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课题: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3.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4.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5.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

教学难点:OSI模型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数据传输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前。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

(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还需要有什么?

(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个都不行

(5)好象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准备出发了,但是等等,这条路上只能通一辆火车,万一罗马那正好也有一辆火车从那边开过来,路上撞到了怎么办,那么我们要和他们先沟通好。

(6)沟通好了,现在发货,我们坐着火车到了罗马,决定送过去,但是发现,我们听不懂罗马人的话,罗马人也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这个时候我们非常有必要带一个翻译官,当然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们和罗马人说的是同样的语言就好了。不管怎么样,来接纳的人总算能和我们沟通了,当然,这是人和人的沟通,不是人和货物的沟通。

(7)真正的货物终于送到了,完成了。

把这对应的7层,放到网络游戏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了一个游戏运作的原理。首先,我要有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外表上看起来华丽无比,这就是第7层,应用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用的所有的网络上的软件,游戏等等。

接下来到第6层,游戏有了,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要想把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去,但是服务器不可能用眼睛看着我们玩游戏,因此我们要把游戏里的数据打包,包装好,用统一的格式发出去,这个叫“封包”。这就是第6层,表示层。

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一个人从屏幕边上跑过来,我的游戏上为什么会显示?原因在于服务器把数据发给我,告诉我有一个人从那边过来了。因此,不光是我发数据给服务器,同时服务器也把数据发给我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控制一下路线,是服务器先发呢,还是我这先发,当然了,这个交换的情况是非常快的,而且新的技术可以同时发,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个能保证沟通的机制,保证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就是第5层,会话层。

万一网络上延迟得厉害怎么办,万一有游戏这卡住了怎么办,我就需要有第4层,传输层,我要保证我的数据是正确的,完整的,如果有问题,随时纠正和重新发送,把上面3层传下来的东西,交到下一层网络层去传送。

上面四层称之为网络上前四层,下面我们来看看下三层,也就是基础的部分

我们游戏之中有南方的玩家,也有北方的玩家,一般情况下南方都是电信的路线,北方都是网通,不管是什么路线,我走啊走啊总能让封包走到服务器那。这就是我们的网络层。我要知道我走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也就是一个路由的作用。

再往下,我把数据发出去了,我怎么知道数据到没到服务器,或者说我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出现卡了的状态,游戏怎么知道我卡了,服务器怎么知道我卡了?大家都有用QQ的经历,现在的网络都不错了,不会出现连接超时了,但是在网络不太好的时间里,就会出现超时。实际上,在这里有一个计时器,比方说,我发一个数据包出去,30秒内没有返回,我就告诉你,超时了。这就是数据链路层,控制着我们数据的发送接收。

最后的最后,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有一根网线,并且有网卡,或者猫。

所有的这些,都是协议,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个网卡或者猫明明是硬件,怎么会是协议,是硬件没错,但是硬件设计的规格是根据协议来设计的,也许以后协议变了,硬件就不是这样设计了。

这7个层次,称之为OSI模型。当然了,这个模型很理想,实际上在这个网络运作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些协议体系。比如前面说的IP协议。IP协议负责的是网络层中的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而TCP协议,主要是作用于传输层中,控制数据的传输问题,把一个游戏,或者一个软件的不相同的东西,转换为可以在网络上传输的共同的内容。

了解了整个OSI模型和我们的游戏了,大家应该明白,再怎么会玩游戏的,仅仅能接触到的是7层中的应用层而已,想知道有黑客是怎么盗取帐号的吗?想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吗?

二、TCP/IP协议体系

定义:网络中的各种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必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双方能正确有效地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约定,这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

简单的通信协议使用介绍。

常用的通信协议: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

三、实践园地

1.OSI 模型和 TCP/IP 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A.7 和 7 B.4 和 7 C.7 和 4 D.4 和 4

2、OSI 七层模型中,网卡的作用属于哪一层()

A.应用层B.表示层C.传输层D.物理层

3.在TCP/IP 协议体系中HTTP 是通过哪一层使用网络的()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际层D.网络接口

4、在OSI参考模型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七层(1)应用层(2)表示层(3)会话层(4)传输层(5)网络层(6)数据链路层(7)物理层。工作时()。

A、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增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B、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C、接受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去掉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D、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

