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大会工作总结暨2014-2015年度工作安排—2014年10月27日在第十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执行会长宋瑞霖

各位会员代表:

受会长会议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称药促会)第九届会员大会过去四年的工作,并对2014-2015年度的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自2010年以来第九届会员大会的四年,是药促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四年。在2010年4月第九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会议推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为药促会会长。从此,药促会开

启了全新的时代。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桑国卫会长为药促会确立了“创新、产业化、国际化”的办会宗旨,将药促会的功能定位在:为创新型医药企业代表服务,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最终为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在新宗旨的指导下,药促会不断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提升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发布会、大型会议等促进会员单位乃至整个医药产业互相交流、创新发展;通过与外国驻华使馆、国外行业组织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外医药产业界的合作交流,为会员单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供医药信息搜集、整理、评价、咨询服务;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医药企业的支持下,开展国内外重大医药政策问题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四年多的努力,药促会在机构建设、会员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诚信自律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药促会四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通过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为了实现新的办会宗旨与功能定位,药促会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会员单位参与药促会管理

事务的作用,我会不再设立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所有权力均由会员大会行使,充分发挥会员大会的作用。

2、为了保证会员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的会长会议制度,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行使会员大会的主要权力,审议药促会的重大事项。药促会通过现场或者通讯方式每年召开多次会长会议,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2012年,因年龄原因,桑国卫院士主动提出不再担任会长职务。为更好地发挥会员单位的作用和积极性,借鉴国际经验,药促会制定相关规定,尝试实行轮值会长制度:从会员中选举产生会长,任期一年。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和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担任两任轮值会长。轮值会长负责召集会长会议,组织落实会员大会的决议,代表药促会率团出访和出席重大活动。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使药促会在会员参与、民主办会的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于提升药促会的活动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

4、为了提高依法自治的水平,药促会加强内部制度化、法治化建设,针对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包括修改章程,建立会长会议制度、轮值会长选举办法、会员入会及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5、为了增强药促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秘书处建设。首先,加强秘书处人力资源建设,建立一支适应药促会发展要求的团队。目前,药促会共有员工18名,平均年龄36岁,其中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5%;并设立办公室、财务、人力资源、研究部、国际部、信息部等内部职能部门。其次,加强秘书处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考勤管理、印章管理、行文管理、证书管理、安全管理、研究课题管理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使秘书处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为会员单位的创新发展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会员企业创新能力,药促会通过推动会员企业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的合作、筹办重要会议等方式来为会员单位的创新发展服务。主要有以下内容:

1、在辽宁省政府、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组织会员企业分别与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共同组建了创新药物研发产学研战略联盟。

2、与国药集团和复星医药集团合作申请“新药创制研发平台建设”,获得了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立项批准。

3、承办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北京报告会,邀请我会会长、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作主题报告,介绍、分析了全球新药研发投入产出严重不均衡带来的巨大挑战、国际新药研

发的最新趋势,以及我国“十一五”期间新药创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创新药物研发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4、多次举办“脑血管病创新药物产业联盟高峰论坛”,促进医疗界、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从2010年开始,与中国药学会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医院药学政策论坛”,在全国率先搭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同台对话交流的平台,研究转化医学、药师的地位与作用等重大问题。

5、协助会员企业举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成果发布会,宣传会员企业的创新药物,如:贝达药业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盐酸埃克替尼”,以及康弘药业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一类生物新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中国药促会与浙江贝达药业公司合作,开展对所有“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有效6个月或以上的病人给予后续免费用药的活动。截止2014年8月31日,共发药101114人次,404456盒,价值11亿元左右,开辟 65家药店作为免费赠药定点药店。这表明,我国医药创新成果能够惠及广大患者,降低医疗费用,为我国医改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6、通过农工党中央等多种渠道反映会员企业关于鼓励医药创新的需求。药促会多次参加农工党组织的调研,先后陪同农工党中央领导到会员企业考察,并通过农工党向中央

提交了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国内外重大医药政策课题

四年来,药促会先后承接了卫生计生委、人社部、工信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及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三十余项,涉及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审评机制、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价格以及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并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提出了研究报告及相关政策建议。

1、关于基本药物制度研究。药促会接受了卫计委药政司委托的3个相关课题,内容涉及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立法要素以及基本药物可及性等内容。

