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以下5dm=?cm的演算过程正确的是()

A. 5dm=5dm×10cm=50cm

B. 5dm=5×10=50cm

C. 5dm=5dm×10=50cm

D. 5dm=5×10cm=50cm

2.如图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

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

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A. 平行光束

B. 会聚光束

C. 发散光束

D. 不能确

4.电能的单位是()

A. J

B. W

C. J/s

D. kW

?

5.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

B.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 墙上形成“手影”

D.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 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cm

C.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3m

D. 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60s

7.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

的参照物是()

A. 行船和岸边

B. 都是岸边

C. 岸边和行船

D. 都是行船

8.晚上,小昆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

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白纸板和平面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 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

B. 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C. 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D. 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 甲、丁

B. 乙、丙

C. 甲、丙

D. 乙、丁

10.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 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 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 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11.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 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

D.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12.通过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如果放大镜向书渐渐靠近,那么我们看到的字符()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3.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

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4.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A. 步行的是图中AB段

B. 小华家到学校的路

程为1800m

C. 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

D. 小华步行的速度为90m/s

15.把一块玻璃砖紧贴刻度尺放置,人们在通过玻璃砖观看刻度尺会发现刻度

尺发生错位,关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B. 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C. 光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反射造成的

D. 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反射造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3.0分)

16.质量为1千克的水,全部结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冰质量是______ 千克.如果1千克的水全部

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______ 千克.根据以上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 .17.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cm,所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18.仔细观察,收集整理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提问:

(1)平时我们常见到的“黑板反光”现象可用______图(填“甲”或“乙”)解释。

(2)乙图是______反射,每条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

的反射定律。

19.人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5m处,若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前移动6s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

__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春天到了,小红去大明山旅游,在拍照时,为使拍到蓝天的像更蓝些,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

这会让________色光通过;漫山的杜鹃花呈现红色是因为杜鹃花________(反射/吸收)了红光.21.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

录的气泡位置。则气泡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在AD段做______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

射光线,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度,

折射角为______度。

23.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

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填“实”

或“虚”)像;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电路板,光发生______现象。

24.小莉和小文是同班同学,小莉家离学校比小文家远720m,每天早晨,小文步行上学,小莉骑自

行车以小文速度的3倍前往学校,两个人同时出发,5min后刚好同时到达学校,则小文的步行速度为______ m/s,小文家距离学校______ m.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5.如图所示,画出线段AB经平面镜

26.如图所示,光从水里射向空气。

27.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请分别画出这两条入射

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28.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蜡烛高12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王成再取一段同样大小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______

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像。

(3)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B蜡烛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如图乙,是某同学在镜中看见的电子手表的示数,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_;

29.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正确操作,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

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2)将图中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则需要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似。

30.如图所示,小露用天平测木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______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平衡。

(2)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______往右盘中加减砝码。

(3)放在右盘的砝码的位置如图,则木块的质量是______g。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31.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

需要多少秒的时间?

32.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

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离。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 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解:

A、“5dm×10c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5×1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

C、“5dm×10”得到的单位不是cm.此选项错误;

D、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单位换算包括进率和过程两个方面.据此作出判断.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2.答案:B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A不正确;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要判断光线通过空气透镜后会怎样,关键是要看空气透镜属于什么透镜。图中,以空气为标准,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水凹透镜”。这两部分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本题中的一个干扰因素就是那个凸形的气泡,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了气泡的形状,而忽视了对光线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空气透镜。

解:以空气为标准,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水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发散光束。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我们对电能、电功率单位的掌握,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电功率的单位,还要清楚复合单位的来历.

