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三章     食管癌

第三章食管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卜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7~110.6/10万。本病的流行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地区性分布,如在我国北方发病率可达130/10万,而美国仅为5/10万;而且在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发与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相差数十倍到二、三百倍;②男性高于女性,其比例为1.3~3:1;

③中老年易患,我国80%的患者发病在50岁以后,高发地区人群发病和死亡比低发地区提前10年。

【病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1.亚硝胺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其前体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胺等,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其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国内已成功用甲苄亚硝胺诱发大鼠的食管癌,并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人食管鳞状上皮癌。

2.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致癌物质。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增加二级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与亚硝胺协同致癌。

(二)饮食刺激与食管慢性刺激

一般认为食物粗糙、进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疾病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可能是由于食管内容物滞留而致慢性刺激所致。

(三)营养因素

饮食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调查还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些现象说明遗传与食管癌有一定的关系。

(五)癌基因

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引起食管癌的发生,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认为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变化所致,研究已证实的有R b、P53等抑癌基凶失活,以及环境等多因素使原癌基因H—ras、C-myc和hsl-1等激活有关。

(六)人乳头状病毒

一些研究发现食管上皮增生与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食管上皮增生则与食管癌有一定关系。但两者确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病理】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以中段居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部分胃贲门癌延伸

至食管下段,常与食管下段癌在临床上不易区别,故又称食管贲门癌。

(一)临床病理分期

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制定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如表4-3—1。

(二)病理形态分型

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一般根据内镜或手术切除标本所见,可分为隐伏型(充血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其中以斑块型为最多见,癌细胞分化较好,糜烂型次之,癌细胞分化较差。隐伏型是食管癌最早期的表现,多为原位癌。乳头型病变较晚,但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好。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5型,即: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和未定型。①髓质型呈坡状隆起,侵及食管壁各层及周围组织,切面灰白色如脑髓,本型多见,恶性程度最高;②蕈伞型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向食管腔内突起,边缘外翻如蕈伞状,表面常有溃疡,属高分化癌,预后较好;

③溃疡型表面常有较深的溃疡,边缘稍隆起,出血和转移较早,而发生梗阻较晚;④缩窄型呈环形生长,质硬,涉及食管全周,食管黏膜呈向心性收缩,出现梗阻较早,而出血和转移发生较晚,本型较少见;⑤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归入上述各型者,称未定型。

(三)组织学分类

我国约占90%为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来自Barrett食管或食管异位胃黏膜的柱状上皮。另有少数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

(四)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①直接扩散:早中期食管癌主要为壁内扩散;因食管无浆膜层,容易直接侵犯其邻近器官;②淋巴转移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方式;③晚期血行转移至肝、肺、骨、肾、肾上腺、脑等处。

【临床表现】

(一)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食管癌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进食通过缓慢并有滞留的感觉或轻度哽噎感。早期症状时轻时重,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甚至可无症状。

(二)食管癌的中晚期症状

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

2.食物反流因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潴留,可发生食物反流,反流物含黏液,混杂宿食,可呈血性或可见坏死脱落组织块。

3.咽下疼痛系由癌糜烂、溃疡、外侵或近段伴有食管炎所致,进食时尤以进热食或酸性食物后更明显,疼痛可涉及颈、肩胛、前胸和后背等处。

4.其他症状长期摄食不足导致明显的慢性脱水、营养不良、消瘦与恶病质。有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因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其他表现,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当肿瘤侵及相邻器官并发生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瘘、纵隔脓肿、肺炎、肺脓肿及主动脉穿破大出血,导致死亡。

(三)体征

早期体征可缺如。晚期则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失水或恶病质等体征。当癌转移时,可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浅表淋巴结,或肿大而有结节的肝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食管黏膜脱落细胞检查

主要用于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普查。吞人双腔塑料管线套网气囊细胞采集器,充气后缓缓拉出气囊。取套网擦取物涂片做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达90%以上,常能发现一些早期病例。

(二)内镜检查与活组织检查

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病灶的形态,并可在直视下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法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用甲苯胺蓝染色,食管黏膜不着色,但癌组织可染成蓝色;用Lugol 碘液,正常鳞状细胞因含糖原而着棕褐色,病变黏膜则不着色。

(三)食管X线检查

早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的征象有:①黏膜皱襞增粗,迂曲及中断;②食管边缘毛刺状;③小充盈缺损与小龛影;④局限性管壁僵硬或有钡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

(四)食管CI'扫描检查

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如食管壁厚度>5mm,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有助于制定外科手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CT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

(五)超声内镜

能准确判断食管癌的壁内浸润深度、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以及明确肿瘤对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对肿瘤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诊断与鉴别诊断】

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凡年龄在50岁以上(高发区在40

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骨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做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一般无困难。

(一)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是由于食管神经肌间神经丛等病变,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病程较长,多无进行性消瘦。X线吞钡检查见贲门梗阻呈漏斗或鸟嘴状,边缘光滑,食管下段明显扩张,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口服、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5~10mg 可使贲门弛缓,钡剂随即通过。

(二)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病症。表现为烧心、吞咽性疼痛或吞咽困难。内镜检查可有黏膜炎症,糜烂或溃疡,但无肿瘤证据。

(三)食管良性狭窄

一般由腐蚀性或反流性食管炎所致,也可因长期留置胃管、食管手术或食管胃手术引起。X线吞钡可见食管狭窄、黏膜消失、管壁僵硬,狭窄与正常食管段过渡、边缘整齐、无钡影残缺征。内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四)其他

尚需与食管平滑肌瘤、食管裂孔疝、食管静脉曲张、纵隔肿瘤、食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左心房明显增大、主动脉瘤外压食管造成狭窄而产生的吞咽困难相鉴别。癔球症患者多为女性,时有咽部球样异物感,进食时消失,常有精神因素诱发,无器质性食管病变。

