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工人运动,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制度.

2.苏联模式的定义:由一个少数领导者阶层高居社会之上代替工人阶级去实行对社会的管理社会模式,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

3.知识经济的定义: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教育为本源,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

4.全球化的定义:是人类社会走出彼此隔绝进入相互影响的状态,不同国家和地区紧密连结为一体.

5.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是:

1)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过程”.把生产方式作为考察社会发展的基本范畴,就可以把社会形态的发展视为“自然的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系统,是一个合乎规则的过程,人们就可以用精确的眼光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

2)资本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必须有工人阶级的自觉和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因为首先无产阶级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最有前途的阶级,其次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最后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3)实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建立一个正确领导工人阶级斗争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动者﹑组织者﹑领导者.

4)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掌握政权,掌握政权才能有效地运用国家的力量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改进.同时对社会主义进行建设,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5)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经历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解除人对人的压迫,首先要解除人对人压迫的根源的私有制.其次是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再次人类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

6.马克思,恩科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提出利用社会和平过渡的思想.随着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党在议会中取得席位,马恩提出和平过渡的思想.

第二,关于不发达的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及其修正. 第三,认识到资本主义还有扩展能力,共产主义不宜普遍使用.

187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马恩思想的改变,这次经济危机标志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形式在资本主义范畴内的一次质变,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马恩认识到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扩展能力,为此主张不宜使用“共产主义”这一词汇表示还没有到铲除资本主义的时候.

7.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

1)马恩早期的同时胜利的论点及其改变.马恩早期有多国同时胜利的观点,后来随着情况的变化.恩科斯设想多一国胜利,但没有作为一条规律提出来.

2)帝国主义的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结果是帝国主义战争使落后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统治链条和薄弱环节.

3)帝国主义战争使落后国家的矛盾尖锐化,人民除了革命没有别的出路.

4)落后国家因为资本主义不充分造成资产阶级不能把国家引上资本主义道路.

5)落后国家无产阶级虽然人数少,但革命性强并有农民为同盟军,特别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8.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

第一,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权时掌握一小批革命家手上,特别是实行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指定接班制

第二,经济上集中控制,缺少效率和效益.经济上高度集中的体制,造成企业缺少自主权,没有创新的积极性,不能适合现代经济的需要.

第三,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乏独立与自由.科学和文化及舆论宣传都是对领袖的歌颂,影响科学文化的发展.

第四,培植了一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斯大林废除了干部工资最高限额的规定打幅度提高高级干部的工资,给以特殊待遇.就是这样的特权集团发展为苏联的重要掘墓人.

第五,对外输出革命,大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1)20世纪20年代资助,指挥他国共产党在本国搞革命2)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搞一言堂,打击违抗者3)建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9.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

第一,斯大林模式太不人道,太不民主,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是直接原因.使共产党性质发生改变,放弃了共产党领导实行多党制,否定公有制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第三,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外部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消灭社会主义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当武力达不到目的时,就大量使用和平演变战略

10.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第一,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落后遗产,不仅限于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更艰巨的任务还在于改造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清除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如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官僚等级制,官僚特权制等),不搞个人崇拜,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等等.不清除这些渗透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的封建主义糟粕,社会主义模式就不可能更新和创新.

第二,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现代化大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维护宪法权威途径,民主政治体制,政党活动规则,言论自由范式,依法治国轨迹,保障人权措施,科学技术与学术文化成果等,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急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要经历更长的过渡时期,不能急于过渡到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社会主义.

第四,更不能急于从社会主义过渡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正由于背离了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

11.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的特点:

第一,不是把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是作为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手段来看待.社会主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分散的资本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大规模地开发中国的资源,推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过争论之后,很快就归属于列宁主义体系,列宁主义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主流.因为在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中只有列宁主义依靠明确的行动方针,严密的组织纪律和灵活策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一,强调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意义.但对社会主义的判断过多集中在生产关系上,对生产力关注不够

第二,把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按劳分配形式单一,不允许其他分配形式的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包揽一切,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

第三,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并努力探索和实践具体形式。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不断发动政治运动来解决社会所有问题

第四,强调社会主义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但没有找到时百姓富裕的道路,实际上是共同贫困

13.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明确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通过改革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冲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第五,关于判断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的理论判断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

第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旨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5.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1)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个人所有制不断缩小,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增强

2)在生产管理上股份制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共同决策

3)在分配上资本家已不能单方面决定劳动者的工资,工会组织在其中有着主要的作用

16.上层建筑的变化和资本剥削方式的重大变化:

第一,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降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

第二,上层建筑更加完备和科学,国家的法治化程度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心也逐渐由议会转向政府,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行使权力

第三,政党政治日趋成熟,政党的意识形态差异日趋缩小,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淡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呈多元化的态势。他们在政治主张上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四,资产阶级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都有新的拓展,在原来的自由权,参政权和社会权利中尤其是社会权利大大扩充,添加了劳动权,休息权,知情权,公民倡议权等新的社会权利17.怎样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理论上的困惑是社会主义难以蓬勃发展首要的主观因素。因此,要振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对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困难的重大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以确立振兴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的战略和方针政策

第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是共产党的领导。毫无疑问,共产党自身状况如何也就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三,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各国文明和社会制度具有多样性,各国发展程度和具体国情更是千差万别,因此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可能完全一样。总结历史的教训,各国共产党人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国情的结合,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搞好了,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