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线状旅游空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5、旅程终点尽量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

2、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

3、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4、简述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答: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定义: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类型: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为的实现。影响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第二次作业

1、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大气环流等有直接的关系。二是人文旅游资源与人类历史有关。(1)文物古迹分布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

(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

(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5)其所在地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3、简述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答:1、社会、经济因素

(1)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方面。

(2)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

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

(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国。

(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

4、环境质量因素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选择环境;其二是保护环境。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4、请论述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的方法

答: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影响1、缓慢性影响(1)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溶蚀作用、浸蚀作用、氧化作用、风蚀作用、流水切割作用、地球板块移动、温度变化和潮湿以及生物的生命规律等,对旅游资源都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中多数因素的影响比较缓慢,须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察觉。这些因素也是某些旅游资源形成的原因。许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景观,如奇石、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雅丹地貌,还有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太湖石”、惹人喜爱的观赏石等,假如没有上述影响,便也不会产生。2、突发性变化自然界的某些突发性变化,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火灾、飓风、山崩、泥石流、地层断裂或塌陷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极其巨大,但至今多难以预测和有效防止。3、细菌和病虫害的作用细菌和病虫害对于动植物和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一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生物方法加以防治。不过,上述危害却正是斑竹这一特殊品种产生的必要条件。二、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1、战争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巨大的损失,旅游资源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建筑毁于兵燹比毁于其他任何原因的都多,如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2、在和平时期由于政策失误也同样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对森林的过量砍伐,炸山采石,填湖造田,特别是十年**中对各种文物古迹的毁灭性破坏等。黄土高原今日水土流失如此严重,除自然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曾大肆砍伐森林以营造宫殿及屯垦戍边,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3、一般情况下,战争的破坏多局限于战事发生区,但破坏程度大;而政策失误的影响波及整个政权统辖区,多具有阶段性。

旅游资源的保护方法:

一、生产、生活和商业活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客观世界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若未能妥善解决,会造成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1、废气、废水、废物、飘尘、噪音污染等未处理好,环境质量下降,有的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首都北京城的变化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2、地下水位也大幅度下降,一些原有的泉水景观也消失了。济南素以"泉城”闻名,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最著名的趵突泉也曾停止喷涌,后避开泉水水源兴建了新水厂,泉水方得以重现。3、还应提及"视觉污染”问题。出于商业需要,林立的广告牌、缤纷的霓虹灯已成为司空

见惯的景象。如在自然风景区内,过多的广告和霓虹灯,会遮挡观赏视线,强烈的色彩刺激也会加速视觉疲劳;在重点文物古迹所在地,还会对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效果形成直接损害。这种现象即被称为"视觉污染”。上述现象目前已有所改善,但有些景观则不可能恢复旧貌了。当然,人口增加、环境质量下降等,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1、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指那些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但是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而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资源或环境的破坏。"破坏性建设”问题,只有提高规划制定者和有关领导的专业科学水平才能得到解决。2、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中,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也有时是为形势所迫(一般出现在较短的时日,例如在某个节日,在某旅游点刚的日子),游人数量超过了合理容量,破坏了旅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游人伤亡。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曾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建筑余料堆成远高于祈年殿的土堆;在沈阳故宫的大殿中,曾搞过射箭项目,且不说射箭同故宫风马牛不相及,单看那一支支射在檩梁上的箭,没有人不为珍贵的文物遭破坏而惋惜。所幸的是有些已经得到纠正。

4、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影响例如众人的脚踏踩实了地面,影响了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这是一些旅游点内古树生长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和水分以及散出的体热造成了封闭空间的环境变化,对其中的文物会造成不利影响。敦煌石窟和溶洞、陵寝地宫内都存在这一问题。

5、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抛弃废物垃圾,随地吐痰,在禁烟区内吸烟(这是造成旅游地火灾的重要原因)、乱写滥刻等;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例如在除游泳区外的公共场所衣着不整,甚至做出有伤风化的举动等。这些会败坏其他游人的游兴。对此,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加强检查监督,及时制止上述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唤起游客自觉性,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5、请论述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答:(一)民风民俗的广泛性;(二)民风民俗的自在性;(三)保持淳朴真实力戒矫揉造作;(四)强调体验性。

