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回顾旧中国和新中国各大主要时期的外交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师生能够通过时事来看待“弱国无外交”,以及从小组合作探讨中展示出学生对过去外交知识的掌握,并能议古论今,继往开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更加珍视和平与发展【教学方法】情景示范、模拟课堂、角色扮演、视频教学、合作探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一首叫做《走进新时代》的歌曲我们听了很多年,十九大以来听的最多的名词也莫过于“新时代”了。作为历史学习者,太能明白能够走进新时代的酸甜苦辣了。所以我们这节课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学习新时代中国的外交,那边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咱们一起浏览,同学们看看怎么完成学习目标。

?播报员1:最近时事新闻播报

?4月13日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军事打击后,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的一张照片在网上刷了屏。照片中的贾法里颓然地坐在落地窗前,双手落在膝上,垂头不语。其实这张照片最早发布于4月11日,文字显示图片摄于4月10日,联合国会议后。

?播报员2:照片背后的故事

?本月7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控制的东古塔地区杜马镇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导致70余人丧生。叙利亚反对派、美国、英国等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对此,这位优秀的外交官发表檄文,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意志与力气,死命为自己的祖国发出声音。

【新课教学】

(一)继往:回顾旧中国和新中国各大时期的外交

1、历史评论员:可惜的是,这都改变不了无奈的事实——弱国无外交。

请注意:

当叙利亚代表贾法里刚刚开始发言,美英代表就已经离席。这篇“檄文”也没有能阻止13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2、叙利亚事件在中国的回音

?播报员1:

?央视评论:贾法里这些天在联合国就想告诉世界一点:叙政府军没有使用、也没有理由使用化学武器,这一点可以请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工作人员来实地调查。而且,西方如果掌握了相应证据那就展示给全世界看。

?这一次,美国动武前,连晃一晃被戏称为装着洗衣粉的白色粉末试管的过程都省了。

?前方记者连线:图片对比展示

?阿拉伯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

?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叙利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首都——大马士革(昔天堂)

?七年旷日持久的连绵战火(今地狱)

?让叙利亚

?城市满目疮痍古迹摧毁殆尽

?万千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叙利亚人眼前是山河破碎

?播报员2:

?网友评论:这张照片也戳中了太多中国人记忆中的痛处

?历史评论员:确实,这张照片也让人想起了那些年,想起了我们的1919。(此时播放《我的1919》视频片段)。最后我们得知,中国代表顾维钧当时讲得入情入理振聋发聩,可是同样无可奈何。在强权即是公理的大环境下,能够拒绝签字已经是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的代表能做到的极限了。

3、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回顾旧中国和新中国各大时期的外交概况(每组概括不超过3

条)

?第一大组:晚清时期的外交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一系列侵华战争和数不清的奴役性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大组:民国时期的外交

(1913、1945承认外蒙独立;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以“二十一条”前四号为基础的一系列条约和换文。这些条约和换文通称为“民四条约”。“民四条约”是民国时期所订立的最

为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地位持续下滑至谷底。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山东主权没有收回;《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受经济压迫;逐步废除清以来不平等条约;1943年时收回全部列强在华租界及一切外国特权;1945年6月26日顾维钧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第三大组:建国初期的外交

?(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三大方针,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向国际舞台,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第四组: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重返联合国、《中美联合声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师生共同回顾:新时期的外交(师生共同回顾)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独立自主,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多边外交)?继承与发展:新时代的大国外交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1、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强调要在国际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理念3、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4、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关键词:积极、主动,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和平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伙伴关系大国协调和合作,互利共赢

?(历史解说:尽管旧时代的外交关系是跪在地上办外交,但不能否定很多优秀的外交家所做的努力和微弱的成效,比如爱国外交家林则徐、丹心赤城的洪仁玕、总理

近代第一个驻外使节郭嵩焘、边疆谈判官曾纪泽……)

(二)开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见上)

2、历史评论员:中国作为新时代大国,十九大指示能给予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最大的福祉就是“三个意味着”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

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轻松学习新时代外交)

【课堂小结】

1、“99年前中国代表顾维钧在拒绝签字前的讲话中说:“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弱国无外交”从未改变,但是谁把中国拉出弱肉强食的丛林呢?

革命烈士、人民领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

2、【轻松一刻】新时代中国外交“趣闻”

就算是新中国,就算是新时期,我们的外交势气也曾一度不够。但是……

有人说,现在外交部的画风是彻底变了。

一些列中国与外国交涉的图片……

3、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风云又起,百姓何辜可怕的战争从未走远更可怕的是以文明之名发动的战争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感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我们都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情感态度价值观】家国情怀——继往开来(学生齐读)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常提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应提起精神脊梁,学习先辈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继往开来,汲取传统文化智慧,迎接新挑战,踏上新时代的新征程,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燃烧自己的光芒。

【推荐书籍】

《弱国的外交》《晚清商约外交》王尔敏《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国外交》纪录片《大外交》基辛格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

