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我心归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我心归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我心归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我心归去》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我心归去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3.深刻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思,进一步了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总体把握文本,仔细品味语言,深刻体味感情。

2.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课时1课时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预习

1.诵读本文,扫除语言障碍,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勾画出哲理性语句,在对话栏内写下理解。

3.思考文章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4.查找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播放台湾歌手费翔的歌《故乡的云》)《故乡的云》在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之后,传遍世界各地,曾打动过多少海外游子的心。那么,对于故乡,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两到三名同学口答)

或许,囿于我们的人生履历,我们对于故乡的理解尚不够深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曾经多次访问法国,并在回国之后,用一组散文追思往事、记录心情的韩少功先生的脚步,走进《我心归去》。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别墅.(shù)静谧(mì)贫瘠.( jí) 酥.(sū)骨奇诡.(guǐ) 悲怆.(chuàng) 眷.(juàn)顾逃遁.(dùn) 潦.(liáo)倒矫.(jiǎo)饰熠熠.(yì) 钥.(yào )匙锁钥( yuè) 模( mú )样模( mó )型烙.( lào )印炮烙.( luò )

2.文学常识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4)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 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三、走进文本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1、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

2、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法国;异乡)

3、哪几节侧重写法国?(1-4节)

4、哪几节侧重写故乡?(5-6节)

5、7-9节侧重写什么?(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

小结:文章的大体内容和思路-- “文章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二)研讨文本:(1—5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回答;6题学生合作探究,展示)

1、作者在法国的为期一个月的家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节)法国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

(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概括板书:雅致奢华)

2、作者身在法国的心情如何?

明确:(第二三四节)(概括板书)冷清,虚空,发疯

3、如何渲染的?

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对吊灯的研究。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将作者几乎逼“疯”了。

5、正因为法国的生活如此寂寞无聊,作者才不愿意移民,尽管他有很好的条件。作者说“很想念家里”?他到底想念家里的什么呢?

明确:第五六节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作者想念的主要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生活情景(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 。

5、他思念的故乡物质环境方面怎样?

明确:(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6、作者明明对故乡很失望,但为什么身在法国“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学生从第7节第8节中找原句做答案,并讨论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结合预习,对于哲理性句子,合作探究展示,教师点拨))

(1)“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明确:故乡有我们奋斗时洒下的汗水,留下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带着泪痕和血的悲欢离合;而旅游景区是供游人散心消遣的,它带给人们的多是快乐。所以,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属于悲的东西,“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2)“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明确:因为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这种动力能使你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神(赶车谣)的创造。

(3)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明确: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才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

(4)“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样的语句,你怎么理解?

明确: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7、小结.作者对“故乡”这个概念做了哪些深层次的思考?(我心归去深层原因)

明确:(1)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

命的一部分,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

(2)故乡是奉献之所(只有在故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3)故乡是无价财富(只要真正拥有故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8.主题升华:人与故乡是怎样一种关系?

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心之所依。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人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课堂训练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矫饰(jiǎo)眷顾(juàn)草坂(bǎn)湖泊(bō)

B.逃遁(dùn )惦念(diàn)潦倒(liáo)酥骨(sū)

C.别墅(shù)贫瘠(jí)奇诡(guǐ)熠熠(yì)

D.静谧(mì )悲怆(chuàng)模样(mú)烙印(lào)

答案:A A项中“湖泊”的“泊”应读为“p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B.用“赠送土地”的办法吸引投资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种慷农民利益之慨的做法应当立即停止。

C.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

D.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

....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答案:D “不容分说”指不容许分辨说明,应换成“不容置疑”。A项,“含辛茹苦”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B项,“杀鸡取卵” 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C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拓展作文

1.以“我的家乡”为话题,描绘家乡的景色或场景。通过联想和想象,注意细节描写,借助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

高中: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声》(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标准教材 高中: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声》(教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高中: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诗歌《回 声》(教学实录) 语文教案 金晓涛 【课题】高中第一学期语文起始课 【目标】学生方面,一回顾和总结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任务,二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教师方面,一表诚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务,五点方法,六激信心。 【设想】以师生共同探讨《回声》的启示贯课堂始终。 【步骤】 一、诠释名字,自我介绍