A、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主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故A符合题意;

B、在国际单位制中,瓦特(W)是功率的主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J)是电能的单位,秒(s)是时间的单位,所以J/s是电功率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千瓦(kW)是电功率的单位,时(?)是时间的单位,电功率

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时间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

A、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筷子折断了,故A错误。

B、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屏幕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在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错误。

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

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长度、质量和时间的估测的掌握情况,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故B不符合实际;

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2m,故C不符合实际;

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210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

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运动,是相对于船来说的;

(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此类题型是中考的热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叫做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当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板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而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

白纸板表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白纸板是亮的。

综上所述,只有D的说法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明确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的成像特点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措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则甲图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近视矫正需佩戴凹透镜,即丙图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解: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但是虚像也能用眼睛看到,故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首先要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形成原因,同时也要掌握各种成

实像和虚像的情况,注意虚像是真实存在的。

1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累积法测质量,累积法是测量微小量时一种常用的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测质量,也可以用于测长度等其它物理量。

测一粒米最大的难度在于,米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因此,直接测量是无法准确读数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最常用的是累积法。

A.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所以符合题意;

B.一粒米与铁块一块儿测,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所以不合题意;

C.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不合题意;

D.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解: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所以如果放大镜向书渐渐靠近,那么我们看到的字符将越来越小.

故选A.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

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平时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善于总结规律.

13.答案:D

解析:解:A、当u

B、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当u>2f,应该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此图中蜡烛的像却是倒立放大的,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

本题要熟练掌握成像规律的内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4.答案:A

解析:解:根据公式v=s

t

可计算两段路程的速度:

(1)OA段:

v1=s1

t1

=

1800m

300s

=6m/s

(2)AB段:

v2=s2

t2

=

1800m

1200s

=1.5m/s

因为6m/s>1.5m/s

所以步行的是图中AB段,骑车的是OA段;骑车速度6m/s,步行速度1.5m/s,小华走完全程的时间是1200s。

从图中可看出小华家到小明家的路程为3600m。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通过对s?t图象的分析可知,在OA段,路程为1800m,时间为5分钟,在AB段,路程为3600m?

1800m=1800m,时间为20分钟,根据公式v=s

t

可计算两段路程的速度。

本题考查物体运动图象与速度公式的综合运用,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了解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的不同,尤其是本题中,玻璃砖紧贴刻度尺放置,是“光由玻璃射向空气

时发生折射造成的”,而不是“光由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解:如图所示,把一块玻璃砖紧贴刻度尺放置,通过玻璃砖观看刻度尺会发现刻度尺发生错位,这样由于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故选B.

16.答案:1;1;属性

解析:解: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故冰的质量还是1kg;

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故水蒸气的质量也是1kg。根据以上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故答案为:1;1;属性。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的定义,及其性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0.1;1.83

解析:

本题较为基础,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可知,在(4~5)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0.1cm,即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3.50cm的刻线,木块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33cm,所以木块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5.33cm?3.50cm=1.83cm。

故答案为:0.1;1.83。

18.答案:甲;漫;遵循

解析:解:(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比较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因此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如图甲所示;

(2)乙图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中每条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1)甲;(2)漫;遵循。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19.答案:4;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速度公式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前移动6s后,由速度得人向平面镜运动了s=vt=0.5m/s×6s=3m,则此时人离平面镜为5m?3m=2m,公式v=s

t

故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2m+2m=4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故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平面镜的大小和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没有关系,所以不管他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4;不变。

20.答案:蓝反射

解析: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据此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实都是由光装扮的。

(1)在拍照时,为使拍到蓝天的像天更蓝些,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这会只让蓝色光通过;

(2)漫山的杜鹃花呈现红色是因为杜鹃花只反射了红光。

故答案为:蓝;反射。

21.答案:0.1变速

解析:解:图中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BC=20cm=

0.2m,时间是2s,v=s

t =0.2m

2s

=0.1m/s。

故答案为:0.1;变速。

观察图中A、B、C、D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读出BC的长度,知道

时间是2s,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v=s

t

,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

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以及对变速运动的理解。

22.答案:BO OA OC60 35

解析:解:(1)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因此NN′是法线;

(2)因为BO和OC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 为折射光线;

(3)∠BON是入射角,度数是:90°?∠BOM′=90°?30°=60°,反射角=入射角=60°;折射角为∠CON′,∠CON′=90°?55°=35°;

