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一、“知人论世”——保罗·康纳顿

Paul Connerton is a sociolog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in memory studies.Connerton's first book, How Societies Remember (1989), opened the discuss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per Maurice Halbwachs and others) to include bodily gestures, finding in clothing, manners, musical performance, and other socially negotiated practices locii where memory is "silted" (to use his verb) into human corporeal consciousness and praxis. Connerton followed up this work with How Modernity

Forgets (2009), which emphasizes what Connerton calls "place memory," or memory that is dependent upon topography and particularly upon topography as it relates to the human body. Connerton argues that moderni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ticular sort of forgetting "associated with processes that separate social life from locality and from human dimensions: superhuman speed, megacities that are so enormous as to be unmemorable, comsumerism disconnected from the labour process, the short lifespan of urban architecture, the disappearance of walkable cities."(From Wikipedia)

二、本书想要论证的问题

“记忆”是一种极其普通的个体官能,但相对于个体记忆,还存在另一种记忆——社会记忆。那么,什么是社会记忆?社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记忆?社会或群体的记忆如何保持和传播?这即是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集体)记忆”理论概述

“社会记忆”一词由涂尔干学派第二代成员莫里斯·哈布瓦赫(1877-1945,涂尔干/迪尔凯姆的学生和同事,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提出的“集体记忆”演变而来。其实,在哈布瓦赫之前,已有很多学者讨论过“集体记忆”的相关概念。卢梭提出了“集体性”的观念,对涂尔干有很大影响。之后,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提出了含有“集体记忆”意味的“集体欢腾”,认为宗教的观念诞生于欢腾本身,因为“惟有集体思想具备这种效力,要创造一个观念的世界,并使经验现实的世界通过它发生变形,就必须得有一种智力的过度兴奋,而这种过度兴奋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实现”。1之后玛丽·道格拉斯(1921-2007,女爵士,英国人类学家,因其对于人类文化和象征主义的作品而闻名于世)提出了:当常规行为成为一个时代的秩序时,在平淡无奇的时期里,是什么把人们整合在一起的问题。哈布瓦赫认为,“存在于欢腾时期和日常生活时期之间的明显空白,事实上是由

1对于“集体欢腾”,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不知道是否准确):涂尔干指涉的不仅是宗教在初民社会里的一种仪式性质的集体表象,放到现代社会,集体欢腾也许还象征着公民公开自由表达意愿的途径和环境,有点像广场政治,但我觉得没有约束的状态极易导致宗教式的狂热。

集体记忆填充和维持着的,这种集体记忆以各种典礼性、仪式性的英雄壮举的形式出现”。他进一步分析道“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涵义的东西、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与记忆的社会框架,从而我们的个体思想将自身置于这些框架之内,并汇入到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但是哈布瓦赫关注的是集体记忆的社会框架——家庭、宗教、社会阶级,认为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记忆,而并没有讨论集体记忆如何传递的问题,因此后来出现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正是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社会记忆是如何传递和维持的。

总之,先于康纳顿之前的研究者关于“社会(集体)记忆”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人们从社会中得到记忆,也在社会中拾回、重组这些记忆;(2)每一种社会群体皆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藉此该群体得以凝聚及延续;(3)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来说,记忆常常是选择性的、扭曲的或是错误的,因为每个社会群体都有一些特别的心理倾向,或是心灵的社会历史结构;回忆是基于此心理倾向上,使当前的经验印象合理化的一种对过去的建构;(4)集体记忆依赖其某种媒介,如实质文物(artifact)及图像(iconography)、文献,或各种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或重温。(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四、文本内容结构的梳理

这本书结构很简单,除导论外,共分为三章分别论述社会记忆、纪念仪式以及身体实践。康纳顿主要讨论了两大主题:一是何为“社会记忆”,二是“社会如何记忆”。虽然本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的广泛,且大量引用了诸如人类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阐释学、音乐、艺术、宗教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让我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彻理解作者的每一句表述,但是在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结合作者列举的各方面事例(论据),我对整个文本的内在逻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作了如下的梳理:

1.关于“社会记忆”

在康纳顿看来,记忆具有工具性,所有开头都包含回忆因素,为现实服务。他举了一个例子:法国大革命时,通过在公开的仪式上进行的对国王路易十六的审判和处决来驳斥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光环”喻指君主制度以及使之合法化的政治神学)。因为,一千年来,国王是通过加冕仪式——涂圣油、戴王冠——来建立一种社会记忆的,这样国王就拥有了神授的统治权,任何反对国王的人就是渎圣者。而公开处死路易十六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这种记忆,用一场仪式取代另一场仪式,用一种记忆取代另一种记忆。但是,对国王的审判以及

