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对外汉语教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P100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4)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教学过程上看,学生是教学这一认识过程的真正主体,是教学实践和认识活动有目的的承担者;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对象,是主体实现目的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教师则是作为主体实现目的过程中必要的设计者、引导者、解惑答疑者----也即助体----而存在的,本质上讲,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主体(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第二,从教和学的关系系上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必然要由“学”体现出来。“学”是学生自己的独立的主动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王策三,1985)

第三,从内外因上看,学生是内因,教师和其他条件都是外因,没有内因的能动作用或活动不符合主体的要求,再好的外因也起不了作用。

第四,从教学原则体系上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等;才可能真正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化的课堂;也才更有利于语言学习规律和习得理论的研究。

2.对比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优点及不足

优点:对比分析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预测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改进课堂教学

不足:1)对比分析不研究学生,抛开学习的主体,不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分析学习中的难点,而是单纯从两种语言本身进行对比。因而预测就不一定准确,真正的难点不一定能抓到。事实上很多预测的错误学生并没有出现

2)把语言看成封闭的结构系统,采用用静态的形式分析,不分析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3)简单地将“不同”等同于“困难”。语言教学的实际表明,并非不同点即是

难点。有时两种语言的相近之处反而是学生最大的难点,另外学习中的困难也不完全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3.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功能

(一)教学功能

(二)课内外媒介功能

(三)文化交流功能

(四)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P162)

(五)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

4.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差异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生理上、记忆力以及智力都有较大差异。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第二语言

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5.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趋势

(一)理论研究的并进化

(二)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

(三)语言材料的语篇化

(四)语法教学的强势化

(五)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

(六)教学的立体化

6.汉语派生词的类型

1)前缀+词根老板阿妹小伙

2)词根+后缀鬼子短儿花头

3)词根+叠音后缀红彤彤喜洋洋气鼓鼓

7.主观性测验的优点

(1)考查有深度和层次(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命题容易

(3)增加了测验对考生能力区分作用

8.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教学观,目的观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此际工具;

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知识体系来教;

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学力。

9.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含义

1.一般的课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学科。这种理解的实质是强调向学生传播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教程”和“学程”的定义。

2.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这种性质任务决定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特点。

3.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含义

课程即学习过程;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文化意识的再造。

10.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简答)

1.基本语料库的建设

2.语料加工工具研究(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

3.通过语料加工,建立各种带有标注信息的“熟”语料库

4.研究从语料库中获取语言知识的技术与方法(查询、样本采集、统计和语料库管理……)

11.语料库的五种类型。

1.现代汉语语料库

2.现代汉语句型语料库

3.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4.面向语言学研究的汉语语料库检索系统

5.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和资源库

(语料库的分类:

共时与历时语料库

平衡语料库与整群语料库

通用语料库与专用语料库

书面语与口语语料库

单语种与多语种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

监控语料库)

12.客观性测验的优缺点

客观性测验的优点:

(1)题量大,覆盖面广

(2)评分简单

(3)比较容易做出科学的分析

客观性测验的缺点:

(1)不适合考查综合能力

(2)存在一定的猜测性

13.第二语言教材的规范性

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语音、词汇、语法、课文语言等)要符合民族语言的规范,就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常规的汉语教学要教授汉语普通话。因为学习一种民族语言,首先要学习这种语言通用的标准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者当前和未来生活、研究、工作的需要。如果作为语言学习范本和工具的教材不够规范,学习者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不能在目的语社会中广泛地加以应用,那么掌握这样一些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的用处就十分有限了,将不利于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者“学习教材”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材所提供的范例和范本的模仿来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规则和运用规则,进而在创造性地使用这种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这种语言”。显然,如果“范例”和“范本”不够规范,就难以实现这样的目的。教材的这一属性,要求常规的语言学习,其教材的语言要素及文字要规范,课文语言的编写或采样不但要符合目的语的规范形式,而且要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这样才可能使学习者对学到的目的语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发挥,才可能做到通过“学教材”来“学语言”。

14.语法教学的一般性策略和方法

要体现规范性、稳定性(×你有去过北京吗?)

