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物理错题集

初中物理错题集

初中物理错题集
初中物理错题集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

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

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质量,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

解:

(1)甲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质量来改变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所以可探究二力平衡与二力大小的关系;

保持两边力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即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答案为:(1)质量;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分析

(1)实验时用一个小车,通过两个滑轮和下方挂着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两个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了.

点评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小车,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拉测力计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水平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和木块拉测力计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拉测力计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故A错误;

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是

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水平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和木块拉测力计的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据此分析答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正确受力分析即可正确解题.

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仅①

?②③

?仅②

解: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二者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②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同时由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还一定受到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二者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是一对平衡力.

综上所述,②③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

分析

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平衡力的辨别,关键是要用分割思想,分别对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属易错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 解:(1)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2G,故A不正确;

(2)对P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弹、Q对P的吸引力F QP,竖直向下的重力G,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 QP=F弹-G P=2G-G=G,

∵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不正确;

∴F PQ=F QP=G,

对Q点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P对Q的吸引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持=G Q-F PQ=3G-G=2G,故B正确;

(3)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

故选B.

分析

(1)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P受到的力即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对P、Q分别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得出PQ之间吸引力的大小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的大小;

(3)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关键是对会P、Q进行受理分析得出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要注意二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

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填“>”、“<”

或“=”)

解答

解:当物体匀速上升、静止或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都是平衡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F1=F2=F3.

故答案为:=;=.

分析

平衡状态指的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衡状态的辨别和平衡力的特点,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暗含条件:匀速和静止.

?

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内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磁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

?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

?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解答

解:灯泡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磁力,并且保持静止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B、已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C、D、磁力和重力大小应该相等.此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B.

分析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有两个方面: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求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

解:A、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但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不符合题意;

B、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不符合题意;

C、如果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为零,不符合题意;

D、同一直线二力的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

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合力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当两个分力相等方向相反时时合力为零.

点评

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要结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分析合力大小,并会能判断出合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木箱重600N,小明用F=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

240N时,此时的摩擦力为()

?600N

?200N

?240N

?大于200N小于240N

解答

(1)重60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二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等于推力,即200N.

(2)如果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为240N,木箱作加速运动,由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仍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即200N.

故选B.

分析

(1)木箱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是压力的大小;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直线、同物体.

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平衡力的相关应用,需要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如图,用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50 牛

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5牛

?10牛

?40牛

?50牛

解答

因为物体匀速下滑,所以物体受力平衡.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墙对物体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

故选B.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知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受力平衡.

找出图中物体所受的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与墙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墙对物体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相互平衡的力大小相等.同时要知道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华在卖场内水平地板上沿水平方向施力推购物车,第一次用50N的力,结果没有推动,第二次用100 N的力也没有推动购物车,后来妈妈用200N的水平力才推动购物车.则下列叙述何者最适当?()

?小华第一次推车,购物车所受摩擦力大于50N

?小华第二次推车,购物车所受摩擦力小于200N

?不论购物车内物重如何,推动购物车所需的最小水平力均相同

?不论地面粗糙程度如何,推动购物车所需的最小水平力均相同

解答

A、第一次推力F=50N,购物车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摩擦力f=F=50N,故A错误.

B、第二次推力F=100N,购物车不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摩擦力f=F=100N<200N,故B正确.

C、随车内物重的增加,购物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推动购物车所需的最小水平力增加,故C错误.

D、随地面粗糙程度的增加,购物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加,推动购物车所需最小推力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1、用力推小车时,在水平方向上,购物车受推力、摩擦力作用而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点评

解题时应注意:1、平衡条件的应用,2、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

正确的是()

?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解答

解:A、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两种情况下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A 正确;

BC、甲图,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C错误;

D、由A分析知,乙图A受到的摩擦力为F;

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平衡力,因此B水平方向除受拉力F作用,还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错误.

故选A.

