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

(2013―2018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发布日期】2014.01.08

【实施日期】2014.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局:

为了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制定了《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年1月8日

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陕西省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陕西工业由大变强,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和应用瓶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整体提升。依托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建立陕西省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实施一批以企业、行业、区域为重点,点、线、面结合的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形成以点带面,点线面全方位推进格局,进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化应用,协调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注重信息化投入的经济性,建设适用、经济的信息化系统。鼓励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深化合作,支持一批面向两化融合应用重大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产业化项目,增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产

业发展与工业转型升级融合互动、协调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安全、培训等业务的信息化应用。

政府引导,协力推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规划与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区域、行业和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区)工信、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机构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上下协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转高效的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达到85。

--两化融合基础条件持续提高。到2018年,宽带用户数超过800万户。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全省互联网总出口超过5TB。 --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渗透。推进企业生产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促进“生产型制造”向“创新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服务驱动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到2018年,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比例达到80%;主要工业园区公共管理和企业服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5%;重点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PLM达到85%,CAD/CAM应用达到95%,企业ERP覆盖率达到90%,MES系统应用达到80%,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达到60%以上。

--两化融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效果显著提升。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2年人均35万元提高到人均55万元。规模企业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显著提升,从2012年的14.95%提高到20%左右。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

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8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达到2.5%。信息化全面支撑企业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达到较高水平,实现节能量300吨标准煤。传感器、工控机、显示屏、计算机、机器人等电子制造业再现辉煌,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各占1800亿元。

二、主要内容

(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试点认定行动

1.行动目标

贯彻落实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和推广工作,引领企业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2.行动内容

--建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管理机构。依托现有两化融合支撑机构,成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三方认定管理机构,研究制定陕西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管理办法、服务规范与指南,指导第三方认定服务机构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认定服务。 --建立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第三方认定服务机构。依据陕西省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认定管理办法、服务规范与指南,认定建立一批第三方认定服务机构,培育专业人员,开展咨询、培训、认定等专业化服务。依托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及两化融合专业平台,建设全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服务平台。

--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和推广工作。选择重点企业、重点地区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试点,总结试点经验,组织宣传、培训与推广交流。各市(区)要组织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工作,建立省市区域协同推广机制,全

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贯彻实施。

(二)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示范引领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试验区两化深度融合。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实现创新突破,两化融合向战略应用迈进,宝鸡、榆林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加大集成提升,实现集成应用。全面启动省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工作,创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区域试点。

2.行动内容

--继续深入推进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试验区围绕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重点支持在信息技术平台支撑下的协同研发、企业供应链与物流、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应用,促进企业从加工制造型向研发服务型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型服务型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支持信息容灾备份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服务外包、能效管理、信息服务、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试验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总部经济、现代物流、装备维修、循环经济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试验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建设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

--加快推进宝鸡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围绕汽车、数控机床、专用装备、电子器件四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支持试验区以区域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协作平台、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企业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企业资本创新服务平台,促进试验区产业协同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装备来改造陕汽、宝钛、宝石机等重点企业。推进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与物流系统,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精细管理。推进“四个转型”

(从传统制造转向先进制造、从生产制造转向服务制造、从“粗放”制造转向“绿色”制造、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益管理),建成“三个平台”(产业集群信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工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四个提升”(生产自动化、产品附加值、安全清洁生产、电子商务营销水平)。

--推进榆林省级能源重化工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智慧油田、智慧矿山建设;推进煤电、煤化、油化、盐化四大产业链的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提升全产业竞争力。大力支持信息技术在清洁生产、能效管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打造智慧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榆林乃至陕北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进省级、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按照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要求,各市(区)编制本区域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由省工信厅评审、确定一批省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共同努力打造成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

(三)工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1.行动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深度应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现“陕西配套”、“陕西制造”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

2.行动内容

--促进能源资源化工产业做强做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实施智慧油田、智慧矿山建设,延长化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深度转化和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延安、榆林能源化工园区及基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煤油气盐综合循环示范基地。

--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配件、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数字化协同研发,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成套设备;推广CAX系统在产品设计、制造、试验过程中的应用,建立以PLM为核心的产品协同设计制造体系;推进ERP、MES、DNC、DCS等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企业由加工生产型向集成服务型的制造模式转变。

