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府外网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

政府外网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

政府外网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
政府外网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

如何破解政府外网数据库安全难题

作者:安华金和石川潭心

一、政府外网安全背景分析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单位)2014年12月3日发布《201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显示,今年评估的900余家政府网站当中,超过93%的网站存在着本级的安全漏洞,其中97%的区县网站被监测到有安全隐患,接受评估的网站包括部委网站、省级政府网站、副省级政府网站、地市政府网站及区县政府网站。这个给政府的形象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甚至给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近两年暴露的大型安全事件中,主要以互联网公司或大型民营企业为主,如2013年的CSDN 600万用户信息泄露开始;2014年5月小米论坛疑似被“拖库”,该漏洞影响约有800万左右小米论坛用户,2014年3月,携程网也曾连续爆发安全漏洞。事实上,我国政府外网遭受的攻击和信息泄漏事件同样不少,只是出于政府的特殊敏感性,并未进行大规模报道。互联网上近5年此类情况虽多有报道,但更多的事件还隐藏在公众之外。

以下几个典型安全事件的发生,其关键因素在于,政府外网上的数据库安全没有得到重视,这些数据库基本没有防护措施,处于“裸奔”状态。

(1)2014年11月12日,江苏连云港检察院披露,一位多地公安车管系统软件供应商竟变身“黑客”,勾结“黄牛”,在车管所软件系统植入程序,从互联网远程侵入公安网络系统,非法删除车辆违章记录上万条获利,涉案金额1800余万元。

(2)2012年济南市公安局近日成功侦破一起新型制售假证大案。令人吃惊的是,与一般的制售假证件犯罪不同,这伙犯罪分子采取黑客攻击手段,入侵国家级教育网站和多所高校网站,篡改数据后大肆制作和销售假学历、假证书。从2009年11月份至2012年,吴某先后攻击“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网站,向网站数据库添加公共英语三级、计算机二级、自考等各类信息2200余条,每条提成20元-80元不等,共获利10万余元。

(3)2012年广东省揭阳警方发现,被入侵的政府网站多达185个,遍布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在该团伙使用的数据库中发现3万多人办理各类假证的数据,涉案金额3亿多元,盗卖涉及个人隐私的资料数据300多万条。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5名,收缴各类假证书7100多本、假印章10000多枚。

(4)2011年,知名IT人士@月光博客发布微博:“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政务服务网网上申请数据泄露,几乎全部提交网上申请用户的真实姓名、护照号码、港澳通行证号码遭到泄密,目前该漏洞还没有修复。”并提供了相关信息的模糊截图。根据泄露网页首页和末页的数据,此次泄露的信息范围是2011年6月24日2011年12月所有通过网站申请签注的用户资料,总数高达4441387条。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究竟如何破解这个安全难题?

二、政务外网敏感数据泄漏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有个显著特征,即黑客通过外部的Web系统,入侵到数据库中,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拖库或者信息篡改。

我们首先来研究下,政府外网的典型架构:

海关外网架构图

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海关的外网和Internet接入网之间,通过网闸进行了隔离,WebLogic 应用服务器在外网,在应用服务器的前端安装的了防火墙。

事实上这样一个架构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1)防火墙并不能防止外部黑客对应用服务器的攻击。防火墙仅仅是一个对IP、Port和协议类型进行控制的安全设备,而对于需要提供外网服务的网站,是不可能中断http协议访问的;这样对web的攻击将穿透防火墙,实现对web的攻击;

(2)网闸并不能阻止对数据库的攻击。在web被攻击后,黑客将利用应用服务器为跳板,进行对数据库服务器的攻击;网闸虽然对公网和内网之间进行了物理隔离,但对于数据库通讯协议并未进行任何的安全检查。对于黑客利用数据库漏洞进行数据库攻击行为,网闸无能为力(这是由于web服务器要访问数据库,网闸不可能对这些协议进行阻断;但网闸并不具备对数据库通讯协议的分析、检查、告警和阻断能力)。

现在政府外网的客户逐步已经意识到了以上问题,加强了对应用服务器的保护,WAF已经被大多数政府客户加入到外网的安全防护方案中,以防止黑客的攻击。WAF是一种应用防火墙,能够对http通讯协议进行解析,对基于http通讯协议中的攻击行为进行发现和阻断,这种应用防火墙极大地提高了外网的安全性。

但仅仅添加WAF是不够的,绕过WAF的攻击手段也很多。在2012年的黑客大会上,黑客们展示了存在180多种办法绕过WAF,在Verizon公布的报告中,大多黑客攻击也是通过WAF为跳板,进行数据库攻击的。另外开发人员在应用中种下的后门程序,所有的访问都是正常的行为,是不可能被WAF所发现和阻止的。车管局的信息被篡改是一种典型的示例,公安车管系统软件供应商竟变身“黑客”进行的入侵。而2011年轰动一时的1300万用户信息泄漏,也是开发商联创的工程师在信息交易公司的诱惑下,在程序中种下了后门程序,完成了用户信息的下载。