【治疗】

本病的根治关键在于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镜下治疗和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我国食管外科手术切除率已达80%~90%,术后5年存活率已达30%以上,而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

(二)放射治疗

主要适用于手术难度大的上段食管癌和不能切除的中、下段食管癌。上段食管癌放疗效果不亚于手术,故放疗作为首选。60钴治疗的适宜剂量为30~40Gy(3000~4000rad)。手术前放疗可使癌块缩小,提高切除率和存活率。

(三)化疗

一般用于食管癌切除术后,选用药物参阅本篇第六章。单独用化疗效果很差。为提高疗效,以顺铂配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酰胺)或丝裂霉素等二联或四联等组合,相继用于临床。联合化疗比单药疗效有所提高,但总的化疗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

(四)综合治疗

通常是放疗加化疗,两者可同时进行也可序贯应用,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期。化疗可加强放疗的作用,但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五)内镜介入治疗

1.早期食管癌对于高龄或因其他疾病不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内镜治疗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病灶<2cm,无淋巴转移的黏膜内癌;②内镜下消融术:Nd:YAG激光、微波等亦有一定疗效,缺点是治疗后不能得到标本用于病理检查。

2.进展期食管癌①单纯扩张:方法简单,但作用时间短且需反复扩张;对病变范围广泛者常无法应用;②食管内支架置放术:是在内镜直视下放置合金或塑胶的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一种姑息疗法,可达到较长时间缓解梗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但上端食管癌与食管胃连接部肿瘤不易放置;③

内镜下实施癌肿消融术等。

【预后】

早期食管癌及时根治预后良好,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90%。症状出现后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一般在一年内死亡。食管癌位于食管上段、病变长度超过5cm、已侵犯食管肌层、癌细胞分化程度差及已有转移者,预后不良。

【预防】

我国不少地区特别在食管癌高发区建立了防治基地,进行了肿瘤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包括改良饮水、防霉去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发病学预防(二级预防或称化学预防)是对食管癌高发地区进行普查,对高危人群进行化学药物干预治疗。

(钱家鸣)

(完整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习题集带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 各型试题 一、填空 1.急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___。
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 ___。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3.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萎缩性胃炎
胃镜观察的特点是 ___,___。肥厚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 。 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粘膜水肿,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炎症重者粘膜脆弱易出血靡烂,粘膜红 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下血管网透见,粘膜混浊肿胀皱襞粗大
4.胃底与胃体粘膜的腺体主要有三种细胞组成:(1)分泌碱性粘液是___ ;(2)分泌胃 蛋白酶原的是 ___ ;(3)分泌盐酸的是___ 。 ①粘液细胞,②主细胞,③壁细胞
5.造成胃液分泌与胃粘膜屏障失衡的有关因素为___ ;___ ;___;___ 。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粘液屏障受损,幽门排空延迟及其它慢性疾病
6.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不同,胃溃疡发病与___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 的发病与___有关。 胃粘膜屏障被损害,胃酸分泌增加
7.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一般胃溃疡的疼痛为___,有 ___的节 律特点。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为 ___,有___节律特点。 饱餐后疼痛,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特点,饥饿性疼痛,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节律特点
8.消化性溃疡胃液分析时,胃溃疡在___,而十二指肠溃疡多有___。 胃溃疡胃酸正常或偏低,十二指肠溃疡多有胃酸分泌增高
9.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表示溃疡___,阴性则提示为___。持续阳性 提示___ 。 在活动期,为愈合过程,癌变
10.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为___,___,___,___。 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11.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病理演变分为___,___,___;各期的特点为___,___,___。 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溃疡有炎症浸润,溃疡变浅变小,溃疡灶肉芽形成 12.消化性溃疡钡餐 X 线检查表现为直接征象者为___,可以证明溃疡的存在,间接征 象有___等,常提示有溃疡但不能诊断。 龛影,变形,粘膜集中及功能异常 1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 ___ ;___;___;___。 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14.溃疡穿孔的主要体征有___。 面色苍白,烦燥,冷汗,脉速,腹式呼吸消失,腹肌强直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 消失等。 15.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___;___;___;___等。 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___。 呕血,便血,周围循环障碍。 17.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为棕褐色,系红细胞血红蛋白经___所致。 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18.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可分为因痉挛,水肿所引起的___ ,和由于溃疡愈合 瘢痕收缩所致的___。 功能性梗阻,器质性梗阻 19.消化性溃疡须鉴别诊断的疾病有___,___,___,___。 胃癌,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囊炎与胆结石 20.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__。 吐出隔餐或隔宿食物 21.大便潜血阳性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黑便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大便呈黑色是___。 5ml,50~75ml,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2.___是能够发生癌变的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23.消化性溃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 24.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___。 胃癌 25.胃癌有一定好发部位,最多见于___,依次为___,___,___,___等处。 胃窦,胃小弯,贲门,胃体,胃底 26.胃癌的转移方式有 ___ ,___ , ___,___。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27.胃癌按照病理形态可分为___,___,___;组织学分型为___,___,___,___4 种类型。 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腺癌,粘膜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 28.最早发生及最常见的胃癌转移方式为___,具有临床意义的是___,___等处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转移,左锁骨上,脐周