A.对比分析,突出重点、难点。

B.语言形式结构要教,语言功能也要教。

C.语法不能只是句子的一个层面,要语素(汉字、音节)、词、词组(短语)、句子、话语(语段、语篇)综合。

D.“精讲多练”、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操练形式多样化:替换、转换、扩展…… E.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则。

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

B.演绎法:先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C.引导性的发现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15.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基本的教学原则是实践性原则

教学原则:即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原则一: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怎样做?教材100-101)

原则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原则三: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

(文化教学的原则

适时性

适度性

针对性

敏感性和宽容性)

16.对外汉语教学法初创阶段的特点

1.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

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是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意义的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几百年历史,代表人物奥伦多夫(H.G. Ollendoff),语言主讲教师通过翻译讲授相关的语言知识。

《汉语教科书》(1958)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第一次提出比较实用的汉语语法教学体系。

2.体现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特点: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

标志性教学法形式:相对直接法。

“相对直接法”,把国外的直接法与我国过去的语法教学法相结合的产物。

“直接法(Direct Method)”,代表人物贝力兹(M.D.Berlitz),直接用外语教外语,教学目标是外语口语。受联结主义心理学(associationist psychology)和语音学等影响。标志性教材——《基础汉语》《汉语读本》强调实际语言在教材中的地位,压缩了一些不必要的语法项目。

3.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强调实践的交际性含义,提出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具有明显的听说法烙印。句型体现结构、兼顾传统教学法的综合教学法。

强调语言结构的操练;课堂教学以对话和句型操练为主;各种技能中强调口语的第一性地位。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40年代美国陆军使用此法训练外语口语人员,吸取直接法重视口语的特点,但不完全排斥学生的母语。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汉语课本》、《基础汉语课本》最大特点是引入句型教学。

《初级汉语课本》是我国最早的对外汉语分技能训练的系列教材。

17.刺激反应论的积极意义

①儿童最先学会接触最多的那种语言(假定他处于多语环境)。

②儿童常因观察、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模仿确实是儿童习得语言的重

要手段。

③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儿童最初习得的词语很

可能就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建立的。

④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言目

标有积极的意义。

⑤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

童,语言发展的进程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

18.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

(1)语法形态比较少。

(2)词序对语义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法和句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5)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

1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特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过程的研究;二是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它涉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但又不同于上述学科,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20.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启示

(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2)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3)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启示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2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①语法方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如:我去学校。在主语和时间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总是同一个谓语。

②语音方面:汉语总共只有400多个基础音节,加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共1300多个,而且按照声调发音很有规律。英语的单音节形式有上万种。并且汉语里双音节词占

85.6%,这比很多语言有多音节词更容易掌握。

③词汇方面:汉语词的音节较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广泛采取词根复合的方式,便于学习者理解词汇意义。

如:电话、电视、电脑、电影、电磁炉、电冰箱……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利因素:

①语法方面: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和语序成为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并且

词有多功能性,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有时很难搞清楚错综复杂的语法关系。

②语音方面:语音方面最大难点在于声调,如“睡觉”——“水饺”。汉语语音特有特点,如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肚子饱了”——“兔子跑了”。

③词汇方面: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啊、吧、呢、吗、啦、哇),加重了学习者的负担和难度。

④汉字方面:汉字是汉语学习的最大困难所在。难学、难记、难认。

22.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不同

(1)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发音)开始。

(2)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

(3)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

23.汉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A.先认读,后书写。学习汉字时要尽可能把形、音、义结合起来。

B.先教可以作为部件的独体字,后教包含学过的独体字的合体字。

C.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D.教学时要一笔一划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及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正确位置和布局。

E.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作些说明。

F.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

G.对区别性小、易混淆的字要作对比练习。

H.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

I.做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

J.练习汉字的方法:描写、临写、抄写、根据拼音写、组词等。

24.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1)综合性原则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其他多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语言教学的三大要素

语言的五种主要表现形式

(2)针对性原则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

各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

(3)限定性原则

对教学要求、等级水平进行定性描写和定量限定

(4)系列性原则

纵向(循序渐进)

