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

*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 1981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

* 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

* 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超过100k的超导体。

* 1993年,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曙光1000是我国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

*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

* 2003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

* 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提出并牵头组织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我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

* 200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和用机器求解方程的方法。

* 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介电材料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扩展到介电体。

* 2006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

2008年,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

《现代科技与社会》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了解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分离科学——的优异功效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贡献与地位呢? 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工程被誉为当今三大前沿科学,新材料还被誉为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这是因为没有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功能奇特、高纯度的新材料,所有的高新技术只能是空中楼阁,电脑、机器人、宇宙飞船等都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不管怎么样的高新技术,都是要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而分离或合成出高纯的材料为基础的。化工分离纯化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各种需求变成现实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代分离 技术已经可以使产品的杂质含量低于十亿分之一,被誉为现代分离能手的溶剂萃取(液 液萃取)就是现代分离技术中的一种。例如在核燃料的后处理中,用萃取分离技术对被辐照过的核燃料进行处理,提取人工核素钅不 239,其中铀和钚的收 率均可以达到99 9%。去除强放射性物质的效果(去污系数)可以达到106~108。 “溶剂萃取”作为一个名词,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但作为一种实用的分离方法,却早已被人们应用于实践中。溶剂萃取用于无机化合物分离的历史是有案可查的。1842年皮尔哥德(P eligot)首 先发现用二乙醚可以从硝酸溶液中萃取硝酸铀酰。随后人们又在实践中发现了其他一些无机物也能被某些有机物所萃取,并据此初步建立了半经验的液 液平衡的定量关系。到19世纪 末,能斯特(Nernst)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对液 液平衡关系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著名 的能斯特分配定律,该定律为萃取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人们开始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工和石油化工领域中,如用酯类萃取剂萃取醋酸,用液态二氧化硫作为萃取剂从煤油中去除芳烃。20世纪30年代,人们试图将萃取分离技术应用 于稀土元素的分离,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40年代,原子能工业 在战火中诞生,基于生产核燃料的需要,萃取分离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磷酸三丁酯作为核燃料的萃取剂得到应用后,萃取分离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后,萃取分离技术在稀土的分离、湿法冶金、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不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现在,萃取分离技术几乎可以涉及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已成为分离技术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因此,只要你认真了解一下萃取分离技术的辉煌历史,就会被其优异的功能所吸引。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现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概况

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概况 1、近现代科学: 科学理论背景创立过程内容意义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意 大利人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和 推理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为后 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对自然物体运动的观察与 实验 1687年,牛顿出版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 中的数学原理》,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 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 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 表达形式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 理论大综合,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 义(准确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 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发现了海 王星)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 击;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相 继发生,人马的视野不断开拓, 思想更加开放;1831年达尔文 参加了环球考察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 创立了生物进化论;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 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促进了进化论的 传播 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否定了神创论,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有利于打破神学对生物学的束缚,开创了 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对处于国家危亡 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 质运动无关,存在绝对的静止和 绝对的时间。但到了19C随着物 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 研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 挑战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 学》一文,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的原 理的基础上,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 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 化。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 式 否定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 都不存在”,反映了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 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量子论19C末20C初,人们对物质的认 识深入到原子内部 1900年德国人普朗克发表《关于正常光谱能 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 了量子理论的诞生。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 论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人波尔提出了有 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 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 换。正如物质是由一个个原子组 成的一样,能量也是由一份份“能 量原子”构成的。 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与相对 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 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近现代技术 近现代技术背景发明应用意义 蒸汽机的发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的 技术创新;1705年英国人纽可门 制成了可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 1769年英国人瓦特开始改良蒸 汽机。1782年瓦特研制出连杆曲 柄传动装置 18C8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广泛 应用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 等工业部门;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1814年英 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机器生产的工厂迅速发展,城市 化开始;火车和轮船的发明又使 交通运输更便捷,世界各地间的 联系更密切,世界日益形成一个 整体。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史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姓名:王利新 学号: 学院: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医药生物技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目前世界已有2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70%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物技术工业总体日趋成熟,正在由风险产业变成以商业为动力,以市场为中心的产业。 应用生物技术已有可能产生几乎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使新药研究方法和制药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和基因工程现代化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药;基因工程技术; 率高近十几年来,在利用生物技术制取新药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例如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GM-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白细胞介素-2及白介素-11等。正在研究的有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140多种。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给生物制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基因工程药物受到一定限制,如口服应用时生物利用度低,会受到消化酶的破坏,在胃酸作用下不稳定,在体内半衰期较短等,因此只能注射给药或局部用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已开始改为合成这些天然蛋白质的较小活性片段,即所谓“多肽模拟”或“多肽结构域”合成,又叫“小分子结构药物设计”。这类药物可口服,有利于由皮肤、粘膜给药,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症、HIV 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制造成本也更低。这种设计思想也已应用于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和模拟酶的有关研究。小分子药物设计属于第二代结构相关性药物设计,所设计的分子能替代原先天然活性蛋白与特异靶相互作用。 在给药方式的研究方面,对注射用溶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目前上市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多为此种剂型),除了继续改进其稳定性外,还通过一些其他技术手段,研制出了化学修饰型、控释微球型和脉冲式给药系统。在非注射途径的给药系统,即包括鼻腔、口服、直肠、口腔、肺部给药方面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市场上主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2、G-CSF(增白细胞)、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等15种自己生产的基因工程药品。已经批准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航空航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3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

