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较量,更为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在当前的教育中,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学生的厌学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十分突出, 学生弑母、自杀、报复老师和同学等事件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这不能不促使我们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思考。我要大声疾呼: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全都责无旁贷。

一、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换而言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接受的最早、最根深蒂固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陷入困境,使得孩子未受到家庭的健康教育。谁家没有孩子?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作为父母在亲子情感的基础上如何教子充满理性、充满智慧、充满信心?如何把子女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1、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孩子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家庭成员之间要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总占优势的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孩子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

浅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的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长辈、亲人,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地位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尽其应有的责任,发挥特有的作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呢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比过去频繁,威胁着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发展速度越快,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突出。所以,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心理素质而言,提出了比过去高得多的要求,在全社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成长以及发展尤其重要。父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必需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可分为四个层面,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在这样的立体教育网中,总体的教育目标是统一的,然而,各个层面的教育目的又有所区别: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智商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社会教育主要是对公民德商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自我教育主要是指个人以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行为;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行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身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每一位家长从孩子来到世界之后就一直对他们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当然,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摘要】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对在学生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作品围绕21世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由此可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一代教师工作来说,甚至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教育意义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on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but also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academic works aroun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life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in different age stages, expounds the content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carrying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ay and the method. Therefor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achers' work,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正文】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是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的儿童青少年都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讲解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南厂街小学三年级二班牛阿楠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途径有很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要保持愉快的心境。第三,根据家庭生活内容挖掘可渗透的教育因素。第四,尊重孩子,关爱孩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我们每次谈到心理健康教育总是首先想到其在教学中的渗透,亦或更深层次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教育似乎仅仅局限在学校以内。然而,家庭是孩子来到社会上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我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家庭教育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地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无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指导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家庭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原理,这种个人的健康的心理会带来集体的积极向上,同时又会反作用于个体,使个体生活在更加宽松健康的环境中。 家庭教育要通过家长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不应只是衣食住行的提供者,成绩好坏的评委,或者以暴制暴的后援团,更应成为心理辅导者,帮助孩子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在家庭中的渗透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授予孩子一定的生活常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巧妙结合生活实践,针对孩子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学习成绩、办事能力、表达能力、身体健康等的提升需求所忽略。教育实践中,我遇到过孩子在学校骂人的情况,除了批评教育孩子以外,及时告知了家长,家长

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

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单位:明光市紫阳中学姓名:孙仲辉 国内多种调查提醒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种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中小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中常有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其次是普遍存在不良性格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此外,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有情绪问题的约占10%,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中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 (一)学校教育心理水平不高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并且处于推动发展阶段。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咨询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作为点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人对此感到神秘和陌生。心理测量工具还有待科学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咨询还停留在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浅谈家庭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浅谈家庭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从精神分析与“家庭排列组合”角度 王宇“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叛逆?” “到这个年龄,你是否也感受到父母当年是如此的辛劳?” 太阳照耀着我们,给我们以温暖和阳光,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家庭的角色。我们往往会痴迷于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经常也会反思,这说明了人格的动力性。詹姆斯提出“研究异常是理解正常的最好方法”。那么家庭对我们个体心理健康会起什么作用呢? 不论是在子宫中还是出生后,发展中的个体都是个奇迹,人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家庭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事实上,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会走路,到两岁左右开始学会说话。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行一些社会性游戏。当我们长大成人时,我们都会微笑或哭泣、爱或恨,有时也会思考某一天自己将面临死亡的事实。家庭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W.古德在其经典社会学著作《家庭》中称:在绝大多数部落社会,亲属关系模式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反,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家庭只是整个社会结构的一小部分。不过,家庭在这种社会中仍处于关键地位,特别是将个人与其他社会机构联系起来。例如在家庭内部,儿童就开始社会化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仅仅为了自身的需求;即使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社会中,人们有时过着隐

姓埋名、四处漂移的生活,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与其家庭成员交往;即使那些已经获得很高社会地位的人,他们虽然已是成年人,但对父母的批评仍然会感到很介意。总之,社会是通过家庭来取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反之,家庭也只有在广大社会的支持下才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自19世纪以来,心理学得到迅猛发展。经典的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疗法、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创立的用于家庭治疗的“家庭系统排列”等,无一不阐释了家庭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在这里我们就简单从精神分析与“家庭系统排列”的角度来讨论家庭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组成的类型及各成员相互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结构即人口结构和内在结构两部分。家庭的外部结构又称家庭的人口结构或家庭的类型,可分为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其他类型家庭等。家庭的内在结构包括权力结构、角色、沟通类型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于1949年进一步提出了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如下:核心家庭,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含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此外,还有其他家庭,包括无父母的未婚子女共同居住、跨代或缺代以及由实体婚姻产生的其他多人共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与家 活动设计: 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 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 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 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份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通过短剧表 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 辅导目的: 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辅导前准备: 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 辅导时间:二课时辅导场地:教室辅导步骤: (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 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三)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使学生从了解家人的个性及贡献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

