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侧脑室肿瘤的CT、MR诊断

侧脑室肿瘤的CT、MR诊断

侧脑室肿瘤的CT、MR诊断
侧脑室肿瘤的CT、MR诊断

侧脑室肿瘤总结

J Neurosurg 88:581–585, 1998 Multiple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s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 distinct from villous hypertrophy 侧脑室多发脉络丛乳头状瘤 FIG. 1. Axial T1-weighted MR images revealing slightly hypointense to isointense lesions in the right atrium and left inferior horn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s (upper), and Gd-DTPA–enhanced images demonstrating a marked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of the lesions (lower). 平扫及增强影像。 FIG. 2. Sagittal T1-weighted MR images with Gd-DTPA enhancement clearly revealing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umors and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s, which marked their location more easily. Left: Sagittal images of the left side of brain. Center: Sagittal image of the center of brain. Right: Sagittal images of the right side of brain.

侧脑室囊肿是什么

侧脑室囊肿是什么 相信有些准妈妈在产检的时候会发现胎儿侧脑室囊肿,这听起来很令人害怕,准妈妈们总是会想得比较多,长期这样,准妈妈会精神过于紧张,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侧脑室囊肿是什么,准妈妈们也可以有个心理准备,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产检,才能给胎儿最好的保护。 目前认为侧脑室囊肿病理分型有:神经上皮样囊肿(包括脉络丛囊肿和室管膜囊肿)和蛛网膜囊肿,其中大多数为脉络丛囊肿。脉络丛囊肿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在整个脑室系统均可发生,最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其次为侧脑室体部、枕角和颞角,额角罕见,与脉络丛的解剖分布有关。脉络丛囊肿常在胎儿时就已经发生,与第18号染色体三体有关,也可能和21号染色体变异有关,但是大多数在出生后2年内消失,并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侧脑室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本病一般无任何症状,一旦囊肿阻塞脑脊液循环,则可以造成胎儿脑室扩张.脉络膜囊肿多在

早期妊娠晚期或中期妊娠早期发现,孕24~26周后明显缩小或消失. 侧脑室有囊性肿块一般对胎儿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囊肿比较小,而且在左侧侧脑室一般不会堵塞脑脊液循环,不造成颅内压 增高等。暂时可以先不处理这个囊肿的问题,如果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则可嘱孕妇随访观察,至妊娠结束。 检查中若发现胎儿脉络膜囊肿,不要立即认为是病理性或生理性的,应同时仔细检查胎儿是否合并有其他畸形,如果胎儿合 并有其他畸形时应建议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羊水作染色体检查,以尽早排除染色体疾病.如果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则可嘱 孕妇随访观察,至妊娠结束. 等生产完后,可以到神经外科就诊,可能需要定期复查,确定此囊肿的性质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然后确定治疗方案。 通过上面的介绍,对于侧脑室囊肿是什么,相信准妈妈们心中也有自己的理解了,其实,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天使,作为准妈妈千万要放松自己的心情,如果发现侧脑室囊肿就要坚持复检,最后确定情况如何,这是为宝宝未来的健康保障,也是为每个家庭的幸福保障。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

脑肿瘤MRI的诊断要点 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 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 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尤其是它具有的三维成像特点,为了手术方案的拟订、放射计 划的确定以及立体针吸活检的入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1 肿瘤的部位 区分脑内抑或脑外肿瘤是行MRI检查的第一步,脑外肿瘤常呈现以下表现①肿瘤有一宽基 底部,紧贴于颅骨内面;②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脑池)增高,或在脑池、脑沟内有异常信号;③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位;④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 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此外,脑外肿瘤可以呈现“假包膜”征象,但并非脑外肿 瘤所特有,部分脑内肿瘤亦有此征象。通常,邻近颅骨有变化以脑外肿瘤为多见。 2 肿瘤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 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尽管个别肿瘤T1和T2时 间延长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有一些肿瘤由于含有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其MRI信号 强度不同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它们可整体或部分地呈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在T2 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脑转移、少突神经胶 质瘤(30%)、淋巴瘤(10%~15%)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虽然单靠信号强度特征仍不能很 正确地对上术肿瘤作定性诊断,但它们毕竟与上述大多数肿瘤的信号强度不同,如辅以正确 的定位,可望大体上得到定性诊断。 3 肿瘤的边缘 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瘤。有的肿瘤在异常对比增强时 边缘较清晰,但平扫时边缘模糊,若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平扫肿瘤边缘所见较接近肿瘤病 理所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具有假包膜。假包膜对于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 脑膜瘤的假包膜在多种脉冲序列中可以呈低信号,反映了瘤周血管受压、移位,或瘤周脑实 质受挤压,或为纤维化的粘连环状结构,在T2加权图像中呈低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中信号 减低不明显,反映了瘤周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约有30%的胶质瘤有此征象。 4 肿瘤的血供 肿瘤的血供及其与颅内大血管的关系在MRI上能清晰显示。由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2加权图 像上呈高信号,因此,T2加权图像有利于具有流空现象肿瘤血管的显示。它可表现为曲线状 或圆点状低信号,有的在肿瘤底部呈顶替根样低信号,进入肿瘤后如曲线状或圆点状低信号,有的在肿瘤底部呈树根样低信号,进入肿瘤后如曲线状或圆柱状散在性分布,这在大脑凸面 脑膜瘤并非少见,有上述征象者提示肿瘤血供丰富。此外,MRI较CT更好地显示了肿瘤包绕邻近血管如垂体瘤、肿瘤侵入静脉窦如窦旁脑膜瘤。对于血流的速度也可作一个大概的估计,如低信号往往提示静脉血流或流速较快的静脉血;高信号常常代表缓慢流动的静脉血。为了 有效地显示肿瘤血供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扫描时采用血流敏感的脉冲序列不失为一种 简易有效的方法。 5 肿瘤的增强情况 颅内肿瘤灌注性能较差,血脑屏障损害时异常对比增强。所以,在常规MRI检查之后行Gd-DTPA增强MRI扫描,可提高平扫阴性颅内肿瘤的显示率,如直径2cm以下的等信号脑膜瘤;