等级划分

内容确定

语言技能

语言能力描述

横向(相互协调)

话题内容

语言范围

语言能力

(5)导向性原则(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向统一目标靠拢)

教学内容

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

25.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

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

B.演绎法:先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

C.引导性的发现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26.中介语的特点

①中介语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上都有所表现。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学习者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话语。可以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②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母语向目的语靠拢。

③中介语的存在是偏误产生的根源,要掌握目的语就要不断克服中介语的倾向,但中介语不都是错误的,有正确的部分。

④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不是一条直线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有曲折的,纠正了的错误,可能有规律地再现。

⑤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停滞不前,不再发展了,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特别是语音方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7.为什么说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语论基础

28、第二语言教材的工具性

第二语言教材是一种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并最终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工具。显然,教材是达到学习和掌据第二语言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无数语言事实组成的,而且句子的变化无穷无尽,所以很难列出一组事实和一组句子(无论这个集合有多大)就算穷尽了这种语言的一切可能(刘润清等2000)。教材仅仅为学习某种语言提供了一部分样本性的事实,为进一步掌握这种语言提供基础和能力。所以本质上说,教材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教材的这一属性,要求教材编写既要设计先进、样本规范,又要便于教学和学习,这样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具”的效益。实际上,教材的工具性就是教材的教学工具性,即教材的编写和设计要服务于教学,要适合于教学,要有利于学习者对教材以外的语言事实的掌握,这便是教材的本质属性。

29、词汇教学的原则

1.提倡“词不离句”。

2.掌握构词法规律:偏正(汉语)、并列(语言)、述宾(结婚)……重视语素教学: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电→电灯、电话、电视机)。

3.重视比较:汉语内部比较(忽然、突然);汉外比较(参观、访问——visit)。

4.分清运用性(表达性)词汇和领会性(接受性)词汇(如:人名、地名、专名)。

5.加强词汇的重现与复习,减少遗忘。

30、外国人学汉语的偏误类型

⑴遗漏(少成分),例如:*打球(打)了三个钟头。*他有照相机也(有)收音机。*你不(要)做那件事。

⑵误加(多成分),例如:*他非常(很)高兴。*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房间(被)打扫干净了。

⑶误代(所用不当),例如:或者/还是,一点儿/有一点儿,不/没,次/下儿等成对的词语中,发生误用的情况。还有语法的误代,如,*(太晚)来(应用补语“来得太晚”而误为状语);*他的话我(不能)听见;*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不能用“把”字句)⑷错序(词序有误),例如:*(常常)我们去旅行。

3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要体现规范性、稳定性(×你有去过北京吗?)

A.对比分析,突出重点、难点。

B.语言形式结构要教,语言功能也要教。

C.语法不能只是句子的一个层面,要语素(汉字、音节)、词、词组(短语)、句子、话语(语段、语篇)综合。

D.“精讲多练”、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操练形式多样化:替换、转换、扩展…… E.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则。

32、学习者的认知因素有哪些

A.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B.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情景时,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智能因素在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也可以说是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场独立与场依存

冲动型与审慎型

容忍(宽)型与排他(窄)型

C.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有效地掌握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而采取的各种计划、方法、技巧以及调节措施。

回避使用交际套语

简化利用交际环境

母语直译等待

语言转换体态语

语义替代使用媒介语求助对方

D.迁移:一般指已经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分为:

正迁移——对后续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

的作用。

负迁移——对后续的学习起消极的、阻碍

的作用。

3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理论的基本内容

即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性质和特点的理论。

①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②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成交际工具来教,而不是当成知识体系来教;最基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34、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35、偏误分析的意义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是通过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现象的分析,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步骤和学习策略。它是论证中介语理论的重要方法。

多项选择

1制约教材针对性因素

2.复合词的类型

(1)陈述型:后词根陈述前词根,如:体察、神交、手软、面善;

(2)支配型:前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方式等,如:打针、看病、埋头、出席;

(3)偏正型:前词根限制、修饰后词根,后词根是复合词的中心,如:花园、海浪、山峰、人心;