标志自由的着装实践(解释社会记忆的另一个例子2)都遇到了与旧的社会秩序彻底决裂时面临的一种因遭遇到历史积淀而破产的危险。因为“一个人对时间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延续的意识,是对该社会制造的这种延续之形象的意识”。因此,康纳顿认为,在这两种行为中,人们试图脱离回忆的因素来为一个激进的开端划出边界是不可思议的,进而他指出,建立开端就要回溯一种社会记忆模式。也就是说,用一场仪式革命为另一个开端划出边界,回溯甚至打破一种社会记忆模式,是为了重塑另外一种崭新的社会记忆模式。

但是,社会记忆又不同于历史重构。康纳顿认为历史重构不依赖社会记忆而更多的是做出推论,因为历史学家的思想对于他们的证据是自主的,他们有用来批评证据的标准,他们能发现完全被遗忘的东西,也能质疑所记忆的东西。尽管相对于社会记忆,历史有其独立性,历史重构的实践可以在主要方面从社会群体的记忆获得指导性动力,也可以显著地塑造他们的记忆。在这里,作者举了捷克反抗强迫性忘记的斗争、十字军东征和以色列建国的例子佐证。接着他论述了与文本历史有同样重要作用的口述史,认为或多或少的非正式的口述史是描述人类行为的基本活动,是所有社群记忆的特征。这里作者提到一个很有趣的关于乡村生活的例子,描述的是一战期间意大利南部有个名叫加里亚诺的村庄,当村民被问及关于战争的记忆,他们既没有提及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没有提到战争的死亡者,反倒是几个农民亲眼见证的一场关于土匪们的战争令村民们记忆犹新,由此可见民间叙述和记忆模式与官方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

可是尽管社会记忆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却得不到关注,康纳顿认为这是由于某些记忆申述的类别作为焦点而得到优先考虑。这个焦点类型就是他划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个人记忆申述3和认知记忆申述4,而第三类则是“再现某种操演的能力”——习惯记忆(习惯行为模式),却经常由于回忆是心智的活动的传统观念而得不到重视。康纳顿提出,受测者的社会习惯——记忆,不同于对规则和代码的认知记忆;它也不仅仅是一个附加或补充特征;它是成功地令人信服的操演代码和规则的一个基本因素。(这一段关于心理精神分析等层面的内容,我不太理解)另外,康纳顿提出,个人获取、定位和回溯他们记忆的媒介通常包括兴趣、社会空间以及记忆传授行为与社会的持续性。那社会记忆如何传递?康纳顿总结认为是通过纪念仪式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社会记忆的。

2.社会如何记忆

在“纪念仪式”这一章节的一开始,康纳顿首先举了一个例子: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政变失败后被捕入狱。纳粹上台后的每年11月8日,希特勒都要去啤酒馆发表演讲,举行纪念仪式(书中描述的希特勒时代的各色纪念日或

2这个事例是说:法国大革命发生后,人们越来越多的抨击约定俗成的用服装样式(着装)来习惯性的区分平民与贵族的划分等级的惯例。我的理解是,这种“体化形式的不平等”就是由过去的记忆触发的,它和处决路易十六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宣示与过去社会记忆和秩序的决裂。

3“个人记忆申述”指那些把个人生活史作为对象的记忆行为,我认为是一种自观、自在的个人记忆。

4“认知记忆申述”涉及对“记忆”的利用,记得词义,或诗句,或笑话故事,或城市布局,或数学公式,或逻辑真值,或未来事实等,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记忆并不要求记忆对象是过去的某事,而要求记忆那件事的人必须在过去遇到、经历或听说过它。

者说庆典大体有十种)。通过仪式体现的纳粹价值不断地重复造成了一种再现“神圣”的魔力,这个新创造的仪式可以抹平时间差异,可以变得具有类似宗教的神圣性,获得德国传统的认同性,并且在重复的操演中长久地延续下来。这是因为仪式不仅具有表达性,而且有规则性,它们是程式化的艺术;不仅形式化,而且具有同一群体记忆认同的意义;它的效用不限于仪式场合,也渗透到非仪式性行为和心理中。说明这些仪式之于其他广泛意义上的仪式的区分在于它们不仅暗示对过去的延续,而且明确宣称这样的延续。由此说明这种纪念仪式对塑造群体记忆的重大作用。

对于如何理解仪式,他认为应该关注仪式的形式,并与神话区分开来。尽管仪式和神话都可看作集体象征文本,但是把仪式解释成可以用其他方式尤其是神话形式表达的另一种象征载体,就会忽视仪式本身的特色。5仪式不仅是表达某些信仰的另一种方式,而且某些事情只能用仪式来表达。神话素材可以以戏剧、文学的形式被重塑,由此产生不同的意义,而仪式结构的变化性却很小,正是出于仪式并非神话的内在属性,它们规定了在仪式操演和参加者所演为何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康纳顿说仪式是一种操演语言、是一种形式化的语言。另外,尽管纪念仪式和其他仪式一样具有形式主义和操演作用,但是它们却明确指涉原型人物和事件,它具有重演性,这两点都说明了纪念仪式对社会记忆的作用。由此康纳顿总结到:一个社群在纪念仪式中被记忆的是由支配性话语讲述的认同特征,它是个人记忆的一种集体变体,它把过去理解为一种具有某些明显认知因素的集体自传。在纪念仪式中能找到社会记忆,而纪念仪式是操演的,操演又是身体性的,因此一个被大大忽视却又百分之百重要的是“身体社会记忆”。