MRI诊断脑肿瘤要点

MRI诊断脑肿瘤要点 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尤其是它所具有的三维成像特点,为手术方案的拟订、放疗计划的确定以及立体针吸收活检的入路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MRI定位、定性颅内肿瘤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肿瘤的部位区分脑骨抑或脑外肿瘤是行MRI检查的第一步。脑外肿瘤常呈现以下表现:①肿瘤有一宽底部,紧贴于颅骨内面;②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脑池)增宽,或在脑池、脑沟内有异常信号;③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动;④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此外,脑外肿瘤可以呈现"假包膜"征象,但并非脑外肿瘤所特有,部分脑内肿瘤亦可有此征象。通常,邻近颅骨有变化以脑外肿瘤为多见。 为了显示脑外肿瘤的常见表现,T1加权图像是关键,因为它有利于病理解剖关系之显示。为了明确脑池、脑沟增宽与否或是否向脑室方向移位,T2加权图像必不可缺,以便于与脑室内脑脊液信号作比较,除外其他原因引起T1加权图像上肿瘤的脑室侧有低信号,如移位的血管、胶质增生等。冠状位扫描有助于观察头顶部、脑底部以及天幕附近占位性病普通,并作出脑外肿瘤之判断。 (二)肿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号变化的共同特征。尽管个别肿瘤T1 和T2 延长时间上有差异,如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在T1与T2延长程度上顺序递减,但总体上讲,肿瘤T1和T2延长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有一些肿瘤由于含有有一些较特殊的结构,其MRI信号强度不同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1 加权图像上,它们可整体或部分地呈现高信号,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在T2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脑转移,少突神经胶质瘤(30%)、淋巴瘤(10%-15%)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虽然单靠信号强度特征仍不能很正确地对上述肿瘤作定性诊断,但它们毕竟与上述绝大多数肿瘤的信号强度不同,如辅以正确的定位,可望大体上得到定性诊断。 信号强度均匀的脑内肿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如I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囊肿等,但也有例外,如脑转移;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脑内肿瘤,多半是恶性的,如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有一些良性肿瘤如颅咽瘤的信号强度可以很不均匀。肿瘤若发生囊变、坏死、出血或钙化,其原有的信号强度可发生变化。囊变或坏死在T1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低的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高的信号;出血若处于亚急性期均呈高信号;钙化明显时,都表现为低信号。它们都使原来比较均匀的肿瘤信号变得不均匀,使原来不均匀的肿瘤信号变得更不均匀。(三)肿瘤的边缘信号强度均匀的肿瘤往往边缘光整,如脑膜瘤、垂体瘤;信号强度不均匀的肿瘤如边缘不清楚、不规则,常常提示肿瘤对周围组织有浸润,如恶性胶质瘤。有的肿瘤在异常对比增强时边缘较清晰,但平扫时边缘模糊,若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平扫肿瘤边缘所见较接近肿瘤病理所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具有假包膜。假包膜对于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脑膜瘤的假包膜在多种脉冲序列中可以呈低信号,反映了瘤周血管受压、移位,或瘤周脱离实质受挤压,或为纤维化的粘连环状结构,或显示了硬脑膜。直径大于4CM的脑膜瘤中,70%有假包膜。又如胶质瘤的假包膜信号强度可变,在T2加权图像中呈低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中信号减低不明显,反映了瘤周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约有30%的胶质瘤有此征象。 (四)肿瘤的血供及其与颅内大血管的关系在MRI上能清晰显示。由于绝大多数肿瘤在T2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脑肿瘤中胶质瘤发病率最高,约占半数,其中75%为星形细胞瘤。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新疆哈密红星医院放射科20xx年7月~20xx年12月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20xx年5月~20xx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脑胶质瘤,包括弥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及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各5例、混合性胶质瘤4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间变型室管膜瘤1例。年龄:3岁~73岁,平均45岁,性别:男30例,女23例。采用GE1.5T及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常规行SE序列T1WI和T2WI轴切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DWI及ADC图。扫描参数T1WI:TR 400ms,TE 14ms;T2WI:TR 5000ms,TE 128ms;视野(FOV)24cm,层厚6mm,间距2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NEX)2。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剂量为0.2ml/kg体重,注射流率为3ml/s。 2 结果 2.1 30例星形细胞瘤 2.1.1 13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瘤周水肿明显,2例为薄壁环状强化(其中1例为多环状,1例为单环状),11例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水肿不明显,

