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周江

学生活时间分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儿童的价值与权利问题是儿童与社会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讨论教育的职能与作用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社会制约与影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所占有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2)关于教育促进儿童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3)关于教育过程中儿童发展的特点问

二、讲解新课:(50分钟)

【理论研讨】

(一)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多学科交叉的横向联系使得现代社会,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社会生活方面,彼此之间互相连接, 互相适应,互相影响。整体化趋势使幼儿园与高科技部门接壤,打破了各部门各自封闭的状况。

(二)变动性、革命性趋势:变革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些变革首先反映在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急剧增加上。

学关于

教育促

进儿童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50分钟

【观点辨析】

观点1:现代社会,有钱人接受优等教育,没钱人接受劣等教育,或者是不能接受教育。

观点2:现代教育的开放性是指要重视国际间的教育比较研究,不能关门办教育,要了解别的国家,而不是幼儿园向家庭和社会开放。

三、当前的社会建设与幼儿教育

【理论研讨】

(一)幼儿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现代幼儿教育地位的变化。

(1)具有相对独立性。

(2)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2、国际社会关于儿童问题的儿个纲领性文件:《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3、我国关于儿童问题以及幼儿教育的儿个纲领性文件:《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母婴保健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意见》。

(二)现代社会对优质幼儿教育的需求【观

点分享】

1、各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关于社会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的调查报告。

2、思考讨论:从社会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感觉幼儿教育的地位怎样乂肩负着怎样的使命【理论研讨】

1、背景:(1)儿童研究的进展包括儿童发展的生理原因,成长发展的过程等等,带来人们对儿童更加透彻的了解。(2)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家长从关怀孩子的健康发展到关怀孩子的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强烈的要求。(3)儿童观的演变

2、需求:(1)世界科技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2)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3)家庭规模的小型化趋势带来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优质的幼儿园教育。现代教育的开放性是指要重视国际间的教育比较研究,不能关门办教育,要了解别

的国家,而不是幼儿园向家庭和社会开放

3、对策:(1)提倡以科学为依据的胎教。(2)要求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3)依据大脑功能的发展规律施教。(4)要坚持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和个性化,避免不适当的早期定向化培养。(5)要依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巧妙地使用教育方法。

(三)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案例分析】

案例1:浙江宿迁幼儿教育改制中的问题。

案例2:留守家庭的幼儿的教育问题。

案例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理论研讨】

1、抵制教育市偿的冲击,保护幼儿健康发展的导向。

2、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如何满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幼儿园生存与发展问题:

(1)幼儿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从依靠型的管理转向经营型,发展自主观念、经营观念,学会开辟财源,理好财政。

(2)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为目标,在创优竞争中去赢得信誉、吸引生源,幼儿园的生命才可以长存并健康发展。

(3)以城市和乡村社区为依托,走社区化的多种类、多形式并存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幼儿园是其中一种完满的教育形式。

社会实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分别设计一份宣传与介绍幼儿教育价值的宣传资料,张贴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向人们宣讲幼儿教育。小结:(20分钟)【理论研讨】

(一)什么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也是充满着量变、质变、内容及结构变化的过程。教育学中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研究是为了开发人的潜在力量,提高每个个体的人生质量和为社会

(二)什么是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指幼儿期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性方面有规律地、连续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的变化过程,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断转化和实现的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变也有质变。

(三)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理解

一方面幼儿身心发展是指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过程。身体的成长

和机能的成熟,是指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与形态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以及功能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成熟。另一方面的发展是指幼儿通过掌握社会经验,形成心理特征和能力。如幼儿认知、情感和意志

力的发展,这是心理的成熟,也包括人的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上述两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身体的发展为心理

的发展提供基础与前提条件,而心理的发展又影响着身体的发展。幼儿两

方面的发展是既不可分,又不可缺的,它们统一构成幼儿的发展。

【观点辨析】

观点:发展就是进步;发展就是接受教育。

分析:幼儿身心的发展蕴含于幼儿主体的活动之中。幼儿的发展不是“变化”两字的简单概括;幼儿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幼儿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幼儿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儿童发展的特征是依一定的顺序表现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前一个特征为下一个特征的出现做准备的,这是普遍性的规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发展具有阶段性。

(1)婴儿期这一年龄阶段主要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2)幼儿期则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

1、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存在不均衡性。

2、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1、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年龄规律性。

2、幼儿身心发展的待点随着社会生活与教育条件的变化而缓慢变化。

(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三、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二)关于影响因素的历史争论一一“天性一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一一天性难移。

(1)观点介绍: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韩愈的性三等论、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等。重点介绍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2)评价:柏拉图、笛卡尔以及格塞尔等人,试图仅以先天遗传或生理成熟因素来解释儿童发展的内部机制,把环境和遗传当作两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在二者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二分选择”。这种做法和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2、环境决定论----- 性相近,习相远。

(1)观点介绍: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2)评价:教育万能论观点夸大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遗传和生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儿童成为万能教育的被动接受者。

3、遗传一环境交互作用论。

(1)观点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安娜斯塔西(AL manastasi)提出的遗传一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2)评价:这一理论确实把遗传(天性)环境(教养)问题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当我们用这一理论单独讨论遗传或环境的影响时,其条理是清楚的,也是容易理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