针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中“最低价中标”规定的弊端和危害,药促会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形成研究报告报送国务院领导、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计委。201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我会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2011年药促会牵头并联合其他五家协会,起草了《关于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医药产业界加强自律、诚信守法、规范经营。会后,六协会联名上书国务院医改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卫生部,痛陈并提出修改完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双信封”制度的建议。在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

方案》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内容作了调整,首次明确提出“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供应及时”,并承认我国医药产业存在质量层次的现状。

2、关于药品审评机制研究。药品审评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关系到我国医药创新发展和药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进而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医改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司、法制司和审评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配合他们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是,研究如何解决我国药品审批机构人员队伍严重不足,审评任务积压严重,承担的任务与机构编制极不匹配等问题。药促会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同志多次进行讨论,并于2012年9月组织召开了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药促会创新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药促会专门撰写了《关于完善药品审评机制,促进医改事业和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我们建议:改革药品审评收费制度;建立附条件、附期限的合同制药品审评专家制度,提高药品审评能力和效率。该报告受到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编办、财政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新华社还专门向我会约稿拟在向中央领导报送的《内参》中予以反映。

二是,积极参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工作。2013年11月,我们召开会员企业座谈会,并邀请注册司领导参会,共同研究探讨如何修订完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部分条款;会后,我们根据会员企业的意见,撰写了《关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研究意见》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三是,开展《药品管理法》的研究修订工作。2013年底至2014年初,我们通过发函征求了会员企业对《药品管理法》的修改意见,形成《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建议》上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3、关于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研究。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关系到药品供应保障和医药企业的流通和销售,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药促会关注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相关政策,在各地征求相关意见时进行研究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应当指出,近年来每当各地出台药品招标方案时,药促会都对一些存在争议的政策首先做出反应,反映产业界的呼声;对一些违反产业发展规律,漠视企业合法权益的做法在第一时间做出郑重回应,并提出修改建议。地方政府对药促会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重视,并予以部分采纳。近年来,药促会分别对广东、上海、安徽、福建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案做了专题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我们在报告中指出相关文件在指导思想、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妥之处,建议相关地方政

府在制定药品招标采购政策时,要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要考虑到我国药品质量存在差异的现状;要与国家正在开展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升药品质量和医药生产经营水平的战略部署保持一致。

上海市政府对我们的建议予以高度重视。2013年8月,上海市社保局专门约请药促会进行座谈,并修改了他们的方案。2013年10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药促会,对如何确定和采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进行研究。为此,药促会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交了《关于优先采购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的建议》,希望在招标和定价中给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同等的市场地位,打破原研药的市场垄断,降低原研药的虚高价格,进而达到合理降低医药费用、减轻国家和公众医疗负担的目的。

今年8月,药促会针对《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福建省在9月29日公布的正式文件中吸收了我会提出的部分建议,包括:将取得美国FDA认证的中国自主品牌药品(品种)归属第一质量层次;低价药品不再实行“双信封”制。我们同时注意到,福建招标方案中还存在一些违反国家总体方针

政策及市场规律的做法,我会还将继续关注并作出适当反应。

4、关于药品定价机制研究。药促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药品价格审评中心、中国价格协会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开展药品定价机制相关研究工作。 2012年5月,受中国价格协会委托,开展《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政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整理七种国际价格管理模式及典型国家的价格管理经验,总结分析了国际上价格管理对中国的启示借鉴。

此外,在九州通医药集团的支持下,开展如何完善我国药品价格管理体制的研究,建议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精神为指导,在药品价格管理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关于医药知识产权的研究。医药知识产权是鼓励医药创新的重要法律制度。我们多次召开国内外专家研讨会,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是,如何处理药品注册与药品专利保护的关系问题。我们经研究认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应当关注所审批药品的专利权属状态,有必要通过完善药品注册管理相关制度,实现药品注册审批部门与专利管理部门、司法机

关的职能衔接,最终维护药品专利权人和药品注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将这一指导思想融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药品管理法》的修订研究工作中。

二是,如何加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2012年药促会撰写的关于保护重大新药创制成果知识产权的研究报告,经桑国卫院士转给国务院有关领导后,李克强、刘延东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为此,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专门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落实。

6、关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是鼓励医药创新的重要制度,是药促会政策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接受人社部医疗保险司的委托,开展医疗保险目录调整原则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对有关国家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医保目录调整的建议。研究报告已提交人社部医疗保险司。