在第三章“身体实践”的论述中,康纳顿认为,对于过去的记忆可以不用追溯历史来源,因为在习惯记忆里,过去似乎积淀在身体中。为了进一步具体说明记忆如何在身体中积累或积淀,作者首先区分了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体化实践”和“刻写实践”。“体化实践”包括对文化特有姿势的记忆,这种特定的姿势操演提供了身体的助记方法(在这里,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文化礼仪对男女不同姿势的要求,另一个是座次和身姿所涉及的权威模式)。而“刻写实践”则是指一种把人生的时间属性系统地转化成书写符号的空间属性并因此而存在的实践,作者认为用刻写传递的记述不可改变地固定下来,其撰写过程就此截止。他批判阐释学把刻写、文本当成其研究对象,批判把刻写当作仅有的传递社会记忆的特许形式,他认为体化实践的特别记忆效果依赖于它们的存在方式和它们的获得方式,因为影响体化实践的因素——习惯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它是一种知识,是手和身体的记忆;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恰恰是我们的身体在“理解”,所以体化实践更具创新力。归根结底,康纳顿的观点就是社会也有记忆,社会通过纪念仪式来传递记忆,而由于仪式通过身体来完成,

5仪式的解释类型中,社会学的立场认为:仪式的认知内容必须以隐喻和象征的形式加以编码,仪式通过使自己变得可以理解,来“象征”社会现实。以宗教仪式为例(作者以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仪式举例),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向自己表述他们作为成员的那个社会,以及他们与这个社会之间模糊而亲密的关系。

所以社会是通过体化实践来传达和维持社会记忆的。

五、我从《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产生的思考

1.社会记忆与认同

在康纳顿的书中,其实更多的是论述“社会是如何记忆的”,而对于社会记忆本身却没有直接的定义,但是对于这个词的界定,又是理解整本书的基础。我认为,作为名词的社会记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社会记忆往往是基于一个特定的范畴,这个范畴或区间在多数情况下是指拥有共同血缘、世系与文化的一个群体,而社会记忆就是由这个群体的当代经验、过去历史、神话传说等构成,并借由文献资料、口述史、行为仪式(各种庆典、纪念仪式与讨论会)与形象化却蕴含象征性的物体(如塑像、与某些记忆相关的地形、地貌等等)为媒介,从而构建起一套固定的认同体系,并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在一个社会中保存、延续和流传。这样的社会记忆有一个很明显的作用,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种心理构图6的回忆(这样的回忆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的特定的社会记忆),个人得以有所区分、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群体的社会认同体系,进而能够加深、凝聚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当然,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社会角色的差异,人们在财富、地位、职业、地缘分布等方面日益形成等级分化,这导致基于世系祖先的群体划分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化。现实生活中的分层逐渐动摇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内聚性,从而使得以不同群体为区间的社会记忆慢慢演变成为多元变量的、易变的综合体。换句话说,群体的稳定性减弱和流动性增强,让社会记忆显得愈加复杂。因此,我认为社会记忆不仅有助于产生认同,伴随着认同而具有的基本情感联系和异己感更会由此划定族群的边界,每一种社会结群便在设定的边界内外进行排他性的资源竞争,并在状况改变时通过必要的记忆重塑,以改变边界来造成群体认同的变迁。

2.社会记忆的政治价值

康纳顿在导论中就已经提出一个观点: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权力等级。我反复揣摩这句话,觉得也许翻译者(纳日碧力戈)并没有准确表达这句话的原意。我认为这句话应当修正为:如何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等级决定的。紧接着这句话,康纳顿以例论述:“当今信息技术的储备,从而借助信息处理机制来组织集体记忆,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合法性,这一点涉及到控制和拥有信息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此外,我们不再相信那些历史主体——政党、西方——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这些宏大话语支配力量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们作为我们当今形势下的思维

6Bartlett关于记忆研究的核心就是“心理构图(schema)”概念。心理构图是对过去经验与印象的集结。每个社会群体都有一些特别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影响该群体中的个人对外界情景的观察,以及他如何结合过去的记忆,来印证自己对外在世界的印象。而这些人的经验与印象又形成个人的心理构图。在回忆时,我们是在自己的心理构图上重建过去的。