分析

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A、B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点评

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使物块压紧斜面以及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解: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方向不相反,故B错误;

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1)二力平衡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多选)重为G的气象探测气球,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不慎掉出一个重为G0的小物体,之后气球又匀速上升,假若气球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均为F,空气阻力大小均为f,那么()?F+f=G

? F-f=G0

? G0=2f

? F=2G0

解答

解:当气球匀速下降时,竖直向下受到重力作用,即大小为G,竖直向上受到浮力F和阻力f作用;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F+f=G;

当气球匀速上升时,竖直向下受到重力G-G0和阻力f作用,竖直向上受到浮力F作用;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G-G0+f=F,即G0=2f.

故选A、C.

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分别对气球上升或下降的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力的关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的掌握程度,并且会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竖直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夹着一个重10N的物体A,若在A上放一个5N的另一个物体B 时,A刚好能匀速向下运动,那么仅让A在夹板中匀速向上运动,应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是。

?10N

?20N

?25N

?30N

解答

解:竖直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夹者一个重10N的物体A,若在A上放一个5N的另一个物体B时,A刚好能匀速向下运动,我们可以把AB看做一个整体,即此时该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故所受到的数值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有此时该整体所受的摩擦力是10N+5N=15N,且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若仅让A在夹板中匀速向上运动时,此时A与两边夹板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5N,但方向会向下,所有此时该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向上的是拉力,向下的是重力和摩擦力,即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相等,故F=f+G=15N+10N=25N;

故答案为:25N.

分析

当将木块匀速向上或向下拉时,木块都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木块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但不同的运动方向摩擦力方向不同,根据平衡力的关系便可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平衡状态判断二力平衡;二是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正确对木块做出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5N的砝码时,木块保持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木块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的运动状态(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

擦).

解答

解: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5N的砝码时,砝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5N,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拉力平衡,则f=F=0.5N;

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砝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6N,木块正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则f′=F′=0. 6N;

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砝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7N;

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0.6N.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木块的运动状态改变.

故答案为:0.5;0.6;会.

分析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2)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要注意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摩擦力的变化.

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

(2)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

(2)由图(a)和(d)可知:;

(3)由图(a)和(c)可知: .

正确答案: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

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解答

解:(1)图(a)中的物体是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将绳子剪断后,由图(b)可知,小球只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小球加速下降,因此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由图(a)和(d)可知,两种情况下小球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图(a)中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图(d)小球摆动,并且运动路径是曲线,因此(d)中的小球不是平衡状态;即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

(3)由图(a)和(c)可知,两种情况下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即都为平衡状态),而(a)中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作用,即两个力共同作用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图(c)中的小球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即三个力共同作用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故答案为:(1)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

(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分析

平衡状态: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

(1)当物体受一个力的作用时,根据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图(a)和(b)中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是否为平衡状态;

(2)当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时,根据平衡状态的概念以及图(a)和(d)中物体的状态分析物体是否为平衡状态;

(3)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比较图(a)和(c)的受力情况.

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大小;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 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 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正确答案:相反相等等于小于

解答

解:(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图甲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等于F4;图丙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小车做变速运动,此时F5小于F6.

(2)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会发生转动,这样做可以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知,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由图丙可知,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改变.

故答案为:(1)相反;相等;等于;小于;(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大小相等;运动状态将改变.

分析

(1)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力的大小,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小车片转过一个角度,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3)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点评

此题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实验中需要注意问题及实验中的一些重要步骤,牢固掌握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关键.此题考查比较全面,是一道基础题.

(1)小张的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食用油是地沟油,为此,小张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测量他家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②向此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④计算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①把一些食用油倒入烧杯中,并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量出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倒出食用油后的烧杯的质量m2;④计算食用油的密度ρ.

A.你认为小张设计的这两套方案中,实验误差最小的是.

B.选用最恰当的方案后,通过实验得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ρ= .

(2)如图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

①图甲是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图乙是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图丙是再把小桌翻过来.在三次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从而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是研究物理现象常用

的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代替”或“转换”)

②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两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

关.

(1)方案二;

m1-m

2

V

;(2)转换;甲、乙.

