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川大学写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川大学写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川大学写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川大学写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写作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写作具有创造性、实践性、个性化的特点

第一章·观察感受与写作

1、怎样理解“人情练达即学问”?

这句话本意是说只要能熟悉、通达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和感情,就能获得“学问”、“化”出文章。实际上就强调了广泛接触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的重要性。要从事文学创作,就要有意识地观察和感受生活,以利于熟悉生活、积累生活和反映生活,真正从中得到“学问”。

2、文学创作为什么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感受?

观察体验是作者写作活动的出发点,作者在观察过程中获取信息、产生感受,只有善于观察,一个人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得到许多写作素材。

感受是从事写作的必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生活熟悉、了解、认识的过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始终是作者写作的源泉。善于感受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得许多有益于写作的启示。

观察和感受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引发写作冲动、有助于作者的思考记忆和想象,因而文学创作无法离开对生活的观察、感受。

3、你认为应该怎样观察、感受生活?

A观察:观察的面要广、内容要多、程度要深。有效观察生活应做到——

①观察要全面②观察要细致③观察要善于比较

B感受: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也要接触阅读和听闻。

即将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相结合,缺一不可。

4、间接感受生活的局限何在?

1、难以深刻体察生活

2、难以直观具体感受生活

3、局限于别人对生活的理解

第二章·多读与多写

1、多读于写作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多读?

A作用:①增加知识②借鉴别人观察感受生活③借鉴别人的表达方式

B怎样多读:①多读名家作品②兼读各种书籍③多读是为了活用

2、你怎样看待多写?

多写可以化用多读借来的功夫,同时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功夫。多写是写作能力提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多写,才能真正熟悉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悟出写作之道。

3、写作为什么不能急功近利?

多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像样的甚至优秀的作品来。如果把多写当做获取名利的一种途径,就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而在写作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扎扎实实地做学问,重视根本的培养,自然会结出果实。

4、为什么提倡放胆作文?

只有放开胆子不畏难,思路才不会拘谨,情绪才不会压抑,平日积累的所见所闻所感才会如泉喷涌,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写作时的作文不能要求过高,要再放胆作文中总结经验,逐渐克服写作中的弊端,由粗入细,提升自己。

5、习作阶段,为什么提倡尝试多种体裁与手法?

在习作阶段尝试多种体裁,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的构成因素和各自的艺术特色;尝试多种手法,可以体味他们在不同文体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是自己具有适应多方面的写作能力,也有利于了解自己写作的长处与不足。

第三章·文无定法与创造能力

1、你怎样理解文无定法?

答:人们的写作活动,是从无法到有法的,即是从没有写作方法而逐渐积累到有写作方法的。写作有法而无定法。文章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写作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写作方法是在不断模仿与创新之中总结提炼得出的。

2、你认为模仿对写作有益吗?

答:大凡写作的人都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所谓模仿就是参照他人作品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表现方法进行仿写。对于缺乏写作经验的人来说,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探索写作方法的一个可行途径和有效方法。但同时,模仿的对象应该选择优秀的作品。

3、比较鲁迅的《药》和屠格涅夫的《做粗活的人和不做粗活的人》的题材、立意、表现手法有哪些异同?

答:A同:题材上,二者都结合时代背景,对现实题材进行选择加工;

立意上,二者都对强权黑暗统治加以尖利的批判;

表现手法上,二者都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B异:题材上,《药》与《做》的故事背景与写作素材不尽相同;

立意上,《药》对强权统治的批判更为深刻,并揭露了国民素质的劣根性所在,《做》则仅仅停留在对时代现状的讽刺与慨叹;

表现手法上,《药》以小说为体裁,以叙述展开情节阐述故事,《做》以全篇对话的形式展开全文。

4、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答: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其中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成分。创造性思维要求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联系相关意义,摆脱经验定势,打破常规,甚或反其意而行,形成全新的自我认识,从而把握问题的特殊性、灵活性、多向性。

5、你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创造能力?

答:多读书,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注重模仿与创新的联系,掌握前人总结的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开发创造性思维,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多写作,重感悟重反思,结合自身感受,勤于挖掘社会生活的广阔素材。要重视内部推动力的积极作用,要乐于写作,以兴趣为前提写作,而非将写作视为外部环境强迫的被动行为。

第四章·作品的主题

1、中国古代文论对文章的立意有哪些主要的观点?

答:曹丕、杜牧“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

范晔“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

刘攽“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赵秉文“文以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

黄子肃“大凡作诗,先须立意。”

刘熙载“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

2、主题对于作者构思行文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二)主题制约着作品的结构安排

(三)主题支配着语言的运用

3、你认为主题的酝酿与提炼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一)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二)由表及里开掘至深

(三)独具视角立意要新

(四)集中命意含蓄显示

4、你怎样理解意多乱文?

答:主题的酝酿与提炼要求我们注重集中命意,为文章设置一个突出显着的主题。而所谓意多乱文,即指创作者在创作之初缺乏一个具体集中的立意,以至创作时任由杂念纠缠,作品中出现内容杂芜,意思凌乱的现象。克服“意多乱文”,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前形成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行文中树立一个一以贯之的集中的立意,注重文章主要意旨与次要意旨的区别。

5、为什么说王蒙的《手》是一篇命题集中,显示含蓄而又发人深省的作品?

答:略

第五章·写作材料的运用

1、怎样理解题材这一概念?

作者从素材中整理、取舍、加工而成为与作品主题有关的内容。

2、文章怎样做到言之有物?

