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湖湘文化研究30年

湖湘文化研究30年

湖湘文化研究30年
湖湘文化研究30年

湖湘文化研究30年

作者:松鹤朝阳日期:2010年07月14日来源:腾讯空间浏览:47 次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考证得知: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神农文化。湖南人也因湖湘文化自豪到自负的境地。有岳麓书院两幅对联作证。其一是: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其二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但是湖湘文化确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在广西文联桂学研究会赴湖南学习考察座谈会上的发言

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世济用,影响深远,可谓是既有广度、高度,又有深度、亮度,还有一大批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热特别是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人文社科界对区域文化的研究日渐深入。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经济及其他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湖湘文化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尤其是湘籍学者的高度关注,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考证得知: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神农文化。湖南人也因湖湘文化自豪到自负的境地。有岳麓书院两幅对联作证。其一是: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其二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但是湖湘文化确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人才。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说过:“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着病亲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韧不拔的军人!”这就是神奇的湖湘文化和她孕育的湖南人。最近30多年来,我们湖湘文化研究到底做了什么?值得回顾和总结。现将主要研究机构、成果、特点、活动、代表和方法等简略梳理如下,其中很多表述可能是挂一漏万,敬请各位前辈和同仁批评指正,以利后期修正。

一、主要研究机构

全省性湖湘文化的专门研究机构现在主要有三个社团组织和一个省级基地:第一个是湖湘文化交流协会,是1995年左右成立的,当时是以湖南省社科院院长王驰同志为会长,前年改选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唐之享同志任会长。第二个是湖湘文化产业促进会,负责人是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庞道沐。第三个是湖湘文化研究会,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同志为会长。2000年湖南省委宣传部在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设立湖湘文化研究基地。除此之外,还有舜文化研究会、屈原研究会、濂溪学研究会、炎黄文化研究会、船山学社、谭翤同研究会、黄兴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等一系列涉及湖湘文化研究的学术团体。

还有湘潭大学专门成立了湘学研究所,衡阳等市县成立了湖湘文化研究所等机构。1996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湖湘文化研究会。

二、主要研究成果

湖湘文化的研究大概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宏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微观的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出了不少的书,很多都获得过省部级大奖。

1、主打著作有《湖湘文化十讲》、《湖湘文化纵横谈》、《湖湘文化大观》、《湖湘文化通论》、《湖湘文化大辞典》。还有《湖湘文化宏观研究》、《湖湘文化论坛》、《湖湘文化讲演录》、《湖湘文化概论》、《湖湘学派史论》、《十世纪前的湖南宗教》、《船山全书》、《湖南佛教史》、《贾谊评传》、《周敦颐评传》、《王船山评传》、《曾国藩评传》、《程潜与近代中国》、《谭嗣同与维新派师友》、《曾国藩与湖湘文化》、《谭嗣同与晚清士人交往研究》、《清代湘学研究》、《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湖湘文化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湘学史》等。

2、重点工程《湖湘文库》是由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同志倡导,湖南省委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7000万元,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一套反映湖南历史文化及其科研成果的大型丛书。该套丛书由甲、乙两编构成。甲编为湖湘文献,系前人著述;乙编为湖湘研究,系今人编撰。甲编以时间为序,分为上古至唐代、宋元明、清代和民国4个时段,以图书典籍为主,同时选编部分清末、民国时期的旧报刊。乙编按内容划分,包括湖湘人物、湖湘历史、湖湘风物、湖湘文化综合研究和研究资料等5个部类。全套丛书共700册,其中甲编445册,乙编255册,从2006年8月正式启动至2012年完成。目前已出版330册。

3、研究成果和传播载体建设日益发展。不仅创办了《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湖湘文化》、《湘学》等各类刊物,而且创办了湖南名人网等一系列网站,还在各级报刊开辟湖湘文化专栏刊登和传播各类湖湘文化研究文章和湖湘人物。

三、主要个性特点

关于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典型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点:

