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XXXXXX

信息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需求 (1)

2.1现状描述 (1)

2.2需求分析 (1)

三、项目建设方案 (2)

3.1资源建设加工工艺 (2)

3.2普通纸质文档 (2)

3.3珍贵纸质文献 (4)

3.4电子文档 (6)

四、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7)

4.1系统设计架构 (7)

4.2资源加工管理平台 (8)

4.2.1概述 (8)

4.2.2功能及特点 (8)

4.2.3特点 (9)

4.2.4信息检索 (9)

五、投资预算 (11)

六、项目培训安排 (12)

6.1主要培训对象 (12)

6.2组织培训活动的要求 (12)

6.3培训方式 (13)

6.3.2一对一培训 (14)

6.3.3现场指导 (14)

6.3.4专题培训 (14)

七、运行维护方案 (15)

7.1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15)

7.1.1运行维护目标 (15)

7.1.2组织机构设置 (16)

7.1.3运行维护计划 (18)

7.1.4运行维护方式 (18)

7.2运行维护方案实施 (19)

7.2.1日常维护 (19)

7.2.2备份与恢复 (20)

7.2.3升级维护 (21)

7.2.4问题清单管理 (22)

7.2.5应急事件支持 (23)

八、售后服务管理 (25)

8.1帮助业主组建运维中心 (25)

8.2售后服务计划 (25)

8.3售后服务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 (26)

8.4技术支持的流程 (26)

8.5完备的服务措施 (27)

8.6售后服务的承诺 (29)

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工程,它涉及到 XXX 日常业务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次项目主要针对 XXX 目前保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发布,是 XXX 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知识管理系统是整个 XXX 信息化的依托,利用各种采集加工手段,如扫描、OCR、矢量化处理及数码技术等,将各种资源信息(例如文档、影像、图纸、视频、音频和手稿等)加工成为一个丰富的数字资源库,通过提供开放的检索接口,为其它平台提供数字资源信文化服务展示平台,是 XXX 进行传播、展示、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是 XXX 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 XXX 内部的数字化陈列,开展社会利用,还可以通过 Internet 向世人展示 XXX 风采。

2.1现状描述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 XXX 已经保存了大量的文档、邮件、图片等,这些资源都是 XXX 史上非常有价值的资源,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资源信息化平台,以利于搜集、整理、开发、共享、利用这些资源,为推动 XXX 数字化建设打基础、做积累。

知识管理是一项事关 XXX 资源建设向数字化、信息化迈进的大事。需要创新手段,引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是 XXX 资源建设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2.2需求分析

通过对 XXX 目前数字化建设的需要,以及目前建设现状的了解,我们认为需求如下:

纸质资源加工:目前 XXX 的资源,本期项目主要包括文件、档案、邮件、图片、视屏等重要信息,需要首先进行处理,将这些资源数字化处理。

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建设数据库,将文件、档案、邮件、图片、视屏等重要信息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后期会增加其他多种类型资源的建设。

资源发布设计:根据 XXX 资源的特点对其进行专门的设计,实现资源的合理发布。

三、项目建设方案

3.1资源建设加工工艺

资源的数字化是 XXX 数字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将原始的纸质、电子文档等资料高效、准确、批量地转化为数字文档,是XXX 数字资源库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保护珍贵档案原件的根本措施。

知识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库的资源加工系统主要针对2种不同资源载体:纸质文档和各种电子文档,针对不同的资源载体,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对于纸质文档,如书籍、文献等,通过扫描、OCR识别、编改、标引、分类、检查、入库进行加工;针对专著,则通过拍照、标引、分类、检查、入库进行加工。

电子文档主要分为电子文档、视频、音频、图片、光盘等资料进行整编、分类、检查、入库。

3.2普通纸质文档

纸质文档数字化就是将纸质文档转化为基于原文影像及标引信息(或全文信息)的数字文档的过程。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功能(如图像倾斜校正、图像去噪等)、OCR识别、文字编改、目录编改、生成电子书、重新装订、备份等流程。该流程要求支持工序回馈,形成一个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

(1)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是数字化加工流程的预备工序,主要是将纸制的文献资料按分类要求进行分类、组卷、排列、修补、编写案卷号与页号。

(2)扫描加工

通过中高速扫描仪和专用扫描软件使用300DPI以上分别率,将整理好的文献资料批量转化成图像文件并对扫描图像自动进行命名、书

页管理和浏览。扫描过程建议采用页号顺序,以方便页码的管理,保证扫描的图像质量与原件一样清晰,提高扫描工作的效率。

(3)图像处理

对扫描后的文件使用文献数字化工具进行自动倾斜校正、去噪、版心校正、剪裁、反转、灰度图像页自动搜索、灰度图像页亮度及对比度的调整、整书去除装订孔、整书裁边、增加图章、内容居中等处理,并自动实现图像的压缩存储。

(4)OCR识别

是通过OCR 软件将扫描生成的光栅图像文件自动辨识成文本字

符的过程。根据需要,可对档案的部分内容(如标引信息)或全文进行识别,还要求能够利用目录块文字信息,对全文进行搜索、识别,从而自动生成目录树,提供方便的、可视化的目录树编改环境。鉴于字体、纸张状况以及识别算法等诸多因素,OCR 的识别率不可能达到100 % ,因此在自动OCR 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人工校对和补录(简称OCR 后处理)。OCR 后处理功能可在图文编辑工序中具体实现。