首先要具备丰富实在的素材,然后将其选择、取舍,加工成进入作品的题材。

3、爲什麽提倡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只有熟悉的题材,我们才了解它的形式、内容、性质,并容易产生深刻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就能充分运用、发挥那些题材的作用。

4、围绕作品主题选材是否有必要,爲什麽?

有必要。在作品中,主题和题材互为作用、和谐融合。主题从题材中提炼出来,又反过来统帅题材;题材受主题支配,同时又支撑和表现主题。

5、怎样看待题材的典型性?

典型题材就是在同类题材中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使作品最富表现力的题材。典型题材应该是个别的,具有个性的题材,能够启迪人们

善待人生的凡人小事也可作为典型题材。选材是要处理好题材的个性与一般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典型性与共性的关系,让个性与共性多方面、多角度的融合,从具有典型的个性材料入手,尽可能生动地、形象地、新颖地、有表现力地体现自己的构思和立意。

6、爲什麽说能出新意的题材既包括新鲜事物,也包括陈年旧事?

新鲜事物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无疑蕴含着一定的新意;陈年旧事往往被岁月所淹没,一经发掘也自有新意,即便是被人写过的相同题材,只要站在与人不同的角度、获得与人不同的感受,也同样能写出新意。

第六章·结构的运用

一、结构的涵义是什么?

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是作者根据自己对作品内容的艺术表达需要,对所写内容进行有机和谐完整的组合编排。(可联系文学理论中关于结构的知识。)

二、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最重要的作用:将作者在作品中要进行艺术表达的内容/因素有序连结成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形式美感而又严谨的整体,同时也能使作者得以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实现主题与材料的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三、为何结构的安排应契合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的,离开具体事物,就难以谋篇布局。叙事性作品中由开端、发展、高潮至结局的常见结构应当是事件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现。只有契合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作品才可能具有更完善、更富表现力的艺术结构。四、如何理解结构的严谨、自然、完整?

a所谓严谨,是指作品的结构严密稳妥。内容上没有顾此失彼,互不关联或是破绽百出;层次上没有颠三倒四、无端交错的问题。

b所谓自然,是指作品的结构不露凿痕,随势赋形。没有东拉西扯、生拼硬凑之感。

c所谓完整,是指作品的结构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内容上没有残缺不全、轻重详略失调之感,形式上没有前后割裂、上下冲突的弊端。

五、指出常见的结构及其特点。

a事件发展结构: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进程来安排结构,来龙去脉清晰。

b空间变换结构:按照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安排结构,往往以移步换景的方式,让人能随着作者游历的移动空间不断观赏到新的景象和了解作者的感受。

c时空交错结构: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纵横交错地安排结构,使作品的容量增大、形式更富于变化。多为中长篇小说所运用。

d并列组合结构:将并无直接关联的人物或事物并列组合布局来安排结构,以表达某一主题或同一种情感和认识倾向。所写的人物或事物相对独立,并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内容及性质上也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但它们都与立意紧密相关。小说一般不在总体结构上采用这种机构。

e情绪变化结构:以作者的情绪和认识走向为线索来安排结构,淡化时间与空间框架的痕迹,而主要根据作者对事物所产生的情绪、认识和思绪来构架作品,不需要容纳事件的全过程和人物、景物的全貌,而侧重于附事言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这种结构往往随作者的意识流动而呈现。多为随笔所运用。

六、《曾祖母的书》在结构安排上可如何被借鉴?

在顺叙的基础上,巧妙地插叙、补叙和设置伏笔,造成了情节的委婉曲折,实现了故事结局的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第七章·表达的基本方式

一、为何叙述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记叙作品都要服从“记事清楚明白”的基本原则,而比较完整的事情所必备的要素在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方面。要交待清楚它们,依赖于叙述的表达方式。

二、指出常见的叙述方式。

a顺叙:运用时间线性的叙述方法,有利于首尾连贯、来龙去脉清晰,也便于安排作品行文线索、结构层次,利于让读者逐步了解人物或者事件发展过程。但在顺叙中,应善于运用人物自身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事件发展的曲折,来造成行文的起伏多姿。

b倒叙:将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阶段提前写出,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也能起到突出关键、重要的部分,加深读者对其印象的作用。顺叙与倒叙手法的交叉使用,有利于结构的变化而紧凑。但是在运用倒叙时,应力求叙事线索清楚明白。

c插叙:在顺叙中中断叙述,插进与所叙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来起到衔接事件的前因后果,推动事件发展、了解人物或人物关系的背景的作用,使前后行文得体自然。但在插叙时,应注意其说明性质,力求文字的简明扼要,并不因插叙而造成上下文的断裂。

d补叙:对叙述内容不够明确的地方作某种补充解释或说明,以丰富原来叙述的内容,使之细致、完整。

三、人物描写应包括哪些方面?人物描写应重在什么地方?

a肖像描写:不求形似,力求传神。

b语言描写:注意个性化。

c行动描写: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d心理描写:用内心独白、梦幻、想象、作者剖析、动作暗示等手法。主要不要臆造,要符合内心活动的规律。

人物描写应重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四、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社会环境描写能深刻揭示人物产生各种行动与动机的根源,从而表现出环境在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历程中的决定性影响。

五、自然环境描写对写人写事的作用是什么?

