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指名数一数。

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第二单元: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

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

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作业;填练习册

第三单元:分一分

教学内容

分一分(教科书第7页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吧,你麝香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指名回答,说出商品都是放在货架上的。

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师: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么样?(很整齐)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

3.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些什么物品呢?属于哪一类?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指名回答)

4、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都是书籍,是卖给顾客阅读的。第三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指名回答)

5、第三个货架上有饼干、食用油、面粉,都是卖给顾客食用的。

6、小结:

我们再看看,第一个货架是什么?第二个货架上是?第三个货架上是?它们都是以货物的用途为标准分类的。

你知道商店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商店里的分类摆放,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动物的分类(想想做做1)

出示想想做做1图。

生活动。点击一个小动物就出示一个圈圈住该动物。

网络出示学生的几种圈法。集体交流讨论。

师:动物园参观完了,让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玩一玩。

2、交通工具的分类(想想做做2)

学生四人小组实践,汇报分类方法。

师:工作人员说:“太好了!交通工具的模型就可以分成水、陆、空三部分进行展览,谢谢你叮当!”

3.树叶的分类(想想做做3)

4.完成“想想做做”4。

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小朋友,你能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吗?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反馈:你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把图上的小朋友分一分。

四、实际运用,总结全课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2、其实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请同学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

作业:填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认位置

教学内容

认上下、前后(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环节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一。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3、游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

(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

(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什么位置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

请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其余小组的学生一起判断说得对不对。

4、“想想做做”第6题。

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总结评价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作业:填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认数(一)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1页例题,第1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让他们充分说)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1—5各数

出事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思想点拨。)

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

(1块黑板,2盆花,3个小朋友,4个气球,5个字)

2、认数、写数

(1)认识“1”。

“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写数字“1”来表示)

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

你能写一个很漂亮的“1”,和老师比一比吗?(学生自写一个“1”。)你想把这个“1”写得再漂亮一点吗?(描写课本上的“1”)

再写两个“1”和同桌比一比谁棒!

(适当指导: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

(2)用类似的方法教“2”、“3”、“4”、“5”。

写“2”时说明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

写“3”时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

写“4”时说明4的字形像小旗。

写“5”时说明5的字形像称钩。

3、强化1—5各数

拿出1—5的是数字卡片,按次序排在课桌上,读读这5个数。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3、“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

四、总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2、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

作业:填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认数(一)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多媒体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

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4、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

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填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认数(一)

教学内容

认识几和第几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

(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

(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谈话:反过来说:排在第2的是谁,指几个人?排在第5的是谁,指几个人?

(4)提问|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3)书上练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3、小结(板书:几和第几)

二、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3、“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题。

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2、发散练习。

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作业:填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5.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 全册教案最新

人教版 一年级册数学上册教学 计划和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班有42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

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五、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比一比……………………约3课时 2、位置………………………………约3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编写者执教者总序第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主备人执教者总序第 1 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主备人执教者总序第 2 个教案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 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 趣。 一、听算练习 二、听故事,提问题 老师讲《三个猪兄弟》的故事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 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 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 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

