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沿街商业设计要点

沿街商业设计要点

沿街商业设计要点
沿街商业设计要点

三、产品设计建议要点

项目商业部分主要为住宅裙楼,社区商业部分除生活超市为两层裙楼外,其余部分皆为一层底商;餐饮娱乐部分既有两层,也有三层裙楼;城市服务部分皆为两层裙楼。本案产品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商业部分与住宅的分隔;二是裙楼外立面处理;三是商铺结构,以及大堂设置。

(一)商业部分与住宅的分隔

本案商业部分对住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业态所产生的油烟、噪音和热力影响上面,而城市服务组团和社区商业组团的影响相对较小。

1、住宅与商业的分隔:

垂直分隔:餐饮娱乐部分裙楼与住宅之间,设置架空层,可建设绿化景观,并预留中央空调冷却塔放置位。通过绿化、娱乐休闲设施全面提升花园环境。

城市服务和社区商业组团住宅不设架空层,按常规谁即可。

横向分隔:主要是注意住宅与商业部分的楼距,特别是迪厅、KTV包房的噪音、光污染和对住宅隐私的音响;其余部分按常规即可。

2、餐饮排污通道

油烟排放:现主要考虑将餐饮业厨房放置于裙楼首层,排油烟采取冷却过滤的地下排放模式,并与住宅下水道相分离,排气口远离人群和住宅。

餐饮垃圾处理:主要解决通道问题,一般餐饮单位会有固定的垃圾收方,并会自行解决对方问题,这主要需加强管理。但通道因设置在背街面,并与人流、住宅有一定距离。

3、消费人群与居住人群的分流

消费人流通道主要设置在临街面,消防通道可是这在背街面。

(二)裙楼临街外立面处理

1、建筑外观:

应具有现代感、结构有力,条块简洁大方,主要临街面可设置骑楼或伸出遮阳(雨)篷。2、外立面广告位:

主要在餐饮娱乐区、城市服务区设裙楼外立面设广告位,但应注意观景窗与广告位的平面布局协调,同时也须显现广告的气势;社区商业部分广告位主要为门头广告位为主。

3、广场布置:

在道路交叉口(大型餐饮、生活超市)可设小广场,广场地面除铺设完整外用不同的地面材料加以区分。为促销吉庆活动预留空间。

(三)、商铺结构建议

1、铺面层高

社区商业和城市服务部分商铺,层高按照常规4米就已经足够了;但餐饮娱乐部分、生活超市考虑其内部装饰的可塑性,以及人员多,空间舒适度要求高,可以考虑为5米。

2、铺面开间

城市服务组团和餐饮娱乐组团(包括生活超市),都需要大开间以显示内部气势,基本要求柱距为8米,首层门面以4米作为零时分隔;餐饮娱乐进深要求较长,可考虑为30—35米左右,城市服务组团进深可为16米左右;二层三层,视销售和租赁需求进行分隔或不分隔。其中,大型夜总会(迪厅、KTV大厅)设置,可考虑于二三层预留挑空位置。

社区商业组团柱距要求6米即可,门面以3米作为零时间隔,进深在12米左右为宜。

3、铺面设施

主要以生活排污管道、自来水、(餐饮娱乐煤气管道)、电表箱、电话、闭路电视、宽带的分布主要考虑在铺面背街面一线,并可根据铺面划分要求牵引或连接。

餐饮娱乐(生活超市)和城市服务组团,可根据铺面划分或需要预留上下步梯位置。

4、智能安保系统:

需考虑商业与住宅连接部,以及主要出入口、内外立面的安保防线构筑。

社区商业总体指标

总建筑面积约18000㎡

A区群英北路街铺沿街面长约550m,上下二层框架结构,可作打通

B区新城一路街铺沿街面长约320m,底商一层框架结构,可打通

A区商铺进深,开间,最小面积12m,5m—6m,单层面积60—72㎡

A区商铺面积合计约13200㎡

B区商铺进深,开间,最小面积8m,4m—4.8m,32—38.4㎡

B区商铺面积合计约2560㎡

注明;B区底商可做成临街面为底商背街面为地上车库的形式。

四、社区商业特色氛围的营造

特色氛围的营造

社区商业的开发应该遵循“商业服从整个社区的大盘原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提升整个社区的综合价值及居民生活素质。其次才是社区商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商业特色的营造也不例外,应与住宅的文化、特色保持高度一致。不但整体建筑外观应坚持此原则,甚至一草一木都不容疏忽,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功夫”,细节也是体现事物本质的重要组成部份。社区商业特色营造的建议:

1、从整个社区的综合价值提升的角度来看,商业服从于社区,这一点,反映在商业特色的营造上,体现为商业的文化、主题、特色应该与住宅保持高度统一;

