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血常规

项目正常值意义

红细胞(RBC)计数男:4-5.5 1012 / L 增多: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贫血、妊娠中晚期、老年人、

15岁以前的儿童及婴幼儿女:3.5-5 1012 / L

新生儿:6-7 1012 / L

红细胞压积(PVC)= Hct 男:0.4-0.5 L / L

女:0.37-0.48 L/ L

增高:血液浓缩(脱水)

减少: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 fl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1.5-14.5 %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及鉴别诊断

血红蛋白(Hb)男:120-160g/ L

同# 红细胞计数# 女: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 L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34 pg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 %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WBC)计数4-10 109 / L —

中性粒细胞(N)绝对值2-7 109 / L 增多:急性感染(G

+)、出血、中毒、

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

减少:感染(G—)、再障、脾亢、SLE 百分比50-70 %

淋巴细胞(L)绝对值0.8-4 109 / L

增多:儿童期、病毒感染、白血病百分比20-40 %

单核细胞(M)绝对值0.12-0.8 109 / L 增多:婴幼儿和儿童、感染性心内膜

炎、活动性肺结核

百分比3-8 %

嗜酸性粒细胞(E)绝对值0.05-0.5 109 / L 增多:寄生虫病、过敏、皮肤病、血

液病、恶性肿瘤、猩红热

百分比0.5-5 %

嗜碱性粒细胞(B)绝对值0-0.1 109 / L

—百分比0-1 %

血小板计数100-300 109 / L 增多:骨髓增值性疾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生理性波动

减少:再障、ITP、脾肿大

血小板压积(PCT)0.120-0.212 —

大血小板比率13-43 %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巨核系细胞白血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13 fl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

尿常规

项目正常值意义

尿糖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0.56-5 mmol/24h

糖尿:糖尿病、内分泌疾病、肾性糖尿、

应激性糖尿、生理性糖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0-80mg/24h

蛋白尿(> 150mg/24h):功能性、体位性、

妊娠性、病理性(肾小球性、肾小管

性、混合性、溢出性、组织性、假性)

尿比重 1.015-1.025 增高:肾前性少尿、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降低:大量饮水、尿崩症、慢性肾衰竭

尿酸碱度 4.5-8 约为 6.5 增高:碱中毒、反常性碱性尿、利尿剂

降低:酸中毒、反常性酸性尿、高热、痛风

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定量:≤10mg/L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减少:阻塞性黄疸

尿胆红素定性:阴性

定量:≤2mg/L

增高:急性黄疸性肝炎、胆汁淤积、阻塞性

黄疸、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尿酮体阴性糖尿病性酮尿、长期饥饿、妊娠剧吐

尿亚硝酸盐阴性快速间接了解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情况尿隐血每高倍镜视野<3个RBC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外伤尿白细胞酶阴性阳性:做出尿道炎的初步诊断

RBC计数0-3个/ HP 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RBC >80%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RBC <50%

WBC计数0-5个/ HP 泌尿系统感染

鳞状上皮细胞少量(来自尿道前段)大量出现见于尿道炎

非鳞状上皮细胞阴性或偶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病变

移行上皮细胞:炎症、移行上皮癌

结晶体阴性碱性尿:磷酸钙、碳酸钙、尿酸钙晶体

酸性尿:尿酸、草酸钙、胆红素、酪氨酸、

亮氨酸、胱氨酸、胆固醇、磺胺结晶

粘液丝阴性或少量出现大量出现提示尿道刺激或炎症(念珠菌感染)透明管型0-偶见/ LP 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心衰颗粒管型阴性肾实质病变慢性期或缓解期

细胞管型阴性肾病急性期

蜡样管型阴性慢性肾炎晚期或慢性肾衰竭

凝血功能检测

项目正常值意义

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31-43s

延长:抗凝物质增多

检测普通肝素、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缩短: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

凝血酶时间(TT)16-18s 延长: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 延长: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获得性)

抗凝血酶原III(AT-III)活性103.2-113.8% 增高:血友病、白血病、再障

降低:AT缺陷症(先天性&获得性)、肝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

项目正常值意义

甲胎蛋白(AFP)< 25μg/L 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肿瘤、胃癌、胰腺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妊娠

