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独家】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

【独家】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

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

摘要:孔子在“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基础上, 揭示了人性的特质, 即“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性相近”指人都具有“类特征”, 为其推行“有教无类”主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习相远”揭示了形成人性差别的原因, 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兼顾人的个性和“群性” (社会性) :揭示群性的内涵, 即合群是人的天性, 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 倡导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注重以社会价值观引领个性发展, 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孔子创立的人性论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人性观; 孔子; 人性特质; 价值取向;

教人做人, 不能不研究人性。我国古人研究人性的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性”的本意。据梁启超考释, “性即生命”。何以见得?他从造字上论证:“性即‘生’加‘’, 表示生命的心理。”[1]就此可知, 中国古人研究人性, 直接着眼于人的生命, 特别关注于人的精神生命。例如, 人的德性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现就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 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的论述略作阐述。

一、人性的生成

研究人性, 首先需要弄清楚人性是怎样生成的。《周易·系辞上》曾阐述了万物特性的生成, 其中也包括“人性”产生的道理。它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2]此处所说“一阴一阳”表述的就是现代哲学所说对立统一的观念, “道”, 则类似于“规律”。在一阴一阳规律的变化发展中, 凡是能够继续不断的、生生不已的、处在合理状态下的, 就是“善”。此处的“善”不同于道德意义上的“善”, 而是对事物合理性的概括。而且, 称得上“善”的事物, 都是可以继续不断发展的, 不然就不能称为“善”。一旦这种生生不已的“善”, 由渐变发生质变, 积淀成特定的物质时, 就构成了该物质特有的“物性”;如积淀成人时, 就构成了具体的、独特的“人性”。这就是所谓“成之者性也”, 人和万物的特性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是万物特性生成的普遍规律。至于人类不同个性的产生, 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由渐变而至于质变形成的。

这种“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观点, 使笔者联想到现代心理学关于

“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编撰的《心理学大辞典》, 根据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3]293概念, 明确指出物种群体的共性与个性, 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积淀而成的, 与《周易·系辞上》的观点具有一致性。不过, 二者都没有认识到, 实践在人类个性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人类进化的渐变与质变是形成个性的过程, 这一论断仍然具有合理性, 是可取的。

人性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形成的, 人的个性也是不断变化发展而成的, 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论断。尽管它还没有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 但已经包含着进化论的思想。更值得重视的是人性与个性的生成, 完全没有神启的色彩。这可从《论语·述而》篇获得印证:“子不语怪, 力, 乱, 神”[4]71, 即孔子平常不讲四件事, 一是怪异的事, 二是暴力的事, 三是悖乱的事, 四是神道的事, 表明孔子不迷信。

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

西方古代文明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 这曾是他们主流的哲学观。苏格拉底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69年, 死于公元前399年, 虽略小于孔子, 大致也可以算是一代人。但是, 苏格拉底却坚定地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 甚至认为神不仅安排了人的肉身, “而最最重要的, 是在人之中安排了灵魂, 这是人最优越的部分。”[5]孔子则迥然不同, 他不迷信神。杨伯峻先生曾记载《论语》一书中有17次使用“神”这个词, 不过都没有神秘的色彩。他总结道:“天神, 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古人所谓的灵物”[4]265。孔子从未说过人是神造的话, 而且将“人最优越的部分”———“仁”, 视为自身修养和学习的结果。这种平实的思想理念, 一直促进人们努力进德成才。

在《论语》中, 孔子直接谈到“人性”问题的, 仅见“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4]179一句。从哲学上说, 此处的“性”是“类”的概念, 即每个人都具有的人类的共性。就是这一论断, 揭示了人性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即人性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两重性, 这恰恰开启了研究人性的大门。

二、“性相近”的意蕴

孔子在论述人的先天性时很审慎, 采用的是“相近”一词, 这是说先天的人性具有一致性, 即凡是人都具有“类特征”, 否则不称其为“人”了;但是,

他却没有因此而否定人的先天性中还存在着差异性, 所以只说其“相近”, 而不是“相同”。孔子这简短的一句话, 体现了他对人性精辟的认识, 至今仍然颠扑不破。

在历史上, 人们从哲学思辨的视角, 对孔子“性相近”的论断都予以认可。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 他的论断进一步获得了科学研究成果的证明。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之一。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来的。他确信“我们所有的人都拥有这些 (指多种智能) 智能”[6]。这意味着, 作为正常的人 (即没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 , 在智力功能上绝对是平等的, 这无疑是从认知科学的视角诠释了“性相近”的合理性。