5、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A、HTTP协议

B、TCP/IP协议

C、POP3协议

D、FTP协议

6:思考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数据交换技术

一、导入(提出问题)

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知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是以分层协议管理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知道数据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远程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原始数据经过层层网络协议的到封装成数据包,放到发送端口做好发送的准备,而另一台计算机接收端将接到的数据逆向地将接收到的数据层层按到协议恢复到原发送的状态。但是发送端的数据放到网络发送端口后在网络上又是如何传输的呢?这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包含了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我们先来学习电路交换。

学生活动:回顾旧知识,思考新问题

二、创设情景,开展探究、讨论。

师:我们都从电影中看到过战争年代的老式(手摇式呼叫人工连接)电话,它的传输过程类似网络中电路交换技术。请看图示1: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交换的三个过程,通过流程的现象讨论分析:

1)电路建立:在用户A向D用户传输任何数据之前,要先经过呼叫过程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电路。典型的做法是,A用户向与其相连的B网络交换平台提出请求,然后B用户呼叫C网络交换设备,然后手工连接C节点网络交换设备。C节点网络交换设备向D用户呼叫并建立连接,这样A与D之间就有一条专用电路ABCD,用于A用户与D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

2)数据传输:电路ABCD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A用户发送到B网络交换设备,再由B交换到C;C向D 发送数据。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电路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

3)电路拆除:数据传输结束后,由某一方(A或D)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节拆除到对方节点。

2.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及其特点

1)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

2)缺点:在某些情况下,电路空闲时的信道容易被浪费:在短时间数据传输时电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得不偿失。因此,它适用于系统间要求高质量的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

3)特点: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电路交换效率不高。

电路交换技术还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打电话的例子来简单进行说明:

小明打电话给小刚,首先是小明拨打小刚的电话,此时等候小刚接电话,一旦小刚接起电话后,表示已经建立连接;其次双方进行交流,即数据传输,最后双方挂掉电话,即电路拆除.

三、设计活动,开展探究,类比移植,理论发现,自我知识构建与内化

师:我们请八位同学模拟一个信息传输的教学活动:

如图1:(说明场景:网络交换平台是一张桌子,A、B、C、D由四位同学代替,图中的黑线可以由一条绳代替,形象的连起每个结点,两个活动,由两组同学组成)

规则说明:教师给A一首现代诗(不要太长四十字数左右就可),要求A同学将这首诗的内容传到D同学,如果图中有线连接的就可以直接将纸上的内容传下一个目标,如果没有线连接的,必需抄一份,然后将抄好那一份的传给下一个目标点。每个点上的同学只要接到上一节点同学的任务,就不能停歇,并将抄完的传给下个目标点,直到没有任务完成为止。

四个同学演示,其它同学观察过程。

活动方案1、A同学将整首诗传给B结点的同学

活动方案2、A同学将整首诗分为五段,并且按顺序一段一段的传给B结点同学

1、学生通过现象思考问题:哪一种方案传输这首诗到目标点最快,为什么?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这两个活动与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有什么相似之处?

探究结论:

1、活动方案1让信息在抄送的过程中当某个同学忙时,其它同学都在闲着等待,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不能连续的传送到目标结点,出现信息断断续续,造成信息延时——即“网络延时”

2、活动方案2使得信息在抄送的过程中尽可能是让每个结点上的同学都有事做而忙碌不停,直到信息抄送完。信息绵绵不断的传送到目标结点,提高了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传输速度。

深入问题假设,学生大胆设想,深入讨论:

1、如果下一结点发现信息有抄错现象,怎么处理?

2、假设代表不仅是中间设备两个,而是多个呢?如果中间的C结点或B结点出现故障呢?(如图3)

教师引导理解概念:

1、存储——转发

2、网络延时

3、差错检测,以及信息重发

4、多路径选择,以确保单一路径的不可靠性

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综合比较,应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师:分组交换使得数据在网络中传输速度和信息的吞吐量大大提高,虽然比不上电路交换速度快,但是语音信息数据以分组交换方式在网络上传输效果接近了电路交换的效果。现实中的IP电话就是使用数据分组交换技术的具体体现。讨论为什么打IP电话便宜?请做下面一道数学应用题,并展开讨论:

题目:假设图中网络交换平台是电信部门,A与D是用户,用户的连接线是从用户家连接到电信部门,用户每月都向电信部门交纳有一定的线路租用费(电话月租5元/月),用户还要上网,也按使用网络时间交费,网络信息使用费2元/小时。

现实中电信部门是这样工作的:

网络交换平台具有服务功能:

1、为用户提供数据线路连接服务

2、为用户提供数模转化服务(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转换,为什么要转换?不言而喻吧!)

