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4

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4

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4
乘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4

乘法简便计算

乐山市峨边县沙坪小学叶树英

教材分析:

《乘法简便计算》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向学生渗透算法多样化意识,学生尝试能试着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分析:通过调研学生的情况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已经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计算的理由描述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而且对于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不是很好,思维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掌握乘法简便计算。探索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生的体验中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鼓励学生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具、学具:课件,学习卡片。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

生1:是植树节。

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

出示几幅植树图:

师:提问:同学们从图中得哪些信息。

生:他们在植树,我们也要植树。

师:我们为什么要植树呢?

生:可以绿化环境。

生:可以防洪水。

师:是的,植树可也防尘防沙,绿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等。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的几幅图就是植树节各个单位植树的场景。同学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分工的吗?

生:想知道。

师: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设计这段谈话,主要是提起学生的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题:

植树节村上组织各村民去植树,总的分成了 25组,每组8人负责挖坑、种树。每组4人负责抬水、浇树。问:一共有多少人挖坑、种树?多少人抬水、浇水?每个组有多少人?

师:你们得到哪些信息?

生:观察图回答。

生1:一共有200人挖坑种树。

生2:一共有100人抬水、浇树。

生3:每组有12人。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同学们愿不愿意再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复习一下口算,能很快算出结果,当提出问题时很快算出结果,培养孩子们的口算意识,使学生学新内容铺垫。】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我们学校组织去郊外植树,共分成25组,每组16人,一共去了多少人参加植树?

(生读题理解,思考,列出算式)

生1:25×16

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计算这道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看看哪组同学计算的方法最多)

汇报:

生1:我估算500人。

生2:我用竖式计算得400人:

展示学生的几种做法:让他们各自说出计算方法

生3:

25×16

=25×4×4

=100×4

=400

生4:25×16

=5×5×4×4

=﹙5×4﹚×﹙5×4﹚

=20×20

=400

师:同学很了不起,还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生5:25×16

=(20+5)×16

=20×16+5×16

=320+80

=400

生6:老师,我还有计算方法:

把16分成10加6计算;还可以把16分成8加8计算

(老师我还有方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能想出很多种计算这道题的方法。其实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很多。关键是我们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简便计算》

师:小结。

师:那同学们还想做吗?请看大屏幕。

二、拓展算法多样化

出示课前谈话的题:植树节政府组织各单位植树共分成125组,每组12人,一共去了多少人?让学生思考列式:125×12,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中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1、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算理。

师: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老师行间巡视,找四位做得好的同学到将台前板演。学生做完后,先让同学们互相说说。然后看看前面同学做的,你能看懂吗?

展示学生的第一种做法:125×12=125×(8+4)

师:谁能看懂这种方法给大家讲讲。把12分成8+4乘125,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展示学生的第二种做法:

125×12=125×4×3

师:你能看懂吗?请写的同学给大家讲讲。

生:先把12分成4×3,然后用乘法交换律计算。生3:我要到黑板上前去讲。先把125分成25×5,把12分成3×4,然后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这位同学的讲解很精彩,还真像一位小老师呢!同学们给他掌声。)

师:看看我们的林录平同学,自己不但听懂了,还把这道题给同学们完整的讲了一遍,看来他是理解了,谁能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把这道题的另外一种方法叙述一遍?(师指着黑板上的例题,根据学生说的一步步演示。)

师小结:

【设计意图:对例题加强理解,就是在让学生体会这种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学生的叙述是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深刻理解。】

2、加强方法间的沟通,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对比中优化方法。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么多的方法,(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法)观察一下,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区别又在哪儿?

