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2涵洞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2涵洞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2涵洞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2涵洞

22

涵洞

25.1 一般规定

22.1.1涵洞在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当设计文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确需变更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对地形复杂处、斜交、平曲线的纵坡上的涵洞,应先绘出定位详图,再依图放样施工。

22.1.2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洞的洞身及基础应根据地基土德情况,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预制圆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预制盖板涵的沉降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波形钢管涵可不设沉降缝。

22.1.3涵洞施工完成后,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填土的每侧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1倍。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

22.1.4涵洞进出水口的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 并应保证流水顺畅。

22.2混凝土管涵

22.2.1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

行处理。

2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质量应符合表22.2.1的规定。

22.2.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防止管节碰撞损伤的措施。管涵安装时应对接缝进行防水、防裂处置。

22.2.3管涵基础的顶面应设置混凝土管座,管座的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当管身直接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或设置砂垫层,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22.2.4管节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应按本节第22.2.1条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各管节应顺流水方向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其下不内壁齐平;管节应

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插口管安装时,其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平接管安装的接缝宽度宜为10?20mm,其接口表面应平整,并应采用

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采用加大接缝宽度的方式满足涵洞长度要求。管节的接缝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22.2.5管涵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2.5的规定。

表2225 管涵施工质量标准

22.3波纹钢涵洞

22.3.1波纹钢管节、块件及连接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波纹钢管节、块件及连接螺栓宜采用定型产品。其管节和块件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尚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具备抵抗冲击的能力,以及在安装就位后填土夯实时仍可保持不产生较大变形的能力。

2波纹钢管节、块件和连接螺栓均应作防腐处理。

22.3.2波纹钢管涵的轴线与路线中线正交时,对进出水口出得端节,其外端面应与管涵轴线垂直且平整。管涵轴线与路线中线斜交,当斜交角度小于或等于20°时,可将端节波纹形

钢管的外端面切割成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斜面,但斜切坡度不宜超过2:1,并应将端节采用螺

栓锚固于端墙或路堤斜坡上;斜交角度大于20。时,管涵的设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22.3.3 在运输、装卸、堆放和安装管节或块件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器损坏,不得对管节和块件进行敲打或碰撞硬物。管节在搬运、安装时不得滚动;块件在运输、堆放时相互间宜设置适宜的材料予以隔离。对在施工中损坏的防腐涂层,应涂刷防锈漆进行修补。

22.3.4 管节的地基应予压实,并应做成玉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管座所采用的材料应匀质且无大石块等硬物。波形钢管不得直接置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基座上,应在管节和地基

之间设置砂砾垫层或其他适宜材料;对于软土地基,应先对其进行处理后,再填筑一层厚度不小于200mm勺砂砾垫层材料的最大粒径和粉黏粒含量进行控制。

22.3.5 对拱式结构的波形钢管涵,其拱座基础应为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且波形钢块件的拱脚应置于拱座的预留槽中,或牢固地与预埋金属拱座相连。拱座支承面的快读应不小于

波形钢板的波幅尺寸。

22.3.6 波形钢管涵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节的形式、规格、直径和管壁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2 拼装管节时,上游管节的端头应置于下游管节的内侧,不得反置;采用法兰盘或管箍环向拼接时,应将螺栓孔的位置对准,并应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扭矩值进行螺栓的施拧。

3 管节或块件之间的接缝应采用不透水的弹性材料进行嵌塞,快读宜为2?5mm接缝嵌

塞材料应连续,不得有漏水现象。

4 各管节应顺水流方向安装平顺,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5 波形钢管涵宜设置预拱度,其大小应根据地基可能产生的下沉量、涵底纵坡和填土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但管涵中心的高程应不高于进水口的高程。

6 在寒冬的进出水口处,当波形钢管节的管端与涵洞刚性端墙相连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

20mn t勺螺栓,按不大于500mn勺勺间距,将管节与端墙墙体予以锚固。

22.3.7 波形钢管涵的安装后的填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填土的材料宜采用砾类土、砂类土,或砾、卵石与细粒土的混合料;当细粒土的成分为黏性土或粉土时,所掺入的石料体积应占总体积的2/3以上。

表2225 管涵施工质量标准

2 在距波形钢管0.3m 范围内的填土中,不得含有尺寸超过 80mm 勺石块、混凝土块、冻 土块、高塑性黏土块或其他有害腐蚀材料。

3 管涵两侧的填土应对称、均衡地进行,水平分层的压实厚度宜为 150?200mm

4 管顶填土前。对直径1.25m 及以上的波形钢管涵,宜在管内设置一排竖向临时支撑; 对直径大于2.0m 的波形钢管涵,宜在管内设置竖向和横向十字临时支撑, 防止其在填土过程 中产生变形。管内的临时支撑应在填土不再下沉后方可拆除。