关于中国外交的论文

篇关于中国外交的论文,急需, [ 标签:中国外交,论文 ] 匿名回答:1 人气:311 解决时间:2009-11-02 11:11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政策以捍卫国家经济利益为内涵,以维护国家的尊严、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底线,采取了灵活而不僵化,抗争而不对抗的外交思路。在外交实践中大力贯彻“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这几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中国的外交工作,在民间一度被误解为只处理国家大事的活动,与老百姓似乎无关。但现在我们看到,从2003年9月开始,中国外交部不仅有了对外“开放日”,老百姓可以走进神秘的大厦去参观。而且外交部公开了一批已失去保密价值的外交档案,公民可以自由查阅;外交部长在网上与网民交流,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新时期外交工作朝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方向迈进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解读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杜正艾 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是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论述言简意赅、亮点纷呈、立意高远,报告对中国外交在二十一世纪的地位、角色和战略内涵进行了准确、清晰、科学的定位。他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应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明确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倡导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与传统国际关系不同。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了明确的阐述,包含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相互尊重。强调的是,要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要一律平等,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要尊重各国根据各自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内政。 第二个关键词是公平正义。强调的是,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要尊重彼此的关切、照顾彼此的利益,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制定平衡反映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国际规则,确保各国发展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营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三个关键词是合作共赢。强调的是,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过去那种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世界各国无论大小,都要在追求本国利益的时候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让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 2.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作了明确阐述。这个共同体就是要“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对此,我们要把握五个关键词。

我国近现当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1861至今)

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总结 一、中国近代各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①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②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③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

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④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同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实行对外开放。以“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地解决了港澳问题。我国的国际地位正不断提高。 二、中国现代外交政策有那些? 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③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

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

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认识

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认识 工商151 董超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与动向也变得愈发举足轻重;中国当下已经当仁不让地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作为大国,中国新时期的外交在原基础上有新的变化;历史和地缘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其中,中国同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难点问题;“一带一路”具有从历史和地缘上都具有优越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活力;作为大国的国民,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大国国民所应当具备的素质; 关键字:大国历史和地缘政治中美日三边关系合作共赢国民素质 一、外交政策对中国新时期发展的作用 在过去的2015年里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波动,但依旧实现的6.9%的增长。中国当下已经当仁不让地跻身世界大国行列,进入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新时期。作为大国,中国新时期的外交在原基础上应当有新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历史上,大国似乎天生同权利和霸权联系在一起,鉴于中国近代曾多次受到大国列强的欺凌,中国总是回避“大国”这顶帽子,始终坚持倡导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从客观上的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地缘政治状况和GDP等都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天然的大国。不同于列强时代的殖民外交和联盟时代的对立外交,当下多极化时代中决定国家地位的主要还是GDP以及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非以前的军事实力。目前中国在这些方面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同时在当下改革开放全面进入深水区,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带来的挑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这样的时期对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从历史和地缘上分析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优势 外交的实质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外交手段来弥补本国的综合国力的不足。历史和地缘政治状况都对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其中中国同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始终被作为一个焦点问题。而这三边关系始终是错综复杂的。当今的国际秩序还是在二战后制定下来的以联合国等对国际事务的领导,这也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基础方向。在历史上,日本在战后凭借美国的援助于1968年即明治维新的一百周年之际在经济上超越了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而当时中国还因为阶级斗争而积贫积弱。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地缘政治多有着“改革学日本,开放向日本”之说,当时的主张独立和平外交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实现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后两国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双边贸易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同时期,美国因为日本经济发展对美国的冲击而采取“敲打日本”的遏制日本的战略。随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进入萧条时期,而中国凭借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三十年的持续增长,并于2010年成功超越了日本。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时,中国的发展型外交多服从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之下,虽反对和批评日本错误的历史观,但却没有干扰自己争取团结日本以帮助自己实现现代化。尽管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回顾旧中国和新中国各大主要时期的外交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课堂、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师生能够通过时事来看待“弱国无外交”,以及从小组合作探讨中展示出学生对过去外交知识的掌握,并能议古论今,继往开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确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更加珍视和平与发展【教学方法】情景示范、模拟课堂、角色扮演、视频教学、合作探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一首叫做《走进新时代》的歌曲我们听了很多年,十九大以来听的最多的名词也莫过于“新时代”了。作为历史学习者,太能明白能够走进新时代的酸甜苦辣了。所以我们这节课就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学习新时代中国的外交,那边是《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咱们一起浏览,同学们看看怎么完成学习目标。 ?播报员1:最近时事新闻播报 ?4月13日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发动空袭,军事打击后,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的一张照片在网上刷了屏。照片中的贾法里颓然地坐在落地窗前,双手落在膝上,垂头不语。其实这张照片最早发布于4月11日,文字显示图片摄于4月10日,联合国会议后。 ?播报员2:照片背后的故事 ?本月7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控制的东古塔地区杜马镇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导致70余人丧生。叙利亚反对派、美国、英国等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对此,这位优秀的外交官发表檄文,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意志与力气,死命为自己的祖国发出声音。 【新课教学】 (一)继往:回顾旧中国和新中国各大时期的外交 1、历史评论员:可惜的是,这都改变不了无奈的事实——弱国无外交。 请注意: 当叙利亚代表贾法里刚刚开始发言,美英代表就已经离席。这篇“檄文”也没有能阻止13日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2、叙利亚事件在中国的回音 ?播报员1: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中药学11(2)班吴龙子1106501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核心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第一,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改变了原来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中国之所以不结盟,一方面是总结经验,感到结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因为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第三,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第四,积极发展睦邻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国内建设、对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作用。第五,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新中国初期外交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 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三结交更多的同盟国 中国从建国之初就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但中国虽说不结盟,但我们还是有那么多的兄弟之国,他们在支持着中国前进,我们需要这些兄弟,这些兄弟也需要中国。长久以来,中国的兄弟之国中最数朝鲜了。朝鲜是个小国,而且在上个世纪它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抗美援朝让中朝结下了生死之交,但就在1994年

