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全国自考试题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并构成生产关系基础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B.产品的分配及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产品的分配及产品的交换方式

D.产品的消费及产品的消费方式

2.在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物件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产品

3.商品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

5.下列关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比例由市场决定

B.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

C.复杂劳动能还原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相同劳动时间内创造相同价值

6.人们在商店购买商品的货币执行的是(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

7.经过G—W—G′公式的分析能够发现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 )

A.G—W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B.G—W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C.W—G′阶段商品的价值上

D.W—G′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价值转换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9.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 )

A.转移被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C.创造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

10.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依据是它们( )

A.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B.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使用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C.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价值是否发生变化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是否发生价值增殖

11.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

A.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B.流动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C.流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12.以下列形式存在的资本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劳动力

13.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

A.生产资本

B.股份资本

C.社会资本

D.产业资本

1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段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15.资本主义社会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

A.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

B.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

C.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

D.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

17.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是( )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8.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

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

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是由于( )

A.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无酬劳动

B.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有酬劳动

C.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

D.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

20.利息是( )

A.借贷资本的价值

B.货币资本的价值

C.职能资本的价值

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21.在存在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利息和平均利润的关系是( )

A.利息等于平均利润

B.利息一般高于平均利润

C.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平均利润是利息的一部分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由农产品的( )

A.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

B.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

C.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

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23.“参与制”是金融寡头( )

A.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B.在政治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C.在文化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D.在军事上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24.垄断资本出售自己商品时的垄断高价是( )

A.超过商品价值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B.超过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C.超过商品生产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

D.超过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25.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主要是( )

A.以资本输出为主

B.以原料输出为主

C.以商品输出为主

D.以劳动力输出为主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一个新的特点是资本( )

A.从主要是发达国家相互输出转向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输出

B.从主要是落后国家之间相互输出,转向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C.从主要是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输出,转向发达国家相互之间输出

D.从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输出,转向落后国家之间相互输出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

A.商品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B.商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C.借贷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D.产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28.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行消失

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9.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 )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它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它劳动者的名义工资

C.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

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

30.在现代经济中,对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主要作用的是( )

A.增加生产劳动者人数

B.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C.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D.重视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B.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C.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E.它是人类政治、科技、艺术等发展的基础

3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 )

A.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是人们付出劳动的产品

C.对生产者有使用价值

D.是能满足社会或她人需要的使用价值

E.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

3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B.自

觉地调整各阶级阶层的收入

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D.自觉地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E.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3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

A.工人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B.劳动力价值下降

C.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D.超额剩余价值增加

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35.货币资本是( )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

C.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

D.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E.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的资本

36.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

A.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

B.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C.为分析资本主义的企业利润、利息、地租提供了理论前提

D.表明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的程度

E.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

37.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包括( )

A.不同地块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B.不同地块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C.不同地块土地距离交通线和市场的远近不同

D.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E.农产品价格由中等地决定

38.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能够说明( )

A.等量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

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经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3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

A.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对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C.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D.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

E.可供社会主义国家借鉴

40.促进资本全球化的因素有( )

A.经济结构变化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

B.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投资的增加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国外投资的增加

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全面加强

E.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吸引外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2.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43.简述股份公司及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44.简述造成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45.如何理解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更替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在46、47、48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48题无效。

46.为什么说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4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最新通用版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2018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 ?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 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7)

.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 A.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朴素性 C.机械性、庸俗性、形而上学性 D.形而上学性、主观性、不彻底性 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 A.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群众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7.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 A.手脚分工 B.劳动 C.语言的产生 D.社会分工 第 1 页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永恒发展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A.客观性和普遍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10.“杀盗非杀人”,“白马非马”,这两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 A.部分与整体的联系 B.个性与共性的联系 C.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D.形式与内容的联系 11.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12.有人提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主张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完全排除偶然性。从哲学上看,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有人提出:“一念之发动处,便是行了”。就是说一种念头一产生就是行动了。这是一种( ) A.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含义的是( ) A.认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客体是外部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D.认识客体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15.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B.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依据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C.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 1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第 2 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小抄精编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 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 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 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 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 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 第一章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 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p35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 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 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 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 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 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 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 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 唯物主义有何不同?p36 ①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 个本原的哲学观点。--承认世 界统一 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 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 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 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 种: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 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 界统一于物质 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 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② 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 到历史去③形而上学性:不 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④ 直观性:缺乏实践、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 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及其理论意义 p40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 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 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 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 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 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 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 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 限性 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 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B,运 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 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 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 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 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 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 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 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 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 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动中有静。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 二者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相对静止:一、一 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 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二、事 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 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 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 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 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 性和伸张性 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 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 系: 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B, 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 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 意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 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 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 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 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 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 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 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 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 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 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 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 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 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 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 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 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 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 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 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 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 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 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 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 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 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 性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该如何复习