教师导入:李清照有词《渔家傲》云:“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我最喜欢这首词,首先是因为这首词所展现的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所表达的对理想的执著精神使我引为同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唤起我亲切的感受,因为这里包含着我的名字。我姓金名晓涛,是你们的语文科任老师。同学们,你能否用文学笔法来诠释自己的名字? 学生活动:用诗句或格言对自己名字做全新的诠释,或描述一个情景来说明自己的名字的内涵。 教师总结:我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氛围中彼此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是美丽的。 [解说:语文教学课堂可以是充满诗意美的,通过诗句来进行自我介绍也就使这例行的一环节变得充满情趣;而学生通过有创意和颇具个性的介绍,不仅可让新老师和新同学迅速地记住自己,给人

2019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doc

2019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由初中步入高中,开学第一课对同学们的意义非凡,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2019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欢迎词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中学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高中阶段 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 缘板书姓名,我大学毕业到中学工作至今是第十个年头了,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寺院里常有一对联"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两千多名的高一新生,偏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就恰巧分到这一个班级里来,彼此成了同学甚至同桌,用流行语说"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秒,我们就这样相遇了......"这就是缘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蜡烛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并且含着泪,过于悲壮可我做教师想快乐的点亮你们的一生,却不想毁灭自己,而且现代科技看来,蜡烛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灯亮,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

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高中的生活,还记不记得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个我,这很难说,生命是个变数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岁月,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穷的奥妙 三、上课内容 一)语文的魅力,为何要学好语文,怎么学好语文 先问一下,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中国的应试教育害人不浅,但它仍是目前中国人最适用并且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所以,请大家不要恨高考,也不要怨中考 1、为什么要学语文?(同学说说看) 讲两个案例,真人真事 A、201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过封14岁中学生的遗书,遗书最重要的片断是这样的:"那天我看电视,见记者采访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说,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后卖掉牛挣钱盖房子,盖了房子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让他接班再放牛事后,我想到了自己——为什么要读书?考大学,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份好工作,找个好工作可以借此找个好媳妇,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考大学,找工作,

我心归去教案3篇

我心归去教案3篇 我心归去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心归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心归去教案篇1 教学设计: (安排一教时)一、导入: 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这种情感古今如一,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著名作家韩少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提问:●题目告诉我们此时作者在那里?——异乡(法国)。 ●法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很发达的地方,是这样吗?作者是不是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感觉呢?——(第一节)法国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进一步讲(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可是作者的故乡又是什么样子呢?——(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可是身在法国是什么心情呢?——(第二、三节)冷清难耐,空虚、无聊、孤独、令人发疯。 ●对家乡又是什么心情呢?——(第五—九节)想念、惦念、引人回望,触景生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1(第三节)文化的隔膜;2(第五—第九节)故乡有亲人,有过去,有熟悉的小径、月夜、草坂,有血、有泪、有汗水,有希望,有幸福。所以,作者虽然身在法国,却我心归去。 物质精神原因“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空虚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无聊文化的隔膜有静谧侵肌的湖泊,冷清国:有幽深奇诡的城堡,孤独 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让人发疯贫瘠脏乱想念有亲人,有过去,浮粪四溢,惦念有熟悉的小径、月夜、草坂,拥挤不堪,引人回望有血、有泪、有汗水,阴沉连日触景生情有希望,有幸福。 三、研读课文,探究问题1、阅读1-4节。 ▲身在异国他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请找出合适的词语,概括出这几段描写的心境。)——具体可感地写出了

最新《我心归去》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我心归去》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心归去教案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我心归去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的人文,激发为故乡富强而勤奋学习的激情. 2. 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3. 学会使用评点的方法来解读文本; ●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乡的人文,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 ● 设计思想 《我心归去》是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漂泊的旅人板块的第二篇文章,这个板块前有老舍的《想北平》后有柯灵的《乡土情结》.《想北平》和《我心归去》典型地体现了人与故乡的关系和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而《乡土情结》则梳理了人与故乡的经典情结,是这一板块的总结与升华. 本专题是文本研习专题,专题要求教师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研习文本,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教师、同学交流,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高一学生在学习这个专题之前,已经学过向青春举杯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两个专题,接触到的文体有诗歌、散文等;学生还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初次领略了故乡在人心深处的永恒魅力.由于阅历不深,高一的学生还是较难理解语句中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对故乡人文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作为教学的难点. 诵读品味、独立评点和探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了解人文,因为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主旨的把握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的,而不是架空分析出来的. ● 教学资源 一.资料辑录. 韩少功(男)(1953- )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汩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1979.4)在文坛崭露头角.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到海南后1988年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发行后广受好评.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因其标新立意的形式尝试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4)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有短篇小说集《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 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二.相关文本 灵魂归处是故乡