5 管顶填土的最小厚度应在符合表22.3.7的规定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2?管涵直径的数值不连续时,其最小填土厚度的数值可内插求得。

22.3.8波形钢管涵施工的质量应符合本章表 22.2.5的规定。

22.4倒虹吸管

22.4.1倒虹吸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圆管, 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及防淤沉淀井。 施工时管节接头及进水口砌缝的质量应严格控制,不得漏水。填土覆盖前应做灌水试验,符 合要求后,方可填土。

22.4.2倒虹吸管如须在冰冻期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4章的规定外,还应在灌水试 验后及时将管内积水排除。

22.4.3倒虹吸管的进出水口应在完工后及时上盖, 并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装防堵塞装置。 22.4.4倒虹吸管施工质量应符合表 22.4.4-1的规定,灌水试验渗水量应符合表 22.4.4-2

的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1.0.1为满足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桥涵的施工、改建和扩建。1.0.3超大、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的桥涵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针对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内容制定专门的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指导施工。条款说明:“特大”是指一般桥涵工程的规模,“特殊地区”一般指高原、山区、冻土、沙漠等地区。在本规范所述的特大型、特殊结构或特殊区域修建桥涵的某些特殊要求,可不包括在本规范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根据本手册制定更详细的专用技术标准或专用技术条款来指导施工。1.0.4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符合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建筑是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的过程。符合设计文件是公路桥涵工程施工的基本准则。这里的“安全”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和操作的安全;二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二是桥涵工程交付使用后,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本身可以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安全使用。”指“满足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环境保护”是指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公路桥涵施工。节能减排是指节能减排。介质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原

规范只提到“节能”,但“减排”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次修订将改为“节能减排”。 1.0.5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施工质量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1.0.6公路桥涵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1.0.7公路桥涵施工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节约土地,减少耕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1.0.8公路桥涵建设要规范化、工厂化、装配化、信息化,积极推广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导言: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信息化施工,对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结构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等都有积极作用。保护和促进公路桥涵产业化生产。因此,本次修订增加了相应条款。1.0.9公路桥涵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第3-2项 2.0.1防水帷幕用于减少漏水量,降低地下水水力坡降,防止流沙、管道和潜在的侵蚀。

涵洞施工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编号:技交- -

17、黃土或粘性土涵洞,基坑开挖后需对原地基采用凸轮压路机进

行压实,观测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 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 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18、当涵洞填土高度H^8m且涵洞基底为黄土时、涵洞位于填方上 时需设预拱度,预拱度为全涵设置,包含涵洞顶板、涵台台身、涵洞基础和 铺砌。涵洞进口涵底标高不变,涵洞基础施工时按抛物线设置δ =1∕2*L*1. 5%,且各 < (HI-H2) >/2。 19、其他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规程办理。 四、涵洞施工工艺(工艺流程见附表): 1、基础模板釆用钢模板,每次浇筑4或5m,浇筑到预埋钢筋位置时,将钢筋网片加工布设后进行浇筑。模板均采用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规范专用条款要求的钢模板,浇注前,应对支架、模板、预埋件进行检查,板内如有杂物、积水等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涵身砌筑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讣的结构尺寸及规范标准进行,确保涵身各断面尺寸准确,满足设汁要求。每节盖板涵身一次浇筑,模板采用lm*l. 5m钢模板组合而成,钢模板进场后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模板打磨后用建筑用107胶涂刷均匀后,再进行模板拼装。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要在同一竖直面,两端面应竖直、平整;沉降缝内按设讣要求填塞,并用水泥砂浆勾缝,使沉降缝的宽度符合设讣规范要求。