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无意识中仍然起作用。换言之,它们作为无意识的集体记忆的控制力量,存而不去。”显而易见,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政治权力对信息及其载体的控制是相当重视的。一个时代的信息经过筛选后从而形成选择性的社会记忆,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与精英集团就好像是一个过滤的筛子,通过对信息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必要控制、适当屏蔽,进而时刻掌握决定社会记忆的话语权,因为社会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局政府的合法性相关。这种合法性既指经由过去的经营而获得的当下的合法性地位,又包括不断以改善上层建筑等手段将合法性延续到未来。在过去,统治阶级用政治权力来实现控制社会记忆的手段大多是直接、野蛮而又粗暴的(譬如秦有焚书坑儒,纳粹实施种族灭绝,苏联通过驱逐异见人士而令捷克人民强迫性忘记,日本在东北、台湾施行的同化政策等)。然而,二战后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民主共和、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公民的权利意识得到空前的加强,公权力不再能够肆无忌惮的侵犯私权。与此同时,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导致政治权力与生俱来的控制欲念从显性向隐性发展,也就如康纳顿所言,控制的手段更加隐蔽。人们也许难以意识到自身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可是这股力量依然存在,我想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斯诺登棱镜事件”便是印证。再者,我认为,社会记忆的政治化是无法避免的。沈松侨先生曾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一文中写道:“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的过程,殆可谓为一套以黄帝为中心的符号政治(symbolic politics)过程。藉着这种符号政治,晚清知识分子揭示出一套新的历史视野(historical vision);中国,也就在此一新的认知下,成为一个整体而独特的政治社群。”“黄帝,其实正是各种政治势力与现实利益进行激烈角逐的文化场域。”诚然,社会记忆本身并不存在任何政治形态或政治性,可是社会记忆一旦被政治权力、利益所需要,政治力量便极尽所能的形成意识形态的场域,将集体的记忆和认同吸引入其中,加以重塑、压榨、利用,反过来更好地控制或凝聚相应的社群(族群)。

六、问题的回答

1.什么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个体官能、认同体系、心理构图、一种叙述性的历史

2.社会记忆如何传播和保持?体化实践和刻写实践

3.为什么作者认为社会记忆是政治权力的一部分?

话语支配或政治宣传的需要、构成合法性、统治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2000字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费先生立足于传统中国的乡村基底,以历史的视角审视社会,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由十二章随笔组成,语言凝练,旁征博引,各章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清晰,构建了完善的认识体系,读毕获益匪浅,感触深刻。 一、背景 1、社会背景 《乡土中国》的写作时间和出版发行时间是不同的,写作本书的内容时,费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彼时抗日战争还未结束,国内政治亦波诡云谲。作为爱国知识分子,费孝通先生力图通过对中国千百年来的社会基础——乡村的深入思考和挖掘,探寻中国发展的出路和未来。这种救亡的急迫在书中的表现便是少量内容的激进性。 文革进入尾声的1975年,中国的政治社会即将迎来巨大变革。这种变革的趋势同样影响到了学术界,于是在《世纪评论》的邀请下,费先生以“随写随寄,随寄随发”的方式讲授了自己关于“乡村社会学”的思考,并写成了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2、写作初衷 正如书中所记,费先生写作该书内容的初衷并非著书立说,而重在理论探讨。彼时,费先生任西南联大教授,主讲“乡村社会学”,他并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在和青年学生们的交流之中,探讨崭新的理念,教学相长。而《乡土中国》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二、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虽然涉及了乡土社会的众多方面,但是笔者认为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差序格局”,重点内容是“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 1、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是相对于西方“团体格局”的概念,其内涵是:个人的一生是个圆,这个圆正像被石头荡出的波纹,这个石头就是个人的重量,个人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或者说其本身的格局是怎样的,就决定了人生的这个圆有多大,这个圆也随其成长不断扩大,也就形成了差异格局。 “差序格局”之所以是本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因为它具有基础性。“差序格局”的存在意味着“熟人”和“自家人”相较于“陌生人”拥有着某种含糊不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1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本书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写作过程 所谓经典社会学著作,往往是这样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在推荐书单里总会碰到,甚至其中的结论你也常常引用??但你基本不会完整仔细地去阅读它。这样对待《街角社会》,绝对是个遗憾,就像那些饱读爱情故事却不会恋爱的人一样遗憾。很难再找出一篇比它更像小说的社会学博士论文了,“迷人”两个字可以印在书脊上。 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怀特亲身去波士顿北区的意大利贫民区(科纳维尔)做蛊惑仔,并在帮派里混到了副老大的位置。这样的经历使这本书生动、细致、雄辩而可信。正如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走的不够近。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招来了那些持批判认知论的同行的反对:观察者参与其中,将会使被观察对象失去其客观性。值得欣幸的是,怀特坚持他无需为他的品德或这本书的声誉辩护,反对者们也都没有质疑这本书的经典地位,并且它最终影响了社会学研究的批评标准。 怀特对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及组织文化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剖,对保龄球和社会地位、议会与群体团结、群体忠诚与社会流动的讨论,着迷于分解后的细部观察,又不失于琐碎和狭隘。而作者修订时增加的附录,《关于〈街角社会〉的成书过程》,对研究者的启迪意义更不亚于正文本身。 《街角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和学术贡献,并不在于它对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和组织的描写,而在于它的成书过程,在于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正如在本书最后的附录中怀特所说的,正是对该书研究方法的讨论使这本书成为学界的经典之作,销量也跟着大增。 怀特很对我的胃口。他看到的贫民窟,“只是城市里的一个地区,那里高度集中着低收入的人,他们住在破旧的房屋里,卫生和健康条件恶劣”,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社会学的定义”,但“正是这些状况导致了他对这一地区的研究,他认为确定人们在这种条件下如何生活是一个从实际观察中提出的问题”。这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

