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用、改造作用、强制作用

19、依法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法律依据是( C )。

A、宪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

20、依法从重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法律依据是( B )。

A、宪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

21、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中的严肃是指( A )。

A、执法必严不能手软

B、十分细微严防偏差

C、不枉不纵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

22、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中的谨慎是指( B )。

A、执法必严不能手软

B、十分细微严防偏差

C、提高警惕有反必肃

D、不枉不纵

23、稳、准、狠的关键是( B )。

A、稳

B、准

C、狠

D、既稳又狠

24、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B )。

A、公安工作要从过去的依靠政策转变为依靠法制

B、公安法制与公安政策各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C、有完备的公安法制就不再需要公安政策

D、掌握公安政策是领导的事,了解法律才是民警的事

25、下列政策中哪项属于公安刑事政策( C )。

A、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B、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

C、给出路政策

D、管理从严的原则

26、保安服务公司性质是( C )。

A、社会上的一支治安行政力量

B、国家的统治工具

C、有偿保安服务的经济实体

D、群众自治性的治安组织

27、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其精神中包括( D )。

A、主要方面是公安机关

B、主要方面是群众

C、主导方面是群众

D、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

28、公安工作的群众,广义的理解是( D )。

A、专指普通劳动者

B、专指相对于公务员而言的老百姓

C、所有的中国人

D、人民大众

29、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 B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C、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D、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方针

30、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 B )。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C、“严打”的方针

D、“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31、现行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是( A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条为主

C、独立体系,垂直领导

D、党委党组集体领导

32、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属于( B )。

A、政治领导

B、行政领导

C、思想领导

D、垂直领导

33、政法委员会是( A )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A、党委

B、政府

C、公安机关

D、政协

34、“警察中立化”,是( B )。

A、一切国家适用的原则

B、西方多党制国家的政治需要

C、完全是虚伪骗人的

D、荒谬的

35、对地方公安机关实行实际领导的同级党委有( D )。

A、镇党委

B、乡党委

C、矿党委

D、县党委

36、地方党委对同级公安机关的实际领导包括以下的党委( A )。

A、地委

B、学校党委

C、工厂党委

D、区党委

37、地方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属于( A )。

A、政治领导

B、行政领导

C、业务领导

D、垂直领导

38、党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包括以下的党委( A )。

A、县党委

B、区党委

C、乡党委

D、街道党委

39、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人民警察( B )。

A、只能在工作时间履行

B、非工作时间也可以履行

C、不能在非工作时间履行

D、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在非工作时间履行

40、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D )。

A、职责是可以履行的

B、权力是必须行使的

C、职责与权力是一回事都必须行使

D、职责是必须履行的

41、下列说法哪个是对的?( A )。

A、狭义的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

B、广义的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

C、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

D、公安机关的职权包含了警察权

42、下列内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的是( A )。

A、查找迷失儿童和下落不明的人

B、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可以给予警告、罚款和处罚

C、对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

D、盘问检查

43、属于公安机关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的内容是( C )。

A、劳动教养审批权

B、发布戒严令

C、发布通缉令

D、警告

44、下列属于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是( C )。

A、死刑执行权

B、没收财产执行权

C、紧急优先权

D、执行管制权

45、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刑事方面的权力有( D )。

A、取缔

B、许可

C、罚款

D、执行管制

46、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包括( D )。

A、警告

B、限期整改

C、吊销执照

D、使用警械

47、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合法

B、严肃、准确、合理、谨慎

C、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D、合理、公正、迅速、适度

48、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B )。

A、调整社会关系

B、维护社会稳定

C、处置紧急状态

D、完善公安法规

49、社会治安秩序是由( C )确认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A、婚姻法

B、民事诉讼法

C、公安法规

D、公司法

50、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是( D )。

A、警告

B、限期整改

C、吊销执照

D、使用警械

51、保安服务公司的性质是( C )。

A、社会上的一支治安行政力量

B、国家的统治工具

C、有偿保安服务的经济实体

D、群众自治性的治安组织

52、我党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C )。

A、国家政治保卫局

B、中央社会部

C、中央特科

D、延安市公安局

53、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D )。

A、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B、依法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

C、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4、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 B