(1)所有石料均应按层砌筑,从沉降缝处分成儿段,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大于1.2米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 尖锐突出的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3)砌体勾缝处理。砌块勾缝采用勾凹缝,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 砌缝内约20mm深,缝宽为20mmo缝槽深度不够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3、涵洞盖板的施工 为方便施工,加快进度,盖板涵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全部采用预制。 盖板钢筋在现场绑扎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筋搭头的布置应符合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二级钢筋搭接长度为30do (2)钢筋的交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 (3)除设讣有特殊规定外,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4)弯勾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在浇注过程中不得松动。 (5)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栓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整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适用于公路桥涵新建、改建工程的施工;公路桥涵大、中修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桥涵施工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本规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 第1.0.3条桥涵施工应积极推广使用经过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加速实现公路桥涵施工现代化。 第1.0.4条桥涵施工应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注意防止环境污染。 第1.0.5条凡属隐蔽工程,必须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表)。 第1.0.6条桥涵工程竣工后,应对临时工程、临时辅助设施、临时用地和弃土等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工完场清。 第1.0.7条桥涵工程必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第一节施工准备 第2.1.1条施工单位承接桥涵任务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研究和现场核对,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 第2.1.2条研究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时,应首先查明是否齐全、清楚,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和矛盾,如发现图纸和资料欠缺、错误、矛盾等情况,应向建设单位提出,予以补全、更正。较复杂的中桥、大桥和特大桥,一般可要求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可提出修改意见供建设单位考虑。 第2.1.3条桥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任务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其容包括:编制依据、工期要求、工程特点、主要工程、材料和机具数量、施工方法、施工力量布置、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工作量计划和临时设施的初步规划等。 第2.1.4条大桥、特大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方案单独编制,其容应比施工方案明确、详尽。主要容包括:工程特点、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工程数量、完成工程量计划、机料设备及劳力计划、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图、施工图纸、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 第2.1.5条一般中、小桥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配合路基施工方案编制,容可以适当简化。 第2.1.6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划的临时设施,应包括生产房屋、生活房屋、施工便桥、工程现场外交通道路、工地供电和供水设备及其他小型临时设施等,宜在桥梁正式开工前完成。 第2.1.7条在施工前应充分发扬,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认真进行研究和深入细致地讨论,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施工。 第2.1.8条施工中可能涉及与其他部门有关的问题,应事先联系,签订协议。 第二节施工测量 第2.2.1条桥涵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1.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桥涵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本节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建设单位。 2.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涵中线桩; 3.测定墩、台中线和基础桩的位置; 4.测定桥涵锥坡、翼墙及导流构造物位置; 5.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6.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7.其他施工测量。 为防止差错,施工单位自行测定的重要标志,必须至少由二组相互检查核对,并作则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 第2.2.2条桥涵施工的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 第2.2.3条大桥、特大桥的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测定其坐标,编号绘于桩志总图上,并注明各有关桩志坐标、相互间的距离、角度、高程等,以免弄错和便于寻找。 第2.2.4条桥涵中线位置、桩间距离的检查校核及墩台位置放样,当有良好的丈量条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张拉篇

7、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预制构件的施工。 7.1.2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7.2 预应力筋及其制作 7.2.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丝、钢绞线、螺纹钢筋等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丝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的规定;钢绞线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螺纹钢筋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的规定。有涂层的预应力筋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口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合同规定的标准的要求。 7.2.2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按合同要求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尚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钢丝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应不大于60t。检验时应先从每批中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表面质量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对该批钢丝逐盘检查。在表面质量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取5%,单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从同批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2、钢绞线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应不大于60t,检验时,应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组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3、螺纹钢筋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应不大于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全部各项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4、预应力筋的实际强度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预应力筋的检验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用作拉伸试验的试件,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工。在对预应力筋的拉伸试验中,应同时测定其弹性模量。 5、对特大桥、大桥或重要桥梁工程中使用的钢丝、钢绞线和螺纹钢筋,进场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检验;对预应力材料用量较少的一般桥梁工程,其预应力钢材的力学性能,可仅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或由生产厂提供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7.2.3预应力筋应保持清洁,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避免使其产生机械损伤和有害的锈蚀。进场后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且宜存放在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的仓库内;在室外存放时,不得直接堆放于地面,应支垫并遮盖,防止雨露和各种腐蚀性介质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7.2.4预应力筋制作室的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墩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张拉工作长度等因素。 2、钢丝束两端采用鐓头锚具时,宜采用等长下料法对钢丝进行下料。 3、预应力筋的下料,应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7.2.5高强钢丝的鐓头宜采用液压冷鐓,鐓头前应确认钢丝的可鐓性。钢丝鐓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8%。 7.2.6制作挤压锚时,模具与挤压锚应配套使用,挤压锚具的外表面应涂润滑介质,挤压力和挤压操作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挤压后的预应力筋外端应露出挤压套筒2-5mm。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35页—37页 5.1.2 模板和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 2 模板、支架的构造应简单、合理,结构受力应明确,安装、拆除应方便。 3模板应能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应保证结构物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4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 5 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撞击。 本条的规定是各类模板、支架均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模板、支架应遵循的共性要求。对临时性结构而言,只有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才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临时性结构的稳定性与其构造是否合理有直接关系,构造上的不合理将会导致结构的受力状态不明确,安装与拆除时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使结构产生失稳甚至坍塌的严重事故,故模板、支架不但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更应注重其稳定性。 模板工程是结构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公路桥涵工程中结构混凝土的外表面一般情况下均不进行额外装

