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日志

内容包括实习(训)内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心得体会等。

一、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识别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

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

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 CPU 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⑷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原始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叫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把各种形式的信息,如数字、文字、图像等转换为数字形式的“编码”,即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用1和0表示的二进制代码(实际上是电信号),并把它们“输入”(INPUT)到计算机内存储起来。键盘是必备的输入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还有鼠标器、图形输入板、视频摄像机等。

⑸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从计算机输出各类数据的设备叫做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加工处理的结果(仍然是数字形式的编码)变换为人或其它设备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如文字、数字、图形、声音、电压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电脑硬件组成图如下

通常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

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即“存储程序”原理,它是由冯·诺依曼提出的。1946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关于计算机的构成模式和工作原理的基本设想。

计算机基本构成模式

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应按照下述模式工作: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计算机按照程序逐条取出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指令规定的操作(即“程序控制”)。这一原理称为“存储程序”原理,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至今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三、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显卡性能指标:图像在屏幕上的更新速度以及每秒显示画面的次数单位Hzyi一般是75 ,差一些的是60

声卡性能指标:采样位数越高越好一般有8位,16位,32位

CPU性能指标:即中央处理器内部可分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储存单元是计算机的大脑

硬盘性能指标:主轴转速;寻道时间;硬盘表面温度;道至道时间;高速缓存;全程访问时间;最大内外部数据传输率;连续无故障时间

内存性能指标:速度;容量;内存电压;数据宽度和带宽;内存数据;CAS; 额定可用频率

显示器性能指标:分辨率;刷新率;可视角度;观察屏幕视角;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显示色彩

鼠标的技术指标:分辨率;轨迹速度

网卡性能指标:波特率;比特率;每秒字符;Modem端口;线路速率

电源性能指标: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纹波大小;电磁兼容性

音响性能指标:功率;频率范围,平率响应;失真;阻抗;信噪比,灵敏度;输入接口和数字音效

四、计算机系统各组成部件的主要性能指标和识别方法

一台微型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 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一般说来,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 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装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

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 16 M 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时记录一次。每一次记录完以后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共24页】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课时安排】 用0、5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教学过程】 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技术(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新技术(例如: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认识计算机硬件

认识计算机硬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 .情感目标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研究探索精神, 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心。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知道了微型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二、新课讲授那么,什么是硬件呢?明确:通常,人们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物理配件称为硬件。 提问: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硬件都有哪些呢?(鼓励回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硬件都有什么功能。(教师讲解) 图片为根据冯诺依曼原理绘制的计算机基本结构图。根据图的描述, 计算机要想完成一个任务,首先要我们将原始数据和编好的程序放入到计算机中

去,那么这些程序和数据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呢?对,通过输入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数码相机等。 1)键盘 键盘是最常用的输入设备,用来输入字符和数字。 2)鼠标 鼠标是必备的输入设备之一,主要功能是进行光标定位或用来完成某种特定的输入。目前常用的鼠 标是机械式鼠标、光电式鼠标和光机式鼠标。机械式鼠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准确度和灵敏度稍差。光电式鼠标速度快,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但需要专门的垫板。光机式鼠标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鼠标。使用鼠标使计算机的某些操作更容易、更方便、更有趣,它对计算机的普及具有伟大的贡献。 3)扫描仪 扫描仪就是将照片、书籍上的文字和图片获取下来,以图片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一种输入设备。 4)数码相机、摄像头它们都不是计算机的常规外设,但可以拓展计算机的使用功能,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配置。我们采集好了外界的原始数据,也敲入了忆编好的程序,那么这些数据和程序又放在什么地方呢?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张小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 及其换算;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设计说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

