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金元浦

马克斯·韦伯曾把近代思想的发展轨迹概括地总结为“世界的脱魅”,以之来描绘近代数百年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它代表着人类告别神祈时代,走向追求公认智慧的客观知识的长久探索。在社会科学中,它吁求人们不要假借现存权力结构的名义而去改写历史。而近年,普里果金与斯登杰斯则倡导“世界的复魅”。世界的复魅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要求,它并不是在号召把世界重新神秘化,而是意在更进一步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为界限,使人们认识到两者都是通过时间之箭而构筑的宇宙的一部分。因此当代开放的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重要难题,是如何消除19世纪以来出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假想的自律领域之间的人为分离,是如何打通固有的社会科学的分科界限,寻找更适应当代现实的跨学科研究途径。

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这就是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第三代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及工业大生产为代表的第二代生产力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所谓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人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这就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人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如果在20年前,有人说唱歌、跳舞、音乐、体育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有人提出以文化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今天,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已堂而皇之地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产业。而且,国际旅游正以迅猛发展的势态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资料显示,仅在过去一年内,新经济已成为美国140万“知识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NP的70%,加拿大GDP的60%。1997年世界超大企业500强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娱乐产业迪斯尼,其产业规模及赢利稳人世界前十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仅一部影片即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敌,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人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至于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来势如虹,在1997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社会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

件粮食而工作,现在发达国家仅有2%一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工业经济的时代,数百万、上千万的人从事钢铁、机械、轻工等加工业,现在发达国家已把大多数加工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总结出两句格言:“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幸福”,很形象地说明了人们需要的变化。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一1980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分析。他测出,在这50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于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人文化,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知识、科技、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而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则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70一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人们提出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进行划分,将其中的脑力劳动部分称为第四产业,一般称其为知识信息产业。这一命名历时近20年,才为我国经济所瞩目。进而当代服务业的异军突起,人们又将第四产业中的满足人类心理感觉的服务业分出来,称其为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人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人想象、故事和情感。他断言,在未来25年里,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贫穷将被重新定义为“无力满足物质需要以外的需求”。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资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和逸闻趣事。他甚至预言,未来收人最高的人要数那些“故事大王”,一个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给产品所编的内容。这只要看看今日席卷全球的世界杯足球浪潮,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有学者提出,随着人类对服务业、娱乐业、旅游业、影视业、信息业、网络业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心理学。当然这是指中心地位的出让,而不是指经济学的消亡。实际上,今日的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因此,未来的发展不是心理学取代经济学,而是经济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的双向交融,是经济文化学或文化经济学取代今日的经济学。

由此,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双向交互作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反相承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研究和探讨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离不开对当代世界文化经济的发展态势的考察,也离不开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初步发展的现实的基本估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产力理论,对现实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是当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发展文化经济学的要求。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理论

实际上,经典马克思主义早就对精神生产力问题作过精辟论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对文化生产问题进行过细致研讨。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力的问题。

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发端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思想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它的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借助生产资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思维能力,在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中进行的,没有生产力的生产不是存在的。文化也是生产力,它合理地内含着这一当代世界的第一生产力。我国当代文化经济产业的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分,也必然具有一种内在的生产力,它维系着推动着当代文化一经济活动的进行。人类总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发展的。如同马克思所言,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人类总是在以往既有的生产力水平上从事生产活动的。文化的生产虽然有着与人类社会同样悠久的历史,但文化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则总是与不同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一贯关注文化生产力问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他指出,“宗教、家庭、国家、道德、法、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①。马克思在这里讲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说艺术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把艺术与宗教、法、道德、科学等归为不同于一般生产的另一类生产;三是指出这类生产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却是特殊的。其后,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论述艺术风格形成的条件时指出,“社会组织”、“当代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对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生产者有较大的影响。他特别强调文化的生产要“受到他(艺术家)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条件的制约”②,并把它放在诸种条件的首位。“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实际上是指构成文化生产者从事文化生产的技术的、经济的、生产水准等与那一时代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制约因素。在这里,虽然马克思尚未明确提出文化生产力概念,但已对此作了深人的思考。