6、请论述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答:1.旅游服务因素。包括客源地旅游服务系统、出行服务系统、目的地服务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主要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咨询、信息、预定、导游、售后等具体的旅游服务。

2.社会支持因素。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受社会环境的规范和制约。社会对旅游的宣传、倡导,并提供一定的便利,无疑会促进旅游风气的形成。同时,社会支持已经使旅游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会、有条件而不去旅游,个人不仅会感受到外在的社会压力,而且会感受到内在的心理冲突。

3.个人心理因素。人的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个人心理因素会影响他们怎样认识、评价旅游环境,以及持有什么样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

4.群体支持因素。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既受所属群体的影响,又受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时尚、家人、亲朋好友等,都会影响个人的旅游决策。在旅游活动中,很多情况下参照群体比所属群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5.个人社会经济因素。日常生活的压力、金钱、时间等因素,是现代旅游的基本约束条件。对于现代人来说,在拥有金钱和时间的情况下,想要解除日常生活的压力,最佳的途径就是外出旅游。

6.其他因素。包括几个难以归属到其他类型之中的因素,即亲朋好友的旅游推荐、旅游广告宣传、旅游目的地远近等。

7、请简述旅游审美的特点

答:1、旅游审美主题审美观的差异性;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2013、3———2013、7) 南涧职中 余江娥 2013、3

新学期快开始,接受新的班级,面对新的面孔、新的课程,开始了新的教学。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教学班级为跳菜班,共有学生64人,女生少男生多,总体上学生基础都很差,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维持课堂纪律就成了最难的事;其次备课也必须具有针对性;最后须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以便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课程分析 本学期所教科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锡畴王雁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本内容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必要的技能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强化技能训练、 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以培养应用型的旅游服务人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概况。 2、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3、熟练掌握书写导游词的方法以及数据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阅历。 (三)、教材分析本书共分为18章 为全年教材 第一学期学习了前九章 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第三

章:旅游资源赏析;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第六章: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第七章: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第八章:中国旅游区划;第九章:东北旅游区。其中第一章有一节内容;第二章四节;第三章三节;第四章三节,第五章四节,第六章两节,第七章两节,第八章两节,第九章四节。内容比较多。根据每周3节的课时,拟定以下教学计划。下学期按计划学习教材的后八章 最后两张为自学内容。第九章介绍了东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章介绍了华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一章介绍了华东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二章介绍了华中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三章介绍了华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四章介绍了西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五章介绍了西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六章介绍了青藏高原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掌握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掌握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3、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掌握主要旅游交通方式;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络的构成)