内科消化系统精彩试卷试题整理.doc

实用标准 消化系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囊结石 1.哪项不能作为食管癌的早期征象 C. 静脉胆道造影时,胆管显影,胆囊不显影 D. 胆A. 粘膜皱壁增粗、迂曲、中断 B. 局限浅在的充囊不显影 盈缺损 C. 管壁局限性僵硬 4. 胃癌的 X 线造影所见包括 D. 狭窄段上方食管扩张 A. 充盈缺损 B. 不整齐的巨大溃疡 C. 胃粘膜皱2.下列哪种 x 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襞中断融合 D. 胃壁僵硬呈线,边缘不整齐 癌的鉴别要点 5. 腹部 X 线检查时,下列那些疾病于右膈下见到气A.充盈缺损 B .管腔边缘凹凸不平体影 C.钡剂通过缓慢 D .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A. 肾癌 B. 肝硬化 C. 内脏转位症 D. 消化道溃3.下列 x 线征象哪个不是良性胃溃疡的表现疡穿孔 A.腔内龛影 B .腔外龛影 6. 在正常腹平片上见不到的软组织影是 C.汉普森线( Hampson线) D .胃小弯缩短 A. 肝脏 B. 胰腺 C. 肾上腺 D. 腰大肌线 4.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7. 食道癌 X 线造影的表现为 A.球部 B .球后部 C.降段 D .乳头区 A. 粘膜破坏 B. 管壁僵硬 C. 充盈缺损 D. 造影5.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x 线征象是剂通过受限 A.畸形 B .龛影加畸形 C .球部激惹征 D .龛8. 肝血管瘤的诊断标准为 影 A. 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 B. 强化区域进行 6. 关于结肠癌,下列描述那项是错误的性向病灶中央扩散 A. 好发于降结肠 B. 绝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 C.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 C. 增生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 D. 混合型多是晚 D. 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等密度充填时间大于 3 分期表现钟 7. 早期胃癌是指癌肿尚未侵及9. 肝癌的特征性 CT 表现为 A. 粘膜层 B. 肌层 C. 粘膜下层 D. 浆膜层 A. 边缘不清,灶内有气体,或增强出现坏死 8. 直肠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B. 病灶边缘明显高低不平,强化持续时间很短 A.MRI B.CT C. 钡餐检查 D. 钡灌肠造影 C. 门脉瘤栓 D. 灶周无水肿带、边 9. 肠梗阻 X 线诊断主要依据是缘强化出现“牛眼”征 A. 肠管扩张 B. 肠壁钙化 C. 肠腔气液平面 D. 10. 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为 间位结肠 A. 胆囊增大 B. 胆囊缩小 C. 胆囊壁增厚,可钙 10. 某患者腹痛、腹胀、呕吐,未见排气现象,既化 D. 均合并结石 往有腹部手术史,应首选检查方法是一、单项选择题 A. 钡餐检查 B.B 超 C. 立位腹部透视 D. 钡灌肠 1.D 2.D 3.B 4.A 5.D 6.A 7.B 8.D 9.C 二、多项选择题10.C 1.关于结肠癌的 x 线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二、多选选择题 1.ABCD 2.ABC 3.AC 4.ABCD 5.CD 6.BC A. 腔内充盈缺损 B. 腔内不规则龛影 C. 肠腔狭7.ABCD 8.ABCD 9.BC 10.BC 窄,局限于一侧或呈环形 D. 龛影周围宽狭不一的 环堤 2.单纯性小肠梗阻的x 线征象表现为 A. 短小液平面 B. 较长液平面 C. 连贯、规则,紧 靠扩张的肠曲 D. 空、回肠换位 3.慢性胆囊炎可见 A. 胆囊显影淡,且延迟,脂肪餐后收缩差 B.胆

