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集团生产的“××矿泉水”荣获“中国国宴饮料”称号。这种矿泉水是一种(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王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lO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下列各项推断合理的是( )

A.水滴到烧红的炭火上时,一瞬间火苗更旺,所以水分子中有氧气

B.压强为lOlkPa时,氧气在- 183℃时可变为淡蓝色液体,而液态氧气中有氧气分子

C.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出氧气,所以高锰酸钾中有氧气

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02,所以二氧化碳中有氧气分子

6.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酸类。丁酸乙酸( C6H120Z)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酸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6: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B.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死亡,所以它有毒性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因此地球称为“水球” D.“白色污染”不是指白色的垃圾 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9.CO和C分别跟Cu0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Cu,则反应中消耗的CO与C的质量比为(假定C0全部用于还原Cu0)( )

A.l:l

B.7:3

C.14:3

D.l:2

10.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已知某岩石(钾长石)的化学式为:KAlSi3O8,则该岩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440C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

(化学式: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了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

C.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D.反应中生成了新原子

12.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物质 A B C 新物质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O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O 2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二、填空题

13.(1)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占空气体积约1/5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煤是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燃料,它燃烧时产生____气体,是造成酸雨的元凶,因此农村常用沼气来替代化石燃料和柴火。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人类未来最清洁的绿色能源是____。

(2)学习化学以后,自己提高了健康、安全意识。如我知道了通过呼吸系统使人体中毒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室内不慎起火造成火灾时,安全自救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填序号);产生耀眼强光的是____(填序号);生成有刺激气味气体的是____(填序号)。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

14.(1)石灰浆可用来抹墙砌砖,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瓶子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物质。鳃释以上两个问题都可用同一化学方程式,它是________。

(2)最近我国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的一种新型炸药C8 N8 016,它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便会发生剧烈爆炸。

①该炸药的一个分子中含_______ 个原子。

②此炸药在爆炸时会分解出两种无毒气体,一种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此炸药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5.黄金稀少,价格昂贵。在青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在沙土层中用水冲洗筛选金子。据此推断,由此法采集的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16.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在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煤中含有少量的硫,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而造成大气污染。小李家冬天取暖用煤2000kg,煤中含硫约1%。试计算小李家整个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约____ kg二氧化硫。

17.请你分析下列实验出现导演现象的原因。

(1)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发生炸裂____。

18.在①干冰②氧化钙③氧气④水⑤碳酸钙⑥高锰酸钾等物质中(填写序号)

(1)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

(2)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国务院发布的《地震灾区饮用水保障应急技术方案》要求灾区分散式饮用水要经过简易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后,方可饮用。

(1)处理灾区分散式饮用水时:①可用的沉淀方法有____;②可起到过滤作用的物质有____; ③可有效消毒的方法有________(各举一例)。

(2)当你被围困在浑浊的湖水边等待救援时,你如何采取具体的沉淀、过滤和消毒操作,为你和群众提供尽可能卫生的饮用水。答:________。

三、实验题

20.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3)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A 装置反应后的液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可以用于____(填字母)。

A .灭火

B .生产饮料

C .光合作用

D .气体肥料

(4)通过D 装置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________。

2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qC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C ,……燃烧产生五氧化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HP0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l 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乙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试管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所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

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

22、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b是。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4)小强想用4.9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克?(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制取该气体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6)C装置中a的作用是便于。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仪器a中逸出,必须使a仪器。

23、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某实验小组用塑料矿泉水瓶和集气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

Ⅰ.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1/3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扁;Ⅱ.取Ⅰ中瓶内液体喷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变红;

Ⅲ.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塑料瓶变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在进一步思考气体变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可能是:

或;

(2)针对实验Ⅱ小花变红的事实,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测: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②水使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

于是设计实验,最后证明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它们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水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

(3)实验操作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4、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是:;(3)2个氧原子:;(4)氧化铝:。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初三化学重要的、要识记的知识点 回答 全部答案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 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阶段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及空气氧气中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氧气+氢气B.硫+氧气——二氧化硫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 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8、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 无关 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 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 ⑤⑥ 11、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上期化学综合练习题 冯志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 1.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2.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 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 转化为O 2 ,而NiFe 2 O 4 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都不变。则NiFe 2O 4 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5.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7.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 为:CH 4 →C(金刚石)+2H 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后,测得物质如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y 是反应物 B .z 、q 是生成物 C .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x 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2 SiO +2C 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 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4.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 B .CuO C .CaO D .Fe 2O 3 5.某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 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 在此 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 .+6 B .+4 C .+2 D .+1

6.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 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 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 7.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G,其中C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气体E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D.红色固体G可由金属Ag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得到 8.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 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 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10.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册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马边第一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元素》精品教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和答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和答案酸碱盐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 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 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 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 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的醋酸 3.(2009,佛山)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 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 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C、精制精盐D、生产尿素 5.(2007,烟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 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 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 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6.(2009,四川)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 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7.(2008,山东)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A B C D X NaOH Ca(OH)2Fe2O3Cu Y NaNO3CaCl2Fe CuO Z Na2SO4CaCO3FeCl2Cu(OH)2 8.(2008,乐山)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 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9.(2010,桂林)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的是()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10.(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 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C.一定含有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 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11.(2009,锦州)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 钠 溶液、氧化铁、锌粒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反应共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X Y Z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气味、熔点、、硬度、、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酸性、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变色、放出、生成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变化,燃烧是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通式:A+B=AB 例: (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 例: (3)置换反应:(换)通式:AB+C=CB+A 例: 注意:CO+CuO 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4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CO3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含义: ①表示一种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如:2O:表示O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O :表示O2-:表示氧离子, 表示 3、常见的离子: 阳离子:K+ 、Ca2+、Na+ 、Mg2+、Zn2+、Al3+、Fe3+(铁离子) 、 Fe2+(亚铁离子)、Ag+、H+、NH 4 (铵根离子)等。 阴离子:Cl-、O2-、S2-、SO42-、NO3-、CO32-、OH- 等。 对于常见的原子团,其化合价你应该记住,特别是以下六个原子团: 二、化学式1.化学式意义: (1)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2)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2.化学式书写要求: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1)单质的书写相信你们都非常熟悉 (2)化合物书写四步曲:①:排序:一般在前,在后②:标价:在元素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③:交叉:交叉写出个数(最简比)④: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三.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规律)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到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化学反应前后三个不变:①原子不变;②原子不变;③原子不变。(补充: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但种类改变。) 3.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反应),与物理变化和体积变化没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2)量的方面:①表示各物质之 间的关系;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分子)个数关系。 3、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 (1)生成水;(2)每两个和一个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3)每份质量的氢气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