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医保部门的联系,研究地方医保政策。我们与上海、江苏和青岛等地的医保部门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药促会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青岛市社保局与药促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委托药促会推荐国家一类新药进入青岛市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和特药

救助药品目录,并为青岛市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和特药救助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2014年6月7日-8日,在青岛市社保局、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下,药促会在青岛组织召开了“中国医保改革地方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社部门、医保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共5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药物经济学在医保中的应用及青岛医保改革探索(如高值药品谈判、长期护理保险等)经验进行分享互动,对药师在医保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也进行了探讨。会议搭建起了政府医保部门与企业交流的平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开展补充医疗保险、高值药如何进入医保目录、如何在医保目录调整中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邀请人社部、医保研究会以及各方专家共同讨论,提出政策建议。

7、关于“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为了充分发挥各方专家的作用,为药物政策及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工信部的支持下,药促会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学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设在中国药科大学,是非营利性、实体性的学术性组织,着重研究国家药物政策、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药品定价等重大政策问题,为政府部门和医药产

业界提供战略咨询、决策建议和风险评估。桑国卫院士受聘出任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中心聘请了来自发展改革委、人社部、科技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药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研究员。

研究中心已就药物经济学评价、医药知识产权等问题开展多项研究课题。我们期待该中心能够发展成为顶级国家药物政策智库,为推动我国药物政策和产业环境的不断完善发挥作用。

四、开展医药行业国际交流

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药促会通过与国外驻华使馆、国际组织、美加欧日韩印等国家和地区的医药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医药政策研究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转化与合作。

1、与外国驻华大使馆建立联系。自2011年12月起,药促会先后与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波兰等30多个国家驻华使领馆和机构建立起联系,合作举办了多场项目洽谈活动;并通过这些使馆与有关国家的政府及医药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起联系。

2、与国外医药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展开交流。药促会

已经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物信息协会(DIA)、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欧洲制药工业协会、国际药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会(IFPMA)、日本制药工业协会(JPMA)等建立起密切联系,联合开展活动,并借助他们的网络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界建立起联系,为我国医药产业界对外交流提供机会和服务。药促会自2009年至2012年与美国PhRMA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美医药产业峰会;每年组织药促会成员企业代表与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主席召开圆桌会议,讨论两国医药产业界交流。

日本制药工业协会(JPMA)代表两次拜访我会,就召开“亚洲制药组织合作会议(APAC)”、构建“亚洲药物开发联盟专家工作组”等事宜进行磋商,希望药促会加入联盟。药促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了“中国仿制药业国际发展战略研讨会”,为我国制药企业获取有关国际组织药品招标采购的信息和数据、促使我国企业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

3、组织对外出访活动,为会员单位的国际合作提供服务。药促会每年都组织会员单位出访,与有关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商贸洽谈和项目对接。目前已经访问过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法国、丹麦、波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促成部分会员企业与国外

企业达成了项目合作。

4、组织或者参与重要的国际会议。国际会议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药促会每年都参与国际药物经济学会、药物信息协会等医药方面的国际会议;同时还组织一些国际会议,广交朋友,扩大会员单位的国际交往面。在组织国际会议时,往往会与国内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合作,共同探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并邀请国外医药产业界与会员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2014年4月9日,药促会在博鳌论坛上成功举办了以“夯实社会责任,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医药产业圆桌会议。这是博鳌论坛历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医药产业发展的圆桌会议,来自二十多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在医药行业出现个别商业贿赂事件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和企业如何加强自律,以谋求更加健康的发展。会议达成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沟通交流,优化生态环境”的医药产业界共识。会议起到了搭建政府与医药产业界领袖交流平台的目的,有助于推动建设良好的医药产业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产业化、国际化。

5、开展对国外鼓励医药创新政策的研究工作。为了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创新发展的经验,药促会积极借助国际力量开展鼓励医药创新政策的研究。

今年3月围绕“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药促会赴美开展调研,拜访了美国国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政府机构,走访了创新型制药企业,并与风险投资公司的专家座谈,深入探讨美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背景历程和经验。

今年2月,药促会赴澳洲开展调研,与来自LEK、美林证券和艾美仕等机构的咨询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卫生部官员,澳大利亚医药行业协会的代表及产业界的代表进行了座谈,就澳大利亚医疗保障制度的沿革、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药促会将研究考察报告送发展改革委、人社部、卫计委等部门,得到了好评。