解:方案一中的第③步,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中,会有一部分沾在烧杯的内壁上,使得所测的体积相比质量偏小,密度偏大;方案二很好的避免了这种情况,使得量筒中的质量和体积相对应,误差较小;

则ρ=

m

V

=

m1-m

2

V

(2)①在三次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从而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是研究物理现象常用的转换法;

②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 = .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是正确的.(2)利用海绵或其他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上面的猜

想.

ρgh铁块的高度三

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之比m a:m b=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

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 a:p b等于()

?3:5

?5:3

?9:25

?1:1

D

图是三个装满水的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三个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最大

?(b)最大

?(c)最大

?一样大

解答

解:因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放入鸭子后,其水面的深度h仍相同,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故选D.

分析

知道玻璃缸里装满了水,又知道液体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比较缸底受到水的压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熟练运用,知道放入鸭子后,其水面的深度不变,是解答的关键.

如图所示.将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2kg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

?容器如图甲,F>30N

?容器如图甲,F<30N

?容器如图乙,F<30N

?容器如图乙,F>30N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C 答题用时:161秒

解答

解:

(1)若容器为圆柱形,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压强将变为1.5p0;若容器为甲图,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小于1.5p0;若容器为乙图,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水深变化量比圆柱形容器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大于1.5p0;由此可见容器如图乙;

(2)如乙图放置,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G,

∴F乙>30N.

故选D.

分析

(1)先确定容器形状:若容器为圆柱形,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压强将变为1.5p0;若容器为甲图,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小于1.5p0;若容器为乙图,容器装2kg水改为3kg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大于1.5p0;

(2)通过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水重的关系分析判断:上口大、下口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水重;上口小、下口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水重;直壁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重.

点评

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所装液体重;圆柱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所装液体重.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P甲>P乙

?P甲<P乙

?P甲=P乙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答

解:∵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

∴液体体积:V甲>V乙,

∵液体质量相等,

∴ρ甲<ρ乙,

又∵P=ρgh,h相同,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P甲<P乙.

故选B.

分析

由题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容器形状确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分别倒入适量的同种液体,液面高度和液体上表面积都相等.设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桌面受到的压强分

别为P甲、P乙,则()

?F甲>F乙

?F甲<F乙

?P甲>P乙

?P甲<P乙

正确答案:B,C 回答正确答题用时:5秒

解答

解:甲、乙两容器中盛的是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等,则根据p=ρgh知道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题知,液体上表面积都相等,则乙容器底部面积较大,根据P=

S

得F=ps,由此可知F甲<F乙;

拿一个和乙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丙,加入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因为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大、重力大,所以丙容器的总重大于乙,根据P=

F

S

知道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因为甲、丙两个容器为圆柱容器,装的同种液体,且液面等高,将两容器看作固体,根据P=

ρgV

S

=ρgh可知甲、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同;

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P甲>P乙.

故选BC.

分析

利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和固体压强公式P=

F

S

分析得出压力F甲、F乙大小关系;先拿一个和乙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丙,加入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因为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大、重力大,丙容器的总重大于乙,根据压强公式知道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再根据P=ρgh判断出甲、丙两个圆柱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相同;

从而得出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方形、均匀物体,利用p=ρgh分析压强变化更方便.

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G/S和G

?ρgh和G

?G/S和ρghS

?ρgh和ρghS

?正确答案:D

解答

解:某种液体的深度为h,则p=ρgh,

由p=

F

S

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

故选D.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再利用F=ps求受到水的压力.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使学生对液体压强、压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最大的是杯,三个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正确答案:甲相同

解答

解:

(1)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

∵容器的底面积相同,

∴三容器内水的深度:h甲>h乙>h丙,

又∵p=ρgh,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p乙>p丙;

(2)∵甲、乙、丙三个容器装入同质量的水、容器相同,

∴总重力G甲=G乙=G丙,

∵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

∴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故答案为:甲;相同.

