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长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相当于“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的是()

A .东方明珠电视塔

B . 468 米

C . 1 米

D .测量用的尺子

3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

C .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1 . 8 米=1 . 8 ×1 000 =1 800 毫米

B . 1 . 8 米=1 . 8 米×1 000 =1 800 毫米

C . 1 . 8 米=1 . 8 米×1 000 毫米=1 800 毫米

D . 1 . 8 米=1 . 8×I 000 毫米=1 800 毫米

5 .如图所示,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

A B

C D

6 .下列长度中接近1 分米的是()

A .指甲宽

B .铅笔芯直径

C .手掌宽

D .地球直径

7 . (山东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中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 ,最小刻度0 . 5 mm

B .量程10m ,最小刻度1 dm

C .量程30 cm ,最小刻度1 mm

D .量程3m ,最小刻度1 mm

8 .下列几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度是1 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 0 . 00158 千米

B . 5 . 0 米

C . 7 . 26 分米

D . 32 毫米,

\

9.某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 . 73 厘米、1 . 75 厘米、1 . 71 厘米、1 .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 . 1 . 78 厘米

B . 1 . 765 厘米

C . 1 . 77 厘米

D . 1 . 73 厘米

二、填空题

10 .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 1 )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 6 300 ; ( 2 )小明的身高为172 ;

( 3 )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 3 . 2 ; ( 4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 . 5 ;

11 .小明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 . 724m ,那么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如果改用cm 作单位,小明的身高应记为cm 。

12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乙图中长方体长度是

;

甲乙

13 .如图所示,现有A 、B 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 B 尺测得长度是,最小刻度是

三、选择题

1 .如图1 一4 - - 4 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 1 cm 、5 . 50 cm

B . 1 cm 、8 . 30 cm

C . 1 rnm 、8 . 30 cm

D . 1 mrn 、2 . 80 cm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A B C D

3 .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难以确定

4 .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号。他应该买下面哪个号的球鞋()

A . 23 号半

B . 23 号

C . 22 号半

D .不能确定

四、填空题

5 .某同学用自行车来粗测操场环形跑道的长,当他推着自行车沿直线行进10 米时,自行车的前轮恰好转过n 转,当他推自行车绕环形跑道一圈时,自行车的前轮转过了N 转,则该环形跑道的长为米。

6 . (1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课本每张纸的厚度(不计封面,共300 页),由图甲可知每张纸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 2 )在测金属丝直径时,采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金属丝的直径是毫米。

7 .某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

1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出1 元硬币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方案设计题)现有一个圆柱形封闭油桶,仅有一个卷尺(其量程满足测量要求)、一支粉笔、一个重垂线,要求不能通过计算,也不能打开油桶,直接测量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最大直线距离。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具体方法。

3 . (方案设计题)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

第 1 课时长度的测量答案

一、

点拨:光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都是长度单位。

2 . C 点拨:每一种测量都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的公认的标准量是1 米。

3 . D 点拨:常见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4 . D 点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特别注意“是把单位换算”, 不能“去掉单位”,也不能“保留原来的单位”,如对“ 1 . 8 米”进行换算,是把“米”进行换算。因为 1 米=1 000 毫米,所以 1 . 8 米=1 . 8×1 000 毫米。

5 . A

6 . C

7 . D 点拨:在测量时,一般要求一次性测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8 . A 点拨:此类试题只需要把相应的单位换算成分米,然后注意“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需要估读一位”即可。如0 . 001 58 千米=0 . 001 58×1 000 米=0 . 001 58×1 000×10 分米=15 . 8 分米,此时可方便地看出15 分米为准确值,分米为估计值。

9 . D 点拨:首先需要先确认1 . 93 厘米为错误数据。然后再把剩余几项数据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二、10 . ( 1 )千米( 2 )厘米( 3 )米( 4 )分米