五、关于医药信息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信息服务变得尤其重要。药促会设立了专门的信息部,多年来坚持每天更新药促会门户网站,编辑、发送《医药信息简报》;每两个月编辑、发送双月刊《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信息》,搜集、整理或者翻译最新的、全面的医药政策及全球产业研发动态资讯,包括新闻聚焦、协会动态、政策法规、国际交流、研发追踪、产业资讯、会员动态、医改专题、市场研究报告等内容。

各位会员代表,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药促会在国内外的医药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会员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对药促会过去四年的工作是肯定、满意和鼓励的。药促会每次

组织的活动,都得到了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药促会通过了主管部门历年的年审;在去年通过了民政部组织的社团组织评估。民政部、国资委和工经联等部门的领导多次来药促会进行调研,听取我们的汇报,对药促会的发展思路与主要活动均予以肯定。应当说,药促会在过去四年中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是在桑国卫院士的直接指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以及会员单位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药促会,对桑国卫副委员长、各会员单位,对长期以来支持我们工作的各部门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药促会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内部治理结构还有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地方,秘书处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药促会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以上是我对过去四年工作的初步总结。

第二部分 2014-2015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建议

目前,药促会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

署,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创新发展,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14-2015年度是药促会第十届会员大会的开局之年。药促会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保障民生、鼓励创新发展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继续开展医药政策研究工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能力,推动医药产业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医药产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上述总体要求的指导下,在过去四年工作的积累基础上,针对药促会在2014-2015年度的工作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成立专家委员会。为了给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有必要借助相关领域专家的智慧和资源。为此,

药促会拟成立医药产业政策、药物研发、药品临床研究、生物医药等若干专家委员会,吸纳相关专家以个人身份加入,为药促会会员企业在政策、研发、技术创新、临床试验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咨询,为会员企业切实提供服务。会前,已专门就此事征询了部分专家的意见。本次会员大会将审议相关决议。我们希望能够完成必要的程序后,专家委员会能够尽早成立起来并开展工作。

2、研究编撰“中国制药企业政策环境评估蓝皮书”(以下称“蓝皮书”)。为了完善我国医药产业相关政策,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医药产业生态环境,药促会拟与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开展蓝皮书编撰的研究工作。蓝皮书将对2009年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相关医药政策(包括审批、价格、医保、招标、产业扶持等)进行综述,并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着重评价各省出台的有关医保、价格、招标、产业扶持等具体措施与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导向的契合度;设立合理的医药政策友好度评价指标、标准,通过调查、整理、分析回收的数据,对各省医药政策环境进行评价与评比,最终形成各省医药政策环境友好度排名。这是我们的一个尝试,如果效果好,我们以后每年都出台一个蓝皮书报告,评估我国各地的医药政策环境,促进整

个医药生态环境的优化。

3、继续开展修改《药品管理法》的研究工作。药促会将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密切配合,重点研究如何从法律机制上来鼓励创新,包括如何在法律中完善药品审评机制和仿制药管理制度,建立上市许可人制度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等内容。

4、承办金砖五国医药创新合作会议。今天下午半天和明天上午,将召开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主题是促进金砖国家医药创新合作,会议名称是:“2014国际医药创新合作论坛——金砖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是国家卫计委为了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有关加强国家卫生领域合作的精神而主办的一个会议。国家卫计委委托药促会来承办此次会议,我们将承担主要的会务工作。届时,将有来自多方的代表参会,包括:金砖国家政府、行业组织、制药企业的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欧美发达国家医药行业协会的代表。会议将讨论《金砖国家关于促进医药创新合作的倡议》,研究开展医药创新领域的合作的具体措施,包括交流药品注册审批和药品监管领域经验,鼓励行业组织和医药产业界建立金砖国家医药行业促进医药创新合作联盟,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相关药物、疫苗和其他卫生技术方面的研发创新合作等内容。

