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裴芳芳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7(007)024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发生.

【总页数】1页(301)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作者】裴芳芳

【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人民医院甘肃天水 74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J], 易先凤; 吴汶君

2.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J], 易先凤; 吴汶君

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J], 汪徽; 马婷婷

4.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J], 梁敏杰

5.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J], 谭蓉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 标签: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儿科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常说儿科如“哑科”。有些患儿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给疾病观察和护理带来了难度,造成护理安全隐患多,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护理任何一个环节不注意都会给患儿带来不安全和医疗纠纷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1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护士语言行为由于儿科住院患儿多,床位周转快,工作量大,繁琐而辛苦,不能按时下班,导致护士疲劳、焦虑、烦躁。儿科护理大多是低年资护士,在家有的是独生子,父母疼爱,不能忍受工作中的磨难,缺乏沟通服务技巧,对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解释不到位,缺乏耐心,主动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甚至厌烦,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常因言语差错与患儿家属发生争执。 1.2护士责任心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缺乏,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儿科病房危重患儿多,特别是夜班人少时,不能及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缺乏慎独精神。对患儿及家属私自外出和对患儿存在的跌倒、坠床危险宣教不到位,防范意识差。大小便未问就随意记录,脉搏呼吸测量时间不足,生命体征记录不准确。 1.3心理素质方面儿科患者都是父母的宝贝,一个孩子生病,有的甚至有几位家属陪护,所有工作都在陪护的监视下进行,心理压力大,静脉输液时,有些不理解的家属要求条件高,要求一次穿刺成功,遇到心理素质差的护士,即使平时技术很好,也有失手的时候,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甚至打骂。特别是遇到危重患儿抢救时,家属紧张得在一边哭喊,护士心理也紧张、手忙脚乱,抢救措施不得当,处理不到位,影响抢救效果,引起纠纷。 1.4技术方面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新护士护理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疑难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抢救患儿时,工作忙而无序,延误患儿治疗,对新设备不了解,使用不当。 1.5治疗方面 1.5.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有的操作不注意,引起药物容器破碎,药液流失。 1.5.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患儿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2-6-21 8:56:00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 李雪娟471100河南孟津县人民医院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为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现结合工作体会就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不了解“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忽视医疗护理活动这一特殊的职业特征,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书写护理文件不规范。护理记录单上的记录,在查对时发现未记,但确实做了,护理管理上就视为“记录不全”。护理记录单上的任何文字记录都是重要的法律证据,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记录不全”,在法庭上就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有理难辩。另外护理记录单上常见问题还有护理记录与医疗病程记录不符,护理记录没有用药起止时间记录、无法显示护理人员给患者用药速度快慢,药与药之间的间隔时间,特别是不能同时用药的间隔时间等,一旦发生纠纷,护理记录单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护士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如不按规定洗手,加药不戴口罩,加药不彻底、安瓿中残留药液,单独值班时不严格遵守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如不进行床头交接班,不按等级护理制度巡视病房,上班时思想不集中,在办公室聊天、打电话、吃东西、带孩子等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护理效果。 护士素质低,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抢救患者时吸氧、吸痰慢、小儿头皮穿刺不上,洗胃机不会用),对新技术的应用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复杂的操作,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患者。有的护士虽然按制度做到了巡视病房,但不清楚患者的重点观察项目是什么,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征兆,从而延误抢救与处理,导致纠纷。 护患沟通不够:护士每天与患者频繁接触,可以及时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若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装没听见,或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帐目查询时,如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王延荣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儿科,0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护理安全隐患 1.1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 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儿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19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 在儿科护理中所产生的隐患中,有一些是由于护士的自身因素导致的。 1临床上有一部分护士的年纪轻,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水平均有限,或是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经常会发生。 2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给患儿穿刺的难度要比成人大,如果护士的专业操作技术不佳,那么就不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这给患儿带来很多额外的痛苦,患者哭闹、变得急躁,家长也会由此产生不满情绪。 3护患沟通不佳有很多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重视医疗护理部分,很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沟通,有些操作没有事先沟通就直接操作,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不理解,进而产生不满情绪,引发护患纠纷[4]。 4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护理记录的书写也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常被忽视,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情况,或延误了记录,造成护理记录内容不完整,一旦发生护患纠纷,这对医护人员的举证是十分不利的。 5专业知识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很高,由于护士在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无菌观念进行操作,不注意手卫生,从而造成患者感染,引发纠纷[5]。