增强扫描6例无强化,3例不均匀斑点、片状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 2.1.2 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2例为囊实性,2例为大囊壁伴壁结节,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壁结节明显强化,最大囊壁直径达5.5cm,1例为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无强化。 2.2 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为均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含囊变及钙化灶,瘤周轻中度水肿,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斑点状、线条状强化。 2.3 4例混合性胶质瘤中3例少突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病灶1例不强化,1例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斑片状强化;1例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明显实性成分偏侧性团块状强化,病变囊性部分较多,囊壁光滑。 3 讨论 目前,WHO脑肿瘤分类神经胶质瘤特指由神经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少突-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室管膜起源肿瘤、脉络丛起源肿瘤和其它神经胶质细胞起源肿瘤。按照肿瘤的组织学分化和间变程度,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一般Ⅰ级为良性,Ⅱ级为良恶性过渡,Ⅲ、Ⅳ级为恶性。 3.1 星形细胞瘤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弥漫型星形细胞瘤、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为WHOⅠ级,

MRI对侧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312?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年3月第26卷第3期JPractRadiol,Mar.2010,V01.26,No.3 MRI对侧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王希明,郭亮,胡春洪,沈海林,谢道海,诸伟,陈剑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目的提高MRI对侧脑室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侧脑室不同肿瘤22例,其中脑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及肠源性囊肿各1例,转移瘤4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中所有脑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均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全部中枢神经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均发生于室间孔区及侧脑室前部;6例脑膜瘤及4例转移瘤均发生于30岁以上,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7岁,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年龄分别为23岁、24岁。6例脑膜瘤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内可见多发囊变区,其中1例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内可见多发钙化灶,1例(1/3)星形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绪论侧脑室肿瘤的MRI表现特点为其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肿瘤部位、发病年龄特征对于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脑;侧脑室肿瘤;磁共振成像doi:10.3969/j.issn.1002—1671.2010.03.003 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71(2010)03—0312—05 MRIDifferentialDiagnosisofLateralVentricularTumors WANGXi—ruing,GUOLiang。H【,Chun--hong。SHENHai--lin, XIEDao--hai,ZHUWei-CHENJian--hua (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SoochowUniversity- Suzhou-JiangsuProvince215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MRIappearancesandclinicaldataoflateralventriculartumorsinordertOimprovethedif-ferentialdiagnosticaccuracyofit.Methods22casesoflateralventriculartumorswerereported。includingmeningioma(n=6)。as—trocytoma(n23)。centralneurocytoma(n=2)-ehoroidplexuspapilloma,oligodendroglioma。subependymalgiantcellastrocytoma-germinomaandenterogenouscyst(n。1foreach)andmetastases(n----4).MRImanifestationsandclinicaldataof22patient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nltsAllofthemeningiomasandchoroidplexuspapillomalocatedinventriculartrigone。whilea11ofthecentralneurocytomaandsubependymalgiantcellastrocytomalocatedincornuanteriusandinterventricularforamen.Tomlmeningio—masandmetastasesoccurredinpatientsover30yearsold。1choroidplexuspapillomaoccurredinchild(7yearsold)l2centralneuro—cytomaoccurredat23and24yearsoldrespectively.Totalmeningiomasenhancedmarkedlyandhomogeneouslyaftercontrastad—ministration.Thereweremultiplecysticareasin2centralneurocytoma.somevoidbloodvesselscouldbeseeninonetumor.Intratu—moralhemorrhagecouldbeshowedin1ofthe3caseswithastrocytoma.Conclusio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lateralventriculartumorsmainlydependedontheirMRIappearances.differentialdiagnosticaccuracycanbeimprovedwhencombiningwiththespecif.ictumorlocationandpatientage. Keywords:brain;lateralventrieularneoplasm;MRimaging 侧脑室肿瘤是指原发于侧脑室室壁或侧脑室周围结构、甚至异位组织,全部或大部占据脑室空间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1]。侧脑室肿瘤起源复杂,种类较多,术前影像学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2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提高MRI对侧脑室肿瘤的鉴别 收稿日期:2009一05一12 作者简介:王希明(1973一)。男,山东省潍坊市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肿瘤影像诊断.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3—01—2009--03的侧脑室肿瘤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7~77岁,平均43.8岁。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转移瘤3例原发肿瘤为肺癌,1例为胃癌。病例的选择标准为:瘤体全部或大部位于侧脑室内,邻近脑室被撑开或周 围见脑脊液。