2、在建筑外观及线条上,除了与住宅风格相统一,还应该注意强调自身色彩及线条的强化运用,因为商业与住宅是不同区间的两种物业,商业在外观的处理上更强调视觉的冲击力;

3、景观小品、植物及地方代表性建筑对于整个社区商业的特色营造及商业氛围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可依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布置,尽可能使项目特色与商业特色吻合起来。唯有做到大到建筑外墙,小到一草一木,均浑然一体,各具特点而又围绕同一主题,整个社区商业才能够给人很鲜明的特点,形成项目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硬件规划设计如不合理,会导致合适的业态无法进驻,因此,硬件规划是社区商业能否良好经营的重要环节。

同时又为了保证在小区尚未成熟时出街商铺最终能有效地销售出去,我们建议:

根据各业态的经营特点,对于位置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从方便居民生活及合理分配资源的角度出发,应该要注意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在商业布点时,可优先考虑体现居民生活便利的业态,如超市、服务配套类和便利店等业态的位置,既方便社区及周边居民的消费,又兼顾大店面商家对其它小店商家的带动作用;

餐饮等业态有噪音、卫生等问题,在规划业态时应避免影响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对位置要求不高的业态可规划于相对较偏的位置,如装饰公司、美容一般是以二楼为主要承租面积,但必须预留良好的展示面。项目的商业氛围营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的商业定位推广形象;

二是,商铺的店面与内部设施形象;

三是,项目坐位的街道景观形象。

项目的商业定位推广形象中,包括:业种组合定位、商业概念定位、宣传通路选择和形式设计、宣传周期与疏密频率以及现场遮挡设施的广告设计等;

商铺的店面形象与内部设施形象中,包括:店面装潢档次与风格、店铺招牌设计、橱窗设计、灯光设计、色彩设计、广告牌(位置、造型)设计、店铺内的墙地顶柱子灯光以及管道散热

器的基本物业状态等;

项目坐位的街道景观形象,包括:店铺门前地面铺装设计、小品设计、道旗设计、绿化设计、停车位设计等。

只要依照上述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有效诉求销讲,应该能够出良好的商业氛围形象。项目坐位的街道景观形象,包括:店铺门前地面铺装设计、小品设计、道旗设计、绿化设计、停车位设计等。

我想目前我的项目主要欠缺的是这块,但是因为是已交房的社区,门前有停车位,停车位与店面之前有四五米的距离,但是要作为停车的通道使用,放置小品和休闲座椅等似乎都没有地方。绿化和地面铺装都已经形成,外立面的效果不错,很高端,不想通过喷绘挂幅遮盖掉外立面的整体感和高档品质感。

另店面内部为毛坯,通过玻璃可以看见,是否需要刷白处理?我个人倒是在想是否通过背胶写真在玻璃上,制造氛围,也免去室内装修费用浪费(因后期销售后客户自理)

万科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点总结,都是精华!

万科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点总结,都是精华! 一、店铺价值 1.店铺价值与面积 店铺的价值由销售价值与经营价值(租金)决定。面积小的店铺销售价值高,大店铺经营价值高。店铺价值逻辑: (1)销售型: ①双三角规律——大面积、小价格,小面积、大价格。销售型商铺合理的切小面积。 ②商铺30~50、50~70、70~100㎡最好销售。 ③单铺大于300万元较难销售。 (2)持有型: ①商铺价值与层数关系:7A原理 ②商铺租金随层数增加逐层减半, ③尽可能加大占地面积、降低层数。

但是考虑将来经营阶段合理的商铺面积,切分并非越小越好,要结合业态规划进行划分。 2.店铺价值与位置 店铺价值与其所处层数及街区/盒子中的相对位置相关,与客流量紧密相关。 销售型因重视外部展示,越临街价值约高;经营型重视内部经营,因此约靠近室内人流集中区域,价值约高。 店铺价值逻辑 ①销售型:金角、银边(外侧)、草肚皮 ②持有类:金口、银边(室内)、草肚皮

二、店铺类型 1.店铺分类 店铺可分为单层铺、双层铺、楼铺、一拖二铺、小拖大铺。单层铺与一拖二、小托大的组合可提升整体商业价值。单层铺和一拖二商铺可通过一些排列组合形成丰富的沿街立面。