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时向学生提出希望: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有作为的人。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 1 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 (二)新课讲授: 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 (教师巡视、倾听讨论) 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 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作用, (小组推荐,学生回答)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古庄店乡第一中心小学史心愿 教学题目: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并能够准确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2、学会如何正确的开机、关机的方法。 3、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成功-激情的学习循序中,自主探索能力与协作学习方法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计算机课。 2、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3、培训学生了解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并养成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2、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3、对Windows的桌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1、准备说出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台式计算机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教学地点:本校三楼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提前二分钟组织学生进入微机室并坐到各自的计算机面前。 2、上课铃响前,在投影仪上演示(或展示)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以此方法来激发同学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入: 上课。同学好!欢迎大家来上计算机课!今天的计算机课由我和大家来一块学习。计算机呢,俗称电脑,它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交通、通信、银行、医疗等许多方面。计算机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可以说,作为现代青年,你不会电脑,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社会接班人,一个现代的文盲,那么作为咱们刚刚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教不会你们用电脑,那我就是个不合格的老师。好了,现在开始咱们的课。(板书:一、计算机的应用) 我说了计算机的这么多用途,你们可不可以也来说一说,计算机还有哪些应用?和你周围的同学一起展开讨论。(大约1分钟,指生回答)既然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板书:第2课认识计算机)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一)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一)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1-4

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心得体会 进入了大二的最后一个学期,本学期都是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有了提高。本学期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让我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较深的理解与感受,也让我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崭新体会与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简化问题,理解模型机的工作过程,从而建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整机运行原理的概念,而且计算机的组成及运行原理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由计算机衍生出来的许多领域,而且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软件,就必须理解硬件,软件和硬件共存于计算机系统中。 首先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第一章是计算机概论。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电子设备的重要根源所在。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结构。 而第二章是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我们在这章中要理解计算机中的各种进位计数制,并且必须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这是一项学好这门课必须掌握的,接下来要理解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的概念,还要理解定点数、浮点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数据

校验码的原理。 第三章是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尽管有些计算比较麻烦,但是我知道这些是学习这门课的基础。以及相关的指令系统和处理器等的工作原理。使我在概论和数据表示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第四章是指令系统。这章我们需要了解指令系统的基本概念、要求,并要理解指令的含义,要求我们掌握指令的编码格式、字长和扩展方法,还有几种常用的寻址方式和理解指令的一些基本的执行方式。 第五章是重要的中央处理器。本章我们需要了解CPU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要理解指令周期的概念、时序的产生及其功能、CPU 的控制方式和微程序及其相关的概念,了解流水线CPU多核等一些典型的CPU技术。 第六章是存储器。这一章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存储器的分类、性能指标和层次结构,掌握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工作特征。理解cache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第七章是系统总线。计算机总线的功能与组成,总线的概念、连接方式、总线的仲裁、总线的定时以及总线接口的概念和基本功能都需要有深入的了解。 第八章是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教学机的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实例。理解I/O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和掌握中断响应过程,还有就是了解DMA方式的基本概念的传送方式和了解

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教材当中,《认识计算机》这一节一般都被安排在第一课或是第二课来上,但是新版的苏科版教材安排在第二单元第一节,我想其结构更为合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或多或少的对计算机的结构和参数有了一些了解和印象,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讲认识计算机,这样一来,一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一次梳理,二是给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更为详细的系统结构图,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本节课作为第一节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认识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基本组成、软硬知识以及工作原理,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同时,理解和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为学习与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是为今后的教学作好铺垫。例如,将内存和外存的存储区别与之后的保存操作进行关联等。这些知识的关联不仅可以其帮助其熟练掌握操作,而且可以巩固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认知。 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不宜采用抽象的术语,应以感性认识为主,采用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接触、视频录像、教学课件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是计算机历史常识的回顾。这部分知识学生较为了解,可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合作和竞争中简单回顾,重点让学生了解第四代计算机,通过课件展示精美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介绍。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通过观看录像或接触实物部件等形式,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通过游戏竞答,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加深巩固计算机的各种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3)存储器容量换算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利用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抽象的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通过实践活动,查看硬件配置信息的方法检验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学中利用板书形式概括计算机的结构图(硬件部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知道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查看计算机系统信息,掌握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其换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部分课后题答案(唐朔飞版)精编版