侧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 【概述】 侧脑室左右各有一个,形状不规则,位于额叶、顶叶、枕叶及颞叶内。分为前角、下角、后角、体部和三角区5个部分,内含脑脊液,是由侧脑室内的脉络膜组织所分泌侧脑室内肿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壁、脉络膜组织及异位组织的肿瘤。常见者有脑膜瘤、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及上皮样囊肿,其中以脑膜瘤为最多。根据大量病例的统计侧脑室的前部以胶质瘤为多见,后部多发生脑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则多发生于三角区,并可向脑室的其它部位延伸,有时可通过室间孔而长入第三脑室。但总的看来侧脑室肿瘤多发生于侧脑室的前部及三角区。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以前发病者较多,左侧似多于右侧,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 脑室为脑内的空腔,内含脑脊液,因此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只有当肿瘤阻塞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当肿瘤压迫其周围脑组织时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压增高症和病灶症状。 1.颅内压增高侧脑室内肿瘤当其体积很小或未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时,病人可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当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后(室间孔阻塞、脑室部分梗阻),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头痛。头痛也是大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据资料统计,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侧脑室肿瘤病人的9 2.5%。头痛常呈发作

性、间歇性或阵发性加重。当室间孔或脑室的一部分(上角或下角)被阻塞时则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因脑室的急剧扩张,病人头痛常难以忍受,头痛严重时病人出现恶心与呕吐。有的病人可因突然的颅内压增高产生脑疝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肿瘤在侧室内有一定的活动度,常呈活瓣状而突然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急性颅内压上升,这也是发作性头痛产生的原因。当因体位或头位发生变动使脑室受阻的情况解除时,病人头痛可很快停止。如再次阻塞,随之头痛再次发生,如此可反复多次发作。因此有少数病人于每次发作时常以前额撞地或呈屈膝俯卧位。 病人在头痛剧烈时常出现强直性痉挛或因脑疝形成而死亡。由于长期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视力减退,小儿可有头颅的增大,叩之呈“破壶音”。 2.局灶症状局灶症状或称为定位体征,当肿瘤体积较小未压迫或未侵犯周围脑组织时不产生任何定位体征。由于肿瘤的不断生长对各不同部位的周围脑结构产生压迫或破坏,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脑损害症状和体征。肿瘤可累及内囊、基底节,也可向脑实质内生长,从而病人出现半身或单肢型的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病灶对侧较轻的中枢性面瘫,同向性偏盲等。如果左侧颞、顶、枕交界区受到侵犯,病人将出现失认及失语症。脑室周围组织受累及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随颅内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颅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磁共振波谱分析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脑内肿瘤。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波谱,对其脑肿瘤进行诊断,并分析其类型,评价所有患者的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采用磁共振波谱进行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而整出结果中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较高。结论:在对临床脑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磁共振波谱方式,对患者的脑肿瘤以及类型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积极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肿瘤;诊断方案;肿瘤鉴别 脑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且严重的肿瘤类型,主要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严重时甚至可能剥夺患者的生命。所以不仅在治疗时需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也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明确,才能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案,对于分子结构具有较强的解析能力,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脑内肿瘤的诊断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48.52±5.2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病例检查后确认为脑内肿瘤,并经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诊断为脑内肿瘤患者,其中顶叶肿瘤患者36例、颞叶肿瘤患者28例、丘脑肿瘤患者13例、脑内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为23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不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或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 HDXT 1.5T进行磁共振扫描治疗,采用8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波谱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患者脑肿瘤区域的大致部位,并选择其最大层面作为磁共振波谱扫描的感兴趣区,做好相应的陈列定位工作。除此之外,在对患者进行脑肿瘤诊断时,使用点分辨波谱的分析数列进行分析。在诊断完毕后,采用机械自带的后期处理软件,对诊断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脑肿瘤实际代谢物质来对患者的病灶合并症状况进行判断,确定患者的脑肿瘤类型和部位。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