借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衬映人物的命运。描写景物也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

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真实、独特生动、可感的典型细节的描写,能避免空泛的说教与平铺直叙的表述;能够鲜明形象地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能够生动、有效地连接故事情节,构成人物关系;能够烘托环境气氛,渲染人物情态,增强作品的形象性与生活气息。

七、如何理解抒情?指出抒情的基本方式。

A如何理解:抒情是指作者对所叙述描述的事物有所感触而在作品中突出情感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由于抒情的方式不同,不同类型的作品抒情色彩会有很大差别。

B基本方式:直接抒情:抒情要实在、真切而深厚。

间接抒情:比较内敛含蓄。分为叙事抒情和写景抒情。

八、文学作品中的议论与议论文的议论方式有何不同?、

a议论文的议论是理论性议论,运用概念、推理、判断的逻辑形式,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三者和而结论出。

b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多为穿插行文中的零散的、画龙点睛似的感想和看法,多用形象化、抒情性、哲理性的议论。

九、何为形象化、抒情性、哲理性的议论?举例说明。

a形象化议论:将议论交融在具象而生动的叙述描写中,实现象中有议、议中有象。

b抒情性议论:议论与抒情相结合,让人识理的同时,激发人的情感。

c哲理性议论:作者议论叙描的实况而升华的理性认识,对作品中某种生活现象有精辟的认识,对生活本质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极大的概括性。

第八章·诗歌写作

一、诗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诗的根本性质是抒情,以情融化一切,组合一切。

二、为何强调诗歌的真情实感?

诗所要求的情性,是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高级情感,而这必须以真情实感为基础。诗人没有对客观事物悉心地观察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就不足以产生真情,也不足以写出缘情而作的诗歌。

三、如何理解诗歌的情感的个性化?

诗歌具有的真情是作者亲自感受和体验过的情感,应该会烙下作者个性的标记;在真情中凸显个性的诗将反映“我”的形象美,足以唤起读者的真情共鸣,并凭此将个性上升为普遍的审美价值。但诗歌情感的个性化,应植根于广阔的现实世界和丰富的生活。

四、指出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中创造的一种富有诗意,高扬个性,在想象中可以内视的观念形态,是诗人的审美情感与具体表象构成的审美契合,是诗人将现实生活转化为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五、诗歌能否缺少意象?

不能。缺少意象,诗或者有意无象,仅能给人一种思想认识的启迪和人生观的教育,而不能给人以诗美的享受;或者有象无意,缺乏诗人情感的意蕴。六、举例说明通感、象征、比喻性意象的作用。

a通感性意象:利于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乃至各种幻觉,创造出丰富的、多向的、微妙的意象。

b象征性意象:通过象征体,寓载诗意,用艺术性的手法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情感。

c比喻性意象: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为契合的媒介,使双方相为其宅,相映生辉。

七、什么是诗歌的意境?如何才能创造诗的意境?

A什么是: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情感与诗中物象互相渗透构成的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是指整个诗的意象体系构成的有审美和认识价值的情意境界,是意象的综合和升华而体现的整体性的诗意。

B如何创造:通过把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与生动具体的客观形象融合在一起,使物我浑然一体,来创造意境。

八、诗歌语言的特征是什么?应如何去运用诗歌语言呢?

A特征:高度的概括性、跳跃性、含蓄性、超常性和富有韵律的节奏感。

B如何运用:讲究炼句、炼字;以少充多、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内涵;减少不必要的空间转换和事件发展的叙述语言,注意“语不接意接”;注意意不浅露;语言不拘于形式逻辑,酣畅淋漓地写;讲究一定的节奏韵律感。

第九章·散文写作

一、散文真实和小说真实有什么区别?

小说的真实属于生活本质的真实,可以经过高度概括,艺术虚构出来,而且对生活的本质揭示得愈深,其真实性就愈强;散文写作则反对虚构,强调写实,即对真实的人物、事件、景物及真情实感进行叙述描写。

二、文学类散文的基本类别有哪些?

a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写意。

b记叙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c随笔:以夹叙夹议为主要表现方式。

三、为什么说随笔呈现散文的特点呢?

随笔具有随意赋形、笔调灵活的特点,以夹叙夹议为主要表现方式,随手笔录作者所历所见所闻所感,不拘一格的一种散文。其内容博杂,比其他类散文更能容纳作者丰富复杂的思想认识和情志趣怀。

四、抒情性散文的主要特点及其写作要求是什么?

a散——应做到形散神聚,散文的材料、结构、表达手段等随意灵活,不拘一格的同时,做到将意趣、情志融为一体,集中地贯穿全文。

b诗意美——要做到蕴含深情,创造隽永的意境和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 c语言美——追求华丽美而不过分;追求朴素美;追求蕴蓄美。

五、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我们如何才能写成一篇好的散文呢?

1、强调写实,反对矫揉造作,但不排除神思;

2、灵活地运用表现手法,但需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3、讲究情文并茂,做到有文采的同时,也有宽厚、深远的情韵。

四、为什么说随笔最能体现散文的特点?

1、随笔最能体现散文的“散”,即随意赋形、笔调灵活的特徵。

2、随笔的内容博杂,比其他类散文更能容纳作者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识和情志趣怀。

五、抒情类散文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求是什么?

A主要特点:重在抒情写意,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方式,以抒情为主要目的,凭藉客观事物而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一种散文。

B写作要求:1、更多的借用想像、象徵、比喻、暗示等手法。

2、选择人物和事物的的某些片段和特点来抒发感慨。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六、根据散文的基本特征,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散文?