马克思在写(哲学的贫困》时,也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③。“文明的果实”自然包括文化生产力的成果。很显然,马克思以人类文明的成果为所指的生产力观念是一种大生产力观念。马克思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地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

……平原和山区的差别,沿河流域、气候、土壤、煤、铁、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物质

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等……④

在这里,马克思把他的大生产力观念作了种类的区分,他认为存在着两种生产力,除了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之外还明确提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并把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包括在这种生产力之中。马克思的这种观点是一贯的。与他早年提出的“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张完全一致。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解,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就是生产自然界与生产人类社会的能力。人类在同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就必须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这就发展了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同时,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人类文化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情)等等”也就产生出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此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具体现了人类理性的智慧和文明,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

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或人文力,也是从这一角度立论的。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相互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关系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和爱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以某种有形无形的方式“物化”到对象中去。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人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精神性特征,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传统的理解把文学艺术生产简单地看作是文艺创作活动的另一种隐喻性表述,其实文化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存在形式。马克思在论述劳动的特点时曾指出:

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了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⑤。

象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比如拉斐尔,“和其他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拉斐尔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的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就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⑥。

一句话,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文学作品要经过作者的物质性写作劳动,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彰现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当年就曾指出,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的外表工作。因为在艺术作品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式,很接近手工业。这些特征在雕刻中最为明显,在绘画和音乐中次之,在诗歌中又次之。他说,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决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决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就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研究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对其中的“生产”这个词,仅仅作了一种消饵了其历史性的隐喻性借用,“生产”即是创作。其实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

生产必然合理地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

文化生产力是整体的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传统的艺术生产研究仅仅从文化的个体生产出发,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精神制作过程的研究,这是完全不够的。实际上当代文化生产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从文化品位、精神需要、意识心理等方面看,它并不主要表现为个体创作心理变化,而通过当代媒介更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时时涌动的当代社会心理潮流。

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三,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本体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

对此本世纪3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瓦尔特·本杰明也曾指出:“艺术像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依赖某些生产技术—某些绘画、出版、演出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艺术生产发展的阶段;它们涉及一套艺术生产者及其群众之间的社会关系。”⑦因此他主张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目的:艺术接受、艺术欣赏,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这就从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在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的社会化程度,是探测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开辟了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崭新思路,使我国当代发展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事业包容无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规模历史性变革,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问题极其鲜明地突现出来。国家由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的高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探索新的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我国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同,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人之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文化大踏步地进入市场,而经济性质也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

在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经济思想为指导,建设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学,就是我们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文艺经济学应当关注我国当前正蓬勃兴起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关注文化的投入与产出,即当代文化经济的投资方式和经济效益,关注文化的产业化管理和市场运行机制,关注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关注当代大众的文化需求与大众文化的消费。而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则一不能离开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判断,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这一基本现实;二必须承认我国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文化艺术仍然具有两重性,文化艺术产品既有非商品性,又有商品性;既

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既有精神价值又有物质价值。应当看到,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伐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人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作为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办文化唯有“事业型”一种模式的传统思路和管理文化的计划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当代社会发展中正露端倪的“生态失衡”的潜在危机和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当代经济转型的现实把文化转型,把经济与文化的综合平衡、持续高速发展的严峻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学习、沟通、批判与借鉴其市场模式的运作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文化的世界性交往的经济(经营)方略,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

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如影视制品、音像制品、商业演出、商业性体育竞技观赏,都表明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类别。我国当代从普遍市民到文化精英,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档次不同品位不同种类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既可能是对武打、言情等通俗文学及通俗音乐的渴求,又可能是对高品位艺术等的鉴赏与涵容;既可能是生理感官上的颐养、休憩与享乐,又可能是心理精神世界的探寻追索;反映出一个不同等级不同档次的需要序列。三是当代社会浪潮式的文化时尚表明了当代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由于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人们追求新颖和刺激的文化心理得到高度张扬。文化热点频频移动,文化明星迅速代换。社会舞台经常演出时兴时髦时狂的文化新剧,以满足人们快速变换的强烈心理需求。因此,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强势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第三,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与文化发展的现有机制的严重矛盾造成了当代文化自身生存、发展的重大危机。