孔子提出的“性相近”, 为其推行“有教无类”[4]168的主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直接冲击着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制度, 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 它同“氏所以别智愚”相对立, 在宗法等级的樊笼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宣告教育不应是氏族贵族的专利。孔子又实行“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4]66的措施, 保证了“有教无类”的实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7]是他实行“有教无类”的证明。孔门弟子的社会地位十分驳杂, 据《论语》记载, 颜回身居陋巷, 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仲弓的父亲是一个贱人;公冶长曾是犯人。《说苑》记载了子路食藜藿, 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曾参亲自耘瓜, 其母亲手织布;闵子骞曾着芦衣为父推车。《吕氏春秋》又载子张是鲁之鄙人;颜涿聚曾作过梁父大盗。孔子的着名弟子中, 出身贵族世家的只有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两人[8], 最富有的是做过生意的子贡。可见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不是一句空话。

孔子实施“有教无类”、传播文化有两个值得重视的趋向。其一是播学于庶民, 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其二是“布学于四夷”, 促进了华夏先进文化的传播。就社会体制的变革而论, 士早已有之, 西周的士是氏族宗法制度中的下级贵族, 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食“禄田”者。孔子的弟子以平民为主体, 他培养的士君子, 立身处世不再是凭借原有的血族关系, 而是依据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问智能。他们是驰骋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 从他们之中分娩出了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是构筑封建国家机器的重要成员, 也是新兴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孔子创办私学, 实施“有教无类”, 使当时的学术下至庶人, 扩大了社会受教育面, 对开发民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并成为百家争鸣新风的导源。孔子大力推行“有教无类”, 不仅打破了氏族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而且还适应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变革。孔子之前的西周实施的是“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 它具有“政教合一”的性质, 既是一种教育制度, 也是一种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教”, 是国之权柄;“师”, 则是国家的官员。私学兴起, 讲学兼议政, 是新兴地主势力抬头并参与国政的重要表现。可以说孔子以办私学为从政的手段, 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理想, 而且也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行动。近代有学者认为孔子办的是政治学校, 孔子创立的儒家是一个政治团体。总之, 孔子的私学是“干政”的, 这种见解符合历史实际。孔子不仅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且以师生议政的方式, 直接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据朱熹考释, 季氏欲伐颛臾, 可能是由于孔子的教诲, 并通过孔门弟子冉有、季路的干预而未能实施。这说明孔子及其弟子是积极参与政治斗争的, 并起过重要的作用。私学议政的传统, 孔子创之于前, 子夏仿之于后。子夏出仕魏文侯师, 也是弟子相随, 讲学、咨询、出使兼施。后代的墨家、法家莫不如此。足见, 孔子创办私学, 促进了士人参政, 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改革, 而且也是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参政主政的愿望, 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应充分肯定这一变革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孔子以“性相近”为依据, 高扬“有教无类”的旗帜, 在当时曾促进社会的变革, 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天, 我们的教育改革, 仍然需要高扬“有教无类”的旗帜, 推进教育公平, 这不仅可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有助于打破当前阶层出现固化的苗头, 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对缩小贫富差距、稳定政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习相远”揭示的内容

孔子所言“习相远”的“习”, 一是指人们现实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 这是人与人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 二是指“习性”。“习性”的“习”, 用作名词, 类似现代心理学所谓的个性。“习”作为动词, 是指不断重复的实践, 可称为“习行”。从这个意义上说, “习相远”还揭示了形成人性差别(“相远”)的重要原因在于“习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实践在人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对“习”的两种诠释, 包含着孔子对人性认知的两方面内容。

(一)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

燕国材教授曾经指出:“完全可以断言, 孔子乃是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具有丰富差异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教育家”[9], 而且“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确实要系统而深刻得多”[9]。这一论断符合实际, 孔子对差异心理有深刻的认识, 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第一, 人在智力上存在着差异。孔子说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4]179的话, 翻译成现代汉语为:“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这表明孔子认为高贵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卑贱的人则是愚蠢的人, 而且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 是不能改变的。这种观念如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 则有其歧视甚至侮辱劳动民众的一面, 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如果剔除其中的阶级偏见, 不难发现这一见解揭示了人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别。

第二, 人的能力存在差别。据《论语·公冶长》记载, 孔子曾对学生从政能力进行过分析:“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4]43;“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4]43。无疑, 他认为求的治世能力比由要高。在孔门, 他认为“雍也, 可使南面”[4]53, 即冉雍具有帝王之才, 可以南面称君。足见他明显地将弟子从政的才能区分了等级。

第三, 人的性格存在着差异。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 例如,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4]114“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4]116“师也过, 商也不及。”[4]113等等。

第四, 人的志向也存在差别。《论语·先进》和《论语·公冶长》中关于孔门弟子言志的生动记载, 世人较熟悉, 暂不赘述。

第五, 人的专长存在着差别。《论语·先进》篇记载孔子对弟子的分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等等。