故答案是:BO,OA,OC,60,35。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最后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找出反射角、折射角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会根据光路图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且会求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

23.答案:凸虚反射

解析:解: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说明是为了放大线路板,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明灯照亮电路板,电路板反射的光才能越强,经凸透镜折射形成的像才越清楚,故光发生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凸;虚;反射。

(1)凸透镜成实像时,u

(2)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像,反射的光线越强,像越清楚。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不大。

24.答案:1.2;360

解析:解:设小文的步行速度为v,则小莉骑自行车的速度为3v,

∵v=s

t

∴小文走的路程:

s1=vt,

小莉走的路程:

s2=3vt,

由题意知,小莉比小文多走720m,

即:s2?s1=3vt?vt=720m,

∴v=720m

2t =720m

2×5×60s

=1.2m/s.

由v=s

t

得,s=vt=1.2m/s×5×60s=360m

故答案为:1.2;360.

设小文的步行速度为v,求出小莉骑自行车的速度;又知道从家到校的时间相同为5min,求出两人走的路程;根据题意(小莉比小文多走720m)列方程求解.

本题也是数学上的追及问题,运动时间相同是隐含条件,利用好两人走的路程关系列方程是关键.25.答案:

解析: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6.答案: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

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故答案为:

解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表面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27.答案:解: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8.答案:(1)A蜡烛的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虚

(3)远离

(4)12:05

解析:

(1)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2)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

(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一特点可解答出电子钟示数的像对应的时间。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

(1)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然后他再取一段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2)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因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B蜡烛远离玻璃板;

(4)将显示的像数字依次左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得到时间为12:05。

故答案为:(1)A蜡烛的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虚;(3)远离;(4)12:05。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高三下3.2考试理科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级高三3月月考 理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 DCCB CBBD ACDB 11.解:令xlnx ﹣kx +1=0,则k = ;令 ; ; ∴当 时,g ′(x )<0,g (x )单减;当x ∈[1,e ]时,g ′(x )>0,g (x )单增; ∴当x =1时,有g (x )min =1 ,又∵ , ,∴ , ∵f (x )在 上只有一个零点,∴g (x )=k 只有一个解;∴k =1或 . 12.解:以BC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 (﹣a ,0),C (a ,0),(a >0),则A (0,),设P (x ,y ),由PB 2+PC 2=3PA 2=3得 (x +a )2+y 2+(x ﹣a )2+y 2=3[x 2+(y ﹣)2]=3,即x 2+y 2 =﹣a 2,x 2+(y ﹣ )2=1, 即点P 既在(0,0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又在(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可得|1 ﹣ |≤ ≤1+ ,由两边平方化简可得a 2≤,则△ABC 的面积为S =?2a ?=a = , 由a 2≤ ,可得a 2 = ,S 取得最大值,且为 .故选:B . 二.填空题:13.4014.5 15.21 n -16. 92 π 三.解答题: 17.解:(1) 2311+=+n n a a ,41=a ,∴)3(3131-=-+n n a a ,故{}3-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3 1的等比数列;..............(6分) (2)由(1)知1313-??? ??+=n n a ,n T =3n +) (110313131-??? ??+???+??? ??+??? ??n =3n +3 1-131-1n ??? ??=3n +???? ????? ??n 31-123..............(6分) 18.解:(1)因为200份试卷中用系统抽样中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0份试卷,所以相邻两份试卷 编号相差为10,所以试卷得分为144分的试卷编号180...............(3分)(2)15 =0.001510000 ,根据正态分布可知: ,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试室: 班级 : 姓名 : 座号(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10—2011学年度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所列的四个单位, 不是电功率的单位是( ) A .瓦 B .千瓦时 C .焦/秒 D .伏·安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 .R 1两端的电压 B .电源两端的电压 C .R 2两端的电压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电阻R 断路 B .电阻R 短路 C .灯L 断路 D .灯L 短路 4.有一只电压表有3V 和15V 两量程,实验中用的是0~3V 量程,小午同学在读数时从0~15V 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所示的电压恰为6.5V ,则实际测得的电压是:( ) A .6.5V B .2.5V C .1.3V D .1.15V 5.用电器的功率大表示 ( ) A .消耗电能快 B . 消耗的电能多 C .用电器中电流大 D .用电器工作时间长 6.对于公式R U I 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7.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为4Ω,若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为6Ω,则另一个电阻的阻值为 ( ) A .2.4Ω B .12Ω C .4Ω D .6Ω 8.标有“36V 40W ”的甲灯、“110V 40W ”的乙灯和“220V 40W ”的丙灯都正常发光,其发光情况为 ( ) A .甲灯最亮 B .乙灯最亮 C .丙灯最亮 D .一样亮 9.电炉丝烧断了, 若剪去一段再接入原来的电源上, 在相同时间内电炉产生的热量跟原来相比较, 则 ( ) A .增多了 B .减少了 V R 1 R 2 S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表 一 2.试题的基本特点 (1)注意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大部分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较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物理对STS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所选素材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也有天体运运动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还有与当今社会十他注重的节能的知识。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 姓名:成绩: __ 3 3 注意事项:本试卷中常数g=10N/kg;水的密度p水=1.0 x 10kg/m 、选择题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 C.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 古剑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 1.2 x 105 Pa 2、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 想错误的是() A. “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 “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 “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 “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3、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推力 C 重力、摩擦力、冲力 D 、重力、摩擦力、推力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5、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 .斜面C .一个定滑轮 D .一个动滑轮 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7、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24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 出水面的部分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酒瓶中无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 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 系是()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_心得体会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感谢您的阅读!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一)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班 93.8 100% 84% 八二班 61.3 54% 27% 八三班 63.4 58% 32% 八四班 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作图实验探究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9、20两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试卷中的每个题都考察了基本的知识点,与力的知识有关的题目有1、4、7、14、18。与功、功率有关的题目有2、22。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惯性有关的题目有4、8。与压强有关的题目有5、9、13、15。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题目有3。与大气压有关的题目有6。与浮力有关的题目有10、20。有杠杆有关的