收费标准:

1、如果你使用连接电路传输信息方式那么,B、C结点为用户连接一次,费用10元/小时。

2、如果你使用数模转化服务,B、C结点为用户服务每小时1元/小时。

问题:现在A欲与D打一小时的电话?除了线路租用费外,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打电话,各需多少钱?(老师只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此题一解,不言而喻,为什么IP电话便宜?)

五、学生开展课堂学习过程反思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传统电话、电报和IP电话分别采用的是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思考这三种技术的优缺点,填表:

通讯方式数据交换技术优点缺点

传统电话

电报

IP 电话

教师提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通讯速度、线路使用率、对中间设备的要求。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上台陈述。

教师点评、小结。

教后记:

QQ聊天程序的网络通信原理

QQ聊天程序的网络通信原理 卢平 通信工程(2)班E09680220) QQ 的通信协议 QQ的通信协议是一套基于二进制数据的自己开发的应用层网络协议。其中使用一些公司的加密算法。QQ基本通信协议支持udp和tcp两种基本协议方式。两种方式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一样的。只是tcp 包多了一个描述长度的头部。 QQ的通信原理 QQ聊天程序采用的是C/S通信模式,即客户/服务模式,它把一个应用划分成功能不同的两个部分,分别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其中一个为服务端程序,用来响应和提供固定的服务,一个为客户端程序,用来向服务端提出请求和要求某种服务。在数量关系上,通常有一对一的(即一个服务端程序和一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也有一对多的(即一个服务端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也有多对多的(即多个服务端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所谓服务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也是相对的概念,有时在一个程序中既有服务端又有客户端的功能。QQ聊天程序分成了两个程序,一个安装在腾讯公司的服务器上,我们称之为服务端程序,一个安装在 QQ用户的计算机上,我们称之为客户端程序。在许多介绍网络通信编程的书籍中有关网络聊天的例子,当一个客户要与另一个客户聊天时,第一个客户先把聊天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再把聊天数据转发给第二个客户,服务器好像一个中转站,这在客户数量比较少时,服务器还能承受,在客户数量比较多时,服务器肯定要瘫痪。何况客户之间还要传送文件、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等等,为了减少服务器的压力,各客户端之间需要直接通信。 1。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一对多) 用于客户端程序登录,验证用户密码,获取其它在线好友信息等等。 2。在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多对多)

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教案

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教学目的及要求: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c)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起动机、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种普通起动机的结构大同小异,外形如图3-1所示。 图3-1 普通起动机实物图 它主要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起动发动

机时,通过操纵控制装置即开关,将直流电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机构传递给曲轴,带动发动机。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 二、讲解本次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壳体、磁极、电枢、换向器和电刷组件等部分组成,如图3-1。它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带动发动机曲轴,起动发动机。一般均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串励是指电枢绕组与磁场绕组串联。 (1)磁极 磁极的作用是产生电枢转动时所需要的磁场,它由固定在机壳上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组成。如图3-2。 为了增大起动机的电磁转矩,磁极一般有四个或六个。 四个激磁绕组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四个绕组串联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 3-3 a)所示, 另一种是两个绕组先串联后并联,然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3-3 b)所示。 目前普遍采用后一种连接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其激磁绕组通电产生的磁极必须N、S极相间排列。