(4)补充型:前词根表示示动作行为,后词根表示结果或趋向等,如:解决、提高、说服、摧毁;

(5)联合型:前后两个词根具有相同、相近、相反或相关的意义联系,两个词根互为补充说明,如:重复、反正、解释、尺寸

(6)重叠型:同一语素重叠而成,如:妈妈、常常、连连、刚刚。

3.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基本的语用语法

4.教材的通用性原则

学术界对教材通用性原则的认识大同小异,其中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5.常识

(1)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品德素质:爱人、明理、守信、感恩

专业素质:达到《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2)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北京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3)小知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特长学科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

北京传媒大学:语言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理论、新词语、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中国社科院:实验语音学、辞书学、社会语言学

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语言学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规划语言学、语言评测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规范化

清华大学:计算语言学、民族文字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

山东大学:中文信息处理

徐州师范大学:病理语言学、实验语言学

南开大学:规划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实验语音学

复旦大学:修辞学、手语研究、辞书学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修辞学

中山大学:对外汉语教学

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华文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测量、辞书学

厦门大学:计量词汇学、对外汉语、计算语言学

黑龙江大学:辞书学

武汉大学:中文信息处理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教学、规范语言学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语言学

(4)知识拓展

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重要学术期刊: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汉语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对外汉语研究》及八所研究基地的学报(相关刊物)。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外国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范开泰先生早在1992年就有过专门论述(《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1期)。

(5)知识拓展

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八大家

1.黎锦熙(北京师范大学)

2.王力(北京大学)

3.吕叔湘(中国社科院)

4.胡裕树(复旦大学)

5.张斌(上海师范大学)

6.朱德熙(北京大学)

7.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

8.陆俭明(北京大学)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胡裕树、张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朱德熙《语法讲义》

邢福义《邢福义自选集》

陆俭明《陆俭明自选集》

6.词汇与汉字大纲(注意数字)

对留学生的词汇要求:初等:2500~3000;中等:5000;高等:8500

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即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为2500~3000.

7、从用途和方法上给测试分类

●几种不同用途的测验:(1)成绩测试(课程测试)(2)水平测试(3)能力倾向

测验(4)诊断性测验

●主观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

●分立式测验和综合式测验

●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8、语音常识

现代汉语上册15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所谓的内部因素主要指:(1)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习者和教师;(2)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1、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可以看作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或叫做支撑理论。 2、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至第四章 1.母语和外语的区分依据 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或外民族的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 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区分依据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3.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4.语言交际能力 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 5.结合汉语的特点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音、语法、词汇等角度进行教学,由易到难,由机械到有意义; 6.交际文化 所谓交际文化,就是这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用系统中 7.唐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是哪个城市 长安 8.元末明初中国很流行的两本针对母语为朝鲜语的国别化教材 《老乞大》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而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汉语的课本。 《朴事通》常与《老乞大》一起被认为是两部珍贵的元末汉语口语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记住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大事件: 1978年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学科的看法。 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 领导机构: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汉语教学机构的建设:(1)海外孔子学院建设(Confucius Institute),(2)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 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这一传统提法。 元末明初供朝鲜人学汉语的有名的教材是老乞大和朴通事 2、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教学大纲如何分类? 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 3、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属性三要素是什么?具体内容要记住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教学模式是什么(名称及适用阶段) 汉语言专业教育 性质:兼有专业教育和第二语言教学两种属性。 教学内容: 言语技能教学和研究交际技能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doc