--重整振兴轻工、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纺织行业生产工艺创新,改造自动化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实现CAD/CAM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和大规模定制产品的能力。提升食品行业关键生产工艺、专用装备及生产线的数字化控制水平,引入和应用原料检测、生产过程动态监测、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等先进的自动化装置和RFID标识技术,加强企业诚信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与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医药行业重点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药研发和试药系统,建设中成药自动化生产体系,提高医药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全面完善医药行业统计、监测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强化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集成整合,实现对采购、生产、配送、库存、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能力,持续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高端工业软件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突破,提升产业能级;以建设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通信及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物流产业园为抓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建设面向工业企业的云服务平台,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发展新型电子元件及高端工业软件,形成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

--加快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知识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促进物

流园区信息化发展,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打造国际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示范平台。

(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

1.行动目标

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机制,开展企业对标,培育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加强示范推广,引导企业逐级提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

2.行动内容

--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机制。依据国家《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完善陕西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建设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导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开展。

--培育树立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继续实施两化融合六大专项工程,鼓励企业实施生产制造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等六大工程,引导企业对标,培育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总结提炼示范经验和成果,全面推广示范,加强成果应用。

--开展区域分级分类推进。各地市负责开展区域内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性水平测度和等级评定,制定分级分类推进计划,明确区域内各重点产业不同等级企业的两化融合推进目标、重点和任务;加强企业分级分类引导和推进,推动企业对标、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实现各市区域两化融合水平全面升级。

(五)中小微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工程持续深入推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解决中小微

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和发展活力。

2.行动内容

--完善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各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产业集群(园区)窗口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增强各级中小企业分网的服务功能,建立全省中小企业名录库网上查询系统,及时有效地为中小微企业、创业人员等市场主体提供综合服务和信息服务。支持和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和信息化服务商建立信息化应用云服务平台、行业或单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行业电子商务、产业链供应等服务。

--提高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支持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试点企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固网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开发适用于中小微企业需求的信息化服务产品,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宽带接入和信息资费,促进网络融合、智能技术在中小微企业的深化应用,建设智慧企业。组织信息技术企业开展中小微企业行业信息化培训和入企业服务活动,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产品,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六)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

1.行动目标

深化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行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促进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推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以及原材料等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

2.行动内容

--提升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和供应链协同能力。在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支持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件大事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件大事 2016年,《中国制造2025》由文件编制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5大工程实施指南以及服务型制造、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医药产业发展等3个行动或规划指南发布实施,信息产业、新材料、制造业人才等3个规划指南即将发布,“1+X”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出台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批复5个城市和3个城市群开展城市(群)试点示范,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发展取得系列重大突破,一连串“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 02 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大飞机”“两机” “核高基”等科技重大专项、重大项目的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取得系列重要突破。6月20日,基于自主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成为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6月28日,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正式进入航线运营。7月23日,AG600大型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总装下线。8月23日,“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完成最大下潜深度10767米。9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升船机试通航取得成功,其技术难度、制造难度、安装难度均创世界之最。一个个重大技术装备不断刷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03 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成立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是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6月30日,我国首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正式成立,通过协同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打通技术研发供给、商业化等链条,着力突破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成立,加快了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目前,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进入创建阶段,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省(市)建设了1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出台 无线电频谱是国家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并组织修订199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2016年12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签署,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在我国无线电事业发展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条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频率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回收制度,增加了卫星无线电频率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对擅自用频设台的处罚力度等。新《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推动无线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05 我国跨入电话用户全实名时代 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的迫切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积极稳妥组织电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用户登记信息保护,部署电信企业依法对非实名手机号实行双向停机,督促和强制非实名用户进行补登记。2016年12月31日,我国将全面实现电话用户实名登记。 06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制造技术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和主要特征。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动顺应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制造专项,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快速成长,智能控制与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网络化协同制

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闽科财〔〕号 关于开展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 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号)的有关要求,现开展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 本年度支持以下四个方向。其中对省部会商确定的重点任务、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创新型试点城市等聚焦科技创新发展的项目优先支持。 (一)地方科研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主要指地市级以上 - 1 - / 6

地方政府所属科研单位(不含转为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单位)的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和科研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企业、高校、科技馆、非地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都不属于此类支持的范围。 (二)地方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指依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的,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区域发展提供研究开发支撑的专业性平台,包括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中心)、新型研发组织等。 (三)地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主要指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技资源共享等专业或综合性服务机构,包括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 (四)地方科技创新项目示范。主要指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结合科技惠民、县域科技、科技扶贫等任务,对政策目标明确、公益性属性明显、引导带动作用突出、惠及人民群众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的项目示范。过于偏重市场化开发的项目示范不属于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必须是在闽具有法人资格并具备科研开发能力和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不含计划单列市企事业单位),包括科技园区管委会在内的地方政府行政机关不能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和实施主体。预算关系在中央的各机构一律不属于本专项的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关于网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 流程的通知 【法规类别】网约车119 【发文字号】交办运[2016]143号 【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 【发布日期】2016.11.03 【实施日期】2016.11.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税务总局办公厅、国家网信办秘书局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 工作流程的通知 (交办运〔2016〕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网信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的规定,为优化服务、