(5)图文编辑

是建立电子文档的核心工序,主要实现图像处理,页号排序,建立文献标引/ 全文信息(人工录入或OCR 后处理),分类、案卷与图像挂接,目录与图像挂接,密级设置等功能。

(6)生成电子书

是将已经处理好的图像、目录打包成一个标准的电子格式,如PDF 格式,用于网上浏览,系统可以结合水印方面的图像技术,保护版权。

(7)重新装订

即根据被拆开的文献资料原件上的页号排列顺序,并且根据装订要求重新装订。装订完的档案经过质检员检查后才可以归还档案库房。

(8)备份

是文献数字化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安全管理的一环。系统维护人员使用备份软件定期将加工好的电子文献(原文影像及文字信息)从服务器中转储到光盘或磁带上,以作长期备份。

3.3珍贵纸质文献

珍贵纸质文献数字化, 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献转化为电

子载体的形式, 通过数据库、光盘、网络等介质进行保存和传播。珍贵纸质文献数字化有利于文献的保护与使用。珍贵纸质文献中有些纸张已经变质变脆, 不能再流传阅读。而有些孤珍本, 需要珍藏, 也无法正常流通使用。为了保存这些文献, 也为了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将这些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珍贵纸质文献的数字化过程中,由于专著年代久远、纸质脆弱,不耐强光和高温,因此对设备要求较高,应选用拍照式扫描仪,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文献的损耗。同时,在扫描前,要选择恰当的分辨率、清晰度和合适的尺寸等,扫描尽可能一次完成。扫描后的图像还应进行人工处理,如去污、纠偏等。

对于珍贵纸质文献的分类、编目、主题标引,必须依据文献的自身特点,对每一本文献的题名、作者、版本、年代等检索点进行标引。加工流程见下图。

图加工流程图

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1)清理

由于珍贵纸质文献的收藏比较重要,文献的清理是其数字化加工的关键工序,主要是将珍贵纸质文献按分类要求进行分类、编写案卷号与页号等工作。

(2)拍摄或扫描及处理

珍贵纸质文献的拍照扫描加工必须通过专业拍照扫描仪和专用扫描软件,严格要求按照页号顺序,使用彩色拍照,300DPI以上分辨率,256灰度,必须保证图像质量与原件一致。将整理好的专著资料转化成图像文件并对拍摄或扫描的图像自动进行命名、书页管理和浏览,提高扫描或拍摄的效率。对扫描后的文件要求使用软件进行自动倾斜校正、去噪、版心校正、剪裁、反转、灰度图像页自动搜索、灰度图像页亮度及对比度的调整、整书裁边、增加图章、内容居中等工作,并通过软件自动实现图像的压缩存储。

(3)建元数据库

由于珍贵纸质文献可能存在污损、残缺等情况,给OCR识别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识别率很低,因此根据需要对不能识别的文献手工建立详尽的元数据库与目录树,并压缩储存相关扫描图片,以提供方便的检索功能。

(4)图文编辑

是建立电子文档的核心工序,主要实现图像处理,页号排序,建立文献标引,分类、案卷与图像挂接,目录与图像挂接,密级设置等功能。

(5)图文质检

是一个模拟查询调阅的过程,主要包括文字内容校对、原文图像质检、图像挂接检查与密级校核等,以综合检查扫描和图文编辑工序的加工质量。

(6)备份

是珍贵纸质文献化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安全管理的一环。系统维护人员使用备份软件定期将加工好的电子古籍(原文影像及文字信息)从服务器中转储到光盘或磁带上,作长期备份。

3.4电子文档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部分文献信息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形式存在,知识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就是要将这些杂乱的数字文档,进行统一格式,整理分类等操作,并发布成数据库供用户检索使用。

四、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4.1系统设计架构

本期项目建设主要针对资源加工、资源管理、资源发布、资源检索几个主要功能点,整体系统架构设计如下:

4.2资源加工管理平台

4.2.1概述

资源加工管理平台将各种资源(如文献、图像、视频、音频等)按规范的元数据定义整理、加工、组织,形成有序的数字资源库,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支持以资源(如:文档、影像、图纸等)利用为目的的多媒体发布和服务。系统重点在于有效管理数字资源形成的一体化过程以及成果,将纷繁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形成具有数字化保存、利用价值的资源,化无序为有序。

系统基于流程化的管理思想,设计思路灵活,系统可扩展、可定制。该系统对于合理规划加工流程和分配加工任务、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控制加工进度、节约加工成本、管理加工人员等都有重要和实际意义。

4.2.2功能及特点

(1)分类标引工具

支持文本、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的元数据标引、内容分类;支持多用户在线标引、多用户在线分类及其流程化管理;支持多用户在线检查。

(2)标引的多种形式

系统支持多种形式的标引:

集中标引

集中进行标引,支持继承录入。

批量标引

可以将外来数据(EXCEL、TXT)文件批量导入到系统中。

(3)电子图书制作工具

可自动将PDF/WORD等常见格式的电子文档转换成CAJ/PDF格式;支持图象扫描及处理、OCR识别等,实现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加工。