1、形散神聚

2、追求诗意

3、追求语言美

第十章·小说写作

一、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1、以虚构为主要的创作方法

2、小说的表现中心是人物形象

3、小说的表现手法多样自由

二、微型小说有哪些特点?

1、情节简短

2、人物关系简单

3、结构精巧

三、小说情节的内涵及作用是什么?

指小说中表现人物关系、人物与环境关系及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的生活事件,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小说人物的所作所为,只有通过情节才能具体的、连贯的、完整的展现;情节在小说中对揭示人物性格和表现作者意图起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关系到作品艺术性的高低。

四、你怎样认识小说情节的独创性?

小说情节的独创性是作者构思和安排的情节内容及表现方式既不同於前人的作品,也不同於自己以前的作品,是作者用新的感受和独特手法创造的情节。独创性的情节与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有着密切关系。在强调独创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情节的猎奇和脱离人物、脱离内容的标新立异。五、你怎样理解小说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生活中人,由於所处的社会地位、教养、追求、经历和命运不同,形象有别,性格各异,所以每个人的品质和性格都不是由单一纯粹的因素构成,而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体现出一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为小说的典型人物,是从大量的同类人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他的性格更应该体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

六、小说环境描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需在实际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概括、集中和提炼,使之比实际环境生活具有更大的表现力。

2、选择、设置和描写与人物思想性格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的写作风格,他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影响,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下面是由提供的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在世时曾为日本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被人们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康成大居士”。川端康成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人们之所以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是以人们喜爱的题材为主的。 川端康成的作品有三个特点。第一点,他用爱情作为小说题材,他所讲述的爱情不是浪漫唯美的,也不是轰天动地的,而是生活中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更加迎合了读者的喜好;第二点,他喜欢用死亡的气息作为故事的基调,和其他作家喜欢在最后用死亡来结局不同,他的作品一开始就用死亡渲染气氛;第三点,他采用虚无与悲观作为故事的题材。 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根据川端康成的背景资料可以看出,他之所以用这些题材来创作作品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小经历了祖父、父母以及姐姐

的逝世,因此他对死亡和疾病都非常的熟悉,也正因为这些经历导致他的心情非常的郁闷与孤独,从而他的作品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所以说川端康成作品风格非常简单,他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了小说。这样的小说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川端康成是一个日本著名的小说作家,他一生为日本文学留下了一百多部创作型小说,他的小说大多是以爱情、死亡、虚无和悲观作为题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川端康成还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在川端康成众多小说作品中有那么一部是他的成名作,那么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和一名四处漂泊的艺人的不幸生活。高中生并不歧视靠卖艺为生的舞女,虽然舞女处在社会最底层,但是她非常善良,舞女的单纯和善良驱散了高中生抑郁的心情。 这部作品内容的虽然是讲述下层社会的无奈与痛苦,可是这种伤感中折射出了淡淡的温暖,因此这部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数次被人们翻拍成电影,这部作品也让川端康成被人们所熟知,因为《伊豆的舞女》也被公认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创作的背景是十九岁的川端康成在经历的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再加上他的身体不好,因此内心变得非常伤感与孤独,于是他选择去旅行,在旅行中他慢慢的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可以说川端康成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他自身经历分不开,虽

川端康成生平及其作品简要介绍

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介绍 一、作者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据说是因为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刺激过重最终也选择了自杀)二、写作特点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东京简介资料

东京 东京,日本国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都位于关东地区南部,大致位于日本列岛中心。东部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连接,西部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连接,南部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连接,北部与埼玉县连接。东京圈由东京和三个邻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组成。这个地区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6%。首都圈由东京都和周围的七个县埼玉、神奈川、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山梨组成。 银座是东京中央区的高档商业区,以高级购物商店闻名,是东京其中一个代表性地区,同时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街。 秋叶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子动漫电器街。除了电器商品专卖店之外,商务、饮食等服务功能也日渐具备齐全。在这里除了有各个制造厂商的服务机构和商品展示厅之外,免税店和各种促销活动也很充实,走走看看也非常有趣 东京塔,在日本东京港区芝公园,是一座是以巴黎艾菲尔铁塔为范本而建造的红白色铁塔,但其高333公尺,比艾菲尔铁塔高出13公尺,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铁塔。现在是东京的标志之一。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是平安文化的中心地。浅草寺周围的日本特色很浓郁,可以慢慢步行欣赏。 进入东京市内,感觉很不一样,虽然上海也是国际大都市,但从城市规模和布局的紧密程度而言,上海无法与东京相提并论。站在东京都厅的45层上向下看,东京就像是一个一个的小垃圾盒挤挤地排在一起,但当你身处于其中时,你又会感到非常得干净,一尘不染,闻不到一点废气的味道,这只能说明东京寸金寸土,对土地的利用到达了极至。出于防振的考虑整个东京的摩天大楼屈指可数,而且绝大多数房屋都是钢结构的。要说繁华,我想上海的淮海路南京路也不逊色,但是东京就是不一样,一方面其繁华的规模远远超过上海,另一方面从整体而言,东京比上海干净得多,有序得多。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乱穿马路的行为,即使在交通流量极高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上海那样严重的堵塞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市内主要马路大都是双向四车道,没有自行车道,一般的马路基本都是两车道,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驶,即使这样,他们的交通也很有秩序。在繁华的新宿,人流量也极高,放眼望去都是人,但大家都遵守规则,多而不乱,而且很礼让。 再比较一下,中日两国人民的性格差异,我们中国人走到哪都是有说有笑,想说就说,而且嗓门较大,而日本人则含蓄得多,在公共场合车站、商场、饭店基本上说话很轻,加上马路上噪音很小,所以感到日本很安静,不吵。