评_中国旅游地理_第四版_徐飞雄

评《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 杨载田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高校本科版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是湖南省普通高校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及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的后续研究成果,与同为由杨载田教授主编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全国高校地理旅游教学改革研究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一脉相承,同时也是由杨载田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姊妹篇。20年之内能出版这么多版本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值得称赞的是“版版有创新,次次有提高”,而且其销售市场有不断扩大之势,足见其教材的质量上乘,受到全国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喜爱和欢迎。 杨载田教授长期担任高校的地理科学或旅游管理系的主任,并一直坚守在中国旅游地理等旅游课程的教学岗位上,参与过一系列区域旅游规划实践,还曾受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徐霞客九集电视连续剧”的技术顾问,并曾有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湖南省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湖南休闲农业协会专家等社会兼职,主编出版过《简明人文地理学》、《现代中国经济地理》、《乡土地理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客源国概论》、《徐学研究纵横》、《湖南旅游研究》、《南岳名山文化》、《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探索》等教材和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杨载田教授还是个旅行爱好者,其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正是杨载田教授进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的深厚根基。作为杨载田教授的同行,是其《中国旅游地理》教材每一个版本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深刻体验到其整体上呈现出“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发展势头,每一个新的版本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都经受了市场的考验,一直保持着独树一帜的特色优势。《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既继承了之前各版本精华,又表现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进展和新趋势,以及本科院校面临战略调整和转型发展等多重影响下的鲜明时代创新特色,无疑是目前中国教材市场上诸多中国旅游地理各教材版中属于最成熟、最完美的优秀教材之列。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除承继先前版本科学实用并得到广泛认同的三篇14章,即上篇2章阐述中国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实践,中篇4章对中国的旅游环境、资源、市场、产品及区域划分进行分析和归纳,下篇8章对中国的八大旅游分区及34个旅游省旅游业发展条件特点及其布局进行全面展示的体例和内容外,还有旅游信息量更大更新更有特色、时代面向性更强更具针对性、特有的图形图像及区域地图系统更生动直观而完备等特点。尤值得推崇和学习的是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使新版本教材又增添三个方面的内容,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一是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教育人民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构建了一个以抗战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系列,如沈阳“918事变博物馆”、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湖南衡阳抗战纪念城”,以及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均具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使教材的教育功能得到凸显。二是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生态旅游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增加了海洋蓝色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湿地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健康长寿养生旅游等内容,别开生面。三是为回应国家对普通本科高校的战略转型,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编者构建了一个包括区域旅游考察与调研、旅游地图设计与应用、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以及区域旅游研究论文创作指导等技术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每一章之后创建了“实践演练”专栏,使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更加强化实践操作。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难度大,但《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的创作是成功的典范,肯定会受到广大师生和旅游爱好者的认同和肯定,也肯定会在国家“旅游强国”、“人才兴国”战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飞雄)第34卷第12期经济地理Vol.34,No.122014年12月ECONOMIC GEOGRAPHY Dec.,2014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 A庐山B武夷山C武当山D阿里山 2、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碧水丹山指的是________的主要风景。 A武当山BC雁荡山D武夷山3、大红袍是________的特产。 A千山B阿里山C三清山D武夷山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指的是________。 A瞿塘峡B巫峡C西陵峡D龙门峡5、湖水清澄,碧波荡漾,指的是黄河中________段的景色。 ABCD 6、江作青带,山如碧玉簪,指的是________的风光。 A珠江B长江C漓江D松花江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池分别属于________。 A溶蚀湖,冰川湖,泻湖,火山堰塞湖B构造湖,火山堰塞湖,泻湖,火山口湖 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D风成湖,火山口湖,泻湖,河成湖8、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最高的淡水湖是________,最低的湖泊是________,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最大的堰塞湖是________。 A湖B艾丁湖C天池D纳木错湖E镜泊湖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________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________,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________。 A玄武湖B大明湖C滇池D瘦西湖 10、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是________,最宽的瀑布是________,最高的瀑布是________,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是________。 A黄果树B诺日朗C蛟龙D壶口 11、以山,海,礁,岛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是________,以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为特色的是________,以滩缓,沙细,浪小,潮平著称的是________,有不是夏威夷之誉的是________。 A、亚龙湾 B、海滨 C、北戴河海滨 D、海滨 12、至2002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名城的城市共有________座,至2004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有________处。 A、54 B、199 C、177 D、99 13、四绝是指________。

中国旅游地理课后题目整理 (1)