(4)通用文档转换工具

通用文档转换工具,要求将现有的各种电子文档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文件,支持WORD、PDF、HTML、WPS、PS、S2、S72、PS2、信息资源发布平台。

系统构建的网站集资源发布、资源检索、资源下载于一体。4.2.3特点

本系统是利用先进的Internet网络技术并结合 XXX 自身的文化特点,量身定制的建设综合性资源发布网站。系统以及基于Web的动态访问程序,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系统。系统分为后台制作和前台发布两部分,将资源加工管理平台建设好的数据进行最终页面发布。

4.2.4信息检索

系统采用快速检索与高级检索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快速检索可以保证用户可以方便的在资源库中的信息进行检索,而高级检索可以使得用户在给出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快速而准确的对某一范围内的数据进行检索。

在资源加工平台上实现了加工标准的整合,在资源发布平台上实现了标准协议数据库链接的整合,在信息检索子系统中则体现为检索整合,不同的数据库根据以前的标准,可以互通有无,实现一站式检索,并且能在并行跨库检索中与检索结果建立动态的关联等功能。

信息检索子系统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字段检索、高级检索、标准的SQL语句检索等。在软件设计中,每个系统都应该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信息检索子系统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信息检索子系统功能结构图

五、投资预算

六、项目培训安排

工程的培训将围绕着系统建设的需要和建立运维体系的需要进行组织和开展。

6.1主要培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用户、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

?系统用户:本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关键用户: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

?最终用户:系统使用人员。

6.2组织培训活动的要求

一、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

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计划的内容至少包括和明确下述内容:?培训的目的;

?培训的对象;

?培训的内容;

?培训的方式;

?培训时间安排;

二、设立专门的培训组及培训成员

设置专门的培训小组,保证满足培训效果的足够人员,小组成员包括参与系统建设的核心人员。

三、负责培训教材编制

做好培训工作组织、编写实用教材和其他相关文档,所有的培训资料均是中文书写。教材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和课堂演示结果相一

致的。教材的发放做到培训对象人手一册,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等发放相关的套册。

四、协助搭建培训环境

在业主单位指定或业主单位委托开展人员培训的固定场所,搭建培训环境,协助准备网络、服务器、个人电脑等硬件环境;负责数据库软件等基础软件的安装,并将应用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中,确保培训的应用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同。

五、保证培训人次及培训天数

为关键用户、最终用户和系统用户提供集中培训、一对一培训、现场指导、专题培训和网上培训等方式的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天数不少于所培训课程中的天数要求,同时承诺根据培训对象的合理要求,适当延长培训内容和培训天数。

六、保证培训效果

对培训工作进行精心和严密的组织,在满足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体现培训的生动性、活泼性、互动性和针对性。培训结束前采用模拟实际应用情况的现场考核方法,由培训对象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即达到基本要求。培训的目的是要使培训对象能够通过培训活动,在对本部门使用者进行培训。

七、灵活的时间安排

由于业务人员平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常工作,为了保证每一个关键用户都能得到培训,所以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尽量照顾关键用户的时间。关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填写“培训日程安排表”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培训时间。

6.3培训方式

6.3.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的范围包括关键用户、其他最终用户中的业务骨干和系统用户。在应用软件系统上线前,对这些用户进行集中培训,讲解应用软件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户熟练使用系统。集中培训同样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批组织。

对于系统软件,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系统维护人员和部门关键用户培训。讲解系统软件的安装、配置、详细功能、使用方法等,使系统用户和关键用户能够解决一般性的系统软件问题。

如果培训对象在规定的一期培训活动中未能通过培训考核,提供其再次培训的机会,直到能够达到培训要求。

6.3.2一对一培训

由于大多数领导日常工作繁忙,不能参加正常的培训,可以考虑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方式。一个培训教师负责一个领导的培训,在节假日和休息日的任何时间,随时可以进行培训,保证领导的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

6.3.3现场指导

应用软件系统上线试运行后至系统终验阶段,派培训教师挂牌进行现场指导,随时解答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用户使用系统。

6.3.4专题培训

应用软件系统运行一段时间,针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日常问题和共性问题,举办专门的培训。专题培训是贯穿系统整体运行期间,对系统运行期间遇到的共性问题,随时举办专题培训。

6.3.5网上培训

网上培训采用电子课件的方式,把多媒体或电子文档形式的培训教材挂接在门户网站上。

提供课件下载,用户可以从培训网站上下载自己所需的培训教材进行学习。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反映自己在使用系统时所遇到的问题。

有专人针对网站上反馈的问题做出响应。同时,把现场培训和网上培训上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根据用户反映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采用网上培训、研讨会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

七、运行维护方案

在各个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系统进入运行维护阶段。

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排除各种故障,在必要时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进行升级。

自项目进入运行维护阶段开始,项目经理需要协调各项目组、各个业务部、技术部门,掌握系统运行中关键的技术环节和重要的业务需求,抓住系统运行的关键和重点,以提高整个应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使之更加符合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并使之更加规范。

7.1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为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项目组汇同行业专家与顾问、采用业内成熟产品与技术、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成立专门的运行维护组织,形成专业化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确保该项目能够适应业务的深化与拓展、环境的发展及变化,以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易管理的特色为用户提供专注的运行维护服务。