内科学消化系统第七版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属常见病。在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排名中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近年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近年来可能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方法的普及而致复发率降低等原因,就诊人数有所减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一直相当普遍。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硬化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而近年在我国亦渐见增多。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以往在我国并未引起重视的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胃肠病,近年来已引起我国消化病学界的高度重视。炎症性肠病以往属西方国家常见病,在我国少见,而近年来在我国报道不断增加。近年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常见慢性肝病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尽管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病史、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依然十分重要,在全面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影像学及有关特殊检查,以求既能尽快作出正确的诊断,又能减少各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并节省医疗资源。 (一)病史与症状 病史采集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少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乃至作出临床诊断;也有不少疾病虽有明显症状却不伴有明显体征。病史采集要掌握消化系统疾病问诊的要领,务求细致,因为不少症状发生在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中,但同一症状在不同疾病往往有其不同的特点,腹痛便是典型的例子。因此针对主要症状,要尽可能了解其诱因、起病情况、发病经过(急性还是慢性、间歇还是持续等)、用药的反应等,要详细了解其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加剧和缓解的规律,以及所伴随的其他症状等。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经济状况、精神状态、饮食及生活习惯、烟酒嗜好、接触史以及家族史等对诊断亦有相当意义。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很多,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感、食欲不振、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等。各种症状的临床意义可参阅《诊断学》有关章节。不同消化系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 (二)体格检查 既要重视腹部检查,又要注意全身系统检查。如:观察面部表情可提示腹痛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口腔溃疡及关节炎可能与炎症性肠病有关;皮肤黏膜的表现如色素沉着、黄疽、淤点、淤斑、蜘蛛痣、肝掌等是诊断肝病的重要线索,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见于胃肠道癌转移。重点进行腹部检查,要全面、细致。视诊常能提供重要线索,如腹部膨隆提示腹水或肠胀气,腹壁静脉曲张提示门脉高压(但要查血流方向以与下腔静脉阻塞鉴别),胃肠型和蠕动波提示肠梗阻等。腹部触诊十分重要,医师要训练规范的手法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高检查的技术及积累经验。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对腹痛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腹腔脏器的触诊可能发现脏器的相关疾病;触到腹部包块时应详细检查其位置、大小、形状、表面情况、硬度、活动情况、触痛及搏动感等。叩诊发现移动性浊音提示已有中等量的腹水。听诊时注意肠鸣音的特点对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诊断有帮助;腹部的血管杂音有时会有特殊的诊断价值。需强调肛门直肠指检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尤其对便血、腹泻、便秘、下腹痛的患者更是必要,这能发现大多数的直肠肿瘤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盆腔转移。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化验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可反映有无脾功能亢进、有无恶性贫血等。粪便常规检查是胃肠道疾病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粪便的肉眼观、隐血试验、显微镜下检查可为诊断提供重要资料,对肠道感染、某些寄生虫病有确诊价值,必要时可作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隐血试验阳性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证据。血沉可作为炎症性肠病、肠或腹膜结核的活动性指标。包括血清酶学测定在内的肝功能试验可从某一侧面反映肝损害的情况。血、尿胆红素检查可初步鉴别黄疸的性质。血、尿淀粉酶测定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可确定肝炎类型。甲胎蛋白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而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对结肠癌和胰腺癌具有辅助诊断和估计疗效的价值。某些血清自身抗体测定对恶性贫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消化道激素如胃泌素测定对某些胃肠内分泌细胞肿瘤引起的消化系疾病有诊断价值。腹水常规检查可大致判断出腹水系渗出性或漏出性,结合生化、细胞学及细菌培养对鉴别肝硬化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腹腔恶性肿瘤很有价值。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可采用血清学、胃黏膜活检标本作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培养、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观察,以及↑(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等。 2.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20世纪消化病学革命性的进展,现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应用内镜可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还可将之摄影、录像留存以备分析。根据不同部位检查的需要分为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胰管镜等。其中,以胃镜和结肠镜最为常用,可检出大部分的常见胃肠道疾病。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时镜下喷洒染色剂,即染色内镜,可判别轻微的病变,提高早期癌的诊断,如结合放大内镜,早期癌的诊断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应用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可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胆系、胰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并可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经内镜导入超声探头,即超声内镜检查,可了解黏膜下病变的深度、性质、大小及周围情况,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样活检。新近发明了胶囊内镜,受检者吞服胶囊大小的内镜后,内镜在胃肠道进行拍摄并将图像通过无线电发送到体外接收器进行图像分析,该检查对以往不易发现的小肠病变诊断有特殊价值,如小肠出血、早期克罗恩病(Crohn病)等。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大大改进了小肠镜插入深度,逐渐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B型实时超声普遍用于腹腔内实体脏器检查,因为无创性且检查费用较低,在我国被用作首选的初筛检查。B超可显示肝、脾、胆囊、胰腺等,从而发现这些脏器的肿瘤、囊肿、脓肿、结石等病变,并可了解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对腹腔内实质性肿块的定位、大小、性质等的判断也有一定价值。B超对靠近腹壁的结构观察较理想,如胆囊结石诊断的敏感度可达90%以上,观察胆总管有无扩张可初步作出肝内、外梗阻的判断。但B超信号易受腹壁脂肪及胃肠气体影响,因此对肥胖者、胃肠胀气明显者检查准确性受影响,尤其对腹膜后结构如胰腺影响最大。此外,B超还能监视或引导各种经皮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有助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X线检查:普通X线检查依然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常用手段。腹部平片可判断腹腔内有无游离气体,钙化的结石或组织以及肠曲内气体和液体的情况。通过胃肠钡剂造影、小肠钡灌造影、钡剂灌肠造影等X线检查,可观察全胃肠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能更清楚地显示黏膜表面的细小结构,从而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通过这些检查可发现胃肠道的溃疡、肿瘤、炎症、静脉曲张、结构畸形以及运动异常等,对于膈疝和胃黏膜脱垂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口服及静脉注射X线胆系造影剂可显示胆系结石和肿瘤、胆囊浓缩和排空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胆道病变,但黄疽明显者显影不佳,因此应用受到限制。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在肝外梗阻性黄疸时可鉴别胆管的梗阻部位和病因,尤其适用于黄疸较深者。近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水平,如门静脉、下腔静脉造影有助于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肝和胰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肿瘤范围,并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此外,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3)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和磁共振显像(MRI):该类检查因其敏感度和分辨力高,可反映轻微的密度改变,对病灶的定位和定性效果较佳,因此在消化系病的诊断上越来越重要。CT对腹腔内病变,尤其是肝、胰等实质脏器及胆系的病变如肿瘤、囊肿、脓肿、结石等有重要诊断价值;对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等也有较高诊断价值。对于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性病变,CT能发现其壁内病变与腔外病变并明确有无转移病灶,对肿瘤分期也有一定价值。MRI因所显示的图像反映组织的结构而不仅是密度的差异,因此对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尤佳。近年,应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可获得类似内镜在管腔脏器观察到的三维和动态图像,称为仿真内镜;MRI图像后处理可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用于胆、胰管病变的诊断;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可显示门静脉及腹腔内动脉。上述CT或MRI图像后处理技术为非创伤性检查,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其中MRCP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临床上可代替侵入性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于胰胆管病变的诊断。 (4)放射性核素检查:↑(99m)Tc-PMT肝肿瘤阳性显像可协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静脉注射↑(99m)Tc标记红细胞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特殊价值。放射核素检查还可用于研究胃肠运动如胃排空、肠转运时间等。 (5)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PET反映生理功能而非解剖结构,根据示踪剂的摄取水平能将生理过程形象化和数量化,近年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可与CT和MRI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 (1)活组织检查:取活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对诊断有疑问者尤应尽可能做活检。消化系统的活组织检查主要是内镜窥视下直接取材,如胃镜或结肠镜下对食管、胃、结直肠黏膜病变组织,或腹腔镜下对病灶取材。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取材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对肝、胰或腹腔肿块的穿刺。也可较盲目地穿刺取材,如采用1秒钟穿刺吸取法作肝穿刺活检,经口导入活检囊盲目钳取小肠黏膜等。手术标本的组织学检查也属此范畴。 (2)脱落细胞检查:在内镜直视下冲洗或擦刷胃肠道、胆道和胰管,检查所收集的脱落细胞,有利于发现该处的癌瘤。收集腹水找癌细胞也属此范畴。 5.脏器功能试验如胃液分泌功能检查、小肠吸收功能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肝脏储备功能检查等分别用于有关疾病的辅助诊断。 6.胃肠动力学检查对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有相当价值。目前临床上常做的有包括食管、胃、胆道、直肠等处的压力测定、食管24小时pH监测、胃排空时间及胃肠经过时间测定等。 7.剖腹探查对疑似重症器质性疾病而各项检查又不能肯定诊断者可考虑剖腹探查。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肝、胆、胰、腹膜等器官组织,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有很大不同,治疗亦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一般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或介入治疗三大方面,下面就一些临床共性的问题作简要的提示。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营养消化系统是食物摄取、转运、消化、吸收及代谢的重要场所,消化系统病变影响上述生理功能,而不当的饮食又会加重疾病过程,因此饮食和营养在治疗中占相当重要地位。应视疾病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限制饮食甚至禁食,有梗阻病变的还要给予胃肠减压。由疾病引起的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消化吸收不良,再加上饮食限制,会导致营养障碍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此支持疗法相当重要,注意给予高营养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补液及补充营养物质,甚至全胃肠外

