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化学笔记汇总

生物化学笔记汇总

生物化学笔记汇总
生物化学笔记汇总

生物化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主要有C、H、0、N、S o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o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在酸、碱或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游离氨基酸(ami no acid ),即蛋白质组成单体

或构件分子。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仅20种(称编码氨

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共同的结构特点:

1 ?氨基连接在a - C上,属于a -氨基酸(脯氨酸为a -亚氨基酸)。

2. R是側链,除甘氨酸外都含手性C,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都是L-型。

(二)氨基酸的分类

1?按R基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杂环亚氨基酸四类。

2?按R基的极性和在中性溶液的解离状态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极性带负电荷或带正电荷的四类。

带有非极性R (烃基、甲硫基、吲哚环等,共9种):甘(Gly)、丙(人。)、缬(Vai)、亮(Leu)、异亮(lie)、苯丙(Phe)、甲硫(Met)、脯(Pro)、色(Trp)

带有不可解离的极性R (羟基、巯基、酰胺基等,共6种):丝(Ser)、苏(Thr)、天胺(Asn )、

谷胺(Gin)、酪(Tyr)、半(Cys)

带有可解离的极性R基(共5种):天(Asp)、谷(Glu )、赖(Lys )、精(Arg )、组(His ),前两个为酸性氨基酸,后三个是碱性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 .一般物理性质

a -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在200 0C以上。各种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酪

氨酸不溶于水)。一般溶解于稀酸或稀碱,但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通常酒精能把氨基酸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岀。

芳香族氨基酸(Tyr、Trp、Phe)有共轭双键,在近紫外区有光吸收能力,Tyr、Trp的吸收

峰在280nm,Phe在265 nm。由于大多数蛋白质含Tyr、Trp残基,所以测定蛋白质溶液280nm 的光吸收值,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方法。

2 .两性解离和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l )

氨基酸在水溶液或晶体状态时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起作用,是两性

电解质,其解离度与溶液的pH有关。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

电中性,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3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是其基团的特征性反应。

(1)茚三酮反应

所有具有自由a -氨基的氨基酸与过量茚三酮共热形成蓝紫色化合物。

(2)与2,4-二硝基氟苯(DNFB )的反应

三、肽(peptide)

1 ?肽键与肽链

一个氨基酸的a -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 a -氨基脱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多肽链的方向

性是从N末端指向C末端。

肽分子中不完整的氨基酸称为氨基酸残基。肽按其序列从N端到C端命名。一般10肽以下

属寡肽,10肽以上为多肽。

2. 生物活性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 GSH)

是由Glu、Cys、Gly组成的一种三肽,又叫丫-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含丫-肽键)。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其分子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是主链构象(不包括侧链R基团)。

两种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的分子模型( a -螺旋)和(B -折叠)。

1 .肽单位肽键及其两端的a -C共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组成了肽单位(所在的平面称肽键平面)。

肽键C—N键长为0.132nm,比相邻的单键(0.147nm )短,而较C=N双键(0.128nm )长,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肽键平面上各原子呈顺反异构关系,肽键平面上的0、H以及2个a -碳原子为反式构型(transconfiguration )。

2. a -螺旋

a -螺旋是肽键平面通过 a -碳原子的相对旋转形成的一种紧密螺旋盘绕,是有周期的一种主

链构象。其特点是:

② 螺旋每转一圈上升 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约0.54nm

②相邻的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③螺旋的走向绝大部分是右手螺旋,残基侧链伸向外侧。R基团的大小、荷电状态及形状均对a -螺旋的形成及稳定有影响。

3. B -折叠

①相邻肽键平面间折叠成110度角,呈锯齿状。

②两个以上具B -折叠的肽链或同一肽链内不同肽段相互平行排列,形成 B -折叠片层,其稳定

因素是肽链间的氢键。

③逆向平行的片层结构比顺向平行的稳定。

a -螺旋和B -折叠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4. B -转角

5. 不规卷曲

6. 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

指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整体排布,包括主链和侧链。维系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次级

键(疏水相互作用、静电力、氢键等)。在序列中相隔较远的氨基酸疏水侧链相互靠近,结合蛋白质的辅基往往镶嵌其内,形成功能活性部位,而亲水基团则在外,这也是球状蛋白质易溶于水