我们希望借助此次会议和金砖五国的合作平台为我们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治病医疗、保险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医药产业规模在2001年总值为2770亿元人民币,占大陆GDP的2.9%;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2%左右,增幅达18.8%,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13%。 药品市场的销售总额2001年达到了1260亿元,1990~2001年间更是保持了年均21.7%的增长速度,后面的几年增长速度会更快。 就医药细分行业的增长率而言,高于医药产业平均水准的是制药机械(28%)、化学制剂(21%);低于平均的是中药(16%)、生物制药(16%)、卫生材料(15%)、及医疗器械(12%)。 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

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我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臵、磁共振装臵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币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formation Center 一、基本情况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医药工业系统中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信息中心。最初,信息中心隶属于国家化工部,此后经一系列的政府部门名称变更或职能调整,2010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旨在为中国医药行业建立一个权威专业且颇具特色的信息交流和对外传播平台。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练与沉积,中心积累了庞大的信息资源,拥有了广泛的医药数据,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药信息研究、咨询、服务的医药信息咨询企业。信息中心面向全国的生物医药领域专业信息增值服务业已形成独特品牌。在长期的信息增值服务工作中,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医药信息网络,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全国2000多个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医药行业构建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规划和政策制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研究和建议;为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承担起行业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项目履行,提供医药信息全方位的支持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信息平台 (1)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报道全球医药界最新的研发成果、市场动向和经营理念,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的新名词,同时也是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和商贸活动的网络平台。 (2)中国医药工业统计网 中国医药统计网(https://www.sodocs.net/doc/4718374485.html,)是国家统计局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主管的全国医药行业统计统一网上直报系统,是《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数据来源。统计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药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药专用设备8个子行业的医药企业。统计内容包括医药企业生产、销售、经营方面各项经济指标以及产品的生产、出口、销售数据。中国医药统计网作为宏观调控、战略决策和运行指导以及实时动态的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报告的权威数据支持和参考。 (3)医药综合数据库(Pharmaceutical Datebase,简称PDB) 为企业产品研发、市场策划、并购等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信息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更新率更快、应用最方便的医药行业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综合性医药数据库的空白。 (4)《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x Analysis System, RAS) 以临床一线医生的处方为信息载体和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本中心的信息技术优势,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级医院处方用药的现状,从而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和临床药学研究、企业产品决策和市场把握、卫生行政部门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

中国十大药企

中国十大药企 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盈天医药6家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5%,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4%。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超2400亿人民币,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2014年排名357位。 中国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 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2014年 营业收入924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

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排名62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 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目前上药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 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近3万人,注册资本31.58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营销网络最健全的医药企业,并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是中国2010年上海 世博会医药全球合作伙伴。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五百强企业,2014年,广州医药实现销售335.3亿元,同比增长16.24%。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员工1700多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R﹠D)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P﹠M) ,而且在医药商贸物流、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广州医药拥有21家分子公司,除广东外还分布于湖南、福建、陕西、四川、湖北等地。旗下王老吉药业于2005年2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因素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因素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会影响医药制造业的上游行业,进而通过影响成本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粮食、化工原料、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的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医药业。2006 年以来,中药材原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中成药这个细分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中成药的效益增长远落后于产值的增长。 2011-2016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医药制造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将“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 年开始,我国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其中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药品定价改革等条目又一次将医药制造业推到了风口浪尖。通过对影响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做出分析,以便对该行业做出比较清楚的判断。 一、人口因素 (一)人口结构从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人口老龄化是医药行业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008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2000 年增长了24%,占全国总人口的8.3%。并且在过去的8 年之中,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比例是持续上升的。人口结构老龄化不仅有利于针对老年疾病的药物产销量的增长,而且随着时下健康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保健药品也顺势兴起,市场的细分也将为医药制造企业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二)人类疾病谱中非传染性疾病比重人类疾病谱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比重增加,这些疾病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给药,而且治疗难度较大,对药物的要求较高。2000 到2008 年,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呈显著上升趋势,从49.17% 增加到的61.23%,上升了12 个百分点。 二、经济因素