根据软件运行维护管理策略,结合本项目特点,形成本项目专有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该体系从规范管理制度、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制订运行维护计划、提供先进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阐述。具体运行维护的工作包括:制定总体运行维护方案、各应用子系统运行维护方案;进行日常运行维护与记录;对运行平台的维护建议、应用系统升级方案、应急事件支持措施等。

7.1.1运行维护目标

系统运行维护的最终目标,就是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基础之上,提供一个可集中管理、开放维护、高度可扩展、快速响应的运行环境,实现所有与系统正常运行相关的资源能够获得集中管理和按需分配

的目的。

具体运行维护范畴包括以下各项目,具体涉及以下各个方面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习题 一、填空题 1.()、()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2.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和()的流动。 3.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和()两大类。 4.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和()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5.西蒙(H.A.)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和()三个阶段。后来西蒙在他的决策过程模型中又增加了决策实施后的()阶段。 6.西蒙教授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8.不仅仅把信息系统看做是一个能对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把它看做一个(),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 9.基于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 10.方法将()和()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11.即对其“功能”这一列,把功能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内按功能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然后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 12. 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长远发展的规划。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及();单位的现状;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中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据我所了解到的,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总量的12%,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很低,名列第53位,是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10,是俄罗斯人均占有量的1/8.有些矿产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很多,如稀土矿产资源世界总量的43%左右,钨矿储量占世界钨矿储量的45.7%左右,煤占世界总量的11%左右 我们所学的勘查技术与工程简称物探,就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质构造和解决找矿勘探中问题的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直接研究岩石或矿石,而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放射性场等。通过场的研究可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构造和产状。目前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物探等。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钻井物探等。 使用物探的前提,首先要有物性差异,被调查研究的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之间,要有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其次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用现有的技术方法能发现它所引起的异常。有时虽地质体埋藏较深,但规模较大,也

可能发生异常。第三是能区分异常,即从各种干扰因素中区分所调查地质体的异常。如基性岩和磁铁矿都能引起航测异常。 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规模宏伟,对地球物理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中国的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煤炭的勘察,恶性事故频发的大小煤矿,如老窖水、瓦斯气、采空区、陷落柱、小断层等一系列的与地质有关的问题,都有待于地球物理去解决;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金属矿如金、铜、铅等各种金属矿,实际都处于一种等米下锅的状态;如何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大矿、富矿,则是当前找矿中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一值在论证并推行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的路线,解决这些工程问题必然要用到地球物理;此外,铁路、公路、桥梁、码头、机场的基础与桩基都需要地球物理工作来提供数据资料以解决问题。总之,在资源、环境的各种领域中、有广泛、大量的地球物理课题,深化地球物理工作,探索其规律,这是时代的要求,必将极有益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既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球物理工作有着广泛的需求,那么振兴、开展地球物理工作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司内部资源管理系统

《公司内部资源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文档修改说明

1引言 该文档为了尽量全面详实的描述公司内部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满足后期的项目开发和实施而编写。 1.1目的 尽量全面详实的阐述资源管理需求,确保项目开发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2概述 2.1项目背景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群体的不断增多,客户资源信息的不统一给公司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公司管理层能够实时准确的掌握公司资源情况,公司领导提出了公司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将公司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并为公司内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2.2系统目标 通过构建本系统为公司管理层实时的了解公司现有资源及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2.3系统整体要求 1>所有卡片、单据、查询、报表的打印预览及打印功能; 2>所有查询、报表的导出Excel功能; 3>所有查询、报表具有时间切片功能; 4>所有查询、报表都可以按不同的获取方式进行汇总或查询; 5>所有查询明细表,均可以按每个字段排序;

6>所有业务操作必须具备数据批量操作功能; 7>所有查询条件中的下拉列表必须具备输入拼音和内容的快速定位功能; 8>所有维护的代码表定义,均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编码及自定义排序; 9>系统登录后自动出现提醒信息; 10>提醒具有穿透功能。 2.4系统用户 公司各部门相关操作员。 3系统总体结构 3.1体系结构 1>系统采用WEB三层体系结构设计。 2>中间层使用Tomcat 5.0。 3>开发模式:采用Struts2+Spring+Hibernate的方式,所有事务的处理都在Biz(业务层)中进行,jsp页面只是显示数据。 4>系统采用ASA 11.01数据库。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论述题 1、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概念、发展历程、特点、 概念:是指资源环境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信息传播以及辅助管理的决策系统。 涉及到的信息技术有: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3S技术(GIS、RS、GPS)、图像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等。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是面向资源和环境应用领域的信息技术系统。 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遥感技术开始出现,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开始形成。 7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提出,加拿大建设世界上第一套CGIS系统。 80年代,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体系,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 90年代,资源环境信息与信息技术产业化。美国就业人口中52%从事直接信息产业。 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世界各国响应,数字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国土……等概念纷纷提出,国家级信息工程纷纷上马。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成了水质档案系统; 保加利亚开发的农业综合管理系统(Integrated Computerize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CAMS)系统从80年代初开始运行; 198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 1989年美国土壤保持局运用土壤信息系统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控制土壤污染; 1994年我国完成第一个省级环境信息系统; 全球性环境信息系统:国际环境资源查询系统、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等。特点:综合性、基础性、广泛性。 2、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模式概念: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手段,进行环境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和表达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环境空间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多技术集成特性、环境空间特性、动态变化特性、广泛实用特性、可视化特性 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科学研究工具的应用模式;作为环境管理的应用模式;作为公共服务的应用模式。 3、环境数据分类:环境监测数据、工业污染与防治数据、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数据、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环境管理数据。 4、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GIS的主要数据源,而其获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环境监测体系。目前环境监测大体分为三个类型:①要素型:按不同的环境要素建立的监测网络;②管理型: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的监测网络,我国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③混合型:上述两种网络的综合,如重点流域,长委、黄委。 5、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的分类 环境GIS涉及的空间信息主要有三大类:污染源空间信息、环境质量空间信息和自然生态空间信息。对这些空间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是环境GIS应用的最基本的功能。 ①环境质量空间信息:环境质量测点发布信息查询与处理、水质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区域噪声监测信息查询与处理、历年环境质量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②污染源空间信息:点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线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面状污染源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背景基本信息查询与处理、废水、气、渣排放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能源消耗信息查询与处理、工业用水量信息查询与处理、污染源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与制图③自然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_系统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系统》 上机实践报告

