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浅析中国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1].doc

orpesnauseoydanreschnofrmercauseF螄

mecaushcdyuansepoF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膈中国国际储备及调整

接贸一

蒄08

08

膁学号:

袅杨小会

一、

二、袃中国国际储备规模是否合理

芀(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薀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是相当快的。2009 年底,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已达到 2.4 万亿美元。如此巨大的数额,为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国际支

付能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诸如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都与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密切相关。

表 1 中国近几年外汇储备总表(2005—2008 年)单位:10亿美元羂

艿China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aster list

蚅年末蒀外汇储备

肈 2005 螇 818.872

螂 2006 膂 1066.300

袇 2007 袇 1528.249

膃 2008 蚀 1946.030

羇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约占国际储备的95%,所以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迅速,且规模大。2006 年底,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国际储备最多的国家。

薄(二)从影响国际储备总量的因素分析中国的国际储备规模

莁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虿国际储备代表对国外资源的购买力,保持储备就意味着用于投入国内的资源减少,客观上牺牲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任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因此不能说我国大量的国际储备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然而,我国国际储备的确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国际储备约有 95%为外汇储备,并且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大,在此着重分析过多的外汇储备的影响。

肇(1).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为了吸引外资而大量举借高息外债,另一方面通过种种优惠措施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05 年底FDI 累计6200 亿美元),代价是显然的。实际上,截至2005 年底,我国的外债规模为2810.45 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越外债余额。超出外债偿付的需要。我国在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每年还以高成本从国外大量引进外资和借取外债, 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 , 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 其潜在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羄与此同时 ,外汇储备作为金融资产并没有转化成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生产

要素 , 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 不能用于扩大投资 , 进而不能创造新的国民收入 , 又是一种资源的闲置。

蝿(2).过度的外汇储备面临大量汇率风险损失。

莇外汇储备总是以某些主导型货币构成,这些货币本身的币值波动,引发了外

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结算币种是美元,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由美元构成;而近年来美元不断大幅贬值,相对欧元和日元来看,我国过高的外汇储备必然发生大量的汇兑损失。同时,我国的外债来源广泛,特别是欧洲和日本,欧元和日元币值坚挺又增加了我国的偿债负担。这显然在经济上是极不合理的。

膇数据表明:中国 70 %的外汇储备都由美元资产组成 , 而在过去的 3 年里 , 美元贬值 15 % , 以 2001 —2004 三年外汇储备的平均值 4500 亿美元计算 , 在美元贬值过程中 ,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缩水约 650 亿美元 , 可以说是经历了巨大的损失。

莅(3).过多的外汇储备容易诱发通货膨胀。

薁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稳定

汇率的目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会对国内货币的供给产生影响。

蒀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央行为了防止本币升值,不得不

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被动地买入外汇,释放本币从而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芇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 , 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

强。近几年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 , 大量国际资本从合法或非法的渠道流入国

內,推动了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因外汇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

的投放 , 从而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以致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薂(4).外汇储备过高 , 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芃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造成外汇储备连年累积 , 在政治上,人民币升

值压力加大 , 美、日和欧盟的许多国家相继在不同场合要求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已成为事实。

腿(5).过度的外汇储备诱发强大的汇率投机压力。

芆理论上,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本币发生升值是

必然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有可能促使大量短期资本流入,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首先,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冲击;其次,加大中央政府操

纵货币政策的难度,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最后,大量投机资本可能会投资于房地产等行业以待人民币升值,引发经济“泡沫”。

羃(6).巨额的外汇储备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

蚁根据 IMF 的有关规定 , 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 , 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于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款, 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 还可以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0 %的中长期贷款, 利率也较优惠。相反 , 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贷款 , 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羈2、经济开放度和对外贸况

莆据我国商务部最新统计,伴随着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攀升,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80%,但经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尚不能简单地得出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或过低的结论。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基本趋势是相吻合的。按市场汇率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购买力评价标准,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则显得过高大。虽然无法明确判断需要多少国际储备,但可以明确两点:一是我国需要大量的国际储备 ;二是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并没有因为我国的国际储备数量不足

而不利我国经济发展。

莄3、我国外汇管制的严格程度

莃我国现在实行的外汇制度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

的浮动外汇制度。我国已经实现了经常项下的可自由对换,而且将逐步实现金融

项下的可自由兑换。因此我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

螇通过以上分析,我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但可以明确我国目前的储备数量

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

蒆(三)从确定国际储备是否适量的参考指标

螅1.国际储备/进口额 :25%

袁根据 2006 年的数据,中国的外汇储备额为10663 亿美元,进口额为10056

亿美元,只从外汇储备来看,我国的储备就远远大于 25%的指标。我国的国际储

备远远大于三个月进口用汇。

螀2.国际储备/外债 :50%

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稍早公布,截至 2010 年 3 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 4,432.36 亿美元,而我国国际储备额约为24000 亿美元。国际储备/外债的值约为541.47%,远大于 50%。