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途径

最重要原因之一。与之相反的,在一些家庭中,长辈对子女过于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总之,要想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建立起合理的期望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小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及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心灵的成长产生着影响。如果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流道德思想不一样,或是家长言行不一致,都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巨大的矛盾,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三)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长本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心理健康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必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我在学校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父母有心理问题而孩子心理健康的只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结果同时显示,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母亲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子女的健康状况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延伸到家庭的措施 家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从文化素质上讲,老师都经过专业的师范培训,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而家长的文化素质就千差万别;从经验来说,长期一线教育实践使老师积累了丰富的对学生工作的经验,

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多是任意的,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所以家长就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弱项。如果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学校和家庭更好地互动,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一)改善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以往主要是家长会、家访、校访等形式,这些方式本来的目的是好的,只是沟通的内容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不一致。家长会本来是老师、家长坐在一起讨论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家长会变了味,变成了“批斗会”。不少学生反映很害怕开家长会,因为一学期的“劣行”会被老师悉数告诉家长,家长会后无疑会有一场“暴风骤雨”。从家长角度来说,除了部分学习优秀学生的家长外,大部分家长也不愿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在会中并没有给出多少建设性的意见,更多是对他们的埋怨,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开家长会对其来说更是一种羞辱。 转变观念是沟通的关键。想要良好地沟通,双方必须认识到家校沟通是为了孩子的良好发展而不是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家长会的内容应该是师长一起来讨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一起提出解决方案。 除了家长的集体聚会,还有其他方式进行沟通,如家访、校访。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比如QQ群、虚拟网号码,方便老师与家长联系。所以,沟通的渠道是很多的,关键在于监护人的态度和教育者的关注点。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的原则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全体性原则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家长的期望过高,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分数排队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些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自残、违法等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发生变化,承受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身边的学生有这样心理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沉重。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

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 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和需要。 当前青少年学生教育要实现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要点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要点 要使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长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br](一)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br]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每个孩子的心理都有家庭的印记。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一个美满的家庭环境。美满家庭的标志是:[br]1、家庭结构完整、团结,有内聚力。[br]2、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标准。[br]3、有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愤。[br]4、家庭成员关系紧密。[br]5、有共同的精神生活,相互尊重各自的爱好,能共同度过闲暇时间。[br]6、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崇尚知识,追求科学。[br]7、经济民主,增添东西都想着对方。[br]8、家务劳动分工合作。[br]9、有了矛盾妥善解决,不留积怨,不互相攻击。[br]10、有了困难能互相帮助,有了忧愁互相分担,能原谅别人的错误,能主动帮助别人解脱烦恼。[br]11、家庭成员互相尊重,讲究文明礼貌,说话和气。[br]12、与邻居和睦相处。[br](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br]信仰上的危机最容易使人心理上崩溃,没有了精神支柱很难承受强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在孩子的个人抱负上要给以具体指导,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怕吃苦受累,能艰苦奋斗。[br](三)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事物[br]孩子知识贫乏,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孩子小,社会经验不足,就会为一件小事心烦。家长要帮助他们增长知识,教他们正确认识事物,辨证地看问题。要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事

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要看到前途,看到光明,从生活中挖掘积极因素,这样孩子就不会被阴暗面遮住双眼,不会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成为生活的强者。[br](四)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br]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家长要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要教育孩子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为一点不满足就大动肝火。要学会对不愉快的事加以冷静的分析,学会用理智抑制不必要的冲动,不感情用事。人能以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是情绪健康的表现。[br](五)教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br]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轻自贱,也不自骄自傲,这样才能正确地为人处世。否则孩子就会片面地认识别人,过高估计自己,遇到事总感觉不顺心,不是嫉妒别人,就是烦恼、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绪所笼罩。[br](六)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br]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孩子的生活多姿多彩,心情愉快,精神上也会有寄托。[br](七)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br]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知道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相容、接近、融洽。亲切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集体的生活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使孩子心情开朗,使人精神振奋。[br](八)培养孩子的幽默感[br]幽默是一种机智,一种风度。幽默有助于以轻松的心情去完成繁重的任务。幽默是现代人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人遇到烦恼往往能自我解嘲。在家中应允许孩子开玩笑,家里人在一起讲讲笑话,开个玩笑,既能调节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国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精神疾病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随着家长的期望过高,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分数排队等等, 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些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自残、违法等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发生变化,承受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身边的学生有这样心理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沉重。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1、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青少年学生教育要实现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2) 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使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 3) 不良的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4) 对独生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孩子的不良个性和脆弱心理; 5)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6)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与偏见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个性遭受压抑,并难以和同龄人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 针对以上所述,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