12患儿及社会因素。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备受家长的宠爱,一旦患病就医,患儿家长就会对医疗护理有很高的期望与要求,如果在护理中出现失误,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出现不满情绪。 在儿科,静脉穿刺是一项比较难的操作,因为患儿的年龄小,血管很细且脆弱,在穿刺的时候患儿哭闹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引发矛盾。 另外因为社会问题的存在和社会舆论导向,让大部分人认为一旦患儿出现不良的结果,那么责任肯定是医院的,并且不能理解护士的良苦用心,使得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医学具有严谨性、风险性等特点,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病情复杂、病情严重的患儿,更容易发生护理风险。 护理人员是医嘱的主要执行者,一旦护理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患儿家属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护士,导致矛盾的产生。 13法律知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升高,患儿家长掌握的法律知识越来越多,如果护士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那么在出现护患纠纷的时候就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要护士在操作中出现一点纰漏,就会导致患儿家长的不满,增加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2预防对策21护士要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儿科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张艳红 组员:宋惠欣李红梅王静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及家属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跌倒、坠床等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药物、物品标签清楚,分别放置。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消防器械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 一、输液安全管理 1、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要求则不可使用。 2、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查对制度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执行单,由

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doc

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 摘要:医疗安全、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笔者统计本院2008年至2009年两年中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20例,其中儿科8例,占全院纠纷、投诉的4JD% ,在这8例纠纷投诉中,每一例都和护理工作中不足有直接和间接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普及,儿科住院病人逐年增加,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之儿科病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对病情无法诉说,不配合等特点,使儿科护理工作繁杂、锁碎、工作量大,成为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高危科室。笔者担任儿科护士长近十年,对本科发生的纠纷和投诉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本科护士对纠纷和投诉及其相关原因的正确认识,查找原因,寻求应对措施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现将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1、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1.1 给药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1.1.1 医嘱方面的错误,医生开立医嘱错误和护士执行转抄过程中发生错误,由于儿科用药按体重计算,早产儿、新生儿只

有成人剂量的几十分之一,低年资护士药物知识缺乏,对本科常用药物剂量不熟悉不了解,医嘱开立时出现错误和转抄时出现错误没有及时发现,如一新生儿医嘱静脉滴注甲硝8ml,护士转抄成80ml,并加入,被及时发现未对患儿造成危害。 1.1.2 药物配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儿科药物配制过程是一个非常准确、精细的操作,如儿科常用药物氨茶碱,新生儿一般输入6 8mg,而氨茶碱规格为每支250mg/2ml,输入剂量只有一支中的1/40 1/25,在配液的过程中要经过反复几次稀释后才能加入,如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粗心大意就可能出现差错。 1.1.3 其它如给药浓度、给药时间、错给、漏给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出现错误。 1.2 医疗护理器械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科自2005年以来购置了心电监护仪、智能输液泵、微量输液泵、婴儿暖箱、电动吸痰器等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 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生儿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由于皮肤上胎脂过多,电极片和皮肤贴合不紧密而导致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广东医学20O7年4月第28卷第4期 生,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力保证.要取得缓解术后 疼痛的良好效果,重要的是护士要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正确评估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理的 镇痛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负性 心理因素,才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 673? 参考文献 [1]宋兰英.开胸术后疼痛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1,7(3): 271. [2]谭自然,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合肥:中国科技大 学出版社,1998:230. (收稿日期:2007一O1—05编辑:张素文)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潘巧红王晓波李崇瑞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528200) 【摘要】目的:g-/Cjr,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通过总结夜间4P~-y-作存在的安全问题.加 强组织与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各项护理制度得到落实,避免了工作中差错失误,有效控 制护理缺陷及减少了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重视夜间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病房夜间护理护理安全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