第二章 选择题 1、在海边看日出,能观赏到红日在海平面上冉冉升起,色彩渐渐变化,金光万道,光彩夺目,这是属于()旅游资源。 A天气B天象C气象 2、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具有() A空间特征B美学特征C文化特征 3、中国最大、保存最好的哥特式建筑在() A北京西什库教堂B上海圣三一教堂C广州圣心大教堂D上海松江圣母大教堂4、下述旅游景点中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美誉的是() A五大连池B雁荡山C镜泊湖 5、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对()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A天气B气象C大范围气候 6、下列哪个要素是自然中最富有活力和生气的要素?() A水光山色B气象与气候C生物景观 判断题 1、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质、地貌、水文等要素都属于无机物,由他们构成的风景景观也有动静的变化,但这种动静的变化主要是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自然运动过程,是无生命的。() 2、自然环境的演化也会给城市的发展产生制约甚至是破坏性作用,导致城池遗址的形成。() 3、建筑物的体量可以用开间来反映,开间越多,题量越大,等级越高。() 4、构成气候气象的各种要素,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等,不仅具有直接造景、育景的功能,而且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5、一些景区内,作为主景的并不是地质地貌的物质形象和塑造,但由于有了这些地质景观的合理搭配,却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从而强化了主景的美学特征,使山更秀,谁更美,园林更自然和谐。() 6、水体资源既可以观赏又可体验、参与,因此对于水体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颇具优势。旅游者也总对水给与青睐和厚爱,观水、戏水、漂流总是情趣无限,魅力不减,水总是能给人们刺激和愉悦的感受。() 第三章 选择题 1旅游地理区常以()为轴心。 A中心城市B骨干名胜C 交通要道D经济发达区 名词解释:旅游地理区划 第四章 选择题 1、我国三大瀑布之一的吊水楼瀑布位于() A松花江畔B镜泊湖边C长白山区D河西走廊 2、我国雾凇景观最壮观,最典型的城市是()。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1】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题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 一、填空: 1、按照属性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开发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开发人文资源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利用知名度开发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 三、简答: 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3、影响旅游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一章 一、填空: 1、我国国土面积___________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位。 2、我国大陆海岸线自北而南按其自然条件划分为__________、黄海、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大海域。 3、我国沿海分布5000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次之是__________。 4、我国著名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和______________。 5、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准噶尔盆地。 6、我国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华北平原和______________。 7、从成因为主要依据,我国的泰山、桂林芦笛岩和福建武夷山分别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丹霞山地。 8、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的__________、安徽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普陀山和四川的__________。 9、长江是我国第______大长河,世界第______长河。_________是我国第二大长河。 10、珠江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水系会合而成,以_________水系为主流。 11、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云南“三江并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次之是___________;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____。 13、按湖水的成因,湖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澙湖和岩溶湖等;按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____________、咸水湖和_________。 14、素有“泉城”之称的是_________。 15、我国第一名瀑是______________。 16、经测定,气温在15-18摄氏度时,能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即所谓的______________。 17、被称为我国植物中三大“活化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8、被称为国花的是_________。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复习题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隘中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是() A、嘉峪关 B、居庸关 C、八达岭 D、山海关 2、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A、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 B、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 C、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D、安徽——九华山——文殊菩萨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4、我国古代建筑屋顶等级最高的是() A.、重檐庑殿式 B、重檐歇山式C、重檐攒尖式D、重檐悬山式 5、中国园林艺术达到鼎盛,形成“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特色是在()时期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时期 6、古代路桥中用于邮递的是() A、驰道 B、驿道 C、栈道 D、堠道 7、下列园林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北京恭王府 B、苏州拙政 C、承德避暑山庄 D、广东顺德清晖园 8、有官办第一寺之称的是那一座寺庙( ) A、洛阳白马寺 B、河南嵩山少林寺 C、杭州林隐寺 D、苏州寒山寺 9、有中国国粹之称的文化艺术是() A、中国画艺术 B、中国书法艺术 C、中国刺绣艺术 D、京剧艺术 10、涅槃节是()宗教的节日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1、有童话世界之称的著名旅游景点是() A、安徽黄山 B、四川九寨沟 C、青岛崂山 D、台湾阿里山 1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 C、太湖 D、巢湖 13、有温泉城之称的城市是() A、山东济南 B、福建福州 C、浙江杭州 D、江苏苏州 14、有七朝都会之称的古都是() A、西安 B 、北京C、洛阳D、开封 15、下列祭祀建筑中级别最低的是() A、武侯祠 B、关帝庙 C、天坛 D、孔庙 16、虎狮图是()代表作品 A、苏绣 B、湘绣 C、粤绣 D、蜀绣 17、有千佛洞之称的我国古代石窟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天水麦积山 18、“黄肠题凑”是()时期出现的陵墓建筑形式 A、春秋战国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19、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具有自然和文化双重意义的世界遗产的景区是() A、庐山 B、黄山 C、泰山 D、武夷山 20、“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描写的是()