目录 1.系统分析报告 ------------------------------------------------------------------------------------------------- 3 1.1系统详细调查 ------------------------------------------------------------------------------------------- 3 1.1.1系统开发背景 ---------------------------------------------------------------------------------- 3 1.1.2信息系统范围 ---------------------------------------------------------------------------------- 4 1.1.3项目开发方法概述 ---------------------------------------------------------------------------- 4 1.1.4组织结构图-------------------------------------------------------------------------------------- 4 1.2业务流程图 ---------------------------------------------------------------------------------------------- 5 1.2.1业务流程分析 ---------------------------------------------------------------------------------- 5 1.2.2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 6 1.3数据流程图 ---------------------------------------------------------------------------------------------- 9 1.3.1高层数据流程图 ------------------------------------------------------------------------------- 9 1.3.2底层数据流程图 ------------------------------------------------------------------------------ 11 1.4数据字典 ------------------------------------------------------------------------------------------------ 15 1.4.1 数据项 ------------------------------------------------------------------------------------------ 15 1.4.2 数据流 ------------------------------------------------------------------------------------------ 15 1.4.3 数据处理 --------------------------------------------------------------------------------------- 19 1.4.4 数据存储 --------------------------------------------------------------------------------------- 21 1.4.5 外部实体 --------------------------------------------------------------------------------------- 22 1.5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 23 1.5.1数据库概念设计 ------------------------------------------------------------------------------ 23 1.5.2数据库逻辑设计 ------------------------------------------------------------------------------ 26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精品文档5页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基础储量为3700亿吨;矿山铁(即铁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铁)储量为800亿吨,基础储量为1800亿吨。由表3—1可知,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俄罗斯、巴西、中国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300亿吨、250亿吨、210亿吨、210亿吨和18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8.8%、15.6%、13.1%、13.1%和工1.3%,五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71.9%;另外,哈萨克斯坦、美国、印度、委内瑞拉和瑞典也有较丰富的铁矿资源,其铁矿石储量分别为83亿吨、69亿吨、66亿吨、40亿吨和35亿吨,分别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5.2%、4.3%、4.1%、2.5%和2.2%。同时,由表3—1还可看出,世界矿山铁储量主要集中在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140亿吨、140亿吨和11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7.5%、17.5%和13.8%,三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48.8%。矿山铁储量和基础储量最能代表一国铁矿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是世界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这同时也说明,乌克兰和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很大,但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含铁量低。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矿山锰(即锰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锰)储量为3。8亿吨,基础储量为51亿吨。世界锰矿资源(基础储量)分布很不平衡,在已探明的51亿吨矿山锰基础储量中,南非独占40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近80%;乌克兰拥有5.2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lo%;而其它国家拥有的锰矿资源仅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10%。从储量方面来看,世界矿山锰的储量分布要相对均衡—些。乌克兰储量为1.4亿吨,占世界储量的36.8%,居世界首位,其后依次为印度、中国、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和加蓬,储量分别为0.93亿吨、0.4亿吨、0.32亿吨、0.32亿吨、0.23亿吨和0.2亿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4.5%、10.5%、8.4%、8.4%、6.1%和5.3%o上述七国储量之和几乎等于世界储量。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铬铁矿储量为8.1亿吨,基础储量为18亿吨,但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非洲南部。哈萨克斯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为2.9亿吨和乙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5.8%和26.1%。南非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分别为1亿吨和2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12.3%和11.1%。哈萨克斯坦和南非两国铬铁矿储量之和占世界储量的48%,两国铬铁矿基础储量之和占世界基础储量的37%。另外,印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也比较丰富,分别为0.25亿吨和0.5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与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1%和3.2%。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一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煤炭资源,其中60多个国家进行了规模性开采。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5190.6亿吨,占总储量的52.7%;褐煤和亚烟煤可采储量为4653.9亿吨,占47.3%。 尽管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储量分布极不平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中的一半以上(52.9%)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和南非的探明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28.6%。上述七大产煤国的煤炭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可行性分析 (一)系统背景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成为组织依靠的对象,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熏陶下,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于快速发展的单一企业(那些独立经营、自我管理、自成体系,没有上下级管理关系的独立型企业),尤其是还没有形成集团化优势的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知识经济的管理压力,已经开始意识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如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都表现为人的问题。员工的素质与士气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发展得主要症结所在。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开发能力将有助于企业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提升竞争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各种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和支柱。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可行性分析 1. 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模式为内部独立管理的集成性企业,没有上下级单位的管理体系,即使有上下级单位,但管理关系松散,只通过文件方式上报或接收上级或下级单位的人员信息或报表数据,没有集中一个系统统一管理的要求;即一套系统管理一个单位下的部门、人员,没有管理下级单位的情况。 根据以往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困难与不便,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开发持积极的态度,肯定新系统的开发,并且为新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创造了各种良好的条件,制定了有利于系统实施的管理方法。目前管理方面的条件已经能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日后的实施,所以在现阶段下开发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可行的。 2.技术可行性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之一是为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的人事档案使得查询、调用的速度加快,使得精确分析大量员工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和职业抱负成为可能。想要做出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必