编号:FS-DY-20588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与参考 读书报告格式内容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4、书中令人深刻难忘的部分以及你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5、个人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6、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7、从本书获得的收获; 8、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9、总结

读书报告注意事项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随笔记下一些想法。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他有关的书来看,包括: 1. 作者的传记; 2. 作者其他作品; 3.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4. 其他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社会行动的结构读书笔记

读《社会行动的结构》 二、帕森斯对前人的分析和评价 (一)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 这里的个人主义实证主义主要是一些极度强调功利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理论,帕森斯批判了霍布斯的秩序理论、洛克的古典经济学理论、马尔萨斯的功利主义理论、马克思的阶级对抗理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 为这些理论倾向容易导致激进实证主义。(如:强调遗传和本能的生物学还原论和强调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他们都极度强调客观的因素,而把主观观点完全抛弃。)他们的理论缺陷在于把人原子化,对人的主 观性在社会行动中发挥的作用视而不见,行动者的“目的-手段”被忽视,难以研究包含着丰富情感和大 量非逻辑行为的社会行动。 (二)马歇尔 他有着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纵观经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 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认为,所有的意识观念均来源于知觉,但同时也承认意识的机能(诸如记忆、想象 和语言的官能)是内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后者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公开宣称不仅意念的内容,而且意念 的整个过程都不可能存在内部能力,而只能是习得的。也就是说,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 起源;不仅没有任何天赋的或先天的命题。激进的经验主义者唯一强调感觉经验而否认理性思维,在他们 看来,理性认识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思想愈抽象则更加空虚,不可靠,远离真理。他提出的著名的“效用”理论,以边际效用和生产率、消费者的过剩、替代原则和最大限度满足学说等概念加以阐述,构 成了一个严格的功利主义成分,其基本假设是个人在使手段适合于目的是具有合理性。这是他经济学理论 的逻辑中心。他的理论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财富的研究”和“关于人的研究”。然而这两个成分不可 能单独存在,后者是一种关于活动与生产和获取财富过程之间关系的理论。马歇尔把经济学设想为一种关 于具体经济活动的完整认识的科学。他认为不应当仅仅用功利主义的“需求满足”的模式来具体认识个人 主义社会,因为个人主义社会中包含着某些共同价值,如道德规范或自由。正是由于这种观点,使马歇尔 的部分理论被纳入帕森斯的“行动的自由意志理论”体系中。 (三)帕累托 他与马歇尔走了不同的道路,试图把经济学界定为关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或关于社会生活中一组成分的 抽象科学。他针对马歇尔的理论说明了即使在个人主义的经济秩序中,共同价值的成分在经验上也是重要的。提出了与经济学有关的这一价值成分在方法论方面的地位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有关经济学范围的问题。帕累托与马歇尔截然相反,他在逻辑上把经济成分从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离析出来,并以一种社会学对 之加以补充,在这种社会学中他系统的解释了某些非经济成分,并将之与经济成分综合在一起。(经济学 研究逻辑性行为,社会学研究非逻辑行为)而非逻辑行动则是一种剩余性范畴。他把非逻辑行动理论从作 用的方面加以分析,区分了相对持久起作用的成分和作用相对较为不稳定的成分,分别被称为剩余物和衍 生物。但对剩余物和衍生物的分析以及帕累托对它们做的分类,都没有明确的解释一条已被发现对行动理 论十分重要的分析上的区分,即规范性成分与非规范性成分之间的区分。而帕森斯认为这条区分线向着帕 累托本人没有研究到底的方向延伸。 与行动相关的非科学的理论的范畴包括两类成分:1.行动的终极目的;2.在解释为什么追求这些目的时所诉诸的那些非经验实体以及在据以对那些非科学的手段(如仪式)做出选择的标准中的某些成分。 帕累托把“手段-目的”关系链分为三个部分:终极目的、终极手段与条件、中介部分。(中介部分既是 手段也是目的)社会行动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条关系链错综复杂地相交形成的“网络”,每一个具体行动都 是一个交汇点。 帕累托的研究证明了非逻辑行动(行动中带有价值成分的元素)对于行动的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 使得“帕累托的发展初看与实证主义有非常相似之处,却是明确的朝着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方向发展的。” (四)涂尔干 涂尔干也是从批判的态度出发的。不过他不是在经济学层面上批判功利主义的,而是通过提出如何解是个 人主义社会秩序的问题既一般化又经验化地来批判功利主义。他的重要著作《自杀论》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在经验上证明了自杀中的“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他用“失范”的概念解释自杀,强调了约束性规范 在社会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社会分工论》中得出了与马歇尔相同的一般结论,即在契约中包含一些 成分是功利主义未能说明的。他称之为“契约中的非契约性成分”。(他所强调的社会共有价值或道德) 涂尔干的初期理论只是半超脱的经验主义理论体系,而他脱离刻板的实证主义体系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自杀论》读书报告