内科学消化系统章节总结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学改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Barrett食管。 病因: 1、抗反流功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降低<6mmHg ;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胃食管交界处结构改变。 2、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裂孔疝因LES在横膈上,膈肌松弛时发生反流。 3、食管粘膜防御作用减弱 4、食管感觉异常 5、胃排空延迟,胃内容增多了 6、其他,如妊娠 临床表现:1、反流:如反酸,暧气。 2、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 3、食管外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 4、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癌变。 Barrett食管: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有恶变倾向(腺癌)。 洛杉矶分级:0级:为正常粘膜;A级:粘膜破坏〈5mm ;B级:有融合,粘膜破坏〉5mm ;C 级:粘膜破坏<75% ;D级:粘膜破坏>75% 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一线方法,还可24h食管PH检测,食管测压LES<6mmHg等; 鉴别诊断:烧心——功能性烧心或非酸反流 胸痛——冠心病 吞咽困难一一食管癌等 内镜下食管下段炎症克罗恩病、结核等症状不典型一一排除原发性咽喉或肺部疾病 治疗原则: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抑酸PPI,抗酸,保 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内镜下;胃底折叠术)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胃交界近端的上皮类的恶性肿瘤,以鳞状、腺癌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食管癌分四型:①隐伏型;②糜烂型;③斑块型;④乳头型。 中晚期食管癌:分为髓质型、草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转移:主要是淋巴转移; 直接扩散邻近器官组织; 壁内扩散; 血行转移至肺、肝、肾、骨、肾上腺、脑、脊柱。临床表现:早期胸骨后不适,进食吞咽停滞感; 中晚期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反流、疼痛、出血、其他如心包炎等。 胃炎(gastritis)是指任何病因引起胃粘膜炎症,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而仅有上皮损伤和 细胞再生则一般称为胃病。上皮损伤一一粘膜炎症一一上皮细胞再生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常急性发病,有明显上腹部症状。 分类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外急性胃炎。病因是1、急

内科循环与消化系统综合试卷及答案

内科循环与消化系统综合试卷 单位:姓名: 科室:得分: 一、单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在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原发性肝Ca B、肠道感染 C、乙肝 D、药物毒性作用 E、酒精 2、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表现是 ( )。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咯粉红色泡沫痰 C、发绀 D、端坐呼吸 E、咳嗽、气喘、有哮鸣音 3、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宜少量多餐,主要是为了( )。 A、中和胃酸 B、减轻疼痛 C、减轻腹胀 D、使胃酸分泌有规律 E、防止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刺激胃酸分泌 . 4、确诊慢性胃炎主要依靠: C P70 A、胃液分析 B、X线钡餐检查 C、纤维胃镜检查 D、粪隐血试验 E、血清胃泌素测定 5、患者男性64岁,吸烟史20年,高血压病史50年,血压140-150/90-95mm Ηg。请判断其危险性分度为C A、低度危险性 B、中度危险性 C、高度危险性 D、极高度危险性 E、介于低中度之间 6、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和最突出的症状是B A、休克 B、胸痛 C、心律失常 D、恶心、呕吐 E、电解质失调 7、冠心病的饮食要求是 D A、高热量、高蛋白、低盐 B、高热量、低蛋白、低盐 C、低热量、高蛋白、低盐 D、低热量、低脂、低盐、低胆固醇 E、高热量、低脂、低盐、低胆固醇 8-10题: 王先生,50岁,呕血4次,量约1200m1,黑便2次,量约600g,伴头晕、心悸,入院查体:BP 90/60mmHg,心率130次/分,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 8、此患者初步诊断是 D A、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胃溃疡

D、食道静脉曲张破裂 E、胃癌 9、此时应给予患者最重要的措施是 E A、补液 B、吸氧 C、清除血块 D、用止血药 E、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 10、腹水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C A、半卧位 B、高蛋白质饮食 C、每日食盐量<5g D、记录24小时尿量 E、预防压疮发生 11-14题: 钱女士,52岁。因心悸、头晕2个月,下肢水肿1周入院。护士夜间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突然坐起,张口呼吸、冷汗、烦躁不安、唇绀、咳嗽、气喘、咳大量白色泡沫痰。血压156/98mmHg,两肺满布哮鸣音和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脉搏触诊为交替脉。 11、最可能的病情是 A A、急性左心衰竭 B、急性右心衰竭 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D、支气管哮喘发作 E、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2、正确的吸氧方式应是C A、持续低流量蒸馏水湿化吸氧 B、间断低流量蒸馏水湿化吸氧 C、间断高流量50%乙醇湿化吸氧 D、持续高流量50%乙醇湿化吸氧 E、持续高流量雾化吸入吸氧 13、目前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E A、心输出量减少 B、气体交换受损 C、恐惧 D、潜在并发症:休克 E、有受伤的危险 14、经抢救治疗1周后钱女士病情迅速好转,呼吸平稳,血压正常,两肺仅闻及少量湿啰音,下肢无浮肿,但仍有乏力、心悸感。病人很担心,多次问护士:“我的病会好吗?我会死吗?我究竟是什么病?”此时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D A、知识缺乏 B、活动无耐力 C、舒适的改变:心悸 D、恐惧 E、功能障碍性悲哀 15、施女士,5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紧急入院抢救,欠妥的护理措施是 A P72 A、头低足高卧位 B、暂禁食 C、建立静脉通路 D、配血 E、氧气吸入 16-19题: 男性患者刘志俊,56岁。冠心病病史15年。因活动后心悸、气促4小时急诊入院。血压正常,双肺未闻及湿性罗音,肝脾未扪及。