1、浪漫激越,敢为人先。齐鲁文化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以屈原为代表的湖湘文化起源是浪漫主义的典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浪漫主义,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则大打折扣,大减创造力。可以说湖湘文化是中国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孕育者。不少学者认为,这个文化特征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敞开。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达南岭的脚下郴州永州一线,被阻于南岭;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积而不得散发,使得长沙成为全国著名的“火炉”。而春秋两季,三湘大地受西北的冷锋或者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冬寒夏暑,春秋两季变化无常。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古时属于居住条件恶烈的荒蛮之地。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正是这样的条件造就了湖南人认同天道变化无常的道理和与大自然不屈不的奋斗精争神。如楚辞中的离骚、天问、招魂,湘楚巫文化中的祭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漆画等,其不同于黄河流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追求对称和工稳,而是凸显与大自然斗争的跳跃激情,特别是表现出对天道无常变化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从屈原到欧阳询、怀素,到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到谭嗣同、王闓运、齐白石,到黄兴、蒋翊武、蔡锷、毛泽东,这种情怀和精神都能一以贯之。

2、吃苦耐劳、敢于拼命。湖南自古为兵家必争征之地。自古以来,湖湘大地战火不断,土著族十室九空。当今湖南省境内还有40多种方言,湖南早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宋代、元代和清代多次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来自中原地区以及江淅、江西和四川等

地。有人说,湖南之所以名人辈出,是因为湖南移民多的缘故。移民最根本的特点是吃苦耐劳、敢于拼搏。这种湖南人的特质上接先人楚文化的浪漫主义,近承革命情节,就形成了“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平民精神。

3、经世济用、实事求是。有学者说,从王船山的“旁证博引、评述宏论”,到魏源的“洋为中用”,到曾国藩的“笃实”学风,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其“求实”思想一脉相承。有学者认为,船山先生以激越的文人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实际斗争生活体验,上续诸子,强调“经世致用”,提出了“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唯物的基础上复古了孔子的革新辩证精神。船山学说经魏源、曾国藩等人的大力推崇,遂成当世显学,它对清末洋务运动和后来的“五四”运动都有深远影响。中国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湖南人的“经世济用、实事求是”风格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一批又一批先驱引领中国跨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可以说,没有湖南人,中国的近现史是很难写好。

四、主要学术活动

湖南学者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学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传承了思想,而且发展了文化,更重要的是给湖湘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让湖南文化永远与时俱进,独立于中华大地永放光芒。

1、开展课题研究。国家有关部委、湖南省本级、市(州)县和省直等单位都发布来大量了课题研究项目。

2、组织了海峡两岸“晚清湖湘经学研究”、屈原国际研讨会、曾国藩思想国际研讨会、王船山思想国际研讨会、毛泽东思想研讨会、“湖湘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文精神”学术研讨会、“实学·湘学·东亚文明”国际会议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

3、开设《湖湘文化》课程。这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立项建设的特色课程,是他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湖湘文化精神、打造地方特色课程品牌、提升学校整体品牌形象的重大举措。教材是《湖湘文化通论》。

4、先后派遣湖湘文化研究学者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访问活动。

五、主要代表和研究代表人物

大多学者认同:湖湘文化以原道发端,远迹屈子,中经贾谊、柳宗元形成湖湘文化原道的源头,到周敦颐重构儒道的《太极图说》、王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魏源“技可进乎道”、“师夷长技以制夷”,谭嗣同锻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器《仁学》,直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流风所被,化及千年”,她终于积千年之功,卓然独立于世。那么,到底哪些人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呢?根据我的博导文选德教授的《湖湘文化古今谈》一书记载:北宋著名理学家胡安国是湖湘学派的奠基者,其子胡寅、胡宏、胡宁也做出了积极贡献,统称“胡氏三杰”;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轼是湖湘学的大力推进者,他与朱熹、吕祖谦被称为“东南三贤”,经常聚于长沙城南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从者遍及南中国;明朝礼部尚书李腾芳著有《湘洲全集》12卷,内容涉及广泛,对湖湘学作出了积极贡献;明清之交的突出代表是王夫子;晚清有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清末民初有谭嗣同;五四前后有杨昌济、毛泽东等。

当代湖南涌现了一批如林增平、王兴国、何光岳、梁绍辉、李吉、朱汉民、万里、徐荪铭、唐浩明、曾主陶等研究、宣传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出版者,

出版、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专著和论文,还结合现代媒体开办“湖湘文化系列讲坛”,开设课程传授湖湘文化,普及国学知识,传播先辈思想,。

文选德、唐之享、庞道沐等省领导不仅重视湖湘文化研究,而且亲自组织策划成立研究机构,开展一些大的研究工程。特别是张春贤和周强同志拨付7000万编撰《湖湘文库》,可谓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还有开元集团董事长罗可大先生热心湖湘文化研究,给予《湖湘文化大辞典》大量经费资助。