三、店铺平面 1.开间进深比 开间进深比1:2~3:10之间是合理区间 ,一般来说,3:5的开间进深比例对于一般业态来说是比较有利于经营的,最接近黄金比例0.618。 ①开间进深比合理区间为1:2~3:10 ③一般情况下进深最大不要超过15m ③常见铺为4.2mX12m 商铺铺的面宽与柱距相关,进深一般以消防规划与合理的进深比决定,要预留合铺的可能性。 ①单铺面宽通常为一个柱距的一半,进深相同时,可两个商铺组合成大商铺。 ②根据不同的柱距有不同的店铺尺寸,可多个单铺组合成大铺 案例:商铺面宽与柱距的关系

商业设计要点总结归纳万达经验

商业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1总体要求 商业广场景观设计是商业建筑外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衬托商业气氛,通过合理、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商业建筑的室外场所。这是检验景观设计的最主要标准,也是甲方审查景观设计的依据。我们应着重考虑如下方面内容: (1)使用功能:商业广场要考虑各业态定期或不定期的促销活动,因此,在各业态的主入口和公共区不应布置阻挡人流的固定设施,另外还要考虑商场物业公司组织的大型促销活动的场所和需求(包括预留水、电等)。 特别提示: A、考虑室外步行街开放的时间段及主要消费人群的活动取向;形成户外休闲 活动空间为主的景观空间,在室外步行街局部放大区域预留商户开展户外经营活动的场所,同时预留移动设施供围合空间使用。 B、所有室外空间必须满足消防安全功能需求。 (2)交通组织:依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各单体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从住宅和商业两方面确定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流、物流等流线组织,合理确定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地面停车场的出入口(包括各主力店的地上、地下卸货口,卸货区,装卸货物的时间,出租车等候,餐饮娱乐停车区,商务办公停车区)及公交站台设置等等。交通分析也需要在方案阶段进行单独阐述。需考虑集中的非机动车停放范围。 特别提示: A、满足机动车进入室外步行街的使用需求。 B、地面停车位的出入口安排在靠近商业大广场附近,但不能设置在人行出入口等人流集中的地区,结合竖向设计,在高差较小的区段解决。 C、主街应为人行空间,应在红线边界处布置车挡避免机动车进入,车挡间距约为0.8米。 D、地面各种机动车流线(普通车流,消防及货运)及非机动车流线,机动车可以行驶到达每一个商铺门口。满足如地面停车位,消防等高场地及非机动车停车场等规划指标及使用需要。 E、大商业临街面需设置出租车及公交车港湾,,一般情况下保证5辆出租车停靠,特殊情况至少保证3辆出租车停靠。 (3)景观轴线:方案阶段需有分析,外环境构筑物不能遮挡顾客出入口,不能影响建筑外墙广告及建筑外立面的精彩部位。考虑广场空间过大,避免因过量空旷导致“一览无余”,应适当借用景观、小品、绿化等因素,达到视线的遮掩、吸引、过渡,以营造空间层次感。 (4)竖向设计:由于商业广场面积较大,如何解决场地雨水排水等问题也是非

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

1. 商业配套的建设类型 根据楼盘项目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 1.1 住宅底商 即利用住宅楼盘底层或首层作为商业用房,以基本满足就近区域内居民对日常 生活用品的便利性需求。 1.2 独立商业街 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 街两侧设有独立商铺,以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1.3 社区商业中心 设置在楼盘人流集中地区,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包括超市、肉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与酒店、运动中心等高级配套共同组成楼盘的综合配套体系。 2. 商业配套规划原则 2.1 便利性原则:商业从空间上实现就近性,从而形成时间上的便利性,体现 满社区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则; 2.2 和谐性原则:实现住宅与商业的相对分离,充分体现商业与居民的亲和性 及商业设施的不扰民,确保商业内外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和谐性原则; 2.3 开放性原则:在楼盘内实现商业布局和规划的不内闭,保证能同时服务于 外部客流和通过性客流,符合政府对区域总体商业规划的要求; 2.4 适度开发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建设以服从住宅需要为基本原则,商业配套的 开发要适量,根据居住人口情况及楼盘开发进度,分期分阶段开发商业配套;2.5 景观再造原则:以景观意境为线索,将商业配套的建筑与空间景观设计融 入整个楼盘,创造新的景观,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文 化气息的购物、休闲的环境。 3. 商业配套总体规划建设要点 3.1 中型楼盘: 3.1.2 楼盘总人口规模:2000-5000户; 3.1.3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5-0.7平米/人的标准进行 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5%-7%的标准进行配置; 3.1.4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 3.1.5 商业交通时间:步行10分钟以内;社区商业中心或社区商业街应配有功 能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网点15个以上; 3.1.6 商业功能满足:日常性服务与商品并重,可经营便捷性餐饮或少量中西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商业街的类型。 3.2 大型楼盘: 3.2.1 楼盘总人口规模:5000-15000户; 3.2.2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7-0.9平米/人的标准进行 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7%-8%的标准进行配置; 3.2.3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和社区商业 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底商的搭配比例以80%:20%为宜; 3.3.4 商业交通时间:社区商业中心与住宅的距离不少于100米,步行15分钟 以内,辐射半径约1000米;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