饰(房屋建筑行业称为“清水混凝土”),而仅仅是在拆除模板后对混凝土的外露面进行简单的修整或修饰,因此就对模板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模板、混凝土和施工工艺水平是保证结构混凝土表观质量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而模板的优劣对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三大要素中的首要条件。对结构混凝土的表观质量,首先应达到本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要求,同时应做到构造中心位置准确、外形尺寸及相互位置准确、混凝土表面平整、气泡较少或无气泡、色泽基本一致、接缝处无明显错台。这是成型后的混凝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评判模板优劣的基本原则。 当前隔离剂的种类较多,有些油脂类化合物的隔离剂可能会对结构混凝土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慎重采用;废机油等油料会对结构混凝土的表观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故不得采用。隔离剂如果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施工接缝,将大大降低其互相之间的黏结力,因此应加以限制。 在施工过程中,震动和偶然撞击会对支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求支架应稳定、坚固,但在实际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对支架的震动和撞击,避免发生事故。 5.1.3模板和支架均应进行施工图设计,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施工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工程结构简图; 2结构设计的依据和设计计算书;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施工工艺 涵洞施工工艺 一、圆管涵施工 利用路堤为施工便道和场地,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圆管涵的施工,原则上先填1-2m后用挖掘机开挖基槽施工的方法。在业主同意的定点厂家购买管涵。 施工准备: (1)涵洞开工前,向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工程师批准后开始施工。 (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 基坑开挖: (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 (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3)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垫层及浇筑基座。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基底处理。 圆管涵施工方法: (1)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 (2)砼基座:基坑开挖后,应先进行装模,待模板安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砼采用现场集中拌和,30cm一层摊铺、振捣、抹平。 (3)敷设:待基础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开始安装管节,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稍有不同,应使内壁齐平,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脏物。 (4)浇筑管壁处外侧砼,以固定涵管。 (5)接缝: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内外侧形成柔性封闭层,再用两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包缠接缝。 (6)洞口砌筑: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前应做好砂浆封面,然后才进行砌筑。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7)回填土:回填材料采用批准的能充分压实的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对称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15cm,第一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用振动夯夯实达到设计标准。 (8)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9)管节的装卸及安装用吊具进行,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法1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夯铺砂砾垫层→ 浇筑基础→ 涵管安装→ 涵管接口→ 铺砌洞口浆砌片石→ 涵背回填→ 清理验收 法2 清理场地→ 基坑开挖→ 测量放样→ 基底整平→ 测量基坑标高→地基承 载力检验→ 浇注基座砼→ 安装圆管→ 圆管运输→ 砼拌和→砼运输 → 浇筑管壁外侧砼→ 监理检验→ 嵌缝→ 洞口铺砌→ 台背回填→ 验 收分层压实→ 监理检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新建、改建工程得施工;公路桥涵大、中修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桥涵施工必须做好施工前得准备工作与施工中得技术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得规定。 第1、0、3条桥涵施工应积极推广使用经过鉴定得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加速实现公路桥涵施工现代化。 第1、0、4条桥涵施工应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注意防止环境污染。 第1、0、5条凡属隐蔽工程,必须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表)。 第1、0、6条桥涵工程竣工后,应对临时工程、临时辅助设施、临时用地与弃土等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工完场清。 第1、0、7条桥涵工程必须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施工准备与施工测量 第一节施工准备 第2、1、1条施工单位承接桥涵任务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研究与现场核对,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 第2、1、2条研究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时,应首先查明就是否齐全、清楚,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与矛盾,如发现图纸与资料欠缺、错误、矛盾等情况,应向建设单位提出,予以补全、更正。较复杂得中桥、大桥与特大桥,一般可要求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可提出修改意见供建设单位考虑。 第2、1、3条桥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与任务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期要求、工程特点、主要工程、材料与机具数量、施工方法、施工力量布置、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工作量计划与临时设施得初步规划等。 第2、1、4条大桥、特大桥得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施工方案单独编制,其内容应比施工方案明确、详尽。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特点、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工程数量、完成工程量计划、机料设备及劳力计划、施工现场布置平面图、施工图纸、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 第2、1、5条一般中、小桥涵得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配合路基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可以适当简化。 第2、1、6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划得临时设施,应包括生产房屋、生活房屋、施工便桥、工程现场内外交通道路、工地供电与供水设备及其她小型临时设施等,宜在桥梁正式开工前完成。 第2、1、7条在施工前应充分发扬民主,对施工方案, 技术措施与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认真进行研究与深入细致地讨论,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施工。 第2、1、8条施工中可能涉及与其她部门有关得问题,应事先联系,签订协议。 第二节施工测量 第2、2、1条桥涵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1、对建设单位所交付得桥涵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本节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建设单位。 2、补充施工需要得桥涵中线桩; 3、测定墩、台中线与基础桩得位置; 4、测定桥涵锥坡、翼墙及导流构造物位置; 5、补充施工需要得水准点; 6、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得位置与标高; 7、其她施工测量。 为防止差错,施工单位自行测定得重要标志,必须至少由二组相互检查核对,并作则测量与检查核对记录。 第2、2、2条桥涵施工得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 第2、2、3条大桥、特大桥得主要控制标志(或其护桩),均应测定其坐标,编号绘于桩志总图上,并注明各有关桩志坐标、相互间得距离、角度、高程等,以免弄错与便于寻找。 第2、2、4条桥涵中线位置、桩间距离得检查校核及墩台位置放样,当有良好得丈量条件时,均应直接丈量或用检验过得电磁波测距仪测量。丈量距离时,应对尺长、温度、拉力、垂度与倾斜度进行改正计算(改正计算公式见附录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2涵洞