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当代社会中先前由国家财政统包的艺术团体、文化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出版发行业、影视业,现在都面临着资金匾乏、人不敷出的尴尬境地,有的甚至面临着倒闭、解体的严重危机(实际上许多文化机构如新华书店、展览馆、博物馆已经转业)。当代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行业的萎缩衰落形成了巨大反差,反映了文化体制与文化发展的深刻矛盾。这种现状强烈要求冲破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固有模式、呼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方式。要求转换文化管理职能与文化经营机制,以新的产业和市场模式积累资金,改善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并在同当代科技的密切联系中开创文化产业大规模高速发展,文化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崭新局面。

当前文化经济改革的现实实践,也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和发展文化经济学。近10年来,我国文化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开拓,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充满矛盾又充满生机的新的发展景观。

首先是一大批文化市场从无到有,迅速开拓。

1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音

像市场最早脱颖,初具规模;演出市场(以至商业体育比赛)渐趋成熟,有冷有热;图书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逐渐健全;而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则从无到有,起点不凡;电影电视市场起起落落,交易热烈;娱乐、旅游市场遍及全国,迅速壮大;特别是文化广告传播市场,异军突起,势头凶猛。一系列文化市场的建立健全,开拓了文化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准备了现实条件。

其次,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我国一大批文化产业也逐步建立起来。

他们打破了改革初期以文补文,以多业助文作为文化“谋生”的权宜之计的思维框架,而开始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影视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并正在组建规模更大的文化产业集团。与我国其它产业门类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不仅有与其它产品相同的资金筹措、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还受到原有的“计划”文化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我国其它产业相媲美,也无法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

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代理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行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但是,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合理性并不能掩盖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的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网。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体制的产物。所谓产业性,当然是指它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特征。作为产业,文化产业自然要进人市场,在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同市场经济接轨。它所面临的文化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文化经济价值的估算与评定、文化消费的涵养与供给、文化广告的创意与运营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文化产业毕竟姓“文”,它具有特定的观念性、精神性的特质,这就是文化产业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是指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化艺术作为精神产品的自身发展规律,文化艺术创作与接受的独特方式,实现精神功能的陶冶感染方式等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哲学、历史、伦理、宗教、美学、法律等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它背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它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品格,构建厚重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同时,作为文化,它又必须遵循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市场机制来看,文化产业的产业性必然先天地导致文化产品商品特性空前凸现,甚至造成商品性独尊的局面,从而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性特质。同时,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又必然要求相当程度的规模生产,只有规模生产才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它必然依循大工业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追求大批量的投人和产出,这就导致了文化制作中大量复制、模仿、“膺品”和一次性消费商品,从而无视文化的艺术本性,使独一无二的文化精品创造趋于消亡。另外,文化产业的市场特性又与文化艺术所肩负的宏大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相矛盾,它当下的经济效益原则与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塑造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当代人文品格的长远文化战略相互冲突。无庸讳言,我国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既有着它兴起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又带有与生俱来的深刻内在矛盾。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给我们的悖论。在悖论中开辟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健康道路,是当代社会科学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②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⑦转引自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本文选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1期。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修订稿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兴衰成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着、越来越突出。对企业文化我常说三句话: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寿、基业常青之道。 1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 一是坚持一个基本点,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实现两个融合,即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这两个融合,也可叫两个融为一体。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设计,不是两个融合,而是两个脱离,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这种“口号化”的倾向,是应当克服的。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三性”,即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具有这“三性”。 四是以“四好”为标志,企业文化要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