六、主要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湖湘学者不仅对近代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而且对诸如吴越文化、江浙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滇黔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西藏高原文化、西域文化、新疆文化、松辽文化等区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我们对湖湘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会有更清楚的认识,能更准确地把握湖湘文化的特征。

2、综合分析法。湖湘学者不仅对湖湘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1988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林增平先生在当年《历史研究》第四期公开发表《近代湖湘文化试探》一文,阐述了湖湘文化进入近代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后,湖湘文化则突然一跃而起,“一鸣惊人”,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中一枝光彩夺目的奇葩。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有的学者提出古代湖湘文化特别是王船山思想的影响,是近代湖湘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有的学者通过分析两宋时期、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几次大移民对湖南乡俗民风的影响,认为移民的作用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的学者则着眼于湖南的地理位置,认为湖南是中西新旧两种文化氛围犬牙交错的“锋面”,近代湖湘文化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交融的文化和政治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在不少学者运用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认真研究一下湘军兴起前后湖南人口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权结构、知识结构、土地占有关系、乡俗民风、士人意识等方面的变化,从中找出近代湖湘文化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还运用各学科间合作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文学、军事、民风习俗、士人心理等学科知识开展合作,进行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明显成效。

抚今追昔,湖湘文化作为对中国特别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及其他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区域文化,她不仅以其独特区域文化的特色谱写了中国湖南文化的绚丽篇章,而且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曾国藩、左宗棠兴起“洋务运动”;从谭嗣同、唐才常献身“维新变法”,到黄兴、宋教仁引领“辛亥革命”;从蔡锷首举“反袁护国义旗”,到毛泽东、蔡和森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由于“敢为人先”、“经世济用”、“不怕牺牲”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敢拼命”的湖南人特质,在中国近现代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湖湘文化及其湖南人都能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时至今日,湖南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给湖南人极大的鼓舞,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文化的巨大活力,让人们坚信湖湘文化是一个无形的宝库。只要结合时代主题,大胆推陈出新,湖南文化就会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2010年7月14日初稿)

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

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研究,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核提出了资本经济这个新概念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异质化理论;通过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科斯产权理论的研究,探讨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国有资产商品化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对策;通过对工业化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探讨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提出了湖南工业强省的赶超发展战略思路和建议等,带动了整个全省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发展和丰富了现代经济学理论,为湖南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我个人而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经济学教授,是改革开放造就了我,而我也为改革开放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30年来,我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圣殿里学习和耕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体系,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理论”、“农业工业化理论”、“垄断结构企业范式理论”、“企业家阶层经营占有制理论”、“家庭经济行为理论”以及“农资商品物流管理最优化理论”等带标志性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想。这些研究成果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新华文摘》、《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城市经济》、《中国软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杂志》和《美中经济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权威刊物发表,有一批成果获得省政府颁发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有一批研究成果被高层决策部门采纳,如1995年8月25日我在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学习中心组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辅导报告中,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快速发展湖南经济应该采取“区域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高度化”的工业强省战略,得到了当时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为后来全省提出的“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又如2008年7月12日参加由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主持召开的“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专题调研座谈会”,我向省委和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化反梯度推移、打造超级产业和发展农业工业化等战略建议,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张春贤书记在同年7月2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座谈会议”讲话中采纳这些建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平均9.8%的高速度增长,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成就斐然,举世瞩目。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出三大中国特色:一是在与发达国家巨大差距的压力下寻求经济追赶式的大发展;二是在在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下推进工业化的大发展;三是在传统行政治理方式下实现GDP的大扩张。这样一来便形成了长期立足于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大多数产业和产品的生产仍处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低端化阶段。因此,彻底改变这种“落后的增长”方式,便是当前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提高国际竞争力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个历史的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深入研究“化落后增长之危,抓结构调整之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变”的理论和对策,为后危机时代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更大发展贡献经济学者的智慧和力量。 湖湘文化与中国文化 □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与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它的形成发展是在中国文化演变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另一方面,它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湖湘文化的历史源流 湖湘文化是有着自己的历史源流、主要特质的地域文化。当然,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总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转变自己的文化形态。但是,这种不断演变、转型的地域文化又有着明显的继承性,从而表现出文化类型固有的区域性的特质。 湖湘文化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下述不同的发展阶段。 1.湖湘文化的孕育期 在湖湘文化成型之前,这里已经出现了区域性文化形态———苗蛮文化与南楚文化。史前时期在现在湖南一带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地方,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以后出现的楚文化则是一种以方国为基础的区域文化,其幅员包括后来的几个省区。楚文化是一种有特色、有成就的文化形态,尤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风民俗、工艺器物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总是前后相继的,楚文化的产生,就是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湖湘文化的产生,也是中原的儒家文化与本地的楚文化遗存相结合的结果。