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

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川端康成经典语录作品摘抄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黑夜给我准备的,是蟾蜍、黑犬和溺死者。——川端康成《睡美人》 2、他凭倚在桥栏杆上,闭上眼睛,想倾听那几乎听不见的潺潺流水声,而不是人潮或电车的轰鸣。——川端康成《古都》 3、黄昏时分,下了一场暴雨。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混浊,成为黄汤了。流水声更响了。这么大的雨,舞女们恐怕不会来演出了吧。我心里这么想,可还是坐立不安,一次又一次地到浴池去洗澡。——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4、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更因为难耐的情绪而焦躁。初识爱情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在这样如梦似幻的山里,就注定这是一场足以铭记但是却不可能结果的感情。——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5、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6、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漾着我的心。——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7、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也需要做一两件可怕的坏事吧。——川端康成《古都》 8、山谷东边的山巅上,耸立着一排排参天的杉树。秀男通过杉树树干的间隙,窥见了金色的晚霞。——川端康成《古都》 9、秀男,你说得很对,如果没有自己的根,那么自己到底是谁,永远都会是个不解之谜。——川端康成《古都》 10、她那双娇媚地闪动着的,亮晶晶的又大又黑的眼珠,是她全身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也优美得无以复加。她笑起来像一朵鲜花。用笑起来像一朵鲜花这句话来形容她,是恰如其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1、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川端康成《花未眠》 12、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3、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川端康成《花未眠》 14、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我想明天清早带那个老婆婆到上野车站给她买车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15、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

多摩川磁阻式旋变——产品手册

Catalogue No.T12-1579N2 (Superior Flat Absolute Angle Sensor) ? Conception Makes Technology Fun. ?

1 ■Extremely Thin Dimensions Singlsyn realizes smallest mounting space 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thin thickness as a built-in structure. ■Wide Temperature Range –55 ~ +155°C (Optional : High temperature type) ■Robust for Hard Environments ? Vibration : 196 m/sec 2(20G)? Shock : 980 m/sec 2(100G)? Humidity : Up to 90% RH ■High Rotational Speed Up to 30,000 min –1 (rpm) Singlsyn is the latest art of Absolute Angle Sensor which is developed by Tamagawa. This is a superior sensor which realizes extremely thin structure, usability in wid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ange and in other har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igh reliability. (Singlsyn is our trade mark for VR type Resolver.) (Superior Flat Absolute Angle Sensor) Patent Pending ? ■High Reliability Singlsyn has the similar structure to electric motors but has high reliability because of no winding coil on its rotor. ■Sensing Absolute Position and Velocity According to connection to an R/D converter or Smartcoder , it is capable of converting analog output signals of Singlsyn to digital position (angle) signals. The position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as the absolute position within a range of electrical one cycle.■Low Cost Especially low cost is realized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rts to 1/10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solvers. For special cases, please consulf us.

2013.7-多摩川编码器总结

2013.7 多摩川编码器总结 一、摘要 基于CPLD 和DSP 实现CPLD 与多摩川编码器的通讯,通过对编码器发送请求,得到编码器发回的数据并进行解码,得到绝对位置值。 二、学习步骤: 1、熟悉工作环境,掌握Modelsim 以及Quartus 的使用。 2、阅读多摩川编码器的通讯协议。 3、根据协议编写testbench ,并在Modelsim 上进行仿真调试。 4、仿真通过后,通过Quartus 编译后下载到CPLD 上并与编码器通讯,实际情况下运行。 5、完成各项要求的功能。 6、对代码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资源占用。 7、验收。 三、总体结构 双绞线,差分式,串行 地址/数据总线接口 RO,DI,DIR逻辑信号 结构分三部分:多摩川编码器,CPLD ,DSP 。 1、编码器跟CPLD 之间通过MAX485电平转换进行连接。 2、CPLD 与DSP 则通过总线进行连接(这一部分结构编写学长已经完成并且提供了端口连接) 3、主要工作是CPLD 的解码部分。 四、通讯协议 1、TS5668的技术指标:(物理层) 精度:单圈精度: 17位(131 072) 多圈精度: 16位(65 536) 最高转速/ ( r ·min - 1 ): 6 000】 输出:差分NRZ 编码二进制 传输速度/Mbp s : 2. 5 发送、接收电路:差分形式 通信方式:主从模式 接口:3FG ,4sig+ ,5sig -,7VCC ,8DGND 。4和5为差分信号接口。 2、通信步骤如下图:(逻辑链路层) 1)CPLD 向编码器发送一个控制字CF 2)3us 后编码器返回数据包。 3)CPLD 对数据包进行解码,并将得到的数据放在总线上,等待DSP 获取。 具体流程如下图: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石榴 川端康成 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 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

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 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 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 ..,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 ..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 ..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改)

曳引机使用说明书

曳引机使用说明书 安全可靠人性创新 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MTA50000AB

