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感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传感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传感器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摘要——

该传感器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传感器企业585家,从业人员2925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传感器产值157192.06万元,较2016年135033.12万元增长16.41%。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4043.27万元,较去年62273.57万元同比增长18.90%。

......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并非单纯比较优势引导下的产业集群转移,而是对既有产业的再升级。姚树洁表示,中国的整体产业技术、效率和环保能力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相比此前沿海地区的发展,在生产技术、企业管理、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和提升。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薄宏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不仅呈现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展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这对于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1、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好满足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2、近日,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已从去年的第78位跃升至今年的第46位,提升32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名。《报告》认为,中国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共有7项位列今年营商环境改善全球排名前十,也位居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随着各项改革持续深化,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已经超过1亿户、增加近80%。有数据显示,自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行政审批中

介服务事项压减74%。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分别压减至48条、45条。

二、宏观产业政策

1、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2、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克难、力求实现突破的新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苏波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

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

1、《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3个十年的努力,力图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组织、加快信息化融合、扩大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为此,确定了在2025年前,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和高端装备创新5项工程,开展质量提升和服务型制造两项专项行动,并制订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和信息、新材料、医药工业3个产业的发展规划。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不健康,无未来,消费者对健康生活、品质服务的向往,就是企业的发展“蓝海”。发挥“互联网+”新业态的引领优势,凝聚上下游产业链合力,我们就有希望早日享受绿色生活,为子孙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2月1日,2017中国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上发布了《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报告(2017)》。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第一部全面评估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该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超额完成21%的规划目标,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本地区生产总值375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32亿元,增长6.98%;第二产业增加值2327.45亿元,增长8.4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6.18亿元,增长10.0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58亿元,同比增长9.4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6.48亿元,同比增长9.59%。国税收入312.16亿元,同比增长7.66%;地税收入亿元36.78,同比增长6.2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7%。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1%,衣着上涨0.98%,居住上涨0.8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7%,医疗保健上涨1.1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17%,交通和通信上涨0.79%。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90.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6.14%。

规模以上AA、BB、CC、DD(含传感器)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45.15亿元,增长5.86%。AA完成增加值407.24亿元,增长7.99%;BB完成工业增加值342.64亿元,增长11.41%;CC完

成工业增加值296.86亿元,增长10.28%;DD完成工业增加值153.81亿元,增长9.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3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5%。实现利润总额37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0.67亿元,比上年增长6.09%。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397.39亿元,增长10.7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63.28亿元,增长9.7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3.03亿元,同比增长8.00%;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934.11亿元,同比增长9.3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33.53亿元,增长10.3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78.53亿元,增长5.16%。民间投资3038.77亿元,增长10.19%。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11.09亿元,增长11.04%。重点项目1017个,完成投资2382.64亿元,增长11.79%。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城镇实现零售额997.24亿元,增长10.16%;乡村实现零售额374.44亿元,增长8.3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449.10,增长7.63%。

实际利用外资52907.05万美元,同比增长51.25%。外贸进出口总值259.08亿元,同比增长56.76%。其中,出口总值168.40亿元,同比增长51.44%;进口总值90.68亿元,同比增长54.99%。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资源型产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体系,把当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达25%以上。完成省定节能减排目标。沿沁河流域新支柱产业发展带。沁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煤炭及煤层气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起点高,大企业集聚和大项目聚焦,大力发展煤层气等资源型延伸产业,扩大规模,形成工业转型发展的新支柱产业。沿丹河流域新兴潜力产业带。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潜力产业高端化提升发展为方向,形成工业转型新兴潜力产业发展提升带。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把两条工业发展带划分为四大工业板块。西部板块:新支柱产业发展板块。包括沁水县和阳城县,立足于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优势,依托大型骨干企业,以煤炭及煤层气资源的高效、低碳、集约、清洁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煤炭、煤层气、电力、新型煤化工、煤机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打造晋城新支柱产业发展板块。中部板块:包括中心城区、

经济开发区。立足于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人才、信息集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依托富士康、兰花汉斯等企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丝麻纺织、食品医药等新兴潜力产业板块。南部板块:包括泽州南部。依托雄厚的铸造业发展基础,形成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铸造产业专业化的示范区,建设铸造循环产业板块。北部板块:包括泽州北部、高平市和陵川县西北部。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集约发展,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平台功能完善的工业园区,使其成为晋城工业集聚的重要载体,转型发展的基础支撑点,高端人才的主要聚集区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

第二章区域内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一、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

从传感器种类来看,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分别占21%、19%、14%。从应用领域来看,工业、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四部分是传感器最大的市场。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的传感器占比约42%左右,而发展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和通信电子应用市场。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心脏,发展空间巨大。物联网的系统架构一般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收发器等组成。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2.7万亿到6.2万亿美元之间。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入口、物联网的“心脏”,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目前国内智能传感器国外品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进口产品的替代空间非常大,随着本土企业加快研发进程和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布局,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未来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本土化率将不断提高。

二、区域内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传感器企业585家,从业人员2925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传感器产值157192.06万元,较2016年

135033.12万元增长16.41%。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4043.27万元,较去年62273.57万元同比增长18.90%。

2017年区域内传感器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8455.50万元,同比2016年68341.03万元增长14.80%;行业净利润20082.76万元,同比2016年17956.69万元增长11.84%;行业纳税总额17012.00万元,同比2016年15121.78万元增长12.50%;传感器行业完成投资43588.81万元,同比2016年37214.04万元增长17.13%。

区域内传感器行业经营情况

项目单位指标

——————————————————————————————

行业产值万元157192.06

同期产值万元135033.12

同比增长16.41%

从业企业数量家585

——规上企业家18

——从业人数人29250

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74043.27

——AAA 万元18140.60

——BBB 万元16289.52

——CCC 万元9625.63

——DDD 万元8144.76

——EEE 万元5183.03

——FFF 万元4812.81

——GGG 万元370.22

——HHH 万元3035.77

——III 万元2887.69

——JJJ 万元2221.30 ——————————————————————————————

区域内传感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单位指标——————————————————————————————

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78455.50

——同期增加值万元68341.03

——增长率14.80%

行业净利润万元585

——2016年净利润万元17956.69

——增长率11.84%

行业纳税总额万元17012.00

——2016纳税总额万元15121.78

——增长率12.50%

2017完成投资万元43588.81

——2016行业投资万元37214.04

——增长率17.13% ——————————————————————————————三、区域内传感器行业发展预测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2

亿元,年均增长6.51%。预计区域内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38386.84万元,利润总额74722.04万元,净利润26410.86万元,纳税19549.14万元,工业增加值90407.88万元,产业贡献率10.09%。

区域内传感器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

——————————————————————————————

产值184606.77 209780.42 238386.84

利润总额57864.75 65755.40 74722.04

净利润20452.57 23241.56 26410.86

纳税总额15138.85 17203.24 19549.14

工业增加值70011.86 79558.93 90407.88

产业贡献率 5.00% 8.00% 10.09%

企业数量702 856 1096

————————————————————————————

四、重点企业分析

(一)龙头企业分析—以AAA为例

区域内传感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18140.60万元,较上年度15420.44万元增长17.6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7509.70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5604.40万元,同比增长25.62%;实现净利润2233.76万元,同比增长10.47%;纳税总额160.26万元,同比增长10.67%。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42957.83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