2《湖南教育》2018年第一期头版《气蒸云梦泽》

气蒸云梦泽——岳阳市一中倾力打造“忧乐文化”写真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站在走廊上就能看见岳阳楼的朝日和晚霞,上课时还能听到洞庭湖上传来的声声汽笛。放学时沿着朱红的老围墙走着,踩着树上掉下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抬头则看见围墙里伸出来的枝桠,以及隐掩在层层树叶后雕刻在屋檐上的鸟兽。”学生自豪地写道。 校长廖炳晔除了自豪,更有一种文化的自信。 他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遐迩,对于与岳阳楼毗邻而望、与洞庭湖近在咫尺的岳阳市一中来说,“忧乐”是弥足珍贵的学校文化资源。“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的校长,我经常思考,高品质学校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文化、怎样的精神气质。这关系到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我们倾力打造‘忧乐文化’,目的是培育师生的时代责任,涵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彰显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的坚守与担当。”廖炳晔表示。 以“忧乐文化”铸造学校的精神气质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精神品质的传承 走进岳阳市一中校园,记者立马感受到了“忧乐文化”的云蒸霞蔚。 校门左侧矗立着一块巨石,由廖若痴、刘建中、刘昆璧三位老校长于学校百年校庆时捐赠,上书“他山之石”四字。石头朝向洞庭湖,显示出一种包容的博大胸襟。图书馆前的修远园,则矗立着“求索”雕塑。它的灵感来自屈原的《离骚》,象征着一种不断探索、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学校会议室,记者打开了摆在面前的一大叠材料。

第一份是廖炳晔在201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一开篇,他便明确提出要在师生中弘扬“四种精神”,即弘扬“忧乐精神”,做一个以人为本、以国为先的人;弘扬“求索精神”,做一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人;弘扬“骆驼精神”,做一个负重奋进、攻坚克难的人;弘扬“龙舟精神”,做一个团结向上、奋勇拼搏的人。 再翻开廖炳晔在2017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他关于“忧乐”的声音依旧铿锵,而且进一步明晰了“忧乐精神”的内涵。请看,这篇讲话的三个小标题: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担当思想,要有忧患意识。 2017年10月30日,十九大刚刚闭幕,岳阳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校长齐聚岳阳市一中,召开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共商岳阳教育发展大计。作为东道主,廖炳晔作了题为《坚守成就教育》的演讲,主旨依然是谈教育的“忧乐”。 自然而然,面对面的采访就从“忧乐”的话题开始。 廖炳晔开门见山。他说,当前办高中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困惑—— 一是“超级中学”的出现,对示范性中学的办学方向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不仅体现在规模上的过度扩张,还体现在对升学率尤其是对考上北大、清华人数的极度追求。这个风到底跟不跟? 二是这些年各种理念和模式既层出不穷又不断烟消云散,让人应接不暇。这个风又跟不跟? “这个时候,‘忧乐文化’的优势就得以充分体现,我们的原则是既不能无动于衷,也不可随风飘荡。随着思考的深入,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传承中发展,在变革中坚守’,不遗余力地推动学生的全人生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他举例说,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远足君山、成人仪式、龙樱计划、校友论坛、格桑花开在校园、屈原农场社会实践等六大励志活动,让学生磨砺意志,培养能力。但即使这样的活动也是阻力重重,比如2010年开始的远足活动搞了3年后,大家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在谈安全色变、春游秋游都取消的大环境下,这项活动到底还继不继续? “既然我们认定了这些活动是为学生全人生发展奠基的一部分,再大的风险也必须担当。何况,只要组织好,就根本没有安全风险,为什么不坚持?这不,7年间我们开展了9次远足活动,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最关键的是,孩子们欢迎远足活动的程度,一般人没法想象。”廖炳晔的语气深情而坚定。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指导老师:江燕 作者:左超 班级:传媒113班 学号:1109010340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 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 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 【正文】 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一篇刊登在纽约《北美日报》上的"社论"这样称道:"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为了更直观、明了地分析并讨论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我们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一百年的时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后 (2)太平天国时期 (3)维新变法时期 (4)辛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 (5)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各阶段涌现出来的湖湘杰出名人,如下表【4】:

湖湘文化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湖湘精神 本报记者赵晶长沙报道 “所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反映的是近代湖湘精神,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前日,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秋光提出自己对湖湘精神的新见解。在他看来,湖湘精神可概括为4句话32个字:勤勉质朴、务实笃行;内圣外王、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变通包容、开拓创新。 “没有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要理解湖湘精神,要从古到今全面理解。”周秋光说,“勤勉质朴、务实笃行”,指的是古代原生态的湖湘精神。以前的湖南,交通不便,处在相对闭塞的空间。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如一块璞玉,勤劳,质朴,做什么事情都很实在。 “内圣外王、经世致用”则对应宋至明清及于近代。周秋光介绍,自宋代周敦颐开创理学,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湖南便一改昔日边鄙蛮夷的形象而入汉文化的腹心。王夫之集百家之学,变虚化之道为实有之道,将湘学推上了极致。湘学所提倡的“经世致用”,摒弃了那种空疏高谈不切实际的学风,注重与经世之务的结合。 湖湘人文精神需要充实新的内容 “所以湘人并不空谈性命,闭门修炼;而是务实笃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周秋光说,每当国运衰危、民生涂炭之际,湘人便挺身而出,发出“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的呐喊。“近代以来的历次救亡与革新运动,湘人力挽狂澜,舍身殉国,前仆后继,使内圣之学与外王之业相得益彰。” 发展到近现代,湖湘精神呈现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把天下的事当做湖南人的责任。别人不敢做的,湖南人敢去做。”周秋光说。 而“变通包容、开拓创新”,是周秋光特别强调的一点。他说,传统的湖湘文化虽然创造了往日的辉煌,但是到了今天,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也已发生变化,一些核心价值虽可继续保持,但也需要不断地转型和提质改造,充实新的内容。“如果不能变通包容,又怎么能开拓创新?” “重构湖湘人文精神正当时”

湖湘文化第二次考试答案

[第1题](单选题)()出版于19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 命的报告文学。 ? A.谢冰莹 ? B.丁玲 ? C.陈衡哲 ? D.沈从文 [第2题](单选题)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 ? B.《伤寒杂病论》 ? C.《天文气象杂占》 ? D.《黄帝内经》 [第3题](单选题)()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 A.丁玲 ? B.张天翼 ? C.叶紫 ? D.沈从文 [第4题](单选题)( )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 A.叶紫 ? B.张天翼 ? C.丁玲 ? D.沈从文 [第5题](单选题)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 ? B.《伤寒杂病论》 ? C.《天文气象杂占》 ? D.《黄帝内经》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6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 A.张天翼 ? B.叶紫 ? C.丁玲 ? D.沈从文 [第7题](单选题)电影剧本《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的作者是() ? A.田汉 ? B.沈从文 ? C.丁玲 ? D.欧阳予倩 [第8题](单选题)在马王堆出土的()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 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 A.《五十二病方》 ? B.《伤寒杂病论》 ? C.《天文气象杂占》 ? D.《黄帝内经》 [第9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 “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A.王夫之 ? B.胡宏 ? C.张栻 ? D.曾国藩 [第10题](单选题)1897年,在湖南总督()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 A.陈宝箴 ? B.谭嗣同 ? C.唐才常 ? D.梁启超 [第11题](多选题)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 ? A.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

文学部汉语0803班“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

开心温暖的集体 “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 ----文学部汉语0803班

目录 ?申报材料总概 ?1. 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2. 迎新工作 ?3.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系列活动: ?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大合唱 ?“中华颂·09经典朗诵” ?4. 班内成员任职、入党情况 ?5. “青春杯”篮球赛 ?6. “大家一起行”班级活动 ?7. “防控甲流”知识宣传系列活动 ?8.第五届校“田径运动会” ?9.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 暨第二次学生社团代表大会 ?10.“感受人文精神”----参观一师范旧址 ?11. 听取讲座:谢南斗讲授----“湖湘文化” 张长青讲授----《文心雕龙》和人文精神?12. “新苗杯”英语演讲比赛