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1961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启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近代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将科学从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需求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劲动力。国家重视发展科技,政府实行科技奖励政策,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保证了科技的持续进步。科学家们重视实践、勇于奉献、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兴起阶段: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冲破了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牢笼,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新世界观和哲学观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开创性与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发展了他的学说,伽利略用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因此他成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2、综合化阶段:19世纪前期电磁学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与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3、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学科。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0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0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是一个底子薄、人口多、工业基础差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同年代,始终根据国家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选择有限目标,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和壮大的策略。我们首先发展了进入空间的能力,随后发展了空间应用的能力,在国家经济实力壮大之后,开始发展载人航天的能力。现在我们正在发展深空探测的能力。经过5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和配套能力。实践证明,我们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之路。 1. 进入空间的能力 开展航天活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进入空间的能力。因此, 中国航天事业的早期活动集中在火箭技术的开发研制上。1970年,我们在中程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首枚液体运载火箭长征1号,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中国开展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30多年中,长征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和可靠性不断提髙。1981年,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1984年突破了低温发动机技术,成功地将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80年代末,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1990年长征2号6捆绑火箭首发成功,为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打下了基础。 90年代,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获得了极大提高,从1996年10月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9次成功的发射,将载人飞船和各种卫星送入不同轨道。 2007年7月初,长征火箭刚刚完成了第101次成功发射。目前,长征运载火箭己形成了谱系,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5吨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以满足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各类有效载荷的需要。 2、空间应用的能力 当火箭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我们正式启动了卫星研制计划,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在通信、遥感、导航定位和科学实验卫星四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广播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7个卫星系列。至今,我们研制并发射了 80多颗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的有28颗卫星。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发展广播通信卫星是造福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开辟了中国卫星通信事业的新时代。此后,发展了东方红2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近期成功开发的东方红4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10.5千瓦,适用于大容星通信广播、电视直播等,将满足中国卫星通信的需要。目前我们利用这一平台已研制并发射了鑫诺2号直播卫星、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并正在为委内瑞拉制造新的通信卫星。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近代科学技术的伟大进步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将科学从宗教迷信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需求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劲动力。国家重视发展科技,政府实行科技奖励政策,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保证了科技的持续进步。科学家们重视实践、勇于奉献、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兴起阶段: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冲破了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牢笼,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新世界观和哲学观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开创性与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发展了他的学说,伽利略用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因此他成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牛顿力学体系创立、近代化学创立等,都体现了这个阶段的特点。2、综合化阶段:19世纪前期电磁学感应现象的发现,综合了电与磁的关系,并取得了电磁关系研究的飞跃。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规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提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都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3、飞跃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学科。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1、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3、十六、十七世纪,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人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4、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5、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迅速进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促动了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概况和成就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概况和成就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 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2003年底,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的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时“神舟六号”飞船载著两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3位中国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它向世界宣示,中国从此进入强势 的航天时代。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别人到自行研制,走过了艰苦的创业、配套 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中华飞天梦,为国民经济建设、国 防建设、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我国的综 合国力。 神一到神十发射历程 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 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 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神舟二号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1975-2008)1956年2月,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年至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1958年,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成立了“581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的一片稻田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火箭飞了八公里。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人教版)(通用版)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单元检测(十四)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

单元检测(十四)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哥白尼写道:“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绝。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C.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D.圣经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知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故A项不正确;伽利略在材料中没有表达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故B项不正确;由材料可知两人都主张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并且拒绝宗教的攻击,可知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 2.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短诗中写道: Newton 牛顿…… A Mind Forever 一个灵魂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永远航行在陌生的思想的海洋中 …… Alone 孤独地 诗人最有可能称赞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地表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解析:选D A项说的是智者运动,B项说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C项说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项属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D项正确。 3.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这种做法的是( )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 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论中国航空航天发展