分析

1)由图可知,知道装入水的质量相等,可知各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然后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2)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甲、乙、丙三个容器装入同质量的水、容器相同,总重力相同),据此分析.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知道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总重力.

2014~2020全国卷文化常识真题答案

2016~2020全国卷文化常识真题答案 1 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C项,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 或皇太子的尊称,不包括“丞相”。 2 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殿试由皇帝主持。 3 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C项,禁中,指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 另外,由原文“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也可以推知蔡京的儿子蔡攸只可能是向皇帝恳求宽恕,而不涉及其他皇室宗族。因此,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C。 4 A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A项,郡一级的军事归“郡尉”或“司 马”管辖,对太守有牵制作用;此外,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而科举发源于隋炀帝时期,因此太守不可能管辖科举。 5 A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农家”不是影响最深远的,故选A。 6 B 此处“武”指的是周武王。 7 C 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 8 C 践祚,指即位、登基,并没有“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的意思。 9 D “师”单用并不能指代国都。京师,指国都。类似的称呼有:都门、毂下、京都、京城、 国都、都城、首都。 10C “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错误。“尹”是官的统称,“令尹”在春秋战国时相当于宰相,也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知府古代是太守,州最高行政长官。东汉叫州牧,隋朝称为刺史或太守。唐宋叫知府。 11B “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12B “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考”通“拷”,“拷问”之意。 13C 近侍: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他们的官职未必就是高的,并且对皇帝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14C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应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15D “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错。移疾指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16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xì)牲牢事务。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17D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18 B“长子”及“最年长的儿子”错。均应为“嫡长子”。19.B “南面”指称帝。

小学三年级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下 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复习建议: 1)看本学期我们完成的练习纸和作业本,原来的错题现在弄懂了吗? 2)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说一说在答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3)再根据查漏补缺的情况,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自主练习 4)最后,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完成“卷子”后的检查? 实战演练: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 40)平方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2、今年全年有(366)天,第一季度是(91)天。从今往后,第一个闰年是( 2016)年。 3、□73÷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4)。 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4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周长是(50)厘米。(像类似这样的拼一拼、剪一剪等题目,要记得动手按要求画一画。) 二、选择

1、小明家的客厅和小芳家的客厅一样大,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A) A、小明家用的地砖大 B、小芳家用的地砖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 2、小明家客厅用了126块地砖,小芳家则铺了140块地砖,那么(D) A、小明家的客厅大 B、小芳的客厅大 C、一样大 D、说不清(说明:因为两家用的地砖每块大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大的,所以不能判断。)3、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5千克,最轻的23千克,下面哪个数量有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B)(说明:平均体重在45和23之间。) A、45千克 B、32千克 C、23千克 4、25×40积的末尾有(A)个0 。 A、3 B、2 C、1 (说明:25×4=100,别忘了原来因数末尾的0。) 5、周长是80米的正方形花坛,它的面积是(C)平方米 A、320 B、6400 C、400 (说明:要注意审题,这里的80是周长,所以要先求出边长:80÷4=20,再用边长×边长=面积,算出。) 6、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C) A、7 B、8 C、9 (余数比除数小,即除数要比余数大。) 7、852÷8的商(A)(中间有没有0,要看每个数位上的数够不够商1决定。) A、中间有0 B、中间没有0 C、末尾有0 8、704被7除,结果是(B)(通过判断商的位数即可判断。) A、10......4 B、100......4 C、1000 (4) 9、当A÷B=13……9时,B最小,A=(C) A、117 B、130 C、139 (说明:先判断B最小应该是10,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10、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C )人。

2014---2019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真题及答案

威宁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第十六次周测卷 命题人:余愿审题人:虎恩雄班级:姓名: (2019年全国卷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年全国卷二)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2019年全国卷三)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瀣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018年全国卷一)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018年全国卷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高中生必读:如何整理错题集