生1:我发现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是运用了乘法运算定律。生2:这几种方法的运算方法是一样的,只是样子不太一样。

师:这种样子不一样实际上就是运算的定律不一样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全是乘法计算,分配律是乘、加混合的计算,也就是我们把它简便了,口算就能计算出来了。今后同学们在计算时要仔细,看看能不能简便,然后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加强基本的练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

师: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来做几道练习,检查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出示练习,算出准确的结果。至少用两种简便方法计算。

125×16 104×15

师:上面这两道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而且是最简便的。

(对于这种乘法的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交流、讨论,找出自己喜欢的,而且是简便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主要是要让学生熟悉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方法,运用刚才学的计算方法加以熟练应用。】

师:展示学生的作业的同时,提醒学生的书写习惯。

(3)通过刚才的展示,让学生观察有没有问题,再把正确的结果展示给学生看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数学的意识,并体会用学数学的乐趣。】

2、小小医生:

师:通过看同学们刚才的表现我发现同学们对于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我这,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做的错题,请大家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儿?想想应该怎样改?

出示错题:

题一:125×8×4 题二 102×56

=125×(8+4) =100+2×56

=125×8+125×4 =100+112

=1000+500 =212

=1500

【设计理念:师先要让学生根据算式的计算过程的正确与否,再计算方法的问题从而提醒学生易错的是乘法分配律加以重视。】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在做题时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通过这几道题我们可以吸取那些教训吗?

生1:注意把乘法运算定律分清楚。

生2:计算时要找最简便的方法。

生3:要把运算符号看清楚。

3、结合课前谈话,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展提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请各小组同学自己出一道运用生活中的乘法应用题,列出算式,至少写出三种计算方法。

五、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之一,我在教学中不是很重视计算的教学,总认为计算没什么可教的,不会就让学生多练就行了,练多了就会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并不是像我原来想象的那样,可以说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好多同学对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说乘法分配律的问题,学生说得不是很清楚。这节课,可以说从课前谈话到最后习题的计算都是放给学生自己完成的。这节课最让我满意的地方就是把我们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教学真正融入到算法多样化的情景当中,结合我们国家的绿化环境,从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景的感受,使学生充满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把植树节的整个情节贯穿于整节课。在例题的教学中,对算理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并突出学生对算法的多样化理解。《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这节课中对于后面的练习,能突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让学生能通过计算来感受学数学的乐趣。,这节课在这些方面体现的还是很好的。课的最后让学生自己走进数学中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美。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_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已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根据游乐园里的实际问题列出乘法算式,由乘法算式编写成乘法口诀,并能对乘法口诀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9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1-4的乘法口诀是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将对以后的乘法口诀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过程中,以童话故事呈现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教学2和3的乘法口诀时,写出乘法算式,再按照乘法算式编写出乘法口诀,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系起来,并掌握口诀的结构。在4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画一张表算一算,再对应数学问题写出几个相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组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情境图,题卡,表格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今天是小象的生日,他和妈妈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宴会上象妈妈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出示宴会的场景图)。 提问:象妈妈为小猴准备了他爱吃的桃子(有四盘每盘有四个桃子)。小朋友们,象妈妈准备了多少个桃子? 生1:4个4个地数,4、8、12、16,有16个。 生2:4+4+4+4=16个老师:其实老师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你们想学吗? 揭示课题:14的乘法口诀。(板书)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活泼、自然,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

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马兰小学马秀芬【教学内容】《简便运算方法的归类与整理》苏教版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89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学生要接触到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本节课我计算的类型分类整理,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概况,消除学生计算难,难计算的思维定式,一方面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只是没有系统的归类整理,学生碰到一些题目不会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使运算即简单有正确。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对小学阶段所学到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增加简便计算的意识,感受求精求简的数学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四则运算中简便计算的方法。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

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四课时 4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这一典型又直观的事例,让学生动手摆出1个、2个、3个、4个正方形,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有了学习2、3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完成口诀的总结和归纳。在新知识探索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前面所学口诀的巩固记忆,利用多种活动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熟练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4的口诀并能用口诀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正方形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归纳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4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旧知迁移,掌握归纳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1.师生对口令,复习口诀。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对口令”的游戏好不好?我说口诀的前半部分,你们对口令的后半部分,看谁反应的又快又准确。 师:一一…… 生:得一! (师生对口令,也可以反过来,学生说前半部分,老师对后半部分) 2.看图列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口诀。