网口PHY工作原理

引言 DP83848C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款鲁棒性好、功能全、功耗低的10/100 Mbps单路物理层(PHY)器件。它支持MII(介质无关接口)和RMII(精简的介质无关接口),使设计更简单灵活;同时,支持10BASE~T和100BASE-TX以太网外设,对其他标准以太网解决方案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MII(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是IEEE802.3u规定的一种介质无关接口,主要作用是连接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子层与物理层(PH-Y)之间的标准以太网接口,负责MAC 和PHY之间的通信。由于MII需要多达16根信号线,由此产生的I/O口需求及功耗较大,有必要对MII引脚数进行简化,因此提出了RMII(Reduced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精简的介质无关接口),即简化了的MII。 1 硬件设计 1.1 电路设计 DP83848C的收发线路各是一对差分线,经过变比为1:1的以太网变压器后与网线相连。以太网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阻抗匹配、信号整形、网络隔离,以及滤除网络和设备双方面的噪音。典型应用如图1所示。 图2是DP83848C与MAC的连接电路。其中,Xl为50 MHz的有源振荡器。 1.2 PCB布局布线 布局方面,精度为1%的49.9 Ω电阻和100 nF的去耦电容应靠近PHY器件放置,并通过最短的路径到电源。如图3所示,两对差分信号(TD和RD)应平行走线,避免短截,且尽量保证长度匹配,这样可以避免共模噪声和EMI辐射。理想情况下,信号线上不应有交叉或者通孔,通孔会造成阻抗的非连续性,所以应将其数目降到最低;同时,差分线应尽可能走在一面,且不应将信号线跨越分割的平面,如图4所示。信号跨越一个分割的平面会造成无法预测的回路电流,极可能导致信号质量恶化并产生EMI问题。注意,图3和图4中,阴影部分为错误方法。 2 RMll模式描述 RMII模式在保持物理层器件现有特性的前提下减少了PHY的连接引脚。 RMII由参考时钟REF_CLK、发送使能TX_EN、发送数据TXD[1:0]、接收数据RXD[1:0]、载波侦听/接收数据有效CRS_DV和接收错误RX_ER(可选信号)组成。在此基础上,DP83848C还增加了RX_DV接收数据有效信号。 2. 1 REF_CLK——参考时钟 REF_CLK是一个连续时钟,可以为CRS_DV、RXD[1:O]、TX_EN、TXD[1:O]、RX_DV 和RX_ER提供时序参考。REF_CLK由MAC层或外部时钟源源提供。REF_CLK频率应为50 MHz±50×10-6,占空比介于35%和65%之间。在RMII模式下,数据以50 MHz的时钟频率一次传送2位。因此,RMII模式需要一个50 MHz有源振荡器(而不是晶振)连接到器件的X1脚。

起动机的拆装电子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1)按控制方法的不同,起动机可分为: ①直接操纵式 它是由驾驶员利用脚踏和手拉直接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现在已被淘汰。 ②电磁控制式 它是由驾驶员旋动点火开关或按下起动按钮,直接控制或通过起动继电器使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主电路。现采用的起动机均为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啮入方式,起动机可分为: ①惯性啮合式 起动时驱动齿轮依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圈,发动机起动后又依靠惯性力与发动机飞轮齿圈脱离。这种啮合方式可靠性差,现代汽车上已不再使用。 ②强制啮合式 依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沿轴向移动来啮入飞轮齿圈,这种方式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而广泛使用。 ③电枢移动式 依靠起动机磁极的磁吸力使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齿圈。电枢移动时需要较大的磁极吸力,常在一些大型起动机上使用。 除上述以外,还有永磁起动机和减速起动机等。 3.2起动机的结构组成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起动机的结构 1—传动机构;2—控制装置;3—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 其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枢、磁极、电刷、电刷架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①电枢 电枢由电枢绕组、换向器、电枢轴、电枢铁芯等部件组成,如图3-2所示。

图3-3 换向器 1—图片;2—云母片 a 电枢绕组 为了得到较大的转矩,其电枢电流很大(一般汽油机 200—600A ,柴油机可达1000A ),因此电枢绕组都是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裸铜线绕制而成。为了防止裸铜线绕组之间短路,在铜线与铁芯之间,铜线与铜线之间用绝缘纸隔开。裸体铜线较粗,在高速下可能会因离心力的作用而甩出,故在槽口的两侧将铁芯扎稳挤紧。 b 换向器 换向器的作用是向旋转的电枢绕组注入电流,它是由许多截面成燕尾型的铜片围合而成,铜片之间用云母绝缘。如图3-3所示。 c 电枢轴 电枢轴除固装电枢铁芯及换向器以外,还伸出一定长度的花键部分,以便套装离合器总成。 d 电枢铁芯 电枢铁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加而成,其圆周上制有安放电枢绕组的线槽,内孔借花键槽压装在电枢轴上。 ②磁极 为了增大起动转矩,磁极的数量较多,一般为四个磁极。每个磁极上套装的激磁绕组为矩形截面的铜条,外包绝缘层,按一定绕向连接后使S 级与N 极相间排列,如图3-4,3-5所示。 图3-5所示为四个磁极的磁路,四个磁场绕组所产生的磁场是相互交错的。 四个磁极绕组的连接方式有图3-6所示两种接法。一种是四个绕组相互串联,见图3-6(a )所示。另一种是先两个串联后再并联,见图3-6(b )所示,这种接法可以在导线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起动电流,提高起动转矩。 图3-2 电枢的组成 1—电枢;2—电枢铁芯;3—电枢绕组;4—换向器