【教师资格证】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45-46页做一做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到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 (1)拿出6个门个类似学具,让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分一分,另一个人写一写,写出6的组成,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提供1至7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将合起来是6的图片用线连一连,如1和5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3)教师提供点子图,有的有1点,有的有3点,让学生继续画点子,要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注意:在小结6和7的组成,要简洁有序。 练习巩固: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记组成。 (3)在方块里填数 (4)填表: 小明参加套圈比赛,每人6个圈,套上的如下表,请学生说说没套上的。 套上的圆圈数 3 5 1 2 4 没套上的圆圈数 二、6和7的加减法 (1)复习 6和7的组成 (2)请学生拿出总数是6(7类似)的红花、黄花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相互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集体汇报 (3)根据6的组成直接说得数是6的算式。 (4)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编编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引导他们有序地说,同样教师的板书也要简洁有序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写减法算式 三、练习巩固提高: 1、(1)看图,说说图意,再写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算理。 (3)游戏:找朋友等 (4)听算式,举得数卡片。 ( 5)同桌相互出题,考考对方 2、写算式:教师范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四、实践活动:老师请7个学生上台,请他们去给花圃的花浇水,锄草等,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准备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在学前已经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数,会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并初步有了比较的思想基础,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 (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 (2)使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和教学活动中,学会源于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与人合作和交流的快乐。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看课件,并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来突破重点。 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师:情境演示法。 学生: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指名数一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3.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4.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7名,15男12女。平均年龄不到6.5岁。22名来自本校学前班,3名来自校外学前班,降级2名。通过学前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通过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我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达成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会顺利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四)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讲授法。 教学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三)相关网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https://www.sodocs.net/doc/482315873.html,/u76/v_NTY0MzIxNDQ.html】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https://www.sodocs.net/doc/48231587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n=1280&fr=&fm=&fmq=132386883940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s=&istype=2#pn17&-1&di130906675140&objURLhttp%3A%2F%2Fv https://www.sodocs.net/doc/482315873.html,%2Fvrw%2Fsc%2Fsctx%2F790178166099.jpg&fromURLhttp%3A%2F%2 https://www.sodocs.net/doc/482315873.html,%2Fxzy%2Fsctx%2F92858.htm&W675&H480】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https://www.sodocs.net/doc/48231587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数一数 人教版

数一数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要求: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

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 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83页)-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五、巩固练习 让小朋友把书翻到2---3页,圈出2个小朋友,1位老师,5朵花,7只鸟……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设计

课题: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7-2018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一年级二班教师: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班学生都是6岁以上学生。本班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向上,活拨可爱,大多数孩子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能够按时的完成作业,维护班级纪律,大胆参与学校班级的事情,从中锻炼和提升自己,可塑性极强。可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入学前的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意识不足,半个学期还可能进入不了入学状态,还需要花大力气在这部分孩子身上,虽然有难度和挑战,但我相信在大多数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他们本学期会有所转变。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册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计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和计算的开始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难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地进行检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平时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解决学困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讲解练习,面批面改。 4、知识点当日清,当堂清,使学生成绩逐步上升。 5、对于优秀生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 6、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7、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几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几 班级:姓名:得分: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1、师生交流 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四、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五、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六、探求新知 七、1、初步感知 八、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九、(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十、(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十一、(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十二、(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十三、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十四、(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十五、(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十六、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4、(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5、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6、(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7、三、反馈练习: 8、1、投影出示:5只小鸟 9、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10、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11、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12、四:作业: 13、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14、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数一数 (2)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5) 第二课时比长短高矮 (7)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1~5的认识 (11) 第二课时比大小 (13) 第三课时第几 (15) 第四课时几和几 (17) 第五课时加法 (19) 第六课时减法 (21) 第七课时练习课 (23) 第八课时0的认识 (25) 第九课时有关0的减法 (27)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31)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34) 第五单元分类 第一课时分类 (38) 第二课时分类 (40)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 第一课时6、7的认识 (44) 第二课时6、7的组成 (47) 第三课时6、7的加法和减法 (50) 第四课时用数学 (53) 8和9 第一课时8和9的认识 (55) 第二课时8和9的组成 (58) 第三课时8、9的加减法 (60) 第四课时用数学 (62) 10 第一课时10的认识 (64) 第二课时10的加减法 (67) 第三课时填未知加数 (68) 连加、连减第一课时 (71) 加减混合第一课时 (73) 1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75) 数学乐园 (77)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81)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84) 第三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86) 第四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88)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91) 第二课时认识半时 (93)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第一课时 (97) 第二课时 (99) 第三课时 (101) 8、7、6加几 第一课时 (103) 第二课时 (105) 第三课时 (107) 第四课时 (109) 5、4、3、2加几 第一课时 (111) 第二课时 (113) 第三课时 (115) 整理和复习 (117) 我们的校园 (119)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复习 (123)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钟表复习 (126) 第三课时用数学 (128)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材说明: 1、教科书第2至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意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2、教科书第4至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事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出示图之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分散他们的兴趣,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带着任务去观察。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给适当的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2015年 8 月 14 日星期三第 2 课时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资源 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二、探究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 教师放录音: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三只小 猪分别盖的草房子、木房子、和砖房子) (一)教学“同样多” 请学生听后回答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 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 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 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 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 得同样多。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 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 边摆边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