第一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旅游地理学概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它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研究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多种地理问题。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主要从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和媒介(旅游业)三个方面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概念:地理学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一切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门类,自然地理学以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主,人文地理学则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关概念: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水文水体、生物植被等自然要素所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则是在各地自然环境基础上,由人类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各地居民、政区、城乡聚落、产业活动、文化背景、社会风貌等方面构成。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活动的根本基础,也理所当然地是人类旅游活动的大舞台。 相关概念: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 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介旅游业向旅游主体提供服务、辅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旅游商贸企业、景区管理或营销机构等旅游企业,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教育培训机构等。 (二)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大方面: 1、旅游资源研究 包括旅游资源的界定与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特征和分布规律,尤其是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是研究重点。 2、旅游客源研究 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动机与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等。 3、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包括区域旅游开发的综合条件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旅游路线与项目设计规划,旅游促销与客源组织规划,旅游通道的评估与建设,旅游用地与基础设施规划,旅游行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等等。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A庐山B武夷山C武当山 D阿里山2、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碧水丹山指的是 ________的主要风景。 A武当山B黄山C雁荡山D武夷山3、大红袍是________的特产。 A千山B阿里山C三清山D武夷山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指的是________。 A瞿塘峡B巫峡C西陵峡D龙门峡5、湖水清澄,碧波荡漾,指的是黄河中________段的景色。 A三门峡B郑州C开封D洛阳 6、江作青带,山如碧玉簪,指的是________的风光。 A珠江B长江C漓江D松花江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大连池分别属于 ________。 A溶蚀湖,冰川湖,泻湖,火山堰塞湖B构造湖,火山堰塞湖,泻湖,火山口湖 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D风成湖,火山口湖,泻湖,河成湖

8、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最高的淡水湖是 ________,最低的湖泊是________,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最大的堰塞湖是________。 A青海湖B艾丁湖C天池D纳木错湖E镜泊湖 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________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________,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________。 A玄武湖B大明湖C滇池D瘦西湖 10、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是________,最宽的瀑布是 ________,最高的瀑布是________,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是 ________。 A黄果树B诺日朗C蛟龙D壶口 11、以山,海,礁,岛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是 ________,以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为特色的是________,以滩缓,沙细,浪小,潮平著称的是________,有不是夏威夷之誉的是________。 A、亚龙湾 B、青岛海滨 C、北戴河海滨 D、大连海滨 12、至2002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名城的城市共有________座,至20xx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有________处。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第一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第一节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 一、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 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极度为迅速,而为旅游业提供理论指导的旅游科学目前还不成熟,在旅游学术界,由于对旅游中的核心概念—旅游资源存在着泛化的理解,因此直到目前为止,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尚未形成全面统一的认识。 以下几种说法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郭来喜:“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科院地理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还有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能够诱发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的诸多因素的总合。它不仅是作为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也包括旅游者和各种能传达旅游地相关信息的事与物。 分析上述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它们各自的出发点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就资源的基本属性而言,大体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性。 再次,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 最后,旅游资源不管是以单体或复合体的形式存在,都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是绝对不能移动的。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我们可以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试卷

《中国旅游地理》总复习— 中国旅游资源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 1、中国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占亚洲面积的。 2、我国东临、、、、四大海域;大陆海岸线北起,南到 总长。 3、我国人口在地区分布上东部西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约占,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等。 4、我国地域西高东低分布,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为,有之称,第二阶梯是由和组成。 5、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共有座,我国就占了座,主要分布在。 6、我国的河流按水系划分可分为、,外流河域中,以面积最广,属于印度洋流域的主要河流有、、、北冰洋流域的有 7、我国的淡水湖面积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著名的淡水湖有、、、、等。著名的咸水湖有、、 等。 8、三大名瀑为、、 9、填写下列泉水的温度:冷泉,温泉 10、中国大陆按积温不同可分为、、、、五个温度带及气候区,从东向西按干湿程度可分为、、、四类地区 11、我国植被在地理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植被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 12、完成下列表格: 13、五岳是指、、、、 14、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地藏菩萨的道场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为 1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省、市、区,注入,全长千米,以 上为上游,以下为下游。 16、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省、市、区,注入,全长千米,以 上为上游,以下为下游。 17、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为、、、 18、是我国华南第一大河,全长千米,居全国第四位;是浙江省最大的河 流,其是举世闻名的奇观。 19、我国著名的泉城是,温泉城是,五大历史名泉 指、、、、 20、瀑布的三个构成要素为、、其观赏价值主要体现 在、、 1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第一节旅游与中国地理环境 一、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概况 旅游活动指人们处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的活动。旅游活动主要有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要素,它受地里环境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理环境。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旅游行为决策,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的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二、中国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我国的自然环境独具的特色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幅员辽阔的国土与优越的地理方位优势 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在周边国家边贸往来。维度上讲,中国是个跨度较大的国家,所以产生了气候和生态的多样