五是“五个不能”,即企业文化不能繁琐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虚、不能“双脚离地”而要“落地生根”。 2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位 首先要明确:不能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脱离企业运作的文化概念的演绎;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经济学知识外加文化二字的罗列堆积;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一般社会观念变革的举例。 企业文化的“出生证”、“身份证”是管理文化。现在看只讲管理文化,面太窄,需要加“经营”二字。所以,企业文化的定位,应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 进一步细化,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可以用一个简化了的公式来表达: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用公式表达有局限性,但可以突出说明问题。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当然不止这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是基本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定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这个定义是准确的。 再进一步细化,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都包括哪些内容 价值理念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

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第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GDP已经接近2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这样的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精神文化支出就会越来越超过物质方面的支出。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城市来说,市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眼界的不断开阔、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告别了昔日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乏味的局面,他们急切盼望“文化下乡”,希望有更多的好书、好戏、好电影和科技知识进村到户。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并创造出许多引人注目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光是依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文化产品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这种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经济生活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本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应对现实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都积极主动地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以其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我国虽然在文化产业方面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万亿元以上,尚有大量潜在需求没有得到开发。我们一定要从整个世界大背景的层面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举措,千方百计地将我国的文化产业搞上去。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是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不仅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其独特的智慧不断积淀,并创造出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传统文化中的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加以弘扬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人了解、感知,进而热爱中华文化。只有使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只有借助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才可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第四,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全面协调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到重要作用。在21世纪知识产业将领导产业经济的新浪潮,并成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论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一)

论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一) 论文关键词:理念;管理品牌;系统评价 论文摘要: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所属的长堤油田环境恶劣,“长堤人”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采油三队这支队伍也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堤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企业内部人及经营观念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改革以及价值取向多元等问题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采油三队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以人为本的“长堤文化”,以文化力促进了团队战斗力、生产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保证了长堤油田的长期稳定开采,实现了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单位发展战略,对单位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堤文化的建立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需要全队所有人员、岗位的提炼升华,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观念形态文化是提炼和建立新时期长堤精神和理念、建立思维和行动的精神核心与目标。制度行为文化是长堤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长堤人贯彻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渗透在长堤油田活动的全部过程。物质形态文化反映出一种文化追求,使长堤人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一、观念形态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采油三队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是员工思想上出现了“疲软”现象,有的员工认为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不用再下很大功夫了,出现了自满现象,工作中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在员工队伍中出现了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社会、环境利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与他人的协作、配合思想比较薄弱,生产经营基础管理脆弱,企业素质不高,尽管本队较早地提出了“我靠长地生存,长堤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但它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还不成体系,文化管理并没有完全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采油三队的长远发展。面对企业内部个体和群体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队干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办企业必须紧紧依靠员工,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集员工智慧,谋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采油三队发展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现代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长堤文化管理,确定了五大观念。 (1)新时期长堤精神: 我靠长堤生存:采油三队所辖油田为长堤油田,这里飞沙走石,环境恶劣,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聚集到了这块盐碱滩上,他们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搭土房、盖窝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工人们自豪地称自己为“长堤人”。油田开发是长堤人的事业,汩汩原油是长堤人流动的血液,长堤油田是采油三队的生存根基、力量之源。 长堤靠我发展: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长堤油田在几十年开发之后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长堤人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才能不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实现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理念: 企业兴盛,人才为先。采油三队以“1+1>2”的人和理论指导实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给人才成长提供条件,为价值体现搭建舞台,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凝聚和激励职工,发挥团队优势,为长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勤劳的长堤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团队中释放着自己最大的能量,为长堤发展挖掘不竭的原动力,使“爱我长堤、护我长堤”由憧憬变为现实。

