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解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解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解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解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辨认。“环佩”,古时女性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评解

《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网师园唐诗笺》帮腔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确实如此。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

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要传递的。昭君未能见知于君王,诗中对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思,这是千百年世代积累的更为普遍的更为深厚的情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词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hè)赴荆(jīng)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明妃:指王昭君。 一去紫台连朔(shuò)漠,独留青冢(zhǒng)向黄昏。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去: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廷。连:通,到。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省识:旧识。省:曾经。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篇一: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句解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 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

【K12学习】《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诗文: (出生地:昭君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释“壑”“赴”“荆门”“尚”“明妃”。“壑”:山谷,山沟。

“赴”:奔向,投向。 “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尚”:还有。 “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 (昭君一生的悲剧)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释“连”“向”“青冢”“紫台” “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 “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悲伤与相会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解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 1.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鉴赏】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诗歌,都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本诗是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 B.首联点出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这雄伟的山川,正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C.诗歌颔联营造出了昭君墓那种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面两句诗形成了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D.颈联写皇帝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空”字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 16.如何理解尾联中的“怨恨”,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春江花月夜》中,描绘了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就像撒了一层洁白的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 _________。” ⑵杜甫的《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了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 ⑶《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自己与友人登上泰山山顶所见到的雪后美景: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15.B“‘群山万壑赴荆门’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错,应是侧面烘托,正面描 写是直接写昭君的形象,这里是通过山壑来表现人物,属于侧面烘托。16.①琵琶曲《昭君怨》含有一种幽怨之情;②昭君远嫁匈奴,身世凄苦, 借琵琶曲表达内心的哀怨之情;③杜甫有才能不被重用,昭君有才貌不被赏识,两人有相同的身世遭遇,杜甫借咏怀昭君抒发了内心的悲愤之情。 17.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宛、甸、霰、频烦、苍、烛。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赏析 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原文、译文、鉴赏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说课稿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以下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首。本单元的唐诗学习,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意趣。《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旨在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且在《咏怀古迹》之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一首,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在诵读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的内容。

因此,高二语文诗词教学应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同时注重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青冢、画图、出塞等历史典故;体会温雅深邃的“昭君三怨”,深入理解昭君形象;理解借古伤今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初步分析昭君的去国和远葬之怨,在分析中理解温雅深邃的千载之怨,在理解中感悟作者个人的家国情怀,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体悟到诗人由昭君之怨上升到个人、国家之思的深沉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诗歌鉴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深入分析和理解昭君从刚开始的去国再到念国最后远葬的“三怨”。 (二)教学难点 (新课程强调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杜甫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生命时时流露出极大的人文关怀,他在《咏怀古迹》中抒发的情感尤其深沉,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人对昭君形象的刻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作者借古伤今的情怀,进一步上升到作者自己个人的际遇以及对国家的深沉情感,体味作者在暮年之时人生真善到美的沉淀。 四、说教法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歌鉴赏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歌鉴赏 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

《咏怀古迹》(其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也有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她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生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昭君。没错,昭君出塞的故事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以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即使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不过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个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板书:题目、作者)(此处一定要熟,并使语言自然) 二、解题 师: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诗歌能够分为哪些类? 生:咏史怀古诗、思乡怀人诗、羁旅行役诗、宫怨闺怨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 师:请同学们来看题目,从“咏怀”这二字能够看出这是一首诗属于哪一类?(此处教者手指黑板,然后面对学生发问,速度稍慢,并以此稳定情绪) 生:咏史怀古诗。 师:什么样的诗歌是咏史怀古诗呢? 生: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而写的诗歌。简单说就是借古人古迹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标题)师:那同学们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咏史怀古诗? 生: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师:从诗题和诗句内容来看,大家认为本诗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其实这是一首散曲,并不是诗歌。但鉴于我们学过的咏史怀古诗有限,我们姑且将它算做咏史怀古诗。潼关是地名。这是作者登临潼关古塞时,怀古思今,写下的一首抒情名篇。诗人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不禁思绪万千,最后一针见血的得出“百姓苦”的结论,抒发了作者对天下人民深处战火灾难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此处对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以表扬或鼓励性质的点评)在必修四中,我们还要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我们再回来看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先找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从朗读的情感或节奏方面适当点评或指导,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相关。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X X一X X一X一X X。) 师:看题目我们会发现,咏怀古迹后面有个(其三),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一组组诗,我们今天所学的仅仅其中一首。 师:没错。《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诗组,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三、赏析诗歌:(此处安排学生齐读并对全体学生发问):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译文 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地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皇宫离开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

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学情分析: 教参按时间顺序第一次入编唐代杜甫诗歌,所以务必详细介绍杜甫那个时代的时代特点,文化特征及其时代精神,便于横向迁移到其他作家作品的阅读,能够很好的知人论世。 重点难点: 1.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2.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 四、诗歌大意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歌属于体裁,从内容上看属于题材。(2分) (2)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昭君怨恨什么?借昭君的怨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七言律诗,咏史诗。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写出了昭君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写出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

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昭君悲剧的根源怨恨的根源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二: 16.诗题中的“古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1分) 17.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 18.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16.明妃(昭君)村或昭君故里 17.C 18.答案示例一:适合。昭君的怨恨忧思是一种永远怀念故土的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廖仲安)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廖仲安)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最新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咏怀古迹(其三)》(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咏怀古迹·其三》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课型:讲授课、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杜甫诗歌特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 【原文】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

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