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政治试题经济常识按考点分类第四课产业和劳动

高考政治试题经济常识按考点分类第四课产业和劳动

高考政治试题经济常识按考点分类第四课产业和劳动
高考政治试题经济常识按考点分类第四课产业和劳动

高考政治试题经济常识按考点分类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考点分布

(2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7)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8)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9)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0)劳动合同制度

(3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GDP与GNP

(2007年高考政治上海卷)3.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工作,他在美国的收入应该计入我国的(C)

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D.净出口总值

(2007年高考综合上海卷)1.绿色GDP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是为了:①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扩大内需、刺激投资④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D)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06文综天津卷)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重大历史抉择。回答23~25题。

24.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

①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06政治广东卷)1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②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③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06文综全国卷Ⅱ)39.(3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12分)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3分)要依靠科学技术;(3分)要增加农业投入;(3分)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3分)(若考生答“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等与设问相关内容,可酌情给分)

(06文综北京卷)40.(28分)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回答:

(2)以下是记者对两个村书记的采访记录

撑”增加农民收入。(10分)

①在农业生产上,甲村依靠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而乙村只有传统的老三样,靠天吃饭。这说明提高农民收入,不能只靠传统农业,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②甲村不仅生产蔬菜、水果,还从事产品深加工和销售,而乙村只有单一的种植业。这说明提高农民收入,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

促进的经营方式。

③甲村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流通和旅游业,而乙村产业形式单一。这说明新农村的建设要利用自身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06文综重庆卷)39.(60分)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支持金融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继续对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调控;继续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7)运用经济常识归纳材料四中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10分)

①财政措施。通过税费减免和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的发展。②金融措施。通过增加信贷投放,为增加农业投入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③价格措施。通过提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部分农用生产资料的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④土地经营管理措施。长期稳定,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民增加对土地等方面的投入。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19.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这是(A)

A.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

B.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D.规范土地承包经留权流转的要求

(2007年高考文综重庆卷24)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7%;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产销两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向合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加,1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7%。居民家庭支出结构发生变化,轿车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使:①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②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③财政支农政策效果显著④农村经营体制得到完善(C)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28.(25分)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表1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1(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括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①经济信息:表2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②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08上海卷)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指标,除了要考核经济总量外,还必须考虑(B)

A.消费结构的变动B.人口增长的因素

C.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D.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08全国一卷)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⑴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

解析:本题的时事性比较强,粮食问题是2007年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一般考生对这一试题应该会有一定的心里准备。解答主观题,我们要阅读材料,了解时事背景,但更要注意试题的设问要求。这样才能紧扣题意,给出相应的答案。

第(1)问是考查政府如何应对粮食危机,控制粮食价格。既然是考查政府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发挥的是宏观调控职能。那么其答案中政策措施则应以宏观性的政策措施为主,可围绕宏观调控的三个基本手段,从三个方面考虑相应措施。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控制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就要从粮食市场的供求两方面来采取相应措施。这样,考生可以控制粮食市场需求的角度和增加粮食产量和供给的角度,答出国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答:稳定粮食需求。措施包括:杜绝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减少或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从长远看,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措施包括: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

(08上海卷)37.材料一:2007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明显增加,相关数据如下。

2007年1月-11月我国粮食出口情况

材料二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分。但是鉴于国际粮价上涨形势严峻,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为此出台了粮食出口管理若干项措施。相关情况见下列表格。

我国政府对粮食出口实行管理的若干措施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

(1)从材料一所提供信息看,2007年我国粮食出口较大幅度增长原因何在?(3分)

国际粮价上涨,表明国际市场粮食供不应求,因此引起国内粮食出口明显增加。这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必然结果。

(2)我国政府颁布的粮食出口管理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调控手段?(3分)

前两者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第三项措施属于计划手段。

(3)这场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与经济安全运行有何积极意义?(7分)

①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品。保障粮食的充分供给,有利于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②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③有利于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4)为了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政府还采取了其他调控措施。请列举其中的一条措施,或者对此另外提一个建议。(2分)

政府采取的其他调控措施如:①确定18亿亩农业耕地底线;②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③实施种粮补贴政策;④取消农业税,或者其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措施,列举一项,并指出其对增加粮食供给的作用,即可给分。如学生自己提出一条建议,言之有理,亦应给分。(08重庆卷)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学毕业生李某自愿到农村工作。他从桑蚕丝的市场需求出发,整合某村桑蚕养殖物资和人力资源.成立桑蚕养殖合作社,邀请母校专家向村民传授桑树改良技术.普及了桑蛋养殖新技术,推广桑树一步成因面积2 000亩。养殖户由此节省劳动力成本50%,增产蚕茧5 000公斤,增加收入10多万元。他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材料二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以服务于党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研究和制定了包括津贴、补贴、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代偿、公务员招录、户口管理、一次性安置费等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李某为村民开辟致富之路所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合作经济的优势,从事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农业、科技、教育的三结合,发挥科学技术韵作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通过上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

2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06政治上海卷)22.胡锦溶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