32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数据的传输过程 【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的《网络技术应用》(教科版)的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的第一部分《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体系”两部分。本节内容是对上节内容的延续,也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所涉及新知识较多、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课本首先介绍了学生熟悉的邮政系统中信件传送的过程,然后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分层”和“共同约定”的重要思想,接着从邮政系统转入网络系统,介绍了OSI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和TCP/IP协议体系。对于OSI参考模型学生只要求理解其分层思想,了解数据在各功能层传输时的交换单元不同,教师并不需要深入讲解。那么对于网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体系,课本从“Internet”的中文意思“网际网”入手,引导学生理解TCP/IP 协议体系部分的功能及TCP、IP两大主要协议的内容,并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和产生的不同背景。 2、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网络基础知识,对于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网络的功能和网络的构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网络知识充满着继续深入探究的渴望。但是学生对于网络中一些纯理论的知识都缺乏兴趣,再加上本课较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师课前思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2)了解OSI模型的基本知识; (3)了解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协议和OSI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性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探究、交流,一层层地揭开网络传输数据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教学重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的分层及其数据传输过程

显微镜基础知识

显微镜基础知识 第一章:显微镜简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 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微镜,到1847年德国蔡司研制的结构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以及相差,荧光,偏光,显微观察方式的出现,使之更广范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生物学,化工等领域。 第二章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 一.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二.透镜的性能 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间的焦点,称“像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像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像差 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 1.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课程

第三章第二节 课题: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 3.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4.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 5.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 教学难点:OSI模型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数据传输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

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前。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还需要有什么? (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

起动机教案

攀枝花建校授课计划课程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班级汽修12级1班任课教师赵培召2012年9月17日第3周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教案内页 教学内容与过程 任务二、起动机故障诊断与检修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检测 教学难点:起动机工作原理 导向: 一辆桑塔纳轿车起动时打不着火,经检查发觉起动机转速较慢,转动无力。试分析起动机起动无力的原因,并结合起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检测计划。 信息: 一、起动机的结构 二、起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图) 当起动电路接通后,保持线圈的电流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经线圈后直接搭铁,吸引线圈的电流也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但通过吸引线圈后未直接搭铁,而是进入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和电枢后搭铁。两线圈通电后产生较强的磁力,克服回位弹簧弹力使活动铁心移动,一方面通过拨叉带动驱动齿轮移向飞轮齿圈并与之啮合,另一方面推动接触片移向接线柱30和C的触点,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后,接触片将两个主触点接通,使电动机通电运转。在驱动齿轮进入啮合之前,由于经过吸引线圈的电流经过了电动机,所以电动机在这个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缓慢转动,以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在两个主接线柱触点接通后,蓄电池的电流直接通过主触点和接触片进入电动机,使电动机正常旋转,此时通过吸引线圈的电路短路,吸引线圈中无电流流过,主触点接通的位置靠保持线圈来保持。发动机起动后,切断起动电路,保持线圈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回位,切断了电动机的电路,同时也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脱离啮合。

计划: 教师在讲台演示起动机的拆装与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学生在下面记录拆装步骤及检测过程。 实施: 学生四人一组,按照记录的实施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检测结果。 评价: 组内学生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学生派一代表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检测分析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Ethernet_Transformer网络变压器的作用