性。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错综复杂的地势与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地势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高度,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分布着盆地和草原。从第二级阶梯向东,地势多降至海拔500米以下,是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分布有丘陵和平原。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东西巨大的海拔高度差,使我国风光多奇景和险境,地形则呈现多种多样,平原少,山地多,山地所占的比重是33%,如果将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南北温差大,有五个温度带,即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另外,还有青藏高原型的垂直温度带,从山脚到山顶,在相对海拔高度差仅仅数千米之内就会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描写的是 ________的景色。 A庐山 B武夷山 C武当山 D阿里山 2、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碧水丹山指的是________的主要风景。 A武当山 B黄山 C雁荡山 D武夷山 3、大红袍是________的特产。 A千山 B阿里山 C三清山 D武夷山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指的是________。 A瞿塘峡 B巫峡 C西陵峡 D龙门峡 5、湖水清澄,碧波荡漾,指的是黄河中________段的景色。 A三门峡 B郑州 C开封 D洛阳 6、江作青带,山如碧玉簪,指的是________的风光。 A珠江 B长江 C漓江 D松花江 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大连池分别属于________。 A溶蚀湖,冰川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B构造湖,火山堰塞湖,泻湖,火山口湖 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D风成湖,火山口湖,泻湖,河成湖 8、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最高的淡水湖是________,最低的湖泊是________,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最大的堰塞湖是 ________。 A青海湖 B艾丁湖 C天池 D纳木错湖 E镜泊湖 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________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________,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________。 A玄武湖 B大明湖 C滇池 D瘦西湖 10、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是________,最宽的瀑布是________,最高的瀑布是________,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是________。

浅谈中国旅游地理高效课堂方法

浅谈中国旅游地理高效课堂方法 杨小伟 中国旅游地理是现代旅游业大规模发展而兴起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也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从该课程的性质来说,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的增长,人文素养的养成,甚至影响其创业或从业能力。由陈锡畴、王雁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当前旅游职业教学改革的精神。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地理是副科,很多学生不重视,导致学生,地理基础差,学习习惯普遍存在着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厌学现象十分严重。作为中职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浅谈中国旅游地理高效课堂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生动课堂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假,只要有了兴趣,学习就成功了一半。针对农村中职生基础差、对地理知识了解比较少的特点,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讲“黄山风景名胜区”内容时,让学生到我们学校3D旅游模拟教室去观看,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看完后,有非常想了解更多有关黄山的知识,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旅游地理课堂达到高效。 二、加强老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中国旅游地理》的内容较多,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有机会,教师应该争取多接触旅游景点,让自己的教学中有更多的例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的《北纬30度中国行----远方的家》节目,努力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能技巧,以最新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花大气力备课——既备教的内容,又备教的方法:还要经常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力求多掌握一些教育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心态、得当的教学方法,就是如何对待教学工作、如何处理学生问题、何引导学生学如会学习等。首先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强,不仅有被重视、被赏识的需要, 而且更有被尊重的需要, 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其次、重视地理基础知识, 适当延深。中职的多数学生基础较差,以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中不妨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层层设问、点滴启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追问式复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中国旅游地理涉及的识面广,知识点多而分散,特别是旅游地理区划部分。很多学生都觉得,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容易遗忘,而这一部分又是教材中的重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内容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