论中国航空航天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航空器和火箭都被认为是源自中国,中国古人为世界航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以来,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内的政治动荡使得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几乎陷入停滞,而此时,世界范围内的却迎来了一场航空航天发展的浪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航空人和航天人努力追赶世界航空和航天领域的发展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历程,认清其中的原因,这样才可以为以后的发展指明道路。 风筝、竹蜻蜓和火箭分别被认为是现代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运载火箭的起源。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世界工人的最古老的飞行器,灿烂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航空航天的技术萌芽。然而,他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并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改进,以更好地实现人类飞行的梦想,而是将风筝和竹蜻蜓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结果与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飞行和飞天的构想都是很神奇的,也是起源较早的。但是古人只是将这种构想作为一种梦想,而没有思考如何将其变为现实,中国古人具有很强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很大的想象力,但是在对问题更深的探索上却似乎有着先天的欠缺。中国人似乎更加满足于平静悠闲的生活,而不是极具挑战性的活动。但是,万户的伟大创举也显示出中国人还是有为梦想献身的精神的。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的航空事业几乎停滞的一段历史。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内的战乱不断和凋敝的国民经济使得中国的航空事业取得了很少的成就,那时的中国没有完备的制造飞机的制造厂,没有航空工业的发展基础,更没有大量的航空科技人才储备,这些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航空事业得不到发展。再加上近代以来连年不断的战乱,使得整个国家民不聊生、经济极度贫穷,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加没有心思去考虑航空事业的发展。而当时的军阀以及后来的国民党政府只是将打仗作为第一要务,更加不会从国家层面考虑发展航空工业。 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国家和企业的支持,而这些条件只有在和平时期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近代的中国航空事业只有被无视了。航空的发展首先需要有一定需求,然后再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才能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条件,由此可见,一个宽松和平的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由运动的物质构成。物质有丰富的、多层次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不同层次上物质的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和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始终是基础科学无止境的追求。在科学技术近现代史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1)科学方面的发展 从15 世纪起, 欧洲首先从中世纪进入近代, 科学的发展逐步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并在20 世纪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特色的全球文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日心说、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对太阳系的进一步认识、对银河系的初步认识、对太阳发光发热机理的解释、关于恒星和太阳系乃至宇宙演化的假说、射电天文学等。在地学方面从考察岩石的成因开始, 产生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学说, 直到建立了关于地壳结构的板块构造理论。在力学方面从自由落体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开始, 产生了理论力学、流体力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发表时间:2017-10-11T17:23:11.97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7期作者:高琳琳[导读]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科技能强国;对于个人来讲:科技能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通过对国家发展史的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这崭新而又美好的生活。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科技能强国;对于个人来讲:科技能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通过对国家发展史的了解,我们国家的科技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程,使人类有这崭新而又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历史发展科研技术政策措施 一、古代的中国科技走在世界的顶端 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科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象征着中国的强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改变,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类发展的一部分。 古代的中国科技,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顶端,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的今天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一直处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前列。早在距今约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冶金业的问世。公元一世纪西汉时期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并在后期由蔡伦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让造纸技术传遍世界各地,让全世界对中国的科技有了认识。公元三世纪,中国发明了瓷器,并通过丝绸之路经阿拉伯传遍整个欧洲。到唐代,我们发明了火药,随后用于日常生活及战争中。在宋朝时期,通过中国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发明了指南针和印刷技术,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15世纪中期,中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通过自己一生的积累写出了《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至此,古代中国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四大发明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到了清朝,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但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科技还是领先于世界2000多年的历史。 二、近代的中国科技发展历经千辛万苦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科技遭受打击,止步不前,并进行大量不合理的赔款,从此中国退出世界科技的舞台,逐渐变的落后、贫困。19世纪,一些西方留学回国人士,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提倡科学救国,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治理国家,清政府先后派出120名青年学习,涌现出詹天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归国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1911年10月10日由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象征辛亥革命的开始,中国从此走向共和。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国首个学术研究机构——国立中央研究院,由蔡元培任院长,1929年又组建国立北平研究院。到1935年,全国已经超过70个研究院,国民政府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结合教育的发展模式。这时的中国科技已经不在与外界隔绝,随之交流也逐渐增加,一大批优秀科学人才的涌现,其中包括地质学家李四光,土木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周培源等人出国深造,对现在中国科技发展打下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中国的成立是科技发展新的转折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激发了许多海外学子的归来,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址部门等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有计划的发展时期。1964年,首次提出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现代化”,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的理论;1964年中国的第一个原子弹的爆破成功和1965年科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印证了中国科技新的春天到来。但是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不管是科技还是经济上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灾难,尽管如此,中国科学家们还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刻苦钻研,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破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近代科技不断发展,中国又迎来新的春天。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科技重回顶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迎来了新的篇章,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科学基金制度,形成新时期的大格局。1995年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也是中国在科学事业进展中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我们国家正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央计划体系转变,一种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向经济建设”为原则,政府机构明确分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科学家袁隆平研究发明了杂交水稻,不但解决了中国人的粮食问题,而且为解决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库工程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平。 从19世纪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自强求富”,到20世纪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潮,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20世纪末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给予了多少希望、梦想和憧憬!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显著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大厦里,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应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和借鉴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力求准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特性和发展机制,总结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在面临重任和挑战的今天,系统的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不但是学术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中国科技不断的日益提高,也象征着我们祖国的强大,现在的中国在各个领域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我们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使用手机、电脑,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证明。历史的今天,我们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从领先到落后,再到现在的日益突破逐渐走向世界前列,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是每个领导人关注的问题。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问题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人创造历史,却对自己正在创造的历史茫然不知”西方科学家的这段名言陈述的好像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100多年来,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近代化的大浪潮中颠簸沉浮,进退失据,至今仍然处在追赶的路途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学习,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尽一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