序言 感谢您使用该系列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产品! 永磁同步电机技术作为一种电动机新技术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领域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带来了一次电梯公司形式上的革命。该系列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采用盘式制动器、内转子型式。 本公司研发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各项指标设计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每台曳引机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对制动力、绝缘耐压、振动、噪音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规定。 此手册为产品的一部分,旨在为用户正确使用无齿轮曳引机并提供曳引机安装、保养方面的指导,请务必妥善保管于安全的地方,以方便服务人员使用。在对机器进行安装、调试、使用、维修前,请务必阅读并理解此手册的内容。对不按此手册或不按我公司工程人员指导进行违规操作所产生的所有后果,我公司有权不予承担。 我公司拥有对本手册及其所包含信息的所有权,并有权对手册内容进行版本更新,而不另行通知。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本公司同意复制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同行业产品的说明和介绍。

目录 序言 一安全 ........................................................................................................ - 1 -二产品说明 ................................................................................................ - 1 -2.1曳引机介绍 (1) 2.2曳引机工作条件 (1) 2.3防护等级 (1) 2.4产品型号 (2) 2.5外形安装尺寸 (2) 2.6备件 (3) 三运输、仓储及吊装 ................................................................................. - 3 -四安装 ........................................................................................................ - 4 -4.1使用前检查 (4) 4.2安装注意事项 (4) 4.3远程松闸手动装置的安装及使用说明 (4) 4.3.1 安装 ................................................................................................ - 4 - 4.3.2 使用说明 ........................................................................................ - 5 -

川端康成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日本著名作家、“新感觉派双璧”之一的横光利一,在患绝症之前曾经说过,川端康成没见过母亲,所以他的作品中大量地流露出恋母情结。后来,川端听到这一说法,感到非常震惊。川端始终认为,自己对母亲既不怀有爱也不怀有其他感情,因为他完全不了解母亲。所以对他来说横光的说法出乎意料。事实上,尽管母亲的形象没有在川端的记忆中留下任何痕迹,然而母亲在理念的意义上对川端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他女性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十分隐蔽,因此川端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他有意无意间在拒绝这种影响。 一、少年“心癖” 川端3岁丧父、4岁丧母,惟一的姐姐也不曾与他共同生活。因此他极少接触过青春洋溢、光鲜艳丽的年轻女性,他看到的只是苍老无力的祖父母,女性那光洁柔软的肌肤成为川端本能的渴望。中学时代,在川端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爱情,川端认为可以把它称为自己的初恋。这是少年的川端与室友之间的同性恋爱。川端在日记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的事件和心理。光阴荏苒,当50岁的川端再次看到这些日记时,首先感到很有兴趣,继而多少有些吃惊,他没想到在十七、八岁的日记里会有如此露骨的表现。 室友叫小笠原义人,他自幼体弱多病,靠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活了下来。母亲长期的爱抚使他的举手投足都带有女性的特征。他的出现,仿佛在川端的生活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从他身上,川端似乎能触到一种遥远的幸福和安宁。 川端与小笠原同榻共眠,感受到贴着小笠原的肌肤流淌过来的温暖。在川端有了记忆之后,这是初次接触到人体那柔润的青春的气息,初次体会到生命的感动。他在《独影自命》中回忆道:“我在这次的爱情中获得了温暖、纯净和拯救。甚至让我想到他不是这个尘世间的少年。从那以后到我五十岁为止,我不曾再和这样纯情的爱相遇。”(注:《独影自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川端从小几乎没有感受过肌肤之爱,这一缺憾似乎在小笠原那儿得到了短暂的补偿,连他本人也承认:“如果一旦缺乏了肉体的美,我对幻景的渴望和激情也会随之消失。”小笠原给川端带来了“人生的新的惊喜”,成为川端的“救世主”和“守护神”。在整个中学寄宿生活中,川端始终同小笠原保持着这种情人关系。通过这种畸形的关系,川端多少拾回了一些他在幼年和童年时代遗失的爱。也许是缺少女性的家庭使川端的性意识有不同寻常之处,他从小就时常“神游于淫放妄想”,特别是对于美少年有着强烈的奇异的倾慕。川端在祖父还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照例要去朋友家玩,那时他对那家的兄弟二人就有一种“思慕异性般”的感情,川端把这种拂之不去的情绪称作“心癖”。是这兄弟二人而不是他们那温柔慈爱的母亲成为川端逃离囚笼世界的火把。对他来说,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少年的魅力和诱惑更甚于少女。 当初在日记里记下的爱中掺杂着不纯的意识,而时过境迁之后追忆起来则成了一种纯粹的美。回首往事,川端才恍然想起,比起对小笠原的爱,自己当时无疑是更企望着心灵上的转机。与小笠原的这段感情非但没有给川端留下污浊的印记,反而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愉快和温磬,使他得以暂时逃离自我嫌恶、自我摒弃的消极心态,跨越了对人的畏惧,满足了他对温情的需求,人生的希望之光就这样悄然投射到了少年的心间。后来,川端以这段经验为基础,创作了小说《少年》,并使用了当时的部分日记。小说完成之后,他将这部分日记原稿和小笠原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 大正七年(1918年)暑热尽消的时节,川端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一丝消息,独自来到了有“风景画廊”之称的伊豆半岛。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川端邂逅了流浪卖艺的舞女一行,并在旅途中有意追随,与她们结伴而行。这是在没有女性的家庭中滋生的对女性的敏感以及在缺少母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川端康成作品里的经典语录摘抄大全