“实力+活力班级”申报材料总概: 平安班级·安全稳定和谐 1.班级安全稳定,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2.班级学生严格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带早餐进教室、穿拖鞋、穿背心进教室、不佩戴校徽等情况 3.班级成员无夜归、夜不归和租住民房等违反大学生 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 4.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良好 文明窗口·班风学风优良 1.学生到课情况:平均到课率:95% 2.班级考试成绩平均合格率情况:93% 全班学生考试优良率:60% 及格率:90% 3.班级学生获得奖、助金情况: 奖学金: 钱程:校一等奖学金李俊:校二等奖学金王诗薇:校三等奖学金黄珍妮: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李俊助学金: 黄铭:国家一等助学金 谭晓冬:国家一等助学金 谢新伟:国家一等助学金 李俊:国家一等助学金 (均按要求完成,无投诉现象) 4.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参考情况: 参考率(不低于尚未通过学生总数的50%)5. 英语、计算机过级情况:(通过率不低于本期参考总数的80%)

湖湘工作计划模板(基础版)

湖湘工作计划模板(基础版) Hunan work plan template (Bas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湖湘工作计划模板(基础版)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湖湘文化学社简介 1、主要成员介绍: 刘崇建、王海伟、刘彩虹、吕倩 2、宣布新近人员名单确认部门 办公室:李渭松 学术部:吴杰、孙小冬、张贵生 外联部:苏航,沙丽娜 组策部:赵探、李联凯, 宣传部:陈贻湾、戴晶钰, 2本期活动开展:

坚持每学期一到两次大型活动,每月一到两次小型活动。大型活动形式多样,如讲座,报告会,大学联合辩论会,承办大型活动为主,要求活动前要有策划,事后要有书面总结报告;小型活动以观澜论坛为主,将形成观澜论坛文集,优秀作品向校内外推荐发表;此外,这个学期新启办湖湘讲座栏目,讲座主题均与湖湘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学期社团将继续承办"湖湘发现之旅"的大型综艺活动,让中南学子们继续体验湖湘文化的风采。 二、大型活动安排 1、201x年9月:社团大会布置工作,重点完成社团注册、社团招干;社团招新三项工作; 2、201x年10月:社团大型活动,"湖湘发现之旅"第一站,xxx大学湖湘文化学社印象·湖南发现之旅之"登岳麓山,看名人墓,赏枫叶"(已在具体策划中) 3、201x年11月:"展社团风采,弘扬名著经典系列活动",预计将开展一次湖湘文化学社社团报纸的全校征稿活动, 届时湖湘文化学社的社报工作也将正式启办; 4、同月:"湖湘发现之旅"第二站,预计将开展湖湘文化 之省博物馆之行,届时可再次启动马王堆文化的重要工作;

再回长沙感受湖湘文化

再回长沙感受湖湘文化 “历史名城”是长沙的重要标签。而从自然环境来说,长沙也是当之无愧的宜居之城,得天独厚的山水洲城自然资源优势全国罕见。而江南丘陵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也让长沙处处可见青山绿水。 当今的长沙则更显示出了华美的都市气质。从光影流离的湘江两岸,到霓裳艳影的黄兴南路步行街,从层林尽染的橘子洲头,到热闹非凡的南门口夜市――这是一座历史与现代并重,人文风度与市民气息相互交织的城市。 它也是一座娱乐之城。在厚重的历史沉淀下,长沙同样是一座轻松写意的城市。享受生活,拥抱幸福,前瞻的消费观念和乐观的生活基调,成就了当代长沙人的专属特征,也使长沙成为了令人向往的宜居城市。 长沙是一座崛起之城。长沙的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城市标签,也在中部崛起的新规划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在“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体中,三城合一的“中部大城”必然将在中国当代的经济社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样,这也是一座未来之城。她所具有的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人文积淀,是城市价值跃升的前提。而作为中国房价的潜力城市,长沙的优美城市环境、悠闲的城市氛围,也吸引了长沙以外的置业者。处于价值洼地的长沙楼市,正在冉冉上升,成为中国新一轮城市化人居浪潮所追逐的热点。 历史名城: “惟楚有才”的古城底蕴 长沙,以麓山湘江为伴,独特的地理环境,滋养了众多旖旎瑰秀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明,更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文化。山水胜景和历史文化的交相辉映,造就长沙成为一座兼容并蓄的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幅悬于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更是写尽了湖南人才辈出的豪迈与自信。 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在地理位置上,连接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向来就是中国东部腹地、中西部前沿之要塞。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楚汉名城,革命胜地”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坐落于岳麓山东麓的岳麓书院,是全国各地游客来到长沙的必游景点之一。南来北往的人们怀着景仰的心情踏入这座千年书院,在怀想这里千年来弦歌不断的学术盛况之时,同样也会对湖南的人才济济、精英辈出的浓重人文气息,心生仰慕。千年风霜后,如今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的人文地标,更是全体中国人的思想航标。 一个岳麓书院,便已映照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当代的层层变迁,而在近现代,长沙所引导的湖湘文化,涌现出了一批批翻天覆地、影响深远的风云人物,他们改换河山,光照千