第二节 文化产业与非物质经济

第二节文化产业与非物质经济 一、文化产业是一种非物质经济 非物质经济是一种无需消耗物质资源也不必消费物质产品,而仅仅依靠信息、知识、智慧、技术、设计、品牌、服务、象征符号等精神要素来使资本增值的经济形态,亦被称作“精神经济”。传统的经济形态主要是物质经济,物质经济的主要资源是土地、石油、体力等物质资源;非物质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知识、智慧、技术、创新能力等。物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对土地、矿藏的开发和占有,非物质经济发展的基础则是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掌控。1997年,索罗斯等国际金融大鳄之所以对一些国家的货币进行成功地狙击,掠夺数以亿计的国民财富,并不是靠枪炮和武力,而是靠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智慧,说到底是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在起作用。现代社会,非物质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性消费,物质产品逐步成为精神消费的载体。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生产过剩和市场危机,这时候继续走传统的价格竞争的路子已经不现实,关键在于如何提高产品的精神内涵,提升其文化附加值,引导和满足人们内在的高层次需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的主导性产业找到了用武之地,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中,一直注重先进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但过去的中国文化建设,并未很好地与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接轨。比如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增长中,消耗了世界约七分之一的淡水、六分之一的钢材、五分之一的煤、四分之一的电。如果物质产业、物质财富的增长方式不变,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在资源消耗上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经过50多年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近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10多年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构筑,已构筑了发展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非物质经济的物质基础,达到国民经济收入1000至2000美元的经济转型临界点和发展生产力的科技、经济基础。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走科学发展与和谐崛起的跨越之路已是势所必然。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小康建设的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注重“科学发展观”等非物质经济体系的构筑,注重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科学发展之路,注重城市化、工业化中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生态问题,注重全球化的本土话语生存权与国家化的意识形态体系构筑,注重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在国家核心竞争力构筑与民族精神重构中的作用,注重文化传播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凝聚力与文化影响力的多重效益,注重市场经济体制及产业资本形态的构筑。 二、非物质经济与文化生产力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兴衰成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着、越来越突出。对企业文化我常说三句话: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寿、基业常青之道。 1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怎样建设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 一是坚持一个基本点,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着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实现两个融合,即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相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这两个融合,也可叫两个融为一体。有些企业的企业文化设计,不是两个融合,而是两个脱离,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这种“口号化”的倾向,是应当克服的。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三性”,即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具有这“三性”。 四是以“四好”为标志,企业文化要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 五是“五个不能”,即企业文化不能繁琐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虚、不能“双脚离地”而要“落地生根”。 2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位