规范操作,方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经营者,现将网约车经营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通知如下。 一、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向企业注册地相应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线上服务能力材料,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具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数据交互处理能力的证明材料。 1. 技术研发和维护部门架构及人员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技术能力证明及工作合同等材料;拟从事网约车业务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的采购或者租赁协议,服务器托管协议或互联网接入协议;平台软硬件及最大处理能力、数据库最大存储能力等情况说明。 2. 面向乘客和驾驶员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功能。 (二)具备供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条件的证明材料。 3. 配合依法查询、调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功能设计、工作制度和责任机构、责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三)数据库接入情况。 4. 提供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出具的数据库具备接入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条件的情况说明。只为本地提供服务的平台公司,可提供由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具备数据库接入当地监管平台条件的情况说明。 (四)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内地的情况说明。 5. 网络应用、数据等所有服务器机房地址、接入地址、IP地址、用途分工等情况说明。(五)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文本。 6.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备案证明及测评报告。 7. 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满足通信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的证明材料。 8. 具有完备的用户真实身份认证管理制度、措施,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措施和数据跨境流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2003-05-2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定的100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74户有效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

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5户,占调查企业的%,2002年资产总额为亿元,从业人员达到万人。小型企业31户,占%,2002年资产总额为亿元,从业人员万人。其余8户企业未划型;从地区分布看:%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和%,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仅占%,%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调查企业2002年资产总额达到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但由于11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使得调查企业盈亏相抵后仅实现利润总额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陕西百特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五0五药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铜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大,三户企业当年共亏损亿元。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增加,2002年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二是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和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上升了%;三是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随之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各市国土资源局,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土地市场运行变化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国土资源部对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要求,现将全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予以公布,并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业用地出让前应当按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进行评估,根据土地估价结果、土地供应政策和最低价标准等集体决策、综合确定出让底价,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

法供地。二、对我省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优先发展产业是我省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订的本地产业发展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内容详见附件2。用地集约是指项目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建筑系数超过《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所规定标准40%以上、投资强度增加10%以上。 三、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工业项目是指在产地对农、林、牧、渔业产品直接进行初次加工的项目,内容详见附件3.四、对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开发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

国家级创新项目申报范文

江苏省高等学校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推荐学校: (盖章)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五月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 一级学科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项目实施时间起始时间年月完成时间:年月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年级学号 所在院系 /专业 联系电话E-mail 主 持 人 成 员 指导教师第一 指导 教师 姓名单位 年龄专业技术职务主要成果 第二 指导 教师 姓名单位 年龄专业技术职务主要成果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二、项目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 1、项目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项目已有的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1]Deepak Divan, Harjeet Johal. Distributed FACTS — a new concept for realizing grid power flow control [C]. Proceedings of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PESC), 2005: 8-14. [2]Kalyan K.Sen, Mey Ling Sen. Introducing the family of “Sen” transformers: A set of power flow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03, 18(1):149-157. [3]Deepak Divan, Jyoti Sastry. V oltage synthesis using dual Virtual quadrature sources ——A new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 (2013―2018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发布日期】2014.01.08 【实施日期】2014.01.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局: 为了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制定了《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 年1月8日

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计划(2013-2018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陕西省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陕西工业由大变强,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和应用瓶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整体提升。依托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建立陕西省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实施一批以企业、行业、区域为重点,点、线、面结合的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形成以点带面,点线面全方位推进格局,进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化应用,协调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和行业管理领域的应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注重信息化投入的经济性,建设适用、经济的信息化系统。鼓励工业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深化合作,支持一批面向两化融合应用重大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产业化项目,增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同意北京市等16个城市(群)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 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互联网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发改办高技[2013]3017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布日期】2013.12.11 【实施日期】2013.12.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同意北京市等16个城市(群)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 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3017号) 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新疆自治区、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广播影视主管部门:

你们报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均悉。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经研究,原则同意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克拉玛依、厦门、青岛、深圳等15个城市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同意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 二、请各示范城市把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示范城市要在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