网络变压器作用、原理及主要参数 前言 图1所示的网络变压器(Ethernet Transformer,也称数据汞/网络隔离变压器)模块是网卡电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主要包含中间抽头电容、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共模电感。该变压器一般都安装在网卡的输入端附近。工作时,由收发器送出的上行数据信号从络变压器的Pin16-Pin15进入,由Pin10-Pin11输出,经RJ45型转接头,再通过非屏蔽双绞线送往服务器;服务器送来的下行数据信号经另一对非屏蔽双绞线和RJ45型转接头,由Pin7-Pin6进入,由Pin1-Pin2输出,然后送到网卡的收发器上。 本文将主要分析网络变压器的原理、主要参数及实现的功能。 图1:网络变压器电路图 功能 Ethernet Transformer主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 1.满足IEEE 80 2.3电气隔离要求 2.无失真传输以太网信号 3.辐射发射的抑制 电气隔离 任何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的(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PHY输出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线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打雷)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 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 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可能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 网络变压器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换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 网络变压器本身就是设计为耐2KV~3KV的电压的。也起到了防雷保护作用。有些朋友的网络设备在雷雨天气时容易被烧坏,大都是PCB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而且大都烧毁了设备的接口,很少有芯片被烧毁的,就是变压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显微镜是人类认识物质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显微镜自1666年问世以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显微镜的品种不断增加,结构和性能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 根据不同的使用用途,光学显微镜可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等10多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可以生产光学显微镜,牌名、种类繁杂,其中德国、日本等国制造的显微镜品质、数量占优势,但价格昂贵。 对于现代的光学显微镜,包括各种简单的常规检验用显微镜、万能研究以及万能照相显微镜等,首先要认识其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同时要掌握正确的调试、使用和保养方法,才能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各种要求时以不同的显微镜检方法,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功能,提高常规检验工作效率.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检方法由最传统的明视野、暗视野发展出了相差法、偏光方法;荧光方法也由透射光激发进展为落射光激发,使荧光效率大为提高;微分干涉相衬方法基于偏光方法,而巧妙地利用了微分干涉棱镜,使之能应用于医学与生物学的样品,又能应用于金相样品的分析与检验。 下面以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Axioplan万能研究用显微镜,简单介绍万能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件。 1. 显微镜主机体(stand) 显微镜的主机体设计成金字塔形,而底座的截面呈T字形,使显微镜的整体相当稳固。显微镜的光学部件和机构调节部件、光源的灯室、显微照相装置、电源变压稳压器等,都可安装在主机体上或主机体内。 2. 显微镜的底座(base) 底座和主机体通常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底座内通常装有透射光照明光路系统(聚光、集光和反光)部件,光源的滤光片组,粗/微调焦机构,光源的视场光阑也安装在底座上。 3. 透射光光源(tranilluminator) 透射光光源由灯室(lamp housing)、灯座(lamp socket)、卤素灯(halogen lamp)、集光与聚光系统(lamp collector and lamp condenser)及其调整装置组成。 4. 透射光光源与反射光光源的转换开关(toggle switch) 这是新一代AXIO系列显微镜特有的装置,透射光和反射光可通用。当具有透/反两用的配置时,利用这一转换开关能方便而又迅速的使透射光 和反射光互相转换。在纯透射光的配置中,这一开关就改为电源开关。

起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4、起动极限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动极限温度时,应采取起动辅助措施: (1)加大蓄电池容量

显微镜的原理和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装片的制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2)显微镜的成像 ①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①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取镜与安放: a.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b.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对光: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 低倍镜观察: a.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②高倍镜观察 a.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注意事项 a.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b. 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装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l0x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 5-1 cm)。 c.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人,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起动机的拆装电子教学教案.docx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学习领域起动机总课时10第一讲起动机的拆装课时6 1、会正确使用相关拆装工具; 专业 能力 能 力社会目能力标2、会将起动机拆解并装合; 3、能准确说出起动机各部件名称; 4、不使用工具能初步判断起动机各部件的技术状况。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规范操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上台阐述等,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培养个人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方法 能力教学方法2、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真实记录数据,填写任务工单,培养工作方法能力; 4、培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引导法、项目教学法、教师讲授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5min) 老师向学生展示已从车上拆下的起动机,向学生说明前期已经判定车辆不 能着车的原因在起动机有故障。 2、故障体验(5min) 正确连接起动机供电及控制电路,让学生体验起动机不能转动的现象。 3、学习内容(20min) 起动机的拆装 资讯 (30min) 学习任务一起动机的拆装 起动机的作用及分类 3.1.1起动机的作用 起动机的作用是供给发动机曲轴足够的起动转矩,使发动机曲轴达到必需的起动转速,以便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状态。 3.1.2起动机的分类 (1)按控制方法的不同,起动机可分为:

①直接操纵式 它是由驾驶员利用脚踏和手拉直接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现在已被淘汰。 ②电磁控制式 它是由驾驶员旋动点火开关或按下起动按钮,直接控制或通过起动继电器 使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主电路。现采用的起动机均为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啮入方式,起动机可分为: ①惯性啮合式 起动时驱动齿轮依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圈,发动机起动后又依靠惯性力 与发动机飞轮齿圈脱离。这种啮合方式可靠性差,现代汽车上已不再使用。 ②强制啮合式 依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沿轴向移动来啮入飞轮齿圈,这 种方式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而广泛使用。 ③电枢移动式 依靠起动机磁极的磁吸力使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 齿圈。电枢移动时需要较大的磁极吸力,常在一些大型起动机上使用。 除上述以外,还有永磁起动机和减速起动机等。 起动机的结构组成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如图 3-1 所示。 图 3-1起动机的结构 1—传动机构;2—控制装置; 3—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 其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 主要由电枢、磁极、电刷、电刷架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①电枢 电枢由电枢绕组、换向器、电枢轴、电枢铁芯等部件组成,如图3-2所示。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核心提示: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1、组成: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1)按控制装置分为:直接操纵式电磁操纵式(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惯性啮合式--已淘汰强制啮合式--工作可...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 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3)起动功率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XXX (大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008级物理学 200801071293 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成像原理上与光学显微镜类似。它们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光学显微镜以可见光作照明束,透射电子显微镜则以电子为照明束。在光学显微镜中将可见光聚焦成像的玻璃透镜,在电子显微镜中相应的为磁透镜。由于电子波长极短,同时与物质作用遵从布拉格(Bragg)方程,产生衍射现象,使得透射电镜自身在具有高的像分辨本领的同时兼有结构分析的功能。 关键词:第一聚光镜;第二聚光镜;聚光镜阑;物镜光阑;选择区光阑;中间镜 作者简介:XXX(1988-),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0引言: 工业多相催化剂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长期以来,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技艺,而难以从原子分子水平的科学原理方面给出令人信服的形成机制。为开发更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工业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对催化剂制备中的过程产物及最终产品进行表征是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在当前各种现代表征手段中,透射电子显微镜尤其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在材料的纳米、微米区域进行物相的形貌观察、成分测定和结构分析,可以提供与多相催化的本质有关的大量信息,指导新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 为什么透射电子显微镜有如此高的分辨率那?本文阐述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定义/组成 1.1定义 在一个高真空系统中,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 穿过被研究的样品,经电子透镜聚焦放大,在荧光 屏上显示出高度放大的物像,还可作摄片记录的一 类最常见的电子显微镜称为透射电子显微镜。[1] 1.2组成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照明系统、成像系统、记录 系统、真空系统和电器系统组成。(如图1) 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亮度高、相干性好、束 流稳定的照明电子束。它主要由发射并使电子加速 的电子枪和会聚电子束的聚光镜组成。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汽修类一等奖作品:《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电气设备常见维修项目》 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设计(4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使用: 1、使用教材:《汽车电气设备常见维修项目》人民交通出版社朱自清主编; 工作页:《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工作页》自编; 导学案:《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导学案》自编。 2、教材分析: 项目设计思路 电路分析能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因电不看见、摸不着,学生“怕电”,要使学生“懂电”、“不怕电”,到“喜欢电”。因而通过对一种典型车型(威乐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学习,再去分析、检测、排除另一种典型车型(卡罗拉)起动机不转故障;提高学生的电路综合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避免机械模仿,学会知识迁移。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模拟实际维修企业现场,分组进行项目学习。学生根据起动机不转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检修工作页、导学案及维修手册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提出引起故障原因的各种猜想,分析、查找故障原因,最后归纳出电路故障的诊断思路和检修流程,并根据流程完成故障的诊断排除。作为对表现优秀小组及组员的奖励,结合学校学生专业创业(创业教育为我校办学特色,目前我校汽修部已运营有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美容、汽车配件及用品销售三个学生专业创业项目,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地区广大教职员工。创业项目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学习的平台,学生每月还有一笔创业收入。)给予获得专业创业项目资格的积分,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公益、法治、创业、创新)。 教材处理 本教材着重于维修的内容和操作步骤,而缺乏对具体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分析及运用。故先将本章的教材内容整合成4个学习项目,分别为起动机的构造、原理与拆检项目;继电器的构造、原理与检修项目;点火开关的构造、原理与检修项目、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本次课项目)。通过以项目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结合自编的导学案、检修工作页及评价表等,引导学生在逐步探索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分析、解决实际维修项目。 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第四个项目(综合项目)。通过本项目,串联起前三个项目,致力于培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装片的制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2)显微镜的成像 ①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①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取镜与安放: a.