11 . ; 1 . 72m ; 0 . 004m ; 172 . 4

12 . 3 . 60 厘米;2 50 厘米

13 . B ; A ; 4 . 75 厘米;1 毫米

三、选择题

1 . D 点拨:题图中显示一大格为1 cm ,分成10 小格,故每小格为,即1mm 。而本次测量左侧并未对准零刻度,故需用“右侧读数-左侧读数”,最终读数为cm。

2 .B

3 . B

4 .A 点拨:受潮膨胀了的木尺的刻度不准确。用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脚长是23 号,则实际脚长比23 号略大些,故买23 号半即可。

四、填空题

n

6. (1 )(2 )1 . 5 点拨:本题运用累积法。(1 )先读出30 。页课本的总厚度,再除以150 张,即为每张纸的厚度。(2 )先数出总圈数,再读出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除以总圈数,即为金属丝的直径。

7. (1 )使用了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2 )刻度尺没有放正(3 )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4 )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相垂直

1 .方法一:用线沿硬币绕一周,再测线的长度方法二:在硬币上标个记号,再让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圈方法三:把硬币平放在白纸上,用笔画个圆,测出直径,求出周长

2 .解;( 1 )把油桶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用粉笔在地上沿桶底画一圆。( 2 )将桶平移至与圆相切位置,设切点为P ,如答图1 一41 所示。(

3 )利用重垂线找出切点尸正上方桶边缘上的点Q 。(

4 )利用卷尺找出过P 点的圆的直径,并确定直径的另一端点M 的位置。(

5 )利用卷尺直接量出M 、Q 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所求。

3 .解:(1 )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细线与地图上南京至北京的铁路线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南京和北京的位置;( 2 )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个标记点间的线长L ; ( 3 )用线长L 除以地图上的比例尺所得结果就是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

课题 科学测量 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 3、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4、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5、提高科学实验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态度 重点、难点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 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考点及考试要求1、知道长度、体积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度关系,以及它们的测量。 2、能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来进行定量测量。 3、掌握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教学内容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的含义: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 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③ 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倾斜会造成 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 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 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 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 (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她们产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与实验就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测量就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与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瞧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与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与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瞧清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瞧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13、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整理)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试题卷及答案