近年来, 燕国材先生除依据《论语》研究孔子差异心理思想之外, 还专门吸收了《孔子家语》的记载, 根据其中的“五仪解”“儒行解”等篇进一步补充指出:“在类型差异方面, 孔子考察了君子、小人类型差异, 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的类型差异, 儒者14类型差异等”;“在个别差异方面, 孔子分析了

颜回等四人人格”, 并归纳了儒者14种人格类型。[10]

总之, 孔子对人存在差异的认识有着丰富的内容, 使他能够针对性很强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尤为可贵的是, 孔子还将他对人的差异心理的认识运用到教育上, 取得了卓着的成效。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 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11]

孔子正是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了人, 才成功地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了人。这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的教育精神。他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 符合现代社会个性化的、自我发展的要求, 有助于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 初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习相远”中的“习”包含“习行”之意, 是指人反复进行的实践活动。孔子深知人的任何活动都不是孤立的, 影响人个性差异的环境, 既有自然环境, 更有社会环境。长期的熏陶感染必然起到塑造人个性的作用。因此, 孔子告诫弟子要以“里仁为美”, 要善交益友, 人往往是“习于善则善, 习于恶则恶”。总之, “习行”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对人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高度的一致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 是对一切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不过, 马克思主义着作中并未记载有关实践的精确界定, 我们只能从马克思主义对各种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中体会到, 人的意识、思想、行为、习惯等等个性化的表现, 都不是主观先验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孔子认为“习行”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重要原因的论断, 是合理的或者说具有朴素的科学性。

习以性成, 人必受教。更重要的是, 孔子以“习相远”为依据, 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教育对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他实施教人做人提供了重要依据。孔子自己现身说法:“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4]70告诉学生他之所以知道如何为人做事, 不是先天生就的, 是他特别好向先辈们求教学习得来的。孔子的学生太宰曾问子贡说, 咱们的夫子是位圣人吧, 他怎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认为, 这原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的, 使他会这么多的才艺。孔子知道后, 感叹地说,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4]87郑重声明他不是上天造就的圣人, 否定了天赋决定论, 而且告诉弟子们他的“多能”完全是后天在家

境贫寒的情况下学习得来的。孔子一贯强调“学知”论, 认为人的智能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子贡多次发表议论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 都遭到孔子的驳斥:“圣则吾不能,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则说:“学不厌, 智也。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 夫子既圣矣。”[12]213上述对话, 都是孔子结合自身的经历, 阐述的学习的重要作用, 这一认识也得到孔门弟子的认同, 激励他们勤奋学习。

孔子还从反面警示人们, 不学习, 不接受教育的危害。例如, 他曾告诫性格顽劣的子路不学习的坏处, 给后学者留下了着名的“六言六弊”说。孔子深知子路有颗向善的心, 十分愿意拥有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德, 但是, 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修养成功。故而孔子十分耐心地提醒他, 光有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认真地学习, 接受教育。而且, 徒有美好的愿望, 如果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育, 将会出大问题的。孔子一一为子路阐述道: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4]182 孔子有关学而后成人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例如《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就说过类似的话:“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13]。一言以蔽之, 学习与实践活动乃是开发人的潜质和提高后天素养的基本途径。

四、“群性”的内涵

我国古人很少使用“社会”这一概念, 往往使用“群性”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明确记载着“物以群分”的论断。中国古人所谓的“群性”, 类似西方国家所说的“社会性”。清末维新派的主将严复先后翻译并出版了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等着作。为适应我国传统思想的习惯, 他将“社会学”翻译成“群学”, 取得了会通中西的效果。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群性, 他用“仁”来标识“人”, 不仅表达了仁爱的情怀,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真正的人性是在人与人和谐相处之中呈现的。儒家学者以“仁者, 人也”提示我们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仁”, 从字形上就是“人二”所合成, 说明“人”是具有群性的。动物也有群性, 不过, 动物的群性是其本能的表现。人却不同, “合群”是有意识的活动, 并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社群, 甚至突破血缘的界限, 形成部落等各种社群, 即社会。孔子关于人的“群性”是与其“仁”相匹配的, 标示出“物群”与“人群”的不同, 表明他在认识上已

经实现了“人兽相揖别”。孔子高扬“仁学”, 认为“人”不能离群索居, 强调真正的“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这与中国古代的道家不尽相同。道家更关心个体的存亡利害, 而孔子倡导仁者爱人, 关怀他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