第3章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第3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信息系统概念、组成及其分类;了解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解信息系统的资源观;理解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理解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内涵与目的,掌握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所涉及的人员管理、数据管理、维护管理、文档管理、IT服务管理等内容和方法;了解信息系统评价与审计的内容与方法。 本章重点:信息系统概念与信息系统资源观;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内涵与意义;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本章难点:信息系统资源观,信息系统运行中的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与审计。 (二)考核内容 3.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3.3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 (1)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讲,信息系统有四个特点: (1)涉及的数据量大。 (2)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 (3)这些持久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4)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设计、指挥、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系统(EDP)、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一体化的智能信息系统(DSS)三个阶段。 信息系统的组成: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五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个组织的运行一般包含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四个层次的内容。按照信息支持的不同层次,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TPS)、知识工作系统(KW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经理支持系统(ESS)。 这些系统所属的层次如下所示: 战略层:经理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层:管理信息系统 知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知识工作系统 操作层:事务处理系统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3)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为了使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可行并且目标明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开发任务,对需求、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保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化的活动。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按所选择的研制方法,对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对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有以下四点: a.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 b.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 c.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 d.能够提供准备、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a.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

UML 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销售管理子系统

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销售管理子系统 一、客户需求分析 1、业务组织结构 “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是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公司经理和系统操作人员。该系统主要提供“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进销存管理”、“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和“行政事物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1)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管理企业的所有资金往来。包括产品销售后资金的回收、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支取、组织产品生产的开销、员工工资的发放、差旅费用的报销、固定资金的折旧、行政办公费用的支出等。 (2)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包括对员工进行招聘、录取、辞退工作,对各部门人员需求进行调配,考核,奖励惩罚等。 (3)生产调度管理 “生产调度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产品生产调度工作。包括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产品生产计划等。 (4)进销存管理 “进销存管理”部门实际上负责整个企业产品的销售、原材料的购进、产品及原材料的存储和产品的售后服务。 (5)生产设备安全部门 “生产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所有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企业生产设备登记造册,即使维修设备等。 (6)行政事务管理 “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包括制定计划购买办公用品,对员工的福利、工资进行审批、发放等。 2、具体功能要求 (1)销售管理 *制定销售计划 *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检查合同履约率 *组织生产 *对产品进行入库、出库处理 *财务管理部门收取客户货款 *售后服务 (2)采购部门 *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 *与客户签订采购计划 *检查合同约率 *库存管理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入库验收、存储 *财务管理部门支付货款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复习资料(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招聘、培训、任用和奖励等措施对组织内外能够推动组织发展的成员的管理和有效运用,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2、信息:就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资源和知识,这种资源和知识必须是在传播之前不为人所知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接收者所理解的,并最终影响到接收者的意识和行为。 3、信息管理: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搜集、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及完全利用。 4、EHRM:是“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联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信息系统包含组织或环境中的主要人员、地点和事件的信息。 2、系统: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连成大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5、结构化开发方法: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法等,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而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是结构化方法的精髓所在。 6、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对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识别其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建立问题空间的信息模型,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7、项目管理:是关于营造一个环境或条件,使得定义的目标或目的能以一组人以受控的方式得以实现。 8、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数据库系统一般由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9、概念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它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实现数据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转换。 10、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11、信息系统规划:又称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或者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需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 1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BSP方法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BSP方法所支持的目标是企业各层次的目标,实现这种支持需要许多子系统。BSP方法从企业目标开始,规定其处理方法,自上而下地推导出信息需求。 13、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在每一个企业中都存在着对该企业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称为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方面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帮助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的方法,它在确定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和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方面都收到了较好效果。 14、业务流程改革:又称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全新改革,是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获得巨大的提高。 15、系统分析:就是需要对所用信息系统,即新的或对原有系统的改造去解决什么问题,其实质在于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16、业务流程图: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的过程。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基本上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绘制。换句话说,就是一“本”用图形方式来反映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流水账”。 17、数据流程图:就是用符号和图表来表示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过程。数据流程图的两个特性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6套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6套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1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客观事物(包括概念)的数量、时空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或约定,表示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寓于数据之中。 2.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及特点。 答: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特点:数据结构简单,可用二维表格表达。 3.简述资源数据的特点和分类。 答:特点:五多: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 分类:从描述对象上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从表现形式上分:字符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图形型数据。 4.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结构。 答:在二维空间编码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多维信息结构的组合。 5.简述面向对象模型和面向对象编程。 答: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二、论述数据字典的功能和作用,试举一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数据字典。(20分) 答:1.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对象 2.描述数据库系统各个对象间的交叉联系 3.登记所有对象在不同场合、不同视图中的名称对照表 4.描述模式、子模式和物理模式的改动情况 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论述其在资源勘查方面的应用。(20分)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对本系统进行管理的专业研究应用人员或组织以及数据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表达等一系列操作的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系统包括5个模块:资源信息输入模块、图形与编辑模块、资源信息管理模块、资源空间信息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块以及资源成果输出模块,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如图所示:

企业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信息系统的类型 □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 信息系统可以是人工的或基于计算机的,独立的或综合的,成批处理的或联机的。通常的信息系统是上述各种类型的组合。当然它不能即是独立的又是综合的。 1.独立的系统是为了满足某个特定的应用领域(如,人事管理)而设计的。独立系统有它自己的文件,这些文件必然带有一定的冗余性。 2.综合的信息系统通过它们使用的数据而被综合在一起。系统利用一个资源共享的数据库来达到综合的目的。例如,工资系统要求正常地从人力资源系统和会计系统中找到数据。 3.以人工系统为基础已经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到目前为止,在进行人工“计算机化”时,仍然缺乏设计经验和(或)缺少信息服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工作流程直接借鉴了人工系统的工作流程。通常这些系统是独立的,而且把计算机仅仅用作为数据处理机。在设计这些系统时,很少考虑到最终要将它们综合的意图。 4.信息系统也能按成批处理、联机处理或二者组合来分类。在成批处理系统中,将事务和数据分批地处理或产生报表。例如,银行将大量的支票编码,然后在一天结束时,将所在支票分批、排序并进行处理。又如,为了防止航空公司在塔拉斯一个售票点与在亚特兰大的另一个售票点同时出售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某一航班的最后一张机票,航空公司系统订票必须是联机的,以反映数据库当前的状态。多数联机信息系统也有成批处理的要求。 即使出现了信息资源管理(IRM)系统,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潜力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之后,大多数系统仍然是独立的成批处理系统。如今这些系统中多数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而且被重新设计成综合的、联机的系统。通过定义可知,“综合”要求业务领域经理和公司领导密切地合作。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可以作为顾问,而有关综合信息系统与业务领域的冲突和差异则应该由用户团体来解决。解决这些差异以真正实现综合的环境是信息服务人员向用户经理提出的挑战。 □社会团体的信息系统 在每个社会团体的每个专业领域都能发现数据处理系统或信息系统的潜力。下面我们按社会团体列举出这些实行计算机化的专业或应用领域。对于某种程度在专业上相近的系统多数可以综合在一起(例如,工资,会计和人事)。下面给出的清单只是为了说明可能的应用领域,并不包括所有的应用领域。 1.通用系统:(1)工资 (2)收帐 (3)付帐 (4)总帐 (5)库存管理和控制 (6)人力资源开发 (7)预算 (8)财务分析 (9)采购 (10)字处理 2.制造业:(1)定货输入和处理 (2)分配和发送 (3)生产调度 (4)制造资源计划(MRP,通常又称物料需求) (5)市场分析 (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7)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8)项目管理和控制 (9)成本标准化 3.保健:(1)病人结帐 (2)病房统计 (3)配方(包括药剂的相互影响) (4)护士站调度(5)诊断 (6)入院管理 (7)病历 4.零售:(1)销售点管理 (2)供应商管理 5.大学和学院:(1)入学管理 (2)注册和分班 (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4)发展校友 (5)安置服务 (6)寄宿管理 (7)财务补助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点和应用出发,对矿产资源管理做了简单地分析,介绍GIS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一般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GIS应用;矿产资源管理 1 矿产资源管理的内容 1.1 矿产资源管理的定义 矿产资源管理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在积累、储备、消耗过程中,所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它包括矿业权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和资源政策研究、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以及地质资料管理等。 1.2 矿产资源管理的内容 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和有关规定,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4个方面: (1)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与价值核算。其中包括矿产储量审批管理、地质勘探规范的组织制定、矿床工业指标的审批下达与管理、矿产资源的价值核算和矿产储量的登记统计等项工作。 (2)矿产资源综合分析与政策研究制定。其中包括矿