国内药企最好研发十强

“国内最佳研发产品线”十佳工业企业评选结果出炉 更大到更强,这是中国人的期盼和目标,也是医药人的梦想和努力的方向。如今这一梦想正落在一个个新药的蕴育中,医药研发领域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突跃发生转变。 为了更敏锐地发现中国医药研发领域的竞争优势,发现中国医药最具发展潜力、最贴近市场需求、最融合默契的科工一体,发现最具战略谋划和发展眼光的领袖企业,挖掘引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未来新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组织专家成立了评选小组,对国内制药行业进行了首届国内最佳研发产品线十佳工业企业的评选。此次评选,不仅是医药行业的开创之举,同时,将对中国医药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将在品种创新与品牌提升中得到优化和发展。 2010年8月18日,在上海宾馆举行2010年(第27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首届全国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发布会上,会议承办方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首度权威发布了“国内最佳研发产品线”十佳工业企业榜单。他们是: 第一家 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上市企业,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基地,国家定点麻醉药品生产厂家。该公司的研究中心被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器基地,并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专项项目。 据《中国新药审批监测系统》监测,2008年以来CDE受理该公司的新药申请30件(17个品种),全部为3类及以上新药,其中一类新药11件,2类新药1件,3类新药18件。主要 涉及抗肿瘤药、骨骼与肌肉用药、麻醉及其辅助用药、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 持续的创新,必将巩固其在抗肿瘤药物、麻醉药品、内分泌系统用药等核心领域的竞争优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相信公司必能践行“为民众创造健康生活”的承诺,并将在其国际化的征程上越走越远。 这就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利润分析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利润分析 (一)行业销售规模 2015年1-12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25537.100亿元,同比增长9.48%,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0.79%)。2015年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慢。 2016年1-11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5068.700亿元,同比增长9.89%,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3.63%)。2016年1-11月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慢。 图表2012-2016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 注:工业财务状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范围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增长率的计算依据是当年样本企业与上年的比较,而每年的样本企业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起点标准的提高,2011年标本企业数量将比2010年有所减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2-2015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四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5.05%,高于工业四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7.51%),表明行业前四年(2012-2015年)总体增长速度较快。这也说明医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处于前列,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从前四年(2012-2015年)销售增长幅度变化来看,行业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13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比2012年下降1.79个百分点,2014年销售收入增幅比2013年下降5.05个百分点,2015年增幅比上年下降3.46个百分点。 图表2012-2015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趋势图

201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201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评选规则: 1、排名范围为全部医药工业企业。 2、指标依据为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3、排序以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为基础,对于以合并报表上报的法人单位,其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不再另行参与排序。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1、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5、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6、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8、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9、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0、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3、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4、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15、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6、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7、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1、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22、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5、上海复兴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7、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30、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31、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 32、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4、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5、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36、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37、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8、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9、罗欣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1、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 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 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 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 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 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 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 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 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 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购进验收标准。连锁药店的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是接受总部的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 和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 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 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一般资信较差,门店不应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 验收药品时,须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店。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2010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886 亿元,同比增长 22.0%,比上年同期加快 6.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3165 亿元,增长 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24721 亿元,增长 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 涨幅继续放缓,PPI 涨幅出现回落 2010 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2.9 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9 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 1.3%,中成药价格上涨 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 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 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6.9%(9 月份上涨 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8.3%(9 月份上涨 9.1%,涨幅比上月回落 1.0 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5.6 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2010 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84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70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0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65 元,同比增长 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3971 元,增长 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 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

201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201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1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5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6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7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0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1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5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7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8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20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1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22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24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5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6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7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28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9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0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 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2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4 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5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6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37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39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1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43 费森尤斯卡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4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5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6 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7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8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49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50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52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3 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54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55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6 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57 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8 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59 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 利君国际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61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2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63 湖南有色凯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64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5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66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7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68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69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0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1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72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3 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74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6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77 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8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79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80 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 81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2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83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4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5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6 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就是我国国民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得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与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得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就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得医药工业体系与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与对医疗保健需求得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得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得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得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得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就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得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

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得特殊产业。 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得、不可替代得“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得三个重要标准质量就是药品得生命,质量无法保证得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要想做好药店里得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 这三个标准就是其她工作得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得根本目得。 1、购进验收标准。 连锁药店得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就是接受总部得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与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 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与从业人员得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得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得质量保证协议。 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 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得单位一般资信较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第九届会员大会工作总结暨2014-2015年度工作安排—2014年10月27日在第十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执行会长宋瑞霖 各位会员代表: 受会长会议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称药促会)第九届会员大会过去四年的工作,并对2014-2015年度的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自2010年以来第九届会员大会的四年,是药促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四年。在2010年4月第九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会议推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为药促会会长。从此,药促会开