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湖南人的精神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今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所谓“洪杨之难”,是指洪秀全,杨秀清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与太平军交战中一战成名,由此确立了湖湘文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举凡一切军国大事,几乎都少不了湖南人的身影。 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发达,有两大源头;其一是传统楚文化的孕育,这是间接源头;其二是南宋时期的湖湘学派,这是直接源头。 湖南曾是楚文化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尤其是相传作于湖南的《天问》,对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问。这种精神后来深深扎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之中,可以说,楚文化的因子已逐渐融汇到湖湘文化的小传统之中,成为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保证了这些楚文化因子不致流失,当近代西方文明冲击湖湘大地时,楚文化因子历久弥珍,喷然而出,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湖湘学派是宋代理学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胡宏,字仁仲,号五峰,福建崇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隐居衡山20余年,终老于此。张木式,字敬夫,号南轩,今四川绵州人,8岁随父亲张浚到长沙定居,后拜胡宏为师,成为胡宏的得意弟子,其学术思想较之乃师更胜一筹。张木式的名声之大,还引起了另一位大学者——朱熹的注意,由此导致了学术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当时(1167年)朱熹37岁,张木式34岁,却都已跻身中国学术文化的最前列。这二位青年才俊,在岳麓书院幽静的环境里,用精密高超的思维探讨着哲学意义上的人和人性的秘密,有时连续论争三天三夜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他们的学术讨论是公正无私的,研究探讨的结果是:两人越来越佩服对方,两人都觉得对方启发了自己。“朱张会讲”以及朱熹在岳麓书院的讲学,几乎成为湖湘文化的精神象征。 到了明末清初,湖湘文化中又出现了另一位杰出学者——王夫之。 王夫之生长在湖南,肄业于岳麓书院,他在山长胡道行的教育下,受岳麓学术传统的影响,对宋代湖湘学派大师胡宏、张木式的学术思想极为推崇,并在人性论、知行观及治学思想上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王夫之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华文明史上居有崇高地位。谭嗣同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当代学术大师侯外庐先生也认为王夫之的思想,“蕴含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他不止是将湖湘文化,而且将整个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湖湘文化塑造了湖湘士人外倾感应型人格,当面临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经世致用的学风使一批湖湘知识分子率先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意义。 早在1842年,湖南邵阳人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诲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英、美、俄、西等5大洲90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他逝世10年后,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又率先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1876年,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在实地考察西方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开设议会,实行

论湖湘文化精神

论湖湘文化精神 湖湘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精神内核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中。无论是其历史传承、哲学思考、传统的经世致用学风,还是敢于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都体现了湖湘文化既遵从于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又别有发展的独特风貌。这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群体个性,并培育造就了独特的湖南人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地带的不同气温和降水,直接影响到水文、植被和人民生产生活,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又影响人们习俗风情、饮食习惯、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并形成具有该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我们称之为湖湘文化。

基本精神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在: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 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今天湖南人应当发掘与弘扬的湖湘文化优良传

2013年春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答案

的是 毛泽东 的口号。《海国图志》 )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太极图说》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谭嗣同 )时期为荆州南境。 周朝

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太极图说》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 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 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吴文化

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唐朝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 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 关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有 南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 这一时期的湖湘文化以反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标记 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 以下哪些内容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

A.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B.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C.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 创立了理学。 D.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 [第14题](多选题)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 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 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 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E.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 学习的先驱人物。 F.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 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5题](多选题)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 A.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B.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