内科学考试消化系统总结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 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 1、门静脉压力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3、有效血容量不足 4、其他因素 【治疗】 1、控制钠盐和水的摄入; 2、应用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 注意:联合用药、交替使用、间歇使用、循序渐进 3. 补充白蛋白 4. 放腹水+补充白蛋白 5. 腹水直接回输或浓缩回输 6. 腹水经颈静脉回输 7.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 消化性溃疡 【概念】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损害因素: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2、非甾体类抗炎药3、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终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胃蛋白酶是pH依赖的,pH>4失去活性 4、其他因素:(1)吸烟:增加酸、影响协调运动、粘膜损害(2)遗传:Hp“家庭聚集”;O型血利于Hp定植(3)急性应激:神经内分泌途径(4)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DU排空增快;GU排空延迟。 二、保护因素1、上皮前的粘液及碳酸氢盐(HCO3-)2、上皮细胞3、上皮后4、其他: 内生PGE, EGF。 【病理:】 1、好发部位: 胃:胃角、胃窦小弯幽门腺区(胃窦)与泌酸腺区(胃体)交界处幽门腺;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多于后壁。 2、形态椭圆型;线形、边缘整齐、充血水肿;净黄、白苔 (1、单个多发,大小不等,深浅不一;2单一部位或多部位;3、形态变化与分期有关;4、镜下典型表现为四层改变)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上腹痛:1、慢性:几年、十几年。2、周期性:发作、缓解交替3、节律性:胃:餐后半小时肠:餐前、夜间。部位:剑下偏左、右。性质:隐痛、烧灼、饥饿感。 其他症状:1、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2、腹胀、恶心呕吐、黑便3、失眠、多汗、便秘。 特殊类型:1、复合溃疡2、幽门管溃疡 3、球后溃疡4、巨大溃疡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6、无症状性溃疡。 【诊断】 胃镜检查为首选确诊方法,钡餐(龛影、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畸形、胃大弯痉挛性切迹)HP检测,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治疗原则】:(重点) 目的: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 A、药物治疗: 1、中和胃酸治疗。 2、抑制胃酸分泌: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H2受体:质子泵抑制剂;胃泌素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前列腺素;合剂。 3、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铋剂;生胃酮;新的粘膜保护剂(思密达) B、一般治疗 调节饮食及精神状态。 C、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抗生素联合用药。HP根治术:PPI或胶体铋联合抗生素(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 D、外科手术 【并发症及治疗】: 1、上消化道大出血常为首发症状。表现:呕血、黑便;休克;氮质血症治疗:止血、补液、输血:抑酸抗休克

消化内科试题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胃溃疡的疼痛特点是( ) A.疼痛一进食一疼痛 B.疼痛一进食一缓解 D. 进食一疼痛一缓解 E. 疼痛无规律 2. 有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为( ) A. 肝性脑病前驱期 B. 肝性脑病昏迷前期 D. 肝性脑病昏迷期 E. 亚临床肝性脑病病人 3. 下列有关慢性胃炎的预防措施哪个不恰当 ( ) A.注意饮食卫生 B.戒烟、酒 C.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D.常规应用抗生素 E.定期复查 4. 双气囊三腔管插人多长时间应开始间断放气 ( ) A.6h B.12h C.24h E.48h 5.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B. 冰盐水洗胃 D. 暂禁食 E .观察粪便颜色及量 6. 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 先向食管气囊注气,再向胃气囊注气 B. 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各注气 300ml E.拔管后24h 内仍需严密观察 7. 对肝性脑病病人,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 ) A. 低热量饮食 B. 暂停蛋白质摄人 D.米醋加生理盐水灌肠 E. 口服50%硫酸镁溶液导泻 8. 消化性溃疡病人进餐应有规律,主食应以何为主 ( ) A. 流质(如牛奶 ) B. 半流质 (如稀饭 ) C. 普通饮食无忌口 D. 面食 E.杂粮 9. 肝硬化大量放腹水时,易于诱发 ( ) A. 晕厥 B. 肝性脑病 C. 上消化道出血 D. 休克 E.呼吸衰竭 10.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应除外 ( ) A. 恶心、呕吐 B.腹痛 C.发热 D. 头痛 E .血淀粉酶升高 11.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应除外 ( ) A. 反酸 B.反食 C.反胃 D. 腹痛 E.暧气 12. 刘女士,患肝硬化 2 年。现病人意识模糊、昼睡夜醒。考虑为( ) A. 肝硬化失代偿期 B. 肝性脑病 I 期 C.肝性脑病U 期 D.肝性脑病川期 E.肝性脑病W 期 13. 胃溃疡疼痛部位( ) A. 中上腹偏右 B. 中上腹偏左 C. 上腹部 D. 下腹部 E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4. 病人,男性, 50 岁。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在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期 间 然出现躁动、发绀、呼吸困难。此时应立即( ) A.报告医生 B.吸氧 C.应用呼吸兴奋剂 C. 进食一疼痛一疼痛 C 肝性脑病昏睡期 D.36h C. 应用双气囊三腔管 ) C. 置管期间每隔 12h 放气 l 次 D. 出血停止后即可拔管 C.清除肠内积血