首先要明确:不能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脱离企业运作的文化概念的演绎;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经济学知识外加文化二字的罗列堆积;不能把企业文化变成一般社会观念变革的举例。 企业文化的“出生证”、“身份证”是管理文化。现在看只讲管理文化,面太窄,需要加“经营”二字。所以,企业文化的定位,应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 进一步细化,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可以用一个简化了的公式来表达: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用公式表达有局限性,但可以突出说明问题。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当然不止这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是基本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定义:“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这个定义是准确的。 再进一步细化,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都包括哪些内容 价值理念包括:企业愿景、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等。 常常有人问:价值理念多少条目合适现在的企业文化手册,对价值理念条目的开列,有多有少。究竟应当有多少条目原则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以简明扼要为好。 行为规范包括:企业整体行为规范、企业组织行为规范和部门行为规范、员工个体行为规范。 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摘要: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所属的长堤油田环境恶劣, “长堤人”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采油三队这支队伍也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堤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企业内部人及经营观念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改革以及价值取向多元等问题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采油三队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以人为本的“长堤文化”,以文化力促进了团队战斗力、生产力和凝聚力的提升,保证了长堤油田的长期稳定开采,实现了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理念;管理品牌;系统评价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单位发展战略,对单位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堤文化的建立是一项整体系统工程,需要全队所有人员、岗位的提炼升华,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观念形态文化是提炼和建立新时期长堤精神和理念、建立思维和行动的精神核心与目标。制度行为文化是长堤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长堤人贯彻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渗透在长堤油田活动的全部过程。物质形态文化反映出一种文化追求,使长堤人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一、观念形态文化的建立和优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采油三队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主要是员工思想上出现了“疲软”现象,有的员工认为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不用再下很大功夫了,出现了自满现象,工作中的进取精神有所减弱,在员工队伍中出现了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社会、环境利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与他人的协作、配合思想比较薄弱,生产经营基础管理脆弱,企业素质不高,尽管本队较早地提出了“我靠长地生存,长堤靠我发展”的团队精神,但它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还不成体系,文化管理并没有完全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采油三队的长远发展。面对企业内部个体和群体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队干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办企业必须紧紧依靠员工,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集员工智慧,谋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采油三队发展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现代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长堤文化管理,确定了五大观念。 (1)新时期长堤精神: 我靠长堤生存:采油三队所辖油田为长堤油田,这里飞沙走石,环境恶劣,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聚集到了这块盐碱滩上,他们凭着对长堤油田的一腔热血,搭土房、盖窝棚,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起采油三队这个美丽的家园,工人们自豪地称自己为“长堤人”。油田开发是长堤人的事业,汩汩原油是长堤人流动的血液,长堤油田是采油三队的生存根基、力量之源。 长堤靠我发展:长堤油田经历了初期开发、繁荣昌盛、持续发展的风雨历程。长堤油田在几十年开发之后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开采难度日益增大,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长堤人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人才为根本,以效益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才能不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实现采油三队的可持续发展。 (2)人才理念: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对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议中将文化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该如何审时度势,紧抓历史机遇,做强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引领我国新一轮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已是我国当前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十五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一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首次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理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继在国务院将文化艺术列入“三产”的基础上,第一次以中央《建议》的名义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新概念。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性导向,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提出,并将这一任务纳入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这对于处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并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三是党的十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得关系 社会历史,就就是指人类活动进程中所发生得历史事件,人类生活得社会所进行得一切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 人类社会历史得进步就是全面得,包括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那么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历史得进步呢?因素有很多,如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人民群众,英雄人物。但其中最重要得就是社会生产力得发展,生产力得发展决定了历史得发展。生产力代表一个国家得生产能力,也就就是一个国家能创造得财富。所以说生产力得发展可以代表经济得发展。因此经济得发展会推动社会历史得进步。 一、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得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得生产活动就是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她一切活动。 一切历史上得斗争,无论就是在政治、哲学、宗教或其她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得,实际上都就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得表现;而这一些阶级得产生、存在,及她们之间得冲突,都就是由她们得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得。社会得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得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得,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得桎梏。生产关系得进步与生产力就是不可能同步得,所以束缚关系得产生就是必然得,随着经济基础得不断变更,全部庞大得上层建筑也就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所以我们说,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得变革产生得,即社会历史得发展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得发展,就是经济得发展。 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存在着重要得相关性。 谈到经济学研究得交叉领域,人们可能会想到政治、哲学与数学等,从经济学得起源来瞧,这种流行观念就是有道理得。但就是,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同样存在重要得相关性。 回顾西方经济学说得发展史,可以发现凡就是对经济学做出重大贡献得学者,都就是在对前人得思想或经济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得基础上实现其理论创新得。例如萨缪尔森曾这样评价亚当·斯密得《国富论》:“这就是一部具有吸引力得编年史,充满了睿智得见解与生动得历史事实。人们能够读懂,并且确实被广泛阅读。每一个受过教育得人都知道它,而且,不考虑它得影响,就无法理解议会得立法与公众得意见。”西方伟大得经济理论学家在提出其理论时都严重依赖社会历史知识。在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卡尔·马克思、索尔斯坦·凡勃伦、克拉克与威斯利·米切尔等理论家得著作中,对历史得这种依赖显而易见,同时在那些精通数学得经济学家得著作中,包括奥古斯汀·古诺、斯坦利·杰文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欧文·费雪等人,亦就是如此。 历来经济学所研究得就是一种现实得社会活动,它得运行与绩效就是检验经济理论就是否正确得唯一标准,而能够被拿来用作检验实例得,只有已经发生得经济活动,即历史。一种经济学理论如果获得了历史得证明,那么它得说服力大大增加就将就是毫无疑义得。也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新经济史”得研究者——其代表人物就是罗伯特·福格尔与道格拉斯·诺思——通过她们得杰出工作,“证明了经济分析中加入历史因素得需要”。当人们运用现代经济学得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审视时,历史不仅不再遥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它得认知价值。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通过决定政治、文化来决定社会历史,而社会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又存在着重要得相关性,所以,经济得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历史得进步。 有意识地思考与研究自身得历史,就是人类得特点。人离开狭义得动物越远,就越就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得历史。而人类通过对社会历史得关注,长期创造形成了一种产物,

