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

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

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

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一一“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

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

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 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

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

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

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弓I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

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

8 8

生2:2里面有2个1,8里面有3个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2

-,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

8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3 -+一

8

生4:王芳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5: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6:王芳比爸爸少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8:还剩几分之几没吃?

师:比较以上几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都相同。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 生:加法分一类,减法分一类……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评析]本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兴趣”和“引出数学问题,培育建模基础”两 步的整

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分吃蛋糕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弓I 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 主动获取、梳理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 度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本环节经历了“呈现情境一一提取信息 整理信息一一提出问题”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做到了 “提出问题情境化”

(二)引导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过程化一一建立模型具体化)

1.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生2:王芳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 1

—+

8 8

生3:王芳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二 8

生7: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 _

—+— +

8

3 1

(生独立探索三+丄的计算方法)

8 8

(2)合作探究,形成策略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利用多种策略(如:动手折纸、借助画图、直接推算等)交 流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总结方法,达成共识,记下疑问。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捕捉信息。

(3)互动交流,明晰算理

师:哪个小组愿与大家分享你们的做法?

生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 8块,爸爸吃了 3块,妈妈吃了 1块,一共是4块蛋糕,

占整个蛋糕的4,所以结果4

生2:我们组认为3是3个8,-是1个-,3个8加上1个1等于4

个i ,也就是£。

3:

我们组有不同意见:最后的结果8要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是1。你们认为呢?

师: 生: 师: 的学具, 自主探索,经历过程

3 1

- +-表示什么意义?

8 8

3 1

8 +8表示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分数加法的意义) 3 1

-+-等于多少呢?请你先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

(可以结合情境图以及手中

8 8

或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手段)

师(强调):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4)举一反三,构建模型

先说说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2 1 2

3

4 2 4 1 "+ --------- "+ ------ "+ ------ "+ 8 8 8 8 11 11 9 9

师:比较这几道题的算式特点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 3

—+—

4 4

1 6

—+—

7 7

生1这几道题结果的分母与两个加数的分母都相同,分子是两个加数分子的和。

生2:最后两道题的结果,分子和分母都相等,可以写成1

师:你真会发现问题!以后再遇到分子分母相等的情况可以直接写成1

生3:这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评析]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折纸、推理等手段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做”

数学中初步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表象,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到了初步

的算理模型,体现了“解决问题过程化”,然后在“举一反三”的验证练习中,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概括,清晰构建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模型,做到了“建立模型具体化”。在本环节中,打造出了“自主探索,经历过程一一合作探究,形成策略一一互动交流,明晰算理

举一反三,构建模型”的环节教学模式,为迁移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打下了基础。把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放手

2.类比迁移,自能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教师引领,引导探究

师:(出示3-1)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研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策略自主探究同分母

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究)

(2)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生13个1减去1个1,还剩2个1,就是2,化简后是4。

生2: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3)举例验证,构建模型

(课件出示)先说说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①学生口答算式意义及计算方法和结果。

②观察比较,总结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4)感悟升华,完善模型

师:观察刚才解决的分数加减法问题,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意义与整 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生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生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生3:最后结果都要化成最简分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完善补充前面的板书内容: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

相加(减)。

[评析]“教是为了不教”,在“引导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环节,教师重点抓住了“同 分母分

数加法”的探究过程,通过“环节小模式”的构建,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凭借经验,迁 移学法,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最 后,通过“感悟升华”环节,引导学生反思过程,总结方法,自主完善了法则模型,真正实现 了课堂的自主高效。

(三)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应用模型(应用模型生活化) 课件出示:智慧岛

第二关:我会判断。

—+ —= —+ —4 4 8 S 5 3

5 6 一 + 一 =

—4 ■- 12 12 11 n 14 9 12 S 15 15

17 17

2

第一关:我会口算。

4 2_ 1 8"8 3 2

-

S 8

3_2

5~5

4 3 7 7

4_2

3 3

4 4

3 1 6 6

4 2 ——

7 7 0 4 6 2

(3) —-—= —( ⑷—I— = —( )o

'仃0 10 10 '丿'丿25 25 5、)

第三关:我会应用。

一本故事书,小强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1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再解答。

第四关:拓展提升。

5/( )+3/( )=8/()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评析]练习设计注重了层次性和应用性,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用建立起来的法则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算理和算法,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回归生活情境,拓展模型外延

解决课始生活情境中生7和生8的两个问题:

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 +3

8 8 8

8-3-2-j

还剩几分之几没吃?

8- 8- 8- 8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小组交流,展示方法:生:3个或3个以上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与2个分数相加减的方法一致,也是分母不

变,分子相加减。??…

[评析]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进行适度的生成、拓展和重塑,派生出新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课始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综合性题目,既能总结本节内容与方法,又能拓展到下一节“同分母分数连加或连减”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把握时机,拓展了模型的外延,

为构建“同分母分数连加或连减”的方法模型打下了基础。

五)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生3:我觉得类推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评析]通过本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取学习

经验,学会评价自己或他人,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通过实施“五步建模教学法” ,加强建模策略研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建模能力,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了进步

和发展,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目标的高效达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