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考点及试题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考点及试题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考点及试题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考点及试题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考点评述:作为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是同学们的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考试中频频出现,是考查的重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或纠错的形式出现。

熟悉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温度。

重点2:物态变化

考点评述:在中考试题中一般从这三个方面考查:物质状态的转化及其状态转化时吸热或放热;分析图像;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沸腾图像考查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

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

20摄氏度”。

4、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

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

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生活中常见温度值

人正常体温37℃洗澡水温40℃一般室内23℃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

冰箱冷藏室0℃以上火柴的火焰温度是800℃

重点2: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变成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

升。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

最后变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温馨提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考查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注意1: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

①AB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②BC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熔化过程。

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

③CD段物质处于,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④B点表示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熔化,物质处于;

⑤C点表示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

注意2:晶体‘凝固’图像(“冷却”过程)

(★注:晶体凝固和晶体熔化相反)

①DC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放热降温过程。

②CD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过程。

凝固特点: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③BA段物质处于,表示液体放热降温过程。

④C点表示达到凝固温度,但没有凝固,物质处

于;

⑤B点表示刚好完全凝固,物质处于。

“冬天为了防止车箱里的水凝固,驾驶员师傅常在水箱里加些酒精,因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凝固点低

二、汽化(吸热)

1、汽化定义:物质由变为的过程。

2、汽化两种方法:和。

3、蒸发:只发生在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注意:只要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就都可以蒸发。

②蒸发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③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④使液体蒸发加快的方法:(“减慢蒸发”与之相反)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例1.在室内,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例.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什么

注意:风的本质是空气的流动,但不能改变温度。

b.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干燥的温度计也放

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例3.多油的热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因为。

例4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

D.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处

4、沸腾: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⑴实验器材组装:(从下往上)

将点燃的酒精灯置于铁架台的底座上,根据酒精灯的火焰调节铁圈

高度,再根据烧杯中的液面调节温度计的高度.

⑵实验现象:

气泡变化:(1)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

(2)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

温度:(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2)沸腾时,温度(沸点)。

⑶★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液体的沸点与有关)

⑷沸腾条件:1. ;2.

(5)对沸腾图像的观察:

①沸腾特点:

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AB段为沸腾前,BC段指沸腾过程(即沸腾时)

③t2﹣t1为沸腾所用时间

④A点对应的温度为水的初温

⑤T点为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水此时的沸点)

如果T=100℃表明此时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如果T<100℃表明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如果T>100℃表明此时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沸腾和蒸发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区别:①沸腾只在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②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进行;

③沸腾剧烈蒸发缓慢;

④沸腾时液体温度,蒸发时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

三、液化(放热)

1、液化定义:物质由变为过程。

2、液化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注: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即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会液化成小水珠)(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注:“压缩体积”如:打火机、杀虫剂、燃气罐、灭火器、火箭燃料(将气体压缩体积的好处:便于“便于贮存和运输”)

注:水蒸气是气体,肉眼是看不见的。

注:“白气”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水珠,是液体。

温馨提示: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把“白气”误认为了是气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我们看的“白气”,它不是气体,而是小“液滴”,是液体。

3、自然中的液化现象有:雾、露、雨、“白气”(热气)

4、“汽化、液化”有关的几个现象:

例1用注射器吸进一些纯酒精,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这是现象;再推动活塞,又会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这是现象。

例2. 100℃的水蒸气遇到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吸热):物质由直接变为过程、

凝华(放热):物质由直接变为过程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

观察“碘”中的物态变化

现象:实验中加热时,固态碘消失,有紫红色碘蒸气出现()

冷却时,紫红色碘蒸气消失,有黑色颗粒状固态碘出现()

常见物态变化:

液化现象:雨、雾、露、‘白气’凝固现象:冰雹、冰块

凝华现象:霜、雾凇、雪、冰花

自然现象成因物态变化名称雨当云层中有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合并成大水珠时候,便形成雨。液化

云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汽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

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形成云。

液化,凝华

雾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

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液化

露在天气较热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

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上。

液化

霜,雪霜是水蒸气在地表遇到0度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如果高

空中温度为0度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水便以雪的形式降

回地面。

凝华

冰雹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的气流带回到气温在0

度以下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在小冰珠下落的时候,外层受热融化

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得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在

升入高空,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的反复过程,形成较大的

凝华,融化,凝固

用物态变化解释雨雪云雾霜冰雹的成因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气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

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2、下列选项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5、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冰球,当上升气流托不住他们时候,就下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零刻度线位置。

(3)请指出如图甲所示的操作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应记为________℃。

甲乙

6、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小明同学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妈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他的体温,使用前,小明的妈妈应该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 ℃,他________(选填“正在”或“没有”)发烧。

8、如图1-2-4所示为海波的凝固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凝固点是48 ℃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min时海波已全部凝固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____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 ℃,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态。

10、冰糖葫芦如图1-2-6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__(填“液化”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

蘸上糖浆,等糖浆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13. 桂芳将两个内径不同的水银温度计,分别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使玻璃泡与水接触部分相同,观察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不一样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14.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______,温度______;钨的熔点是3 410 ℃,它的凝固点是______ ℃。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作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

璃泡里不能选________作测温物质。

18. 关于0℃的水和0℃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水比0℃的冰热

B. 0℃的冰比0℃的水冷

C. 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

19.小华自制了一支液体温度计,均匀刻度120格,把这支温度计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液而在第80格处;把它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时,液而在第30格处.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是______℃,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