22 涵洞 25.1 一般规定 22.1.1涵洞在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当设计文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确需变更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对地形复杂处、斜交、平曲线的纵坡上的涵洞,应先绘出定位详图,再依图放样施工。 22.1.2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洞的洞身及基础应根据地基土德情况,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预制圆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预制盖板涵的沉降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波形钢管涵可不设沉降缝。 22.1.3涵洞施工完成后,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填土的每侧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1倍。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 22.1.4涵洞进出水口的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 并应保证流水顺畅。 22.2混凝土管涵 22.2.1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 行处理。 2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质量应符合表22.2.1的规定。 22.2.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防止管节碰撞损伤的措施。管涵安装时应对接缝进行防水、防裂处置。 22.2.3管涵基础的顶面应设置混凝土管座,管座的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当管身直接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或设置砂垫层,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22.2.4管节的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节应按本节第22.2.1条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各管节应顺流水方向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其下不内壁齐平;管节应 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插口管安装时,其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平接管安装的接缝宽度宜为10?20mm,其接口表面应平整,并应采用 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采用加大接缝宽度的方式满足涵洞长度要求。管节的接缝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22.2.5管涵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2.5的规定。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20 一、背景情况 公路桥涵工程的建设经常面临复杂多变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施工时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很高;原规范发布后,随着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随着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创新工程的实施,“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积累了丰富的公路桥涵施工经验,同时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保障桥涵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作用 《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桥涵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通用技术,支架与模板、钢桥制造,各类桥型结构施工、各专项施工、特殊条件施工及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验收的全过程,与公路桥涵相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规范,共同形成了公路桥涵建设技术标准体系。《规范》以我国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为依托,吸纳了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四新”技术,旨在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桥涵工程建设理念,用于指导各级公路中

新建、改建和扩建桥涵工程的施工,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三、《规范》的特点 (一)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公路桥涵多采用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钢混组合结构、箱涵等形式,相较铁路、市政工程,公路桥涵类型和结构种类繁多,墩台基础形式多样。《规范》增补了不锈钢钢筋、钢混组合结构、预制节段逐孔拼装、墩台预制安装、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等内容,与国外同类规范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相比,基本涵盖了所有各类桥涵工程的内容,适用的桥型、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工艺更加全面、系统、丰富。 《规范》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桥涵工程施工实践的成功经验,广泛征求了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对港珠澳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转化、提升和吸收,大量采纳了“四新”技术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力求实现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规范》的部分关键技术或指标,例如海上大节段梁预制安装、特殊环境条件技术措施、智能设备、施工监控技术、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性能指标等均高