孔子关于人具有群性的思想, 最重要的例证见于《论语·微子》篇。据载, 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曾遇到两位名叫长沮和桀溺的隐士, 他们奉行的是道家出世自保的思想。这次对话堪称儒道之间的一次思想交锋, 表达了儒道不同的价值取向。隐士桀溺曾劝孔门师生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4]192孔子听到后, 很失望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4]192孔子的回答包含两层意思:其一,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应当与人合群, 这是人的天性, 故曰:“鸟兽不可与同群”。此处的“群”是类别的意思, 表明人与禽兽不是一类的。当然, 孔子区分人兽之别, 不可能达到科学的水平, 但有其合理性, 是可贵的。其二, 人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他本人身体力行, 坚守人的“群性”, 为改变乱世实现大同理想而奋斗不息。此外, 笔者还发现此处所言的“群”曾经被翻译成英语的“secularmen”[14], 即“世人”之意, 这就更能表明孔子所言人之“群”是具有社会性的, 与其他“物群”不同, 这属于他对人性的又一重要认识。

五、“群而不党”与“群学求义”

孔子并未简单笼统地倡导群性, 他曾审慎地指出:“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4]164亦是说, 君子庄重而不争强好胜, 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有道德的君子是自重自爱的人, 他们合群是出以公心, 是为团结大家为共同的利益奋斗, 而不是拉帮结派以谋个人的私利。在古代“党”不同于现代社会所说的“党派”。古代的“党”字有两个含义:其一, 是一种行政区划的单位。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 “五族为党”, 也就是《释名》所说的, 五百家为一党。其二, 繁体的“党”字写作“党”, 是由一个“尚”字和一个“黑”字所组成, 它的本义是指非公开、暗地里私下的活动, 是贬义的。例如“朋党”, 在古代就不是君子所为。孔子将合群与结党营私相区别, 是很有见地的。中国古代以家庭为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单位, 同宗、同族的意识十分强烈。这种意识尽管曾对社会的生产、生活发挥过积极的组织和教化作用, 但是, 其狭隘性、封闭性和等级性,

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由此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 更是压迫人民群众的枷锁。在今天, 结党营私则是宗法制度的遗毒, 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孔子在宗法社会的环境下, 能够将“合群”与“结党”相区别, 倡导“群而不党”, 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与远见。在今天, 我们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 与孔子“合群”的主张是一致的, 我们整党肃纪, 同样需要反对宗派活动、“山头主义”, 仍然需要重申“群而不党”!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及私学, 都具有群学、群议的特点, 可以称之为“学习共同体”, 并因此开创了我国书院讲会制度的先河。应当指出的是, 他倡导“群学”是为了达到“求义”的目的, 帮助大家学做一个有道德的、有利于社会的人。因而他批评“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4]163的行为, 指斥这些人“好行小慧, 难矣哉!”[4]163表明他倡导群学群议的目的在于推行道义, 改良社会。在互联网时代, “群”已网络化, 网群的信息量非常大, 我们应当遏制“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的歪风, 更重要的是应当弘扬孔子“群学求义”的思想, 运用网群建立学习共同体, 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六、“群性”与“个性”的关系

孔子反对离群索居, 倡导“合群”。可贵的是, 他并没有以“群性”来否定人的“个性”, 相反, 他对个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而且十分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孔子关于“习相远”论断的内涵, 就包含着丰富的个性差异的内容。不过, 孔子对人个性发展方向的关注, 与西方国家的传统不尽相同, 西方国家更多的是重视人的个性自由, 而孔子则更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操守。他认为“三军可以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4]93, 这是说, 拥有三军的统帅是可以被更换的, 而一个普通人立定的志向却是他人无法剥夺的, 极言个人意志的坚毅性, 足以超越人的权力和社会地位。孔子曾告诫弟子们:“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4]161一个以实现仁德为志向的人, 绝不会因贪生而丧失志向, 只会以牺牲生命来坚守自己的信仰, 成全仁德。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 倡导“舍生取义”, 大力提倡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张岱年中肯地指出: 在君主专制制度的压迫之下, 人民的主体意识受到严重的摧残。虽然如此, 一部分知识分子, 一部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仍然坚持争取人格独立的斗争。每一个朝代, 都有“特立独行”的人, 都有“以天下为己任”对不良势力进行坚

决斗争的人。这些情况, 官修《二十四史》中也都有所记载。[15]35 孔孟大力倡导独立人格的思想, 培育了中华民族刚毅自强的精神, 这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始终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但是, 有人认为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品质虽然是可贵的, 但却是遗弃了人的“个性”, 成就了人的社会性, 认为孔子的思想中没有个性的地位。那么, 什么是个性呢?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 对个性有如下的阐述:

个性 (personality) 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 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3]225-226

孔子有着宏大的教育抱负, 志在培养堪当大任、拯救乱世的人才, 这就不能不紧紧抓住“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独立人格的教育。至于儒家成仁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否是对个性的摈弃呢?马克思对“自我牺牲”与个性的关系早有论述, 他认为:“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 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16]成仁取义恰恰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个人自我实现”, 即个性的典型表现。