算式: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 3.师: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个新朋友,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谁? (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生:青蛙。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复习方式,巩固前面所学的口诀。】 二、呈现新知,探究实践。 1.趣味情境,探索规律。 师:(课件出示一只青蛙)一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1×4=4或者4×1=4 师:小朋友们看,又来了一只青蛙呢,这次一共有几条腿了?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生1:4+4=8(条) 生2:4×2=8(条)或者2×4=8(条) 师:你看,小青蛙越来越多啦,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讨论列式计算。 (学生小组内讨论计算) 2.动手实践,归纳口诀。 师: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三角形归纳出了3的乘法口诀,现在小朋友们能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吗? (学生摆正方形) 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1×4=4或者4×1=4 师:谁能根据1×4=4这个算式归纳出一句口诀? 生:一四得四。 (教师板书:一四得四) 师:下面请同学们摆出两个正方形,并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1:4+4=8 生2:2×4=8或者4×2=8 师:你能根据乘法算式总结出口诀吗? 生:二四得八。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会编制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加深对每句乘法口诀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1)填空 3+3=( )×( ) 4+4+4=( ) ×( ) 2+2=( ) ×( ) (2)对口令

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3)口算 2×5= 5×5= 5×1= 3×5= 5×4= 2.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因此,本课设计中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入手,为新知做好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铺垫,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初步感受口诀的简洁美。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课件演示渐变成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2=2 2×1=2)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 (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几个2相加?(2个2)(渐变成点子图)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2=4 )你会编口诀吗?(板书:二二得四) (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 2.3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一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2)出示两束气球:两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3)出示三束气球:三束气球有多少个?表示几个3相加是多少? (4)小组合作列算式,编口诀。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简便运算教案1--6

小数乘法(6)教学案 教学内容:课本12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法设计:观察法、讲解法。 学法设计: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学生说出运算定律,并读一读。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二、新知探究 1、例7、学生尝试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0.25×4.78×4(2)0.65×202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0.25×3.2×1.25 44×0.25

三、小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练习三、4、9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6) 例7、0.25×4.78×40.65×202 =0.25×4×4.78=0.65×(200+2) =1×4.78=0.65×200+0.65×2 =4.78=130+1.3 =131.3 小数乘法(6)导学案 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使学生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习重点: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学习难点: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复习提纲 1.引导学生说出乘法三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式子,并读一读。 a×b = b×a (a×b)×c = a×(b×c)

(a±b)×c = a×c±b×c 2.学生试填,说出理由 0.7×1.2○1.2×0.7 二、新知探究 预习提纲一、自主探究学习例题7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计算过程。 因为0.25×4 = 1所以要先算。 (1)0.25×4.78×4 = =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下面的题目,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0.65×202 = = = 预习提纲二、小组合作完成做一做。 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 三、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 达标检测

4.《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名师教案

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桐淮小学 贺娟娟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页情境图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课安排在例3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的基础之上,在列式和计算中发现算式中数据的特点,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的优越性和简洁性,提高运算技巧。也为例5学习分数乘小数先约分再计算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算式中数据的特点,能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运算技巧。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 (四)学习重点 能快速正确地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五)学习难点 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分数乘法——解决问题》PPT 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算一算。 53×30= 12×32= 3152?= 4 387?= (2)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10 9千米/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454。 ①上面信息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②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二)课堂设计 1. 交流课前任务,导入新课 师:谁来汇报一下,上面这句话中,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交流课前学习。 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师:要求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就是求“ 10 9的454是多少?” 454109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学习,导入直接交流来理解题意,做到去情景化,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习分数乘法的简便方法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尝试解决,感悟多种算法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独立计算。(师巡视收集资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1: 预设2: (2)交流讨论,优化算法。 师:认真观察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它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汇报。 小结:一种是计算完后,再化成最简分数,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你们认为哪种计算简便?为什么? 引导小结:分数乘分数,计算前可以先观察数据,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是否可以先约分,如果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二年级数学上册 1-4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