商业街规划设计五个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五个要点 一、尺度近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 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 的范围内“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 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 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 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 层高之内。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 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 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内 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若宽于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及对策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分为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含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营运阶段。商管公司作为商业产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参与规划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对项目从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后期运营效果的预期上实施专业把控,其参与新项目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将影响商业品质。 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研讨阶段工作要点 (1)对商业项目进行整体业态定位是打造商业项目雏形的关键。商业定位准确是保证商业项目在开业之后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 (2)此阶段商管公司的任务及准备工作内容: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要点研讨、建筑方案(含方案深化)设计评审、空调冷热源论证、各专项设计评审等。其中各专项设计评审中的每一项又各自大致按照方案及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来完成。在每个阶段,商管公司作为物业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都需要进行专题市场调研工作,获得相关的信息依据,经过研究分析后,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完成须由商管公司主导的专项设计成果,提交规划院,然后经过一次或多次联合评审会签由规划院将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形成阶段性设计成果。本文将重点从这三个阶段就商管公司参与规划设计任务、准备工作以及从管理专业角度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给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思路,使我们今后在参与规划设计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3)评审关注的事项:业态定位、步行街布局、交通组织、停车位、停靠站和公交车站、管理用房、消防疏散通道、变形缝。 【关注点1】业态定位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综合城市发展和商业发展状况、商业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趋势、所属商圈的地位和未来竞争态势等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确定项目的商业定位、业态组合、业态布局,进而对项目的总体建筑规模体量、项目内外交通环境组织、主要业态(含步行街)类型的布局及面积配置、零售业态经营档次和组合方式、以及大系统划分方式等要素予以确认。 【关注点2】步行街布局 (1)步行街应合理布局、与主力店有机结合并成为连接各主力店客流动线的枢纽,使各主力店的客流通过步行街实现交汇和共享;目前根据不同的建筑体量,步行街与主力店布局较为理想的方式有:步行街在整体被主力店围合下向各主力店之间穿插、步行街对主力店全包围。为确保步行街商铺整体连贯性,步行街各层与主力店的开口数量应适当,并且通过在适当位置开口使步行街没有明显的“冷段”和“死角”;

大型综合体设计要点

1、前言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介绍特大型项目怎么去做,因为一般来说,成熟的业主都会有明确的任务书指导设计,只需去理解和执行即可。本文主要是通过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想来告诉大家设计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方式,如何高效、准确的完成设计成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疑问来开始设计的回顾。 2、商业综合体的含义 商业综合体就是将一系列的城市配套工程综合在一栋建筑物内,主要的城市配套包括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精品购物街、沿街商铺、超市、大型车库、影院、KTV、健身、电器、健身、酒楼、儿童电玩、精装公寓楼、甲级写字楼、五星酒店、商务酒店等等,整个建筑物的规模非常大,一般都在20~5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对能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对能源供应的安全等级要求也比较高,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商业综合体的建立一般都会对现有的市政条件产生巨大的冲击,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实际的工程可能不能按照理想化的系统去设计。到底是项目去适应市政还是市政改造去适应项目,对此在前期阶段要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供电方案的论证。各地商业综合体项目概况分析见下表。 3、商业综合体经营管理对设计的影响 甲方对于商业建筑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销售型和自持型。 销售型:沿街商铺、精装公寓楼、普通写字楼。 自持型:百货、精品室内步行街、大型超市、五星酒店、甲级写字楼、地下车库、餐饮、影院、KTV、健身、电器、酒楼、儿童业态等。

分析建筑的功能以及了解甲方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直接影响着供电区域的划分和供电系统的建立,可以说,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商业的合理经营和安全运行。 4、商业综合体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名词 业态:指不同的建筑功能。 物管:指物业管理公司,主要对销售的建筑进行维护。 商管:指商业管理公司,主要对自持的建筑进行维护。 计量:计量在商业项目中非常的重要,计量的方式决定了系统的划分店招:指商铺门面统一的商业广告标识。 道旗:指步行街道路统一的商业广告标识。 以上的专有名词决定了任何一个区域的一个开关、一根电缆,甚至是一个灯泡的物权所属,因此,在地下室的某一机房中出现照明从物业引接、潜污泵从外铺引接、通风机从百货引接电源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对于消防专用设备则没有区分,一概属于物业管理及计量。此外,要对竖向标高、总图坐标、面积指标敏感;要对设计标准、建造标准、交房标准明确。 5、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范围 红线内所有强电设计: (1)完成一般由供电局设计、管理的中压开闭所、局管变电所的设计工作。 (2)中压(10kV)供电系统、低压(0.4kV)系统。 (3)动力配电。 (4)普通及应急照明(非装修区域)。