水库放水涵洞的施工技术

水库放水涵洞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6-03-23T14:16:35.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作者:陈立巧[导读] 浙江华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我国小型水库工程虽然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陈立巧 浙江华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水库放水涵洞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难点问题,然后分析了水库放水涵洞具体的施工方法,最后对隧洞施工中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库;放水涵洞;施工方法 一、前言 我国小型水库工程虽然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对水库放水涵洞施工方法的掌控,对确保水库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水库放水涵洞施工中的难点问题 1、涵洞进出水口出现负压作用 经关闭阀门仔细观察后认为涵洞附近的负压作用是导致钢套管变形损害的主要因素。因为在钢套管内部本身存在水流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闸门的快速关闭操作瞬间,会导致管内的水流在高流速的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出口方向流动,但是进水口部分没有水流进行补充,涵洞内的通气孔设计都比较小,此时钢套管内部的通气量就不会及时补充管内水流减少,从而使管内部形成真空环境,产生真空负压。实际观测中可以发现这种负压的强度是从进口段逐渐减弱的,因此进口端钢套管变形损害较重。 2、施工中钢套管的固定不达标带来的钢套管破坏 一般情况下,套管外壁四周都会设计有效的固结结构,对套管形成嵌固,是管壁外侧的意外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和约束,而在实际的观测中发现,套管外侧两侧以及顶部空间未被灌浆充分填实,存在孔隙;涵洞钢套管外侧注浆不密实的原因也可能来自于该小型水库未采取涵洞止水环设计,灌注过程中的浆液被漏水冲刷带走造成的,另外就是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和施工操作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套管外侧缺乏有效的嵌固作用,在长期负压作用力影响下,就会发生变形损坏。 3、钢套管自身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损坏 钢套管的质量和性能问题一般都是套管的刚度不足从而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损坏问题,也是放水涵洞钢套管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检测测量得出该水库的放水涵洞钢套管厚度只有5.5mm,长度设计为182m,其间无任何其他加强措施,经仔细分析可知钢套管自身强度较差,在长期使用中随着锈蚀、腐败的影响情况会更糟,最终导致套管难以承受负压的影响,形成变形损坏。 三、水库放水涵洞具体的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 全站仪控制涵洞中线桩,测量好高程、沿断面尺寸,撒好两边开挖线,采用CAT240挖掘机,底部预留厚0.1m保护层由人工开挖修理平整。在基础开挖时有地下水渗流,在基坑内开挖积水坑一个,放置IS80-65-160离心式水泵两台,安排专人进行坑内积水抽排使基土排水固结、干硬。基坑开挖完成后,监理、进行基坑高程、断面几何尺寸等验收。 2、模板支护 用0.6×1.2m定型钢模板,模板组合安装前,模板内涂刷脱模剂,模板拼装用双面胶带密封。根据模板放样控制线,先初步到位,采用拉筋蝶形抱箍固定,模板金属支撑件采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钢管锚杆、拉杆加固,支撑件牢固、结实。闸井竖井内部架立支撑钢管脚手架。模板安装完成后,项目质检、监理、施工组长对模板几何尺寸、控制线、支护加固进行验收。 3、钢筋加工 钢筋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报送实验室检验。钢筋加工在钢筋制作场地根据下料单进行加工,加工完毕的钢筋,由人工抬运入仓。钢筋安装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作业。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为35d,钢筋弯钩长度6.25d。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小于50%。对各部位钢筋进行加固,纵向受力钢筋用钢管脚手架固定,钢筋保护层用予制混凝土垫块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变形。 4、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上料,将拌合的混凝土,由自卸汽车迅速将混凝土运送至作业面,人工平仓、分层铺筑,安排专人检查止水橡皮和钢筋分布情况每层厚度0.5m,振捣用¢50软轴振捣器,混凝土振捣每层插入下层5cm左右,避免出现漏振,然后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最后由人工进行收光。 5、止水带安装 在放水涵洞每分段伸缩缝中止水及2cm厚橡胶安装牢固,就位准确,止水在底板混凝土施工时,止水橡皮按设计尺寸下料,接头位置放在顶板位置,采用冷粘接。固定止水橡皮的堵头模板用定型木模板固定就位,专人负责安装。 6、混凝土养护 由于天气炎热,混凝土浇筑完2小时后洒水养护,8小时后开始采用覆养护毯洒水进行养护,其养护期为20天。 7、涵洞补强加固施工 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经施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共同商讨确定,在复测放水涵洞轴线后,在涵洞进出口分别浇筑混凝土封堵墙。出口处封堵墙预埋出浆孔、排气孔,出浆孔按1/3高度分为低孔、中孔、高孔(距涵洞顶高程0.1m),排气孔位于涵洞顶部。灌浆孔按涵洞轴线在坝坡上每10m布设钻孔,涵洞顶钻孔处下部采用“Π”钢架支护,“Π”钢架两侧锚固在涵洞侧墙上,每钻孔处上、下游各布置一道,钻孔两侧(垂直洞轴线方向)再各布置一道角钢与“Π”钢架焊接进行支撑,以防万一条石断裂,造成塌孔事故。 钻机将涵洞顶部钻穿后回填水泥砂浆,钻孔时应做好涵洞顶高程记录。出口处高孔出浆后封孔,并可停止回填灌浆,待回填的水泥砂浆充分冷缩后进行接触灌浆。接触灌浆液为水泥浆(掺入5%的水玻璃)。排气孔排出的浆液与原水泥浆液浓度接近时,延续灌注5min后可结束灌浆。终灌后拔出灌浆孔内的止水胶塞,用浓水泥浆液将灌浆孔封填密实。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招(投)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S249宿洪路北延京杭运河特大桥工程招标文件专用本及补遗书; S249宿洪路北延京杭运河特大桥工程《工程量清单》; S249宿洪路北延京杭运河特大桥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及其中引用的相关工程规范及技术说明; 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及收集的相关资料; 交通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3、机械设备 根据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我部拟投入郑州产KP-1500型钻机6台、KP-2000型钻机14台共计20台(南北岸各10台)进行施工。根据 我公司施工经验,每根桩施工周期预计为5天,有效施工工期控制在2.5个月之内。 钻机钻头采用梳齿型,并配备滚刀钻头以防在钻进过程中出现风化岩层或硬砂层。为处理钻孔中可能出现的钻具等金属构件掉入 孔中,另配备打捞抓和30KW电磁打捞器各一套。 4、施工准备 4.1.场地平整及围堰施工平台 主墩位于岸边浅水区,采用钢板桩围堰配合草袋筑岛,引桥六塘河内32#-35#墩,由于河水较深,采用搭设钻孔平台;陆上钻孔 桩场地采用推土机整平,并碾压密实。 4.2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导线网,精确放出桩位位置并设置护桩以备校验。桩位测量偏差控制在10mm内。 4.3技术交底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 及《钻孔桩施工方案》,做到人人懂施工、懂技术。 5、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 根据工地现场情况,结合本工程特点,钻孔桩的施工顺序为: 5.1南岸拟从2#桥墩基桩开始施工,北岸拟从56#桥墩基桩开始施工。 5.2 在24#、25#、26#、27#墩筑岛完后,立即调派钻机进行主桥墩的施工。 6、钻孔桩施工 6.1 护筒设计 护筒直径比设计桩径大30cm,水中桩基考虑到河水的冲刷深度及地质情况,护筒长度拟定为7~12m,用10㎜钢板卷制。为防止变形 ,提高护筒的穿透能力,在护筒的底部外侧加厚2㎝宽30㎝的钢板加强刃脚。陆上桩,护筒长度拟定为2m,采用8㎜钢板卷制。 6.2护筒施工 A. 钢护筒在车间内分节加工,水中桩护筒每节长约6~8m。所有钢护筒采用90型振动锤进行振动下沉。为防止护筒变形,护筒内 设置多道临时十字型剪刀撑,随着护筒的下沉,及时把剪刀撑取出。 B.长护筒施工 水中墩钢护筒在钻孔平台上利用振动锤及导向设施来完成。依据桥位控制点,用全站仪放出