实践出真知,纸上谈兵的东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试题为例点拨你,教你如何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目。 一、单选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点拨(1):本题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要把握问题的两个方面和它们的关系。(2):按常识,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是先认识它是什么,因此,在认识世界时也一样,所以,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哲学的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否定,积极继承 C.认清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根源,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点拨(1):这个题目是辩证法里的否定观的内容(2):马哲是反对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选,也是反对抹零两可的态度的,因此B不能选。 三、简答题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点拨(1):两个“四句”要诀要记牢。(2):你用平时惯用的口号去答也行,比如:要相信群众,要依靠群众之类。 四、论述题 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点拨(1):这是个概念关系型题目,要掌握相应的概念和关系,再把这些概念和关系套用到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上去。要得出结论。(2):如果你记不起这些知识点,可以用语文的方法来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再找出关系,也要套用到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上去。 一些基本的观点和理论可能大家都知道,而考试就是把你知道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把你不会的尽可能往会的方面延伸的过程。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南迅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和郑州大学联合,结合省内知名院校和教育资源,为在校生和社会工作人员提供学历提升以及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学历提升服务机构,致力于自考、成考、远程、函授、电大全民学历提升,及各类资格证的报考、培训。

历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08--2014)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B)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 D.集约型再生产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来源: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精心整理)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p35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 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 C.规律性D.连续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 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1

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 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A.同一性B.绝对性 C.特殊性D.客观性 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 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 2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知识点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2020年10月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吾心便是宇宙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B.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C.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顺序性 B.时间的不可逆性 C.时间的相对性 D.时间的间断性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7.“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质量互变的观点 1

9.“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0.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1.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1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 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直线论 D.庸俗唯物论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A.农民播种小麦 B.法官审理案件 C.运动员参加比赛 D.演员进行表演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 A.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6.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 A.众人的赞同 B.权威的意见 C.已有的真理 D.社会的实践 17.生态系统是指() A.人类与地理环境构成的统一体 B.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 C.动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D.植物和环境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9.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A.实体性因素 B.渗透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2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答论述题库

【绪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 含答案

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题(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B.二元论 C.唯物论D.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 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 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 A.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晃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 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问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 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 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10.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问题详解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问题详解 第二章 2.1.以下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ACDE)。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B.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C.水是原初物质 D.物质是指水土气风 E.火是万物的本原 2.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ABDE)。 A.无不运动的物质 B.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C.运动就是物质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E.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BDE)。 A.绝对不动 B.运动的特殊形式 C.永恒不变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2.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BC)。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2.5.时间的特性是(BCDE)。 A.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 B.持续性 C.顺序性 D.一维性 E.物质的存在方式 2.6.空间的特性是(ABC)。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三维性 D.绝对的空无 E.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2.7.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ACD)。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2.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观点是(ABD)。 A.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B.彻底的无神论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E.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9.从起源上看,意识是(ABC)。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的产物 C.物质的最高产物 D.精神的产物 E.人脑的分泌物 2.10.意识的本质是(BC)。 A.人的精神的特质 B.人脑的机能 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一切动物大脑的功能 E.对客观世界直接感知 2.11.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为(ABCDE)。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客观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E.观念地再现客观世界 2.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ACE)。 A.创造客观世界 B.为自然界立法 C.确立目的和计划 D.确立事物的秩序 E.创造理论体系 2.1 3.下列活动属于人有意识的活动有(AD)。 A.三思而后行 B.趋利避害 C.饥不择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