数据库防火墙,这是一种在国外被广泛使用,国内的用户和安全解决方案集成商逐渐意识到的一种网

络安全产品;这种安全产品与WAF一样,都属于应用层防火墙,能够对数据库的应用协议进行解析,对数据库的攻击行为进行防范,可以有效地防止SQL注入、数据库漏洞攻击、拖库等黑客行为,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进行防护。数据库防火墙所能提供的安全防护功能,传统的网络防火墙、IPS、UTM、网闸等产品都均无法提供和替代。一个典型的数据库防火墙具备的功能如下:

(1)防止数据库漏洞攻击

在CVE上公开了2000多个数据库安全漏洞,这些漏洞给入侵者敞开了大门。数据库厂商会定期推出数据库漏洞补丁,出于数据库打补丁工作的复杂性和应用稳定型的考虑,大多数企业无法及时更新补丁。

数据库防火墙提供了虚拟补丁功能,在数据库外的网络层创建了一个安全层,在用户在无需补丁情况下,完成数据库漏洞防护。

(2)防止批量数据下载和数据篡改

数据库防火墙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用户,提供敏感表的操作权限、访问行数和影响行数的控制,以及限制NO WHERE查询和更新,从而避免大规模数据泄露和篡改。

(3)实现黑白名单支持

数据库防火墙通过学习模式以及SQL语法分析构建动态模型,形成SQL白名单和SQL黑名单,对符合SQL白名单语句放行,对符合SQL黑名单特征语句阻断。

(4)完成SQL注入检测和阻断

数据库防火墙通过对SQL语句进行注入特征描述,完成对SQL注入行为的检测和阻断。系统提供缺省SQL注入特征库;系统提供定制化的扩展接口。

(5)提供用户细粒度管理权限

数据库防火墙对于数据库用户提供比DBMS系统更详细的虚拟权限控制。

控制策略包括:用户+操作+对象+时间。

在控制操作中增加了Update Nowhere、delete Nowhere等高危操作;控制规则中增加返回行数和影响行数控制。

(6)控制动作

控制动作是对数据库访问行为阻断所采取的控制行为,包括:“中断会话”和“拦截语句”两种方式。中断会话,是断开发现攻击行为的数据库连接,拦截语句是将危险语句拦截下来,返回防火墙错误。

数据库防火墙典型部署图

国内专注于数据库安全领域的厂商安华金和,其数据库防火墙(DBFirewall)集成了Oracle和McAfee 数据库防火墙的白名单语句和虚拟补丁功能的国产数据库防火墙产品,已经在我国的政府部委(公安部、

北京市委)、省社保(吉林社保)、省级运营商(四川移动)、金融(渤海葡萄酒交易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其中,关于数据库防火墙在政府外网的一个典型案例,如下文介绍:

三、国家四大基础库之“人口库”的数据库安全案例

1、人口库背景

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项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国家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公安部牵头,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六部委共同参与建设。

人口库将集中存储我国十五亿人口的基础信息,成为最为权威的个人信息来源,并提供给其他政府部门、相关企业机构实现个人资信信息的查询和检索。

2、人口库的数据库安全需求分析和解决办法

需求分析

国家人口库将通过互联网提供对外的数据查询服务;人口信息是我国公民的核心信息,涉及大量个人隐私;这些信息的泄漏将带来极大的公共危机,对公民个体带来极大伤害。

对公民信息安全的防护,需要构建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既要防御外部的黑客攻击,又要防止内部运维或第三方开发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引发对公民信息的批量泄漏。而这个立体的防御体系,仅仅通过传统的防火墙和WAF是难以构建的,我们需要对数据存储的核心——数据库前建立最后的防御体系。

防护措施

通过数据库防火墙,建立网络上的外部黑客数据库攻击防御体系,阻止对数据库的攻击,防止公民隐私信息的批量下载,防止各部门业务系统在使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与其他部门共享的人口信息被篡改,实现对数据库访问行为的高效审计,防止误操作对数据信息的批量破坏。

通过数据库加密,实现从根本上对人口库敏感数据的加密保存。包括对敏感数据在数据库文件和备份中的存储加密,防止“拖库”的情况发生,同时对内部数据库运维人员做到敏感数据访问的受控。

产品价值

数据库防火墙能够对流入的SQL语句进行自动分类,自动记录和分析SQL语句并快速制定安全策略,可以根据IP地址、数据库用户、操作系统用户、应用程序、时间等属性执行不同策略,对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进行记录、警报,包括读,写,查询,修改等内容进行实时的监控。

3、人口库的实施状况

(1)部署位置:数据区

(2)在核心数据库前部署两套数据库防火墙,防止外部的黑客入侵和内部的运维人员误操作;

(3)每日SQL访问量在8000万左右,峰值3-4亿条;

(4)数据库为Oracle 11g,RAC;

(5)数据库防火墙的硬件配置为:4*4核CPU,32G内存,2TB,光纤网卡。

关于安华金和

安华金和是我国专业数据库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由长期致力于数据库内核研发和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资深人员共同创造,是国内唯一提供全面的数据库安全产品、服务和解决

方案服务商,覆盖数据库安全防护的事前检查、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帮助用户全面实现数据库安全防护和安全合规。