【免费下载】涵洞施工技术规范

涵洞施工技术规范 第1节圆管涵及倒虹吸管 1.1 一般要求 1. 在开工之前,承包人应向工程师提供本工程的有关施工方法和施工安排的书面报告,只有在获得工程师的批准后,才能开工。 2. 涵洞基础开工前承包人应按图纸确定的排水构造物的位置和标高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对连接的水沟、道路进行复测,核对涵洞的交角、涵底高程、孔径是否与实际水文或地方小路顺接,并经工程师核准。对发现问题应通过设计变更程序进行更改。 3. 排水构造物的基槽开挖和回填,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当混凝土砌体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 4. 排水构造物的基槽底面均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若基槽底面的地质状况与图纸要求不符时,承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方案和加固措施,经工程师审核批准后进行地基处理。 5. 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涵洞时,应在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规定及工程师批准的沉降期终了之后进行。 6. 为防止排水构造物的基底冲刷,承包人应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若工程师根据实际地形指示增加基底深度,承包人应按工程师的指示执行。 7. 涵管工程防水层的设置应按图纸进行,防水层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和本规范规定,并经工程师批准。涂抹防水层的圬工表面,应先清除粉屑污泥;涂抹工作应在干燥温暖的天气进行。油毛毡、防水纸等防水层,应在涂抹的热沥青尚未凝固时铺设,使防水层和结构物粘成一体。 8. 所有砂浆砌体均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3章第13.6的有关规定进行勾缝及养护。所有混凝土的养生和表面缺陷修整弥补,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9. 所有地面以下的隐蔽工程,只有在经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掩埋。 10. 禁止施工机械直接在涵管构造物上通过,当涵管构造物上方填土高度大于0.5m时,经工程师书面批准,方可通过施工机械。

涵洞施工技术方案

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 TJ16合同段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清云高速公路 TJ1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2) 四、施工组织及部署 (3) 五、模板及支架力学计算 (13) 六、质量保证措施 (19) 七、安全保证措施 (24) 六、环保、水保措施 (25)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汕湛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路基土建工程TJ16标段施工合同文件; 2、汕湛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路基土建工程TJ16标段设计图纸及图纸勘误反馈; 3、建设单位组织的标前会议精神及补遗书、答疑书内容。 4、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清云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6、其他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7、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 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1.3 编制范围 汕湛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路基土建工程TJ16标段涵洞工程施工。

二、工程概况 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清远至云浮段TJ16标段路线起于新兴县车岗镇布马村,顺接第15标段,起点桩号K151+000,路线向南在云洞村设新兴北互通,并设置新兴北互通连接线连接省道S276,经双巷、西江林业局良洞迳林场,在车岗镇良洞设置良洞枢纽互通与正在建设的江罗高速公路交叉,跨越省道S113,终点桩号K159+359.126,路线全长8.329km。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 本标段本工程有34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及通道,24道圆管涵。 三、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测量工作 导线复测和水准联测工作已完成,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涵洞附近已埋设了导线点及水准点,便于涵洞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 2、图纸与设计文件审核 设计施工图纸交接后,我们对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进行了认真审阅,深入了解设计意图、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3、现场技术交底 开工之前,对施工队伍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将项目的总体安排、安全操作规程,质量规划、环保文明施工、施工工艺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交底。必须将设计意图与项目的总体安排、质量、安全、进度、环保、文明施工等要求全面贯彻到施工队的每个参战职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最新解读