癌胚抗原(CEA)< 5μg/L 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组织多肽抗原(TPA)< 130U/L 恶性肿瘤、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妊娠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t-PSA:< 4μg/L

前列腺癌:t-PSA、f-PSA升高而两者比值下降f-PSA:< 0.8μg/L

f-PSA / t-PSA >0.25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

≤ 2μg/L 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CA50 < 2万U/L 胰腺癌、胆道(囊)癌、原发性肝癌、卵巢癌、结肠癌、乳腺癌、子宫癌

CA72-4 <6.7μg/L 卵巢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CA19-9 < 3.7万U/L 胰腺癌、胆道(管)癌、胃癌、结肠癌CA125 < 3.5万U/L 卵巢癌

CA15-3 < 2.5万U/L 乳腺癌

CA242 < 20 kU/L 胰腺癌、结肠癌、胃癌

肾功能检测

项目正常值意义

血清肌酐(Cr)男:53-106mmol/L

女:44-97mmol/L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80-120ml/min

# 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第1期(肾衰竭代偿期):51-80ml/min

第2期(肾衰竭失代偿期):20-50ml/min

第3期(肾衰竭期):10-19ml/min

第4期(尿毒症期):< 10ml/min

血尿素氮(BUN)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时BUN与病情一致

肾衰竭代偿期:BUN < 9mmol/L

肾衰竭失代偿期:BUN > 9mmol/L

肾衰竭期:BUN > 20mmol/L

尿毒症期:BUN > 40mmol/L

99m

Tc - 二乙三

胺五醋酸(99m Tc -DTPA)80-120ml/min

降低:急慢性肾衰竭、肾盂肾炎、糖尿病(晚

期)、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增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血β2 - MG1-2mg/L 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尿β2 - MG< 0.3mg/L 由于肾小管重吸收β2 - MG的阈值为5mg/L,因此必须同时测定血β2 - MG,只有当血β2 - MG < 5mg/L,尿β2 - MG增高才能敏感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α1 - MG 尿:< 15mg/24h

血:10-30mg/L

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的特异、敏感指标

昼夜尿比密试验成人尿量1000-2000ml/24h

夜尿<750ml

昼尿:夜尿=3-4:1

昼尿最大比密差> 0.009

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间质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少尿且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

多尿且尿比密<1.006:尿崩症

尿酸(UA)男:150-416μmol/L

女:89-357μmol/L

增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

体内尿酸增高:原发性痛风

# 肾小球功能检测: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99m Tc - 二乙三胺五醋酸(99m Tc - DTPA)、血β2 - MG

# 近端肾小管检测:尿β2 - MG、α1 - MG

# 远端肾小管检测:昼夜尿比密试验、3H尿比密试验、尿渗量测定

肝功能检测

项目

正常值

意义

血清总蛋白(STP )

60-80 g /L STP&A 增高:血液浓缩

STP&A 降低:肝炎、肝硬化、肝癌

#低蛋白血症:STP<60g /L 或A<25g /L STP&G 增高:慢性肝脏疾患、自身免疫病A /G 倒置:严重肝功能损伤、

M 蛋白血症

清蛋白(A )40-55 g /L 球蛋白(G )

20-30 g /L A/G

(1.5-2.5)/ 1

前清蛋白(PAB )成人:280-360mg /L

降低:营养不良、肝炎、肝硬化、胆汁郁积性黄

疸、肝癌、慢性感染、恶性肿瘤

增高:Hodgkin 病

血氨18-72μmol /L 升高:严重肝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降低:低蛋白饮食、贫血

总胆固醇(TC )

2.9-6mmol /L

降低:肝细胞受损、营养不良、甲亢增高:胆汁淤积、动脉粥样硬化总胆红素(STB ) 3.4-17.1μmol /L

黄疸程度:阴性黄疸:

17.1-34.2μmol /L

轻度黄疸:34.2-171μmol /L 中度黄疸:171-342μmol /L 重度黄疸:> 342μmol /L

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

< 85.5μmol /L

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 /L 不全性梗阻性黄疸:171-265μmol /L 完全性梗阻性黄疸:

> 342μmol /L

结合胆红素(CB )0-6.8μmol /L 溶血性黄疸:CB /STB < 20% 肝细胞性黄疸:CB /STB :20-50% 胆汁淤积性黄疸:

CB /STB > 50%

非结合胆红素(UCB )

1.7-10.2μmol /L 尿胆红素阴性

结合胆红素升高: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害尿胆原0.84-4.2μmol /L /24h 增加:肝细胞损坏、溶贫、内出血减少:胆道梗阻

胆汁酸(BA )0-10μmol /L

增高:肝细胞损害、胆道梗阻、门脉分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GPT )

10-40U /L ALT /AST ≤ 1

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AST 主要分布在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

【ALT&AST :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ALT 在

胞浆中,而AST 80%为ASTs ,20%为ASTm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 、AST 升高,ALT 更明显

1-2周达高峰,3-5周下降

急性重症肝炎:初期转氨酶升高,

ALT 更明显

病情恶化黄疸加深,“胆酶分离”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GOT )碱性磷酸酶(ALP )40-150U /L 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ALP 明显增高

γ-谷氨酰转移酶

(GGT )

男:11-50U /L 女:7-32U /L

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急慢性肝炎

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谷氨酸脱氢酶(GDH)男:0-8U/L

女:0-7U/L

# 增高:肝细胞坏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 肝癌、阻塞性黄疸时GDH活力正常

α-L-岩藻糖苷酶

(AFU)

27.1±12.8U/L 增高:肝细胞癌

单胺氧化酶(MAO)0-1U/L 增高:提示肝细胞坏死或纤维化

脯胺酰羟化酶(PH)39.5±11.87μg/L 增高:提示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素膜法: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

1.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A降低、α&β有降低倾向、γ增高

2.M蛋白血症:A降低、γ增高、α偶有增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A降低、α2&β增高、γ降低

生化检测

项目正常值意义

空腹血糖(FBG)3.9-6.1 mmol/L

增高:生理性:餐后1-2h、高糖饮食、剧烈运动

病理性:糖尿病、甲亢、应激性因素

降低:生理性:饥饿、妊娠期

病理性:胰岛素过多、乙醇中毒、消耗性疾病

口服葡萄糖耐

量试验(OGTT)服糖30min-1h:7.8-9 服糖2h:<7.8

服糖3h:恢复正常水平

常见化验单

常见化验单 1。血常规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 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2.尿常规 蛋白(PRO)正常为阴性 尿糖(GLU)正常阴性 红细胞(RBC)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正常0-5/高倍

临床检验报告单解读

临床检验报告单解读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 正常时为 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 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 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正常值为340-360g/L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

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蛋白(PRO) 正常为阴性 尿糖(GLU) 正常阴性 红细胞(RBC) 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 正常0-5/高倍 尿酸盐结晶(NIT) 酮体(KET) 正常阴性 尿胆元(UBG) 定性:弱阳性定量1-4mg/24h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 英文缩写??? LDH 正常参考值? 90-245U/L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 ??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均需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的指标的异常会影响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看不懂,感到很困惑。现仅就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 1.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2. 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550万/mm【0.01】 女:(3.5~5.0)×1012L(350~500万/mm【0.01】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3.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0.001】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教学提纲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 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数

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最后得出WBC、RBC、PLT。(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 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 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

化验单解读

化验单解读 体检化验单解读(一) 一,尿常规 二,血常规三,其他检查 四,生化检测体检单检查项目解读(二) 单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T-BIL 0~18.8umo1/1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

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D-BIL 0~6.84umo1/1 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 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 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 ALB 35.0~55.0G/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碱性磷酸酶 ALP 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CHO CHO 0~5.18mmo1/L <200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 TG 0~1.6pmmo1/L 青年<150 老年<200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降低(低于人群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 40 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 ALT 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 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 60 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 80 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 ALT 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 ALT 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 0~37 /L,当 ALT 明显升高,谷草(AST) /谷丙(ALT) 比值1 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 1 / 6