的原因。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ter nary structure)

有些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2条或2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互

结合而成,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构成四级结构的每条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亚基单独存

在时一般没有生物学功能,构成四级结构的几个亚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如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由两个

a -亚基和两个p -亚基形成的四聚体。

五、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如肽键和二硫键。而维持空间构象稳定的是非共价的

次级键。如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引力等。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如果一级结构未破坏,保持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可能回复到原来的三级结构,功能依然存在。

(二)种属差异

(三)分子病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病。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空间结构变化,其功能也随之改变。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氨基酸相似,有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还有胶体性质、沉淀、变性和凝固等特点。

一、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蛋白质的水溶液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是其稳定的因素,调节pH 至pl、加入脱水剂等,蛋白质即可从溶液中沉淀岀来。

透析法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去掉小分子物质,达到纯化的目的。

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凝胶过滤分开。又称分子筛层析。

二、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荷电状态受pH值影响。当蛋白质溶液处于

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H > pI时,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正电荷。在人体体液

中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接近pH5,所以在生理pH7.4环境下,多数蛋白质解离成阴离子。少量蛋白质,如鱼精蛋白、组蛋白的pI偏于碱性,称碱性蛋白质,而胃蛋白酶和丝蛋白为酸性蛋白。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

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

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多肽链从卷曲到伸展的过程,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变性作用不过于

剧烈,是一种可逆反应,去除变性因素,有些蛋白质原有的构象和功能可恢复或部分恢复,称为复性(denaturation )。

蛋白质变性的主要表现是失去生物学活性,变性蛋白溶解度降低,易形成沉淀析岀;易被蛋白水解酶消化。

蛋白质自溶液中析岀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盐析、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

都可沉淀蛋白质。盐析沉淀蛋白质不变性,是分离制备蛋白质的常用方法。如血浆中的清蛋白在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可沉淀,而球蛋白则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发生沉淀。乙醇、丙酮均为脱水剂,可破坏水化膜,降低水的介电常数,使蛋白质的解离程度降低,表面电荷减少,从而使蛋白质沉淀析

岀。低温时,用丙酮沉淀蛋白质,可保留原有的生物学活性。但用乙醇,时间较长则会导致变性。重金属盐(Hg2+、Cu2+、Ag+ ),生物碱与蛋白质结合成盐而沉淀,是不可逆的。

凝固是蛋白质变性发展的不可逆的结果。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如盐析)。

四、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蛋白质含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

第五节蛋白质的分类

第二章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天然存在的核酸有两类,即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 ,DNA )和核糖核酸

(rib on ucleic acid ,RNA )。

一、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组成单位一一核苷酸。而核苷酸又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

(一)戊糖

(二)碱基(base)

核酸中的碱基有两类:嘌吟碱和嘧啶碱。有5种基本的碱基外,DNA和RNA中常见的两

种嘌吟碱是腺嘌吟(adenine,A)、鸟嘌吟(guanine,G)。而嘧啶碱有所不同:RNA主要含

胞嘧啶(cytosine, C)、尿嘧啶(uracil,U ),DNA 主要含胞嘧啶、胸腺嘧啶(thymine,T)。

tRNA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修饰碱基),多为甲基化的。

(三)核苷酸

是核苷的磷酸酯。生物体内游离存在的多是5/ -核苷酸(如pA、pdG等)。常见的核苷酸

为AMP、GMA、CMP、UMP。常见的脱氧核苷酸有dAMP、dGMA、dCMP、dTMP。AMP 是一些重要辅酶的结构成分(如NAD+、NADP+、FAD等);环化核苷酸(cAMP/cGMP )是细胞

功能的调节分子和信号分子。ATP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二、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RNA和DNA链都有方向性,从5/~ 3,。前一位核苷酸的3/ - OH与下一位核苷酸的5/

位磷酸基之间形成3/,5/ -磷酸二酯键,从而形成一个没有分支的线性大分子,两个末端分别称为5/末端和3/末端。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 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ucture)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常被简单认为是碱基序列(base

seque nee)。碱基序有严格的方向性和多样性。一般将5 / -磷酸端作为多核苷酸链的“头”,一般将3/ -磷酸端作为多核苷酸链的“尾”。

二、DNA的二级结构-- 双螺旋(double helix)

1 ?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形成右手螺旋。一条链为5/- 3/,另一条为3/- 5/。

(某些病毒的DNA是单链分子ssDNA )

2 ?碱基在双螺旋内侧,A与T,G与C配对,A与T形成两个氢键,G与C形成三个氢键。

糖基-磷酸基骨架在外侧。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小沟。

3 ?螺距为3.

