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声音》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声音》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声音》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声音》教案

最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声音 1、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3、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4、耳的结构: 外耳: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具有(收集声音)并将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更大)。 中耳:(鼓膜)和(听小骨)。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 会产 生振动。 内耳:(耳蜗)等。 5、(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 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8、 传播途径: 闹铃声——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玻璃罩外的空气——耳朵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当里面的空气逐渐变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慢慢 变弱(轻);当没有空气后,虽然能看到闹铃在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 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收集声音 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 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9、模拟鼓膜的振动试验结论: “鼓膜”在声音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条件不同,引起 “鼓膜”的振动也不同。发声(强),“鼓膜”振动的幅度(大);发声(弱),“鼓膜”振动的幅度(小)。距离(近),“鼓膜”振动的幅度(大);距离(远)“鼓膜”振动的幅度(小)。 10、探索钢尺的音量变化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1、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 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知识总结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一声带。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2吹奏竖笛发出声音,是竖笛里的空气在振动。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 液体> 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1-3慢慢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我们听到的闹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学习xx地做声学实验。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3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 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 3.电教材料:光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生:这个现象说明了气体能传播声音。 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生一:能。 生二:不能。 师: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游戏——打土电话 师:这是老师自制的一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 生:能。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试一试。(老师通过土电话小声地让学生做一些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学生哄笑 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有趣的表情和动作 生:是老师打电话让我这样做的。

四年级科学上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目标: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目标: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尺、皮筋、记录表等。 教师演示用:锣、尺子、皮筋、音叉、水槽、水、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声音 (1)谈话:今天我想考考大家的耳朵。 课件出示要求: 你听到了几种声音? 分别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你能学学它们发出的声音吗? (2)反馈 (3)合作指导:如果要一个同学一下子来回答这三个问题,的确有难度。要是请一个小组来回答,那这个小组的成员就可以分工合作,回答这三个问题就容易多了。 2.再猜声音 谈话:下面再请大家猜两种声音。 小结揭题:大家的听觉非常灵敏,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有风声、雨声、歌声、笑声,还有鸟叫、虫鸣等等,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声音王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出示课题) 二、实验感知 1.使物体发出声音 (1)猜想:你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使锣发出声音 谈话:让我们从能发出声音的物体中来找找线索。(出示锣)这是什么?(板书:锣)谁能上来使它发出声音? 教师评价

(3)实验:研究皮筋、尺子是怎样发声的? A.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能使锣发出声音了,现在我们换几种材料。(出示塑料尺)这是什么?(出示皮筋)这是什么?皮筋和尺子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你们能分别使它们发出声音吗? B.课件出示要求: 要求记录: 使皮筋、尺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皮筋和尺子发出声音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分别听到了怎样的声音?能模仿这种声音吗? C.开始实验 D.反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用了哪些方法使尺子和皮筋发出声音?发出声音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观察发声的物体 (1)观察皮筋和尺子发声时的情况 A.指出正确方法:刚才的小组用了很多方法使皮筋和尺子发出声音了,我有一个 疑问,这些声音真的只是皮筋或尺子单独发出来的吗?比如……所以我觉 得把皮筋拉紧再拨比较符合皮筋单独发出声音。而尺子则是把它压在桌 上,再去拨伸在桌外的部分。 B.教师示范:我也想试一下,大家要竖起耳朵仔细听,看看我能不能使皮筋发出 声音。先把皮筋拉紧,然后用手指拨皮筋,听到声音了吗?大家已经非常 安静了,可还是听不到,那我就要借助一个帮手(话筒),来让大家听清 楚。你看到了什么?(皮筋在快速来回地运动)我们再来看尺子,我把木 块当桌子。尺子发出声音的时候也是快速来回地动。 C.小结:科学上,我们把尺子和皮筋这样做来回、快速的运动的运动叫振动。(板书:振动)我们发现,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它们在发声时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在振动。(2)观察锣发声时的情况 A.谈话:那刚才的锣发出声音的时候是否也会振动呢?(师敲锣)你们能看出来吗?你有办法让我们知道锣发出声音时在振动吗? B.提示:我给大家找了一些小帮手(展示米,把米放到锣上)请一生敲锣。 C.反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D.小结:锣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3)观察音叉发声时的情况 A.认识音叉:(出示音叉)这是什么?(板书:音叉) B.使音叉发出声音:现在我手上有3个可以用来击打音叉的物体:铁棒、橡皮锤和布槌。我先用铁棒敲音叉,听到声音了吗?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我再用橡皮锤敲音叉,听到声音了吗?这是什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音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 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

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 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 小会 其镇听钟 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 真 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 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 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2、牛顿和伽利略一样,强调把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3、听一听周围的声音

4、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 1、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2、牛顿和伽利略一样,强调把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能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 《声音》单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1《听听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声音会有大小: 老师讲话一般比学生声音大,也就是强; 声音会有高低: 当音乐课唱“1”、“2”、“3”时,“3”的音高一些。 综合总结: 老师与学生同时唱“1”、“2”、“3”中的“3”时,发现老师的声音响,也就是说,