安华金和数据库安全产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政府、军队、军工、运营商、金融、企业信息防护等领域,建立了一定的声誉,成为众多企业在该领域寻求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首选。

全球政府开放数据的四大特点

全球政府开放数据的四大特点 自2009年美国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上线以来,开放数据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通过开放政府数据,可以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综观世界各国开放数据现状,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联合行动,迅速推广 全球开放数据运动始于美国。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要求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参与、合作的政府,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开放数据的重视。同年,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上线,美国联邦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向白宫提交了《开放政府令》获批准,全球开放数据运动由此展开。 2011年9月20日,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OGP,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截至2014年2月10日,全球已有63个国家加入开放政府合作伙伴。 201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在北爱尔兰峰会上签署《开放数据宪章》,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承诺,在2013年年底前,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最迟在2015年末按照宪章和技术附件要求来进一步向公众开放可机读的政府数据。 图1 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的国家分布图 从目前全球参与开放数据运动的国家来看,既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加纳、肯尼亚等发展中国

家。国际组织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也加入到了开放数据运动,建立了数据开放门户网站。 二、主动承诺,逐步开放数据资源 政府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开放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国的自然资源使用情况,政府开支情况,土地交易和管理情况,这些将强化政府责任,提升治理能力,有效预防腐败,还可以提高政府资金支出的效率,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选择。 正是由于意识到了开放数据带来的众多好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纷纷发布相应的行动计划,主动作出开放数据的各项承诺,逐步开放数据资源。 美国政府在其2013年12月5日发布的《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美国第二次开放政府国家行动方案》中提出,在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行动方案中的开放数据承诺的基础上,第二次的行动方案作出承诺,要让公众能够更方便的获取有用的政府数据。通过这些承诺,美国政府将按照战略资产来管理政府数据,对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门户网站进行改进,开放农业和营养方面的数据,开放自然灾害相关数据来支持响应和恢复工作。 英国政府在其2013年11月发布的《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2013年英国行动计划》中作出了六项承诺: 一是英国将发布《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中明确的高值数据集; 二是确保所有的数据集都通过国家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来进行发布; 三是通过与社会、机构、公众沟通来明确应该优先公布哪些数据集; 四是将通过分享经验和工具来支持国内外开放数据创新者; 五是将为英国的开放数据工作设定一个清晰的前进方向,所有政府部门将在2014年6月前更新其部门的开放数据战略; 六是英国政府将为政府数据建立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基础设施。 法国政府在2013年11月6日发布《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法国行动计划》,作出四项承诺: 一是朝着默认公开发布数据的目标前进,支持高价值数据集的发布; 二是建立一个开放平台以鼓励创新和提高透明度; 三是通过征求公众和社会意见完善开放数据政策; 四是支持法国和全球的开放式创新。

36-政府数据开放国外综述[1]

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综述:公共管理的视角 * 徐慧娜① 郑磊**① Theresa Pardo ② 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 奥本尼 12205 摘 要:关键词: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国际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综述表明,目前国际上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对象已覆 盖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研究都采用了经验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主要聚焦于政府开放数据的标准与原则、意义与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各种影响因素间的互动等方面。其中,对于“政府数据开放”的意义与价值,国外文献主要强调了开放政府数据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所能创造的公共价值;对于“政府数据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则主要来自数据层面和管理层面,前者包括数据准确性、数据保密、数据整合、数据背景描述、数据所有权、数据位置、用户对数据的使用和解读能力等,后者包括权力结构、组织架构、部门利益、组织文化和人员意识等,这些影响因素间呈现动态互动关系。 政府数据;数据开放;信息资源;信息公开;开放政府;电子政务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05-22 一、“政府数据开放”研究兴起的背景 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普适计算和Web2.0技术的应用,使得互动式的信息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公共部门在更为开放和透明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面临着如何通过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等技术工具更多更好地向公众提供信息的压力。有报告[1]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公开和获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2000年左右,大多数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方式主要以数据的物理保管为主,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数据流,由政府部门自己提供增值服务,这在当时被称为“门户技术”,属于传统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如今信息提供的技术早已不构成障碍,自2002年开始,政府部门在规划、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措施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项目的成功。2005年以来,开放政府(Open Government)实践则代表着技术、社会和政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09年以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随着奥巴马政府《开放政府指令》的出台、得到联合国支持的“开放政府合作组织”(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的成立以及 世界银行政府数据开放项目的推进,在国际上兴起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下研究“政府数据开放”的热潮。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许多文献,一种是从信息科学的视角出发,从数据层面和技术层面对“政府数据开放”展开研究;另一种则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和管理问题。本文将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国际上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作初步的梳理和总结。本文以“Open Government Data”“Open data”等关键词对英语文献进行搜索,再进行人工甄别,选取的文献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等不同类型,然后对这些文献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三、研究内容与成果 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主要聚焦于政府 专题报告·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开放数据:概念、现状与机遇 开放数据中国