启了全新的时代。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精神,桑国卫会长为药促会确立了“创新、产业化、国际化”的办会宗旨,将药促会的功能定位在:为创新型医药企业代表服务,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最终为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在新宗旨的指导下,药促会不断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提升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发布会、大型会议等促进会员单位乃至整个医药产业互相交流、创新发展;通过与外国驻华使馆、国外行业组织和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外医药产业界的合作交流,为会员单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提供医药信息搜集、整理、评价、咨询服务;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医药企业的支持下,开展国内外重大医药政策问题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通过四年多的努力,药促会在机构建设、会员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诚信自律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药促会四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通过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为了实现新的办会宗旨与功能定位,药促会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发挥会员单位参与药促会管理

医药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医药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一、宏观经济面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着重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投资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升级,总体上不追求数量的扩增;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及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推行,医药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宏观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0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三、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1)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

医药工业总产值

2007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6679亿元 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超8600亿中药占1/4强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0048亿元-搜狐健康 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估计超1.2万亿_财经_腾讯网2011年,发改委预测16600万亿。 世界 2007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创7120亿美元新高 2009年,据国际货币组织(IMS)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字,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为8150亿美元,其中生物工程药品和生化药品的销售额合计为1300亿美元,通用名药的销售额为900亿美元。按销售额计算,排名前3位的大类药物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CNS)为1250亿美元;心血管病药物为1100亿美元;抗肿瘤药物为750亿美元。 2011年,近日,全球权威的医药管理咨询公司IMS Health发布的最新的年度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将达8800亿美元,并呈以下三大特点:发达医药市场国家由于受到专利药过期和新一轮的预算开支紧缩而增长缓慢;新兴医药市场国家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将接近50%,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创新药品催生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全球市场有望增长5%~7% 该最新年度报告指出,对比2010年4%~5%的增长,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将增长5%~7%,达到8800亿美元。

2007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创7120亿美元新高 2008-10-30 21:47 2007年,全球药品市场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120亿美元,市值较过去5年增加1780亿美元;虽然销售额逐年增长,但从2000~2007年的总体趋势看,增速却在逐年减缓,2007年降至最低的6.4%。 抗肿瘤药物是最大的治疗领域药物,销售收入达414亿美元,比2006年的346亿美元增长了16.2%。随后是降胆固醇药物,销售收入为337亿美元。其他依次为呼吸系统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以及糖尿病治疗药物。 制药业受到冲击 2008年5月,美国《制药管理者》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07年度全球制药企业50强,这50强制药企业的处方药销售额超过了5100亿美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分别排名前3位的辉瑞、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以及排名第50位的Watson公司外,榜上其他公司处方药销售业绩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提高,有的甚至是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事实上,国外大型药企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来自于并购重组。例如,Nycomed公司通过并购Altana公司,规模实现了近3倍的增长,这使其排名由原来的第48名上升为第29名。而美元贬值则使得欧洲企业占了一些便宜。例如,按瑞士法郎计算,罗氏的处方药收入增长率为11%,但是若以美元计算,其增长率则超过20%。该杂志对评比结果作出的评价称:制药企业正在受到冲击。

2019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万亿元

2019 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 万亿元 6 月9 日2014 年,我国医药工业的八大子行业主营收入累计2.46 万亿元,全国医疗卫生服务总费用将超2.20 万亿元,全国健康险收入为158 7 亿元 在第73 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撰写的《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正式面世。蓝皮书以翔实的数据,从医药市场、医疗器械 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三大方面全景勾勒出我国健康产业现状,并通过对行业 内外部的总和分析,预测整个健康产业以及各个细分行业的未来。 2015 年1~3 月,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7 个百分点;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为5819.37 亿元,同比增长9.63%,较上年同期下降4.18 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负担能力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等多个利好因素,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仍将维持 两位数的增长幅度,2019 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2 万亿元。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说。 数据勾勒行业全景 所谓健康产业,是涉及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 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 产和服务领域。 我国健康产业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机遇。郭文说。蓝皮书用2014 年的几个核心数据,勾勒出2014 年我国健康产业的全景。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测算,2014 年,我国医药工业的八大子行业主营收入累计2.46 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0%,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医疗卫生服务总费用将超2.20 万亿元。截至2014 年11 月底,全国医疗

