材料 2.1浸水天平或电子秤:当最大称量在3kg以下时,感量不大于0.1g;最大称量3 kg以上时,感量不大于0.5g;最大称量10kg以上时,感量5g,应有测量水中重的挂钩。 2.2网篮 2.3溢流水箱:如图1所示,使用洁净水,有水位溢流装置,保持试件和网篮浸入水中后的水位一定。 2.4试件悬吊装置:天平下方悬吊网篮及试件的装置,吊线应采用不吸水的细尼龙线绳,并有足够的长度。对轮碾成型机成型的板块状试件可用铁丝悬挂。 2.5秒表。 2.6毛巾。 2.7电风扇或烘箱。 3、方法与步骤 3.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3.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3.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min—5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本规程T0707的蜡封法测定。 3.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 作业指导书第2页共4页第1版第0次修订 参照规程编号JTJ052—2000 文件代号SYS-120 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修订稿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材料准备 按相关试验规程规定的取样方法,取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沥青及矿料试样。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材料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各项性质,当检验不合格时,不得用于试验。 2.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可以根据级配理论,计算出需要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但是为了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通常是采用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来确定。按现行规范规定。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所处的结构层位选定。 (2)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 各国对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D)同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的关系均有规定,除前苏联规定矿料最大粒径分别为面层厚度的倍与底基层厚度的倍外,一般均规定为借以下。我国研究表明:随h/D增大,耐疲劳性提高,但车辙量增大。相反h/D减小/车辙量也减小,但耐久性降低,特别是在h/D≤2时,疲劳耐久性急剧下降。为此建议结构层厚度人与最大粒径口之比应控制在h/D >2。尤其是在使用国产沥青时, h/D就更接近于2。例如最大粒径的30- 35mm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7cm,D为20-25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结构层厚度应大于4-5cm,D为1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最小结构厚度应为3cm。

只有控制了结构层厚度与最大粒径之比,才能拌和均匀,易于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3)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 (4)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 ①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根据现场取样,对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进行筛析试验。按筛析结果分别绘出各组成材料的筛分曲线,同时测出各组成材料的相对窃度”供计算物理常数备用。 ②计算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各组成材料的筛析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电算法,计算符合要求级配范围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比例。 ③调整配合比。计算得的合成级配应根据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 a.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和删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中限。 b.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一般道路、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限。 c、合成的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或有合理的间断级配,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再三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过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3.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