在我看来,“如何整理错题集”这个问题,其实能分为以下几点来回答:为什么要整理错题集?哪些科目最需要整理错题集?如何整理错题集? 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要想通过考试得到认可,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各种题型进行大量训练,从而积累大量的解题经验和技巧。因此,目前多数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解题教学”。除了少数天资聪颖者,几乎没人能够不被这种模式裹挟三年、六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大量训练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看看我们身边,总会发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勤奋刻苦,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会为自己“开小灶”,但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解题训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成效。换句话说,他们的训练与打发时间无异。 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所以,力图缩小这种差距的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那些错题,以及错题产生的原因。任何一个想要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都应该会使用错题集来总结自己解错或解不出题目的原因,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明白整理错题集的重要性后,问题就来了:按照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标准,到底哪些科目最需要整理错题集呢?毕竟,如果所有科目都整理错题集,那会相当费时费力。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其中,基础知识多练就熟,本身是不具备较大的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出来的。因此,这两科我不建议整理错题集。 数学和物理可以说是理科思维的集大成者,光记得公式、定理远远不够,因为要想在这两科的题目中找出理论依据,是需要思维方法的。举个关于物理题的例子,受力分析估计大家都能掌握得不错,但要是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不熟练,光想用受力分析解出那些斜面滑块一起动问你受几个力的问题,就要费很大劲儿了。至于数学,那就更不用提了,几乎每道正常一点的高考题都是到处设坑埋雷,处处必须留心。更何况,数学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方法及其组合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对数学错题的研究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数学是最需要整理错题集的科目,物理次之。 那么,不需要整理错题集的科目又怎么办呢?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系列之三(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系列之三(化学实验) 1.下列五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①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③用碳在氧气中燃烧制取二氧化碳;④用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⑤用石灰石与稀盐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 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的一组仪器及干燥剂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浓硫酸 B.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锥形瓶、导气管(代橡胶塞)及浓硫酸 C.漏斗、集气瓶、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固体氢氧化钠 D. 长颈漏斗、集气瓶、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浓硫酸 3.下列实验方法最合理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验证某集气瓶内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B.可用3溶液鉴别(即区分)两瓶无色溶液:稀硫酸和稀盐酸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 D.为检验石灰石煅烧后所得的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反应的3,可取样后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则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属于碳酸盐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2溶液后,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42- D.将、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溶液、浓硫酸、灼热的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所得的气体为2和N2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用23溶液即可将2、、24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 B.不用任何试剂即可将4、2、23、、3鉴别开来 C.不用任何试剂即可将2、23、3鉴别开来 D.用物理方法无法将食盐水和白醋区分开来 6.除去2(4)3溶液中的少量H24,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 A. 粉2O3溶液2溶液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二)皇室官职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19.(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2019年高考最新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最新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C.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指《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的占卜之书,约成书于尧舜时期。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 B.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为正二品。兵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等重要人物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驿,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如“驿站”“驿馆”等;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文中指由朝廷专门指派的车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

数学错题本整理方法及要点盘点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sodocs.net/doc/4613106448.html,/zykzl 1.如何整理错题? 喜欢抄题的抄题,不喜欢抄题的剪书。 2.对错题的思路总结。 这里说的思路指的是你在解这道题时的全部思想活动,包括你对题目条件的分析、初步的想法、推导过程等等。尤其是卡了壳、出了错的部分,更要着重详细地记录下来。 3.错题本不能只增不减。 如果你能做到天天看自己的错题集,很快就会发现有的东西会很快掌握,这时候就需要把这部分内容移除。错题集里面只留下那些你真心还没完全搞懂、没有完全记住的东西,保证你每一次翻开错题集都能再加深学习。 4.错题本要经常复习。 不要等到考试前再复习,平时有空的时候,就要经常复习,把不懂的、没把握的知识变成掌握的最牢固的知识。 重要考点盘点: 1.高等数学 极限、导数和不定积分这三个部分是考试中考查的重点,其他部分都是在这三个的基础上进行延伸。 2.线性代数 是初等变换,含有参数的线性方程式解的讨论,还有就是方程的特征值、特征向量,有了他们,线性代数的复习就会很流畅。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的概念,其中的条件概念,乘法公式、等三个方面; 第二章是几何分布,这章是该理论的核心,特别是二维联系变量的平均分布密度、条件分布密度,离散型的实际变量的特征和定义; 第三章数据变量的数据特征,主要就是四个概念数学期望、方差、线方差、相关系数。 此外,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视自己的错题,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知识漏