<<自杀论>>读书报告 《自杀论》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著作。涂尔干在书中批判了把自杀现象归为心理学畴的传统的错误认知,并且指出自杀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特定社会一段特定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因此自杀是以社会性质为主的一种行为。涂尔干以社会学的视角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并且用了大量详细的数据和各种研究报告来分析了个人自杀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了自杀是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可能会发生的一种现象。本书将实证研究和社会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得空泛的理论在实际研究中获得了具体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据调查资料显示,自杀在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始终排在靠前的位置,成为除了传统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等导致死亡的原因外又一重要的因素。根据卫生部的调查,自杀在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高居榜首,远远超过其他的因素,这就让人不得不重视自杀这种现象。而要预防自杀,就必须要从自杀的起因上来着手,只有能够充分分析自杀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自杀论》就是一本从社会学角度来剖析自杀原因的书籍,它对于自杀的预防和针对性的社会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以社会学角度来看,自杀率与个人自杀事件分属于社会与个人两个不同层次,社会学研究的层面并不是个体,因此不会去用大量篇幅来分析个人的自杀,

就像书中涂尔干说的,社会学是以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是属于心理学的畴。因此《自杀论》中所研究的自杀,只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即自杀率,本书的分析也是以社会群体为基础来进行说明的。 在书的导论中,涂尔干提到自杀作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曾经有无数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正因为人们对这个词太熟悉了,因此似乎并没有必要对自杀来下一个定义。但是涂尔干指出日常语言中的词,就像这些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是模棱两可的,如果学者按照惯用法来使用这些词而不另作详细说明就很可能会陷入混乱,所以对自杀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必要的。涂尔干主根据外在的、可以观察到的形态特征给自杀下定义,因此他给自杀下的定义的容是:“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这样,自杀这种行为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来确保不会把一些非自杀的行为错误地归为自杀从而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接下来涂尔干把书的容分为三编一共13章来分析了导致人们自杀的社会因素和非社会因素,以及自杀这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把自杀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在第一编中,涂尔干写了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并且把非社会因素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第一章中涂尔干写了心理变态和自杀的关系,不可否认,神经衰弱的人或者患有精神病的人自杀率要比正常人明显高出很大一部

社会工作专业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专业读书笔记 篇一: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 专业: 学号:201106750018 姓名:余学梅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小说式的笔调记录下该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互动,非正式的社会结构。在观察的过程当中,作者尤其注意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领袖是如何保持其领袖地位的,维持其群体声望的;群体成员是如何相互共处的,如何与群体领袖互动;跳出一个

群体,作者特别注意到,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诺顿帮一起去打保龄球的时候,每个成员的表现不仅与他们的技术有关,而且与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群体活动当中,领袖会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优秀。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奈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多年来,科纳维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区,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萧条时期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济金或公共事业振兴署维持生活。美国人觉得科纳维尔与社会其他地区格格不入,认为它是干非法勾当的人和贪污腐败的政客、平穷和犯罪,以及起颠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内

情的人却可以在科纳维尔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组织。 同时,随着在美国出生的一代长大成人,科纳维尔的生活模式经历了深远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们对于科纳维尔提出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在于作者所给出的第一手资料。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 《街角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与怀特

《街角社会》读后感800字

《街角社会》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街角社会》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街角社会》读后感800字 《街角社会》主要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街角社会》读后感心得体会: 记得刚刚开始读《街角社会》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外国人名很复杂,文章的语言很通俗易懂,觉得他就是在简单叙述一些小事,但直到我把整本书及书后面的附录都看完了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并没有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这是一本对我们的青少年社工工作是有深刻的意义的书。 书中怀特写的是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人际活动的内容,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有敏锐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保证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发现状况的微妙变化,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所要研究的街角的各类人的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应用到我们青少年社工驻小商品市场的