A、打击职能与预防职能

B、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

C、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

D、侦查职能与治安行政管理职能

55、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是( D )。

A、警告

B、限期整改

C、吊销执照

D、使用警械

56、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4月,最早建立中心城市公安机关的是( C )市。

A、北京

B、上海

C、哈尔滨

D、广州

57、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是( B )。

A、中央特科

B、国家政治保卫局

C、中央社会部

D、中央公安部

58、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是( C )。

A、杨奇清

B、邓发

C、罗瑞卿

D、彭真

59、警察概念是指( D )。

A、警察机关

B、警察人员

C、警察作用

D、警察行为

60、中国警察行政制度正式建立于( D ) 。

A、1949年11月

B、1931年11月

C、1937年10月

D、1905年10月

61、关于国家与警察的关系体现在( A )。

A、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B、社会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C、当国家产生以后,逐步产生了警察

D、当警察产生以后,逐步形成了国家

62、警察是( B )。

A、在国家产生之前产生

B、与国家一同产生

C、在国家产生以后产生

D、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警察

63、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成立了担任警察职能的( B )。

A、公安委员会

B、治安委员会

C、工农民警局

D、国家安全委员会

64、英国人罗伯特·比尔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始建于( C )。

A、1790年

B、1801年

C、1829年

D、1809年

65、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认为,警察是与( D )同步产生和发展的。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原始社会

D、国家

66、公安学从总体上说属于( B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交叉学科

D、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时期、(古代警察)时期、(近代警察)时期。

2、(1829)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比尔)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1905)年在北京建立的(巡警部)。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公安行为)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公安控制

)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国家公安力量)及其指导下的(社会治安力量)。

9、公安客体是我国(公安控制)中公安行为的(作用对象)。

10、公安客体分为(公安第一客体)和(公安第二客体)。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惩罚)和(处置)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维护)和(服务)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矛盾)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

14、人身、财富、信息、自然环境、抽象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公安第一客体和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社会关系

)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有社会危害性事实、有行为责任者、违犯公安法规、有必要依法采取公安行为实行防治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刑事犯罪行为、治安违法行为、治安事件、治安事故

18、治安危害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过失型)和(故意型)。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20、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受公安法规保护的社会关系)。

21、1927年12月,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中央特科)。

22、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执法机关。

24、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延安市警察队),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队伍。

24、(1939)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社会部)。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专政)的职能和对人民(民主)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基础条件)。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管理社会安全事务),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这就是(国家政治保卫局)。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和(控制改造)的各种手段。

31、从1949年到1966年,共召开了(十四)次全国公安会议。

32、(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我国公安机关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33、新时期,我国公安工作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基本思路。

34、在公安工作中,首要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

35、国家安全是指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不受侵犯及(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36、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37、社会治安秩序是专门由(公安法规)所确认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38、公安专业工作主要包括的三大类别是: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39、公安机关职责是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40、《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41、《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公安机关必须履行的职责有(14)项。

42、狭义的警察权是(公安机关权力)的同义语。

19、4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是(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武装方面)的权力和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

4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控制监督系统由下列四个方面组成:(思想控制)、规范控制、组织控制和(群众控制)。

45、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合法)、准确、(及时)、适度。

46、公安机关全力实施程序方面的监控是事前控制、(同步控制)和事后控制。

47、公安行为是我国公安主体能动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一种(国家行为)。

48、公安行为的必备要素是(公安组织要素)、(公安意识要素)、(公安实物要素)、(公安信息要素)。

49、公安组织要素即公安行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形态)。

50、公安意识要素即支配公安行为的(精神形态)。

51、公安实物要素即保障公安行为的(可感物质形态)。

52、公安信息要素即为公安行为导向的(信息形态)。

53、公安组织要素的作用是能动地(掌握和运用)其他三要素的社会力量。

54、公安意识要素的作用是对公安机关的性质有一定(决定作用),对公安工作有(指导作用),对公安行为有(规范作用)。

55、公安实物要素的作用是其他三个要素(发挥实际作用)的物质基础。

56、公安信息要素的作用是公安主体系统(内部互相联系)的中介信号。

57、公安行为要素整体结合原则之一是(人)的主导原则,应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