研途宝考研 https://www.sodocs.net/doc/4613106448.html,/zykzl 洞。在数学试卷中,客观题部分主要分填空和选择。其中填空6道题,选择8道题,共56分。占据了数学三分之一多的分数。在历年的考试中,这部分题丢分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一部分同学在前面的56分可能才得了20多分,如果基本题丢掉30多分,这个时候总分要上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填空题】 (1)考查点: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考查基本运算和基本概念,或者说填空题比较多的是计算。 (2)失分原因:运算的准确率比较差,这种填空题出的计算题题本身不难,方法我们一般同学拿到都知道,但是一算就算错了,结果算错了,填空题只要是答案填错了就只能给0分。 (3)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平时复习的时候,这种计算题,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能光看会,就不去算,很多的同学看会在草稿纸上画两下,没有认真地算。平时没有算过一定量的题,考试的时候就容易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是说每道题都认真地做到底,但每一种类型的计算题里面拿出一定量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准确率。 【选择题】 (1)考查点:选择题一共有八道题,这个丢分也很严重,这个丢分的原因跟填空题有差异,就是选择题考的重点跟填空题不一样,填空题主要考基本运算概念,而选择题很少考计算题,它主要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就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理论。 (2)失分原因:首先,有些题目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有些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计算题上,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导致基础只是不扎实。最后,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对这种方法不了解,用常规的方法做,使简单的题变成了复杂的题。 (3)对策:第一,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在这下功夫,实际上它的选择题里边要考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原来的定义或者性质,或者一个定理这些内容的外延,所以我们复习一个定理一个性质的时候,即要注意它的内涵又要注意相应的外延。比如说原来的条件变一下,这个题还对不对,平时复习的时候就有意识注意这些问题,这样以后考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事先对这个问题做了准备,考试就很容易了,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本身有些题有难点,但是也不是说选择题有很多有难度的题,一般来说每年的卷子里边八道选择题里面一般有一两道是比较难的,剩下的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第二,客观题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通常做客观题用直接法,这是用得比较多的,但是也有一些选择题用排除法更为简单。 【计算题】 (1)考查点:计算题在整份试卷中占绝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是证明题,计算题就是要解决计算的准确率的问题。

小学生整理错题集习惯培养方案

小学生数学错题地处理方法 【我为什么犯错】 按照我地理解,错题不外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地错误、特别简单地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地时候把+算成;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地题目所犯地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 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掌握了自己犯错地类型,我就为防范错误做好准备.我比较重视一些概念上地错误,我仔细分析过我地试卷,可以说一半以上地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地.每个经历过考试地人都知道,考试中审题特别重要.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自己所犯地错误,首先分析是否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如果是,就要找出这种诱使你审题不清地小陷阱,熟悉之后就不容易掉进去了. 【错误发生地原因】 错误大致分三类: 由于概念不清;造成错误发生地最重要地原因是对知识点地掌握不够准确.经常有同学对一些概念地理解似是而非,很明显,在实际演题过程中,怎么可能不发生错误.如果是不懂,那么对这道题目结果地直接影响只是不会做罢了.就因为说懂不懂,说明白不明白,做题心中无数.自然错误也就来了. 由于思路不对;由于对题型不很熟练,或者审题不当,造成思路不畅,南辕北辙.通常在考场上糊涂,一下考场就反应过来了.要不就是只要别人小小地点拨和提醒,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这种错误最具欺骗性,往往以为自己明白了,可实际上并不扎实地知识结构使错误再次出现变得非常容易. 由于粗心:关于由于粗心而引起地错误是低级错误,同样地,对粗心地忽视是造成同类错误不断发生地主要原因.对许多学习程度中等地学生地卷面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错误地一大特点就是:低级错误总是重复出现!对粗心在节里有详细地叙述. 【如何解决错误?】 解决错误地办法很简单,第一是,做完题一定要检查.第二是,要把曾经做错地题收录在错题本里. 头一条是对待可能会出现地错误采取地办法,是为了避免错误;第二条则是对已经发生过地错误采取地措施,为了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对错误进行毫不留情、毫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填空题专项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填空题专项练习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4 两个不同的两位数相乘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5 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6 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7 27×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8 □2×29 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9 □32÷4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10 □15÷6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11 742÷□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12 6□2÷6 要使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里可以填()。 13 6□2÷6 要使商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以填()。 14 □÷6=29……○○里最大填()此时□里填()。 15 两个数相乘积是57 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16 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 17 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2倍它的周长()面积 ()。 18 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周长()面积 ()。 19 两数相除商为27 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为()。 20 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3倍商()。 21 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 ()。 22 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倍商()。 23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面积是()。 24 面积1平方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错题集整理方法