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 三、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中国旅游地理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的范畴。以中国为特定区域,研究中国大地上的旅游现象与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理论教学从旅游地理学出发,首先学习旅游地理学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逐渐向中国旅游资源形成原因、特点、价值方向学习,进一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分区,了解各分区重要旅游资源形成、分布状况等。在讲授过程中,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讲清中国旅游资源和各分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际强化训练,注意课堂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和地图教学等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 第一章旅游地理学――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2.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旅游资源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2.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 二、旅游资源的类别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篇一:教案___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地理学 教学课题与课时:旅游与旅游地理学(4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及其为之服务的旅游地理学,从理论到实际有一个基本认识,并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旅游要素及其构成;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任务。 知识要点:(1)旅游及其要素构成; (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 (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书目: [1]保继刚.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2). [2]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来喜.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李旭旦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 第一节旅游及其要素构成 旅游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地域活动,涉及到地理学科的诸多领域,而旅游地理学又是伴随着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二者相辅相成。 一、旅游的科学概念 旅游是分布于广阔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人们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地理现象。 随着“旅游”一词在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出现,关于其科学概念也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tourism)一词.最早以旅行与游览两层意思出现在英国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但真正赋予其科学概念的是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 and krapf),他们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一章 绪论

《环球人文地理》——(原《国家人文地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电脑报集团旗下全彩色新锐人文地理旅游杂志(月刊)特色《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唯一一本真正以人文为中心的地理旅游杂志。不同于传统地理杂志教科全书式的架构方式,亦趋异于旅游类杂志的非严谨性,我们以更加符合高端群体追求快节奏及消遣阅读习惯的故事性讲述方式,将人文地理以严谨通俗的方式展现。影响力《环球人文地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博览会指定合作媒体,亚洲人文地理研究会中国唯一合作伙伴。《环球人文地理》——发行网络覆盖全国(含港、台地区),单期发行量超过38万册,阅读群体超过120万,影响力及号召力在全国人文地理旅游类媒体中排名第一。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概论) 一、关于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形成和发展 1、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一切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科学,它对于地表的一切现象均要回答三个问题:①、这是什么?②、它在哪里?③、它为什么在那里? 旅游指的是什么呢?尽管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早已被人们熟知并常用的一个词汇,但至今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却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看法。 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91年6月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对旅游基本概念重新作了定义:“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他或她通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时间少于一段指定的时段,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在所访问的地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活动。” 在我国,很多学者在研究旅游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后,也对旅游下过多种定义,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还有学者对旅游下定义为“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目前在我国得到比较一致的认同。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册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册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册》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1.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者的研究旅游 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旅游区 的研究 2.旅游者及活动旅游资源旅游业 3.旅游活动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4.促进旅游事业建康发展是旅游者出游 的得力参谋 二、 1.ABCE 2.ABC 三、 1.× 2.√ 3.√ 4.√ 第二章 2. 1 一、1.生存和发展最基本 2.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二、1.× 2.× 三、1.B 2. D 3. C 2. 2 一、1. 960万1/15 1/4 三 2.省(直辖市、自治区)县(旗、自

治县)乡(镇) 3.23 5 4 4.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地貌类型种类齐全 二、 1.√ 2.× 3. √ 4. × 5. ×三、 1. B 2.BCD 3.C 4.C 2. 3 一、1.√ 2.× 3. √ 4. √ 5. × 二、1.B 2.B 3. D 4.B 5. C 2. 4 一、1.×2.×3.×4×5。 √6。×7。×8。 ×9.√10。√11× 12. √13. × 二、1 B 2 B 3 B 4 C 5 A 6 C 7 B 8 C 9 B 10 B 11 D 12 C 13 A 14 D 15 C

第三章 3.1 一、1.需要结构和功能旅游者 2.审美客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二、 1.√ 2. √ 3. √ 4. √ 5.√ 3. 2 一、1.雄奇险秀幽旷野 2.形态美色彩美声音美嗅觉美动态美结构美质感美 综合美 二、1. B C D 2. A B 3. A C 三、1.× 2. × 3. √ 4. × 5.√ 6. √ 3. 3 一、1. A B 2. A B C 3. B C D 4. A C 5. C 二、1. √ 2. × 3. √ 4. √ 5. × 第四章 4.1 一、1.差异越大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