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l)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l)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见表Cl)

附录 D

(提示的附录)

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动参数过渡的说明

本标准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中涉及地震基本烈度概念的,应逐步修正。在技术标准等尚未修订(包括局部修订)之前,可以参照下述方法确定:

a)抗震设计验算直接采用本标准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b)当涉及地基处理、构造措施或其他防震减灾措施时,地震基本烈度数值可由本标准查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l确定,也可根据需要做更细致的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