服务项目中,市场里大部分都是来沪青年,“小商品就是大社会”,如果不真心融入,怎么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呢?所以,在市场中的细心观察往往比生硬的走访更容易让这些青年们接受,从中把握小商品市场青年们需求的脉搏,帮助他们健康发展,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一个人的态度是无法被观察的,而必须从他的行为来推断。由于行动可以直接被观察,并可以像其他科学数据一样被记录下来,所以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行动来了解这个人,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阅读这本书让我获得了许多方面的收获,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在我所从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上,总之受益匪浅。 从初次接触此书的不理解到最后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很庆幸自己能坚持读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让我有了非常多的收获。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在社会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方式方法,为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张琳达)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经典研读报告(2020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程性质: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经典研读报告是一门通过阅读指定经典社科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来拓展法科学生知识面和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实践课程,可作为法科学生核心课程的有益补充。 This course is a practical course to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writ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of law students by reading and writing classic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It can be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core courses of law students.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由任课教师提供阅读经典文献清单,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与知识基础阅读指定经典文献,在阅读基础上撰写读书报告。任课教师对读书报告的写作加以点评,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是对其他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1)对经典社会科学文献有大致的了解; - 1 -

(2)养成对文献的精读习惯; (3)通过读书报告写作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写作形成初步训练。 三、学习要求 学生应当认真阅读任课教师开列的经典文献,并通过多种形式与任课教师互动,了解写作要求,认真撰写研读报告。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主要阅读书目(不完全):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3. 霍布斯:《利维坦》; - 1 -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整天围着书本转,老师是从早跟到晚,就是让学生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其它方面几乎很难顾及到,而且把老师也累得够呛。甚至把老师变成了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老师只要能把班里的成绩带上去,就是好老师,就是优秀老师,否则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没有水平的。殊不知,老师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像学生,就与老师的言行多少是有关系的,比如有老师教导学生要知恩图报,要感恩这个世界,可是他自己却并没有任何感恩的行动,甚至传出他不好的话语来。 道德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人要是不讲道德或不讲理,与动物又有何异,所以我们骂那些没有道德或良心的人叫禽兽不如或猪狗不如。由此可见,道德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道德是被人内化而接受的,它与法律不同,因为违反法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裁和惩罚,而对于违反道德的人,我们通常则会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因为道德没有刚性的要求,它更多是依赖人的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凭着这种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人进行自我约束,所以“慎独”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其实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人,就有道德存在的地方,而且道

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和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国民素质的高低,更能体现出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道德教育也是最难做好的教育。道德教育与书本知识教育不同,书本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考试来测量,而道德教育是否做好,人们的道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很难通过考试来测量的。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是通过书本来这个途径来实现的,其测量方式也是考试,但是考试成绩高是否意味着道德素质就高,是否意味着道德教育就做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纸上他可以这样写,可实际他会怎么做我们很难去要求他,而且他写的是否就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他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和思想,我们往往很难把握。“当今人们已不满足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考试分数或能力分数,他们更希望考试能够提供诊断信息,能够报告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道德教育在当下非常难做,就连我们的精英群体——大学生,现在也变得非常难教育,其知识水平高低先不说,就看他们的日常表现,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是处于滑坡状态,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课,无非是把它当成考试课,至于里面所要求的,不少学生往往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关就可以了。因此,道德教育考试化也是当下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取代考试。其实,用考试方式测量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效果欠佳,而不用考试方式测量,又找不到更好的测量办法,所以道德教育现在面临两难困境。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没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1106750018 姓名:余学梅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小说式的笔调记录下该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互动,非正式的社会结构。在观察的过程当中,作者尤其注意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领袖是如何保持其领袖地位的,维持其群体声望的;群体成员是如何相互共处的,如何与群体领袖互动;跳出一个群体,作者特别注意到,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诺顿帮一起去打保龄球的时候,每个成员的表现不仅与他们的技术有关,而且与其在群体中的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群体活动当中,领袖会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优秀。 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奈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多年来,科纳维尔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区,那里青少年犯罪率很高、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在萧条时期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靠家庭救济金或公共事业振兴署维持生活。美国人觉得科纳维尔与社会其他地区格格不入,认为它是干非法勾当的人和贪污腐败的政客、平穷和犯罪,以及起颠覆作用的信仰和活动的大本营。然而事实上,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可以在科纳维尔发现一个高度有组织的,完整的社会组织。

同时,随着在美国出生的一代长大成人,科纳维尔的生活模式经历了深远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了作者去探究,去回答人们对于科纳维尔提出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做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构。 这本书真正吸引我的,在于作者所给出的第一手资料。街角帮的生活形式,活动方式,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细致详细的阐述。很明显,只有真正置身于研究。 《街角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与怀特在科纳维尔长期的实地调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怀特的科纳维尔实地调查凝聚着宝贵的社区研究方法。选准研究的突破口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前人研究的程度,弄清有关概念和理论,避免重复无效的研究,同时又可以提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 作者研究上的道德争议,即关于最后利益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分配的问题,我认为作者的处理方式是失当的。另一个涉及道德的问题是有关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问题。在本书作者的研究过程中,被研究者是被告知研究者的意图的,因因而这个问题表现得不甚明显。然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研究者被放置在了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

读书报告格式及要求

读书报告格式及要求 读书报告格式要求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 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 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 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能够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 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 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能够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能够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 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能够再找 其它相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 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不过赞 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 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 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 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能够这样做,