1-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2、 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出示挂图: 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 想想:1×2= 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 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 想一想:1×3=2×3=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1个4 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4×1=4,4×2=8,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1×4=2×4=3×4=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试一试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 第1题 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游戏 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9页1、2、3、4题。 板书设计 1-4的乘法口诀 1个4 1×4=4 一四得四 2个4相加2×4=8 二四得八 3个4相加3×4=12 三四十二 4个4相加4×4=16 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导学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9页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以及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知道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先减第二个减数。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环节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简便计算,下面请大家打开学案纸,看温故互查部分。 师: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要求:组员给组长讲,组长作补充与纠正。(只口述,不写过程) 【温故互查】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4+45+76 25×7×4

师:同学们刚才合作学习得非常好!会合作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更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板书:简便计算) 二、设问导读环节: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39页,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学案纸上的设问导读内容。不会的可以请教二人小组长。 学生自学课本,师积极旁观反馈问题。 【设问导读】 1、例1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我们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我们也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4、我们还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5、比较上面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自学完的请做自学检测部分的题,要求直接做在学案纸上,做完后坐正。 (在这一过程中,要请三种不同答案的学生上台板演)三、自学检测环节: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自学检测的第一题。(学生汇报自学检测第一题内容) 【自学检测】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89-32-68=189-(□○□) 267-52-48=267○(52○□)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背景: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回顾了整数、小数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学生在了解整数凑整、小数凑整的基础上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中来,根据相关的运算定律及分数特点凑整简算。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算。 2、学生能够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解答。 3、学生能够根据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应用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解答。四、理论依据。 1、自主探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五、教学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不困难,在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收集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并发现巧算的规律,体会巧算的好处。 2、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感悟解题策略。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主出题的环节中感悟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蛋糕图片)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蛋糕。 师:对,元旦那天是小红她爷爷的生日,小红家为了庆祝爷爷的生日,买了一个大蛋糕,他们吃蛋糕的情况如下: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爷爷吃了这个蛋糕的1/9,小红吃了这个蛋糕的2/9;看到这些信息你想了解些什么, 生:提问题(三个人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没有吃,……) 师:根据学生说的提炼出列式:1/8+1/9+2/9= 1-1/8-1/9-2/9= (二)、新授。 师:你们能帮助小红算算他们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蛋糕的几分 之几, 生:一二组做加法;三四组做减法。 师:巡视。 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生:分母相同结合起来算比较简便。

67的乘法口诀教案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例1、例2,第32页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编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 法口诀正确计算。 2.感悟6,7乘法口诀每句之间的联系,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 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6,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掌握6,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6,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算式卡片、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诀,引出课题 1.提出背口诀的要求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现在会背了吗? 下面我 们就来分大组竖着背背这些口诀。比比哪个大组背得整齐、准确。 学生分大组竖背1~5的乘法口诀。 2.看算式,说口诀

3×3= 6×5= 4×7= 5×5= 4×3= 8×4= 9×2= 6×4= 9×5= 2×5= 1×7= 3×8= 先快速地看看这些算式,想想该用哪句口诀来解决。(我们来开火车说口诀。) 教师:看来,大家1~5的乘法口诀学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6,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7的乘法口诀。 [点评:以复习1~5的乘法口诀引入,既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又能集中注意力,提升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活动找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知识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经历6,7的乘法口诀形成过程 (1)教学6的乘法口诀。 ①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 教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阿姨说每本台历6元。那两个小男孩看着台历说一个星期有7天。 ②复习旧知。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1本台历6元,那2本台历多少元? 学生:12元。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二六十二。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1-4 multiplication pithy formula (Teaching an d research course) teaching design