个性与群性都是人类的天性, 但是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 在认识和处理二者关系上始终存在不同的流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其核心价值观主张群体利益至上。发展个性, 儒家称之为“修身”, 目的在于帮助每个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故大力倡导君子应当“修己以安人”[4]156“修己以安百姓”[4]157, 这表明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是为了群体的利益, 即“安人”和“爱民”, 这种关心他人, 特别是关心民众安危冷暖的情怀是可贵的、令人钦佩的。儒家个人修养的内容, 也是围绕群体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例如, 曾子一日三省的内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3其中“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是要求自己对他人做到诚信。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诚信, 群体才有凝聚力, 故而诚信便成为曾参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但是, 孔子从来没有忽视人的个性差异, 只不过, 他是以群体利益作为个性发展的价值导向, 在很大程度上使个性发展既成就了个体的生命价值, 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就个性与群性关系而言, 人们大都发现儒家与道家有所区别, 有的学者认为道家属于“个性文化”强调个性自由;儒家属于“群性文化”[17]。张岱年先生对此曾公允地指出, 二者是异中有同, 或同中有异:

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 大都受过儒家的教育;那些“特立独行”的人, 大都受过道家的影响。这也证明,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都包含有肯定的“人的尊严”“独立人格”以及“个性自由”的思想观点。道家哲学是消极思想, 但其中含有对于君权的批判。儒家是承认君权的, 但也不同意个人独裁。儒家虽然具有保守倾向, 但也含有宣扬积极进取的思想。这些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 都是应该注意的。[15]35