4 nm,含10个碱基对(bp),相邻碱基对平面间的距离为0.34 nm。螺旋直径

为 2 nm。

氢键维持双螺旋的横向稳定。碱基对平面几乎垂直螺旋轴,碱基对平面间的疏水堆积力维持

螺旋的纵向稳定。

4 .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限制。遗传信息由碱基序所携带。

5. DNA构象有多态性。

三、D NA的三级结构

DNA双螺旋进一步盘曲所形成的空间构象称DNA的三级结构。

某些病毒、细菌、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是环形双螺旋,再次螺旋化形成超螺旋;

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DNA是很长的线形双螺旋,通过组装形成非常致密的超级结构。

1 ?环形DNA可形成超螺旋

螺旋具有相同的结构,但L值不同的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DNA拓扑异构酶切断一条链或两条

链,拓扑异构体可以相互转变。W的正表示双链闭环的螺旋圈在增加,W的负表示减少。L和T

的正负表示螺旋方向,右手为正,左手螺旋为负;L值必定是整数。

四、D NA和基因组

1 ? DNA分子中的最小功能单位称作基因,为RNA或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称结构基因,DNA 中具调节功能而不转录生成RNA的片段称调节基因。

基因组(genome)是某生物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即全部DNA或完整的单套遗传物质(配子

中的整套基因)。

2 ?细菌、噬菌体、大多数动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即指单个DNA分子。

3 ?真核生物基因一般分布在若干条染色体上,其特点是:有重复序列(按重复次数分单拷

贝序、中度重复序和高度重复序);有断裂基因

第三节RNA的分子结构

RNA通常以单链形式存在,比DNA分子小得多,由数十个至数千个核苷酸组成。RNA链可以回折且通过A与U , G与C配对形成局部的双螺旋,不能配对的碱基则形成环状突起,这种短的双螺旋区和环称为发夹结构。

RNA主要分为tRNA、rRNA和mRNA三类。此外,细胞的不同部位还存在着另一些小分子

RNA,如核内小RNA (snRNA )、核仁小RNA (snoRNA )、胞质小RNA (scRNA )等,分别参与mRNA的前体(hnRNA )和rRNA的转运和加工过程。

一、转运RNA (transfer RNA,tRNA )

1 ?分子量最小的RNA,约占总RNA的15%。主要功能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2. 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核苷酸残基数在73?95 ;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如mG、DHU 等);5/ -末端多为pG,3/ -末端都是-CCA。

3. 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包括4个螺旋区、3个环及一个附加叉。各部分的结

构都和它的功能有关。5 /端1~7位与近3/端67~72位形成的双螺旋区称氨基酸臂,似“叶柄”,3/端有共同的-CCA-OH结构,用于连接该RNA转运的氨基酸。3个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环)、反密码子环、T W C环。

4 ? tRNA的三级结构呈倒L字母形,反密码环和氨基酸臂分别位于倒L的两端

、信使RNA ( m RNA )

1 ?细胞内含量较少的一类RNA,约占总RNA的3%。其功能是将核内DNA的碱基顺序(遗

传信息)按碱基互补原则转录至核糖体,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种类多,作为不同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其一级结构差异很大。真核细胞的mRNA有不同

于原核细胞的特点:3/ -末端有多聚A (polyA )尾,5/ -末端加有一个“帽”式结构,(m7 Gppp)。

3 ?代谢活跃,寿命较短。

三、核糖体RNA (ribosomal RNA,rRNA )

1 ?约占细胞总RNA的80%。主要功能是与多种蛋白质组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 ?核糖体在结构上可分离为大小两个亚基。原核细胞的rRNA有3种,23S与5S rRNA在

大亚基,16S在小亚基。真核细胞有4种rRNA,其中大亚基含28S、5.8S、5S,小亚基只有18S

3. 各种rRNA的一级结构中的核苷酸残基数及其顺序都不相同,且有特定的二级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