1-4的乘法口诀(教研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导入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乘法口诀,你能说一句乘法口诀吗?(指名5—6人)二教学2的乘法口诀1 老师:今天有只小青蛙 过生。日,他望眼欲穿,朋友怎么还不来,蛋糕都准备好了。 那一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啊?学生:2只。老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1×2=2 2×1=2 老师:谁来说一说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学生:1乘2就表示1个2。老师:那你知道 两道算式用什么乘法口诀吗?学生:一二得二老师:这两句 都用一二得二。 2 老师:不一会来了一个小客人,两只青蛙开 心极了,你知道两只青蛙多少只眼睛吗?学生:4只。老师: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2×2=4 老师:谁来说一说算 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2×2表示2个2相加老师:那你知 道用什么乘法口诀吗?学生:二二得四 3 齐读口诀老师:你 知道这两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三教学3的乘法口诀1 老师:你们猜两只青蛙见面会说什么呢?客人说:我还 给你带来了礼物呢。瞧,他的礼物是。。。。。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数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基于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分数同分母、同分子分母大小比较的学习基础以及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9—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明白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PPT课件、彩色笔 【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以卡通人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大胆让学生自学,使全体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3、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以及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分数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轻松轻松,好吗?(课件播放音乐:生日快乐歌) 师:这首歌你们熟悉吗?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我们一起去给喜羊羊过生日好吗? 生:好! 师:看!懒羊羊为喜羊羊准备了好多食物呢!有西瓜、巧克力、蛋糕……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听一听,以及为动画人物喜羊羊过生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学习实践】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教案 课 件www.5y https://www.sodocs.net/doc/561996424.html, 课题:1-4的乘法口诀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在教师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 1. 在理解的基础上书记1~4的乘法口诀。2.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及,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情境图片 口算卡 小棒教学1 着4 一班的王老师要带孩子们去儿童乐园玩。她带了多少个小朋友?青青:4+4=8,8+4=12,12+4=16,4+4+4+4就等于16!

阳阳:我有比你更简单的方法呢!!2 习吗?揭题:1、2、3、4 老师他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吧!1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小朋友都跑到儿童乐园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去玩了。大家一22的乘法口诀。多媒体演示跷跷板画面。提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2人,1个2是几?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么列? 人?2个2是几,你怎么列乘法算式? 讲述:1×2=2我们可以编一句口诀:一二得二,会说吗?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 那你会根据2×2=4编一句口诀吗?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 哎呀,小朋友真不简单,讨论一下就编出了这句口诀。看看2×1=□你运用什么口诀?谈话:老师看你们这么聪明,想考考你们啦! 算式吗?用了哪句口诀? 提问:你能再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吗?用了什么口诀? 渡:哎呀,小朋友,你们学得真快呀!看,运用乘法口诀算起来是不是更快呀!以后遇到其他乘法也用乘法口诀,好吗? 33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简便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验证归纳等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电脑、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 师: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1:加法、乘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生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21教育网 (a×b)×c=a× (b×c) 生3:加法、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生4: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设计意图]以引入对旧知识的复习,增强了复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谈话:同学们对运算律掌握得真不错! 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出可以进行简便运算时,教师导入新课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https://www.sodocs.net/doc/561996424.html,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乘法运算律应用广泛,在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能使计算简便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的想到乘法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使计算简便?然后教师直接到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1·cn·jy·com 2.同学们,听说花果山上要举行计算比赛?你想不想参加比赛?好!我么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比较算式,你估计哪只猴子算的快? 为什么?试一试?

分数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便运算 兰阳第三小学——肖慧平 付峥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经历有关分数乘法简便计算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运算定律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会进行乘加、乘减运算,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请在下面>”、“<”或“=”。 ① 3625?2536? ②() 42517??()42517?? ③13281372?+?()132872?+ 师:仔细观察上面的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你能用语言叙述并用字母表示吗?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师:请同学们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41725?? ()8725?+ 学生独立练习,点名订正并说明分别运用了什么定律。 二、探索新知

1、质疑猜测。 你这组算式有什么关系吗? ①()25.18.03.0??()25.18.03.0?? ②22154??? ? ???221254?+? 师:观察上面的题,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可以推广到小数乘法,那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呢?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验证归纳 出示教例:打字员打一本240页的书稿。第一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 41,第二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 61。两天一共打了多少页呢? 师:请大家认真读题,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打字员打了一本240页的书稿。 生2:第一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4 1。 生3:第二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 61。 生4:让我们算一算两天一共打了多少页。 师:打字员两天到底打了多少页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请同学 们试着列综合算式自主讨论并解答。 师:你是怎样列的算式并怎样计算出的结果。 方法一:先算出两天一共打了这本书稿的几分之几,然后再乘总数240页, 得出两天一共打了多少页。 () 页10012 52406141240=?=?? ? ??+?