“这些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 恰恰表明我国古代思想界有着丰富的“人学”资源, 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孔子坚守人的群性, 注重培养独立人格的个性, 在教育上首创因材施教, 兼顾了人的个性与群性 (即社会性) , 顺应了人性的特质。同时又以人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个体的个性发展, 这种质朴的辩证观是难能可贵的, 在价值多元化的新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并没有人格一词,但是却有“人品”“品格”等词语表达与“人格”相近的含义,且更侧重其伦理道德意义。在中国,理想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其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换言之,君子并非主要是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来讲的,君子另有其本质性的内涵。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首先,孔子继承沿用了“君子”与“小人”原初的含意。在文章许多句子中谈到的“君子”,明显的表现出了它有与“民”的政治地位相对的贵族和统治者的意思,但是继续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君子并非仅仅是从经济和地位的意义上讲,而另有其本质上的内涵。 1.君子的德性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他的“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伦理思潮,经孔子总结和发展之后,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集中反映了君子的德性。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以《论语》为文本 蔡振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摘要]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君子人格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君子,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理想人格,成为了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一直为人们所希望了解。以《论语》为文本,在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君子人格进行一番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 孔子君子标准塑造 一提到“君子”,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来源同诞生于春秋时代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子将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首先提了出来,并大力倡导君子之风。[1]孔子的君子人格,经过后世儒家学者地传承和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做一名真正的君子,成为了每一个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时至今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君子人格,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宝贵文献。从《论语》入手,通过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和分析,进而真正理解、把握孔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便已出现。例如《尚书》中出现8次,《诗经》中出现186次,《周易》中出现20次。①在这些典籍中,虽然“君子”的含义并不固定,但从总体上看,“君子”一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特别是与庶人百姓相对的贵族在位者。如“呜呼!我西土君子。” [2] (《尚书·周书·泰誓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3](《诗·魏风·伐檀》)“君子豹变。” [4] (《周易·革·上六》)到了孔子那里,他赋予了“君子”更多道德品质的内涵,使“君子”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一个人品格的高尚。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论语·颜渊》) 在《论语》当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遍布全书的20个章节。②从这些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可以大体得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含义。首先,君子与小人相对,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小人,是指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通过与其的对比,来反衬出君子的高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君 ①此处数据根据以上三本书的电子版并结合纸质版本对照统计得出,其中《诗经》中“君子”的出现次数包括标题在内,《周易》一书特指不包括《易传》。 ②此处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的数据,并经过验证得出。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第24卷第l期 V o1.24NO.1 平原大学 J()URNAL()FPINGYUANUNIVERSITY 2007年02月 Feb.2007 孑L孟苟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邓文涛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孔子人性论蕴含的是孟,荀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 们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其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样的,即 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 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双翼. 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88—3944(2007)01--0054—04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历来争 论不休.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以孔子人性论为思想渊源.他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使得作为整体的儒家人性学说充满内在的理性张力.考察孔孟苟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儒家人性学说的根源,表现和实质.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苟 子的”性恶论”是中国人性论史上的首创.但是,追本溯源,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是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渊源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较早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着名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这里,性是指人之本性,”性相近”,意即人在本性上是相近的;习,是指道德习染,”习相远”,意即人的本性因习染不同, 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的确,初看起来,孔子的”性 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并没有直接确认性善性恶. 但如果细究孔子的人性思想,这一命题无疑包含相当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 一 方面,性与习对举,证明性是先天获得的,而 不是后天习得的.这种先天获得的”性”又具有超越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族影响最大,历史也最悠久。一个是孔府,一个是天师府。 这两个家族历经各朝各代,影响最为久远,超越了每一个封建王朝。孔子个人的成就 和久远影响是导致孔府倍受尊崇的主要原因。 孔子生活的年代,其实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也就是说周朝的礼治已经在诸侯间名存实 亡了。可是孔子却始终坚持正统的儒家观念,影响了当代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国赶来向 他学习。 当时的诸侯都知道,孔子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是不可多得 的人才。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尽管世事不如人意,与他所想相差甚远。可 是他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孔子一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他曾经在鲁国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寇, 以仁义礼乐治国仅三月,人民自行守法,不好意思犯法。这是儒家治国的最高境界,而法 家治国靠的是酷政峻法,人民守法是因为不敢犯法;而儒家治国靠的是礼乐仁义,人民守 法是因为不好意思犯法。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执政成就。 在孔子执政鲁国时,鲁国民心高涨,使得一直想以强凌弱的邻国齐国非常不安,丞相 晏子便想出了与鲁国结盟的办法来讨好鲁国。另一方面齐国通过鲁国的弄臣,赠送名马名 妓来讨好鲁国国君,以消磨鲁国君臣的斗志。鲁国国君慑于孔子的严格,不敢公开接受。 却私下里答应对方,将名妓安置在接近齐国的鲁国境内,并偷偷地瞒着孔子去寻欢。孔子 知道后,觉得鲁国国君胸无大志,亲近小人;自己在祖国难以实现王道政治,于是就离开 祖国去游学。 孔子周游列国求仕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诸侯跃跃欲试,想请孔子来为官,卫灵公就对 此有着强烈的愿望。可是大臣中有人问卫灵公:“我们卫国在治国方面可有人能够比得上 冉有(孔子的学生)?”卫灵公说:“没有”。又问:“我们卫国的将军中英勇善战的可 有人能够比得上子路(孔子的学生)的?”卫灵公也说没有。又问:“我国的谋士外交人 员中可有比得上子贡的?”回答还是没有。“道德声望可有比得上颜回的?”也还是没有。卫灵公听到这里,就打消了请孔子做官的想法。因为把引狼入室,国家都可能拱手送人了。 不过,卫灵公还是对孔子表示了非常地尊重,只是在迎接孔子时,自己乘车与嫔妃同行,让孔子独车随行在后;目的是让孔子知难而退。果然,孔子看到卫灵公如此好色,也 就打消了念头。事后孔子就此事向学生们评价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在孔子从政屡屡失意之后,他开始放弃政治实践,转而去从事思想的传播教育。他对 学生们的教育,都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有很大的感召力。他教育学生们要做到仁、义、忠、勇,要孝、廉、守节,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的。所以 孔子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孟子的人性论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和。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其一,孟子不被当时的诸侯王所任用,商君是法家的代表,吴起也有一半的思想是发家的,孙子是兵家的代表,可见在当时儒家思想并不占主导地位,各个诸侯所施行的政策也与孟子所学不同,各地杀伐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由此孟子在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其二,孟子治国之志无法实现,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书中阐述了他的思想要领,修齐治平之道皆在其中。 (二)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考察与分析,试图从儒家自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阐述其历史局限、内在矛盾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堪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权力;道德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学说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按照其道德理论和实践谋取功名利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中国社会的道德构成日趋多元化,传统儒家道德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关心中国传统文化命运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走向的人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甚而提出新时期的“礼崩乐坏”是缘于对儒教长期的批判,试图重建儒家伦理以恢复传统道德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并对抗当下的各色价值观。然而,儒家道德学说因其历史局限性、自身理论困境等因素已不可能担当此任务。 一、“君子”辨正 杨伯峻先生对《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界定:一种是有道德的人,一种是身处高位的人。这一论述比较符合史实,但是实际上有道德的人不一定身处高位,身处高位的人不一定有道德,那么孔子是怎样将它们结合为一体的呢?孔子的道德思想可以表述为“成圣之学”,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作为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儒家道德思想的全部内容和思维方式都是围绕着成圣之路而展开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君子”就是能够负载儒家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理想群体。圣人是最高理想,非一般人可以达到,那么人们就应该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道德规范,不断“超凡入圣”。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君子”是对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的通称,所以君子这个概念自开始就是一种身份的认定,孔子虽然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界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是身份本身就包含有对特定行为模式的要求,所以这种身份中包含了对一个人在被认定了的身份之后的道德评判。中国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要求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所有的规范都是依身份而定。“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其中就既包括了对身份等级的确认与肯定,也包含了相关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旧的等级秩序以及附着于这一秩序的行为规范已不再能有效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面临的课题就是要为当时的人们确定重新划分社会等级的依据和尺度,从而为等级制度的恢复和巩固提供更牢靠的基础。孔子继承和发展周礼表明他是想打破旧的按血统划分的等级制度,确立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地位。 但在孔子看来,确认道德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权威并不是对身份认定的否认,君子作为一种身份的概念在孔子的思想里是一以贯之的,他对道德的强调反而从另一侧面重新确立了君子在社会中尊贵的地位。所以,君子就有双重的含义:首先是身份的认定,其次是道德的修为。孔子心目中的道德概念只能是“君子之德”,代表着贵族阶层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反映出一般人的价值倾向和利益要求。孔子讲君子-小人的对立,目的是确认君子身份的优越地位,以论证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这在《论语》中多有表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论语·先进》)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 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所以在孔子的观念中,只有君子才能成为其道德实践的主体。孔子通过他的教育实践,对