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夜间值班护士多为年资低的护士,且是独立操作,临时处置多,因而护理工作压力大,护理力量相对薄弱,是差错事故易发时段….为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我们 通过总结过去1年来夜间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护理缺陷及减少了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护理工作管理及护理质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院儿科住院部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夜查房检查记录及科室质控评分表,通过检查发现存在护理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急救物品管理,医嘱执行,护理文书书写,危重患者护理和病情观察,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护理工作服务情况等项目. 1.2方法根据统计资料,针对2004年6月至2005 年6月这一年来存在的夜间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对策,并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组织实施,监测整改效果,对前后2年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1,2.1'思想上未重视夜间护理安全问题病房夜班 年轻护士多,业务水平,工作经验有限,缺乏慎独精神, 不能正确认识到夜间护理潜在的危险性.工作繁忙时,容易简化工作程序,造成漏,错;服务欠及时周到等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 1.2.2违反规章制度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 科病房夜间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处置多,夜间医嘱从处理到执行又由一人完成,护士容易简化查对程序.②对患儿家属呼叫应答欠及时.呼叫器铃声夜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防措施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四、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 防措施: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 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臵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 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3、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4、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5、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袋、药盒上面须注明患者床号、姓名,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7、药物剂量有误 防范措施: ⑴正确执行医嘱,做好核对把关工作,发现医嘱有不妥时及时质疑。 ⑵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抄写在药盒上的用法字迹要清楚工整易辨认。 ⑶药物用法及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思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 ⑷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 ⑸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 ⑹看清药物剂量单位,是“片”还是“毫克”,严防把30mg误以为30片。 8、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⑴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 ⑵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9、重发(多为定点药物)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认可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进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别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办法,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护理安全隐患 1.1治理因素 质量治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治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治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主动办事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把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 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示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

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儿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本身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另一方面陪护及探视人员多,难于治理,易造成患儿院内感染,家长出现不满情绪,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招到家长训斥、谩骂,发生护理纠纷。 2 防范办法 2.1治理方面 2.1.1成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ㄍ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懂法、守法;组织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培养高尚医德,认真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程。2.1.2科内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工作职责、计划、考核目标,检查科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办法,并督促落实。 2.1.3护士长对急救物品、药物应做好“五定”治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做好弹性排班,保证病人多时护士多,及时正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2.2护理人员方面 2.2.1更新护理理念,提高办事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培养其“慎独”精神,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按照护士年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包罗: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儿科用药等,通过培训使护士理论知识把握全面;专科技术水平提高,熟练把握儿科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与医生配合紧密。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篇一: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制度 2、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工作制度 3、新生儿科交接班制度 4、新生儿科查对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7、新生儿科操作安全制度 8、新生儿科病房安全制度 9、新生儿科探视和病情咨询制度 10、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1、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 12、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及监控措施 13、新生儿科隔离室消毒隔离制度 14、新生儿科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 15、新生儿科沐浴制度 16、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

17、手卫生制度 18、新生儿科各类导管管理制度 19、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0、新生儿科护理奖惩制度 21、新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等级报告制度 22、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23、各种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24、病人用药观察制度 25、护理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26、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制度 27、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28、护理人员带教制度 29、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与执行流程 30、执行医嘱制度与流程 31、NICU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2、NICU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3、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制度 34、新生儿科护士绩效和工作评价考核评分标准 35、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36、新生儿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7、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规范 篇二:儿科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务人员职责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主任)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和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最少出专家门诊1-2次。 6.运用国内、国外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儿科副主任医师 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疾病特点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 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小儿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稍有不慎就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 危及生命安全而导致法律纠纷。因此,护士必须加强法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 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改善服务态度,搞好护患关系,以减少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现 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护理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 不严,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 记录书写缺乏规范性,护士长排班不合理,护士人员配备不足,护士、床位比例失调等因素 均会引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或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易发生差错事故。[2] 1.2 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现在我科大部分都是工作几年的年轻护士,她们工作经 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处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专科护理技术欠熟练,特别是小 儿头皮静脉穿刺和动静脉采血,危重患儿急救技术和观察病情等方面不够成熟。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使护士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慎独”意识 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事故。如由于巡视不周到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致药液渗漏引起皮肤坏死,危重患儿翻 身时皮肤观察不到位引起压疮等,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3 护士及家长交流沟通欠缺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不适的 婴幼儿,其家长对患儿过分担心,焦虑,经常来询问患儿的各种问题;由于护士人员少,儿 科工作琐碎繁忙,护士急于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导致没有时间及精力倾听家长的说话, 做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前解释不够耐心详细,缺乏沟通技巧。特别是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技 术水平欠熟练,主动巡视病房意识差,说话比较直接,发生护理纠纷处理不妥当。患儿家长 对疾病知识缺乏,家庭受经济能力影响,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以审视怀疑的态度看待收 费问题及对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产生不信任感,如与家长沟通不到位可导致不满引起医 患纠纷。 1.4 环境设施因素如病区环境地面光滑、潮湿,患儿易发生摔倒;病床护栏陈旧松动不够牢固,安全设施损坏,易出现患儿睡觉时坠床,热水烫伤等;灯光过暗,观察病情不清楚,静 脉穿刺时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导致家长不满意;后勤设施、维修工作跟不上等。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制订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护理差错事故报告程序,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1- 2次,就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讨论,找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 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理论学习,继续教育或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更 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护理服务内容。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3] 2.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临床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工作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大多数医院存 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问题。护士超负荷工作,护理心理压力大,常因心烦,焦虑, 身体不适等情绪影响工作。因此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应合理安排老年资护 士与低年资护士一起排班,如年轻护士在处理新入院患儿采血、头皮静脉穿刺、抢救工作时 可请教老年资护师协助工作,如患儿住院人数过多,危重患者多情况下,可安排2个护士弹 性排班,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科室: 时间:年月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 目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第五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1、病案质量管理组: 组长: 成员: 2、医院感染管理组 组长: 成员: 3、临床路径管理组 组长: 成员: 4、药品管理组 组长: 成员: 5、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 组长:

成员: 6、医疗安全事件管理组 组长: 成员: 第二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遇特殊情况随时召开,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医疗差错、投诉纠纷、医务科所发《医疗质量改进意见书》、重点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缺陷,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3、严格做好临床、护理质控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对临床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第三部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16T15:32:42.7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4期作者:康香[导读] 定期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根据风险因素分析积极制定防范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江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常见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2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760例患儿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因素等,制定防范护理措施并实施一段时间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得到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实施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儿科护理;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0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factors in pediatric care, and to develop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200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760 cases occurred nursing dispute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nursing analysis of common risk factors in nursing work, to develop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common risk factors in pediatric nursing include social factors, management factors and nursing personnel factors,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a fter a period of tim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contras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Pediatric nursing risk factors include many asp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 events. 【Key words】Nursing risk; Pediatric nursing; Preventive measures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儿科护理中尤其是如此,由于儿科患者年较小,各方面配合能力都不完善,且现在患儿家属都比较宠爱孩子,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很容易导致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因此分析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以我院接诊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每年接诊患儿5000例左右,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10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有380例患儿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38.0%。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中男孩660例,女孩340例。患儿年龄2~8岁,平均年龄(3.8±0.5)岁。儿科护士共有17名,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3.5±2.5)岁,本科学历4名,专科学历11名,中专2名。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1000例患儿对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风险因素分析由护士长选择3名护理技能强、护理知识掌握扎实的人员组成儿科护理风险小组[1],选取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发生护理风险纠纷事件的76例患儿进行重点检查分析,排查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将风险因素归为4类[2]:(1)护理服务质量类:由于护理过程中护理态度缺乏热情、护理技能不够熟练或者没有及时更换药液的原因造成;(2)护理差错类:在对患儿病情查对、输液、用药或者输血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误造成;(3)意外情况类:在对患儿输液、输血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或在护理过程中导致发生烫伤、坠床、碰伤以及走失等情况;(4)护理记录类:在对患儿的信息记录过程中信息记录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患儿临床治疗中发生意外情况。 1.2.2制定防范措施根据以上对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由护士长选择3名护理风险意识强、护理技能水平高的护士组成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于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构建护理安全网络,强化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并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各护理环节的操作行为。根据实际护理情况修订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包括专科护理常规、疾病护理常规等[3]。完善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够完全执行落实。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进行培训,提升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水平,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以上护理防范措施从2016年5月份开始实施,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20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后的临床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处理通过专业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采用百分比(%),组间数据比较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具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 患儿护理投诉风险因素 分析对本次探究中患儿家属投诉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责任心差、护理技能差、沟通态度不友好、未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操作、护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等。 2.2 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比较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后儿科护理中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与实施护理防范措施之前相比,通过实施护理防范措施,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1 护理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护理行为,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引用文件:《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临海院区) 正文: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 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 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人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定期检查消防器械的有效期,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制订并落实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制度。 十三、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质改部。 一、输液安全管理 1、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要求则不可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