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 考试重点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 急性胃炎 临床表现: 症状: 上腹饱胀、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伴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 呕血和黑便 体征:上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 诊断要点 病史:应激,药物,饮洒等。 临床症状:上腹部不适、疼痛等 胃镜检查:发病后24-48小时可确诊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上腹部不适,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 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有明显厌食、消瘦,伴有贫血、舌炎等 诊断要点: 胃镜和胃黏膜活检 幽门螺杆菌(Hp)测定

免疫学检查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性质:灼痛、钝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感 部位:中上腹,胃溃疡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偏右 其他症状: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包括:1、抑制胃酸分泌 2、根除Hp 3、保护胃粘膜 胃癌 诊断: 诊断要点:胃镜活检和X线钡餐检查 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胃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2、内镜下治疗 3、化学治疗 4、免疫疗法 5、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点是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逐渐造成肝脏结构的不可逆改变 临床表现(失代偿期) (一)肝功能减退: 1、全身症状:乏力,消瘦,低热等 2、消化道症状: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

【内科学笔记精选】消化系统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灶性糜烂、浅表溃疡、出血灶),Curling溃疡(烧伤应激),Cushing (CNS病变应激)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主因Hp感染(B型)。A型胃炎有胃酸缺乏。诊断依赖内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治疗:一种胶体铋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若干种抗菌药物。VitB12用于A型萎缩性胃炎有恶性贫血者。 Hp根除的适应症: ①伴有胃粘膜糜烂、萎缩及肠化生、异型增生者; ②有消化不良症状者; ③有胃癌家族史者。 本章重点 了解一下急、慢性胃炎的分型,还有就是2个概念:Curling溃疡和Cushing溃疡,至于诊断和治疗就比较容易一些,熟悉一下就好。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病因 Hp感染、药物(NSAID)、遗传、胃排空障碍、其他(应激、吸烟)。 表现 上腹部疼痛(慢性反复、节律性、周期性)。老年人PU(多无症状,疼痛多无规律,胃体中上部高位溃疡及巨大溃疡)。 检查 侵入性Hp检测RUT,胃液分析(BAO>15mmol/L、BAO/MAO>60%示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测定(>500pg/ml示胃泌素瘤)。

四大并发症 出血(黑便,呕血,循环衰竭) 穿孔(腹膜炎) 幽门梗阻(空腹振水音splashing sound,胃蠕动波peristaltic wave) 癌变(少数GU)。X线钡餐呈龛影,内镜。 PU的治疗: 根除Hp 三联疗法:PPI+两种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四联疗法:PPI+胶体次枸橼酸铋+两种抗生素 (治疗1~2周,效果不佳者加用抗酸分泌剂2~4周,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14C呼气实验)抗酸分泌 H2RA(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PPI(奥美拉唑) 保护胃粘膜 硫糖铝(不良反应:便秘) 胶体次枸橼酸铋CBS(短期,舌发黑) 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孕妇禁用) NSAID溃疡治疗和预防 对服用NSAID后出现的溃疡 ↗情况允许,立即停用NSAID →予常规剂量常规疗程的H2RA或PPI治疗 →换用特异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 ↘不能停用NSAID→选用PPI治疗(H2RA疗效差) 溃疡复发的预防 1.溃疡复发的预防 PPI或米索前列醇

西医综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一)

西医综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一) (总分:99.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60,分数:99.50) 1.下列哪一项属于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卫因子 ?A.胃酸/胃蛋白酶 ?B.前列腺素 ?C.胆盐 ?D.胰酶 ?E.药物(NSAIDs) (分数:1.50) A. B. √ C. D. E. [解释] 前列腺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卫因子。 2.预防非甾体抗炎药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是 ?A.硫糖铝 ?B.胶体铋 ?C.米索前列醇 ?D.阿莫西林 (分数:1.50) A. B. C. √ D. [解释] NSAID通过破坏黏膜屏障使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损害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绝大多数NSAID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呈非离子状态,可透过细胞膜弥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细胞内较高的pH环境使药物离子化而在细胞内聚积,细胞内高浓度NSAID产生细胞毒而损害胃黏膜屏障。目前已认识到NSAID的系统作用主要是抑制环氧合酶(COX)。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和增加黏膜血流等作用。主要用于NSAID溃疡的预防。腹泻是常见不良反应,因会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忌服。 3.下列哪一疾病的门脉高压最显著 ?A.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B.肝炎后性肝硬化 ?C.酒精性肝硬化 ?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原发性肝癌

(分数:1.50) A. √ B. C. D. E. [解释]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门脉高压最显著而肝脏功能损害轻。 4.下列哪项不符合由促胃液素瘤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A.多发生在球后十二指肠降段和横段,或空肠近端 ?B.常规胃手术后不易复发 ?C.易并发出血、穿孔和梗阻 ?D.基础胃酸分泌过度 ?E.常伴腹泻 (分数:4.50) A. B. √ C. D. E. [解释] 促胃液素瘤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非常难治,常规胃手术后都见复发。 患者,女,45岁。反复发作脓血便10余年,此期间有时伴膝关节疼痛,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X线钡剂检查见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克罗恩病 C.肠结核 D.慢性细菌性痢疾 (2).该病腹痛的特点是 A.腹痛—进食—缓解 B.腹痛—进食—加重 C.腹痛—便意—便后缓解√ D.腹痛—便意—便后无变化 (3).该患者最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中毒性巨结肠√ B.癌变 C.肠出血 D.肠梗阻 [解释] 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同时又肠外表现(排除痢疾)诊断可以明确。腹痛—报意—便后缓解是其特点蠢引起溃疡表浅,所以引起肠梗阻的机会极少。本病已10年,故不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出现存重痒患者) 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腹泻明显时,应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剂量过大,可能引起下列哪项并发症 ?A.机械性肠梗阻 ?B.肠穿孔 ?C.中毒性结肠扩张 ?D.结肠大出血