浅析孔子的三观思想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礼乐观人文观天命观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周代礼乐教化是中华先民长期伟大创造的结晶。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即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 《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这就是说,“仁”是人类的本质,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义”是合宜、恰当,尊重贤人是社会之义的重要内容。孔子重礼、执礼,主张仁礼并重、文质并茂,但主要是想透过礼的形式复兴其所内蕴的文化价值理想。孔子是把周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人生与文化的根源、理想来信从、坚守、承担、自任的。“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的继承、传授大有益于他身后几千年世道人心的维系和民族的大融合、文化的大融合。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孔子重“礼”,是对春秋时期乃至春秋以前的文化成就的继承。没有仁的礼乐,只是形式躯壳,虚伪的仪节,这正是孔子要批评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里指出了礼乐形式背后的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孝悌是“仁”的基础,“仁”是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情往外一层层推扩,推己及人;“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更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什么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人们都可以从当下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这是实践仁道的方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终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例如我们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们决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或矩之道。实际上,“忠”中有“恕”,“恕”中有“忠”,“尽己”与“推己”很难分割开来。这就是人与人之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仁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同上)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与仁德同在。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

【独家】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

孔子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 摘要:孔子在“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基础上, 揭示了人性的特质, 即“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性相近”指人都具有“类特征”, 为其推行“有教无类”主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习相远”揭示了形成人性差别的原因, 为其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兼顾人的个性和“群性” (社会性) :揭示群性的内涵, 即合群是人的天性, 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心, 倡导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注重以社会价值观引领个性发展, 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孔子创立的人性论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人性观; 孔子; 人性特质; 价值取向; 教人做人, 不能不研究人性。我国古人研究人性的内容十分丰富,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性”的本意。据梁启超考释, “性即生命”。何以见得?他从造字上论证:“性即‘生’加‘’, 表示生命的心理。”[1]就此可知, 中国古人研究人性, 直接着眼于人的生命, 特别关注于人的精神生命。例如, 人的德性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现就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 关于人性的生成、特质及其社会价值的论述略作阐述。 一、人性的生成 研究人性, 首先需要弄清楚人性是怎样生成的。《周易·系辞上》曾阐述了万物特性的生成, 其中也包括“人性”产生的道理。它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2]此处所说“一阴一阳”表述的就是现代哲学所说对立统一的观念, “道”, 则类似于“规律”。在一阴一阳规律的变化发展中, 凡是能够继续不断的、生生不已的、处在合理状态下的, 就是“善”。此处的“善”不同于道德意义上的“善”, 而是对事物合理性的概括。而且, 称得上“善”的事物, 都是可以继续不断发展的, 不然就不能称为“善”。一旦这种生生不已的“善”, 由渐变发生质变, 积淀成特定的物质时, 就构成了该物质特有的“物性”;如积淀成人时, 就构成了具体的、独特的“人性”。这就是所谓“成之者性也”, 人和万物的特性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是万物特性生成的普遍规律。至于人类不同个性的产生, 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由渐变而至于质变形成的。 这种“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观点, 使笔者联想到现代心理学关于