题目有11、16、18。与滑轮有关的题目有12、18、21。与斜面有关的题目有17。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题目有19。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就激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力》测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农民在清除黄豆与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 、砂粒比黄豆的密度大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运 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放在桌面上的苹果,除受到了重力外还受 力,该力的施力物体 是 。 3、自行车的车轴安装滚珠是为了 摩擦(填“增大”或“减小”)。用 铅锤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 4、 如图所示,物体甲重14N ,被25N 的水平压力F 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 图乙所示,物体乙重40N ,在20N 的水平拉力F 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 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 甲为 N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 乙为______N . 5、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 力为1 F 、压强为1p ,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2F 、压强为2p 。则1F 2F , 1p 2p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6、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很多物理现象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如图所示,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住.这个现象说明了 ________的存在,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出它的大小的是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7、如图(a )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 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 )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选填“加 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 8、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动自行车,但很多人说骑这种车在刮风时不安全.这 是由于刮风时,雨棚的形状导致下表面风速比上表面风速________,从而使雨棚 的下表面受到空气压强比上表面大.小明还发现电动车的座垫坐上去舒服,这是 因为座垫做得比较宽大,这有助于减小_____。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为唐山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题型共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本次考试试卷的特点是,题目由易到难,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类型多样,既检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检验了物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答题情况 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八一xx93.8 100% 84% 八三班63.4 58% 32% 八四班67.7 63% 32% 八一班为住宿班相对来说成绩比较突出,其他三个班没有住宿的优势,成绩比较弱。各个题目的答题情况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共33分,平均得分在24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4、10两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26分,平均得分18分左右,错题主要集中在14、17两题 3、作图实验探究题 4、计算应用题 计算应用题共11分,平均得分7分左右 三、每个题的考查意图 四、发现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学习知识提高成绩,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发现的问题才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试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第4、10、14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力的定义、惯性、二力平衡、平衡力、相互作用力、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浮沉等知识考查,这几道题错的最多,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能用所学的只是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2、审题不认真 每一次考试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的程度上也考查了学生是否细心、认真。有些题目是每个学生都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得分,有的学生却不能得分呢?最关键的就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由于审题不细心,计算不仔细导致失分。 3、实验探究能力差 实验探究题是物理考察的主要题型,也是学生之间成绩拉开档次的关键题型,做好这类题要对出题者的意图了如指掌,对他所提示的实验思路理解的清晰透彻,很多同学在没有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的做题,对实验没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做这方面的题目,也就是说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差。 4、计算能力差 计算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同学物理知识运用的很好,但是计算的结果错误,导致注这类题失分,计算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五、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为了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我运用了几种可行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每节课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发给学生一张小试卷,考一道题。 由于每次都是考试要给出成绩,所以学生做的非常认真仔细。课下我会将学生所答题目批阅选出组长,让组长利用课下时间给组员讲解,组员听懂后再给组长讲,我会对组员进行抽查。每次考试组长都是不确定的,由做对的同学