产资源的形势分析和矿产资源政策的研究制定。 (3)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其中包括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工作。 (4)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其中包括统一管理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负责汇交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开发,提供社会使用;依法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义务人的合法权益。 2 GIS技术基本内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CIS)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的发展是与地理学、地图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数学和统计科学、信息技术等有关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 GIS的研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我国GIS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经历了提出倡议、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等阶段。机械制图和遥感应用,为GIS的研制和应用做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数据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环节,对GIS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区域性的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2013年,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GIS研究逐步与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可行性分析 (一)系统背景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成为组织依靠的对象,在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熏陶下,人力资源治理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关于快速进展的单一企业(那些独立经营、自我治理、自成体系,没有上下级治理关系的独立型企业),专门是还没有形成集团化优势的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知识经济的治理压力,差不多开始意识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如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任何一个环节显现咨询题,往往都表现为人的咨询题。职员的素养与士气已成为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基础,人力资源治理差不多成为企业治理和进展得要紧症结所在。 良好的人力资源治理效率与开发能力将有助于企业营造人才进展环境,提升竞争能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差不多成为企业各种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和支柱。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提升治理的效率和效益,差不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可行性分析 1. 治理可行性分析 治理模式为内部独立治理的集成性企业,没有上下级单位的治理体系,即使有上下级单位,但治理关系松散,只通过文件方式上报或接收上级或下级单位的人员信息或报表数据,没有集中一个系统统一治理的要求;即一套系统治理一个单位下的部门、人员,没有治理下级单位的情形。 按照以往在企业治理中显现的困难与不便,公司的高层治理人员对新系统的开发持主动的态度,确信新系统的开发,同时为新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制造了各种良好的条件,制定了有利于系统实施的治理方法。目前治理

方面的条件差不多能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日后的实施,因此在现时期下开发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是可行的。 2. 技术可行性分析 人力资源治理系统的作用之一是为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的人事档案使得查询、调用的速度加快,使得精确分析大量职员的知识、体会、技术、能力和职业抱负成为可能。想要做出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以准确、完整的内部人事分析为基础。在进行供求推测时能够从组织人力资源治理系统中猎取大量的信息。开发人力自愿治理系统的打确实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分析 该系统的开发必须有技术方面的支持,而这些技术支持要紧为运算机各种硬件设备、软件技术支持,没有特定的类型,要紧目标为解决用户人事行政事务处理中的重复纷杂性的工作,通过软件提升工作效率和经理决策速度,保证HR人员有精力进行人力资源分析和战略性治理; 因而发生的费用要紧有: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费用、治理和爱护费、工作人员技术培训费等,而这些费用经预估后,其在公司资金能力范畴之内。该系统的经济效益是较高的,加快学校资金的周转,减少资金不必要的积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提升取得信息的速度,这给该校带来了无形的经济效益。 最终认为该系统完全可行,并按照其特点决定采纳UB作为开发工具。 系统分析 组织与功能分析 组织结构分析 某企业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对组织结构、岗位、职能与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的分析,能够有助于企业组织的高效,合理的岗位、职能与人员配置,有利于各岗位人员的能力发挥和组织结构的精简。因此,组织结构、岗位职能与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和打算的前期重要工作。 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如下所示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 资源信息系统工程试卷及答案1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是客观事物(包括概念)的数量、时空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或约定,表示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寓于数据之中。 2.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及特点。 答:分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特点:数据结构简单,可用二维表格表达。 3.简述资源数据的特点和分类。 答:特点:五多: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主题。 分类:从描述对象上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从表现形式上分:字符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日期型数据、图形型数据。 4.简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结构。 答:在二维空间编码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多维信息结构的组合。 5.简述面向对象模型和面向对象编程。 答: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二、论述数据字典的功能和作用,试举一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数据字典。(20分)答:1.描述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对象 2.描述数据库系统各个对象间的交叉联系 3.登记所有对象在不同场合、不同视图中的名称对照表 4.描述模式、子模式和物理模式的改动情况 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论述其在资源勘查方面的应用。(20分)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对本系统进行管理的专业研究应用人员或组织以及数据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表达等一系列操作的信息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系统包括5个模块:资源信息输入模块、图形与编辑模块、资源信息管理模块、资源空间信息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块以及资源成果输出模块,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如图所示:

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设计

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设计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处理好建设规划项目与被压覆矿产资源关系,避免压覆,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特别是避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协调新土地使用权人与矿业权人的利益,保护好国有的矿产资源, 成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矿产资源压覆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河北省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为例,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好建设项目与被压覆矿产资源关系,开发一套基于MapGIS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让压矿管理工作不断适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项目选址和建设,提高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压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系统设计原则 为保证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够满足实际管理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原则:简便性.系统必须满足建设项目压矿查询工作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对建设项目信息的输入、查询、统计、输出的要求,以及能够方便的生成查询报告.系统应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结果直观,便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和操作.先进性.应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网络通信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提供系统智能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查询功能,保证本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安全性.系统安全性

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必须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类,分模块管理.灵活、扩展性.本系统开发在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环境下进行,与相关矿业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能有较好的接口,能与其它系统有机集成.空间数据可视化.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管理系统的各类信息能实现图形信息和属性信的交互查询,空间分析. 2 系统数据库模型设计 压矿数据库的的设计和建设是有效开展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规范的、可靠的压矿数据库才能够保证压矿查询工作的准确可靠.为了更好的实现与现有各类管理单位间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库的易维护性,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数据库采用了Access作为数据管理软件,在集成储量空间库、采矿权数据库、探矿权数据库中矿产地、采矿权及探矿等相关数据库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已审批的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信息、划定的无查明重要矿产资源区、压覆矿产资源预登记区、查询项目信息等数据库表. 系统据库数据库模型主要由ACCESS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部分组成,模型如下图所示: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1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