沿街商业设计要点

三、产品设计建议要点 项目商业部分主要为住宅裙楼,社区商业部分除生活超市为两层裙楼外,其余部分皆为一层底商;餐饮娱乐部分既有两层,也有三层裙楼;城市服务部分皆为两层裙楼。本案产品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商业部分与住宅的分隔;二是裙楼外立面处理;三是商铺结构,以及大堂设置。 (一)商业部分与住宅的分隔 本案商业部分对住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业态所产生的油烟、噪音和热力影响上面,而城市服务组团和社区商业组团的影响相对较小。 1、住宅与商业的分隔: 垂直分隔:餐饮娱乐部分裙楼与住宅之间,设置架空层,可建设绿化景观,并预留中央空调冷却塔放置位。通过绿化、娱乐休闲设施全面提升花园环境。 城市服务和社区商业组团住宅不设架空层,按常规谁即可。 横向分隔:主要是注意住宅与商业部分的楼距,特别是迪厅、KTV包房的噪音、光污染和对住宅隐私的音响;其余部分按常规即可。 2、餐饮排污通道 油烟排放:现主要考虑将餐饮业厨房放置于裙楼首层,排油烟采取冷却过滤的地下排放模式,并与住宅下水道相分离,排气口远离人群和住宅。 餐饮垃圾处理:主要解决通道问题,一般餐饮单位会有固定的垃圾收方,并会自行解决对方问题,这主要需加强管理。但通道因设置在背街面,并与人流、住宅有一定距离。 3、消费人群与居住人群的分流 消费人流通道主要设置在临街面,消防通道可是这在背街面。 (二)裙楼临街外立面处理 1、建筑外观: 应具有现代感、结构有力,条块简洁大方,主要临街面可设置骑楼或伸出遮阳(雨)篷。2、外立面广告位: 主要在餐饮娱乐区、城市服务区设裙楼外立面设广告位,但应注意观景窗与广告位的平面布局协调,同时也须显现广告的气势;社区商业部分广告位主要为门头广告位为主。 3、广场布置: 在道路交叉口(大型餐饮、生活超市)可设小广场,广场地面除铺设完整外用不同的地面材料加以区分。为促销吉庆活动预留空间。 (三)、商铺结构建议 1、铺面层高 社区商业和城市服务部分商铺,层高按照常规4米就已经足够了;但餐饮娱乐部分、生活超市考虑其内部装饰的可塑性,以及人员多,空间舒适度要求高,可以考虑为5米。 2、铺面开间 城市服务组团和餐饮娱乐组团(包括生活超市),都需要大开间以显示内部气势,基本要求柱距为8米,首层门面以4米作为零时分隔;餐饮娱乐进深要求较长,可考虑为30—35米左右,城市服务组团进深可为16米左右;二层三层,视销售和租赁需求进行分隔或不分隔。其中,大型夜总会(迪厅、KTV大厅)设置,可考虑于二三层预留挑空位置。 社区商业组团柱距要求6米即可,门面以3米作为零时间隔,进深在12米左右为宜。 3、铺面设施 主要以生活排污管道、自来水、(餐饮娱乐煤气管道)、电表箱、电话、闭路电视、宽带的分布主要考虑在铺面背街面一线,并可根据铺面划分要求牵引或连接。 餐饮娱乐(生活超市)和城市服务组团,可根据铺面划分或需要预留上下步梯位置。