在唱相同的音高时,老师的声音比较大比较强。 声音会有长短: 当火车接近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短,当火车远离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长。 声音会有方向: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但是,当把声音对准一个方向时,声音将以那个方向为主进行传播, 就象老师同样站在教室门口,脸向内说话与向外说话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大小会有很大差别。 我们可以用哪些常用自制工具来听出音高? 1.敲击装不同水量的杯子 2.相同的力敲击两支大小不同的音叉 3.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 4.拨动紧绷程度不同的橡皮筋 几点补充: 1.音的高低不随敲击或弹动的力量改变 2.不同的力施加到物体上时,力量大的那次发出的声音较大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物体围绕形变以前的原始点作左右周期性运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科版

《第五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来到这里上课高兴吗? 生:高兴。 2、师:那咱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心情好吗?(师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师生边欣赏边跟着做动作。) 3、师:同学们,我们从走进这个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生:唱歌时拍手的声音。

生:走路的声音。 生:同学们唱歌的声音。 生:唱歌时同学们跺脚的声音。 生:老师讲课的声音。 4、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声音。白天我们能听到汽车的叫声,同学们的读书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能听到钟表的滴答声、自己的心跳声,甚到能听到骨骼运动发出的声音。那这些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一)音叉声音的传播 1、师:(出示音叉)能使音叉产生声音吗?(会)怎样让它产生声音呢?(敲一下)你能示范给大家看一下吗(学生上台示范) 2、师:看来同学们让音叉发出声音都没问题,现在我可要加大难度了。我们要用击打过音叉轻轻地触及水面,看水面有什么现象出现。怎么做,小组讨论一下吧。 3、小组讨论 4、交流讨论: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小锤击打音叉,把击打过的音叉轻轻地触及水面,看水面有什么现象出现) 5、有不同意见吗? 6、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你还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 整理 课 件www.5y https://www.sodocs.net/doc/4b203670.html, 《声音》单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3-1《听听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声音会有大小(强弱): 老师讲话一般比学生声音大,也就是强; 声音会有高低: 当音乐课唱“1”、“2”、“3”时,“3”的音高一些。 综合总结:

老师与学生同时唱“1”、“2”、“3”中的“3”时,发现老师的声音响,也就是说, 在唱相同的音高时,老师的声音比较大比较强。 声音会有长短: 当火车接近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短,当火车远离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长。 声音会有方向: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但是,当把声音对准一个方向时,声音将以那个方向为主进行传播, 就象老师同样站在教室门口,脸向内说话与向外说话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大小会有很大差别。 我们可以用哪些常用自制工具来听出音高? 1.敲击装不同水量的杯子(水高音低,水低音高) 2.相同的力敲击两支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一般音高)3.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短的音高) 4.拨动紧绷程度不同的橡皮筋(绷得较紧的音高) 几点补充: 1.音的高低不随敲击或弹动的力量改变 2.不同的力施加到物体上时,力量大的那次发出的声音较大 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1)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观察和描述声音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难点: 1.运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 2.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记录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听声音,辨声音 师播放声音,生听声音、辨声音。 预设: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设计意图:选生活中的12种声音,有些是动物发出的、有些是自然界的

声音、有些是人发出来的,学生听声音并辨声音,为后面描述声音做好了铺垫。说明:如果学生听不出来声音,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适当说说声音的特点。)师:其实除了这12种声音外,还有很多声音。我们就是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今天我们就先来细细地听听这12种声音。 出示课题:听听声音。(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听声音,描述声音 (一)给声音分类 师出示12种声音: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我们先给这12种声音来分分类,哪些是动物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生(预设):鸟叫声、狗叫声、马蹄声是动物的声音,雷声、下雨声、溪水声是自然界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咳嗽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二)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听12种声音,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师引导学生记录(小鸟声和汽车喇叭声为例):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 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声音 第1课时听听声音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

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7.“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 8.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第一课听听声音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单位:分贝(dB)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位:赫兹(HZ)。他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运用: 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2、拨动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3、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粗与细比较,哪个音高?细的。 例如: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4、振动的物体有厂有短,长与短比较,哪个音高?短的。 例如: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5、同样的力去击打不同的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大音叉音低,小音叉音高。 6、不同的力去击打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量不同,用力大的声音强,轻轻击打声音弱。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 越低。 第五课声音的传播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 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全单元教案.doc

第三单元声音 第一课时听听声音 【教学内容】第44——46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46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击打钉子---- 我听到的声音。交流: 第二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内容】第47——48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听听声音》教案

第三单元声音 第一课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交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变化》教案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复习提纲 .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轻轻敲击声音弱,重重敲击声音强。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说明音叉振动了。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0.物体越长、越粗、越重,振动就会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物体越短、越细、越轻,振动就会越快,发出的声音也

越高。 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0.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教案大全 ⑴听听声音 教学目的: ⑴科学概念:我们四周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渐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四周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搜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习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习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四周的声音 ⑴打开教室门,认真听听,你四周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⑵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⑶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应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习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习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⑴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⑵老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雷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⑶老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⑷小组交流讨论:方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⑸老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 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学习xx 地做声学实验。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3 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 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 3.电教材料:光盘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师: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 境, 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 生:想听。师: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 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生:这个现象说明了气体能传播声音。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生一:能。 生二:不能。 师: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游戏——打土电话师:这是老师自制的一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生:能。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试一试。(老师通过土电话小声地让学生做一些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学生哄笑 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有趣的表情和动作生:是老师打电话让我这样做的。 师:这个同学是怎么听到我说话声音的?生:老师的声音是通这条电话线“传播”到他耳朵中去的。师板书:声音的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