《我心归去》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2、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3、体会文中浓浓的思乡情。 【重点难点】 1、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2、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从那里我们感知了老舍先生对于故乡北平的热爱与思念之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家韩少功的文字,来聆听他内心那归心似箭的呼喊。 二、作者简介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当代作家。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散文《完美的假定》等。 2000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本文就是作者应邀去法国领奖期间写下的。 三、预习检测 一幢(zhuàng)惦(diàn)念眷(juàn)顾逃遁(dùn) 烙(lào)印静谧(mì)模(mú)样奇诡(gu?) 贫瘠(jí)潦(liáo)悲怆(chuàng)熠(yì)熠

麦穗(suì)墟(xū)场矫(ji?o)饰钥(yào)匙 四、自学指导一: 浏览课文,作者人在何处?心欲归何处?两处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指导:快速浏览全文,用笔划出相关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 人在法国、心归故乡 法国居住环境——风雅富贵之邦。 a、(第1段)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四张床、三厕所 蓝海、绿公园……(环境优美) b、(第4段)法国面包、雷诺汽车(物质条件优 越) c、(第6段)繁华酥骨的都会、静谧侵肌的湖泊、幽深奇诡的城堡、融化思绪的大森林(自然优美) 故乡的景象——贫瘠而脏乱 (第6段)故乡贫瘠而脏乱 (第8段)浮粪四溢的虚场、拥挤不堪的车厢、阴沉连日的雨季那种失望能滴血 过渡: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风雅富贵之邦,“我”的心为什么却要“偷偷”归去?首先,我们要确定作者身处法国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因为在法国感觉到冷清、空虚。(第2节“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 五、自学指导二: 作者是怎么具体描绘和渲染这种冷清的?结合对话栏,划出相关语句并试着理解(提示:运用的修辞手法)。 a、“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比喻,写出了作者的离开了熟悉的人、环境、文化后的主观感受。

语文必修1苏教版第三专题第二课《我心归去》教案1

我心归去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文中的字词 别墅叽里哇啦逃遁熠熠闪光酥骨矫饰 奇诡贫瘠雄浑悲怆眷顾墟场 拥挤不堪旅泊烙印静谧概莫能外 2、作者简介 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 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 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 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的《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广泛的讨论。6月,《爸爸爸》引起一定的反响。 2000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好书” 2002年4月,法国文化部颁布“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代表作 3、问: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注:想家,思念故乡。 请同学们在音乐旋律(《思乡曲》)中再次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学生自由发挥) 二、分析文章 (一)分析文章1-4自然段 1、从第一节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注:①优裕的物质环境 ②很少看见人 结合对话栏⑴,在以下的学习中注意思考它是如何为下文作铺垫的? 2、阅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注:寂寞、孤独、空虚 问:作者是如何渲染的?从哪些角度? 注:一切声响与你没有什么关系电话、钥匙无目的法语 不知道干什么悬崖深谷吊灯 思考:这样渲染有什么好处? 注: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用心去感受,以此获得共鸣。 3、问:如果我们的同学在外国留学,遇到了这样的感受,我们会怎么办?(自由讨论) 注:①融入主流社会,服从外域文化 ②推出困境,回家 问:韩少功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问什么? 注:“我不想移民”“很想念家里” 4、从刚才的提问与讨论中,请同学们阅读第4、5自然段,能够明白第5自然段是作者从旅法经历到点出乡思的过渡,是文章主题的切入点。 (二)分析文章5—6自然段 1、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作者为什么“很想念家里”? 注:“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那里有过欢笑,有过痛苦,有过收获,有过付出,即“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2、同学们阅读第6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乡的? 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齐声朗读) 思考: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时,作者产生了如何的想象?为什么?(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注: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2、体会作者把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的人文内涵,激发为故乡富强而勤奋学习的激情。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学习方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准备有关故乡的诗文 2你对故乡是怎样理解的? 3搜集有关韩少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生背诵有关思乡的诗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 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 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 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故乡是可大可小的。到了县城,家乡是一个村庄,是村头的 千年香樟,是一味熟悉的菜肴香气。到了省城,家乡是溧阳 天目湖的砂锅鱼头,是淹城的一处古迹。到了国外,家乡就 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美丽的汉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 少功笔下的家乡,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解题 心归去会让你想到什么? 归哪儿?教师明确:归乡作者写思乡的文字(5——9)节 为什么会归去?教师明确(1——4)写在法国的生活孤寂空虚。 2、研读文本 法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很发达的地方,是这样吗? 作者是不是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感觉呢?——(第一节)法国 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进一步讲(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 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可是作者的故乡又是什么样子呢?——(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我心归去 教案教学设计 _1