湖南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料调查

湖 南 特 点 的 区 域 特 色 文 化 和 民 间 艺 术 资 料 调 查 作者:蒋礼 时间:2012年2月9日 经管学院工程管理11级2班

一.活动内容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长沙市的几项民间艺术以及特色文化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1.调查了湖南地区具有哪些特色文化。 2.调查湖南地区民间艺术资料。 3.了解湖南地区特色文化与民间艺术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资料 (一)湖南地区特色文化 湖湘文化“淳朴重义”,“勇敢尚武”,“惟楚有才”,“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经世致用”,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 具体表现在: 1.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从宋代湖湘学派创立时起便已形成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传,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故此也就造就成了湖湘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的现象。 2.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响爱国主义乐章的是屈原。继为贾谊。湖南省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3.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近百年来,随着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湖湘文化不仅源

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湖湘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湖湘文化》课程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立项建设的特色课程,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弘扬湖湘文化精神、打造地方特色课程品牌、提升学校整体品牌形象的重大举措。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3学分,课内学时54,适用于开放教育、高职高专及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主要内容与整体目标 湖湘文化是一个兼具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双重属性的区域文化系统。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及湖湘文化的涵义;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及其历史发展轨迹;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或湖南人的精神;湖湘哲学;湖湘教育;湖湘文学;湖湘艺术;湖湘史学;湖湘科技;湖湘宗教;湖湘饮食文化;湖湘民俗风情;湖湘风物名胜;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湖湘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湖湘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的异同,掌握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各个子系统,增强对湖湘乡土的热爱,自觉以自己的行动加速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本课程理论知识层面的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了解、理解与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时分配

二、教学资源 根据湖湘文化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选择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络文本资源三种主要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本课程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聂荣华教授主编的《湖湘文化通论》一书,约43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是对主教材内容的系统讲授,共12讲。录像教材由聂荣华教授等湖湘文化名家担任主讲教师,以岳麓书院等湖湘文化胜地为场景,将全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梳理,强调重点,解答难点,同时穿插大量的素材(包括音像资料和各种照片、图片),使录像教材生动形象、内容丰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字教材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三)网络文本资源 网络文本资源是本课程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网络文本资源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内容编写,包括各种指导性的教学文件、系统的教学辅导、学术动态、复习指导等内容,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文化的含义 2、理解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与结构层次 3、掌握湖湘文化的内涵 [教学内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诸现象 3、文化的多种划分 4、湖湘文化的内涵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道学、释家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后来出现的“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湘潭阴山。 明清之际,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湖南却一直是最可信的神农故地,具有最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乾隆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至此,湖南炎陵县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史记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海经》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离骚》,《九歌》,《湘夫人》,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湘夫人》,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

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 B.商周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 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 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3题](单选题)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 人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4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 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5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6题](单选题)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7题](单选题)()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唐才常 B.谭嗣同 C.王夫之 D.魏源 [第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9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但如何确定湖湘文化的内涵,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一种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大部分。第三种认为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湖湘文化应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三个层次中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 关于源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它的直接源头;另一种认为湖湘文化不能与楚文化划等号,一是楚的地域比湖湘要广阔得多;二是楚文化没有理论的哲学体系,这种观点认为湖湘文化是以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为其源头的。第三种认为从广义上说,湖湘文化起源于楚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在的和先秦、秦汉的文化在内;而狭义上的湖湘文化则是个学术概念,形成于宋代,这种狭义的湖湘文化现已消失。关于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宋时期的第一次大融合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洋务运动时期

的第二次大融合,使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文化兴盛于一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第三次大融合,使湖南省风气大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四次大融合,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时期。有的学者指出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起了重大作用。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 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种表述:第一种从湖湘人物的个性上,认为湖南人政治上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投身政治洪流的献身精神;思想上具有上下探索、敢为人先、富于开拓与创新的意识;行动上具有脚踏实地、刻苦而劳、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行为准则上,刚正不阿、讲求气节、一以贯之。第二种从湖湘学派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一是重视心学;二是反对佛教;三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四是“不定一门,不私不说”,具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第三种从湖湘文学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有五:一是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求实务实,讲究经世致用;三是追求理想;四是革故鼎新的历史观;五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第四种从士习民风的角度,认为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二重性:既继承了古代湖湘士风民气的基本传统,主要是勤劳、勇敢、笃实、俭朴,富于爱国心和奋斗精神,以及闭塞、倔犟的一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明显的变异,表现出特别强烈的爱国情怀、经世务实作风、善变趋新风貌的奋斗牺牲精神,同时也滋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