袂3.适度的国际储备区间 :下限为经常储备量 ,上限为保险储备量

薃经常储备量的含义:保证一国正常经济增长所需进口不致因储备不足而受影

响的储备量 .从上述国际储备 /进口额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际储备远大于进口所需。

蕿保险储备量的含义 :既能满足国际收支逆差的弥补,又能保证国内经济增长所需的实际资源投入的储备量。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长期高额顺差,并且经济高速增长。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数量是满足上限要求的。

蚆(四)对我国国际储备的评价

芃从国情来看,中国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但中国现在的国际储备量是能满足

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的,而且有剩余。因此,中国国际储备数量过多。

(五)

(六)肀对规模的调整或建议

芈1.严格控制国际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螆为了抑制国际储备的规模和速度,我们可以严格控制外债增长速度,以减轻

将来偿还外债本息的负担。严格控制资本金融项下的短期资本的流入,避免短线

炒作。

蚃2.适当消减部分国际储备

螂在现有国际储备量过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一部分外债,减轻将来

还本付息的负担。提前偿还外债可以防止偿债年份过分集中及偿债高峰期的过重

压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冲击。将部分外汇储备作转化成技术、设备、生产资料等

生产要素,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 用于扩大投资 , 进而创造新的国民收入。也可

以用在提高人民素质,生活质量等方面。

莀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袆我国持有大量的国际储备,从根本上是应为我国经济存在很多问题。要从根

本解决国际储备的问题就要对我国经济进行调整,弥补我国经济的不足。我国应

着重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出口产业,扶持和培育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和产品,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产业化结构调整。在出口商品结构已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变到以一般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基础上,实现以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最终实现外贸出口增长方式从一般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飞跃。

肄4.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膀进一步放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限制,包括对旅游、留学等外汇汇兑的限制,逐步取消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意愿续结售汇,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扩大人民币的浮动幅度,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扩大外汇交易主体、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提高外汇交易规模,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同时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腿5.加强合作签定区域多边货币互换协议

袆区域货币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外汇储备的持有水平。我国可

在“ 10+3”框架下建立外汇储备库,即在清迈协议和亚洲债券基金合作框架

内,稳步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促进本地区资金的合理利用和金融稳定,减少对美国等金融市场的依赖。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一方面可以减少贸易双方为平衡贸易收支而持有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对区域内发生短期对外支付困难的成员国进行融资 ,也减少了为防范金融危机或突发事件而持有的外汇储备水平,达到减持外储的目的。同时由于部分东亚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同度逐渐上升,应大力推动人民币债券在东亚国家的发展 ,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亚洲核心货币。

蒅6.建立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制度

羂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外汇管制的趋于放松,中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应当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应当包括运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等。

同时应增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透明度,及时披露外汇储备的投资损益状况,进一步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

袈二、中国国际储备的结构

羅(一)中国国际储备的结构

薂从我国 1990 年到 2003 年的国际储备构成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的构

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外汇储备约占96%。据统计我国外汇储备构成比例大约是:美元资产 70%,欧元资产 20%,日元资产 10%。

莀表二:中国国际储备结构包括黄金国际储备(百万美元)

肃国际储肂黄金储蚀外汇储膅在 IMF 蒄特别提

肅年份的头寸比重款权比重备额备比重(%)备比重(%)

(%)(%)

薀 1990 葿 30209 芅 2.06 袅 94.65 节 1.43 芈 1.86 莅 1991 芆 44308 蝿 1.43 芁 96.29 蒅 0.98

1.3 1992 21230

2.87 91.58

3.57 1.98 1993 22999 2.66 92.17 3.06 2.1 1994 53560 1.21 96.38 1.41 1.01 1995 76036 0.87 96.77 1.6 0.77 1996 107676 0.59 97.54 1.3 0.57 1997 143363 0.42 97.58 1.58 0.42 1998 149812 0.42 96.76 2.37 0.45 1999 158336 0.38 97.69 1.46 0.47 2000 168855 0.34 98.06 1.13 0.47 2001 218698 1.41 97.01 1.18 0.39 2002 295202 1.38 97.02 1.26 0.34 2003 412225 0.99 97.82 0.92 0.27