开放数据:概念、现状与机遇开放数据中国 注:本文之修订版本刊载于《大数据》期刊2015年第2期,谢绝一切转载 今时今日,我们正身处一个”数据革命”(Data Revolution)的时代,见证着科技和数据结合如何改善我们生活质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刺激商业发展,并催化社会创新。而在这一“数据革命”的过程中,数据的自由流通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数据孤岛必须得以打破。 开放数据(Open Data)运动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诞生的,这项运动致力于将原本开源世界(Open Source)的开放理念移植到数据孤岛问题中,提倡并号召解锁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甚至特定的个人数据。而在现阶段,开放数据更多意味着开放政府数据,其最主要的目标正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孤岛——一座由政府数据构成的封闭岛屿。因此本文中将主要从开放政府数据的角度来谈论开放数据目 前的发展现状和机遇。 开放数据是什么 要理解开放数据,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开放究竟意味着什么?根据英国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的定义,开放(Openness)意味着三项基本元素:

1)非歧视性:数据若开放,则其对任何人都开放 2)机器可读性:数据若开放,则其应提供在机器可读格式下(例如,对于表格数据,应该采用CSV而非PDF) 3)开放授权性:数据若开放,则其对应授权条款应确保使用者自由免费访问、获取、使用、加值、演绎、拷贝、传播的权利 基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开放数据相较于数据共享而言,其更秉承着开源世界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开放数据所强调的非歧视性和开放授权性,打破了传统数据共享中所设定的“共享条件”和“特定共享方”的限制。 而相对于政府本就一直推行的信息公开而言,开放数据所强调的机器可读性以及其明确赋予数据使用者的自由加值利 用(包括商业使用和非商业使用)和分享传播权利则更好地刺激了公众对政府数据资源的需求,并鼓励公众对政府数据加值利用。 透明化:开放数据的原动力 开放数据有别于信息公开,更有别于数据共享,也因此它所要求的非歧视性、机器可读性、开放授权性对于数据提供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意味着数据提供者需要背负更高的成本来确保数据开放在正确的格式与协议之下,并且承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科技管理定位 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的任务需求,要从强化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政府的科学技术,从科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出发,不仅管理科研,更要从科技管理过渡到中观或者宏观的具体层面上面。故而,就科技为基础,从政府科技的角度出发,让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从宏观角度出发,实际工作中联系农村办企业的特点,将政府科技看成是社会事业管理的关键要素,认识到科技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要素。 一、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供需平衡 由于政府和企业是科技活动的最终投入主体,所以在管理中要详细的分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介入的管理范围。 为了理清范围就要从科技产品的属性为出发点,科技产品的划分能否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还有具备公共属性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主要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共性强等相关的技术成果,由于其自身的供给成本偏高,规模偏大,同时周期数量偏长,因此公共产品在公共投资生产方面,在管理决策和公共监督方面有着更高的属性和公平公正性,由于私人产品在科技领域方面表现为企业获利较多的竞争属性,包括专利以及专有技术。但是混合产品是介于应用研究或者产品开发属性之间的,受到高风险和技术的影响,并且地位从属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政府的公共科技产品,主要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探寻问题,有部分工艺性技术或者基础实施产品要有投入的主体,加之目前农村企业经济服务类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介入太多的风险,其主要的应用技术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农村区域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投资的主体多为政府,但是由于个人或者企业也能在此分得利益,所以政府也要承担必要的投资风险。 为了让其能够妥善发展,需要在发展进程中注意两种力量的充分发挥,这两种力量分别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在发展中凡是涉及到政府不应该管或者可以管但是也可以不管的事情时,就要将这部分工作交由市场去做。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地方,但是这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事项提供者主体都是政府。民间没有提供的能力,其实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方是政府,这里涉及的管理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农村企业,是通过管理规划企业发展状况,让企业通过合理管理走向更长远发展的道路,由此可见政府存在的理论不是管理,更不是政府需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其实在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下,政府能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创建系列化制度和法规的前提下让市场更趋向规范化和稳定化,借以引导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来缓解市场中供应不平衡的状况。 二、明确科技管理在政府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在政府活动中,要让科技管理成为重要的内容,由于政府在公共管理模式中,能够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等综合性管理措施统一到一起,不应该将卫生、交通等相关产业看成是领域管理的核心要素。第二,各个不同的政府专项部门,比如经济、市政、交通等专项的机构化管理,要将科学技术看成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部门的重要内容为主要基础,并从产业化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新视角等角度出发,做好科学技术的行业推断。第三,由于政府的各类科技部门要从科技管理的角度参与管理,那么就要求下级的政府科技部门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形成全国以及全区域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三、科技管理部门的资源整合要素 受到前期计划经济的诸多要素影响,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良好的分工,主要的支撑性研究要素是科学技术,并且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大学以及主要的科研研究院所,衡量研究状况的项目即为科研成果或者所出的论文数量。但是目前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市场经济体制,那么此刻科技管理部门的划分要求就要以区域经济为出发要点,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要素影响的状况下,为加大政府的主要引导作用,并且科技管理部门责任要求下,做好各方的定位,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科技智力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将这些优势都引导到不同的事业发展项目