《234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太乡完小黄荣璋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强调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确定为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1.相关知识,经验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从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逐步体会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生对琅琅上口“5的乘法口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了亲切感,为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习困难与帮助。 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熟练程度有差异,而且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面对新知识的挑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作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生初步接触乘法,乘法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掌握好乘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乘法的初步认识”,接着编排了“5的乘法口诀”,这些内

容为“2、3、4的乘法口诀”做了很好的铺垫。把2、3、4的乘法口诀编排在一起,口诀内容丰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用不同的实物图设计了2、3、4的乘法口诀,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编制2、3、4的乘法口诀,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快速计算。 3.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3、4乘法口诀的,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准备:《2、3、4乘法口诀》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口诀算得数。 3×5= 5×2= 4×5 = 5×1= 5×5= 5×3= 2、根据口诀,填一填。 3×()=15 5×()=20 ()×5=25 5×()=10 4×()=20 ()×5=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55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 2、 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教学1-4的乘法口诀,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分别教学2、3、4的乘法口诀,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地组织学生编乘法口诀。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乘法口诀和算式卡。 学生:自学提示单、口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5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知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1)出示情境图:1堆有2个乒乓拍。 是几个2?可以写成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2=2)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把这道乘法算式编成一句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板书:一二的二,学生齐读) (2)出示情境图:2堆有4个兵乓拍。 1堆有2个乒乓拍,是1个2,那2堆呢?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板书:2×2=4) 可以编出什么口诀?(板书:二二得四,学生齐读) (3)小结:这就是2的乘法口诀。(学生齐读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4)那你可以用图来表示“二二得四”这句口诀的吗? 学生思考、独立画、展示。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1)出示情境图:3根树枝,每枝有3片树叶。 观察情境图,问:1根树枝有3片树叶,是几个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2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3根树枝有几片树叶,是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1×3=3,2×3=6,3×3=9) (2)根据这三道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什么口诀呢?先自己说说看,在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3)小结,齐读3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9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目标】 1.由2-8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迁移到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你知道距离春天还有多远吗?(不知道)那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数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个九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从九九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它都和9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9的乘法口诀) 师:“一九”就是1个9,怎么列式?(1×9=9或9×1=9)口诀是?(一九得九) 师:当“二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18天)几个9?列式?(2×9=18或9×2=18)口诀?(二九十八) 以此类推,生:三九,3个9,3×9=27,9×3=27,三九二十七 四九,4个9,4×9=36,9×4=36,四九三十六 …… 八九,8个9,8×9=72,9×8=72,八九七十二 师:那九九多少呢?(九九八十一)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生:背口诀背的。 师:那口诀是怎么来的呢?

生:八九是8个9,积为72,九九,9个9,在72的基础上加9,是81。 预设2:生:八九是8个9,积为72,九九,9个9,在72的基础上加9,是81。 师:所以,九九八十一(板书:九九八十一) 九九歌中九九加一九是多少天?(81+9=90) 师:90天的时候,就要春耕了。 三、记口诀 师:现在给半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 预设1:生:有的没记住 师:你在记口诀的时候哪句遇到困难了? (教师心中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 过渡语: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引到下面记忆方法) 预设2:生:记住了 师: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一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小组内交流一下。 (教师注意留心听与重点规律有关的内容,选择学生回答问题) 师: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教师根据学生随机的发现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 1.记忆方法一──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谁能说说你都发现了哪些规律?(出示9的乘法口诀课件) (这些规律学生不必一一找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发现不同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律) 预设1:生: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 师:对,同1-8的口诀一样,同样是9句。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

相关主题