平均值135893 1.2164 96.237 1.6607 0.8857 .5 29 14 14 14

(二)、对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现状的分析

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是指对储备资产的配置,通过确定这些资产之间的最佳构成比例,达到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目的。

1.我国国际储备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性。

一国的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构成,国际储备中这四个组成部分各自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是不同的,它们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会导致整个国际储备总体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从上表中我国的平均外汇储备约占

96.24%,最新数据显示该比例以达到98%。明显其他三种储备所占比例很低。2007 年 6 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 1.1%,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采用3%~ 5%的水平,更是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76.1%、德国63.2%、意大利 66%等。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比较稳定,几乎没

有变动过。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和黄金储备占储备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主要的形式。综上所述,我国国际储备中四个组成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很

不平衡的。

2.外汇储备自身结构的不平衡

(1)、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不平衡。外汇储备的来源,即外汇储备的供给。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迅猛: 2003 年底达到 4,033 亿美元; 2004 年底达到 6,099 亿美元; 2005 年底达到 8, 189 亿美元; 2006 年 2 月底达 8, 536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 2006 年达到 10,663 亿美元; 2007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 15, 282 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以 2006 年底国际收支来看,经常项目顺差 2,498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00 亿美元,共形成顺

差2,598 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减少 128 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 1.36 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 3.1 亿美元。可见,外汇储备的来源中,主要是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经常项目顺差占比较大,结构不平衡。

(2)、外汇储备的储备币种不平衡。在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大约是 70%左右。 1999 年 1 月欧元成功启动后,各国对欧元的前景自好。我国将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转换为欧元,使我国有了一定的欧元自

欧元诞生后,国际储备的货币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尽管如此,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比较高。

(3)、外汇储备的成本与收益不平衡。高额的外汇储备,其成本与收益存在

着严重的不匹配现象。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匹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各种各样不计成本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使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流入成本与收益明显不平衡,尤其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严重的流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高回报、大规模的投资渠道,我国

在外汇储备的运用上只能依赖于美国国债等少数投资工具,投资渠道单一,受益

率较低,机会成本较大。

(三)对结构的调整

根据以上分析,对结构的调整措施:

1.储备货币多元化。

我国目前储备货币较单一且侧重于美元,而我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对外经济活动的对象有多元化的趋势,势必要求我国要注重储备货币结构的多元化。

适度提高欧元比重。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大约有18%左右是欧元,可见应将欧元的比重适度提高。从现实的经济因素来看,近年来欧洲经济飞速发展,欧元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中国与欧洲经济、贸易和金融业的合作日益密切,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适度增加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适

当降低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中 60%-80%还都是美元,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美元的比重只有 41.6969%。这表明美元仍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首选货币,但由于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逐步削弱。因此,适当降低美元的比重是防范外汇储备风险的必然选择。

2.投资组合策略多样化

截至 2005 年 6 月底,中国投资于美国长期债券的金额为4850 亿美元,占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68%。其中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国债的比率为57%、投资于美国政府机构债券的比率为36%、投资于美国企业债券的比率为7%。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投资于美国财政部国债的比率过高表明中国对美国的长期债权投资过于重视安全性而忽视了收益性,中国投资于美国证券的最大问题在于投资于股权的比例过低,仅为 0.47%。而与此相比,日本为 16%,英国是47%,加拿大是 72%。与亚洲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中国投资于海外股权的比例也是最低的,例如,新加坡为 62%,韩国为 0.9%。

我国政府偏重于债权投资,忽视了股权投资;偏重于政府债,忽视了机构债

和企业债;偏重于信用货币投资,忽视了黄金投资;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忽

视了收益性。目前,无论是用外汇储备满足进口需求的指标衡量,还是用外汇储备满足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衡量,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过了充足性和合理性要求的数量,因此,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势在必行

为有效地分散风险 ,也可以投资到近来比较强势的欧元等币种上 , 增加它们在总的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 以对冲一部分风险。加强投资 , 创造经济效益。将一

部分外汇储备投入到国外的基金、债券、房地产等各种投资渠道 , 获取收益 , 以更好地利用外汇储备。

3.考虑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黄金等物资储备

在适当时机,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黄金等物资储备。在黄金方面,我国

的黄金储备 2005 年 9 月末的 600 吨 ,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例偏低,有专家曾建议将黄金储备增加到外汇储备的 3%~ 6%。在石油方面,我国已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47%,储备应保持在消费90天的战略储备量。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ü 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à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à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сследований,не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