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b.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对光: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 低倍镜观察: a.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 左眼看目镜,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②高倍镜观察 a.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注意事项 a.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b. 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装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l0x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 5-1 cm)。 c.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人,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d. 换高倍物镜时,千万不可将镜筒升高,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即可。 e. 使用高倍物镜之后,透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很近,使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碎玻片和损坏透镜,或者由于物像一闪而过,找不到要观察的目标.因此,必须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细准焦螺旋只在调节图像清晰度时使用。 ④原理说明 1. 识别镜头:(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3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 2. 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放大的是物体的直线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3. 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物象调节清楚)时物镜的下表面与盖玻片(盖玻片的厚度一般为0.17mm)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愈大,它的工作距离愈小。如物镜是10×的工作距离比物镜是40×的工作距离大。 4. 明暗程度:(1)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2)反光镜它有平、凹两面,再经通光孔照至标本。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3)光圈或遮光器在通光孔下方,光圈由十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光量;遮光器由几个直径大小不同的孔组成,选择某一孔以确定进光量。 5. 物像:镜下见到的是完全的倒像,即标本位于玻片右上角时在镜下的左下角位置出现,移动的规律是物象在镜下的左下角时将玻片向左下角移动可以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来。但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即标本中细胞质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镜下仍为顺时针流动。 6. 污物的位置:在视野中常看到污物,要明确污物不会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玻片标本上;确定污物的位置首先移动玻片如污物随之移动即污物在玻片上;如污物不动,再转动目镜污物也随之转动即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在物镜上。 7.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核仁,在质壁分离时可见到细胞膜,有丝分裂时可见到染色体。 8. 玻片标本:必须是透明的,要使光线能透过标本部。常用的种类有切片(洋葱根尖纵切片);装片(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压片(洋葱根尖临时压片观察有丝分裂);涂片(血涂片、自生固氮菌的临时涂片)。 ⑤相关原理例析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课题: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3.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4.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5.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 教学难点:OSI模型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数据传输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前。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 (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还需要有什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专业 (工种) 机械装配与自动化教师 课题 (项目) 起动机控制机构分课题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授课班级预备技师培班训授课 时间 课 时 训练目标1、学会起动机控制机构、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2、掌握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掌握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标1 熟悉组合机床几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2 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对象 分析根据我们电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低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分组实践、体验感悟;分析探究、项目拓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会”后“懂”,真正实现“手动”到“脑动”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设问、演示示范、练习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 (3)发动机起动后 (4)松开起动开关时 第五节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 开关直接控制起动系统 2.起动继电器控制起动系统

一、教学准备 二、复习提问 三、教学引入 四、新课讲解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调试。 2、清点学生人数、填教学日志。 二、复习及提出问题 1.起动机的组成? 2.起动机的分类? 三、教学引入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通常由主开关、拨叉、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等组成。 通过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利用主开关,控制起动机主回路的接通和 断开;利用拨叉,控制单向离合器,使驱动齿轮进入和退出与飞轮的 啮合。 四、新课讲解 第四节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心、固定铁心、主开关 接触盘及复位弹簧等组成。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驱动齿轮处于与飞轮齿轮脱开啮合位置,电磁 开关中的接触盘与各接触点分开。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蓄电池经起动控制电路向起动机电磁开关通 电,其电流回路为: (3)发动机起动后,飞轮转动线速度超过了起动机驱动小齿轮的线速 度,单向离合器打滑,避免了电枢绕组高速甩散的危险。 (4)松开起动开关时,起动控制电路断开,但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 设疑引 入 讲授与 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