政府公开与数据开放 政府信息公开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

本讲座选自张楠副教授于2015年6月5日在RONG 系列论坛之四——大数据与诚信社会研讨会上所做的题为《政府公开与数据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的演讲。 张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研究所副教授,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电子政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主要从事电子政务与网络治理、智慧城市发展理论与规划方法、公共大数据与政策信息学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城市中国计划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在中英文重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 张楠: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 在中国我们现在呼吁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我们现状还是大政府、小社会。所以我们的政府就是权威。我们诚信的社会首先需要一个诚信的政府,当我们判断政府诚信不诚信的时候,信息公开是基础。只有我们看到了公开的政府信息,才能判断他是不是言出必行,是不是达到了给公众的承诺。因此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两个方向,政务公开和数据开放。

《信息公开条例》从2008年出台到今天近七年了,现在国办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信息公开条例》修订的相关工作。信息公开这七年有成绩,也有问题,也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十字路口。首先,信息公开条例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给了公众一个有法规保障的通道,公民可申请或者要求政府公开若干信息。信息公开的进展还包括: 第一,在公开渠道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在网站上都有相应的栏目,信息公开工作的媒介日益丰富,包括2010年以后兴起的新媒体、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公开。 第二,主动公开方面。内容范围、数量上是逐年增长的态势。

北京市政务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及应用方案

北京市政务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及应用方案 本文摘自穆勇在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上所做的演讲。 演讲全文: 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探讨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问题,我看到群里有很多十分熟悉的朋友,所以交流起来也会比较轻松。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出,如果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请不客气批评。 一、大数据在政务领域应用的概述 说起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首先是在互联网行业起步并逐步拓展到电信、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产业空间,现正拓展到政务领域。 (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行业的成功应用,那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一,应该是思维观念和运作方式的变化,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其核心理念包括: 体外互动:邮件、电话、信件互动---服务导引 服务外包:购买服务---简单服务 让渡社会:众包---自助服务 边界开放:数据开放---创造服务 第二,是其技术演进,针对数据处理的技术 首先是传统数据分析处理阶段,该阶段是面向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处理效率低;硬件成本高;平台兼容性差。其次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阶段,该阶段总体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主要体现在:具备结构化/非结构化混合分析的能力;基

于消费级硬件,不依赖高性能、高可靠性硬件,从而保障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平台兼容性好、扩展性高;进而业界又提出去IOE的思路。 第三,是数据挖掘分析技术 画像技术以及各类数据融合、分析、挖掘、预测等。 这些都是政务领域需要学习与借鉴的。为此,我认为:大数据在政务领域应用即包括用新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来解决电子政务需求,也包括了政务大数据新的应用。对于第一个方面比较容易理解,对于第二个方面需要对政务大数据给出定义。有些人认为政府没有大数据,只有传统的小数据或中数据。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专门中进行讨论。 政务领域是大数据应用崭新的领域,它将极大的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节约政府投资、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开展大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同时,政务大数据本身也不同于其他领域或行业的数据,其复杂程度和需求的多样化比互联网行业大的多,也难的多。 (二)政务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按照政府管理的数据来源和种类,可以分为下三类: 第一类业务数据:业务办理过程中采集和产生的数据。 第二类民意社情数据:对社会企业个人对象进行统计调查获得的数据。 第三类环境数据:通过物理设备采集获得的气象、环境、影像等数据。 在以前的电子政务建设阶段,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前两种类型和结构化数据上,而对第三类数据,特别是实时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利用相对较少。随着政府业务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和深入的应用,第三类数据的数据量和价值都在迅速增长,相关数据处理技术也逐步成熟。便于区别不妨把包含第三类数据的政务信息资源叫做是政务大数据。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pdf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1.1.1 项目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机关各部门业务应用进行,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机关各部门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1.1.2 项目建设内容 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套标准规范、两个数据门户、四大应用平台、四大基础数据库和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一个应用支撑平台 为了对需要调用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信息资源的政府部门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管理,面向各类电子政务应用,规划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统一标准规范,通过用户管理、应用管理、服务管理等核心组件,可以对接入系统有效管理、实现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统一消息服务。

2、两个数据门户 针对政府部门用户建设信息资源政务门户,针对企业、公众用 户建设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3、四大应用系统 建设承载电子政务公共数据汇聚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运 营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 4、四大基础数据库 通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制定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库、入 库和管理规则,建立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提供基础库内容管 理、数据处理、共享和应用功能。 四大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库、法人库、经济库和地理库。 5、一套标准规范 形成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标准等。 1.2 编制依据 1、中办、国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办《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5、《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6、《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