陕西省工业化水平的测算和分析

陕西省工业化水平的测算和分析 2006-12-25 10:36:00 陕西省信息中心 “十五”期间,陕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11%,比全国年均水平24.05%低4.94个百分点。因此,抓住“十一五”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全省工业化进程,迅速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地迫切任务。为此,必须首先对我省现阶段的工业化水平有一个比较明晰地判断和掌握。本文尝试运用西方工业化的理论和计量方法,对我省“十五”期间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在总结认识我省当前工业发展状况及环境的基础上,就如何从质量上提升工业发展层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工业化的涵义及工业化进程的有关经济理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第2卷,86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这种定义简单,也好理解,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这种观点,例如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钱纳里(H.Chenery)、库兹涅茨(S.Kuznets)等。张培刚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的工业化定义: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显然,与前者相比,这个定义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业部门自身的变化,还包括由此引起的工厂制度、市场结构等经济组织的变化。因而,工业化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的一个特定阶段和过程。工业化水平得高低,可以通过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从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相关指标反映出来。 西方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有霍夫曼工业结构4阶段理论、科林·克拉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理论等。 1、霍夫曼工业结构4阶段理论 1931年,他根据20多个国家的资料,通过计算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的比例,提出了工业化4阶段理论。这个比例,后人称为霍夫曼比例。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由此他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一统天下,霍夫曼比例约为5;第二阶段,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提速,但相对消费资料工业,仍显不足,霍夫曼比例约为2.5;第三阶段,生产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旗鼓相当,霍夫曼比例约为1;第四阶段,生产资料工业领先增长,霍夫曼比例小于1,标志着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霍夫曼理论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霍夫曼比例越低,说明资本品工业规模越发展,相应地消费品工业比重越小,工业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高度越高。因此,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反映了工业化的进程。 2、科林·克拉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地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见表1),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表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动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变化 阶段12345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第33号公告 为有效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现予以公告。 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稀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核准(备案)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时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7月26日附件: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 为有效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项目的设立和布局 (一)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金属冶炼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安全生产规划等要求。 (二)开采稀土矿产资源,应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计划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和使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采选矿工艺。

(三)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不得建设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项目。 (四)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金属冶炼属于国家限制类投资项目,应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公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经核准后方可建设生产。 二、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 (一)生产规模 混合型稀土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0吨/年(以氧化物计,下同);氟碳铈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0吨/年;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吨/年。禁止开采单一独居石矿。 使用混合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8000吨/年;使用氟碳铈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5000吨/年;使用离子型稀土矿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00吨/年。 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吨/年(实物量)。 以上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20%。 (二)工艺及装备 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开发应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设施,专门的废石场和尾矿库。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应采用原地浸矿等适合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禁止采用堆浸、池浸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选矿工艺。

2017年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互联网+”应用项目申报材料编制格式

2017年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互联网+”应用项目申报材料编制格式 一、申报材料内容 申报材料内容按下述顺序排列(按后附相应序号格式提供): 1. 封面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介绍】 2. 申报单位概况表 3. 典型数据一览表 4. 申报项目概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说明书】 5. 项目说明书或实施方案说明书 【第三部分资格证明文件】 6. 申报单位的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独立的企(事) 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 7. 申报函 8.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证明书 9.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授权委托书 10. 资金保障证明和承诺书 11. 2014、2015年财务审计报告和2016年度1-6月财务报 表 12. 其他资格证明材料

二、编制、装订及其他要求 (一)申报材料统一采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必须编制页码(可手写)、目录,装订成册(胶装,不要使用非纸类封皮和夹套),加盖申报单位骑缝公章。 (二)提交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原件。 (三)提交电子文档(用U盘刻存,并标注申报单位名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材料要求为不加密、可编辑、非扫描件的文档文件。其余部分用原件扫描的PDF文件。 (四)编制申报文件时,格式中的相关备注信息可删除。 (五)若申报材料中存在字迹模糊、无法辨别的内容,其责任及后果由申报单位自行承担。

三、申报文件格式 2017年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互联网+”应用项目申报文件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申报单位地址 项目负责人姓名手机 申报事务联系人姓名手机 传真邮箱 申报单位:(填写名称后在此处加盖公章) 2016年月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2020)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20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相关企业: 移动物联网(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的决策部署,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现就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准确把握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产业格局的演进趋势,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含LTE-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在深化4G网络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以NB-IoT 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1(以下简称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以5G技术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联网需求。 到2020年底,NB-IoT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推动NB-IoT模组价格与2G模组趋同,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和Cat1迁移;打造一批NB-IoT应用标杆工程和NB-IoT百万级连接规模应用场景。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继续深化4G网络覆盖,支持Cat1发展;进一步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县级及以上城区实现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着力做好网络运维、监测和优化等工作,提升网络服务水平。 (二)加强移动物联网标准和技术研究。 1.制定移动物联网与垂直行业融合标准。推动NB-IoT标准纳入ITUIMT-2020 5G标准;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工业制造、能源表计、消防烟感、物流跟踪、金融支付等重点领域,推进移动物联网终端、平台等技术标准及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升行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2.开展移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面向不同垂直行业应用环境和业务需求,重点加强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智能传感、安全芯片、小型化低功耗智能仪表、跨域协同等新兴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相关试验。 (三)提升移动物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