设计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

设计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 发表由Lzq0702 48 天之前 (2010-01-27) 分类: 职场 | 标签: 商业模式顾客价值链劳斯莱斯核心竞争力微软 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它们是利润源即企业顾客、利润点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利润渠即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和传播渠道、利润杠杆即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内部运作,利润屏障即保护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控制活动等五大要素。 出海需要船,同样,设计和完善企业商业模式,需要借助有效的分析手段,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它们是利润源即企业顾客、利润点即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利润渠即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和传播渠道、利润杠杆即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内部运作,利润屏障即保护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控制活动等五大要素。商业模式就是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的价值创造系统。无论是设计还是完善企业商业模式,都必须遵循商业模式设计完善的五步法。 第一步,界定和把握利润源—顾客 企业利润源是指购买企业商品或服务的顾客群,它们是企业利润的唯一源泉。企业利润源及其需求的界定,决定了企业为谁创造价值。企业顾客群分为主要顾客群、辅助顾客群和潜在顾客群。好的目标顾客群,一是要有清晰的界定,没有清晰界定的顾客群往往是不稳定的;二是要有足够的规模,没有足够的顾客群规模企业的业务规模必然受到局限;三是企业要对顾客群的需求和偏好有比较深的认识和了解。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在复印机行业,施乐公司的利润源主要是大型企业与专业影印公司,因此他看不到个人客户对于影印便利的需求,所以失去开发桌上型复印机的先机。佳能在资源规模上无法与施乐竞争,因此采取差异化策略,重点对企业个人客户这一利润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根据个人客户的价值需求,发掘尚未被满足的特殊顾客群,最后才导致开发简便型桌上复印机的创新构想。佳能在1976年推出简便型桌上复印机,这项新产品的技术创新程度较为落后,不但影印速度慢,影印品质不佳,提供的影印功能也极为有限。不过在顾客看来却是一项能带来重大价值的成功产品,因为它能提供经理人与个人工作者在工作上极大的方便,这些顾客不需要为影印一页文件,专程跑到影印中心,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在家中或个人办公室中即可满足影印需求。 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那么这项新事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例如,JVC与Sony在上世纪60年代投入于录放机新事业

城市商业地产规划设计重点难点

《城市商业地产规划设计重点难点》 一、前言 1.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分哪几个阶段 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分为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含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营运阶段。 2.商管公司参与规划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阶段及工作内容 商管公司作为商业产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参与规划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对项目从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后期运营效果的预期上实施专业把控,我们参与新项目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将影响商业品质。

二、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研讨工作要点 1.对商业项目进行整体业态定位是打造商业项目雏形的关键。商业定位准确是保证商业项目在开业之后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 2.此阶段商管公司的任务及准备工作内容 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要点研讨、建筑方案(含方案深化)设计评审、空调冷热源论证、各专项设计评审等。其中各专项设计评审中的每一项又各自大致按照方案及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来完成。在每个阶段,商管公司作为物业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都需要进行专题市场调研工作,获得相关的信息依据,经过研究分析后,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完成须由商管公司主导的专项设计成果,提交规划院,然后经过一次或多次联合评审会签由规划院将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形成阶段性设计成果。本文将重点从这三个阶段就商管公司参与规划设计任务、准备工作以及从管理专业角度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给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思路,使我们今后在参与规划设计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3.评审关注的事项(业态定位、步行街布局、交通组织、停车位、停靠站和公交车站、管理用房、消防疏散通道、变形缝)

商业设计要点

总评设计: 1、大商业主入口室内外不应做台阶; 2、购物中心室外广场坡度宜控制在2%-2.5%,不能超过3%。终坡点的位置结合景观设计要求,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通长的水沟或排水井(埋地管排入市政)。 3、块地表排水方向均应坡向外部城市道路,严禁完全依赖地下管线的雨水排放设计方式。 4、管线的入户位置应避开大商业主入口,各主入口前严禁设置井盖 5、明确新建工程(包括隐蔽工程)的位置及室内外设计标高、场地道路、广场、停车位布置及地面雨水排除方向,并应与景观竖向设计一致。 6、路牙石底设雨水口与雨水管相连,雨水口的间距不少于40m。 7、步行街两端高差不超过1M时,店铺门口不设台阶,街内不设地面纵向找坡,不设雨水口和雨水管,设置雨水沟排水沟。 8、项目所在地雨水量较大或市政外网条件相对较差,步行街两端高差不超过1M 时,店铺门口设一级台阶,台阶下部设雨水沟。 9、步行街内雨水沟设盖板,明沟底宽不小于300mm,不大于450mm,最低高度不小于200mm,明沟沟底坡度控制在0.3-0.4% 10、室外步行街、主入口附近的广场下部为地下车库,则结构应考虑降板,降板的高度考虑雨水沟的高度与找坡,还应考虑污水的排放及管线的冻土层埋设深度要求。 11、商业主入口的部位如为地形的低点,应考虑设置截水沟或种植池等处理方式,保证地形高处的雨水不漫流到广场 12、购物中心两个广场每处均应保证有一处点位与道路高差不宜超过0.5 米,宜采用无障碍过渡‘ 13、下沉广场设计时应考虑与市政雨水管网的结合,避免因市政管线埋深不够而导致雨水无法排放’ 14、大商业的±0.000首层标高应尽量一致,如果确实需要在室内消化部分高差,宜采用找坡的形式解决 15、调压站、化粪池的位置应设置在绿化带、车库出口等远离主入口的