(整理)年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报告 2012年医药工业继续平稳增长,生产、销售和利润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亏损面和亏损额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医药工业整体经济呈现良好态势。但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外贸形势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一、总体运行状况 (一)产销稳步增长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平稳 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45.3亿元,同比增长20.1%。 2008-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趋势 注:本文医药行业除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医药制造业外,还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从2008-2012年各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来看,2012年在持续两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后,在三季度出现企稳。与2011年底28.9%的增速相比,上半年累计9.8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下半年有所减少,全年累计

增幅重新恢复到20%水平。 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成药生产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4个子行业增速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增幅水平最低,为14.0%。 2012年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2、销售产值增速小幅上升 2008-2012年医药工业销售产值增长趋势

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7355.2亿元,同比增长21.1%。除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和中成药生产业外,其余4个子行业的增速均高于医药工业平均水平,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业的增速较平均水平高了6.5个百分点。 2012年医药行业工业销售产值累积完成情况 3、产销率稍有回落 2008-2012年医药工业产销率变化情况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

医药行业分析(2010年) 一、医药行业概述 1、医药行业界定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制药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南对医药行业进行了界定,其界定基本标准主要有:第一,若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第二,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该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据证券之星提供的数据,我国医药行业共有公司114家。 2、医药行业结构 我国医药行业可以分为7个具体的子行业,其分类及具体定义如表1。 3、医药行业特征 (1)从行业一般特征来看,医药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在生命周期上并无严格的成熟期。医药行业的发展轨迹侧重表现在因技术和理念创新而带来的行

业突破,而非传统的因资源枯竭或需求萎缩导致的行业消亡再生,很多行业的高增长系外生性的投资拉动导致的,然而医药行业的高增长基本属于内生性的增长,且保持既快且稳的特征,医药行业抗周期的特性显而易见。 (2)医药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较小。它是典型的弱经济周期行业,在衰退时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速,可以防御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数据显示:石油加工、有色金属、纺织、钢铁等行业在前一时期的萧条相比,医药行业明显保持了高景气度。医药行业不属于周期性的行业,其应对经济变化的能力较强,医药市场所受全球金融危的影响相对较小。故此,医药行业被称为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因此,医药板块的股份一直跑赢大盘。 (3)医药行业市场准入标准较高。在测试生产、销售推广以及临床应用等环节均设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操作约束。医药行业日益显现出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特征,研发费用在行业成本中具有较高比重,研发能力正成为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要件。 (4)药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小。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具有刚性特征,稳定的市场需求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和稳定盈利的基础。数据显示:医药行业近年来产能稳步扩大,市场销售和利润实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市场需求。 4、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稳步增长态势。虽然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但它却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2006年至今,医药板块的市值占比逐年上升,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市值板块了。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5、医药行业目前的优劣势 优势有:第一,我国医药行业的资产结构比较合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有利于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第二,资产周转状况较好,管理、营销环节管理水平较高,有利于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提高运营效率,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第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推动了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医药公司做大做强。第四,我国医药行业在外贸中碰到的贸易摩擦较少,出口量显著增加。 劣势有:第一,我国医药行业的应收账款总额及产成品不断加大,沉淀资金占用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第二,成本费用总额快速上升,成本费用率也上升了,这不利于企业的盈利;第三,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改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郑州华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 XXX 学号:XXXXXXXXXX 系部: 药学系 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 班级: 药品经营与管理班 指导老师:XXX XXXX年 XX 月 XXx 日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医药业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回顾,评价医药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研究医药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探讨加快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认为,近年来,国家众多部门积极参与支持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一大批医药科研项目和产业政策列入了研究计划,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医药业,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非处方药产业发展的落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假劣药品不止﹑药品虚假广告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医药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医药业的科学理论认识不足﹑科研与教育存在误区﹑管理与立法滞后等原因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医疗改革﹑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监督﹑提高医药研发水平等七条对策和建议,以加快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医药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医药市场,中药材,跨国,竞争力,安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国内医药的发展 (2) 第一节我国医药的历史 (2) 第二节我国医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第三章规范我国药品市场的对策 (7)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绪论 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医药产业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 后,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均分别将医药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支柱行业,纷纷建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来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如何从高新技术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以促进我国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医药产业改革升级的主旋律。 本选题在国内的研究方向重点是研究我国医药的现状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的中药材资源,提高它的内在价值,强调产品的研发和专利保护,及现在我国医药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和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