■1957年1月交通部公路总局制定: 《公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砖石桥涵施工暂行技术规范》(草案) 《公路木桥涵施工暂行技术规范》(草案) 使用22年 ■1979年3月26日,交通部颁布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梁施工第一部正式规范。

■1989年4月19日,交通部颁布JTJ041-8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000年8月24日,交通部颁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000版规范实施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推进,桥梁建设在跨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设备方面屡有创新,已涌现出多项具备推广应用的“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如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真空压浆工艺、纤维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养护、移动模架等。在特殊地形地质气候条件、高墩、深水基础、海域施工等方面,呈现了很多新的内容。通过大量的施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需要及时总结、纳入这些成果和经验,以利推广,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桥梁施工水平。

以传统的混凝土预应力梁桥为例,随着墩高及跨径的不断增大,部分影响桥梁质量甚至寿命的因素凸现出来,如预应力控制参数、混凝土徐变收缩效应,原规范中这些方面的条文需要修改,内容需要增加;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有关混凝土原材料、弹性模量的规定需要补充完善。

本规范的特点: ☆突出技术成熟性和先进性。 ☆强调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 ☆与相关标准、规范协调配套。 ☆基本内容以2000版规范为基础,吸纳了国内外“四新”成熟技术。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同时还参考了国外相关资料,借鉴国外桥梁在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建桥材料、配套的施工机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重视质量、重视安全、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 《日本道路公团试验方法》 《道路施工通用管理办法》 AASHTO(美国各州公路和运输工作者协会)的《公路施工指南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手册》

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RC盖板涵23座,汽车及拖拉机通道5座,人行通道1座。具体型式见下涵洞一览表。

二、盖板涵施工1、工艺流程 2 / 22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基底承载力检测 基底换填 基础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基础浇筑 涵台身模板安装3 / 22 涵台身浇筑. 2、施工工艺 2.1、施工放样 根据涵洞平面尺寸及开挖深度、预留工作面宽度、排水沟宽度、机具布置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具体步骤为:根据基础底平面尺寸,按照四周各边增宽50cm-100cm,采用1:1的坡比对基坑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原地面开挖边桩,撒上白灰线,此封闭线即为开挖边线。

4 / 22 2.2开挖基坑 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基础轴线、边线位置,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配合运输。基坑开挖按 1:1的坡比对基坑分层进行开挖,用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时要保留不小于10~20cm的厚度,如果能及时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则立马人工清理至基底高程;否则先放置,防止雨季雨水过多,基底浸泡在水中,影响地基承载力。基坑开挖后,四周人工开挖一条小沟,汇聚基坑中的渗水或雨水到集水坑,用水泵排掉。开挖过程中和开挖以后,应注意观察基坑边缘地面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开挖好的基坑四周及时安装1.2米高的钢管护栏,并挂上安全警示牌。 5 / 22 如上图所示,围护太简单,不规范 6 / 22 如图,基坑用红白反光纸包裹的钢管进行围护并悬挂安全标志牌 2.3、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果基底的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新旧版本不同之处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新增地方、不同整理 本次桥规内容修改得比较多,从大的章节、到章节的细部内容都作了很大的修改,我们一下子学不了很多,现只学习关于试验检测工作中要用的相关的一些内容,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的部份,大家自己以后慢慢学习。 一、在章节上原规范为22章,现在为26章,比老规范增加了四章内容。分别是第1 3章“扩大基础”,第20章“海洋环境”,第25章“安全施工”,第26章“工程交工”。附录也调整了,由原先的28个附录调整为17个附录。不是内容少了,而是多了,以前在附录内讲的东西,现在调到规范内了。 二、几个重大调整(试验检测相关的) 1、章节内容调整较多,如增加了环氧涂层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真空辅助压浆、无粘结预应力、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束筋施工等都。这些全是施工上的。(这里少说了) 2、混凝土工程;对水泥的的检测增加了指标。小于0.6%。 3、集料的有关指标全按方孔筛标准列出,不再是圆孔筛了。同时列出了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等指标的要求。 4、对掺合料和外加剂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5、配合比设计增加了耐久性的指标的要求。氯离子的含量规定。学习一下耐久性的概念。的 6、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的几个系数比以前小多了。 7、后张法的孔道压浆提高了要求。增加的指标很多,大家可以认真看看,实际做起来,可能有点难。 其它还有很多,这里不讲。总的调整内容有15项。 三、几个具体的内容修正 6.3 细集料 在细集料的检测指标中的坚固性,增加了最大压碎值指标,分三级技术要求。增加了亚甲蓝试验。当然特别提出的还是碱集料反应。以前不作要求的。级配要求取了10mm孔径,别的区间的数据没有变化。 6.4、粗集料 粗集料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之比就应不小于1.5,老规范是2.0,大家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