川端康成作品里的经典语录摘抄大全 1、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即使和幽灵同处地狱也能心安理得;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拔腿而去。这就是我,一个天涯孤客心底所拥有的自由。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川端康成《雪国》 2、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川端康成《雪国》 3、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活下去!”——川端康成《花未眠》 4、即使靠一枝笔沦落于赤贫之中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川端康成《独影自命》 5、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川端康成《千只鹤》 6、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7、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川端康成《古都》 8、黄昏的景物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出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川端康成《雪国》 9、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女子发现岛村走近,就把胸脯伏在窗栏上。这种姿态,不是怯懦,相反地,在这种夜色映衬下,显得无比坚强。——川端康成

多摩川产品资料说明

陀螺仪: 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兵器、汽车、生物医学、环境监控等领域。 1、体积小、重量轻。适合于对安装空间和重量要求苛刻的场合,例如弹载测量等。 2、低成本。 3、高可靠性。内部无转动部件,全固态装置,抗大过载冲击,工作寿命长。 4、低功耗。 5、大量程。适于高转速大g值的场合。 6、易于数字化、智能化。可数字输出,温度补偿,零位校正等。 测速发电机: 输出电动势与转速成比例的微特电机。测速发电机的绕组和磁路经精确设计,其输出电动势 E 和转速 n 成线性关系,即 E=Kn,K 是常数。改变旋转方向时输出电动势的极性即相应改变。在被测机构与测速发电机同轴联接时,只要检测出输出电动势,就能获得被测机构的转速,故又称速度传感器。 测速发电机广泛用于各种速度或位置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检测速度的元件,以调节电动机转速或通过反馈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精度;在解算装置中可作为微分、积分元件,也可作为加速或延迟信号用或用来测量各种运动机械在摆动或转动以及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电子凸轮: 利用角度位置传感器来模拟机械凸轮各控制点的角度范围,并能独立输出各自的控制信号,此种设备称为电子凸轮,包含“机械凸轮+微动开关”的基本功能。 ?可以输出多路控制开关量(ON/OFF),且每路都可以独立预设起始、终止角度。 ?可以动态检测和显示实际运行角度,对设备运行和再调整实时检测。 ?可以随时修改预设角度,且每一路均有 LED 状态指示,“开态”点亮,“关态”熄灭。 ?各路输出信号在电气上相互隔离,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动作精度可达到1°typical 轨迹球: 外型尺寸:1、1.4、2、3英寸 输出方式:PS2、USB、方波、脉冲输出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 家 川端康成

家 (日本)川端康成 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 “竹林子的风声啊。”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明亮得很。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里头是一张双人床。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 “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自然之美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自然之美 摘要:通过对《伊豆的舞女》《雪国》《花未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仔细研读,对日本传统物哀情结的解剖,管窥日本人传统的审美观念。以此来追溯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审美意识的源头,论述川端康成对自然之美的表现。 关键词:审美意识;物哀;自然;民族性; 1968年,川端康成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川端康成的奖状题词是:“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这是对川端康成最高的评价,他的作品把东方精神与西方文化完美结合起来么,其作品独特的唯美感感动了无数的读者,笔者试从自然的角度对川端康成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进行论述。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远离大陆,从远古开始,就一直靠大自然自给自足,繁衍生息,所以对自然有深切的感情。而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日本这个民族形成内敛而排外,敏感而细致的性格。在此种条件下,也产生了所谓的“物哀”情结,川端也不例外,在他得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着力描写自然风光,而对社会生活着墨甚少。对自然的描写中,他常常把景色物化,甚至人格化,使之凸显自己的感情,他把自然与自身相结合,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可以感到:自己本就属于自然的一部,一切景物所言皆为自己所欲,以此来探索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契合处,追寻美的根源。这种美学观与中国的“睹物哀国”和“睹物思人”的情怀完全不一样,并不是把自然作为表达感情的载体,而是把自身感情的哀伤与自然之美交融在一起。“大和民族从自然风物的生死荣枯,引发出对生命短暂无常的哀叹,又在把这种生命哀叹投射于自然风物的过程中,感到天物的哀怜,人生的欣喜,并获得一种“物人同命”的心理平衡和“物心瞑合”的精神超脱。正如川端所言:日本人的“悲哀和哀伤本身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1) 在《伊豆的舞女》一书中川端康城就经常采用“雨”这一自安然之景来渲染,与舞女的相见,是在一场大雨的缘由下进行的,“我”被“以迅猛之势从山脚下向我追赶过来”雨催促着赶路,于是遇见了舞女,这可以说,我与舞女的相见,是因为雨。而之后舞女离去后,“我”在雨中,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心里说不出的着急,仿佛此时的雨滴就是自己的内心,情思连绵不绝。在舞女去表演前,“从傍晚起下了一场大雨.群山的形象分不出远近,都染成一片白,前面的小河眼见得混浊了, 变成黄色,发出很响的声音.”这一段也给今晚抹上了一层阴影,预示着不随“我”愿的事情可能发生,果然在夜晚我难以入眠,“我象要抓破木板套似的把它拉开了,探出身子去.鼓声仿佛离得近了些,风雨打着我的头.我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生怕纯洁的舞女发生什么不测,“我”听着鼓声和雨声的,同时内心也被他们所渲染,雨滴的哗啦啦声如自己的心跳一样,是那样急躁与担心。川端描写自然不单纯是用笔来描写,而是用“心”去描写,用“情”去描写,用自己的全部精神去理解自然和领会自然,把写自然美同写人物美、人情美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和谐地交织为一体。⑵用雨的晶莹剔透来表明自己对舞女纯粹的感情,也用雨的连绵不绝来表现我对舞女的无限留恋,同时雨这一个事物又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向往,而雨本身所带的属性,又让人觉得淡淡的哀愁。像这样一个意象被赋予了很多种能力,能够与自己各种感情相融合的例子在川端康城的作品里比比皆是。 通读《伊豆的舞女》,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川端笔下的主人公,性格比较孤僻,他为了排遣孤独和忧愁之情来到伊豆旅行,其实这也和川端自身的性格和遭遇有关,就是因为他得这种不善言辞,孤独无助,才使得他觉得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情不如将之化与自然,将自己托与自然,随着自然变化凸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物化于情,情化于物;哀中写景,景中抒哀;交互溶铸,双向建构。”(3) 在《伊豆的舞女》之后,川端康成行文风格有很多改变,但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把自然与人的心灵合一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而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就是日本人的美意识的特征之一”。(4)