A.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B.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C.经济增长不能忽视经济效益D.经济增长是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08上海卷)13.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有利于(B)①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②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③高起点上加速实现工业化④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08北京卷)39.(25分)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回答下列问题。(3)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促进了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结合经济常识,从下表所列的几个方面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战略或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9分)

答:

27.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06政治上海卷)7.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一个涉及金融、房产、法律服务、投资决策管理等领域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这类现代服务业

A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B.将承担起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

C.会削弱物质产品的生产D.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发挥

(06政治广东卷)32.过去20多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了近10倍,年均递增10%以上,其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占据主导。但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仅占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则高达70%以上。这表明

A.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还比较低

B.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C.传统服务业发展过快成为当前第三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D.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

(06文综全国卷Ⅱ)40.(60分)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7)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12分)

①铁路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青藏铁路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考生若回答“修铁路是扩大再生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可酌情给分)(3分)②青藏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的状况,推动该地区第三产业)商品流通、旅游和文化交流等)的发展,(3分)进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3分)

③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行加强该地区与外区的广泛联系(如经济、文化等交流),有利于促进当地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或市场机制的形成、完善)。(3分)

35.图1 2001--200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图2 2005年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谈谈你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

(1)图l反映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说明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图2反映了江苏省三大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说明了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还不够合理。

(2)江苏省在经济发展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35.文化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地位日趋重要。江苏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

但文化资源丰富;创造业发达,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据此,省委省政府找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江苏文化资源的优势,缓解能源与矿产资源不足的压力。②有利于优化江苏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③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④有利于促进江苏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5.国务院近期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服务业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②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旅游业、咨询业、保险业属于服务业③通常一国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低④通常一国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高(B)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07年高考政治上海卷)8.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产业比重有所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长了0.4个百分点。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B)

A.农业经济效益下降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是重中之重 D.服务业已取得主导地位

(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4l.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

增长速度

材料2:2001年一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广东省人均

1660.22 1812.09 2081.38 2382.95 2882.oo

GDP(美元)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

注:吨标准朔毛//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问题:(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①材料1可以看出,广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5年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慢于2001-2003年。②材料2可以看出,广东省人均GDP稳步增长,说明广东省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

③材料3可以看出,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广东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降低能耗。

(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在增加,但单位能耗在逐步下降,说明我省经济发展向低能耗转型。

(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7分)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9.材料四

材料五: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9)依据材料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及其意义。(6分)

①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益提高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08全国一卷)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C

①促进东部地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08重庆卷)39.(60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八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表3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

(7)根据材料四、六,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西藏经济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10分)

答:①变化状况:1978-2007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均鼍现高速增长趋势,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逮度最快;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一产业比重还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②原因分析: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藏的投入。

28.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06政治江苏卷)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据此回答31--32题。

32.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

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2007年高考文综重庆卷3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1)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主要经济常识。(10分)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②政府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摊点设置,调节经济活动。③上海市政府出台《导则》,设置和规范摊点,发挥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优势,既有利于实现自谋职业者的就业权利,又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29.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06政治广东卷)31.近年来,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上述事实说明

A.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失衡B.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总量失衡

C.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D.年轻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08广东卷)27.2007年12月9日,80多万名考生竞争139个中央国家机关的6691个职位。由于报名人数过多,网络系统一度瘫痪。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ACD)A.树立竞争就业观B.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0.劳动合同制度

(08北京卷)28.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出职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D)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②实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08江苏卷)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A)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③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④有利于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③

(08上海卷)3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律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什么?(4分)

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立下来,使之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处理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2分)

仲裁

(3)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雨具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积极性,推动企事业的发展。

(08海南卷)24.(12分)我国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

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4分)

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稳定收入水平,使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4分)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

可以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答出其中任意3项即可得3分)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5分)

短期内突击裁员可以降低一定的劳动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种选择;(2分)但从长期年,突出裁员牺牲了员工利益,造成劳动关系紧张,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

31.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06政治上海卷)9.全国已有各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床位100余万张。近年来,城乡共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这表明

A.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老年人B.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内容

C.福利机构由国家全额拨款创办D.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06文综重庆卷)26.我国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决定从2006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以上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①社会救济②社会保险③社会优抚④社会福利

A.①④B.②③C.②③D.①③

(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7.生病、车祸、失业等不可预测事件往往会使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下列选项中能够帮助家庭抵御上述风险的是:①健全的金融体系②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④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B)

A.①②

B.①

③ C.②③ D.③④(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4.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以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②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A)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它可以减轻农民看病负担,提高农民福利;可以改善部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引导农民树立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意识。

(08上海卷)3.2008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草拟的扶贫标准调整办法把贫困标准从2007年的1067元提高到1300元,首次达到国际标准。这一标准不仅关注贫困人口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收入,还考虑他们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支付能力。上述材料可以看出(D)

A.贫困线标准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B.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减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贫困线标准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新标准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基础上纳入了保障发展的理念

(08上海卷)35.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完善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2分)

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分)

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