小学教学错题集整理方法 什么是错题集? “错题集”就是我们把做错的典型题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中,这些题目都来自我们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考试中。 错题集的好处 1、建立“错题集”,避免学生反复出错: 2、建立“错题集”,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错题以后,往往是订正了事,时间长了就淡漠了,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稽查,学生心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的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于是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如果建立错题集以后,每个学生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从而真正达到“轻负高质”。 3、建立“错题集”,有效降低错误率。恩格斯有这样的理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而“错题集”的建立,就是把平时所有的错题都集中在一起,从中找出每次错误原因的所在,比较系统、全面地加以分析、诊断,进而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把错误降低到最低点。 4、建立“错题集”,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借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

的相似。而每一届老师对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只做到及时订正而已,缺乏搜集、分析和利用,导致这些错误年复一年地延续,师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而有了“错题集”,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前车之鉴,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可以少走弯路。 错题整理。 错题收集工作完成后,为了让错题变得清晰明朗,方便我们使用,可以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比如桉错误的原因分。每道错题收集后,标注出错误原因,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等。 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等等。 第三类———无为之错。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另外写上属于课本的某一单元某一节或某一页知识点。 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 错题集的利用 ◆经常阅读,避免再错。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同学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在错题

错题集样本及反思总结范例

错题集范本 错题本是被公认效果最好,提高学习成绩最快的一种方法。不少中高考状元都有自己的错题本。一般错题集包括四部分:1、错题的原题。2、正确的答案。3、自己做错的答案。4、错题的具体分析总结。下面仅提供语数外三科的参考样本。

考试后反思总结范例 本次期中考试我数学考了83分,卷子的多数为原题,但因为我的马虎所导致考了83分,首先一些疑难的基础题和选择题理解不够透彻还没审完题目,就着急下笔做题,结果一错千里。还有,以后要多温故而知新、上课集中思维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这样就能牢牢记扎实了,也更加理解透彻了。其次画图题,因为没有认真看题,所以出现了应该胜券在握的却一无所获,以后一定要反复审题。最后对于计算题来说,在草稿纸上验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移到卷纸上就变成了另一个答案了,以后要仔细一点。不过分题类和应用题我还是掌握的挺好的,以后多加强自己弱项的训练。 本次曝露出来的知识弱点如下: 1、注意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错题第三题,公式不熟) 2、x轴、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x轴上的点的坐标y值为0,即:(x ,0)y轴上的点的坐 标x值为0,即:(0 ,y)(错题第15题,记忆不牢,理解不深刻) 3、(14题,公式未完全理解) 4、第五章证明题,找不到思路下手。 5、第六章计算题,遇到去括号就出错,去绝对值也经常出错,这俩错误是本次考砸的最大敌人。 其他还好。 6、… 补弱计划安排: 1、到期末考试还有58天时间,错题一共积累了40页,每天雷打不动的看两页复习三页,预计20天能够保证错题集上的错题,不再犯错! 2、5.4-5.11利用一周时间,复习第五章证明题,把同步配套试卷上的错误证明题重新演算一遍,保证做过的每题必会! 3、5.12-5.15利用四天时间把第六章所有的数学公式背熟背会 4、5.16-5.22利用一周时间,把第六章所有的错题看一遍,保证做过的题必会,保证期末不犯同样的错误。 5、5.23-6.1每天保证两道计算题,练练练,绝对不饿能再犯类似错误,我能行的!