内科学消化系统胃炎题库

内科学消化系统胃炎题库 单选题 1、与慢性胃炎发病有关的细菌是 A.大肠杆(埃希)菌 B.沙门菌 C.幽门螺杆菌 D.空肠弯曲菌 E.嗜盐杆菌 (标答:C) 2、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临床诊断手段是 A.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分析 D.幽门螺杆菌检测 E.抗壁细胞抗体测定 (标答:A) 3、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胃黏膜上皮脱落 B.黏膜皱襞平坦 C.胃腺体部分或全部消失 D.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E.上皮或腺体的肠型上皮化生

(标答:C) 4、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多见于 A.慢性萎缩性胃窦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C.胃溃疡 D.胃癌 E.急性糜烂性胃炎 (标答:B) 5、男,40岁,上腹不适5年伴嗳气,胃镜检查见胃窦黏膜苍白,皱襞变细而平坦,活检发现中度异型增生,最重要的措施是 A.外科手术切除 B.定期作胃酸分泌功能测定 C.定期复查胃肠钡餐检查 D.防止幽门梗阻发生 E.定期胃镜追踪检查 (标答:E) 6、不常见于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是 A.胃腺体部分或全部消失 B.仅见黏膜浅层炎症细胞浸润 C.幽门腺化生 D.重度肠上皮化生

E.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标答:B) 7、急性胃炎中以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表现者称为 A.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B.急性细菌性胃炎 C.急性病毒性胃炎 D.急性单纯性胃炎 E.急性水肿性胃炎 (标答:D) 8、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表现正确的是 A.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B.黏膜充血与水肿混杂出现 C.黏膜变薄,可透见黏膜下血管纹 D.可见结节状上皮增生 E.黏膜苍白 (标答:B) 9、最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变化是 A.黏膜腺体破坏 B.胃黏膜不完全再生 C.假性幽门腺化生 D.不典型增生

内科护理_学消化系统检测试题

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测试题 1.空腹痛常见于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胰腺炎 D.胆囊炎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溃疡病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胃溃疡多于餐后痛 B.十二指肠溃疡多于空腹痛 C.可并发出血 D.溃疡痛的人均有上腹痛 E.十二指肠溃疡可发展为穿透性溃疡 3.溃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先兆是 A.心悸 B.腹痛加重,失去规律 C.头晕、眼花 D.黑便 E.面色苍白 4.下列哪项最说明溃疡病合并穿孔 A.上腹部剧烈疼痛 B.疼痛节律性消失 C.肝浊音界消失 D.休克体征 E.腹膜炎征象 5.下列哪种病胃酸分泌得最多 A.浅表性胃炎 B.萎缩性胃炎 C.胃溃疡 D.十二指肠溃疡 E.胃癌 6.某男青年,常出现夜间上腹部烧灼样疼痛,进少量面食可缓解,2日来排柏油样便3次,最可能是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C.胃癌 D.十二指肠溃疡 E.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7.保护粘膜,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是 A.丙谷胺 B. 654-2 C.氧化镁 D.胃复安 E.生胃酮 8.下列哪项不是溃疡癌变的表现 A.持续性腹痛 B.食欲不振 C.反胃、烧灼感加重 D.进行性贫血 E.大便潜血持续阳性 9.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表现是 A.食欲明显减退 B.周期性发作的恶心、呕吐 C.反复胃酸、嗳气 D.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 E.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 10.肝硬化腹水与结核性腹膜炎鉴别中,考虑为前者的依据是 A.消瘦、疲乏、无力 B.腹痛、腹胀 C.移动性浊音 D.腹水为漏出液 E.不规则发热 11.男38岁,反复上腹疼痛三年,常于餐后3-4小时发作,进餐后缓解,近一周解柏油样便,上午突然呕血400毫升,考虑 A.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 B.胃溃疡并发大出血 C.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 D.胃癌并大出血 E.胃炎并大出血 12.溃疡病并呕血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暂禁食 B.烦燥者可给镇静剂 C.补充血容量 D. 6-氨基己酸静脉滴注 E.立即手术

内科学重点之消化系统

胃食管返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便以及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贫血)、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黏膜因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 消化性溃疡:病因及机制: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和胃蛋白酶。临床特点:慢性过程,病史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发作期为数周或数月;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表现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及)午夜痛。上腹痛(灼痛、中上腹、轻至中度持续性疼痛、节律性),轻压痛。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检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三联疗法:PPI或胶体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肠结核:分型: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混合型肠结核。腹痛(右下腹)、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观。炎症性肠病:慢性过程、反复发作、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和表浅性、且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自下而上、连续、表浅。 克罗恩病: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慢性、反复发作的跨膜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常见于回肠末端,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很多肠外表现如发热、营养障碍等。自上而下、间断、深部。纵性溃疡和裂隙溃疡,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肝硬化: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慢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脾大、腹水形成。并发症:食管胃 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原发性肝细 的肾衰竭,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损害,主要见于伴有腹水的晚期肝硬化或急性肝功能衰竭者,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和血肌酐升高,稀释性低钠血症,低尿钠)、 血症,主要与肺内血管扩张相关而过去无心肺疾病基础,临床特征为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的三联征)、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治疗:1 限制钠和水的摄入,60~90mmol/d,500~1000ml/d。 2 腹水量大使用利尿剂,螺内酯和呋塞米。 3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4 难治性腹水,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遗传因素、其他。病理分型:大体形态分:块状型、结节性、弥漫型;组织学分: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转移途径:肝内转移、肝外转移:血 继发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