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 30-90u/L。 临床意义: ALP 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 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 ALP 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 ALP 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 GGT 水平甚低(小于 40 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 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 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终审稿)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 临床意义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具体临床意义如下: 1、尿白细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7、葡萄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8、尿比重(SG)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注:以下各项所述临床意义,仅是表明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定患有某病。请勿随便对号入座!如有疑问请至医院由专业医生结合体格检查等后确诊!!! 肝功能 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 英文缩写 AL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 英文缩写 AST 正常参考值 0-40I/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检验项目转肽酶 英文缩写 GGT 正常参考值 0-40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 英文缩写 ALP 正常参考值 30-115IU/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检验项目总胆红素 英文缩写 TBIL 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 英文缩写 DBIL 正常参考值 0.00-6.00umol/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 英文缩写 IBIL 正常参考值 0.00-17.39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检验项目总蛋白 英文缩写 TP 正常参考值 55.00-8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检验项目白蛋白 英文缩写 ALB 正常参考值 35.00-55.00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检验项目球蛋白 英文缩写 GLO 正常参考值 15-35g/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检验项目白/球比值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得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得脂肪与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4、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得梗阻性黄疸与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得肝细胞性黄疽.? 6、尿蛋白(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 7、葡萄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8、尿比重(SG) 婴幼儿得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与出汗得影响。尿比重得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得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正常参考值:1—5岁 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得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9、尿酸碱度(U-pH) ?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度)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得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得药物及疾病类型.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 10、隐血(U—BLO) 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与红细胞。还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11、维C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维生素c受食物影响,食物中如果维C含量高,尿中就有可能高于正常值这个就是正常得.?尿常规化验单上指标分类?尿常指标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为了方便朋友们查询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特此整理如下:(如有与下列正常值有差异者,请以所在医院的正常值为准)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 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11.00-61.00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53.00-140.00 u/l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临床化验单解读教学内容

临床常见化验单解读 一、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 3.5-5.0×1012/L,新生儿为 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2、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应、蛋白定性和糖定性。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尿中有

临床常用化验单指标含义(吐血推荐)

血常规 项目正常值意义 红细胞(RBC)计数男:4-5.5 1012 / L 增多: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贫血、妊娠中晚期、老年人、 15岁以前的儿童及婴幼儿女:3.5-5 1012 / L 新生儿:6-7 1012 / L 红细胞压积(PVC)= Hct 男:0.4-0.5 L / L 女:0.37-0.48 L/ L 增高:血液浓缩(脱水) 减少: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 fl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1.5-14.5 %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及鉴别诊断 血红蛋白(Hb)男:120-160g/ L 同# 红细胞计数# 女:110-150g/ L 新生儿:170-200g/ L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7-34 pg 增高:大细胞性贫血 降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 %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WBC)计数4-10 109 / L — 中性粒细胞(N)绝对值2-7 109 / L 增多:急性感染(G +)、出血、中毒、 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 减少:感染(G—)、再障、脾亢、SLE 百分比50-70 % 淋巴细胞(L)绝对值0.8-4 109 / L 增多:儿童期、病毒感染、白血病百分比20-40 % 单核细胞(M)绝对值0.12-0.8 109 / L 增多:婴幼儿和儿童、感染性心内膜 炎、活动性肺结核 百分比3-8 % 嗜酸性粒细胞(E)绝对值0.05-0.5 109 / L 增多:寄生虫病、过敏、皮肤病、血 液病、恶性肿瘤、猩红热 百分比0.5-5 % 嗜碱性粒细胞(B)绝对值0-0.1 109 / L —百分比0-1 % 血小板计数100-300 109 / L 增多:骨髓增值性疾病、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生理性波动 减少:再障、ITP、脾肿大 血小板压积(PCT)0.120-0.212 — 大血小板比率13-43 %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巨核系细胞白血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13 fl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