1.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习考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笫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來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3.中介语: 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FI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4.跨文化交际: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Z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5.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是第一语言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第二语言。 6.负迁移 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其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分阻碍性干扰(目的语中有,母语中没有,从而干扰)和接入性干扰(目的与没有,母语有的,从而干扰)。 7.迁移 迁移一般指学生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学得的经验如果恰当地运用,其效果是正迁移,反之是负迁移(干扰)。 8.测试的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 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 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在选择试题 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这份 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 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9.H S 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 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 计的一种考试,rti基础、初中等、高 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屮等)考 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 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 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 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10.习得机制假说 “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的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 得时提出來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 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11.失误与偏误 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 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 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 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 纠正。 12.正迁移 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 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 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対第二语言 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 13.功能教学法 它是以语言功能项目(和意念)为纲, 有 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行 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14.迁移与泛化 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 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 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 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笫 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 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 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 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 作用。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 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 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言知识 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 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 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 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 制。 15.应用语言学 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 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 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 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 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 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 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7.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 点 答: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 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 解、发现和创造性的作用,目标是听、 说、读、写全面掌握语言。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 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二)主要特点 1.教学原则: 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 位 ②以学生为中心 ③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 则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而 发展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只用母语解释 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 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二、判断正误 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错 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对 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错 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对 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对三、问答题 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不同对外汉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 1.研究目的培养运用汉语交际对语言规则系统的 的能力理性的认识 2.研究内容通过与学习者母语追求理论知识的系 对比得出的汉语特统性与完整性 殊规律,并研究如 何将这些规律、知 识转化为学习者的 技能 3.研究的侧重点从意义表达出发,单纯从语言结构出 突出用法和功能研发,集中于描写、 究,多讲句子条件,分析语言现象 建立汉语组装规则 体系 4.研究的角度从语言学、汉外对从语言学角度 比、跨文化交际、 语言习得、学习者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学科性质 1、对外汉语教学 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 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 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 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 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

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 ④语言功能论 英国韩礼德 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 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 不同: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的输入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 ⑦文化因素的学习不同。 相同: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上的联系。 ③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联系。 ④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⑤语言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是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10、教学法流派有: ①语法—翻译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试题

判断题: 1、1983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见书本第6页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的。√见书本第5页。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何时教”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见书本16页。 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错,改:不是 5、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错,改: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只是体系来教;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6、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应用价值的学科理论本身。 错,改:学科基本理论 7、语言教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含:基本理论研究、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错,改:不包含基本理论研究 8、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项知识并不是对立的系统。对 9、相对直接法就是直接法和翻译法结合的成果。错 10、说是学生语言和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错 11、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对 12、词汇教学技巧可以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的技巧、词汇积累的技巧。对 13、阅读训练是指对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对 14 从教学性质上划分,教材可以分为:初级教材,中级教材,高级教材。错(应是从 教学的阶段和层级) 15 文化知识类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旅游汉语,商贸汉语等。错(旅游和商贸是属于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16 趣味性的作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它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评价教材优劣的根本标准。错(应是首选标准) 1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它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错 18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中介语理论是由偏误分析发端的,早期的中介语研究又采取对比的方法。因此,中介语理论是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继承和发展。错 19. 留学生使用否定结构,由“A和B不一样”变为“A不和B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外化”。对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交际法或情景教学,把重点放在内容的交流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这种方法也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 21、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初级阶段通常不直接通过汉字的形体来识记汉字的意义。对 22、外国学习者在汉语语音方面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母韵母,其次是声调。错 2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外国学生识词的能力。错 24、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先语后文、语文并进、拼音文字交叉出现和听说与读写分别设课的发展过程。对 25、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速、词、词组、句子和语篇这五级语法单位。对 26、汉字部件可以分别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种。对 27、现代通用汉字在6000~7000个范围内,常用汉字约3000个。对 28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是由赵金铭先生最早提出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共27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教法复习题 一、填空 1. 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等四大环节。 2.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四个方面。 3. 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4. 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5. HSK的全称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级 6.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7. 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语言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等。 8. 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9. 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 11.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 12.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四大类。HSK是种水平测试。 13.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14.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能力。 15. 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16.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17.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18.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19.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2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21.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22.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23.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24. 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25.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26. 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27.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28. 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29. 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30. 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31.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 32. 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学习目的/教学目的分的 33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学理论。34.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5.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36 教材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趣味性 37. 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38. 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39.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40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1.认知法的理论性基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42 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 第一章学科论 1、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包括外语。 (按照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 ←第二语言广义如上,狭义: 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不包括外语。 (看学习的环境) 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部分外语。 2、母语: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外国的语言。或本国别的民族的语言,或本国另一种官方语言。 (按照国家的界限) 3、本族语:本民族语言。通常是母语。 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语。 (按照言语社团、民族界限) 4、目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5、学科性质:教学过程-学科-事业。(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针对外国人的语言教学。 6、理论体系:“一体两翼”:汉语语言学本体,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7、教学的一般性:目标:培养外国人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中心:语言技能训练。教学重点: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与汉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手段:集中强化教学。 8、教学的特殊性: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感 9、教学任务: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汉语。 10、任务过程的内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11、潘文国提出学科内涵:以对比为基础、以教学为目的、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汉语本体研究。 12、学科体系: 第二章基础论 1、习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学习: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 2、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独词句-双词句-电报句 3、第二语言习得途径:接受学校正规课堂教育(主要)、家庭教育和自学(次要) 4、第二语言的教学:“教”: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技巧、教材编写、成绩测试 “学”:学习者心理、学习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 [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 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 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 1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修正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 大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 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 (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 ②教学的全过程; 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 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f.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 1971年,北语被撤消。 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 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 b. 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