川端康成作品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川端康成作品读书笔记 篇一:古都川端康成——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古都》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 一。它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 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而妹妹苗子,虽未见弃于父母,却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孑立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 论人物,我最欣赏的就是千重子。千重子优美,文雅,善于感受,赋有少女细腻的心理春花秋虫,是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杉,使她感悟到为人正直之道…… 《古都》的故事由紫花地丁娓娓道来。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就算是在一开始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场景里却仿佛只有千重子和真一两个人,

婉婉地却掷地有声地道出各自的台词,纹丝不乱,这种与年龄不符合的沉寂的心,在这儿却比比皆是。年轻俊美的千重子喜欢那些清素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一座座参观古老的寺庙、神宫,一次次赏析古都里的自然风光。而这些想必都是川端康成所推崇的,因为整篇的笔法也都如此,清透无华,澄静质朴。 而《古都》的结尾却是最令人心醉的。苗子的离去就好像细雪消融一样,无声无息。一切都会继续。淡淡的忧愁,隐隐的无奈,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结束全文。 从《古都》中,可以读到千重子父亲太吉郎江郎才尽的哀怨、母 亲阿繁想放手女儿去追寻自身却又依恋不舍的矛盾的 哀怨、千重子得知自己是弃儿的哀怨、苗子找到自己亲姐姐却不能与她亲近的哀怨,真一因为门第而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哀怨……所以《古都》上空的天气是清新的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霾感,看不见惊喜的太阳。所以他才会在文中隐隐地透露出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觉得道出“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永久的”的念头。 因此,《古都》从一开始就渲染着淡淡的感伤,枫树上的紫花地丁是一开场出现的景物。“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虽然这是千重子的美好愿望,事实却不尽如此,这正如文章以后的故事,人生别易

川端康成简介

川端康成简介 川端康成简介 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 ·亡。 生平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时祖父亡,孤儿 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 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 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 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同年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 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表彰他以卓 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川 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川端康成写作的居室 创作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

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招魂节一景》、《伊豆的舞女》、《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舞姬》、《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相继写出两篇纯属模仿式的小说——《针与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吴云铃 院系:汉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班级: 091 学号: 910105114 指导教师:宋向红 职称(或学位):副教授 2013年5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声明 本人指导的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当,且符合该同学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人在指导过程中,通过网上文献搜索及文献比对等方式,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抄袭现象,特此声明。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一、孤儿情结:身世飘零叹孤独,魂无归处为情牵 (2) (一)爱的饥渴和弥补 (2) (二)母爱的缺失与憧憬 (3) 二、处女崇拜情结:像雪一样白,像血一样红 (3) (一)童年的不幸 (3) (二)恋情的失意 (4) (三)日本传统女性观的影响 (4) 三、故乡情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5) (一)温情的伊豆 (5) (二)浓情的京都 (6) 四、死亡情结:没有比生更坏的开始,没有比死更好的结束 (6) (一)生长环境 (6) (二)宗教信仰 (7) (三)生活时代 (7) 五、结束语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吴云铃 (汉语言文学系指导老师:宋向红)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的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关于川端康成,不论是他的一生的际遇还是他的作品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在童年的不幸和恋情失意的双重打击下,他的性情严重扭曲,变得孤僻、伤感、自卑,再加之生不逢时,经历战乱、经济萧条与复兴等动荡多变的时期使得长期压抑在心头的感情变态成各种情结,例如孤儿情结、处女崇拜情结、故乡情结、死亡情结等等。这些心理情结构成川端康成鲜明的个性特征,继而投射在文学创作中,成就了一代大师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情结; 孤儿; 处女; 崇拜; 故乡;死亡 Discussing Kawabata Yasunari’s psychological complex projection in the works Wu Yunling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Department, Supervisor: Song Xianghong) Abstract: Kawabata Yasunari ,a famous novelist, was the the writer of Japanese New Sensational School ,as well as the first Japanese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bout Kawabata Yasunari,there are huge controversies whether on his life encounter or on his works. Suffering from the double whammy of unfortunate childhood and disappointed love affair, he got a serious distortion on his temptation which became withdrawn, sentimental and inferior .What’s worse, not favored by chances ,he experienced the instable and uncertain period of wars ,economic depression and recovery. And these made the long-term depression in his mind twist into a variety of complex ,such as the orphan complex ,virgin-worship complex, hometown complex and death complex .All these psychologic complexes formed the distinc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uch as the orphan complex ,virgin-worship complex, hometown complex and death complex. All these psychologic complexes formed the distinc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Kawabata Yasunari, cast in his creative writing ,and achieved the status of a great master. Keywords:complex ;orphan ;virgin ;worship; hometown ;deat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