《陕西省煤炭工业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煤炭工业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评审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煤炭工业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和评审行为,根据中省有关职称评审政策规定,结合我省煤炭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煤炭工业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应本着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为用人单位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提供服务。 二、组织 第三条各煤炭企事业单位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下称中评会),是负责评审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否符合初、中级资格条件的组织。 第四条中评会在本单位职改领导小组领导和省煤管局(省煤炭工业职改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 第五条原则上我省厅(局)级以上煤炭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中评会。不具备组建中评会的煤炭企事业单位,可委托省煤管局评审。

第六条各中评会应建立中评会委员信息库,各中评会由省煤管局商各煤炭单位职改领导小组,从中评会委员信息库中,按评审工作和专业需要,抽调若干人员作为执行评委,组成应届中级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各煤炭企事业单位中评会信息库建成后,原由固定评委组成的中评会即行撤销,其评审工作按中评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未建立中评会委员信息库的单位,继续按中评会的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入库评委聘期一般为三年。 第七条中评会评委人数为单数,原则上不得少于11人,中青年专家应占三分之一,中评会内设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中评会委员信息库人数不得少于20人。 第八条中评会成员一般应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人数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九条行政领导和长期脱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原则上不担任中评会委员,确因工作需要,须担任中评会委员时,一般不超过2人。 三、评委 第十条中评会委员(中评会委员信息库入库人员)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必须具有工程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本专业工作十年以上,在职且身体健康。 2、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观念强;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认真严

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韩城市财政局、工信局: 为支持我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8〕23号)和《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陕政发〔2018〕25号)有关要求,省财政厅、省工信厅制定了《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经省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工信厅 2019年9月27日 陕西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奖励资金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快全省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8〕23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陕发〔2019〕3号)、《陕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陕政发〔2018〕2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级财政资金分配暂行规定的通知》(陕政发〔2019〕2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原则 (一)绩效优先。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谁支出、谁负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实施专项资金和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支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效,作为专项资金分配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创新引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创新绿色安全发展。 (三)突出重点。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重点产品和品牌培育,支持重点优势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市场导向。以专项奖励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投资主体的作用,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投资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2号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我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现予以公告。 附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8年1月15日 附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 (一)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

(二)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严格控制规模,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应采取措施,逐步迁出。 (三)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 (一)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太阳能光伏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能力;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三)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不低于3000吨/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 业复核评价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企业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工信厅科函[2018]105号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8.03.21 【实施日期】2018.03.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价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18〕105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科〔2010〕54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部将于近期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价工作,对2015年认定及复核通过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进行复核评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核范围 2015年认定及复核通过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名单见附件1和附件2)。 二、材料要求

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以下统称各单位)组织相关企业做好评价材料(见附件3)填报工作并提供必需的附件及证明材料(纸质版一式三份,word/excel格式电子版光盘一份)。有关数据指标请按2017年底数据填写,其中财务数据按照已审计的2017年会计报表填写。 三、时间要求 请各单位对企业填报的评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汇总后于5月15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来函请注明相关负责人员的联系方式。报送函和评价材料收集工作委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受理。 四、其他事项 (一)根据《管理办法》,复核评价不合格的企业将公告撤消称号并摘牌。 (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价工作,并借此机会,对本地区、本单位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深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五、联系方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联系人及电话:刘丹(010)68205231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联系人及电话:牛江蓉(010)8837922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邮编:100037 附件:1.2015年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2.2015年复核通过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3.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评价材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0年(发展战略)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发展战略)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2003-05-28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壹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于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定的100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且对收到的74户有效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运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且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于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壹、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壹)、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见:有限责任XX公司和股份有限XX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6.8%。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4.1%;从企业规模见:中型企业35户,占调查企业的47.3%,2002年资产总额为37.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小型企业31户,占41.9%,2002年资产总额为12.3亿元,从业人员0.4万人。其余8户企业未划型;从地区分布见:52.7%的调查企业分布于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14.9%、10.8%和6.8%,分布于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见:国有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仅占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