以安全文化构建基业长青(2021年)

以安全文化构建基业长青 (2021年)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27

以安全文化构建基业长青(2021年)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精神支柱。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重要基础。因而,探索与思考企业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培育途径、重要环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课题。 一个企业有了优秀的文化,必然会出现群情振奋、克难制胜、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反之,必然导致士气不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于困境。同样道理,一个企业没有安全文化来支撑,难以构建基业长青的事业。 龙口矿业集团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特级“高产高效”矿井,也是国内第一座实施海域下采煤的矿井。近年来,龙矿集团在

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确立了以创新力激活生产力、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核心的培训工程实施,激发了全矿员工创新创造的活力,提升了精细管理的层次,矿井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确立目标,安全文化才能落地生根 没有企业远景,企业就会迷失方向,成不了一个优秀的、长青的企业,就像没有理想的人,成不了伟人。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通常会使员工创造出更高的绩效。目标会使员工产生压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龙矿集团从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目标,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融合入手,通过全方位的员工培训体系建设,要求每名员工必须回答“三个目标”如何实现。即我的近期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水平,实现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应有什么作为?;远期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应怎么干,为员工指出方向,给员工职业安全生涯自我暗示,并在过程中跟踪培养,帮助纠正其前进中的错误,达到“我既开始,我必完成”、“我既决定,我必贯彻”、“我既

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在不同地区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目前,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文化、广电、出版、旅游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文化市场多头执法。以音像业管理为例,其进口产品的内容审查、发行和市场管理、出版和复制分别由文化、广电、出版三个部门管理。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尚没有分开,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和体制外的文化产业两张皮。国有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更名改制的集团保持事业性质,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管理的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缺位”“越位”“错位”并存。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偏重于传统文化事业型的管理模式,“管”、“办”不分,对纯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市场性文化企业基本都采取直接管的办法,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文化资源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仍然存在。新闻、文化、广电、旅游部门间,中央部门和省市间,管理相互重叠交叉,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矛盾突出,资源难以整合。省市间、地区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经济间文化资源利用与共享,不同程度地受到体制和机制的障碍和影响。许多不是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地方,在享受国家有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文化产业发展优惠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社保政策等方面,与试点城市和地区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劣势地位。市场发育不足,缺乏规范。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2.文化生态环境不够理想,文化产业规划政策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缺失,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尚不统一。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战略支柱产业的定位尚不明确,文化产业在全国的目标定位、产业定向、路径选择、制度安排、支撑体系等重大问题,需要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符合实际的决策。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经营人才,但文化经营人才缺乏,亟需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和企业家人才的培育发展。放开文化领域投资、实行文化准入,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采取类似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在鼓励民间资金投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放活文化生产力等方面,目前都缺乏具体的政策。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变,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需要在政策、制度和机制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我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地区特别是未进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地区,尚未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障碍。国家制定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 3.文化企业规模小,文化精品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文化产业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除少数央企外,还没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企业根本来说是内容创意产业,在目前的文化企业中,在内容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不多,具有研发、创意的企业更少。文化产业门类众多,是以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但也需要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更需要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内容上具有文化创意、创新的企业,以参与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的竞争,展示文化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竞争实力。文化精品是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体现,但现有的文化产品还处于粗放型经营,大多数产品是文化原形的复制,缺乏创意和创新。就公益性文化事业而言,在公益性和保护性第一的前提下,对其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市场化的部分(如文物产品的复制、仿制和创新)缺乏开拓,对其可以同市场结合的部分(如同旅游业结合)缺乏开放性的利用。 4.文化内容资源尚未有效开发利用,在国际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限。在现有体制下,尽管文化产业具有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但其意识形态下的政治属性优先,产业发展的经济属性相对弱化,许多体制上的问题限制了文化产业发展。自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至今,局部、有限的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得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就是经济发展得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与市场革新得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得增长、经济得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得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得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得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就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得全面发展得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得推动、引导与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得瞧法就是对得:“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得经济繁荣得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得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得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得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得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得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就是内在要求,就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必然选择。 党得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得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得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得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与新特点得敏锐反映与准确把握,就是对文化认识上得新概括与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得增长、经济得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得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得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得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就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得全面发展得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得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得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得全面发展中所产生得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与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就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她领域得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得意义。创新就是文化得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就是文化产业得科技含量。文化产业得兴起,把科技、市场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得发展形态。文化产业得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得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得竞争力;三就是高素质得人才。无论就是推动文化创新,还就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得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得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得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得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得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得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得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得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得发展呈现出明显得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就是综合竞争力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得竞争力,不单就是要提高区域经济得增长能力,而且应该就是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得协调一致得发展能力得全面提高,尤其就是文化竞争力得提高。 二,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得发展。