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关键要点

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关键要点 一、关于步行街主入口 1)是否紧邻交通主干道、主通道? 2)是否入口设计醒目、宽敞、通透? 3)是否设计有入口外广场,便于室外商业促销活动?建议至少保证一处出入口可以进出车辆(展示用); 4)商业广场主出入口门高不低于3米; 5)步行街主出入口两侧及上方立面应采用通透玻璃幕墙设计,以增强该区域商铺的通透性和良好采光,充分提高商铺价值。 二、关于步行街主出入口商铺 步行街出入口处的两侧商铺商业价值最高,而步行街出入口处设置的通往主力店的通道距离出入口太近,考虑到各主力店是否均有独立的对外主出入口,建议调整此通道于步行街出入口到中庭的区间内,调整后此通道处可作黄金商铺。 三、关于避风阁设置 商业广场主出入口是否设置了“避风阁”(北方地区应设计卷帘门)?步行街出入口设双层门,并设风幕,不宜设门帘。(规划院强制条文已列) 四、关于步行街室内通道 为确保步行街商铺整体连贯性,建议各层与主力店的通道应适当减少,主力店在步行街开口设置的原则:主力店单边与步行街相接的开口为一处,双边与步行街相接的不超过两处,除万千百货外,原则上不在中庭设主力店开口,主力店的开口位置尽量设在步行街的尽端部以带动整个步行街的人流,非零售型(如影院、KTV、网吧等)的业态开口一定要和其入口大堂结合,开口尺寸为4~8米。(规划院强制条文已列) 五、关于步行街次主力店 根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的租赁条件要求,应保证步行街主出入口处的店铺面积不低于150平米,并在一二层增加楼梯设计或留口,具体位置需在施工时另行确定。 六、关于步行街出入口交通 1)为方便顾客购物需要,建议在步行街主出入口两侧规划出租车等候区域; 2)关于步行街设置客流计数系统; 3)步行街的出入口要设置客流计数系统。(集团文件规定) 七、关于步行街顶棚 1)一定要加盖封顶,一是保持室内步行街产品的纯粹性;二是避免冬季无法正常经营;步行街采光顶的开口宽度,应较下层开口两侧各扩大800mm;(规划院强制条文已列)2)一定要设计为玻璃采光顶,为便于后期经营管理,提升建筑品质,建议玻璃采光顶由连续设计方式改为分段设立; 3)步行街的采光廊和中庭的采光天棚:步行街的采光廊考虑广告装饰物的安装,需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吊挂件,中庭的吊挂件预留最低4~6个(商管建议最好达到8个),采光廊按每跨预留一处吊挂件,宜考虑电动提升装置。中庭的采光天棚及步行街的采光廊应进行节能设计,必须设置电动遮阳装置。(规划院强制条文已列) 八、关于LED 1)是否设有步行街入口大标识系统、LED的规格应该多大,视距应保障多少?LED显示屏且视觉醒目程度? 2)中庭的采光天棚在设计中要考虑方便安装LED电子屏,总荷载20KN。(规划院强制

商业空间设计最主要的要素

商业空间设计最主要的要素 通过优美的环境,能够促进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同时日新月异消费文化的发展,经营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又使这种商业环境能够得到更高级的进步,这是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个完美的结合,因此说SHOPPING MALL的室内设计不仅涉及到物理环境、空间环境、视觉环境、而且文化环境、智能环境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了这么几点: 第一个是动线的设计。动线设计应该说是SHOPPING MALL设计的核心,商业空间是流动的空间,这里面有一个是顾客的空间、一个是服务的空间、一个是商品的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一定的序列关系,所以说一个商场设计的成功与否和它的动线设计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个设计元素是中庭设计,一个大的SHOPPING MALL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中庭,中庭由于构成的严肃多样性以及尺度的复杂性,使得整个SHOPPING MALL设计的重点。所以在设计周,要着力体现出城市节日性、娱乐性和社区性,把它营造成整个购物中心气氛的高潮,中庭的设计元素主要包括绿化、水井以及其他一些营造气氛的特性元素。 第三个特性是店面与橱窗设计,店面和橱窗设计最有诗意的部分,如果吸引顾客去购物的话,店面设计一定要有吸引力。所以店面设计是SHOPPING MALL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部分。 第四个部分是导购系统的设计,在逛商场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最麻烦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到自己购物的场所,所以说识别区域和道路显得简单、容易,这就是导购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如果商场是本书的话,这个导购系统就是书的目录,也好比大海中航行中指路的明灯,所以导购系统的设计要简洁、明显,图案等等要相协调。 第五个就是配套设施的设计,在大型购物中心商场里面配套的设施主要指卫生间、停车场、广场、办公室以及商场里面的艺术等等。在这些配套设施当中,要对整个SHOPPING MALL设计的基本元素加以提炼,并利用到配套设施上,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第六部分就是商业灯光设计,大家知道,可能在酒店设计当中,灯光设计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商业设计当中,灯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灯光设计当中,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照明;一个是特殊照明;第三个是装饰照明。 基本照明解决照明的问题,特殊照明是商品照明,就是通过光线打到商品上,突出商品的特质,吸引顾客注意商品,这样使得人们对商品有一个强的购买力。装饰照明是给出一种效果,烘托商业的气氛。这三种照明要合理的配合,在视觉上增加商场空间的层次,从而引发消费者购买力。 1 / 1