5.1 I/O设备有哪些编址方式,各有何特点? 常用的I/O编址方式有两种:I/O与内存统一编址和I/O独立编址 · I/O与内存统一编址方式的I/O地址采用与主存单元地址完全一样的格式, I/O设备与主存占用同一个地址空间,CPU可像访问主存一样访问 I/O设备,不需要安排专门的I/O指令。 · I/O独立编址方式时机器为I/O设备专门安排一套完全不同于主存地址格式的地址编码,此时I/O地址与主存地址是两个独立的空间,CPU需 要通过专门的I/O指令来访问I/O地址空间。 5.3 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时,共有哪几种控制方式?简述它们的特点。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也称查询方式,采用该方式,数据在CPU和外设间的传送完全靠计算机程序控制,CPU的操作和外围设备操作同步,硬件 结构简单,但由于外部设备动作慢,浪费CPU时间多,系统效率低。 ·程序中断方式:外设备准备就绪后中断方式猪肚通知CPU,在CPU相应I/O设备的中断请求后,在暂停现行程序的执行,转为I/O设备服务可 明显提高CPU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主机和I/O设备的并行工 作,但硬件结构负载,服务开销时间大 · DMA方式与中断方式一样,实现了主机和I/O设备的并行工作,由于DMA 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实现贮存与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传送期间不需 要CPU程序干预,CPU可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因此CPU利用率和系统 效率比中断方式更高,但DMA方式的硬件结构更为复杂。 5.4 比较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对CPU工作效率的影响。 ·程序查询方式:主要用于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不高的情况下。无条件传送方式作为查询方式的一个特例,主要用于对简单I/O设备的控制或 CPU明确知道外设所处状态的情况下。 ·中断方式:主要用于CPU的任务比较忙的情况下,尤其适合实时控制和紧急事件的处理 · DMA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主要用于高速外设进行大批量数据

认识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 教学时间:第一、二、三周(共2课时) 学习内容:认识计算机。 课标陈述:学习有关认识计算机。 标准细目: 1.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学会正确地开机、关机规范使用计算机、注意爱护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常见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小明有个亲密的伙伴,它的外号叫“胖子“。看,它的格子还真不小。小红呢,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大,爸爸给她一个奖励(图),小红叫他“小不点,”“胖子“和”小不点“都是计算机,同学们,你们还见到过其他样子的计算机吗?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 板块二 1.“高矮胖瘦“各不同 你知道他们属于哪种类型的吗?还见过其它类型的吗? 小组交流 从计算机的外形不同来区分(总结) 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掌上计算机 2.台式计算机的组成 目前,台式计算机的使用率还是很高的,我们机房使用的就是台式计算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台式计算机有哪些组成部分 显示器主机键盘小音箱鼠标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称为“硬件”。 光有硬件,计算机还无法工作,必须给它安装相应的软件,它才能够工作,那么计算机的硬件多种多样的,哪些是主要的呢?我们来归纳一下 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3.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就是CPU,它的作用就像人的大脑,是计算机的主控中心,CPU有不同的型号,我们来看看P4 Core2 4.存储器 CPU只负责处理信息,那要处理和处理好的信息存在你阿里呢?这要用到存储器

认识计算机教案1

认识计算机第1课时 教学目的:(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老师板书: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小学三年级)阿依肯·阿吾旦别克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 伊宁县阿乌利亚乡镇泰学校阿依肯·阿吾旦别克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9,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6、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 7、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 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学生模仿硬件作“自我介绍”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四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协调工作,各显神通。它们究竟有何神通,你认为谁最重要呢?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一、计算机的硬件”这部分内容。然后同学们,你就是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这四部分中的一个,这样同学们就分成了四组,你要向其他同学说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让其他同学觉得计算机少了你还真不行。至于角色的分配,等同学们读书后自己选择。

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章丘市实验中学宋居波 一、教材分析: 认识计算机硬件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理解更为深刻,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本节课内容较多,知识点较为分散,也难于理解。因此,本节课合理运用教材,通过实物展示、课件演示、将知识点融于图表中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部分学生还掌握了常用的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别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识别出这是什么部件(结合实物);通过对硬件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实物展示课件演示图表归纳类比方法 六、教学准备: 硬件实物展示课件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喜欢计算机吗?(学生回答:“喜欢”),那你对计算机了解多少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课件展示计算机图片。(学生回答: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等)“很好,大家说的都不错,不过还不全面,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计算机的硬件,除了硬件外,计算机还需要有软件才能正常工作。” 引言导语:“今天,老师就引领大家到硬件的海洋里遨游一圈。” (二)展示实物,认识硬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板:认识CPU插槽、内存插槽(拔插方法)、IDE插槽、PCI插槽、电源插槽 接口:鼠标接口、键盘接口、USB接口、串口、并口、VGA接口、音频接口 认识硬盘、软盘、优盘、光盘、内存条等。 引言导语:刚才大家从感性上认识了很多的硬件,到底什么是硬件呢?(课件展示)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计算机到底由哪些硬件组成的呢? (三)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课件展示:图表归纳突破重点)