我心归去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想象一下,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国外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最好是法国,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在那里生活一定非常惬意、浪漫。 生:最好是新西兰,空气好,还能品尝原汁原味的牛奶的味道。 生:我觉得还是在中国好,这里有我的家,我的亲人,我所熟悉的一切,最重要的是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现在这样一个我,我不能离开。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的确,让我们离开我们自己的家乡,我想肯定是很沉重的。我们看看作家韩少功在异国他乡有着怎样的感受。 二、作者简介: 师: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2002年韩少功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小说家”荣誉。颁奖词是这样说的: “韩少功的文字一直呈现着一个探索者和怀疑论者的坚定面容。他智慧的笔触,时刻渴望在历史、文明和语言的死结中突围,这迫使他的写作必定更多地关注被压抑和被遮蔽的生活真相。他一次次地勇敢探索,一次次地突破语言和文体的边界,似乎就是为了追问,在现有的语言未能抵达的地方,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精神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可以说,韩少功是在用文字进行着精神探索。 三、文本研读 (一)人在他乡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 )彳亍 ..(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 火钵.( ) 忸怩 ..(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学实录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仇玲丽 [课前准备] 1.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学生很有感觉,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2.投影资料 别墅(shù)静谧(mì) 贫瘠( jí ) 酥骨(sū) 奇诡(guĭ) 悲怆(chuàng) 眷顾(juàn) 逃遁(dùn) 潦倒(liáo) 矫饰(jiăo) 熠熠(yì) 注:字词就在课间解决,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了。 [进入课堂] 一、导入 师: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因为他真切地表达了对祖国无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国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当殖民已经成为过去,当远浮海外已经成为潮流,远在异乡的游子是否依然如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少功的《我心归去》,这是韩少功旅法归来后写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 投影资料 韩少功 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以上只是一带而过,学生不需要对作者了解那么多,因为他们没有读过作品,只有通过课文才能以文知人) 三、感知文章 师:大家阅读文章思考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几分钟) 生:本文写了作者在法国的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最打动我的是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

高二语文起始课

《高二语文起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确立高二语文学习的目标。 2.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明确语文学习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明确语文学习的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提问:高二语文,你想学到什么? 说一说你对高二语文课有什么样的设想和期待吧。 讨论:语文难不难? 教师总结:很多人的想法——1.语文很容易,语文不用学。2.语文太难了,语文学了也白学。 故事分享:1.201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平均分100.75。仍有不少同学徘徊在及格线,难以有起色;也有不少同学每次考试总是110多,很难突破120,更不敢奢望130。2.2020年,湖北省理科高考状元唐楚玥语文高考146分。 语文真的很难吗? 高考卷浏览:1.全国1卷。2.全国新高考1卷。(见课件) 二、分析高考卷的组成和命制依据。 1.语文高考卷的组成: 一、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阅读,新高考对论述类和实用类进行了整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古代诗歌、名篇名句默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多样,考查方式灵活) 四、写作(以议论文写作为主) 2.高考语文试卷命制的依据: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考语文考纲(从2020年开始不再出考纲) 3.《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摘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关于阅读: ……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

《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 教学目标(投影) 1、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与老师、同学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3、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教学难点(投影) 1、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2、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我们的情感背囊里有颗熠熠生辉的钻石——乡情。它甜蜜、温馨、芳香四溢,烈火不能使其变质,激流不能使其变色,火焰又能更让其璀璨夺目。乡情是心理细胞不能变异的遗传基因,代代相传。思乡是恒久的、常新的题材,流水无法稀释思乡情怀,风霜刀剑无法斩断思乡情丝。今天就让我们随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去体会故乡在一个异地他乡之人心灵深处的分量,去品味异地他乡之人对故乡的思念、眷恋之情。 二、作者简介(投影)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人。1968年初中毕业,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小戏曲。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世,并引起一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