论述类文本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价值的承担者,不能仅满足于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物质追求,还要能够胸怀天下,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此教育之重,首要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首先要塑造人格,做一个“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一个人值得称赞的不是他的技能,而是他的人格,完善人格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其意义要重于技能的培养。因此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成人”“成德”上,并始终贯穿这一目标。 孔子认为,技能培养必须以人格培养为基础。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格,那么即使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却仅仅用来为自己谋事、谋食的话,也未必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甚至若缺乏完善的人格,一个人掌握的技能愈高,就愈有力量危害人群。这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比如他认为以“言语”著称的子贡不如以“德行”著称的颜渊。对同样以“言语”著称的宰我,孔子更是因其不行三年之丧而斥之“不仁”。冉有精于“政事”但他帮助季氏搜括钱财,孔子号召弟子群起而攻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子夏以“文学”著称,孔子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说明孔子评价弟子的首要标准是人格而非技能,绝不会因为其某方面的技能而对人格缺陷姑息迁就、孔子把培养学生人格作为教育首要目标,强调以完善人格为目标,重视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不仅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圣人”是孔子的人格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但圣人的境界即便尧舜也做不到,遑论普通人。但孔子依然提出圣人的目标,意在使人始终具有提升的目标。但这种几乎达不到的要求可能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提升努力,甚至连较低的人格层次也达不到。因此孔子提出了比较现实的人格层次——君子——作为现实的目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君子是相对比较现实的理想人格,是实践礼乐文明和体现仁义价值的精英。具体来讲,“君子之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是具有通过修身努力培养仁、智、勇品格的人。君子还有四道,有九思,君子还须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概言之,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不仅要对己能“修己”,还要对人能“安人”。作为普通民众的先进分子甚至领袖,君子应担当领导人们实现“仁”的责任。所以孔子努力培养学生树立君子风范来引导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在做人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个人胸襟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是政治文化的承传者,在社会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对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摘编自杜以向、王雪梅《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必须有广阔胸怀,不是靠某种技能来实现个人追求。 B.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技能的培养是次要的,仅有技能是无法为社会做贡献的。

孔子如何描述君子的人格

孔子如何描述君子的人格? 2013年05月10日10:30 来源:光明日报 孔子讲学图 儒家论学,有“乐学”之说。《论语·学而》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章论为学之道,即体现了一种“乐学”的精神。 今人从学,常常感受到的是“苦”而不是“乐”。这是因为,今人为学的态度,多将学仅仅作知识技能的理解,而此知识技能,又常被视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而失却了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这样的“学”,当然只能是苦而不是乐了。 孔子所谓学,乃以成德为内容,其目标是成就君子人格。《学而》首章三句话,在义理上是一体贯通的:首句言学,学而能乐;次句言“有朋而乐”;末句讲“人不知而不愠”,乃为君子。也就是说,“学”也好,“有朋而乐”也好,皆以成就君子为其归宿。因此,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思想内涵,对于把握孔子的为学之道和“乐学”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 孔子以“人不知而不愠”来标示君子的人格成就,并不是一个偶然的说法。这里,我们可引几条材料作为旁证: 1.《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易·乾·文言》: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3.《易·大过·大象传》: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4.《礼记·中庸》: 子曰:“……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述4条引文,都可以视为从不同角度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义的阐发,从中,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不知而不愠”所表现的君子人格之丰富的思想内涵。 就《学而》首章而言,其首句言学,这个学,其目标是德性的成就和人格的完成。《论语·宪问》:“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引文1则明确指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由此可以确知,这个由“学”(“学而时习之”)而臻“人不知而不愠”或人不知而不怨尤的君子人格,就是一个“下学而上达”的历程。孔子特别重视“学”。孔子自谓不敢当仁圣之名,而惟以“好学”自许。在诸弟子中,孔子亦仅称颜回为“好学”。盖“学”实为成就君子人格的基本途径。但是,如无“上达”这一向度,则此学便会流为知识技能的口耳之传,而失却其“为己之学”之本旨。“下学而上达”一语,很准确地揭示了《学而》首章三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其义理精神。 不仅如此。《论语》开篇首章与末篇最后一章皆论“君子”,首尾相应,其中颇有深意。不过,《学而篇》首章三句话言“君子上达”或“下学而上达”之义,仅讲到学至于君子,乃能有“人不知而不愠”之境界这一层道理。从《宪问》“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人不知不愠”的君子之德,须臻天人合德的形上境域,才能得到实现。《论语》全书末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则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孔子谓“君子有三畏”,其第一条就是“畏天命”,并把它视为判分君子小人的首要尺度。其晚年亦自述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并由之而敬畏天命,标志人的内在超越性至善价值原则的挺立,由此乃能达到人格的完成和道德的自由。 《易·乾·文言》以“遯世无闷”喻“龙德”,《中庸》则说,“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可知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实为修养所能达之最高境界。君子“上达”,或下学而上达于天德,有超越性的价值原则主乎一心,乃能成就一种自作主宰,转世而不为世转的独立人格。上述引文3讲“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引文2讲“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