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论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走向 自从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的制定外交政策,“摸着石头过河”,它每前进一步,都显示出外交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从建国初的“一边倒”方针,到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再到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在新世纪,打开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纪元。 一、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一阶段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发展好友合作关系,把中同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三条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基本奠定了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实行“一边倒”是新中国外交迈出的第一步,总的来看,这个决策是成功的。在“一边倒”的格局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以大国的姿态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二阶段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在时局动荡不安之中,面对敌人的挑衅,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尊严。中国继续支持亚非拉等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和维护独立的斗争,创造性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主题,

广泛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在这一时期,中国一方面抵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坚决反对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积极支持第三世界人民为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赢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信任。 三、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三阶段 70年代,毛泽东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格局,打破了外交的僵局,使外交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阶段,我国注重改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集中力量应付苏联的威胁。1973 年2 月,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战略,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不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出现了实质性的进展。1971年10月,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了我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从而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改革开放、面向未来的中国外交 以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开始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和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中美建交后,中国加强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而且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摘要: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时期中国在外交中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全方位和平发展主动权 正文: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反霸和不称霸、属于第三世界、全方位开放以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中国外交政策更加完善,全方位的外交、机制性的外交、多边外交等等,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全方位、多边的外交政策 全方位的外交,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既包括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这种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 多边的外交。冷战结束以后,地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这种多边外交的好处在于,可以与多个国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可以稳定与改善与整个地区的关系。多边外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与东盟、非洲这样的多边外交,即多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一起的外交活动;另一种是多个国家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讨论活动,如关于朝核问题的外交活动。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达到共同法杖经济共同进步的目的。中国政府在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为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为了紧密跟上世界步伐的同时也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达到双赢的目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只希望在世界和平的情况下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当今世界又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必须冷静观察和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3 结交更多的同盟国 中国从建国之初就奉行不结盟的政策,但中国虽说不结盟,但我们还是有那么多的兄弟

新时期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新时期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焕然一新的中国外交 盘点中国外交的新动态 十八大之后,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三次出访正值中国综合国力跃升新地位、国际形势激荡新风云之际,堪称中国外交的大手笔与组合拳,展现了大国内外统筹的大格局与胸怀全球的大战略,开辟了中国大外交的新境界。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九次G20峰会并成功出访大洋洲三国,2014年的中国外交进入“收官”阶段。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形势危机频发、乱云飞渡的“多事之秋”,中国外交从容不迫、稳中求进、全方位开拓创新,赢得了国际秩序变革博弈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2013年3月到6月,上任伊始的中国新领导人接连展开三次出访,分别是习近平主席3月访问俄罗斯与非洲三国,李克强总理5月访问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习近平主席于5月31日至6月6日访问拉美三国,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首次会晤。这些显示了一个大国从容不迫的外交,强大的综合国力,并且能强势走向世界的外交态度。 剖析中国外交的新亮点 “大国外交”全面拓展,大国关系纵横捭阖,国际战略主动权显著增强“大国是关键”,大国是决定国际战略格局与影响中国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中国新领导人的大国外交“稳中求进”,出访从俄罗斯开始,到美国结束,反映了中俄关系与中美关系是对中国最重要的两组大国关系,而中、俄两家显然要更合得来。两国元首共同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 “发展中国家外交”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外交基础不断巩固。“发展中国家是基础”,这在西方发达国家陷入金融与债务危机、而新兴经济体却生机勃勃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始终休戚相关、命运相连,中国将全面加强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周边外交”更加积极主动,周边环境有望好转。“周边是首要”,新时期中国的“大周边”外交体现为“三个更加”: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兼顾自身“维权”与地区“维稳”,更加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 “经济外交”昂首阔步、大步前进。 “公共外交”大放异彩,树立了良好的国家新形象。中国新领导人展示了年富力强、朝气蓬勃、自信从容、睿智博学、开明包容、务实高效、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良好形象,备受国内外舆论好评。习近平主席出访期间不断阐释自强不息、民族复兴、互利共赢与兼济天下的“中国梦”,拉近了与国外公众的距离,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善意诚意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