商业街规划设计时的几个要点

空间规划设计 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1/3——1/4。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若宽于20米,“街”的感觉则可能被“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四、面材的软化与精化 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 五、重视非建筑元素 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 总之,商业街的设计不应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也应重视它所给人的心理感受。而为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设计师必须考虑人的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成果。 商业街以其多样的商业活动、灵活的空间布局、独特的消费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商业地产界的青睐。成功的商业街不但能给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成为带动周边产业繁荣的催化剂,甚至成为展现当地商业文化活动的城市名片。商业街有综合型和指向型两种。指向型商业街往往集中经营某一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一、尺度近人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 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10米——20米之间,而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 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 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 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 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 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 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 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 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 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 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商业设计要点

商业物业设计要点 住宅首层商业: 结构:在不影响楼上住宅的情况下,尽可能规整,避免独立的承重拄体出现,铺与铺间最好有非承重墙部分; 层高:不超过4M(含); 消防设施:喷淋安装到位; 上下水:预留到位,每户都有卫生间; 电:用电负荷按每平方米至少150W以上预留、预留电度表箱、箱内预留照明、插座、空调回路:预留弱电智能箱、内设网通及有线电视接口;电表选用可分时段计量的“尖峰谷平”电表; 门窗:彩钢户门或选用成本最低的户门后期由商家自由改换,窗用整扇玻璃;在设计的时候应考虑到安装整体玻璃的改造可能,最后在店面临街部分无任何承重墙体; 广告位:高度不低于90CM,长度不宜超过7M; 外墙:用最廉价涂料即可,后期商家可自行搭配灯箱、装饰物;或预留统一尺寸的外墙灯箱广告位; 空调机位:外墙内设置单户空调室外机暗槽(暗槽外可设置可开启式的灯箱广告位),预留要保证能够容纳小型中央空调室外机位,室内临近空调机位的位置避免管线、表箱等障碍物,便于空调安装; 管线:布局合理,避免管线大范围交错,其中消防管道、天燃气管道不能绕梁而过,仅可能设置在商铺边缘; 绿化:避免遮挡商铺视线的高大绿植; 停车位:在自行车道内做延街停车位最佳,其他方式泊车应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向及转弯半径; 路政设施:商业用房开发尽可能与道路建设同期,路灯要适宜悬挂商家宣传灯箱LOGO; 其他:消防栓、配电箱尽可能安排在商铺最里端,不过多影响房屋前半部分布局; 3层以下独体商业: 结构:框架结构,面宽柱距8M以上,进深柱距6M以上,按柱距用割墙板进行分割(成本最低,便于拆除)以便后期产权办理,建筑物周边避免含有地下室,如有地下室则需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方案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 1、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1.1 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1.2 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 1.2.1 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始,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 1.2.2 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1.2.3 规划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 1.3 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 1.4 北京、上海的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5%。 1.5 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若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1.6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部分。 2、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 2.1 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0 米。首层 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购物中心商铺原则上不对外开门。 2.2 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同样效果。 3、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 3.1 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 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300~400平方米左右。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 米。 3.2 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3.3 若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重油烟餐饮业态尽可能放置在三层,以减少其对一、二层的影响;油烟尽可能高空排放。 3.4 三层室内步行街使用率(租赁面积与步行街总建筑面积之比)应达到50%。 3.5 室内步行街的尺度 3.5.1 室内步行街的长度以280~350 米为宜,宽度宜为38—40米,3.5— 4.0 万平方米。 3.5.2 室内步行街两侧店面之间宽度:首层9~10米,二、三层15~17 米。 3.5.3 室内步行街走道净宽宜3.5~4 米,“洞”口宽度宜为9 米,“桥”的净宽度宜为3.5 米,中庭周围走道净宽应适当加宽,观光电梯处走道必须加宽,可至5~6 米。“洞”口及“桥”边缘不得设反梁。 3.5.4 室内步行街采光顶的开口宽度,应较下层开口两侧各扩大0.8 米左右。 3.5.5 室内步行街的剖面:步行街一般为三层。首层层高为5.4米,二、三层层高为5.1米,吊顶下净高分别控制不低于3.6 米和3.3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