简论科技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简论科技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发表时间:2016-09-16T16:31:10.3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作者:聂敏[导读] 政府科技管理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对科技活动进行管理?这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政府科技管理的关键。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科技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二战以后政府开始介入科技发展,并通过投资基础研究、制定科技政策和法律等方式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进行管理。政府是否应该进入科技领域?政府科技管理的边界在哪里?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有哪些?这些问题对政府科技管理尤为重要,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政府管理科学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显示出的巨大威力,战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接受了政府应该积极介入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同时也开启了政府有组织和制度化地对整个社会科学技术活动进行管理的时代。那么,政府是否应该成为科技事务的管理者?政府科技管理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对科技活动进行管理?这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政府科技管理的关键。 一、政府科技管理的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由于基础研究具有外部性、非专有性和不确定性,投资基础研究的私人企业无法完全获得基础研究成果的利益。因此仅仅依靠市场进行整个社会的科技资源配置,必然导致基础研究投资无法达到社会最优。另外,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应用性研究以及能够促进科学发展和基础创新的技术基础设施也都具有相当的公共物品特性。由于私人企业无法排他性地独占对公共物品投资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在这些领域也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 2.系统失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学——无止境的边疆》中所提出的线性创新理论逐渐被系统创新理论所取代,创新的过程不再被视为一个“黑箱”,而是以不同主体(政府、公司、研究机构、大学、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和各类制度(政策、法律、文化、价值判断等)复杂的互动关系和反馈机制的系统状态呈现出来。在创新系统中,当各类主体无法准确定位或是相互间难以形成有效配合时,系统失灵的状态就会发生。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全方位地提供有利于知识获取及创新的机会和环境,通过结构性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创新系统中机构间的合作,以此降低创新系统失灵带来的无效率。 3.伦理失范。回顾科技发展的历程,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一次次地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伴随科学技术向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公众对环境污染、信息安全、生态危机等一系列日趋严重的公共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迫切要求找到应对科技伦理困境的现实途径。 二、科技管理中的政府边界 随着科学技术向社会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的渗透,政府干预科技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政府并不是也不应该是科技活动唯一的主体。通常情况下社会科技行为的主体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政府、大学、企业和其他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这四类组织对科技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又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着各种科技活动,从而共同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因此科技管理过程中政府边界的确定尤为重要。 三、科技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第一,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战后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是因为在美国国内有着相当完善的科技立法,国家的一切科技活动基本都达到了有法可依的地步。 第二,发布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引导国家科技的发展。以国家的名义发布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定科技规划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科技计划和科技规划的发布,是政府有意识地引导科学共同体将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第三,支持基础研究,投资兴办各类研究机构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美国,基础研究经费的2/3以上来自联邦政府,从支持领域上看,政府科技投入基本都在国防、卫生、农业、教育等其他组织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投资的公共科技领域。第四,努力促成并加强政府、高校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一项新的技术只有在得到市场认可并被市场所接纳后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成功。正如日本的技术评论家森谷正规所说的:“没有市场,技术是成长不起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界与企业界之间的合作。但是由于技术专家与企业投资者或管理者在文化背景、专业知识、对技术和市场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成为阻碍技术市场化的“死亡之谷”。政府的责任就是要利用法律以及各种政策工具促进企业界与高校、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发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参考文献 [1]周兆透王立生对科技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 [2]闫绪娴侯光明闫绪奇美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2004,(3)。 [3]方新关于政府管科技事业的研究[J].科学研究,2002,(8)。 [4]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苏竣公共科技政策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 39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越来越显示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作用。从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推行电子政务和重塑美国1993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 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排在首位。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服务,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对政府管理必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同时,政府管理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公务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观念的更新。公务员必须要适应电子政务中虚拟政府的要求,树立服务观念、效率观念、民主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等现代化观念。因为只有具备自觉、充分认识和理解电子政务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电子政务健康、顺利向前发展。 其次,表现在体能的延伸与增强。电子政务运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实现“集成化”、“无缝隙”的工作流程,使公务员的智力和体能得到延伸与增强。同时,对公务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已成为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点。 最后,表现在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改变了公务员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公务员的沟通能力,同时,决策和监督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公务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成本降低。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入后,政府职能转变为经济调WTO 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使传统政务的种种弊端得到克服,有利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首先,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实施电子政务可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提高政务效率,实现“政务边际成本递减”。例如,从年美国宣布实施电 1993子政务,到了年初,美国联邦政府工作人员减1996少了万,关闭了近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42000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政府减少开支亿美1180元。 二○○四年克山师专学报 No.2第二期 Journal of K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4

[改革创新调研报告]“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路径探索

“互联网+”背景下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路径 探索 前言:当前,人类社会正从IT时代步入DT时代,数据资源将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服务民生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新动力。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加快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新途径,对于丰富社会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已成为国内外政府提升社会管理的共识 最先推动数据开放的国家是美国。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开放透明政府备忘录》,同年,美国数据门户网上线。2011年,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南非、英国、美国等8个国家联合签署《开放数据声明》,成立开放政府合作伙伴组织,目前已拓展至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2013年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签署了《开放数据宪章》,并制定开放数据行动方案。随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融入其中。 (一)国外政务数据开放起步较早 美国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依照原始、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个门类,共开放出了388529项原始数据和地理数据,涵盖了农业、气象、金融、就业、人口统计、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大约50个门类,汇集了1264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103个手机应用插件,并提供开源服务。美国40个州、44个县市也建立了单独的数据门户网站,数据开放格式多达46种,其中HTML、ZIP和XML3种格式分别有20775个、12517个和11992个数据集。英国数据开放门户网共开放了136 70个公开数据集以及4170个非公开数据集,2010年1月以来的总访问量比法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 革方案的通知(2003)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京政办发[2003]63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3.11.14 【实施日期】2003.11.14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3]6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经市政府批准,现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二00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在市场机制主导下,依靠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作出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批复后,中关村科技园区又一次快速发展,实现了“三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知识经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初见端倪,“中关村”成为首都知识经济的“龙头”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引起了世界关注。 当前,中关村科技园区进入了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进行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培育和建立为科技企业服务的投融资体系和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进一步开辟企业家参与园区建设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渠道、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探索,从而为推动首都知识经济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和“十年创一流”的战略目标,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维护和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法规、政策、制度和科技创新的平台,切实促进和保护知识产权,使园区管理体制具有“决策民主科学、执行统一高效、监督全面有力”的鲜明特色和创新活