医院里的化验单解读

医院里的化验单总是很让人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里就像天书一般。在这里将告诉您如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一、成人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1.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2.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贫血,出血 3.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5.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6.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男性0-8mm/h,女性0-12mm/h。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讲解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 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u/l 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参考值”是以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背景资料的(可区别于阳性状况的)人群所测得的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包括95%测定值)得到的范围。有时对定性测定结果,用“正常结果”代替“参考值”。临床实际应用中,还会采用“医学决定水平”或“临界(Cutoff)值”,“医学决定水平”系指经综合分析参考值与病理值的分布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可作为临床处理的“阈值”。化验结果会因生理变异和实验变异造成误差,“医学决定水平”往往能够避免由此导致错误的治疗。例如:葡萄糖的参考值为3.6~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可考虑为糖尿病,<2.8mmol/L 为低血糖症;血清钾的参考值 3.5~5.3mmol/L,若<3.0mmol/L为低血钾、且应予治疗,>5.8mmol/L应查找原因,>7.5mmol/L须予以治疗。这些提示不同处置的各个阈值 统称为“医学决定水平”。 凡疑有肝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肝脏者,必须检查该组合。肝功能包括以下指标。 1、肝细胞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GPT)代表胞浆酶,肝细胞炎症肿胀、膜透性改变时进入血浆而增高,>300U/L提示急性肝细胞损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或GOT)主要代表线粒体酶,其增高提示相当一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或崩解。 2、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有白蛋白(ALB)、凝血酶原、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等,它们若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ALB 减少可造成白/球蛋白(A/G)比例倒置。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更为敏感可靠3、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 总胆红素(TB)包括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前者可由直接胆红素(DB)代表,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由TB和DB相减来估计。胆汁形成和分泌减少(如胆囊炎)会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 胆红素产生增多(如溶血性疾病)、肝脏摄取障碍(如Gilbert病)引起的黄疸是非结合(游离)胆红素增高,由于非结合型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此时血浆胆红素很高、尿胆红素却阴性;若血浆和尿液中都阳性则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 4、肝功能正常与否的最敏感指标: 总胆汁酸(TBA),唯有肝功能完全正常时,TBA<10umol/L。餐后2小时TBA(参考值<20umol/L)则是更敏感的肝功能指标。 5、其他指标: r-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等在肝功能异常时都可增高,淀粉酶在肝功能衰竭时极度降低。GGT>150U/L常有肝胆系统病变。 用以观察肾脏的排氮功能是否满足体内蛋白质代谢平衡 1、尿素(URE,BUN):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在肝脏合成,经肾小球滤过,测定血中尿素可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尿素在17.9~35.7mmol/L时,常见于尿毒症前期,在35.7mmol/L以上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2、肌酐(Cr): 系肌酸在肌肉组织内脱水产生,经肾脏排出,内源性肌酐十分恒定。肾脏疾病初期血清Cr并不升高,直至肾实质损害才升高。Cr达到76~353μmol/L时,提示中度至严重肾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一个计算值,意为1分钟清除的肌酐所对应的血浆毫升数,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其值降低提示肾小球损害 3、尿酸(UA): 系食物及体内核酸中嘌啉的最终分解产物,在肝内生成。肾功能正常时90%被重吸收。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重症肝病等增高,UA>640μmol/L为痛风和肾结石高度危险。 (三)血糖类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二、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

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三、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四、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c.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如:纤维

临床常见检验指标的解读

临床常见检验指标的解读本门选修课程以临床上检验报告单为主要授课依据,结合相关 检验医学书籍,例如: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临床血液学及其检验,临床免疫学及其检验等. 临床检验 三大常规的检验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其相关镜检指标 其它临床检验指标:凝血检验指标、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关体液检查(脑脊液等) 血型、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临床大生化的检验指标:蛋白类、酶学、电解质、微量元素检验指标 肿瘤标志物的生化检验指标:抗原类、蛋白类检验指标 其他生化杂项的检验指标:激素类、血气分析 临床微免检验 免疫的检验指标:免疫球蛋白、相关补体、相关抗体(乙肝)、相关因子(类风湿)检验指标 微生物的检验指标:细菌鉴定 其他检验 血液系统检验指标:血片、骨髓片的观察以及相关生化、免疫指标检验 病人准备情况 病人状态 一般需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注意生理性因素影响) 高度紧张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劳累可见白细胞的增高。 受冷等刺激暂时性——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活动的影响增高. 持续性——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 二、饮食 多数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 (注意空腹过度的影响)1.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 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尿酸(UA)增高 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 喝含咖啡的饮料——引起淀粉酶(AMS)、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 若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低,而胆红素升高. 二、饮食 2.高脂餐后2~4h采血—ALP含量增高 3.高蛋白质饮食—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不影响肌酐含量 4.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减低胆固醇含量 5.香蕉、菠萝、番茄—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6.含咖啡因饮料—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7.食物(动物血液)—粪隐血假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