精品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八 第二节教材编写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有理想的教材。对理想教材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易教易学。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怎样编写第二语言教材就成了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类型和 课程类型以及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时限,因此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每―种类型的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各种类型的教材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我们这―节首先讨论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类语言课教材共同的编写原则以及练习的类型和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等。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单位都要自己编写教材,在多数情况下.是对教材的选择问题,这里谈到的有关内容也可以作为选择教材时的参考。 1.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 任何一种第二语言教材都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类型、课程类 型和教学对象。就是针对同一种教学类型、同一种课程类型和同一种教学对象的教材,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编写。由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课程类型、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同,就需要编写不同类型的教材。 1.1从教学类型的角度分类。 我们前面讨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每一种教学类型 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也就是说,有多少种教学类型,就要求多少种教材。此外.还应当有自学教材。 1.2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分类。 同一种教学类型往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或课型,每一门课程 或课型都应当有专门的教材。前面谈到,语言课可以分为综合课、专项技能课和专门目标课等不同的课型。专项技能课又可以分为听力、说话(口语)、阅读、写作等课型,这几种课型还可以变化为听说、听读、读写、视听、视听说,热门话题等课型;专门目标课有结合有关的专业内容和专门的语体或文体的课型,如口语(作为口语体的口语)、文学阅读、报刊阅读,新闻听读,科技汉语等,这些不同的课型都要求有专门的教材。 1.3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 同一种教学类型和同一种课程类型中往往有不同的教学对象,每一种教学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对象不同,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材。前面谈到,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的起点、学习时限等项内容,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就是按照这几个特点分类。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一、总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96年解释;99、02、03年填空)(2)任务:研究—— 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理;②教学的全过程;③教学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④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并由此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3)目的: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9年填空) 2.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①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汉语预备教育: a.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周培元、吕叔湘负责业务工作;邓懿、王还等6人授课。 b. 1952年,由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该班调到北大,更名为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c. 1960年9月,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问答)②巩固和发展阶段(60’s初—60’s中) a. 1962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部独立,成立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62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开始了汉语教学节目。 f. 1966年,文革,教学停顿。 1971年,北语被撤消。③恢复阶段(70’s初—70’s后期) a. 1972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首先接受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学生。 b. 1972年10月,北语恢复,1973年秋开始接受留学生。④蓬勃发展阶段(70’s末至今) a. 1987年7月,组成“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b. 现在全国有3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c. 20世纪70’s下半期开始是对外汉语教学确立学科时期。(98年选择)学历教育:1975年,北语试办四年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为对象);1986年,北语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外国硕士研究生;1997年,北语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以及带有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 d. 学科建设 1978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研究。 1983年6月,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12月,“对外汉语”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e. 学术机构 1988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从“中国教育学会”中独立出来。 1987年,成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朱德熙。 f. 刊物 1979年9月,《汉语教学与研究》在北语正式出版。(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1987年9月,《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季刊。(96年选择) 1987年,北语创办了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学汉语》。 g. 师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