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的作用 ·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掌握鼠标单击和滑动基本操作 ·对window桌面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情感目标: ·意识到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意识到有效利用计算机必须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组成 ·开机操作

·鼠标单击操作 ·关机操作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正确开关机的操作顺序 ·鼠标单击操作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计算机技术的启蒙知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鼠标使用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趣味化,使学生尽快熟练地正确使用鼠标。 本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操作练习,因此上课时应再次重申机房规则,并在教学中强调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 关于计算机的组成部件,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音箱等。掌握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是正确使用计算机和后续学习的基础,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光驱”的介绍,并适当组织游戏强化学生的认知效果。 正常启动windows系统后,学生由于好奇,一般都会试探地做出移动、单击鼠标的动作。根据学生的这种认知特性,教材在这里适时地安排了鼠标操作方面的内容。为了给学生充分

认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

日志 内容包括实习(训)内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心得体会等。 一、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识别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

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后部分问题详解

7.1 什么叫机器指令?什么叫指令系统?为什么说指令系统与机器指令的主要 功能以及与硬件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机器指令:是CPU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它的表现形式是二进制编码。机器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组成。 指令系统: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描述了计算机 全部的控制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接口部分,是全部机器指令的集合。 7.2 什么叫寻址方式?为什么要学习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与硬件结构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影 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学习寻址方式,是为了找到指令中参与操作的数据,然后根据指令,得出结果。 7.3什么是指令字长、机器字长和存储字长? 指令字长:是指机器指令中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指令字长取决于从操作码的长度、操作数地址的长度和操作数地址 的个数。不同的指令的字长是不同的。 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进行一次整数运算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

的位数(整数运算即定点整数运算)。机器字长也就 是运算器进行定点数运算的字长,通常也是CPU部 数据通路的宽度。即字长越长,数的表示围也越大, 精度也越高。机器的字长也会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这串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存储字长,存储字长可以是8 位、16位、32位等。 7.6 某指令系统字长为16位,地址码取4位,提出一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有 8条三地址指令、16条二地址指令、100条一地址指令。 解:三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4 4 4 4 OP A1 A2 A3 指令操作码分配方案如下: 4位OP 0000, ……,A1,A2,A3:8条三地址指令 0111, 1000,0000, ……,……,A2,A3:16条二地址指令 1000,1111, 1001,0000,0000,

认识计算机教学案例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

教案-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开启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3.使学生认识简单的计算机原理。 技能方面: 1.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简单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的简介和硬件组成。 三、教学难点 记忆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分。 四、教学方法 1.观察法。 2.演示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适用等级 初级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课题 教师吸引同学目光,认真的对电脑开机,在桌面上对我的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得知关于本台计算机简单的信息.由此导入课题。二)新课 1.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功能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认为计算机可能有哪些部分部分组成?并且试着猜想下计算机在现今社会的地位。 2.启动计算机 教师演示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1)先开启显示器。 (2)按下主机箱上的按钮。 (3)课堂结束是演示关机步骤。 3.简单的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4.系统划分计算机 教师提问: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几种?软件

包括几种? (1)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板 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 存储器:如硬盘,光驱,U盘 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控制器:如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运行 控制器和运算器整合在CPU中 (2)软件的组成 软件定义: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的合称 软件分类:系统软件(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应用软件(专为 某一应用编制的软件) 5.关闭计算机 教师提问:怎样安全关闭计算机? 三)、课堂练习 启动计算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在开机之前先开启显示器②在关机时的注意事项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有哪些?(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学习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 (1)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 (2)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学习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学习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学习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联系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 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显示器、音箱耳麦、主板、CPU、内存、硬盘、光盘等。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板书引导: ①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②换算关系: 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自己家的电脑与学生机的配置信息。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