美国的政府数据开放

美国的政府数据开放:历史、进展与启示 * 陆健英① 郑磊①** Sharon S. Dawes ② 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433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 奥本尼 12205 论述了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政府通过网站开放数据的实践;重点分析了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最新进 展——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网站的特点与不足,进而探析美国政府数据开放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数据开放;信息公开;政府数据;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05-2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已成为本国最大的数据资源生产者和拥有者,掌握着社会上超过80%的数据资源。政府数据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随着公众要求获取和利用政府数据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满足公众对政府开放数据的需求,已成为政府部门亟须面对的重大挑战。美国是政府数据开放的先行者,本文将深入探析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政府数据开放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美国政府数据开放制度的早期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包括两大方面:政府信息的公开和政府会议的公开。美国作为世界上政府数据开放的先行者,其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逐步得到完善,为政府数据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数据开放制度的基石是独立战争前后的理论家和乔治·华盛顿有关公民知情权的论述。美国宪法中有关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文即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保障。1789年通过的《管家法》(House-keeping Act)对美国联邦政府的 政务公开作了相关规定。该法律授权联邦各部门行政长官管制其部门文件的整理、保存和发布。由于该法律条文词义的模糊或界定不严,政府机构经常滥用其中的规定,拒绝向公众提供信息;而且该法的解释权在各行政部门,其数据开放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20世纪之前的美国公民获取联邦政府的政务信息是被动的、有限的[4]。 20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迅速变化,现代行政国家开始兴起,美国联邦政府职能开始扩大,联邦政府尤其是联邦行政部门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 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对政府行为监督的重要性。为应对社会对联邦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美国国会于1946年通过了《联邦行政程序法》(Federal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的第三部分,要求联邦行政机构必须让公众能获取其行政资料。由于该法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如标准不清、限制颇多、执行无法律保障等,《联邦行政程序法》实施的结果实际上被政府部门用来作为限制公众合法地获知公务信息的挡箭牌,政府官员常常援引该法第3条“为了公众的利益需要保密”等措词抽象的规定扣压本应公开的信息,以 专题报告·政府数据开放研究 摘 要:关键词:

大数据与开放数据的政策框架_问题_政策与建议_JohnCarloBertot

大数据与开放数据的政策框架:问题、政策与建议 John Carlo Bertot 马里兰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信息政策与获取中心 美国马里兰 MD20742 郑磊** 徐慧娜 包琳达/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 上海 200439 摘 要:关键词:大数据与开放数据对电子公共服务、开放和透明政府以及政府公众与企业间的互动,都蕴藏着巨大的变革潜力。从“智慧”政府到变革政府,开放数据与大数据可推动协作,为农业、健康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实时解决方案,推动更大程度的开放,并引领政策制定走向新时代。然而,开放数据与大数据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挑战,如数据获取和发布、数字资产管理、归档和保存、隐私及安全等。本文以美国为背景,选择了有关开放数据与大数据的关键政策问题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数据驱动的创新。 开放政府;大数据;开放数据;电子政务;透明政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12-20专题报告 一、引言 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初就颁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和计划,重申了构建一个对公民负责的开放透明政府的承诺。颁布的两项行政命令要求政府部门在依照《信息自由法》公开政府档案或总统档案时要更倾向于开放。最近,奥巴马政府又通过“开放政府联盟”[1](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以及公开“可机读”数据集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开放[2]。奥巴马政府的科技重心在于利用技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或至少增加可获取的政府信息总量[3-4]。在此政策影响下,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整体趋势是利用电子政府来更大程度地开放政府档案,并更加重视主动公开工作[5]。奥巴马政府推动可获取、开放和透明度的努力围绕着两大技术——开放数据和社会化媒体[6-9]。 诸如https://www.sodocs.net/doc/5611738492.html,这样的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现已发展到可直接为用户提供海量的原始政府数据,并期待用户能挖掘这些数据的新的利用价值,从而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加深我们对政府活动和更庞杂的社会事务的认知;社交媒体,如博客、维基、社交网站、RSS订阅、云应用、虚拟世界、手机APP应用和移动资源等,已被用于发布政府信息及与政府开展直接互动,这些工具还被用于鼓励公众为政府自创内容。这些技术方法推动了数据的可获取、开放和透明,同时又让公众、组织、社区和其他社会成员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新性认知。 然而,政府并非是创建大规模数据集的唯一实体。当前很多公司都围绕大数据的采集和利用能力来开展商业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作为其产品或运营后端的一部分。科研群体、政府和私营部门也正在加速生成各种主题的大规模数据集,包括气候变化、交通模式、健康和疾病数据、购买行为,以及通过社会化媒体互动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大数据的实践案例有:①Inrix公司和新泽西州运输部(NJDOT)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Inrix公司通过汽车和移动电话GPS装置上的信号和数据,采集主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越来越显示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作用。从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推行电子政务和重塑美国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排在首位。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服务.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对政府管理必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同时,政府管理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选择。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公务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观念的更新。公务员必须要适应电子政务中虚拟政府的要求,树立服务观念、效率观念、民主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等现代化观念。 因为只有具备自觉、充分认识和理解电子政务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电子政务健康、顺利向前发展。 其次,表现在体能的延伸与增强。电子政务运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实现“集成化”、“无缝隙” 的工作流程,使公务员的智力和体能得到延伸与增强。同时,对公务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理论和技术的培训已成为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点。 最后,表现在能力的提高。电子政务改变了公务员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公务员的沟通能力,同时,决策和监督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公务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成本降低。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转变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