58、公安行为要素整体结合原则的齐备原则要求,四个基本要素(不可缺一),每个要素对另外三个要素都有(相互依赖)关系。

59、公安行为要素整体结合原则的互补原则要求,四个基本要素彼此有(相互促进)、(相互补益)的作用。

60、公安行为要素整体结合原则的协调原则要求,四个基本要素要建立(无序到有序的协调)状态。

61、公安行为要素整体结合原则的补缺原则要求,克服四个基本要素中的(瓶颈阻滞)现象,把(总和效果)提高起来。

62、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63、(毛泽东)同志1950年9月对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的指示确定了我国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

64、我国现行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65、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

66、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是依法实行的(行政领导)领导。

67、在我国各种(政治)力量中,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作。

68、公安工作根本原则中所谓“实际上受党委直接领导”,是指从地方公安机关与(同级)级地方党委的关系上来说的。

69、公安工作根本原则中所谓“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是指从公安工作与

的关系来说,公安工作必须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70、(与党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可以处理两个最有决定意义的政治关系,一是(公安机关与群众)的关系,二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71、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在公安工作上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72、在一切监督力量当中,(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73、周恩来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委领导)是针对垂直领导的。

74、毛泽东同志提出群众路线就是针对(神秘化)的。

75、周恩来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出党委领导是针对(垂直领导)的。

76、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我国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77、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的方面是(公安机关)。

78、公安群众工作中实行功利激励,即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

79、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80、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81、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基本精神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

82、公安政策对公安法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作用和(补充作用);公安法制则以其更突出的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保证公安政策的实。

83、严肃与谨慎是辩证的统一,是坚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84、依法从重就是依照(刑法)规定,在(量刑幅度)内从重处刑。

85、依法从快就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审结案件。

86、公安政策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调整作用)。

8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

88、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要稳、准、狠,其中(准)是关键。

89、公安法制由公安立法、(公安执法)、公安执法和(公安法制的监督)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90、公安法规是含有(公安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91、在公安法规实施中要处理好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的关系。公安守法是(基础)环节,公安执法是(主导)环节。

92、(公安立法)是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的依据,是(公安法制)的首要环节。

93、公安执法必须落实到公安守法的(基础之上)。守法是执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94、必须处理好公安立法、公安执法、公安守法以及监督的全面关系,使之(互相衔接)、(互相促进),结合成公安法制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完备的公安法制。

95、从法制的部门性质上区分,公安法制总体上属于(行政法)体系,但它包含着(刑事司法)的法制内容。

96、公安守法有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守法,一是(公安人员)的职务守法。

97、公安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以(公安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以调整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98、公安法规的实施就是通过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

9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长远战略方针)。

10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实质,是依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综合地发挥(全社会治安积极因素)的整体功能,(标本结合地)全面解决治安问题。

10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要求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标是指对(已发生的案件和事件)依法处理,治本是指从(产生案件与事件的本源)入手去解决问题。

10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工作范围,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103、实现综合治理的核心是“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104、综合治理的战略性指导原则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0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提出和制定的客观依据是(治安问题)“社会综合症”。

106、综合治理发挥治安积极因素整体功能的灵魂是(民主集中制)。

107、综合治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和落实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是“(打击)”。108、(积极的预防工作),是综合治理中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109、围绕治安(开展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110、综合治理工作中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加强治安行政管理)。111、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是加强有关综合治理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112、综合治理工作中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犯的特殊预防工作,是对违法犯罪分子(改造)的一工作。113、治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的损失值来表现自己。114、治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自己。115、治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损失)的值来表现自己。116、对治安成果所作的评价的“效率评价”,指的是(狭义)的治安效益。117、对治安成果所作的“作用评价”,即(广义)的治安效益。118、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公安要素。119、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要素的公安要素)。120、治安效益观即公安工作的(价值)观。