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人教版)

图3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拉引体向上时,在手上涂防滑粉 C .给车轴加润滑油 D .骑自行车时,用力捏刹车 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湖光倒“影” C .毕业合“影” D .形“影”不离 3.下列不能..通过实验验证的是( ) A .大气压的存在 B .牛顿第一定律 C .阿基米德原理 D .连通器原理 4.如图1所示,下列生活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5.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踢足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踢足球时,脚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了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 D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6.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天舟一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7.一个重为6N 的小球,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N ,放手后小球将( ) A .上浮 B .下沉 C .漂浮 D .悬浮 8.如图2所示,对“做功与时间”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时间相同时,W 甲>W 乙 B .做功相等时,t 甲=t 乙 C .P 甲>P 乙 D .P 甲<P 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9.蝙蝠、海豚和大象的发声、听觉频 率范围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 能听到140000Hz 的声;声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很广泛,例如:①通过分析次声波信息判断地震方位;②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③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 人诊病等;以上实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 的是 (填序号)。 10.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该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 11.随着2016年云桂高铁建成通车,高速列车驶入文山。小明跟爸爸乘坐高铁从丘北到昆明,途中看 到窗外的树木向后飞快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又发现所携带的冰冻矿泉水瓶外壁有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12.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 桌面上,若将它从虚线处截开,并将右边部分拿走,则 木块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图4 13.文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落差较大,最高的薄竹山主峰海拔为2991.2m 。在山顶,水的沸点 较低,其原因是山顶海拔高,大气压 ;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一个应用连通器的实例: 。 14.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河水越 D .载重汽车安装 有很多车轮 图1 A .书包带做得 比较宽 B .铁轨铺在 枕木上 C .切苹果器的 刀片做得很 锋利 图2 W/J 甲 乙 发声频率 听觉频率

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2分,将答案填入本大题后的表格中)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5102 毫克的是 A.一颗图钉 B.一册初二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 D.一把木椅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 .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 )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 、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 、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4、“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 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5、.把重5N 、体积为0.6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物体上浮,F 浮=6N B .物体悬浮,F 浮=5N C.物体漂浮,F 浮=5N D.物体沉入水底,F 浮=6N 6、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是200毫升,今将一质量是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后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 (A)悬浮在水中 (B)漂浮在水面 (C)下沉到筒底上 (D)下沉到筒底后又上浮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同时轻轻放人盛水的烧杯中,最终甲球悬浮在水中,乙球下沉人水底,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 .乙球密度等于1.0×103kg/m 3 C .乙球对杯底有压力作用 D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8、图中的铁圆柱挂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现匀速缓慢向上提弹簧秤,使圆柱体上升,直到其下底面恰好离开水面,在这整个过程中( ) A .弹簧秤的读数—直不断变大 B .弹簧秤的读数先不变后不断变大 C .圆柱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一直不断变小 D .圆柱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先变小后不变 9、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过程中,它受到的( ) A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 .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10、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11、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等,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是 ( ) A 、铜圆柱体最大; B 、铁圆柱体最大; C 、铝圆柱体最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 丙 乙

