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3课 隋朝的统一和唐朝建立

23课 隋朝的统一和唐朝建立

23课 隋朝的统一和唐朝建立
23课 隋朝的统一和唐朝建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他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举措: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成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 开通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开始,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3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才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知识点4 隋朝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毁灭。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孙权 C.杨坚 D.杨广 2.营建都城是国之大事,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它关系到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建立后定都于()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建康 3.“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统一后为促进社会发展采取的举措有() ①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度量衡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它开凿于()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6.大运河沿线拥有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中心在()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备课人:王建辉 【课前延伸】: 1 1.曾经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有哪几个朝代? 【学习目标】: (1)记住隋朝的建立及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概括隋朝初年经济的繁荣;分析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3)认识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隋朝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学习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那么最后由谁结束了这种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 【问题导学】 根据方法自学: 问题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在P2第一段中迅速找出知识点,并记住。) 注意问题: 2.杨坚夺取 政权,建立隋朝。 3.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 4.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讨论) 方法前引:通过上面的回顾,思考:关于一个朝代的建立与统一,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掌握知识点? 序号:1

问题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 因有哪些? 2.隋朝经济繁荣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的建立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10年 D .618年 2.公元589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乱后,中国再次归于统一,统一中国的是( ) A .隋文帝 B .唐高祖 C .秦始皇 D .宋太祖 问题三:大运河的开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表(大运河开凿): (温馨提醒:大运河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5分钟内记牢!) 注意问题: 2.大运河的方向:纵贯南北 3.大运河的长度: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开通大运河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 3.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 .洛阳、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涿郡、余杭 D 长安、余杭 【合作与探究一】:(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合作与探究二】:(动脑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原 因: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方法前引:回顾:初一上学期学过的治世局面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分析隋代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康县岸门口镇初级中学伍积才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 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2、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 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 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二、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时的皇帝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炀帝陵 罗 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 1.教师讲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基本概况。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图片展示。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5.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积极影响:①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结合课本知识:概括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

1、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 历史

隋的统一与隋唐更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前导言,并提问学生本节课要讲述的几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第一个大统一的朝代是秦,之后出现了西晋的短期统一。中国历史经历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今天我们将要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这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时代。这就是隋朝,那么隋朝是由谁建立的呢? 上学期我们学到了中国历史的战乱阶段,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大家对南北朝知道的可能不多,南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北朝即从北魏开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接着东魏被北周取代, 西魏被北齐取代,后北周取代北齐,那么杨坚就是北周外戚。 一、隋朝的统一(板书) (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板书)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他的女儿是北周的皇后。580年,北周宣帝死,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发动政变,废周静帝而自立,改国号为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隋炀帝继位后,以洛阳为东都。请同学在“隋疆域图”中找到长安和洛阳。隋朝建立时,南方还有陈的存在,国家没有实现统一。那隋朝是如何灭掉陈、实现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讲授者:金晓兰 一、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本课内容分两目。第一目“南北重归统一”,主要介绍了隋文帝实现南北统一,此后励精图治,使隋朝呈现出安定、繁荣的局面。第二目“大运河的开通”,讲述了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三、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自我表现欲强,形象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能力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了解隋朝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教学法,充分利用各种图文资料和信息,以大运河为核心,层层设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条件及其作用。通过《隋朝大运河》图,帮助学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通过历史短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2.教学难点:隋朝经济的繁荣,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图表形式,列出隋文帝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让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史料的讨论、分析,认识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利用历史短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认识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六、教学策略 1.情境式教学:利用语言、图片、史料等手段,创设出历史教学的环境,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启发式教学:使用图表启发、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注重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3.讨论法教学: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围绕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复习提纲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言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论及的工程与帝王分别是什么?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隋朝有哪些建树?统一南北;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一、隋的统一 3、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分别是什么朝代?陈朝、北周。 4、隋朝是哪一年由谁篡夺哪一政权建立的?都城在哪? 581年、杨坚(隋文帝)、北周、长安。 5、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标志?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 6、隋统一有什么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7、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8、隋朝统一的条件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9、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隋唐时期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10、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隋朝大运河开通时的皇帝是谁?隋炀帝。 1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 13、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哪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4、隋朝大运河连接哪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5、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6、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17、隋炀帝的贡献: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1、“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A.隋朝统一全国,增强了实力 B.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改革措施 C.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隋统一后,南北交通加强 2、秦代万里长城和隋朝的大运河都是古代的伟大工程,对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下面不属于二者相似之处的是() A.都是为了巩固当时的统治而修建 B.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C.都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D.都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3、下列朝代曾完成国家统一的是()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晋⑤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4、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条件是() A.国家统一,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具有相当的实力 C.人民要求巩固隋朝的统治和统一 D.人民要求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6、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

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治 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8、“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A.促进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方便帝王游玩 9、“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10、(2017·山东日照)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 1.教师讲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基本概况。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图片展示。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5.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积极影响:①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结合课本知识:概括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选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2)影响: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4.根据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5.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目标导学四:隋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教师讲述:隋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时期的唐朝》教案

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思想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能力培养: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 难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何时候统一 北方的? (2) 2.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3.讲授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我,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5(含答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 ) A.581年B.582年C.508年D.907年 2.隋文帝是( ) A.杨广B.杨勇C.杨坚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 ) A.统一南北B.创立科举制度C.开通大运河D.创立三省六部制 4.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6.穿越时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要到都城经商,如图所示,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二、多项选择题 1.隋朝在位皇帝有( ) A.杨坚B.杨广C.杨勇D.杨业

2.隋朝的大运河连接了下列哪些河流?( ) A.海河B.淮河C.黄河D.长江 3.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是(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 D.科举制度的正式成立 三、非选择题 右图是隋炀帝时开通的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的三点四段的简单示意图,请回答(1)ABCD分别指大运河的哪一河段? (2)EFGH分别指什么地方? (3)从大运河的开通,你有什么体会? 四、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C 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AC 三、非选择题 (1)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E涿郡F余杭G洛阳H长安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 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期学的内容: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东魏——北齐 北方:十六国——北魏(北朝)隋朝西晋西魏——北周 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① 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方度陷入分裂和混乱。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的灭亡,南方经 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在北方并立存在着一些政权,称北朝。 ②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后北魏分裂,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东魏和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 ③ 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资料外戚是指中国古代帝王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2、隋朝的统一 (1)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 隋朝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别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 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 (1) 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 (2) 表现: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 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说明:隋朝出现经济繁荣的局面是隋文帝统治时期,而不是隋炀帝时期。 二、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时的皇帝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面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利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精品教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新人教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隋初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2、正确分析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隋初经济的繁荣。(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堂导入(2分钟) 由“隋炀帝观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隋朝,并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用2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充: (一)南北重归统一 1.联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学过的知识,思考:隋朝统一全国具备了什么条件? 2.北周末年,外戚夺取了政权,建立朝,定都。他就是。 3. 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统一了全国。 4.阅读课本第3页最后一段,思考:隋文帝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他在位时实行怎样的改革措施? (二)大运河的开通 学生阅读第四页的课本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 2. 在位时,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由北向南分别为、为、、,为全长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第三步:合作探究(4分钟) 想一想,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第四步:达标检测(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称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5、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龙舟水殿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曰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统编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隋朝的统一、科举制和大运河 2.教学难点: 科举制,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分组探究法等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与板书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1)在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2.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在讲课之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前提示),然后开始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3.讲授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 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为我国封建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___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专讲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 ___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而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