苏教版语文高一《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 傅红霞 一、导入新课(播放费翔《故乡的云》MV) 费翔一首《故乡的云》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其实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这种情感古今如一,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则更加刻苦铭心。著名作家韩少功一篇《我心归去》就向我们展示了切身之感。 二、解题 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同学们经过预习,知道作者身在何方,心归何处吗? 【明确】身在法国,心归故乡。 三、解读“我心”为什么要“归去” 1、体会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感受 过渡语:说到法国,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可以说在我们的眼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 提问1:可是在浪漫的法国,作者仅待了一个月就心归故乡了,难道在法国的生活不好吗?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法国的生活条件。 【明确】法国环境和条件好,“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蓝海”、“绿公园”。 过渡语:看来作者在法国的生活挺好的,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同学们8个人挤一个房间,16个人挤一个洗手间,可真是天壤之别啊, 提问2:这样优越的生活条件作者为什么还要心归故乡呢?难道故乡的生活条件更好吗?【明确】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 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 过渡语:事实证明故乡确实是比不上法国的,甚至是令我们和作者感到“失望”的,既然这样,作者为什么还要心归故乡呢? 提问3:快速浏览课文2、3、4节,说说作者在法国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难耐的冷清、孤独、寂寞、空虚。 过渡语: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写孤独、寂寞、空虚,可我们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 请同学们看53页第一个评点,编者已经对作者的情感做了评点,但是“作者是如何 渲染的?”他把这个问题抛给我们,要求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渲染”这种表现手 法的妙处。 我们知道“渲染”最常用的方法是:反复和通过环境描写或特定的气氛来烘托。 第二个评点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你对吊灯作第六次或第六十次研 究……”以夸张的细节描写烘托气氛,渲染自己无聊至极的心理,六次已 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提问4:像这样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或环境描写来渲染的语句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2、3两段里找几个例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来渲染的。 【明确】重点语句及评点如下: ①“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一个“弃”字道出作者在法国受冷落的孤独无助感。

高一新生语文第一课

高一新生语文颇具创新的经典第一课 同学们,大家好: 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怎么样。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方”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情的奥妙。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1、音趣。我们通常被电影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1)、“年三十儿的晚上,我被你们赶出了周家的大门。(《雷雨》,注意划线地方的读法。(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十六岁的花季》)(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李琼《山路十八弯》)。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1)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2)、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3)、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4)、一和尚与施主的对话:(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5)、一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6)、一人独钓一江秋3、句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4、篇趣。好文章多了,脍炙人口的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欧阳修《扬花词》,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只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非常钦佩,做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从来佳人怀吉土,哪有淑女爱金夫”。有文采的人,往往得到众多红颜的追慕,此不必细表。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还珠格格》中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我如是这样认为,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看别人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多么有诗情话意。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我到过农村许多学生家里,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指信念。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强调三点。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我批改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虽然我没有

2020年《我心归去》的教案设计

《我心归去》的教案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思乡的诗文,加以朗读,交流。并熟读《我心归去》文本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 生:文章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4)写作者在法国纳赛尔访问的情形和感慨。 (5——9)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师:作者想念故乡,具体想念故乡什么呢? 生:小径,月夜,草坂,小羊,犁头。 师: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我们闭上眼可以想 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 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同学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什么?

生:闹钟的滴答,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音,运河里的汽笛声音,奶奶的叮嘱…… 师:同学们想象非常丰富,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那么,同学们还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说说思乡的作品吗? 生1:《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生2:《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的关键词什么?文本的主旨是什么? 生:想家,思念故乡。 师:对。还有《采薇》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战士心中,它久久萦绕在每个游子的