最新近五年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高考真题汇总

近五年高考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真题汇总 2018年全国卷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2018年全国卷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卷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2018年天津卷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一、整理: .....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其整理步骤为: 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历史思想类、规律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但一定要有错误归因。 2.记录方法。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3.必要的补充。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好了。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

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及时总结同类知识。如:11.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都有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选A)如果此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在改错本上将不平等条约中分别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详细列一遍,以弄清自己到底哪儿还有知识缺漏,以及时改进和提高。 二、运用: .....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学会如何学历史、如何研究历史,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长一智”。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平时要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在历史复习时“错题集”就是你最重要的复习资料,最初复习时一定要多回头看,以后隔一段时间可以加长一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故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 错题集上,容易混淆的记忆要点也有必要整理归纳,要写清楚自己弄不懂的就行了,另外,最好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 随身带着错题集当然不错,如果做不到,建议有空的时候,下课的时候看看,至少考试前翻一翻,减少同一问题失分,另外,如果没时间,参考书上做个记录翻一翻,也有一点错题集的功效一般要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疑难易错题集(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疑难易错题集(人教版) 1.小刚说:我包了9个,爸爸包的个数是我的3倍。妈妈对小 刚说:我比你爸爸多包了18个。请问:小刚的爸爸妈妈一共包了多少个水饺? 2.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 元,糖果每袋5元。胖胖说:我买了4个面包和1瓶饮料。 乐乐说:我买了3袋糖果和1包花生。胖胖一共要付多少钱? 乐乐比胖胖多花了多少钱? 3.修路队要修一条长96米的路,每天修8米,4天后还剩多少 米没修? 4.6个和尚分10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老和尚1人分3个馒 头,小和尚3人分1个馒头,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几种计算方法? 5.算年龄:女儿说:我今年是8岁,妈妈说:我今年35岁。你 18岁时,我多少岁?。 6.小松鼠采了一些松果,这些松果的数量比30多,比40少。 把他们平均分,分的份数和每份数是同样多的。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颗松果。 7.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车轮共有40个。其中自行车5辆。请问三 轮车共有几辆? 8.自行车、三轮车和小轿车的车轮共有90个。其中自行车共有 20辆,三轮车共有10辆,请问小轿车共有几辆? 9.张纸可以做8朵花,有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两种方法)

10.有3群兔子,每群兔子有3只,每只兔子吃2个萝卜,一 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11.这里有15张画片,现在来了三位同学。请你提出2种用 除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自己解答。 1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请改正过来。 13.(1) 56—12+18 (2) 12—6 X 2 a)= 56-30 = 6 X 2 b)= 26 = 12 14.下面第()道算式里的括号可以不写A: 23 +(6 X 4) B:(25—20)X 4 C:56 —(40+3) 15.游厦门植物园。成人门票12元,儿童6元。买一张成人 票和5张儿童票,共需多少钱?我有50元钱,买7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钱? 16.做一根跳绳,要用3米长的绳子,王老师有根18米长的 绳子。可以做多少根跳绳?每次剪掉一根,一共要剪几次? 17.判断对错:12÷3= ( ) 想口诀:(三)四十二 () 18.24÷6=4 表示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 () 30÷5=6 读作 19.有18根—,能摆()个Δ;要摆4个Δ,需要 ()根 20.一每盒羽毛球有6个,现有3盒这样的羽毛球,平均分给 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羽毛球?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的文学常识

2015年高考可能要考的文学常识 ● 常见易考的文学常识(一)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3.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5.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6.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7.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篇。 8.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