文化生产力: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d3753405.html, 文化生产力: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李黎明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2期 [摘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提升文化生产力,当务之急是摆正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关系、高雅与低俗的关系、创造与荒诞的关系。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辟阔空间,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催生大批文化人才。 [关键词]重大关系;创新体系;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01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7)02—0091—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任务。把握文化生产力的内涵特点,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对于创新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桎梏和体制性障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是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关于文化生产力范畴的定义和内容 马克思曾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了“精神生产力”、“主观生产力”、“个人生产力”、“联合生产力”等与物质生产力既联系又相区别的、反映人的文化力量的生产力的概念。总体来讲,文化生产力就是人类在现实的文化实践中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能力,它以文化人为主体性要素,以文化资源为客体性要素,以科技手段和思维方式为中介性要素。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一种产业化的力量。这种产业化的文化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基础,集中体现为经营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文化企业大量涌现并不断走向集团化经营。文化创造力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为文化生产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谈到文化生产力的概念界定,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文化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也有人认为,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所谓文化生产力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创造各种思想、观念、意识、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并与物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 金元浦 马克斯·韦伯曾把近代思想的发展轨迹概括地总结为“世界的脱魅”,以之来描绘近代数百年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它代表着人类告别神祈时代,走向追求公认智慧的客观知识的长久探索。在社会科学中,它吁求人们不要假借现存权力结构的名义而去改写历史。而近年,普里果金与斯登杰斯则倡导“世界的复魅”。世界的复魅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要求,它并不是在号召把世界重新神秘化,而是意在更进一步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为界限,使人们认识到两者都是通过时间之箭而构筑的宇宙的一部分。因此当代开放的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重要难题,是如何消除19世纪以来出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个假想的自律领域之间的人为分离,是如何打通固有的社会科学的分科界限,寻找更适应当代现实的跨学科研究途径。 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这就是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第三代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及工业大生产为代表的第二代生产力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所谓文化的经济化,就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人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这就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人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如果在20年前,有人说唱歌、跳舞、音乐、体育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有人提出以文化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也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今天,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已堂而皇之地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产业。而且,国际旅游正以迅猛发展的势态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资料显示,仅在过去一年内,新经济已成为美国140万“知识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NP的70%,加拿大GDP的60%。1997年世界超大企业500强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娱乐产业迪斯尼,其产业规模及赢利稳人世界前十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仅一部影片即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敌,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人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至于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来势如虹,在1997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社会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