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思乡情结,从远古吟唱到现在,激起了远在法国的韩少功心底对祖国的深切呼唤——我心归去。 评析:粗读,就是浏览,就是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这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教师鼓励学生获取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师: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能否用自己的话分述一下课文的两个部分内容? 生1:第一部分作者描写了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后的情形:“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你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样的日子真的“能让人发疯”。所以,当有人劝作者留在法国时,他一口回绝了。 生2:第二部分写的是在异国他乡,与孤独相伴的是思乡。文章很自然地用“很想念家里”来过渡,故乡有亲人,有自己的历史,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高中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学设想:第一课非常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让学生在观念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甚至是一多半了。此外,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转变如山谷中的急转弯,如果不使学生懂得它们的区别,不使学生知道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不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就难以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其结果很可能就会误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语文课本,从而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最终学下去就是越学越不得法,越学越枯燥。所以,第一节不忙于讲新课,而主要是调动学习兴趣,讲明语文学习的理念,介绍学习方法,明确要求等等。 关于语文学习的价值、意义、重要性——对高一新生也要讲,而且要大讲特讲,因为他们在初三时因为“应试教育”已对语文产生了深深的误解甚至反感。要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前所未有的好感,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除了关乎其前途命运,更关乎其生命质量。有一种“大语文”的认识,树立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意识。 1、应考:不论高考怎么改革,语文也稳居榜首——永远的“三分之一”。 2、交际工具: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 3、素养:文化传承、积淀,形成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磁核”。 4、人格形成:是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生命的别名。 教学过程: 一、欢迎辞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也热忱地欢迎大家来到朝气蓬勃的赣源中学,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不想讲课本上的东西,我们聊一聊。 二、自我介绍 我叫……(板书:赖)我大学毕业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寺院里常有一对联“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四百多名的高一新生,偏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就恰巧分到这一个班级里来,彼此成了同学甚至同桌,用流行语说“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秒,我们就这样相遇了……”这就是缘。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蜡烛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并且含着泪,过于悲壮。可我做教师想快乐的点亮你们的一生,却不想毁灭自己,而且现代科技看来,蜡烛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灯亮,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高中的生活,还记不记得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个我,这很难

《我心归去》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我心归去》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导入。 思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歌?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乡是什么?它有怎样的魅惑,让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体会他身在法国时萦绕在心头的浓浓的思想之情。 二.学习目标。 了解家园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乡情;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解题。 “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身在何处?(法国)他为什么要归去,是法国的自然景观没有中国的更

美?是他在法国的生活条件不够优越?是法国的主人对他不友好?---都不是,那他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地说“我心归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解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简单。一部分写身在异乡备受煎熬,一部分是作者抒发思乡之情。快速阅读文章,按照我说过的两层意思把文章分为两部分。(学案) 1. 1——4自然段 2. 5——9自然段。 五.研读文本。 (一)家乡与法国对比。 法国是一个发达美丽的国家,它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它有着富丽堂皇的豪华建筑,它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风土人情。文章中,作者两次以三次褒扬的笔触写法国,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写他的住处-----“家”(指名朗读)上面加了一个引号。他心底里是不承认的,尽管这个家怎么样呢?书中怎么描述的? 谁来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用形容词概括特点(雅静奢华) 另一处是在第六自然段,作者间接地描写了法国的旅游景区的美好。怎么描写的?----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

韩少功《我心归去》阅读答案

韩少功《我心归去》阅读答案 韩少功《我心归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15题。 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

我心归去教案设计

我心归去 教学目标: 1、通过“异乡”和“故乡”的对比解读,把握作者的思乡情感 2、揣摩本文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3、从文化内涵上理解故乡 教学重点: 1、人在故乡与异乡的生活状况以及感受 2、深刻体味本文富有哲理和情思的语言 教学难点: 故乡、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解说:第三专题的标题“月是故乡明”。 师:我们,看一下第三专题的标题是“月是故乡明”,回忆一下,这句话出自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归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身处他乡,举头望月,因为热爱故乡、思念故乡,所以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更明。这就是家园之思。 2.交流: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师:在我们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诗句是反映家园之思,你知道哪些? 归纳: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 3、师:的确,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作:《我心归去》。 板书——我心归去韩少功 二、解题(2分钟) 师:下面我们看这篇课文,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身在何处,其心又去了哪里? 归纳: 身在何处:○1根据隐含判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处异乡,既然归去,那必然是处于异乡。 ○2本专题都设有小标题,根据“漂泊的旅人”,可以看出作者身处异乡。 ○3课文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身在法国的圣·纳赛尔市,法国西部的海滨城市。 心归何方:故乡 我们看书下注释,韩少功是湖南长沙人,这里我要补充一点知识,韩少功在1968年初中毕业后,作为上山下想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他在那付出过,有归属感,此文也可以说是献给这个县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