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不过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 是不汤不水。所以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 样都谈到了,但仅仅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 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能够作 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 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绝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仅仅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7、读后感:(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新版.docx

读书笔记 题目:《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报告人: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6月10日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在读书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有一些感想和体会,跟老师分享一下。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约翰·杜威,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于1899年辞去密歇根大学哲学系主任,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待了十年(1894~1904)。在这个时期里,他从事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并以专著、论文、讲演、报告和书评的形式,发表了关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逻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教育著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思想总结 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杜威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我的教育信条 杜威在1879年应某日报要求,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教育信条》,在这篇文章中,杜威提出了五个信条。 第一个信条说明什么是教育。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能够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第二个信条说明了什么是学校。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第三个信条谈到了教材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 身的社会活动。” 第四个信条说明了教育方法的性质。杜威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问题。他相信,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第五个信条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

读后感街角社会读后感

街角社会读后感 街角社会读后感(一) 《街角社会》是美国着名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的成名之作,是作者以四年的时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科纳维尔进行参与式 观察调研写出的一部社会学经典着作。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解析了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和行动模式,厘清了整个社会对该区域和人群的混乱认识,给社会改革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资料。 西方学者对于科学研究即便是人文学科的研究的认真和严谨让人尊敬。虽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近年来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定量分析法逐渐成为主流,然而无论是定性或是定量,没有亲身参与的调查,它们都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参与观察法,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个出身上层社会的人,却要委身于贫穷、混乱、暴力的社区里居住四年,学习他们的语言,接触并接受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成绩。不仅在人文科学研究的社区,探究猛兽生活习性的丛林,战争火线的最前沿阵地,都经常出现西方人的身影和镜头。亲临一线,深入探究,我们才知道多克作为社团领袖在诺顿帮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的大学生如何走入更高的社会阶层。仅仅是在办公室里摆弄一些数字和曲线,学者就永远是学者,甚至还有可能会将菠菜的含铁量点错一位小数点。

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街角社会》首先让我学习的就是它以人为本的为政哲学、关注基层民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代表座谈 时提出,共青团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近一时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团中央、团省委通过团干部驻点、青春燎原计划等工作平台大力推动基层团工作的开展。虽然对于全团来讲,农村、社区、非公企业、青年自组织等基层工作是团工作的薄弱之处,高校团工作横向来讲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团工作就不用加强基层工作,相反,现阶段高校团工作的薄弱之处同样在基层,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团工作宗旨仍然要在基层实现。 我院团的工作开展既要有创新、做品牌,更要打基础、搭平台,团的活动和工作开展要凝聚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锻炼全体学生,提高工作的覆盖面和活动的参与率。 我们的基层在团支部,在团员青年,团支部工作开展存在经费不足、力量不足、载体不足、阵地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团支部工作影响力往往要弱于班委会,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职责不能得到很好执行。团员青年在自身成长方面也日益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更丰富的学生活动、更高雅的校园文化、更宽广的创业平台和更自由的成长环境。团委和各分团委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通过参与式调研,将思考的重点放在基层、调研的身影留在基层、工

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怎样写读书报告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是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著作。作者作为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看作是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毕生致力于寻找重建社会道德的方法并希望成为法国社会的道德导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一同被誉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作为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德所提出的实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他认为实证主义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本质的特殊看法,即认为社会现象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包括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的社会事实;二是关于获得这些知识的手段的独特观点,即认为应该通过超然的、价值中立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迪尔凯姆认为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他还提出具有开创性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进而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和方法。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自杀论》这本书也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如:在这本书中,迪尔凯姆关注的视觉不是人们以为的个人因素,而是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自杀现象实际上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产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太疏远(利己主义)或者太紧密(利他主义)都会导致自杀;而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太疏远的极端形式(关系的缺失),导致反常的自杀。再如:对于自杀是社会因素引起的这一命题,迪尔凯姆采用了实证的方法进行论证。 我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感兴趣,作为非社会学专业的我,想通过这本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学著作,对自杀这一现象深入了解。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本书的导言中,迪尔凯姆将其定义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特点是死者自己的有意识的行为,受害人是行为人本身。为了更好的研究自杀倾向,迪尔凯姆选择了被考察的社会所特有的“自杀率”这种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许多引起自杀的个别条件当中,大多还没有普遍到足以影响自愿死亡的总数与人口的关系。而自杀率却反映了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数之间的关系,它本身就是一种先前存在的客观社会事实,强调整个社会,排除了个人行为和特殊情况,可以利用它顺利将自杀归结为社会事实来考察研究。 在《自杀论》一书中,作者沿着“问题的提出—含义的界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假设的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对自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以及体现的思想。本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版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直以来,西部的发展相对东部都极其缓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关注,我们国家也不断倡导学生及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西部。我们此次支教采用家访的形式,通过和村民聊天,关于限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几个调查报告结论: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

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