浅谈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都会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青少 年群体,他们或因父母离异,或因父母一方病故而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亲家庭学生。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通常都会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不遵守纪律,经常与教师、同学作对,把不满发泄在教师、同学身上,有时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这些行为的出现都是单亲青少年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交流,发现单亲家庭的青少年也不乏好学生,但是更多的单亲学生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情绪、性格、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普通家庭的学生相比,普遍存在着不健康现象,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表现和缺陷,具体表现出以下几种: 1.自卑:单亲青少年由于家庭不健全常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且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在受到自认为不公正的待遇时,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2.敏感:因为心灵受过创伤,单亲青少年比其他青少年更敏感、脆弱,防御心理更强,别人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有可能让他们受到伤害。 3.抑郁:表现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害怕或者不愿与人交往,比同年龄的青少年显得忧郁。 4.憎恨:表现为不能正视并怨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似乎他的“不如意”都是因为别人的优越造成的。 5.社会性发展不良:表现为在平时与同学的交往中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对自己表示亲密,而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亲近。 归纳起来说,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表现:一是任性、自私、冷漠,讲狠斗恶;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三是不讲文明礼貌,缺乏上进心;四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导致成绩低下。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成因 1.父母之爱的缺失。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孩子经常见到的是父母的争吵、打骂。遇事互相推诿、扯皮,对孩子放任不管,有时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对他们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压力,整天担惊受怕,既怕这样的“家丑”外扬更不敢把这与人交流,释放压力,因而让自己变得孤僻、忧郁。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意志薄弱,

毕业论文_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其方法和对策

2012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其方法和对策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语文方向) 2012年5月

2012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 Discussion on family education's adverse effects of pupil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its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Department: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Major: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 Grade: 2008 Student’s Name: Zhong huixian Student No.:0840******* Tutor: Zhang zezhi May, 2010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

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钟慧娴日期:2012-5-10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琼州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钟慧娴指导教师签名:张泽智 日期: 2012-5-10 日期: 2012-5-11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 南厂街小学三年级二班牛阿楠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途径有很多: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要保持愉快的心境。第三,根据家庭生活内容挖掘可渗透的教育因素。第四,尊重孩子,关爱孩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定义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我们每次谈到心理健康教育总是首先想到其在教学中的渗透,亦或更深层次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教育似乎仅仅局限在学校以内。然而,家庭是孩子来到社会上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我对学生和家长的了解,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家庭教育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亦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地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无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指导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有利于在家庭中营造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原理,这种个人的健康的心理会带来集体的积极向上,同时又会反作用于个体,使个体生活在更加宽松健康的环境中。 家庭教育要通过家长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不应只是衣食住行的提供者,成绩好坏的评委,或者以暴制暴的后援团,更应成为心理辅导者,帮助孩子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在家庭中的渗透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在授予孩子一定的生活常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巧妙结合生活实践,针对孩子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学习成绩、办事能力、表达能力、身体健康等的提升需求所忽略。教育实践中,我遇到过孩子在学校骂人的情况,除了批评教育孩子以外,及时告知了家长,家长对我的反

浅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措施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且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试想,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生理健康,更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为前提的,而众所周知,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甚者,把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归纳为思想品质问题,从而出现认识误区。实质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或受到刺激、挫折而引起的心理失衡所致。由于我国现在的独生之女不断增多,家长过于溺爱,甚至是娇生惯养。一切以小孩为中心,助长了他们在认识偏颇、固执,情绪易激动、意志薄弱等。而且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曾对 4000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 发现 42.68%的学生感到经常“做事容易恐慌和紧张” , 53.62%的学生感到经常“对面临的事情过分苦恼和烦 闷” ,47.35%的学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而感到无法与人相处和交往” , 52.63%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常感孤立无援” 56.67%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感到无法接受” 。从这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许多学生身上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心理缺陷, 尤其是所谓的高智能学生身上的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等现象,甚至遭挫折、失败就表现失常,或自杀等问题,这种现象已蔓延到了小学。在一些小学里也出过不少类似的例子。以上这些调查数据和例子都足已使我们的教育者忧心忡忡的同时,需好好反思,如果待真正发展到精神分裂以至自杀犯罪时,才矫正与治疗那就为时过晚了。心理学家认为:凡出现心理问题者,多半是“小学有苗头,中学现症状,大学出悲剧。”因此,综上所述的客观现状,都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抓紧大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务必受到重要关注,这对提高素质教育及民族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难怪心理学家提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竟争是心理素质的竟争。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育者应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主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一、 “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了或逃学了。现象之三:老师对考试考槽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着,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现象之四: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

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现象之六: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阴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 这些都是笔者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诊断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上述这些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得上的惩罚,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文提到的罚做2000遍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 总而言之,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