物理试卷分析

丰乐镇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内容 第一章至第六章,一至三章约占25%,四至六章占75% 。试卷内容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题,共28题. 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加强了主要知识的考查,增加了实验探究部分的占分比例,有利于考查学生能力。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70%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题目的难度虽降低了,但注意到了试题的灵活性。 (三)体现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试题体现了过程与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对实验探究、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多种能力进行了考查。 (四)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例如,选择题第7题(同一黑板上的字,有的同学看得清,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不清,找原因)、第23题(考察刻度尺、停表和温度计的读数),并且这些题都不是为联系而联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物理就在你身边”,帮助学生打破物理的神秘感,消除对物理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五)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且分值占25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如第24、25、26题(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和测液体的密度),都是实验的基本技能,第24题(平面镜成像),考查学生对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三、最高分99,最低分2 总平均分:61.2 及格率:52.17% 优秀率:19% 统计结果看出在考生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低分群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166份试卷中,最低分2分,30分以下占28人,这部分学生已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丧失了学物理的兴趣,从他们的答卷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到位 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往往表现在无法准确识别、判断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第7题,有些同学误选A,这些学生吴认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由于教室里光线暗了的原因。 (三)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水平低 试卷中的实验、探究的考查比较全面,涉及到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过程和方法,但得分率都不高,说明在教学中这一环节还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用新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如图所示力的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B.手拉橡皮筋的力 C.月亮对地球的力 D.大象对跷跷板的力 2、1N的力大约等于() 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4、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5、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倒翁”在位置3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6、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 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 7.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 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 D.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9、已知月球上的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月球,测得方便面的的示数是() A.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B.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C.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 D.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10、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1、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A.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B.压力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A B C L1 L2 S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流表可以,电压表不可以 B.两种电表都可以 C.电流表不可以,电压表可以 D.两种电表都不可以 2、如右图所示,将电流表先后接在A处、B处、C处,当开关S闭合后, 电流表读数情况是() A.A处最大B.B处最大C.C处最大D.三处一样大 3、串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灯比乙灯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 I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A.I甲=I乙B.I甲>I乙C.I甲<I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A.欧姆法 B.电阻法 C.伏安法 D.以上都不是 5、一只标有电阻值20Ω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的电流是0.5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 A.40V B.10V C.0.025V D.条件不足 6、如右图,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 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B.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D.电阻和电流都增大一倍 8、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C. 导体的电阻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9、关于电压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压表的时候要先将表的指针调零 B、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D、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10、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的是() A.长度相同的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B.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1、如右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 A.L1灯丝断路B.L2灯丝断路C.电池耗尽无电压D.L2灯丝短路 12、装饰用小彩灯每个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10V,问至少要串联多少只灯,才能用家庭电路做供电电源() A. 20只 B.21只 C.22只 D.23只 13、我们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常常先“试触”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判断电路是否接通了B.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灵活 C.判断被测量的电压是否超过量程D.习惯性做法,没有什么目的 14、如右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为了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那么它串联入电路时应连接的接线柱为() A. B和C B. B和D C. A和D D. A和B 15、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主要靠改变导线的( ) A.粗细 B. 接线柱 C. 长度 D. 温度 16、小华家厨房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了,她妈妈用电饭锅做饭和用电炒锅炒菜时,小华突然发现厨房里的电线冒烟了,他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打电话119报警B.立即到客厅中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 C.赶紧用水把火泼灭D.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楼下把整栋楼的总开关断开17、将R1、R2(R1>R2)按照下列四种不同接法接入同一电路中,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是() 18、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湿手拨动开关 B. 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 C. 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 D. 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19、小刚用右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 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 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20、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 则() A.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对于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 22 、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 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银铜 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电阻R/Ω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R1 R2 R1 R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