发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

1.新古典主义: 2.发展经济学: 3.隐蔽失业: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 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 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 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3.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四、论述题(30分):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1.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2.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3.隐蔽失业: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失业”。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压力问题是发生在货币工资经济发展之前的自给经济环境里的。由于大家庭制度的存在,许多家庭成员依靠有限的土地产品在低于自给的水平下也可以生存下去,许多在工资体系下本来要挨饿的人受亲属的维持而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对发展的定义多种多样, 目前,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 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可以称为“绝对不发达”。全部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无非是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社会都在寻求某种基本形式的自尊。这种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一旦社会流行的观念将物质福利当作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物质上欠发达的人们要感到有尊严就变得困难了。发展因此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获得尊严的途径。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2013年最新权威警务硕士考试大纲解析 《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 (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的考生复习使用) 本大纲解析严格按照大纲编写,知识点详细明确,参考警务硕士命题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内部教学教材以及导师教材,课件教案等,独家编著而成,资料权威,是在职民警报考警务硕士的必备书籍。购买一本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知识点详细解析的教材就能省 下购买各本教材的费用,节省复习时间,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资料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一本纸质版《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内容涵盖公安基础、公安法制、侦查、治安四部分考点,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 第二部分: 随书我们会赠送如下纸质版资料: 1、2013警务硕士初试考研英语(二)词汇综合一套; 2、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4、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5、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6、2011年警务硕士复试治安管理或刑事侦查的复试真题一套; 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试警察英语口语模拟题十套(含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电子版配套专业课教案、大纲、习题课件等专业课资料 2013年警务硕士大纲解析配套的电子版专业课资料 严格按照大纲和考试内容编写分为公安学基础知识,公安法制,刑事侦查和治安管理四大部分题库附有标准答案。 1、2012年警务硕士初试试题(警务硕士在读回忆整理,内部保真) 2、公安学基础: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3、公安法制:(1)公安行政法学(2)刑法学(3)刑事诉讼法学的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4、治安: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习题,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等。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经济学基础》试卷( A卷) 考试形式: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确填写清楚,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 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D、以上都不是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E、不一定 6、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C )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 A、面粉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发展经济学学习题库

发展经济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常数 D.变量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6.已知某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15%,名义利率是8%,则实际利率为( B ) A.-8% B.-7% C.7% D.23% 7.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8.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9.熊彼特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活动不包括( D ) A.引进一种新产品 B.开辟一个新市场 C.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D.扩大生产规模 10.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是( D ) A.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损害 B.社会生产效率下降 C.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可能消失 D.以上三项 11.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D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两类知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两类知识是( B ) A.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B.技术知识和属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D.工程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1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14.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A ) A.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假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D.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济学基础》试卷( A卷) 考试形式: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确填写清楚,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 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D、以上都不是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E、不一定 6、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C )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 A、面粉 B、大白菜 C、点心 D、大米 10、若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方的总收益:( C ) A、增加 B、保持不变 C、减少 D、不一定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4、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6、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7、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8、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的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岩石圈的地质作用。 9、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10、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

11、剥蚀作用:各种外界地质营力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作用。 1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13、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 1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5、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 16、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7、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8、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9、晶体习性:生长条件一定时,同种晶体总能发育成一定的形状,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结晶习性。 20、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21、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I(v+m)=IIc。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要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达到供求平衡,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2、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补偿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要保持平衡,即;I(c+v+m)=Ic+IIc。社会生产要按照原有规模不断地进行,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就必须能够补偿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公安学的表述中,体现公安学总特点的是() A.公安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B.公安学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能科学的内容 C.公安学的研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D.公安学是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律 2.公安立法的出发点是() A.公安机关职能 B.公安机关宗旨 C.公安机关性质 D.公安机关职权 3.下列属于公安实物要素的是() A.治安保卫委员会 B.暂住人口登记表 C.治安拘留所 D.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方案 4.公安机关对醉酒后在饭店里打骂服务员的张某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A.治安行政处罚权 B.治安行政强制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5.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要分工合理,统一步调,功能齐全。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原则中的() A.行政对应原则 B.机构精减原则 C.统一规范原则 D.整体效能原则 6.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 B.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公安机关与上级公安机关的关系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活的灵魂是() A.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个文明 8.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制度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处罚法 D.人民警察法 9.新被录用的人民警察的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公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和反映,体验了()

完整版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word格式文档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济学基础》试卷(A卷) 1 3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C)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5 6 7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B)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C) 10 益: 11 C、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都在减少 D、总效用减少,边际效用增加 12、假设只有两种商品可供消费,如果你的预算一定,你怎样选择两种商品的数量来使得你的效用最大?(B) A、使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B 、使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相等 C 、全部消费价格低的商品 D 、全部消费边际效用高的商品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C ) A 、总产量会一直增加 141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前世界上基本经济制度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一 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2、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3、经济学家根据与厂商数量的程度,把现实中的市场分为、、寡头市场和四种类型。

地质学基础试题八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