政府数据资源开放管理

政府数据资源开放管理 发表时间:2018-09-13T09:47:41.0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作者:张斌 [导读] 加强政府数据开放管理,不仅是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的要求,还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1.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 2.杭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摘要:政府数据开放管理是信息技术、政治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政府数据资源内部生成、协同共享和外部开放利用的一个管理过程,旨在促进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提高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整合建设和开放利用政府数据资源,这些都给政府数据开放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数据开放;政府治理;数据管理 一、政府数据开放的必然性 加强政府数据开放管理,不仅是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的要求,还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互联网+ 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打造廉洁政府、创新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抓手。 (一)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数据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之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大数据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人类从2012 年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量化进程,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网络环境的完善和手机上网的普及,人们对政府数据资源获取的渠道日益便捷。 (二)符合政府管理的国际发展动向 进入21 世纪以来,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发达国家在政府数据的开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引领政府管理的新潮流。 美国、英国等国在政府数据开放和开发方面已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通过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数据服务。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新加坡和韩国等相继建立政府数据开放网站平台。 (三)符合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发展预期 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既是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基本前提。政府数据开放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开放政府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政府的新职能,可以增进施政民意基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有效监督,促进社会创新,提升社会福祉。 二、政府数据开放的可行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体系基本建成,各级政府网站和各类业务系统承载大量的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好政府数据对于透明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十分重要。电子政务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政府数据资源,开放政府数据成为大势所趋。 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与社会合作实现政府数据的社会化再利用,释放政府数据的潜在价值。据实地调研,国务院一些部门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平台向部分企业授权开放政府数据,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数据应用价值。 我国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管理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社会和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一些基本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如政府开放数据确权、数据源管理、开放流转利用规则、关联部门之间协同关系、数据大通道建设和管理、政务大数据的清洗与隐私保护等。三、政府开放数据管理的相应探索 (一)开放数据分类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政府开放数据的来源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获取、产生和发布的数据;二是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三是与自然环境互动产生的数据;四是与各类信息化系统交换共享的数据。政府开放数据的分类需要考虑国家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法规的要求,需要依靠深化政务公开来推进。 (二)数据权属关系 由于信息是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可解释的信息,数据与知识存在天然的密切关联,数据权利与知识产权在权利属性上比较接近,数据权利跟知识产权一样,是一种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的权利,但却与知识产权具体的权利内容迥异。数据人格权主要包括数据知情同意权、数据修改权、数据被遗忘权等三大权属,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隐私空间。 (三)生命周期管理 政府数据管理的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数据生成和发布、权限配置管理、网上流转、数据呈现、利用管理和更新管理。以网站数据为例,不同类型网站数据管理的目的各不相同。网页内容数据管理重在实现页面内容的准确性、一致性、持续性和时效性等;网站用户行为数据管理重在规范行为数据的采集、存储、利用和传播等;用户个体属性数据管理突出Cookies 的使用规则、隐私权政策、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保护、网站经营者责任;网站系统业务数据管理重点放在数据的生成、存储、共享、交换、开放、使用和保护等;网站行业管理数据的管理要体现数据的权威性、时效性和便捷性等。 (四)数据标准规范 数据标准规范是数据管理和利用的基础。不同部门对数据业务管理的要求不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数据采集口径、转换和加工规范;对数据的技术管理因开发商的不同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格式、字段、载体的随意性。 数据标准规范就是要对各类数据(主要是元数据和交换数据)进行规范化定义和统一解释,实现业务部门、技术机构对政府数据资源的统一理解和规划,增进数据的一致性,减少数据格式转换,规避信息支离破碎,促进政府数据的信息集成和高效共享,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 (五)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时效性。数据真实性是指在网站上发布的数据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没有人为干扰的数据。受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开放的政府数据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失真产生各种偏差。数据一致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同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