Z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试题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小科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记录的四次测量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1.205米 B 、12.07分米 C 、120.8厘米 D 、1207.5毫米 2、小科在实验室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做法不必要的是 ( ) A 、拿到温度计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玻璃泡与待测液体充分接触 C 、必须让温度计处于竖直状态读数 D 、让温度计处于液体中一段时间后读数 3、下列星图中,属于小熊星座及北极星(图中的Z )标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有关星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星星是没有东升西落现象的 B 、宁波和北京,同一时间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 C 、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侧,和地球的距离基本相同 D 、星空中肉眼可见的既有恒星,也有行星和卫星 5、银河系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 ( ) A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边缘 B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中心 C 、均匀分布在银河系中 D 、集中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 6、从我校开始放暑假到暑假结束,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借助各类望远镜,目前我们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 ) A 、整个宇宙 B 、只有河外星系 C 、只有银河系 D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8、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行星是 ( ) A 、水星 B 、金星 C 、木星 D 、火星 9、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由于此学说符合当时的教会统治,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 】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 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米3 C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 】2、从密度公式ρ=m/v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物质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与质量、体积无关,保持不变 【 】3、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 】4、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 】5、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A .量筒、天平、烧杯 B .量筒、天平 C .量筒、直尺 D .量筒、天平、水 【 】 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4 3,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 【 】7.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 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 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 】8.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铜块和铅块浸没在水 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是ρ铅>ρ铜>ρ铁,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A.装有铁块的杯子 B.装有铜块的杯子 C.装有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多装500克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水 B.最多装500克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C.最多装500厘米3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D.最多装500厘米3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 】10.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 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设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则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长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相当于“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的是() A .东方明珠电视塔 B . 468 米 C . 1 米 D .测量用的尺子 3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 C .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1 . 8 米=1 . 8 ×1 000 =1 800 毫米 B . 1 . 8 米=1 . 8 米×1 000 =1 800 毫米 C . 1 . 8 米=1 . 8 米×1 000 毫米=1 800 毫米 D . 1 . 8 米=1 . 8×I 000 毫米=1 800 毫米 5 .如图所示,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 A B ¥ C D 6 .下列长度中接近1 分米的是() A .指甲宽 B .铅笔芯直径 C .手掌宽 D .地球直径 7 . (山东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中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 ,最小刻度0 . 5 mm B .量程10m ,最小刻度1 dm C .量程30 cm ,最小刻度1 mm D .量程3m ,最小刻度1 mm 8 .下列几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度是1 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 0 . 00158 千米 B . 5 . 0 米 C . 7 . 26 分米 D . 32 毫米, \ 9.某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 . 73 厘米、1 . 75 厘米、1 . 71 厘米、1 .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 . 1 . 78 厘米 B . 1 . 765 厘米 C . 1 . 77 厘米 D . 1 . 73 厘米 二、填空题 10 .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 1 )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 6 300 ; ( 2 )小明的身高为172 ; ( 3 )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 3 . 2 ; ( 4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 . 5 ; 11 .小明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 . 724m ,那么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如果改用cm 作单位,小明的身高应记为cm 。 12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乙图中长方体长度是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测量 教案2 (2)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1. 学会使用刻度尺。 2. 正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 课前的准备 编好实验小组,指定实验小组长,讲明实验规则,指出做好物理实验的要求等。 教学过程 学生按实验小组就坐,然后提醒学生注意遵守实验室的秩序,爱护实验器材,不要乱动仪器设备。 1. 新课教学 二、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将实验目的、器材、实验步骤制成投影片打在屏幕上。 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练估测 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三角声(2块),铅笔,物理课本,5分硬币,细铜丝。 A.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B.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并算出其平均值。 物理课本的长度 第1次测量结果第2次测量结果第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 C.把细铜丝在圆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算出丝铜丝的直径,把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长度线圈圈数铜丝直径 让学生将投影片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抄在作业本上,准备写实验报告用。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桌上的器材是否齐全。 生:齐全 师:对你使用的刻度尺进行一下检查。 A.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若零刻度线在刻度尺的端 点,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 B.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 师:现在我们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边,测量三次,然 后求其平均值填入表内。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画表一、请三个实验小组将他们测得的数据填在表一中。 表一 实验小组第1次测量结果第2次测量结果第3次测量结果平均值 第×小组 第×小组 第×小组 教师巡视,看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师:现在我们看一下第×小组,第×小组,第×小组的测量结果。看来三个小组的测量结果都比较好,并且注意了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和正确记录所测数据。如果哪个小组测得数据与黑板上的数据差异较大,请课后再重新测量,重新记录测量结果,不要随意涂改实验数据。 师:现在我们来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教师拿起一段细铜丝让学生观察。 师:我们看到铜丝很细,我们用刻度尺直接去测量它的直径很难测得准确。在测量长度或宽度很小的物体时,常常采用积累的办法。我们要测量这段粗细均匀的铜丝的直径,可以把它一圈挨一圈地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就能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了,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怎样才能做到密绕。 生:如果不密绕中间有空隙,我们测出的铜丝的直径就不准确了。要想密绕就要把铜丝捋直,中间不能打折。 师:你如何测算出铜丝的直径? 生:用刻度尺量出密绕铜丝的长度,除以圈数就可以求出铜丝的直径。 教师演示将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告诉学生不要将铜线绕在削过的铅笔之处。 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画表二。 表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 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 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 1 100=0.456 m C.36 cm=36×1 100m=0.36 m D.64 dm=64 dm×1 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 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 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 A.5 m B.10 m C.20 m D.25 m 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 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 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 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温度计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 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 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 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 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 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3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主要位于() 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大西洋板块 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3.我国首都北京(116°E、40°N)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5.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B.板块的挤压C.板块的碰撞D.板块的张裂 6.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 7.下列经度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8.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